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物体运动方式(1)
请观察这些物体的运动方式

(1) 图1向右平移7格。 (2) 图2向上平移4格。
1 2
分别画出将 向上平移4格、向左 平移7格后得到的图形
画出将 向上平移4格、再向左平 移7格后得到的图形
1 2
(1) 图1向右平移7格。 (2) 图2向上平移4格。
1 2
(1) 图1向右平移7格。 (2) 图2向上平移4格。
1 2
(1) 图1向右平移7格。 (2) 图2向上平移4格。
1 2
(1) 图1向右平移7格。 (2) 图2向上平移4格。
1 2
(1) 图1向右平移7格。 (2) 图2向上平移4格。
请观察这些物体的运动方式
平移
旋转
平移:沿着直线运动
特点:大小、形状、方向不变,位置变化
旋转:绕固定点圆周运动
特点:大小、形状不变,方向和位置变化 绕着一个点或一条线旋转
下面哪些物体的运动是平移的,哪些源自旋转的1. 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2.用身体感受平移和旋转!
你认为房子会平移吗?
请大家欣赏一个视频:上海音乐厅会走路。
“小房图向右平移了6( )格”
火箭图向(上)平移了(5)格 金鱼图向(左)平移了(7)格
江苏省电化教育馆制作
画出三角形向右平移6格 后的图形。
江苏省电化教育馆制作
画出平行四边形向下平移 5格后的图形。
江苏省电化教育馆制作
(1) 图1向右平移7格。 (2) 图2向上平移4格。
1 2
(1) 图1向右平移7格。 (2) 图2向上平移4格。
1 2
(1) 图1向右平移7格。 (2) 图2向上平移4格。
1 2
(1) 图1向右平移7格。 (2) 图2向上平移4格。
1 2
《物体运动的速度》教案 (1)(1)

物体运动的速度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是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知道它是矢量;2.理解平均速度,知道瞬时速度的概念,知道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的关系;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3.会计算质点的平均速度,认识各种仪表中的速度;4.理解速度的物理意义。
【能力目标】1.运用平均速度的定义,把变速直线运动等效成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从而渗透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等效的方法.2.培养迁移类推能力【情意目标】1.通过解决一些问题,而向复杂问题过渡,使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2.通过师生平等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瞬时速度、平均速度二个概念及二个概念之间的联系教学难点:对瞬时速度的理解三、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讨论四、教学设计(一)新课导入在前面两节课,我们学习了质点、参考系、时间、时刻、位移和路程等概念,当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能不能说,物体的位移越大,物体运动得就越快?(不能,因为物体的位移与运动的时间有关)那么,如何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呢?(二)新课内容1.平均速度如果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是否都相等?那速度还是否是恒定的?那又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呢?问题:百米运动员,10s 时间里跑完100m ,那么他1s 平均跑多少呢? 回答:每秒平均跑10m 。
百米运动员是否是在每秒内都跑10m 呢?答:否。
说明:对于百米运动员,谁也说不来他在哪1秒跑了10米,有的1秒钟跑10米多,有的1秒钟跑不到10米,但当我们只需要粗略了解运动员在100m 内的总体快慢,而不关心其在各时刻运动快慢时,就可以把它等效于运动员自始至终用10m/s 的速度匀速跑完全程。
此时的速度就称为平均速度。
所以在变速运动中就用这平均速度来粗略表示其快慢程度。
(1)平均速度 ① 定义:表达式tsv =-中所求得的速度,表示的只是物体在时间间隔t ∆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称为平均速度。
动画运动12法则

