我国金融业空间集聚的区域分异及其特征——基于非线性傅立叶单位根检验的分析

合集下载

我国金融产业集聚程度的度量与分析

我国金融产业集聚程度的度量与分析

[ 1 ] 孙 维峰 ,黄解 宇,金融 集聚 、资源 转移与 区域 经 济增 长 [ J ] . 投 资研 究,2 0 1 2( 1 0 ) :1 4 0—1 4 7 . [ 2 ] 胡 月,金 融 集 聚 对 区 域 经 济增 长 的影 响 研 究 [ D ] . 西 南大
学 ,2 0Hale Waihona Puke 1 3 . 参考文献 :
由图 1 显示 ,我国东部省市 区位熵 系数大 于 1 的 占多数 ,总体 区位 熵均值为 2 .3 6 ,呈现较高 的区位 熵值 。上海 、北京 、浙江 、天津 等省 市金融产业 集聚程度都较高 ,尤其 是我国金融 中心北 京、上海 的存 在使 得东 部省市区位熵值得到大幅提高。只有 河北 、吉林 、黑龙江省这 三个 东部 省份总体上可能不存 在金融产 业集 聚情况 。
图3 2 0 0 5 —2 0 1 5年 我 国 西部 省 市 区位 熵 系数
图1 2 0 0 5— 2 0 1 5 年我 国东部省市 区位熵 系数
资 料 来 源 :2 0 0 5 -2 0 1 5中 国统 计 年 鉴
资料来源 :2 0 0 5—2 0 1 5中国统计 年鉴 由上 图 3我们可 以发现 ,我国西部 1 1 个 省市没 有 1个 省市 的区位 熵系数 大于 1 ,均低于 全 国平 均水平 ,总体 均值为 0 .6 9 ,因此我 国西 部地 区在 总体上来看也没有金融产业集聚现象。 综合图1 、图2 、图 3 ,我们可以发现 ,我国东部地区区位熵总体大于 1 , 呈现金融产业集聚现象;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均小于 1 ,并没有金融产业集 聚现象的出现。西部地区均值虽然略大于中部地区的均值 ,但并不明显。从 总体上来看 ,我国东部和中西部金融产业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 三 、小 结 与 建 议 从对我国东中西金融集聚的分析得出结果表明,金融产业集中度最高的 地区在东部沿海 ,这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是我 国经济最发达地域,也是金融 业的主要集聚地域 的现实相符合。中部和西部地区总体上并没有出现金融集 聚现象 , 这也与中西部的经济 、 地理 、历史等条件相符合 , 但随着 中央政策 逐步向内地倾斜 ,中西部地 区的金融业可能迎来新的发展时机。 要抓住发展机遇需要各方面的相互配合。首先,要加强政府 的引导作 用; 其次, 要建立健全社会 信用体系;最后,应加强金融机构 的自我强化。 只有这样东中部才能保持金融服务体系的均衡发展保证其服务职能 ,也才能 使中国经济在持续平稳 的健康道路上发展 。( 作者单位 :内蒙古财经大学)

中国区域金融集聚的空间关联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中国区域金融集聚的空间关联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目前国内诸多学者对中国金融集聚展开了多 视角研究。张秀娟(2015)利用 1978—2013年各 省面板数据,从东中西地区和全国两个角度实证
研究金融集 聚 和 城 乡 收 入 差 距 的 关 系[1]。王 弓 (2016)从经 济 地 理 学 角 度 阐 释 了 金 融 集 聚 对 城 镇化的 影 响 和 路 径[2]。 李 宝 礼 (2016)使 用 我 国 345个大中小城市数据得出了城市经济绩效和金 融集聚的空间相关性,金融集聚能够提高相邻城 市经济绩 效,并 且 具 有 显 著 的 空 间 溢 出 效 应[3]。 王仁祥(2017)利 用 区 位 熵 测 算 出 各 个 省 份 的 金 融集聚水平,并研究发现金融集聚能够提高科技 创新效率[4]。同样有学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中 国金融 集 聚 呈 现 空 间 特 征。 茹 乐 峰 (2014)通 过 分析 2005—2010年全国的金融集聚指数变化率, 得出我国金融业集聚趋势呈现出从全国金融中心 向邻近区域扩散的特征,并不断向中西部地区传 播[5]。豆晓利(2014)通过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 究经济规模、政府作用、人力资本、信息化水平和对
关键词:金融集聚;空间关联;社会网络分析;QAP方法 中图分类号:F8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465(2018)0308508
一、引言
金融发展不平衡问题一直是影响我国社会经 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十九大明确指出要深化金融 体制改革,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当前 我国金融业发展迅速,金融业不断摆脱空间的束 缚,开始呈现出空间集聚的现象与趋势。同时,金 融集聚的形成对集聚地区以及周边地区金融交易 增长、投资促进和产业优化有积极影响,进而推动 就业和财政收入增加,并能够使资金融通促进资源 在全国范围内的有效配置。因此深入研究我国金 融集聚空间关联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空间分异及收敛性

