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生物第3章基因的本质3.3DNA的复制3.4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大全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相对性状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附】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

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附】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等位基因:决定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

3、纯合子与杂合子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地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地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4、表现型与基因型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关系:基因型+环境→ 表现型5、杂交与自交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附】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

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①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从简单到复杂3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4严谨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即观察分析—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

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在F2 代中: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必修2第3章“基因的本质”优秀学案

必修2第3章“基因的本质”优秀学案

§3.1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标要求】1.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学习目标】1.说出“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探讨实验技术在证明DNA 是主要遗传物质中的作用。

3.认同“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养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推理能力。

【学习重难点】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3.如何理解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预习任务】一、DNA 是遗传物质的证据1.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20世纪20年代的主导观点:_______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2.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1928年,英国,格里菲思)两种肺炎双球菌比较实验过程及现象:①_________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② S 型细菌小鼠体内小鼠死亡,鼠体内有________③ 加热杀死S 型细菌小鼠体内小鼠 __________ ④R 型活细菌加热杀死S 型细菌小鼠体内_______,鼠体内分离出___________结论:3.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1944年,美国,艾弗里)在肺炎双球菌中有蛋白质、DNA、荚膜多糖等物质,经过以下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加入,R型细菌才能转化为S型细菌,并且的纯度越,转化就越有效。

如果用DNA酶分解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能否)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

实验结论:____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的遗传变化的物质,也就是说,_____是遗传物质。

4.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T2噬菌体的介绍:⑴结构:头部和尾部的外壳由构成,头部含有_ __。

高中生物教材目录表(全)

高中生物教材目录表(全)
[键入文字]
高中生物教材目录表(全)
必修1
第1章走近细胞
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绍承担者──蛋白质
1
[键入文字]
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第5节细胞中的无机物
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键入文字]
1.4蛋白质工程的崛起
专题2细胞工程
2.1植物细胞的工程
2.1.1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
2.1.2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2.2动物细胞工程
2.2.1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
2.2.2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专题3胚胎工程
17
[键入文字]
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5.2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tips:感谢大家的阅读,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仅பைடு நூலகம்参阅!
19
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
3
[键入文字]
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
第3节伴性遗传
第3章基因的本质
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
第3节DNA的复制
第4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5
[键入文字]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课题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课题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11
[键入文字]
第1节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第2节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教材课本目录是一本书的纲领,是教与学的路线图。

不管是做教学计划、实施教学活动,还是做复习安排、工作总结,都离不开目录。

目录是一本书的知识框架,要做到心中有书、胸有成竹,就从目录开始吧!
课程目录教学计划、进度、课时安排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减数分裂
二受精作用
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
第3节伴性遗传
第3章基因的本质
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
第3节DNA的复制
第4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第4章基因的表达
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第3节遗传密码的破译(选学)
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第2节染色体变异
第3节人类遗传病
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第2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1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总复习。

3.4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教案

3.4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教案

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4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⑴举例说明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⑵说明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

2.能力方面:运用数学方法说明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DNA分子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

2.教学难点:脱氧核苷酸序列与遗传信息的多样性。

三、教学方法:讨论法、演示法、阅读指导法四、教学课时:1讨论回答作能力参考习题:(备用)【典型例题】例1.白化症病人出现白化症状的根本原因()A.病人体内缺乏黑色素B.病人体内无酪氨酸C.控制合成酪氨酸酶的基因不正常D.常期见不到阳光所致解析:白化症病人出现白化症状是因为缺乏酪氨酸酶。

不能使酪氨酸转化成黑色素,而缺乏这种酶的根本原因是控制此酶合成的基因不正常造成的。

即生物的一切性状都是受基因控制的。

答案:C例2.中国青年科学家陈炬成功地把人的抗病毒干扰素基因“嫁接”到烟草的DNA分子上,使烟草具备了抗病毒的能力,试分析:(1)人的基因所以能接到植物体内去,物质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烟草具备抗病毒能力,表明烟草体内产生了_____________,这个事实说明:人和植物体内蛋白质的合成方式_____________。

解析:人和植物的DNA都是由脱氧核苷酸组成,都是规则的双螺旋结构,这是转基因技术的物质基础;同时所有生物合成蛋白质时都共用那20种氨基酸,因此将人的基因移植到植物体内后可以在植物体内合成相应的蛋白质。