动画运动12法则
动画运动12法则是一套经典的动画原则,用于指导动画师创
作出流畅、生动和有趣的动画。
这些法则是由迪斯尼的动画师弗兰克·托马斯(Frank Thomas)和欧利·约翰斯顿(Ollie Johnston)提出的,并被广泛应用于动画制作中。
以下是这些
法则的简要介绍:
1. 延迟:在动画过渡时,让物体的动作稍微延迟一下,以增加动画的真实感和流畅度。
2. 加速和减速:物体在开始和结束时应该有加速和减速的感觉,以模拟真实世界中的物体运动。
3. 弹跳:物体在反弹时会有一些额外的动作,这个额外的动作会根据物体的弹性决定。
4. 关键帧:关键帧是动画片段中最重要的帧,它定义了物体的主要动作和位置。
5. 相对动作:物体之间的动作应该相互配合,以增加动画的连贯性和真实感。
6. 曲线:物体的运动应该遵循自然曲线,而不是直线,以增加动画的流畅度。
7. 姿势:物体的姿势应该能够清晰地传达动画的意图,同时也要符合物体的特性和重心。
8. 弧线:物体的运动应该遵循弧线,以增加动画的流畅度和真实感。
9. 预演:在制作动画之前,用手画出草图,预先规划动画的基本动作和过渡。
10. 互补动作:物体的不同部分应该相互配合,形成动画的整体效果。
11. 重叠:物体不同部分的运动速度可能不同,这种不同的速度差异可以增加动画的真实感。
12. 拖尾:快速运动的物体会留下拖尾效果,这个效果可以增加动画的速度感和流畅度。
这些法则旨在帮助动画师创造出更好的动画作品,但并不是固定的规则,而是作为指导原则供参考。
不同的动画风格和需求会有不同的应用方式。
【科学】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 知识梳理知识要点一、描述物体的位置1、判断物体运动的方法:看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周围环境是否发生了变化。
发生变化,物体就是运动的;没有发生变化 ,物体就是静止的。
2、选定参照物:参照物不同,物体的状态也不同。
3、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位置4、描述位置的变化:先明确自己相对于参照物的方向,再明确自己和参照物之间的距离,最后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
二、运动的方式1、几种常见的运动形式:(1)前后移动:物体改变原来的位置,如小汽车从A 点到B 点的运动。
(2)转动:物体以一点为中心或以一条直线为轴做圆周运动,如时钟表针的运动、指尖陀螺的旋转、陀螺原地旋转、方向盘的运动等。
(3)滚动:指一个物体(多为球形或圆柱形)在另一个物体上接触面不断改变地移动,如车轮在地面上运动、玻璃球在地面上滚动等。
(4)振动:指物体的全部或一部分沿直线或曲线往返颤动,有一定的时间规律和周期。
如弹簧木马上下运动、汽车发动时车身的振动等。
(5)摆动:以一个基点或枢轴点摇摆,如钟摆的运动、弹簧摇马马身的运动等。
2、观察物体运动的方法:可以借助贴上小圆点或把运动的物体想象成一个小圆点,观察这个小圆点的运动变化以便于我们准确地研究与分析物体运动的规律和特点。
3、物体的运动根据运动路线的不同可以分为:( 北 ) (东北) (东)(东南) ( 南) (西南) ( 西) ( 西北)(1)直线运动:运动路线是一条直线的运动,叫做“直线运动”。
如电梯、树上苹果落地等。
(2)曲线运动:运动路线是一条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
如过山车、鸟类的飞行路线等。
钟摆的运动、车轮的转动也是曲线运动。
4、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1)滑动:一个物体在另一物体上接触面不变地移动叫滑动,如滑冰时冰刀在冰面上的运动。
(2)滚动:一个物体(多为球形或圆柱形)在另一个物体上接触面不断改变地移动叫滚动。
如车轮在地面上的运动。
5、斜面的坡度越大,物体运动越容易产生滚动的效果,而且速度越快。
小学科学《物体的运动方式》优质课件

转动 飘动 摆动 滚动 移动
5
木块与桌子的相对位置有没有改变呢?
还可以使木块 怎样运动?
小结:这两个红点代表物体上的各个点,这两点的相互位 置没有改变,也就是说明整个物体的各个点的相互位置没 有发生变化。不管运动的方向和路线是怎样的,都叫移动。
6
你们能用集合的方式来表示滚动与移动、转动之间的 相互关系吗?
15
谢 谢 观 看!
滚动=移动+转动
7
你可以用示意图分别把它们的运动方式表示出来吗? 橡皮筋的运动与尺子的运动有什么相似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8
小孩荡秋千叫什么运动?
摆动
摆锤在作什么运动?
用图怎样表示?
摆动=转动+振动 9
这是什么方式的运动?
用图怎样表示?
10
物体的运动方式
物体
物体的运动方式(名称)
移动
画出物体的运动轨迹
物体的运动方式
导入新课
猜谜语
远看象头牛, 近看象部车, 杀杀没有血, 剥剥没有皮。 说它是辆车, 可它不是车, 风儿一吹来,脑袋转圈圈。
风车是怎样运动的?
2
物体运动方式有哪些 请大家想办法让这些物体运动起来。
3
这些物体是怎样运动的?
4
上面物体的运动方式:
物体名称
运动方式
篮球
弹跳
风车 红旗 摆 球 木块
(3)一个复杂的运动方式可能包含多__种__简__单_的运动方式。
பைடு நூலகம்13
2.找朋友。
下落的雨滴
移动
玩跷跷板 转动的轮椅
转动
空中迎风的红旗 滚动
锯木头
摆动
被反复按动的键盘 火车在直的轨道上行驶 开启的电风扇
大学物理12圆周运动