中国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空间分异及收敛性
中国区域数字经济发展 空间分异及收敛性
汇报人: 2023-12-04
目录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文献综述 •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中国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中国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空间收敛性研究 • 中国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 研究结论与展望
研究背景与意义
01
研究背景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尤其在中国表现突出。
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空间பைடு நூலகம்联性分析
利用空间关联性分析方法,探究各 地区数字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性, 分析空间集聚和空间关联性特征。
影响因素分析
分析影响各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的因 素,包括政策环境、产业结构、科 技创新等。
中国区域数字经济
05
发展空间收敛性研

空间收敛性的概念及测度方法
空间收敛性的概念
空间收敛性是指不同地区之间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接近,发展差距逐渐缩小 的趋势。
加强财税支持
加大对数字经济的财政投入,优化税收政策,鼓励企业加 大对数字经济的投入。
推动数字经济国际化发展
积极参与国际数字经济规则制定,加强与“一带一路”沿 线国家的数字经济合作与交流。
研究结论与展望
07
研究结论
总结词
中国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 差异和集聚现象,各地区之间的收敛性 较弱。
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数字经济的发展对于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 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数 字经济发展。
中国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测度
1 2
测度方法与指标体系

金融集聚影响因素及其区域差异化的实证研究

金融集聚影响因素及其区域差异化的实证研究

金融集聚影响因素及其区域差异化的实证研究摘要:本文基于2006~2010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金融集聚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在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基础上构建了金融集聚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经过降维处理和因子命名解释构造出基础设施因子和经济基础因子,并对金融集聚的内在形成机制及其区域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金融业发展存在比较明显的集聚现象,东、中、西部地区金融集聚的形成机制也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基础设施和经济基础对全国金融集聚的形成都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东部地区的“黑洞”特征和“极化效应”较为明显。

关键词:金融集聚;基础设施;经济基础、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3AJY019)、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2CJY062)、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11YJA79014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3YJC790149)资助。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Financial Agglomeration and Its Regional DifferenceLiang-Weiwei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6Abstract:The analysis uses the panel data of Chinese 31 provinces from 2006 to 2010. Based on 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 theories,the paper forms an index system of factors influencing financial agglomeration. By reducing dimensions of the data,explaining and naming the principal components,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infrastructure factor and economic foundation factor and analyzes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the regional difference of financial agglomeration empirically. The research concludes that financial agglomeration obviously existing in Chinese financial industry;financial agglomeration mechanism in east China,central China,west China are largely different;infrastructure and economical foundation are positively related with financial agglomeration nationwide;and “Black Hole” feature and polarize effect in east China are significant.Key words:Financial agglomeration;Infrastructure;Economic foundation一、引言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随着信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金融功能已经克服了地理上的限制,不再需要面对面的交易,金融业已经逐步摆脱空间的束缚,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空间集聚现象。

中国金融集聚研究的前沿演进、热点分析与趋势展望——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

中国金融集聚研究的前沿演进、热点分析与趋势展望——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

中国金融集聚研究的前沿演进、热点分析与趋势展望——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张林;丁晓兰【期刊名称】《当代金融研究》【年(卷),期】2024()1【摘要】随着国内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区域金融中心战略目标的提出,学者们逐渐转向研究金融集聚问题,探索金融集聚的理论内涵及其社会经济效应。