答案:(1)DNA结构基本相同(2)干扰素基本相同例3.阅读下列报道,回答问题:破译天书生命昭然2000年6月26日,科学家公布了人类基因工作草图,这是人类基因组研究的重大成果,这一成果被誉为是人类“生命天书”的破译,是人类科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继2000年6月26日公布“基因工作草图”以后,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科学家于2001年2月 12日宣布,人类基因组共有32亿对碱基。

第3章基因的本质大单元教学设计 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第3章基因的本质大单元教学设计 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基本信息单元主题名称基因的本质核心大概念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信息主要编码在DNA分子上学段学科高中生物课时数5单元课标要求概念3: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3.1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信息主要编码在DNA分子上。

3.1.1 概述多数生物的基因是DNA分子的功能片段,有些病毒的基因在RNA分子上。

3.1.2 概述DNA分子是由四种脱氧核苷酸构成,通常由两条碱基互补配对的反向平行长链形成双螺旋结构,碱基的排列顺序编码了遗传信息。

3.1.3 概述DNA分子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

3.1.4 概述DNA分子上的遗传信息通过RNA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生物的性状主要通过蛋白质表现。

3.1.5概述某些基因中碱基序列不变但表型改变的表观遗传现象。

单元内容位于实验证实功能结构复制方式与基因的关系基因染色体蛋白质DNA格里菲斯的实验艾弗里的实验噬菌体浸染细菌实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双螺旋结构半保留复基因通常是由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证明DNA半保留复制实验单元学习目标1.亲历科学探究历程,探索遗传物质的化学本质,揭示DNA的结构并最终揭示出基因的本质,认识到DNA碱基序列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DNA中储存着丰富多样的遗传信息。

2.运用结构与功能观分析解释DNA的双螺旋结构决定了DNA的稳定性,而稳定的结构适于储存遗传物质,DNA的双螺旋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

3.基于给定的科学史,分析不同实验间的逻辑关系。

体会科学家们在探索过程中尊重科学事实、敢于质疑他人又勇于否定自我的科学精神。

4.通过“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及“证明DNA半保留复制实验”等探究活动,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5.通过对离心、同位素标记体外转化体系等技术的了解,理解物理学和化学在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领悟多学科交叉的必要性。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目录表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目录表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目录表篇一: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2、3+选修3目录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一章走进细胞1.1 从生物圈到细胞1.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2.1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2.2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2.3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2.4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2.5 细胞中的无机物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3.1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3.2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3.3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4.1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模型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5.1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酶的作用和本质二酶的特性)5.2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5.3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5.4 能量之源——光和光合作用(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6.2 基因工程及应用6.1 细胞的增值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6.2 细胞的分化7.1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6.3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7.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6.4 细胞的癌变(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隔离与物种的形成、共必修二遗传与进化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一)必修三稳态与环境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二)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1.1 细胞生活的环境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1.2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2.2 基因在染色体上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2.3 伴性遗传2.1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三章基因的本质2.2 通过激素的调节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3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3.2 DNA的分子结构2.4 免疫调节3.3 DNA的复制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3.4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3.1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第四章基因的表达3.2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4.1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3.3 其他植物激素4.2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第四章种群和群落4.3 遗传密码的破译4.1 种群的特征第五章基因突变和其他变异4.2 种群数量的变化5.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4.3 群落的结构5.2 染色体变异4.4 群落的演替5.3 人类遗传病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5.1 生态系统的结构6.1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5.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5.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5.4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5.5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6.1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6.2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专题一基因工程1.1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1.2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1.3 基因工程的应用1.4 基因工程的崛起专题二细胞工程2.1 植物细胞工程2.2 动物细胞工程专题三胚胎工程3.1 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工程3.2 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3.3 胚胎工程的应用及前景专题四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4.2 关注生物工程的伦理问题4.3 禁止生物武器专题五生态工程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5.2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篇二:人教版高中生物目录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目录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一章走近细胞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第5节:细胞中的无机物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酶的作用和本质- 1 -二、酶的特性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节:细胞的增殖第2节:细胞的分化第3节:细胞的衰老和凋亡第4节:细胞的癌变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盂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第3节伴性遗传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第3节DNA的复制- 2 -第4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第四章基因的表达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第3节遗传密码的破译(选学)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第2节染色体变异第3节人类遗传病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第2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1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 3 -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第4节免疫调节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1节种群的特征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第3节群落的结构第4节群落的演替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第1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第2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 4 -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课题2 腐乳的制作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课题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专题3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课题2 月季的花药培养专题4 酶的研究与应用课题1 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课题2 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课题3 酵母细胞的固定化专题5 DNA和蛋白质技术课题1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课题2 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课题3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专题6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课题1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课题2 胡萝卜素的提取本专题综合- 5 -篇三: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目录高中生物必修一(完善版)(共六章21节,实验8个,探究实验4个,模型建构1个)第一章:走进细胞1、从生物圈到细胞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1、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2、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3、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4、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5、细胞中的无机物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1、细胞膜——系统的边界(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2、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实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3、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模型建构: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探究实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1、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探究实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2、细胞的能量通货——ATP3、ATP的主要来源——细胞的呼吸(探究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4、能量之源——光与光和作用(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探究实验: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1、细胞的增殖(实验: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2、细胞的分化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4、细胞的癌变。

