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西亚 课时练(湘教版七年级下册) (8)

合集下载

西亚 课后练习2022-2023学年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西亚 课后练习2022-2023学年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23.阿拉伯人主要分布于中东地区,属于白种人,信仰伊斯兰教。故C正确。
24.西亚的五海指的是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阿拉伯海,不包括波斯湾,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
25.中东地区石油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A正确; 苏伊士运河位于中东以西,中国位于中东以东,中东石油运输到中国不经过苏伊士运河,错误;中东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匮乏,C正确;中东是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发源地,D正确。故选B。
5.D
【详解】20世纪70年代以来,埃及经济获得了较快的增长,工业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农业集中于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这里是非洲农业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以盛产优质长绒棉著称,长绒棉的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故选:D。
6.B
【详解】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湖泊是死海,低于海平面400米,位于西亚地区,也是世界上蒸发量最多、盐度最大的湖泊,故选B。
(3)中东地区的地形以高原为主,沙漠面积广大,平原面积很小,主要分布在尼罗河河谷及三角洲地区,伊拉克境内的两河流域,地中海沿岸也有狭小的平原分布。
(4)中东地区的气候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终年炎热干燥,沙漠面积广,长袍可以有效的散热,阻挡强劲的风沙,白色可以最大限度的反射太阳紫外线。
27.
(1)
西亚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三洲”是指亚洲、乙非洲、丙欧洲,“五海”是指A阿拉伯海、B红海、C地中海、D黑海和E里海。
13.中东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被称作()
A.“三洲五海之地”B.“工业文明的摇篮”
C.现代的“丝绸之路”D.东西方的“十字路口”
14.现有一巨型油轮从波斯湾运输石油到西欧,运量最大应选择的航线是()
A.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西欧
B.波斯湾→黑海→土耳其海峡→地中海→大西洋→西欧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西亚同步练习(含答案)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西亚同步练习(含答案)

2019-2020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3 西亚同步练习2020.03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海域A到海域B所经过的海峡和运河正确的一组是( B)A. 直布罗陀海峡、苏伊士运河B. 霍尔木兹海峡、苏伊士运河C. 白令海峡、苏伊士运河D. 马六甲海峡、巴拿马运河2、图中C、D所代表的国家分别是(A )A. 埃及、伊朗B. 伊朗、伊拉克C. 埃及、伊拉克D. 沙特阿拉伯、伊朗3、“淡水贵于油”是西亚地区的真实写照,关于“淡水贵”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 )A. 西亚地区气候干燥,河流稀少,水资源匮乏B. 当地政府为了保护水资源制定的一项节水措施C. 沙特阿拉伯的海水淡化规模最大D. 石油多,所以石油显得比较便宜,而淡水就显得贵了4、以色列为了解决农业用水问题,釆用的有效办法是( B)A. 大量抽取地下水B. 大力发展滴灌和喷灌技术C. 积极实施海水淡化工程D. 严格控制居民生活用水5、日本从西亚地区进口石油必经的海上交通要道是( B)A. 直布罗陀海峡B. 马六甲海峡C. 苏伊士运河D. 好望角6、人们叫它“海”,可是它不是“海”,而是湖泊并且这里是陆地最低点,由于湖水含盐量过大,除细菌外,其他生物不能生存。

