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学作业(上)
食品工艺学作业

(1)水分含量曲线
干制过程中食品绝对水分和干制时间的关系曲线干燥初始时,食品被预热,食品水分在短暂的平衡后(AB段),出现快速下降,几乎是直线下降(BC),当达到较低水分含量(C点)时(第一临界水分),干燥速率减慢,随后趋于平衡,达到平衡水分(DE)。
平衡水分取决于干燥时的空气状态。
(2)干燥速率曲线
食品被加热,水分被蒸发加快,干燥速率上升,随着热量的传递,干燥速率很快达到最高值;是食品初期加热阶段;
然后稳定不变,为恒率干燥阶段,此时水分从内部转移到表面足够快,从而可以维持表面水分含量恒定,也就是说水分从内部转移到表面的速率大于或等于水分从表面扩散到空气中的速率,是第一干燥阶段;
到第一临界水分时,干燥速率减慢,降率干燥阶段,说明食品内部水分转移速率小于食品表面水分蒸发速率;
干燥速率下降是由食品内部水分转移速率决定的
当达到平衡水分时,干燥就停止。
(3)食品温度曲线
初期食品温度上升,直到最高值——湿球温度,整个恒率干燥阶段温度不变,即加热转化为水分蒸发所吸收的潜热(热量全部用于水分蒸发)
在降率干燥阶段,温度上升直到干球温度,说明水分的转移来不及供水分蒸发,则食品温度逐渐上升。
金属工艺学作业一

1、何谓焊接热影响区?低碳钢焊接时热影响区分为哪些区段?各区段对焊接接头性能有何影响?减小热影响区的办法是什么?在焊接加热过程中,焊缝两侧处于非熔化态的母材受热作用的而发生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变化的区域。
低碳钢焊接热影响区分为:熔合区、过热区、正火区和部分相变区。
熔合区即融合线附近焊缝金属到基体金属的过渡部分,温度处在固相线附近与液相线之间,金属处于局部熔化状肪,晶粒十分粗大,化学成分和组织极不均匀,冷却后的组织为过热组织,呈典型的魏氏组织。
这段区域很窄(0.1-1mm),金相观察实际上很难明显的区分出来,但该区于焊接接头的强度、塑性都有很大影响,往往熔合线附近是裂纹和脆断的发源地。
以上100O C-200O C,当加热至1100℃过热区(粗晶粒区)加热温度范围 Ac3以上至熔点,奥氏体晶粒急剧长大,尤其在1300℃以上,奥氏体晶粒急剧粗化,焊后空冷条件下呈粗大的魏氏组织,塑性、韧性降低,使接头处易出现裂纹。
正火区(细晶粒区)即相变重结晶区,加热温度范围Ac1- Ac3以上100O C-200O C区间,约为900-1100℃,全部为奥氏体,空冷后得到均匀细小的铁素体+珠光体组织,相当于热处理中的正火组织,故又称正火区。
部分相变区,即不完全重结晶区,加热温度Ac1- Ac3 区间,约750-900℃,钢被加热奥氏体+部分铁素体区域,冷却后的组织为细小铁素体+珠光体+部分大块未变化的铁素体,晶粒大小不均匀。
减小热影响区的措施:增加焊接速度、减小焊接电流2 、产生焊接应力和变形的原因是什么?焊接应力是否一定要消除?消除焊接应力的办法有哪些?应力和变形原因:在焊接过程中,由于焊接各部分的温度不同,冷却速度不同,热胀冷缩和塑性变形的程度不同,导致内应力、变形。
裂纹的产生。
焊接应力一定要消除,不然零件尺寸不准,很容易损坏。
焊接应力消除方法:焊接前与热处理;焊接中采用小能量焊接或敲击焊缝;焊后采用去应力退火。
陶瓷工艺学作业