高中生物第二册 3 4 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练习((含答案)

高中生物第二册 3 4 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练习((含答案)

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4节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的层次关系由大到小的是()A.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B.染色体→DNA→脱氧核苷酸→基因C.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基因D.基因→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答案】A【解析】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中含有许多基因,每个基因中含有许多脱氧核苷酸,A正确。

2.下列有关DNA与基因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基因是碱基对随机排列而成的DNA片段B.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C.DNA的碱基排列顺序就代表基因D.组成不同的基因的碱基数量一定不同【答案】B【解析】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A错误。

一个DNA上可以有许多个基因,B 正确。

DNA中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中碱基排列顺序才是基因,C错误。

组成不同的基因的碱基数量可能相同,D错误。

3.由50个脱氧核苷酸构成的DNA分子,按其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可分为多少种,说明了DNA分子的什么特性()①504种②450种③425种④遗传性⑤多样性⑥特异性A.①④B.②⑤C.②⑥D.③⑤【答案】D【解析】含有50个脱氧核苷酸的DNA分子片段,只有25对脱氧核苷酸,所以脱氧核苷酸的排列方式有425种,即最多可以编码425种不同的遗传信息,③正确;DNA分子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构成DNA分子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碱基)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所以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说明了DNA分子的多样性,⑤正确;故选D。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DNA和基因是同一概念B.遗传信息是指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的种类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mRNA片段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答案】D【解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DNA和基因不是同一概念,A、C错误;遗传信息是指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B错误;一条染色体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正确。

5.对于绝大多数生物而言,不同的基因携带的遗传信息不同的原因是()A.不同基因的碱基种类不同B.不同基因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C.不同基因的磷酸和核糖的排列顺序不同D.不同基因的碱基配对方式不同【答案】B【解析】对于绝大多数生物而言,组成不同基因的碱基种类均为A、T、C、G,A错误;不同基因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代表了不同的遗传信息,B正确;不同基因的磷酸和脱氧核糖排列顺序相同,二者交替链接,构成了基因的基本骨架,C错误;不同基因的碱基配对方式相同,均是A与T配对,G与C配对,D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节DNA的复制第4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础巩固1DNA分子能够自我复制的结构基础是( )A.DNA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B.配对的脱氧核苷酸之间连接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C.磷酸和脱氧核苷酸交互排列的顺序稳定不变D.DNA分子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答案:A2确认两个基因是相同基因的依据是两者( )A.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B.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C.控制相对性状D.具有相同的碱基排列顺序解析:基因中碱基的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如果两个基因相同,其基因中的碱基排列顺序一定相同,否则两个基因就不同。

位于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的基因若是等位基因,则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答案:D3植物的幼叶细胞分裂旺盛,其细胞的分裂方式和DNA复制的场所分别为( )A.有丝分裂,细胞质B.减数分裂,细胞核C.有丝分裂,细胞核D.有丝分裂,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解析:由于幼叶中的叶肉细胞不仅具有细胞核,还有线粒体和叶绿体,所以DNA复制的场所有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其中细胞核是DNA复制的主要场所。