这是(B)A. 黑海B. 死海C. 里海D. 红海7、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海上通道是(A )A. 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B. 直布罗陀海峡、马六甲海峡C. 土耳其海峡、苏伊士运河D. 马六甲海峡、巴拿马运河8、西亚所临五海中的哪个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 B)A. 地中海B. 里海C. 黑海D. 阿拉伯海9、西亚著名灌溉农业区是(B )A. 恒河平原B.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C. 印度河平原D. 东欧平原10、西亚地处“三洲五海之地”,其中地跨两个大洲的国家是(B )A. 土耳其、阿富汗B. 土耳其、埃及C. 埃及、阿富汗D. 以色列、巴勒斯坦11、读某区域轮廓图,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D )A. 该区域被称为“两洋三洲五海”之地B. 该区域主要的气候是热带沙漠气候C. 该区域有丰富的石油资源D. 该区域生活的人种主要是黑色人种12、西亚国家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D )A. 扩大石油开采B. 大量出口石油C. 增加海上航线D. 加快经济转型13、西亚地区居民的人种和信仰的宗教主要是(B )A. 白种人基督教B. 白种人伊斯兰教C. 黄种人犹太教D. 黄种人佛教14、西亚地区地理位置特殊,有很多交通要道,其中,黑海通往地中海的唯一通道是( C )A. 马六甲海峡B. 苏伊士运河C. 土耳其海峡D. 巴拿马运河15、关于西亚自然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 西亚自然条件非常恶劣,大部分地区炎热干旱B. 西亚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C. 沙漠广布,河流稀少,水资源极其匮乏D. 西亚地中海沿岸地区没有地中海气候分布16、下列关于西亚的叙述,正确的是(A)A. 西亚是亚欧“古丝绸之路”的途经地之一B. 被“五海”所围绕,受海洋影响明显,气候温暖湿润C. 西亚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的发源地D. 西亚多为阿拉伯人,人种为黄色人种17、西亚地区水资源匮乏的主要原因是(B )A. 农牧业发达,耗水量大B. 气候干旱,河流稀少C. 地处高纬度地区D. 位于赤道附近18、西亚是世界上冲突不断的热点地区,产生冲突的原因是( D)①地理位置重要②石油资源丰富③主要是白色人种④水资源贫乏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①②④19、从波斯湾出发到欧洲西部的油轮最短的航线需经过( C)A. 马六甲海峡B. 好望角C. 苏伊士运河D. 土耳其海峡20、解决西亚水资源短缺的措施,错误做法是(D )A. 以色列用滴灌等节水技术解决缺水问题B. 沙特阿拉伯通过海水淡化获取水资源C. 农业以畜牧业和种植耐旱作物为主D. 通过战争的手段夺取所需水资源21、读西亚地图,回答问题。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西亚》配套练习(含答案)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西亚》配套练习(含答案)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西亚》配套练习(含答案)《西亚》配套练习两河流城是世界四⼤古⽂明发祥地之⼀,西亚长期以来是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

读两河流城聚落分布图和当地民居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两河流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的沿岸地区②聚落分布区⽓候适宜,降⽔丰沛③该地传统民居具有墙厚、窗⼩的特点④⽯油资源也是影响该地聚落分布的重要因素A .①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2、对两河流城所在的西亚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宗教⽂化多元,⽭盾冲突不断B .⽯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C .位于两洋三洲五海之地,地理位置⼗分重要D .全部位于热带沙漠⽓候区,淡⽔资源严重不⾜读世界局部区域图,完成下⾯⼩题。

3、关于海上⽯油输出线路①②③的叙述,错误的是()A .霍尔⽊兹海峡是输出线路的必经之地B .线路①输往⽇本,需途经马六甲海峡C .线路②、③⽬标市场和运量都相同D .输出线路海域易造成海洋污染4、西亚⽯油⽣产国的外籍劳⼯多来⾃埃及,主要原因是两地域()①⼈种、语⾔、宗教相同②劳动⼒需求量相同③经济发展⽔平相同④地理位置临近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下图为馕带⽰意图。

读图完成下⾯⼩题。

5、馕带分布区()A .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B .为⼈⼝稠密区C .通⽤阿拉伯语D .以⽩⾊⼈种为主6、下列民居中,与甲地⾃然环境相适应的是()A .B .C .D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将于当年11⽉21⽇在多哈开幕,⽽决赛将在12⽉18⽇进⾏,这是⾸次在“冬季”举办世界杯。

