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传染病鉴别诊断

合集下载

兽医传染病总结

兽医传染病总结

名词解释:顿挫型感染:开始时症状表现较重,与急性病例相似,但特征症状尚未出现即迅速消退、回复健康者,称为顿挫型感染。

隔离:将不同健康状态的动物严格分离、隔开,完全彻底切断其间的来往接触,以防疫病的传播、蔓延。

封锁:当暴发某些重要传染病时,除严格隔离病畜之外,还应采取划区封锁的措施,就是切断或限制疫区与周围地区的一切自由的日常交通、交流或往来,以防止疫病向安全区散播和健畜误入疫区而被传染。

传染病: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

非典型性感染:属于显性感染,在感染过程中表现或轻或重,与典型症状不同。

称此种感染为非典型感染。

传播媒介:从传染源将病原体传播给易感动物的各种外界环境因素,称为传播媒介,它可能是生物,也可能是无生命的物体。

继发感染:动物感染了一种病原微生物之后,在机体抵抗力减弱的情况下,又由新侵入的或原来存在于体内的另一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称为继发感染。

、大流行是一种规模非常大的流行,流行范围可扩大至全国,甚至可涉及几个国家或整个大陆。

疾病的防制就是采取各种措施,减少或消除疫病的病原,以降低已出现于畜群中疫病的发病数和死亡数,并把疾病限制在局部范围内。

一过感染:指开始时病情比较轻,未出现特征性临床症状就已恢复的一种感染过程。

抗感染免疫:指病原微生物不适合机体繁殖或侵入机体后,机体立即动员全身防御系统,将病原排出体外,因而不产生任何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疫病预防:采取各种措施将疫病排除于一个未受感染的畜群之外。

感染: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一系列病理反应,这个过程称为感染。

疫源地:有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存在的地区称为疫源地。

检疫:遵照国家法律,运用强制性手段和科学技术方法预防和阻断动物疾病的发生,以及疾病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间的传播。