作业一
2.根据原料的工艺性能及主要用途,将下列二十种原料进行分类:
焦宝石,亮金水,伟晶花岗岩,碱石,。
4.日用瓷生产中常用什么长石?建筑陶瓷生产中常用什么长石?为什么?
5、某坯烧成后长30㎝,以烧成后长度为基准测得其总收缩率为10%,求坯体成形尺寸为多少?
6、某坯体干燥线收缩率为4%,烧成线收缩率为8%,总线收缩率是多少?
7、某厂生产的300×300×9mm的地砖,干燥线收缩率为6%,烧成线收缩率9%,求该地砖干燥后的尺寸和成型尺寸各是多少,总线收缩率是多少?
8、某厂坯料配比为:瓷石7份,粘土5份,长石6份,石英8份,今要配料2000公斤,已知各原料的含水率为:瓷石3%,粘土9%,长石2%,石英0%,球磨机的料:球:水=1:1.8:0.6,问每种原料,球磨子及水的用量个是多少千克?(四舍五入,去整数)
9、配一泥浆混合料100公斤,本应具有如下配比:球粘土43%,粘土27%,石英16%,长石14%,但配料者粗心,称得重量如下:球粘土27%,粘土43%,石英16%,长石14%试问此混合料应如何改正?改正后最少的泥浆混合料量可能为多少公斤?
10、某厂生产普通日用瓷,因原料来源变动,将下列1#配方改为2#配方,试分析比较两个配方工艺性能的特点,并估计工艺上还会出现什么问题,应如何解决,以保证瓷件质量?
原料外观色泽及化学成分:
11、某坯料过
的筛余。
16秋北交《金属工艺学》在线作业一

B. 机械产品制造
C. 机械产品使用
D. 机械产品报废
正确答案:
17. 根据钢液的脱氧程度不同,钢可分为()。
A. 特殊镇静钢
B. 镇静钢
C. 半镇静钢
D. 沸腾钢
正确答案:
18. 钢的耐热性包括()。
A. 热稳定性
B. 熔点
C. 蠕变强度
A. 优质合金钢
B. 普通合金钢
C. 特殊质量合金钢
D. 工程用合金钢
正确答案:
9. 非合金钢按用途可分为()。
A. 碳素结构钢
B. 碳素工具钢
C. 普通质量非合金钢
D. 低碳钢
正确答案:
10. 洛氏硬度按选用的总试验力及压头类型的不同,常用标尺有()。
A. A
B. B
C. 45钢
正确答案:
13. 金属材料的()越好,则其压力加工性能越好。
A. 强度
B. 塑性
C. 硬度
正确答案:
14. 下列三种材料,()最适合制造小弹簧。
A. 08F钢
B. 70钢
C. 45钢
正确答案:
15. 在下列三种钢中,()钢的硬度最高。
A. T10钢
B. 20钢
C. C
D. D
正确答案:
11. 金属晶格的基本类型有()。
A. 体心立方晶格
B. 四方晶格
C. 面心立方晶格
D. 密排六方晶格
正确答案:
12. 合金的晶体结构分为()。
A. 固溶体
B. 置换固溶体
C. 金属化合物
中石油(华东)《机械制造工艺学》2018年秋学期在线作业(一)标准答案

B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C工序设计
正确答案是:B
9、机床的传动精度属于装配精度中的()。
A相互位置精度
B相对运动精度
C相互配合精度
正确答案是:B
10、根据材料成形机理,机械加工分为()。
A热加工和冷加工
B粗加工和精加工
C去除加工、结合加工和变形加工
正确答案是:C
11、基准是()。
A用来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要素关系的点、线、面
A按互换法装配
B以修配法为主
C以调整法为主
正确答案是:A
6、喷丸强化是利用大量快速运动珠丸打击工件表面,使工件表面产生冷硬层和(),提高疲劳强度。
A拉应力
B压应力
C不产生应力
正确答案是:B
7、工序基准定义为()。
A设计图中所用的基准
B工序图中所用的基准
C装配过程中所用的基准
正确答案是:B
8、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核心是()。
C欠定位
正确答案是:A
3、用加工后的面作为定位的基面称为()。
A精基准
B辅助基准
C粗基准
正确答案是:A
4、在车床上用两顶尖装夹车削光轴,加工后检验发现鼓形误差(中间大、两头小),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A车床主轴刚度不足
B两顶尖刚度不足
C工件刚度不足
正确答案是:C
5、大批、大量生产的装配工艺方法大多是()。
中石油(华东)《机械制造工艺学》2018年秋学期在线作业(一)
1、A 2、A 3、A 4、C 5、A
一、单选题共20题,100分
1、组成件的实体刚度会影响机床部件刚度,其中影响程度最大的是()的刚度。
A小刚度零件
焊工工艺学(习题册及答案一)