读下图,完成下列⼩题。

7、关于图中区域⾃然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地处回归线附近,以热带季风⽓候为主B .地形以⾼原为主C .⼤多为为热带草原景观D .河湖众多,⽔资源丰富8、⾜球世界杯多在“夏季”进⾏,⽽此次在“冬季”举办⾜球世界杯的原因可能是()A .战⽕频发B .夏季与⽯油开采相冲突C .当地属热带沙漠⽓候,夏季⾮常炎热,⽽冬季相对温凉D .当地以信奉伊斯兰教,夏季与宗教活动相冲突9、⽬前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油进⼝国,其中⽯油⼤部分来⾃本区域的波斯湾地区,从波斯湾开往中国,邮轮需要经过的海峡是()A .⽩令海峡B .麦哲伦海峡C .⼟⽿其海峡D .马六甲海峡读下图,回答下列⼩题。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三节西亚练习题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三节西亚练习题

B.扼守着“航运咽喉”——马六甲海峡
C.地处“三洲五海之地”
D.连接南、北美大陆的“天然陆桥”
中东气候干燥,河流稀少,还有大面积没有河流的沙漠地区。水资源匮乏,严重影响中东人民的生活和生产。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中东水资源紧缺日趋严重。河流、湖泊水资源分配上的矛盾,也是形成中东紧张局势的原因之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卡塔尔所在的半岛位于图中()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14.世界杯比赛期间,在观众席最常听到的本地语言是()
A. B. C. D.
15.根据世界杯吉祥物的造型,推断当地居民主要信奉的宗教是()
A.基督教B.伊斯兰教C.佛教D.印度教
16.阿拉伯人的长袍多为白色,而且十分宽大,这种服装主要是为了适应()
A.炎热的沙漠气候B.潮湿多雨的气候C.伊斯兰教的审美观D.艰辛的居民生活
二、解答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叙利亚人口稠密,地形以高原为主,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但工业发展落后。经济以农业为主,出产小麦、棉花、葡萄、油橄榄、无花果等,出口棉花与小麦,是西亚地区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
(4)请从下面两个小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至少回答两条)
①请为以色列合理利用水资源献计献策。②请为中东地区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3.(易)2022年世界杯足球赛将在终年炎热少雨的西亚国家卡塔尔举行。卡塔尔属于()
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
4.(中)第二十二届世界杯足球赛于2022年11月21日至12月18日在卡塔尔的首都多哈等17个城市举行。下图为卡塔尔位置示意图和多哈气温降水资料图。卡塔尔选择冬季举办世界杯足球赛,主要是因为该国()

(完整版)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3《西亚》练习题

(完整版)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3《西亚》练习题

2017-2018学年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第三节西亚同步测试一、单选题(共15题;共40分)1.西亚的石油主要分布在( )A. 地中海沿岸B. 红海及其沿岸地区C. 黑海及其沿岸地区D. 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2.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 )A. 里海B. 死海C. 贝加尔湖D. 洞庭湖3.西亚石油资源主要储存在()A. 地中海沿岸B. 红海沿岸C. 波斯湾及其沿岸D. 阿拉伯海沿岸4.下列不属于西亚地区焦点问题的是()A. 东西方交通要道B. 丰富的石油资源C. 主要是白色人种D. 匮乏的水资源5.关于西亚的农业,说法正确的是A. 地势平坦,沃土千里,耕地广阔B. 畜牧业是许多国家传统的经济部门C. 大多数国家都发展灌溉农业D. 节水农业主要就是漫灌6.世界面积最大的咸水湖是()A. 里海B. 黑海C. 死海D. 地中海7.地图上有一地区一段时期以来战事不断,有人说他是为“油”而战,有人说他是为“水”而战,还有人说他为了“宗教”而战,这个地区是()A. 中东B. 东南亚C. 欧洲西部D. 南极地区8.中东地区许多国家过去比较贫穷,而现在不少国家一跃成为世界上的富裕国家,其致富原因是充分利用了当地丰富的( )A. 森林资源B. 金属矿产资源C. 煤炭资源D. 石油资源9.读中东地区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e(1)该地区对外输出的全球性商品是( )A. 铁矿石B. 石油C. 煤炭D. 小麦(2)该全球性商品输往我国的主要运输方式是( )A. 高铁运输B. 公路运输C. 管道运输D. 海洋运输(3)国际足联确定了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的举办时间,比赛首次放在冬天举行,时间从11月21日到12月18日,持续28天。