,地方流行性:在一定的地区和畜群中,带有局限性传播特征的,并4.垂直传播:指母体到后代两代之间的传播,包括经胎盘、卵、产道传播。

羊常见传染病及鉴别诊断

羊常见传染病及鉴别诊断
中国畜牧兽 医文摘 2 0 1 7 年
3 3 卷
第4 期
临 床 兽 医
羊 常见传染病及鉴 别诊 断
李 玲
( 重庆市长寿 区凤城街道 畜牧兽 医站,重庆 4 0 1 2 2 0 )
疫 病是 羊 养 殖过 程 中不 可避 免 的 问题 ,其 中结 核病 、伪结 核 的淋 巴结 ,然后 慢 慢 出现 淋 巴结 肿 大 和化 脓 的症 状 ,而且 脓 液也 病 和副 结 核病 就 是 最 为常 见 的几 种 ,它们 的临床 症 状 表现 有 所不 是 逐 渐 由稀 状变 为 牙 膏状 。这种 病 最 为麻 烦 的就 是 在 患病 初期 往 同 ,危 害 程度 也 不 同 ,但 是 如果 不 能 准确 识别 的话 ,势必 影 响后 往 症状 的表 现并 不 十分 显 著 ,很 多 都 是等 到屠 宰 的 时候 才 会被 发 续 治 疗 的开 展 。 现 。 如果 在 感染 疾 病 的时 候 ,波 及 到体 内淋 巴结 和 内脏 的 话 ,患 病 羊往 往会 身体 消瘦 ,伴 有 咳嗽 ,呼吸加 快 ,直 至死亡 。 1 结 核 病 2 . 3 防 治 1 . 1 概 述 结 核病 是 一 种人 畜 共 患 的慢 性传 染 病 ,其 病 原是 结 核 分枝 杆 主 要是 要 注 意做 好 日常 的环 境清 洁 和 羊体 清 洁 ,一 旦 发现 皮 菌 、牛 分枝 杆 菌 和禽 分 枝 杆 菌 ,其 中 牛分 枝杆 菌 和 禽分 枝 杆 菌在 肤 有破 伤 ,就要 及 时进 行 处 理 , 同时果 断 采取 隔 离措 施 。需要 注 绵 羊 中的 发病 率 更 高 ,而 结 核分 枝 杆菌 则 更容 易 导 致 山羊 患病 。 意 的是 ,虽 然是 伪结 核 病 对青 霉 素具 有 极 高 的敏 感性 ,但 是 由于 另 外 还 有 一 点 需 要 注 意 的是 ,由 于分 枝 杆 菌 是 革 兰 氏染 色 附 性 脓 肿有 厚 包裹 , 因此 疗 效 并不 是 非 常 的理 想 ,所 以一 旦 患 病羊 有 菌 ,因 此 即便 是 进行 一 般 的染 色 ,也不 容 易着 染 ,因此 经 常使 用 明显 的 临床症 状 表 现 ,建 议采 用 手术 治 疗 的方 式 ,也 就 是将 脓 包 抗 酸染 色 观察 本 菌 的形态 。 切 开 ,将 脓 液挤 出 ,然 后 用过 氧 化氢 对 创 口进 行 灌洗 处 理 ,再 撒 结 核 病 既 能够 侵 害 畜禽 ,也 能够 侵 害人 ,与 牛 、鸡 一 样 ,羊 上 适量 的高效 广 谱抗 生 素 粉 , 同时 注射 高 效广 谱 抗生 素 ,肌 肉注 也 很 容 易患 病 ,其 中 已经感 染 结 核病 畜 禽 的排 泄 物 和分 泌 物污 染 射 ,连续 注 射 ,1 周后 基本 可 以恢 复 。 的饲料和饮水都能够成为传染源 ,而羊则是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 3 副结核病 这 种疾 病 的 ,此外 空气 和 生殖 道也 可 以导 致羊 群感 染 。 3 . 1 概 述 1 . 2 临 床 症 状 及 病 理 变 化 副 结 核 病 是 一 种 传 染 病 ,这 种 传 染 病 史 慢 性 的 、是 接触 性 羊 结 核 病 的显 著 特 征就 是 病程 相 对 较缓 ,在 感染 疾 病 的初 期 的 ,分 布相 对 广 泛 ,尤 其是 在 青 黄不 接 、草 料 供 应不 足 的 时候 , 并没有显著 的症状 ,随着病程的加剧 ,患病羊身体逐渐消瘦 ,呼 由于 羊 群 的 体 质 整 体 不 良 ,而 容 易 导 致 发 病 率 不 断 上 升 ;待 青 吸 困难 ,容 易疲 倦 ,有 时会 有 鼻 液流 出 ;在 病 理 变化 方 面 ,患 病 草期 来 临 的 时候 ,患 病 羊 的症 状 就会 逐 渐好 转 。 副结 核病 的致 病 羊 的肺 脏 、淋 巴结 或 者 其他 器 官 往往 会 出现 增 生 性结 节 、渗 出性 因子 主 要是 副 结 核分 枝 杆菌 ,主要 存 在 于患 病 羊 的肠 道黏 膜 和肠 结 节 和变 质 性结 节 ,其 中最 为 常 见 的就是 增 生 性 质 的结 节 ,结 节 系膜 淋 巴结 ,通过 粪 便 排水 ,可 以导 致饮 水 和 饲料 的 污染 ,经 过 的 大小 不 等 ,有 的是 栗 子大 小 ,有 的则是 榛 子 大 小 ,颜 色 多 以灰 消化道导致健康的畜禽感染 。一般来说 ,幼龄羊的患病概率 比较 白或者 灰 黄 为 主 ,如 果 进行 切 面 的话 ,在 其 中心 部位 会 发现 有 坏 高 ,最 为常 见 的就 是 在 幼龄 的时候 感 染 ,经 过很 长 一 段时 间 的潜 死 现象 ,呈 现 干酪 样 。 伏 ,直到成 年 的时 候才 会有 临 床症 状 的表现 。