以CNKI数据库中2003-2022年427篇核心期刊为样本,借助CiteSpace文献可视化软件对我国金融集聚的发展脉络与研究热点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不同时期金融集聚研究前沿依次是“金融集聚从何处开始形成”“金融集聚的测度及其功能”“金融集聚的作用机理”;国内学者对金融集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集聚的形成机理、金融集聚的测度结果及特征分析、金融集聚与产业结构、金融集聚与科技创新、金融集聚与城镇化、金融集聚与绿色经济、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等7个重要主题。

新时代关于金融集聚的研究应注重多学科交叉,重点从金融集聚时空演进特征分析、县域金融集聚促进共同富裕、金融集聚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以及金融集聚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等方面进行延伸。

【总页数】17页(P65-81)【作者】张林;丁晓兰【作者单位】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南大学普惠金融与农业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32.1【相关文献】1.\"红旗渠精神\"研究之演进脉络及前沿热点\r——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2.中国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研究的热点主题及前沿演进——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3.我国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的研究热点、前沿趋势与未来展望——基于CSSCI文献计量的CiteSpace可视化分析4.三线建设研究演进、热点与前沿趋势——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可视化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区域经济趋同的空间异质性研究——来自空间杜宾分位数面板回归的证据

中国区域经济趋同的空间异质性研究——来自空间杜宾分位数面板回归的证据

中国区域经济趋同的空间异质性研究——来自空间杜宾分位数面板回归的证据胡可欣;孙向伟;李沣航【期刊名称】《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年(卷),期】2023(43)1【摘要】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是否存在趋同,已有的实证文献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趋同速率的空间异质性。

本文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构建空间杜宾面板分位数模型,考察了中国336个地级市经济增长趋同的空间异质性。

研究表明,中国各地市经济增长总体上呈趋同状态,趋同速率随分位点增大呈U型。

考虑资本在区域间自由流动,中低增长地区储蓄率作用显著降低。

高增长地区受到周边经济带动作用小于中低增长地区,因而高增长地区的趋同速率更大。

进一步分析发现,南、北方地区,东、西部地区均表现出俱乐部趋同特征,而中部地区内部表现出分异态势,即高增长地区发散,低增长地区趋同的特征。

识别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异质性,对于政府更好地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缩小区域经济差异非常重要。

【总页数】16页(P14-29)【作者】胡可欣;孙向伟;李沣航【作者单位】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郑州大学商学院;武汉大学董辅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12【相关文献】1.资源禀赋会转化为制造业竞争力吗?--来自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的经验证据2.中国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工资差异变化研究——来自面板分位数回归分解方法的证据3.广义人口红利、制造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及面板分位数的实证分析4.后发地区金融集聚、空间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广西14个城市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研究5.物流基础设施的空间效应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异质性研究——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差异的空间分布

我国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差异的空间分布

我国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差异的空间分布作者:丁竹君郭晴来源:《商业时代》2014年第09期内容摘要:本文以西部地区11省为研究对象,选取衡量金融发展水平的11个分项指标,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2000-2011年各省金融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进一步观察西部大开发十余年金融发展水平差异的空间演化。

结果表明:所选指标能够很好地从证券业、保险业、金融效率和银行业四方面解释各省金融发展水平。

西部地区各省金融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总体上呈现以金融发展高水平的四川为中心,其他相对低水平省份为十字交叉带的空间均衡分布。

关键词:金融发展因子分析空间分布西部地区中国人民银行从2005年开始召集各省人民银行分行组织编写《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至今已有八份涵盖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详实的经济金融信息分析呈现在我们眼前。

这些报告的客观描述为我们清晰地展现了全国及区域经济金融发展的宏观形势,即2004年全国各地区金融机构业务发展较快。

就西部地区而言,银行业方面: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从业人数和资产总额均逐年增加;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贷款余额由2005年的4.6万亿元、3.2万亿元分别增长到2011年的14.7万亿元、10.5万亿元,较之2005年存款和贷款余额均大约翻了3倍。