答案:D4下图表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的几个基因,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观察图示可知,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图示DNA中只有部分脱氧核苷酸序列能编码蛋白质C.每个基因均由多个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D.由图可知染色体是生物体内基因的唯一载体解析:图示中一条染色体含多个基因,呈线性排列。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即基因是DNA上一段段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染色体不是基因的唯一载体,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基因的存在。

答案:D5在刑侦领域,DNA分子能像指纹一样用来鉴定个人身份。

其生物学依据是( )A.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B.DNA分子具有多样性C.每个DNA分子中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D.DNA能够储存足够量的遗传信息解析:不同的人DNA中碱基排列顺序不同,但每个特定的人不同组织细胞中的染色体及DNA 结构是相同的,因此DNA分子可用来鉴定个人身份。

答案:C6下列有关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脱氧核苷酸B.在复制过程中边解旋边复制C.解旋后以一条母链为模板合成两条新的子链D.两条新的子链通过氢键形成一个新的DNA分子解析:DNA复制的特点是边解旋边复制和半保留复制。

解旋酶的作用是打开碱基对间的氢键,解旋后两条链都分别作模板形成两条与母链互补的子链,然后母链与互补子链通过氢键相连接。

答案:B7下图所示为DNA分子复制的片段,图中a、b、c、d表示各条脱氧核苷酸链。

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A.a和c的碱基序列互补,b和c的碱基序列相同B.a链中(A+C)/(G+T)的比值与d链中同项比值相同C.a链中(A+T)/(G+C)的比值与b链中同项比值相同D.a链中(G+T)/(A+C)的比值与c链中同项比值不同答案:C8通过生物化学分析可以知道,间期细胞中脱氧核苷酸含量开始很低,不久便急剧增加,之后又逐渐降低到初始水平。

随着脱氧核苷酸含量的动态变化,DNA聚合酶的活性显著增高。

这个事实表明( )A.间期是新的细胞周期的开始B.间期细胞内DNA正在进行自我复制C.间期细胞内RNA正在进行自我复制D.间期细胞内正在进行RNA分解答案:B9下图是DNA复制的有关图示,A→C表示大肠杆菌的DNA复制,D→G表示哺乳动物的DNA复制。

图中黑点表示复制起始点,“→”表示复制方向。

(1)A DNA分子复制完成理论上约需 30 s,而实际上只需约16 s。

根据A→C图分析,是因为。

(2)哺乳动物的DNA分子展开可达2 m之长,若按A→C的方式复制,至少需要8 h,而实际上为3 h左右。

据D→G图分析,是因为。

(3)A→G均有以下特点:延伸的子链紧跟着解旋酶,这说明DNA分子复制是的。

(4)C与A相同,G与D相同,DNA能被如此准确地复制出来,是因为。

(5)若DNA分子上有基因a,它会随产生个基因a。

解析:据图A→C可知,DNA分子的复制向两个方向同时进行,因而复制时间缩短了。

据图D→G,在一个较长的DNA分子上,复制起点很多且向两个方向进行,正是有多个起点且双向复制,所需时间才较短。

(3)(4)问实际上考查了所学的基本知识,较为简单。

(5)基因随DNA的复制而复制,DNA数量增加,基因数量也增加。

答案:(1)复制是双向进行的(2)有多个起始点,双向复制(3)边解旋边复制(4)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精确的模板;DNA分子的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DNA分子复制准确无误地完成(5)DNA复制 2能力提升1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与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着两个磷酸和一个碱基B.双链DNA分子中,碱基的数目和脱氧核糖的数目是相等的C.DNA双螺旋结构解旋需要解旋酶,不需要能量D.单个脱氧核苷酸在DNA酶作用下连接合成新的子链解析:DNA分子中每条链一端的脱氧核糖上只连着一个磷酸;根据脱氧核苷酸的结构可知,一个碱基连接一个脱氧核糖,故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数目与脱氧核糖数目相等。

DNA复制过程中解旋时,既需要解旋酶的催化也需要消耗ATP;单个脱氧核苷酸在DNA聚合酶作用下连接合成新的子链。

答案:B2某DNA分子有碱基200对,已知腺嘌呤和胸腺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60%,则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所需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分子数为( )A.80B.160C.240D.320解析:先算出一个DNA分子中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分子数为400×(1-60%)×1/2=80。