兽医传染病临床诊断的诊断流程

兽医传染病临床诊断的诊断流程

兽医传染病临床诊断的诊断流程一、收集病史在开始诊断之前,兽医应详细询问动物主人关于动物的生活环境、饮食习惯、既往病史、免疫接种情况等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后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非常重要。

二、观察临床症状观察动物的外观和行为,包括体温、呼吸、食欲、精神状态、皮肤、眼睛、口腔等部位的变化。

这些症状可以为兽医提供线索,帮助确定可能的病因。

三、进行体格检查通过触摸和观察动物的身体,兽医可以发现异常的体征,如淋巴结肿大、腹部压痛等。

这些体征可以帮助兽医缩小病因范围。

四、实验室检查兽医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查,如血液检查、细菌培养、病毒检测等,来进一步确定病因。

这些检查可以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

五、鉴别诊断在初步诊断之前,兽医应考虑其他可能的病因,并进行鉴别诊断。

例如,相似的疾病可能有不同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因此需要进行鉴别。

六、做出初步诊断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兽医可以做出初步诊断。

初步诊断可以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指导。

七、治疗和护理根据初步诊断,兽医可以制定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在治疗过程中,兽医应密切关注动物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动物主人也应注意对动物的护理,如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保持动物卫生等。

八、后续跟踪和评估在治疗结束后,兽医应定期对动物进行跟踪和评估,以监测治疗效果。

如果治疗效果不佳,兽医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也应关注动物的康复情况和生活质量。

九、建立诊断档案为了方便后续的治疗和管理,兽医应为每一只动物建立诊断档案。

诊断档案应包括动物的基本信息、病史、临床症状、体格检查结果、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方案等。