证券业方面:境内上市公司数量从2005年的283家发展到2011年的344家;当年国内股票(A股)筹资额由2005年的29.2亿元增加至2011年的659.5亿元,占全国比重达到13%。

保险业方面:不论是辖内的保险公司数,还是保费收入都有所增长,保费收入由2005年的760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2676亿元,占全国比重达到18.8%。

从上述资料看,西部地区整体金融发展水平是稳步前进的,然而辖内各省份金融运行却存在明显差异。

如2000年四川的金融业产值是甘肃的3倍,直至发展到2011年的6倍。

再看区域内各省国内资本投入情况:2011年,重庆、四川和广西利用内资额逐年增幅较大并突破4000亿元逼近5000亿元,陕西、贵州和内蒙古利用内资额向3000亿元靠近,而甘肃、宁夏、新疆和云南利用内资额都达不到2000亿元,甚至我们发现青海利用内资额仅刚过300亿元。

中国金融产业集聚水平测度-2019年文档

中国金融产业集聚水平测度-2019年文档

中国金融产业集聚水平测度摘要:本文利用区位基尼系数、区位熵指数、CR5 指数对中国金融产业2001—2010年的集聚水平进行了测度。

结果表明,金融业具有较为明显的集聚特征,且总体集聚程度不断增强,金融资源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其中北京、上海的金融集聚程度最高,而中西部地区金融集聚程度较低,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注重金融中心的辐射效应。

:The paper measures financial concentration level from 2001 to 2010 in China by using location Gini coefficient,location entropy index and CR5 index.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very obvious character of financial concentration and the trend is becoming more serious. Thefinancial concentration level of east part is higher than the middle and west parts,andBeijing and Shanghai city have the highest financial concentration level.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radiation effect of financial centre.Key Words:financial concentration,location Gini coefficient,location entropy index,CR5 index一、引言产业集聚是金融集聚问题研究的基础,马歇尔最早在其著作《经济学原理》中就对集聚作过深入的探讨,认为外部性经济在集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0 1 4年 1 月
第2 8 卷
第பைடு நூலகம்1 期
经济与管理
E CONOM YA ND MAN AGE ME NT J a n . , 2 0 1 4 V o 1 . 2 8 No . 1
我国金融业空间集聚的区域分异及其特征
— —
基 于非线性傅立叶单位根检验 的分析
纪玉俊 , 周素娟
( 1 )
( 1 )式 中 L Q i 表示 i 地 区第 j 年 的金融业 区位
商, x i j 表示 i 地 区第 j 年的金融业产值 ; ∑x 表示第 j


年全 国 i 个地区金融业生产总值 ; ∑x i i 表示 i 地区第
作者简介 : 纪玉俊( 1 9 7 5 一 ) , 男, 山东青 岛人 ,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 博士, 研 究方 向为产业 集聚 ; 周素娟( 1 9 8 9 一 ) , 女, 山
东济 宁人 , 中国海洋 大学经济学院硕 士研 究生, 研 究方向为产业集聚。

7 8・
产业 经济
纪玉俊 , 周素娟
我国金融业空 间集 聚的区域分异及其特征
j 年各行业生产总值 ; ∑∑ x i i 表示第 j 年全 国各行业
i j
等式 ( 4 )中的 t = l , 2 ,… , 3 4 , = y 一 8 o t 一 5 s i n
生产总值。 一般的 , L Q i > 1 表 明金融业在该地 区处于 集聚状态 , L Q . 值越大 ,表示地 区金融业集聚度越
高; L Q i i < 1 表 明金融 业在 该 地 区不具 有 集聚 的特 征 。 鉴 于 数 据 的 可 获 得 性 以及 完 整 性 ,本 文 选 取
征进行对 比分析。结果表明, 东部地 区的集聚水平 要高于 中、 西部地 区, 各省份的金 融业集聚水平大体呈橄榄形分 布, 同时, 三地 区大部分省份金融业集聚的单位根检验结果都体现 出不稳定特征 , 说 明我国金 融业 的空 问集聚格局