冬季在这里举办世界杯的主要原因是( )A. 冬季战争结束,政府有时间组织世界杯活动B. 夏季气温过高,不宜举行足球比赛C. 居民信仰伊斯兰教、夏季忙于在清真寺做礼拜D. 冬季绿树成荫,空气质量好10.中东地区储量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 )A. 石油B. 煤C. 铁D. 天然气11.据中东位置请你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中东地处亚、非、欧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枢纽地位B. 中东地处亚、欧、美三大洲,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枢纽地位C. 中东地处南、北美、非三大洲,沟通北冰洋和大西洋枢纽地位D. 中东地处亚、欧、大洋洲三大洲,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枢纽地位12.人们叫它“海”,但它不是“海”,而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的是A. 黑海B. 红海C. 地中海D. 里海13.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七年级地理下册7.3西亚练习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7.3西亚练习湘教版

2019-2020 年七年级地理下册西亚练习湘教版一、知识累积1、霍尔木兹海峡位于阿拉伯半岛,交流了波斯湾和印度洋,被称为“世界油阀。

2、中东地域最贫乏的自然资源是水资源。

最丰富的资源是3、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域主要散布在该地域仍是世界有名的三大宗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和教的 " 圣城 " 是耶路撒冷。

4、中东地域的石油主要输往西欧、美国、日本石油资源。

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域。

基督教的起源地,三大宗。

二、选择题“ 5.12 ”四川汶川地震 , 造成了灾区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

“一方有难,八方增援。

”国内外很多国家、集体和个人都伸出了救助之手。

沙特阿拉伯赐予灾区巨额的钱款和物质救助。

回答1—— 3 题。

1、沙特阿拉伯位于西亚, 属阿拉伯国家,该国主要的经济根源是(B)A、大批出口农产品B、大批出口石油C、大批出口淡水D、大批出口高科技产品2、若救灾物质采纳海运的方式, 由波斯湾运到中国, 运输船舶一定经过以下海峡中的(C)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①④3、在沙特阿拉伯,男子的传统妆扮是着长袍,戴头巾。

长袍多为白色,十分宽大。

这些风俗与以下哪一要素有关( C)A、雅观休闲能保暖B、地形曲折宜行走C、酷热干燥多风沙D、打猎探险真方便4、以下有关西亚地理情景的表达不行信的是(C)A、悬挂美国、日本国旗的油轮在波斯湾沿岸港口来来常常B、穿白袍缠白头巾的白种人在麦加的清真寺里朗读《古兰经》C、阿拉伯半岛有好多“高架屋”,居民乘着雪橇出行D、荒漠里发现高耸的井架,绿洲上生长着旺盛的枣椰树5、玲玲的理想是当一名翻译,长大后到西亚的中资机构工作,她除了要学好母语外,还应努力学好哪一种语言( D)A、英语B、法语C、西班牙语D、阿拉伯语6、我们常以“五海三洲之地”来说明西亚地理地点的重要性,“五海”中有一个是“冒充伪劣”的,它是(A、黑海 B B)、里海C、红海 D 、地中海7、伊朗军演有“威迫封闭”霍尔木兹海峡之意,以美国、法国等为代表的欧美国家大为紧张。