通过建立诊断档案,可以更好地了解动物的治疗过程和病情变化,为今后的治疗和管理提供参考。

兽医传染病重点

兽医传染病重点

炭疽急性热性败血性病变特点:天然孔出血,学业凝固不良,黑红色呈煤焦油状;全身败血症,脾脏明显肿大;皮下粘膜浆膜出血性胶样浸润。

炭疽病原:芽胞杆菌科的炭疽杆菌,体内不形成芽胞,爆露于空气中形成芽胞。

炭疽易感:草食兽最易感,散发流行,多发于夏秋季,地方流行特点。

炭疽病变:尸僵不全,天然孔流出血液,尸体极易腐败膨胀,血液暗红,凝固不全,粘绸的煤焦油。

剖检:败血症,全身皮下浆膜粘膜出穴水肿,胶冻样浸润,突出点是脾脏高度肿大,表面黑紫切面如泥,败血脾也可见炭疽痛,淋巴结出血水肿胶冻状。

确诊可用血清学诊断,炭疽沉淀反省方法简便即可确诊。

防治:1平时:免疫接种,每年一次。

严格执行各项兽医工作。

2扑灭:迅速确诊上报疫情,划定疫区,实行封锁、严格消毒,尸体无毒化处理、病畜隔离淘汰、对假定健康畜进行免疫接种。

血清学诊断:沉淀反应。

大肠杆菌,病变特点:消化道症状和败血症炎症腹泻人的食物中毒。

大肠杆菌病原:不用血清型的致病性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易感动物:幼龄畜禽。

大肠杆菌流行:散发、或地方流行无季节性,但以冬季多见。

大肠杆菌病变:1仔猪黄痢:7月龄以内,腹泻粪便黄色严重脱水腥臭。

2仔猪白痢:10_30日,白色下痢,肠粘膜卡他性炎症。

3猪水肿:断奶仔猪,胃壁水肿,心包胸腹腔积液,淋巴结水肿,肺水肿,出血。

沙门氏菌病:病变特点:败血症,肠炎流产。

沙门氏菌病病原:沙门氏菌属,分为宿主适应血清型和非血清型。

鉴别大肠和沙门方法:1在SS琼脂培养沙门呈灰色白色成无色而大肠呈红色2在伊红美蓝上培养沙门为浅红色,大肠无色。

沙门氏菌病易感动物:猪6月以下,牛出生30至40 天,马6 月以内,地方性流行,症状:1猪(仔猪副伤寒):败血症,腹泻,皮肤发紫出血点头。

2鸡(鸡白痢):2至3周以内,灰白下痢,成鸡产蛋下降,卵黄性腹膜炎。

(鸡伤寒):青铜肝。

沙门氏菌病诊断:鸡采用血清平板凝集,马:试管凝集。

巴氏杆菌特点:急性者以出血性败血症为主,病程长多有纤维素胸膜炎。

鸡传染病鉴别诊断要点

鸡传染病鉴别诊断要点
腺胃乳头出血,肠道黏膜有枣核样溃疡,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坏死,溃疡
病毒分离鉴定,血清学试验
抗体监测,合理免疫,正确选择疫苗



巴氏杆菌
成年鸡多发,尤其是高产母鸡,多散发
体温43℃以上,呆立或伏卧,闭目打盹,不食;张口呼吸,不断吞咽、甩头,鸡冠发紫肿用;拉黄白、绿色稀粪;病程短,病死率90%以上
败血症,肝脏针尖大坏死点,十二指肠出血并充满红色内容物,发生心包炎并积满纤维素性的黄色液体
皮下、浆膜、黏膜及各组织器官广泛出血;输卵管有黏液或干酪样物或成熟卵子;肠道有大量枣核样坏死,盲肠扁桃体和胰脏出血坏死;头部水肿;肾肿大,有尿酸盐沉积;法氏囊肿大有黏液。低致病禽流感呼吸道及生殖道有黏液或干酪样物,输卵管柔软易碎,有成熟卵子堆积
分离病毒,琼扩试验,血凝抑制试验
综合性防制措施
传染性支气管炎(呼吸道型)
主要临诊症状
特征性病理变化
实验室
诊断
防制











各种年龄均易感,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死亡率较低
下痢,粪便稀薄,轻度呼吸道症状,产蛋明显下降,幅度为10%~30%,软壳蛋增多,蛋壳褪色,数月后方可恢复正常

病毒分离鉴定,血清学试验
抗体监测,制定合理免疫程序
传染性支气管炎

状病

仅见于鸡,不分年龄,但5周龄内雏鸡感染后发病最严重,成鸡产蛋异常
鸡传染病鉴别诊断
表1有腹泻症状的鸡传染病的鉴别诊断
病名


流行特点
主要临诊症状
特征性病理变化
实验室
诊断
防制

常见的畜禽传染病诊断要领

常见的畜禽传染病诊断要领

项目病名临床症状剖检变化体温猪流行性腹泻特征为呕吐、腹泻、脱水。

主要的临床症状为水样腹泻,或者在腹泻之间有呕吐眼观变化仅限于小肠,小肠扩张,内充满黄色液体,肠系膜充血,肠系膜淋巴结水肿病猪体温正常或稍高猪传染性胃肠炎以呕吐、水样腹泻和脱水为特征。

仔猪感染后12-24小时会出现呕吐,继而出现严重的水样或糊状腹泻,粪便呈黄色,常夹有未消化的凝乳块,恶臭小肠绒毛萎缩变短,肾由于曲细尿管上皮变性尿管闭塞而发生浊肿甚至坏死体温升高仔猪副伤寒急性者为败血症,慢性者为坏死性肠炎。

耳根、胸前、腹下.等处皮肤山现淤血紫斑,耳尖干性坏疸,后期见下痢、呼吸困难、咳嗽、跛行特征是纤维索性一坏死性肠炎。

表现肠壁增厚,黏膜潮红:肺常有卡他性肺炎或灰蓝色干酪样结节。

肾出血,体温升高(41~42℃)猪丹毒特征为高热、急性败血症、皮肤疹块(亚急性)、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慢性)。