直处 于不 断调整之 中, 而这种调整在一定程度 上有利 于实现金融资源 的优化配置。
均匀分布或集聚分布 , 前者指的是在一定 的区域单
元 上 产业 的空 间分 布 比较 均 匀 , 而 后 者指 的是 产业 的空 间分 布 存 在非 常 明显 的不 均衡 。就 我 国 的东 、
中、 西部金融业空问分布格局来说 , 则是属于集聚分
布, 在这 一 格 局下 , 有 的 地 区金 融业 分 布 非 常集 中 , 而有 的地 区金 融业 的分 布则 较 少 : 以东 部地 区 的北
因此 , 对 区域 经济 的发 展而 言 , 金 融集 聚 的作用 就显
数、 E — G指数 、 区位商等 , 每一种指标都有各 自的优 缺点。区位商指标 由于其计算简单且相关数据 比较
容易获 得 ,所 以在实 证研究 中得到 了较 为广 泛 的应
得非 常重 要 。可 以设想 , 对某 一 地 区而言 , 如果 金融 业 集 聚度 低且 相 对稳 定 , 也就 意 味 着该 地 区金 融业
单位根检验 ; 再次 , 将各省份金融业区位商平均值进 行分类并与单位根 的检验结果相结合 , 对我国金融 业空间集聚的区域分异及其特征进行分析 , 最后是
结论。
京和上海为例 , 其金融业 的空间集 聚程度相 比国内
其他 省份 高 。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 金融业 的发展影响着 区域 经 济 的发 展 水平 , 地 区发 展 的差 异 往往 和金 融
产业 空 间集 聚程度 的差 异联 系在 一起 。金 融产 业集
二 、研究设计
( 一) 金 融 业空 间集 聚的测 度及数 据 来 源 目前 衡 量产 业集 聚 的指 标 主要包 括 空间基 尼 系
聚对本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增长效应 ( 刘红 , 2 0 0 8 ) - 1 ] , 而 且两 者存 在 长 期稳 定 的互 动关 系 ( 丁艺 , 2 0 1 0 ) ,
基于上述分析 ,探讨我 国金融业空间集聚的区 域分 异及 其特 征就 显得 非 常有 必要 。本 文 的研 究思 路如下 :首先 ,根据 相关原始数据计 算 出各省份
1 9 7 8 —2 0 1 1 年 的金 融 业 区 位 商 ; 其次 , 利 用 非 线 性 傅立 叶单 位 根检 验 方法 对各 省市金 融业 区位商 进行
( 中国海洋大学 经济学院 , 山东 青 岛 2 6 6 1 0 0 )

要: 金融业集聚对于 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对我 国 3 1 个 省份 1 9 7 8 —2 0 1 1 年金 融业 区位商进 行非线
性傅 立叶单位根检验 , 将检验结果 与区位 商均值 相结合 , 分东 、 中、 西三地 区对金 融业空间集聚的 区域 分异及其特
金 融业 集聚 更加 不利 。在 上述 循环 累积 因果机 制 的 作用下 , 强者 恒 强 的 “ 马 太效 应 ” 就 会 在金 融 业 集 聚 中 出现 , 这对 更 好 地促 进 我 国 区域 经 济 的协 调 发 展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1 0 — 2 1
j : 1 , 2 , …, 3 4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3 — 3 8 9 0 ( 2 0 1 4 ) 0 1 — 0 0 7 8 — 0 6
关键词 : 金融业; 空间集聚 ; 非 线性傅立叶单位根检验 中图分类号 : F 8 3 2 . 4


引 言
是不 利 的 。

般来讲 , 产业的空间分布格局可以分为两种 :
用,本文对金融产业集聚的测度也采用 了区位商 的
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L Q i j = ( x i j / ∑x 。 i ) / ( ∑X i j / ∑∑ i i ) , ( i - 1 , 2 , …, 3 1 ;
J J i
的分布处于一种劣势的固化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 金 融业集 聚度高的地区经济会不断得到发展 , 而金融 业集聚度低的地 区经济则会受到抑制 , 由此则会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