第一章焊接技术概念一、填空题难1.金属连接的方式主要有[螺栓连接]、[键连接]、[ 铆接]、[键连接]等形式,其中,属于可拆卸的连接是[焊接]、[螺栓连接]等,属于永久性连接的是[铆接]、[焊接]等。
中2.按照焊接过程中金属所处的状态不同,可以把焊接分为[熔焊]、[压焊]和[钎焊]三类。
难3.常用的熔焊方法有[气焊]、[电弧焊]、[电渣焊]和[气体保护焊]等。
易4.常用的钎焊方法有[烙铁钎焊]、[火焰钎焊]等。
中5.焊接是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并用,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焊件达到结合的一种加工工艺方法。
难6、压焊是指在焊接过程中,必须对焊件施加[压力],以完成焊接的方法。
这类焊接有两利种形式:一是对被焊金属既加热又加压,如[锻焊]、[电阻焊]等;二是不加热只加压,如[冷压焊]、[爆炸焊]等。
中7.熔焊是指在焊接过程中,将焊件接头加热至[熔化状态],不[加压]完成焊接的方法。
难8.钎焊是采用比[母材]熔点低的金属材料作[钎料],将[焊件]和[钎料]加热到高于[钎料]熔点、低于[母材]熔点的温度,利用[液态钎料]润湿母材,填充接头间隙,并与母材相互扩散实现连接焊件的方法。
中9.铆接是利用[铆钉]将两个分离的零件连接在一起的连接工艺,现基本上已被[焊接]取代。
难10.当通过人体的电流超过[0.05]A时,生命就有危险;超过[0.1]A时,足以使人致命。
中11.弧光辐射主要包括[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三种辐射。
难12.焊接过程中对人体有害的因素主要是指[有害气体]、[烟尘] 、[电弧光辐射] 、[高频磁场]、[噪声]、[触电]、[火灾爆炸]和[射线]。
中13.排出焊接车间中的烟尘和有毒气体的有效措施是[通风]。
难14.焊接区的通风方式主要有[全面机械通风]、[局部机械通风]和[充分利用自然风]。
难15.如果在焊接过程中不注意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就可能引起[爆炸]、[火灾]、[灼烫] 、[触电] 、[中毒]等事故,甚至可能使焊工患上[尘肺]、[电光性眼炎] 、[慢性中毒]等职业病。
化学工艺学作业答案

第二章1.煤、石油和天然气在开采、运输、加工和应用诸方面有哪些不同?答:先说开采方面:煤储存于地下几十米至几百米不等,靠机械或者人工在地下煤层作业面开采;石油和天然气都是可以流动的液体或者气体,埋藏在地下几百米直至六七千米的地下,一般都是先打油气井,建立流动井筒,依靠地层压力或者人工举升等方式将油气开采出来;再说运输方面:煤主要是依靠铁路、公路以及大型货轮运输;石油、天然气主要依靠管道运输,短程的也用油罐车运输;加工和应用方面:三者都是能源,应用都非常广泛;煤主要用于发电,此外煤制油工业也日趋成熟;石油和天然气相对而言属于清洁能源,尤其是天然气,主要用途还是作为燃料,毕竟是能源嘛。
同时,煤、石油、天然气他们的衍生品都很多,应用也非常广泛,比如塑料、衣服、各种用油(食用油除外)、化肥等等,都离不开他们,可以说他们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试叙述煤化程度与煤性质及应用的关系。
答:根据煤化程度分为:泥炭,褐煤,烟煤,无烟煤。
泥炭性质:煤最原始的状态,无菌、无毒、无污染,通气性能好,质轻、持水、保肥、有利微生物活动,增强生物性能,营养丰富,即是栽培基质,又是良好的土壤调解剂,并含有很高的有机质,腐殖酸及营养成份。
应用:燃料,花卉用土,有机肥料等。
褐煤性质: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矿产煤。
一种介于泥炭与沥青煤之间的棕黑色、无光泽的低级煤。
化学反应性强,在空气中容易风化,不易储存和远运。
应用:发电厂的燃料,也可作化工原料、催化剂载体、吸附剂、净化污水和回收金属等。
烟煤性质:煤化程度较大的煤。
外观呈灰黑色至黑色,粉末从棕色到黑色。
由有光泽的和无光泽的部分互相集合合成层状。
应用:烟煤除可用于作燃料、燃料电池、催化剂或载体、土壤改良剂、过滤剂、建筑材料、吸附剂处理废水等。
无烟煤性质:是煤化程度最大的煤。
无烟煤固定碳含量高,挥发分产率低,密度大,硬度大,燃点高,燃烧时不冒烟。
黑色坚硬,有金属光泽。
应用:无烟煤块煤主要应用是化肥(氮肥、合成氨)、陶瓷、制造锻造等行业;无烟粉煤主要应用在冶金行业用于高炉喷吹。
《基本有机原料生产工艺学》第1阶段在线作业