再计算连续复制两次所需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分子数为80×(22-1)=240。

答案:C3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解析: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后,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DNA分子,这一个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正常链,一条链为标记链。

再复制一次后得到两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的两条链全为正常链,另一个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正常链,另一条链为标记链,这两个DNA分子位于同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上。

答案:B4假如某一含31P的DNA分子中含有1 000个碱基对,将该DNA分子放在用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培养让其复制n次,则子代DNA分子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增加( )A.1 000B.2 000C.1 000×(2n-1)/(2n-1)D.1 000×(2n-1)/2n解析: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为脱氧核苷酸,用32P标记后,每一个基本组成单位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加1, 所以一个DNA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共增加2 000。

复制n次后共增加2 000×(2n-1),则子代DNA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增加2 000×(2n-1)/2n=1 000×(2n-1)/(2n-1)。

答案:C5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含有15N的DNA分子占1/8B.含有14N的DNA分子占7/8C.复制过程中需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D.复制结果共产生16个DNA分子解析:DNA分子中有胞嘧啶=鸟嘌呤=60个,有A=T=40个。

该DNA分子连续复制4次,形成的子代DNA分子有24个,含有15N的DNA分子只有2个,占1/8。

含有14N的DNA分子是16个,占100%。

复制过程中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4-1)×40=600(个)。

答案:B6用15N标记细菌的DNA分子,再将它们放入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繁殖四代,a、b、c为三种DNA分子;a只含15N,b同时含14N和15N,c只含14N,如下图,这三种DNA分子的比例正确的是( )解析:假设亲代DNA分子为n个,则繁殖四代后,DNA分子总数为16n,其中,只含15N的DNA分子为0个,同时含14N和15N的DNA分子有2n个,只含14N 的DNA分子有14n个,它们的比例如D图所示。

答案:D含12C的脱氧核苷酸,经n次复制后,所得DNA分子中含12C的脱氧核苷酸链数与含13C的脱氧核苷酸链数之比是( )A.2n∶1B.(2n-2)∶nC.(2n-2)∶2D.(2n-1)∶1解析:经n次复制后,产生的DNA分子数为2n个,脱氧核苷酸链数为2n×2条,其中只有2条链为13C-DNA链,其余的(2n×2-2)条都是12C-DNA链,因此,题中所求比值为(2n×2-2)∶2=(2n-1)∶1。

答案:D★8下列关于下图所示DNA分子片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A.解旋酶可作用于①②处B.“G”是鸟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C.不同的DNA碱基种类相同,(A+G)/(C+T)的比例也相同D.把此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2次,子代中含15N的DNA占3/4解析:解旋酶破坏的是氢键;所有DNA分子都具有相同的碱基种类,但单链DNA分子中(A+G)/(C+T)的比例不确定;DNA复制2次后,得到4个子代DNA分子均含有15N。

答案:B9下图是人类染色体的连续放大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物质或结构:③;④。

(2)由③形成染色质的过程中需要核糖体合成的参与,此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的期。

脱氧核苷酸的特定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

答案:(1)DNA 氢键(2)蛋白质间特异性★10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及密度梯度离心方法进行了DNA复制方式的探索实验,实验内容及结果见下表。

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要得到DNA中的N全部被15N标记的大肠杆菌B,必须经过代培养,且培养液中的是唯一氮源。

(2)综合分析本实验的DNA离心结果,第组结果对得到结论起到了关键作用,但需把它与第组和第组的结果进行比较,才能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

(3)分析讨论①若子一代DNA的离心结果为“轻”和“重”两条密度带,则“重带”DNA来自于,据此可判断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不是复制。

②若将子一代DNA双链分开后再离心,其结果(填“能”或“不能”)判断DNA 的复制方式。

③若在同等条件下将子二代继续培养,子n代DNA离心的结果是密度带的数量和位置,放射性强度发生变化的是带。

④若某次实验的结果中,子一代DNA的“中带”比以往实验结果的“中带”略宽,可能的原因是新合成的DNA单链中的N尚有少部分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