整个肠道都有不同程度的卡他性或出血性炎症。

呈典型的败血脾;肾淤血、肿大,有“大紫肾”之称;淋巴结充血、肿大,切面外翻,多汁,肺脏淤血、水肿。

高烧不退,体温42~43℃猪肺疫咽喉部和颈部发热、红肿、坚硬。

病猪呼吸极度困难,常呈犬坐姿势。

皮肤出现红斑,慢性型:主要表现为肺炎和慢性胃肠炎。

最急性型:全身粘膜、浆膜和皮下组织有出血点,尤以喉头及其周围组织的出血性水肿为特征。

慢性型:尸体极度消瘦、贫血。

肺脏有肝变区,并有黄色或灰色坏死灶体温升高到41~42℃猪支原体肺炎猪流感继发猪支原体肺炎,病猪初期主要症状为咳嗽,趴窝不愿站立,眼鼻有粘性液体流出,眼结膜充血,个别病猪呼吸困难、喘气、咳嗽、呈腹式呼吸、有犬坐姿势,夜里可听到病猪哮喘声。

喘气病的主要病变是肺部出现实变性病变,主要集中在肺尖叶和心叶,且病灶与非病变区有明显的界限,颜色通常为紫红到黄褐色。

体温升高到40℃~42.5℃。

新生犊牛腹泻(非传染病)腹泻,急性肠炎症状,粪便先干后稀,为淡黄粥样恶臭便,继之为灰白色或水样便,时有泡沫,后排便频繁带腥臭味。

猪传染病鉴别诊断(独家整理)

猪传染病鉴别诊断(独家整理)

病名病原流行特点主要临床症状特征性病理变化猪瘟HC 猪瘟病毒①only猪,品种、年龄、性别②垂直&水平传播。

③发病率、死亡率均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黄病毒科、瘟病毒属①T↑,食欲↓,O(∩_∩)O饮水。

②精神高度沉郁、畏冷、嗜睡、发抖。

③初便秘,后腹泻,粪稀臭,常带血。

④眼结膜炎,有脓性分泌物。

⑤口腔黏膜发绀或苍白。

⑥皮肤初—充血,末—鼻端、耳、四肢腹下等处皮肤有出血点。

⑦♂包皮积尿。

①皮肤、黏膜、浆膜广泛出血。

②淋巴结:肿大、切面出血,呈大理石样。

③脾:不肿大、出血、梗死。

④肾、膀胱:有出血点,呈麻雀蛋样称雀斑肾。

⑤肠:坏死性肠炎,回盲肠形成扣状溃疡。

(以上都是败血症症状)⑥孕猪:流、死、木。

死胎全身水肿,小脑、肌肉、肺发育不良。

蓝耳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①only猪,年龄、品种,主要侵害繁殖母猪和仔猪。

②仔猪死亡率高,♀无死亡③水平(呼吸道)&垂直动脉炎病毒科/属①♀:突然厌食、发热、沉郁、昏睡,喷嚏、咳嗽等呼吸道症状。

皮肤发绀,流、死、弱、木。

②仔猪:呼吸困难、打喷嚏、肌肉震颤(抖)、后肢麻痹、共济失调、嗜睡,耳—发紫;皮肤—发绀①主要病变为弥漫性间质肺炎。

②肺—大理石样变,肝—肿,胃—出血水肿,心内膜—充血,肾—针尖大出血点。

(败血症症状)③仔猪:皮下水肿,淋巴结/脾肿大,肺淤血、肉变。

④流产胎儿—动脉炎、心肌炎、脑炎。

猪伪狂犬伪狂犬病毒①多——孕猪和新生仔②水平(直接接触)&垂直③病猪和带毒猪—主要传染源④仔—死亡率高,♀—主要流产疱疹病毒科、疱疹病毒属T升高①新生仔:N临床症状(抖、共济失调、倒地四肢划动)②成年猪:隐性感染③妊娠:流、死,呼吸系统临诊,无奇痒④公猪:繁殖障碍、呼吸系统临阵症状①呼吸道及扁桃体—出血、水肿。