答题要求: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1(5.0分)C8芳烃中除含有乙苯以外,还含有大量的二甲苯,在所有C8芳烃中,综合各个因素考虑,目前最有用的是()。
•A)乙苯••B)邻二甲苯••C)对二甲苯••D)间二甲苯•2(5.0分)化学工业的发展历史到目前为止可以归纳成()三个阶段。
•A)农副产品、煤和天然气••B)煤、石油、天然气••C)农副产品、煤、石油和天然气••D)农副产品、煤和精细化工•3(5.0分)烃类热裂解的原料为:天然气、炼厂气、石脑油、轻油,柴油和重油等,目前我国常用的是()。
•A)天然气和石脑油••B)天然气和轻柴油••C)石脑油和轻油••D)石脑油和轻柴油•4(5.0分)裂解气生产过程发生的反应比较复杂,一般情况下,有三种杂质需要在深冷分离前进行除去,其中的酸性气体通常用碱洗法除去,它在流程中的位置通常放在()级压缩后面。
•A)三••B)四••C)五••D)六•5(5.0分)石油中含有S、N、O,用石油产品作为裂解原料,裂解汽油中含有这些元素的化合物也是必然的,当得到的裂解汽油作为芳烃的原料时,必须要对它进行加氢处理,在裂解汽油加氢单元中,通常设置二段加氢,温度是一段()二段。
•A)>••B)=••C)<••D)≈•6(5.0分)从石油、天然气、煤等天然资源出发,经过化学加工可得到三烯、三苯、乙炔、萘和合成气这九大有机化工基础原料,其中的三烯指()。
•A)乙烯、丙烯和丁烯••B)乙烯、正丙烯和异丙烯••C)乙烯、丙烯和丁二烯••D)乙烯、丙烯和戊烯•7(5.0分)目前有机化工、高分子化工、精细化工和氮肥工业等产品中,大约有()来源于石油和天然气。
•A)90%••B)85%••C)80%••D)60%•8(5.0分)()产量常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基本化学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
•A)石油••B)煤••C)乙烯••D)天然气•9(5.0分)工艺流程可运用推论分析、功能分析和形态分析三种方法加以分析和设计,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用推论法较多,推论法通常可以形象地用()模型表示,最里层是反应器,最外层是公用工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下图为原油常减压蒸馏的工艺流程图,参考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石油炼制前一般先要经过哪些预处理?简要说明.
2 写出1 5号设备的名称
3 拔顶气(即炼厂气)、轻汽油(石脑油)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4 减压蒸馏的目的是什么?其主要产品减压柴油有何用途?
5 常见的馏分油二次加工技术有哪些?二次加工目的何在?
二、下图为某催化重整工艺流程图,参考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催化重整?其目的何在?
2催化重整工艺的原料是什么?需要经过什么预处理?
3 催化重整一般采用什么反应器?
4催化剂是什么?简述催化剂各组分的作用。
5该反应为什么要在氢气气氛中进行?经油气分离器分离出来的氢气为什么要部分排放、部分循环?
6图中R1、R2、R3、R4下放对应的4个塔是什么?稳定塔的作用是什么?
三、工业上生产芳烃一般要经过抽提、转化、分离(精馏、降温结晶等)三大步骤
1 从原料来源角度,工业芳烃的主要生产途径有哪些?
2 芳烃转化的目的是什么?常用的四种芳烃转化反应分别是什么?
3对芳烃转化(尤其是甲苯歧化)反应具有高选择性的分子筛催化剂是什么?何谓择形催化?
4 简述C8芳烃混合物(邻、间、对二甲苯和乙苯)的分离方法。
5 裂解汽油法生产芳香烃为什么要采用两段加氢精制法?
6 芳香烃抽提通常采用什么办法?溶剂如何选择?
四、参照下面的催化裂化工艺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催化裂化工艺的目的是什么?原料、反应机理分别是什么?
2 目前工业上采用的催化裂化催化剂是什么?导致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 为什么采用提升管反应器?失活后的催化剂是如何再生的?
4 试说明图中汽提塔的作用。
五、参考下面的烃类热裂解制乙烯的工艺流程简框图,回答如下问题:1说明烃类热裂解反应过程中为什么要采用加入稀释剂?工业上采用什么作为稀释剂的?
2 从提高乙烯收率的角度,应采取怎样的反应工艺条件?急冷的目的何在?
3 裂解气净化过程中,简单说明如何从裂解混合器中除去掺杂的酸性气体和炔烃?
4 裂解气压缩、制冷的目的何在?乙烯工业上一般采取何种压缩、制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