七年级地理下册7.3西亚第2课时测试题湘教版.doc

七年级地理下册7.3西亚第2课时测试题湘教版.doc

2019-2020 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西亚(第 2 课时)测试题湘教版1.以下宗教不起源于西亚的是()A.伊斯兰教B.犹太教C.基督教 D .佛教2. 以下地理事物是西亚地域“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是()A.石油B.长城C.耶路撒冷古城及城墙D.空中花园3. 以下相关西亚地理情景的表达不行信的是()A、悬挂美国、日本国旗的油轮在波斯湾沿岸港口来来常常B、穿白袍缠白头巾的白种人在麦加的清真寺里朗读《古兰经》C、阿拉伯半岛有好多“高架屋”,居民乘着雪橇出行D、荒漠里发现高耸的井架,绿洲上生长着旺盛的枣椰树4 若一艘油轮由波斯湾到中国, 一定经过以下海峡中的()A. ①②B.②③C. ③④D.①④5.读“西亚图”,回答以下问题。

(1)用图中给出的图例,绘出国家阿富汗。

(2)图中 A 河的名称是______, B 国的名称是________。

(3)该地区的天气特色是_________,原由在于这里常年受________控制。

因此____资源是当地生产和生活的限制性资源。

(4)世界陆地最低点位于______地沟,该地沟是因为____形成的。

(5)从地理角度剖析,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为何常常参与该地域事物?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波斯湾进出印度洋的海峡处有一岛国,其国都是_____,对中国人民来说该城市拥有深刻的纪念意义,原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5.(1 )略(2)底格里斯河阿拉伯结合酋长国(3)酷热干燥副热带高压水(4)约旦-死海断裂作用(5)①该地域石油丰富,美国在此有经济利益②西亚地域在美国全世界战略中拥有重要地位( 6)多哈我国在此地获准加入WT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亚
1、西亚地处__、___、___三大洲的交界地带,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内
陆湖)之间,所以,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

2、西亚特产:土耳其的;阿富汗的,伊拉克的。

的节水农业,两河平原也叫。

3、西亚是世界上________人的聚居区之一;是_____、______和_____教的发源地,三大宗教
都把奉为圣城;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
4、西亚是世界上____储量最为丰富、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

主要输往____、_____和______。

主要分布在_________及其沿岸地区;、、和是世界重要的产油国
西线:波斯湾--- 海峡---印度洋---亚丁湾--- 海-- 运河---地中海--- 海
峡—大西洋—欧洲西部和北美东线:波斯湾--- 海峡---印度洋----- 海峡—日本
5、读西亚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沟通①________海和地中海的是②_______海峡。

(2)将海湾③________湾周围的石油运往美国,走最短线路,先后经过___________海峡—阿拉伯海—红海—_______运河—地中海— _____________海峡—大西洋—美国。

(3)著名产油国是B__________ C___________。

(4)A所在的半岛主要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 气候。

6、读南极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填注:南美洲、非洲、太平洋。

(2)南极大陆属___________气候,气候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代表性的动物有
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个)
(3)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考察站是__________,一
般选择_______月去南极考察。

7、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当地时间12月7日10时加分左右在有“环保之城”美誉的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开幕,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参加峰会。

材料二:众所周知,二氧化碳的排放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直接原因,近代工业革命200年来,发达国家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球总排放的80%。

材料三:
(1)丹麦地处______洲,其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

(2)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美国属于______国家,中国属于______国家,应该带头大幅度减排二氧化碳的是_______ 国家.
(3)据科学家研究发现,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直接原因是______ 的排放。

(4)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可知,美国的人均能源消耗量是印度的_____倍;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是___(国家)。

(5)有关下面的日常活动中,对缓解温室效应,没有起显著促进作用的是 ( ) (2分)
A .出门的时候有一贯随手关灯的好习惯
B .优先选择和购买超市里的绿色食品
C .去超市随身携带自己的购物袋,尽量不用一次性塑料袋
D .相当频繁地革新或者升级换代各种家庭日用品
人均能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