②肺水肿、有小叶性间质性肺炎。

③出血性肠炎、胃底部出血。

④肾脏—针尖状出血。

⑤肝&脾—有灰白色坏死灶。

⑥脑膜充/出血,非化脓性脑膜炎,脑组织—核内包涵体。

兽医学概论禽类传染病

兽医学概论禽类传染病
病原与流行病学
MDV属于疱疹病毒科的DNA病毒,有囊膜,有3个 血清型。
鸡和火鸡易感,其它禽类可感染但不表现临床
症状。多发生于2~5月龄鸡只。近年来,有报道3周龄
鸡也发生。病鸡和带毒鸡,病毒存在于血液,肿瘤、
羽毛囊上皮,其中以后者传播作用最为重要。
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其次为消化道。
临床和病理特点
新城疫 (Newcastle disease)
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侵害鸡、火鸡的急性高 度接触性传染病,又名“亚洲鸡瘟”。其它禽类、 人偶尔亦可感染本病毒。呼吸困难、下痢、神经 机能紊乱以及粘膜浆膜广泛出血为本病特征。是 严重危害养鸡业的主要疾病之一
一、病原与流行病学
ND病毒为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属的代表 病毒,有囊膜RNA病毒。ND病毒只有一个血清 型,但不同毒株毒力存在很大差异。
脾脏变形,有肿瘤病灶 肝脏弥漫性肿瘤结节
肺脏切面完全瘤化
肾脏肿胀、弥漫性肿瘤增生
肠管增粗,肠壁增厚,黏膜溃疡
卵泡停止发育,卵巢肉样变
诊 断
根据流行特点、症状、剖解变化可初步诊断。 鉴别诊断:Vit缺乏的瘫痪,白痢的结节,淋巴
白血病相区别。 血清学诊断:用琼扩检测抗原或抗体。
防 制
鸡和火鸡为易感禽类,各种年龄均可发病、以 雏鸡和中鸡发病较多。病鸡、带毒鸡以及其它 带毒鸟类为传染源。
消化道、呼吸道为主要途径。 本病无季节特点。(目前的特点)
二、临床和病理特点
下痢;呼吸困难;冠和肉髯呈青紫色;嗉囊软胀,倒 提口角流出酸臭液体;神经症状。
腺胃;腺胃与肌胃交界,腺胃与嗉囊交界;小肠;直 肠、泄殖腔和盲肠;盲肠扁桃体;鼻腔、喉头和气管; 其它。
(1)综 合 防 治 措 施 a、加强环境卫生与消毒工作,尤其是孵化场、 育雏舍的消毒,防止雏鸡的早期感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大肠杆菌
答:(1)仔猪黄痢:
①病原是致病性大肠杆菌。

②流行病学:致病性菌株广泛存在于猪肠道、产道及周围环境,通过消化道感染。

黄痢为初生仔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疾病。

3日龄以内仔猪多发,发病率与病死率均较高
③临床上以腹泻、排黄色或黄白色粪便为特征。

临床症状:潜伏期短,生后12小时内即可发
病,长者仅1~3日。

同窝仔猪相继发病,排出黄色浆状稀粪,内含凝乳小片,很快消瘦、昏迷而死,病程1~2天。

④剖检变化:尸体脱水、胃肠道膨胀、积聚黄色液体和气体;小肠呈急性卡他性炎症,肠壁变薄、粘膜上皮变性、坏死,以十二指肠最严重;胃膨胀,内积聚酸臭凝乳块。

(2)仔猪白痢(White Scour of piglets):
①病原是致病性大肠杆菌。

②流行病学:仔猪白痢多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同窝仔猪可同时或相继发生,发病率20-50%,病死率低。

③临床症状:2~4周龄仔猪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

临床上以排灰白色、腥臭、浆糊状稀粪为特征。

粪便呈乳白色或灰白色,浆状或糊状,腥臭、粘腻。

病程2~3天,很少死亡,但仔猪生长发育迟缓,育肥周期延长。

④剖检变化:剖检尸体小肠粘膜有卡他性炎症,结肠充满浆糊状内容物。

3.口蹄疫与粘膜病(BVD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