基本参考系
S'系(O' x' y' z')
运动参考系
u是S’系相对S系
运动的速度
1-3 相对运动
yy'
P P'
*
oo'
xx'
t0
y
o
P
y'
D
r
P'
uQ
r'
xx'
ut o' t t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22
物理学
第五版
位移关系
r r'D 或 r r'ut
速度变换
r r' u t t v v'u
理解伽利略速度变换式, 并会用它求简 单的质点相对运动问题.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2
物理学
第五版
质点运动的自然坐标描述
自然坐标系 —— 坐标原点固接 于质点, 坐标轴沿质点运动轨道
1-2 圆周ev运t 动 evt B
的切向和法向的坐标系,叫做自
然坐标系。切向以质点前进方向 A
为 侧正方,向记 为做 正,ev记t ,做法ev向n以。曲线凹
y
A
r
二 圆周运动的角速度
❖ 角坐标 (t)
o
❖角位移
y
xx
B
❖ 角速度
lim
d
t0 t dt
r A
o
x
单位:rad·s-1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4
物理学
第五版
1-2 圆周运动
❖ 速率 v lim Δs r lim Δθ
Δt0 Δt
Δt0 Δt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2各种各样的运动 教科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2各种各样的运 动 教科版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各种各样物体运动的形式,这些 运动形式可以分类,物体的运动方式有:移动、转动、滚动、振 动和摆动五种,能用简单的图示和文字等描述物体的运动方式。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2各种各样的运 动 教科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2各种各样的运 动 教科版
1.2 各种各样的运动
科学科教版 三年级下册
1.2 各种各样的运动
科学科教版 三年级下册
刘 老 师 工 作 室
新课聚焦
生活中的各种物体是怎样运动的 ?
轮胎秋千前后摆动
摆钟摆锤左右摆动
新课聚焦
生活中的各种物体是怎样运动的 ?
汽车雨刷器左右摆动
跷跷板上下摆动
想一想还有什么不同的运动?比如羽毛球、跳绳、火 箭发射、旋转木马等,这些物体的运动有什么不同?
物体的运动形式不同,常见的有:前后运动、摆动、转动等, 而且不同的方法可以让物体产生不同的运动形式。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2各种各样的运 动 教科版
新知探索
观察物体在某一点的运动形式
在这些物体上贴上圆点,用多种方法让它们运动起来,观察和记录圆
点的运动形式并交流。
1.观察直尺与某一点的运动方式 。
方法一: (1)在直尺的最外侧贴上小红点 。
交流研讨
生活中的各种物体有哪些运动形式?
(1)移动(滑动):物体改变原来的位置,而且物体各个点的相对 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移动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2各种各样的运 动 教科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2各种各样的运 动 教科版
交流研讨
生活中的各种物体有哪些运动形式?
(2)转动:也叫旋转运动,就是围绕着一个中心点做圆周运动,整体不发 生位置的变化。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 第三单元《12. 物体的运动方式》青岛版

《物体的运动方式》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物体的运动方式》是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中的第12课。
本课对物体运动的方式及特点进行研究。
能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式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会分析描述物体运动时,同时具备的几种运动方式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看到了许多不同物体的不同运动方式,如风车的转动、汽车轮子的滚动、秋千的摆动等,对一些简单物体运动的形态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只是对它们的认识还不够深入、系统,对物体运动方式的本质特点还不很清楚。
同时六年级的学生的认识存在于感知性,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抓住学生爱玩的天性,在课堂上创设具体、生动的研究氛围,让学生玩玩具,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研究材料,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点燃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让他们在亲自动手操作、动手实验、自行探究的实践中学习科学。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物体运动的方式主要有移动、转动、滚动、摆动、振动,主要有两种种类型: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2、知道同一个物体在运动时可能具备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运动方式。
3、知道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认识事物的特点。
探究目标:1、能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式。
2、会描述分析同一个物体运动时,同时具备的几种运动方式。
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运动的简单性和复杂性,认识到复杂的运动是由简单运动组合而成的。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命名并分类。
教学难点:分析一个运动物体的复合运动方式。
五、教学准备:教师:摆、风车、塑料盒子、皮球、纸筒、有关课件、报告单。
学生:纸、彩笔。
板书设计:运动的方式你小组研究的物体是:给这种运动方式起个名字吧!别忘了在上面画下物体运动的路线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生活中你还能举出
哪些物体运动分别是移 动、转动、滚动、摆动、 振动?
汇报交流:
转动
移动 滚动 摆动
→
1.判断下面的图片
中分别是哪种运动方 式。
1.A
移动 B滚动 C摆动 D转动
Hale Waihona Puke 2.生活中你还能举出哪些物体运动分别是移 动、转动、滚动、摆动?
.飞机在起飞过程和空中飞行过 程分别都有哪些运动方式?找找 看。
实验名称:物体的运动方式 实验目的:知道物体的运动主要有4种方式:移动、转动、 滚动、摆动 实验器材:木块、风车、易拉罐 实验步骤:1、把木块从桌子一端移到另一端,观察木块 一个面上的两个红点的相对位置有什么变化 2、用嘴一吹风车,观察风车的运动。 3、把易拉罐扔在地上,观察 4、自己观察秋千的运动 实验现象:1、木块沿直线运动,这种运动方式叫移动。 2、风车周围绕着中间旋转,这种运动方式叫转动。 3、易拉罐既移动也转动,这种运动方式叫滚动。 4、荡秋千像转动,但转不到1圈,只是沿着弧形 来回摆,这种运动方式叫摆动。
判断物体的运动方式,连一连
下落的雨滴 玩跷跷板 轮椅的运动 水车的运动 锯木头
移动 转动 滚动 摆动
被反复按动的键盘 火车在直的轨道上行驶 开启的电风扇 滑滑梯 转椅
本课总结
物体的运动方式主要有: · 移动 转动 震动 摆动等
· 各种运动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相互利联系的,一个复 杂的运动可以包含多种运动。
这些运动的物体它们的运动方式一样吗?
小组合作探究要求:
1、选择你们最感兴趣的几种材料来研 究。 想一想,怎样可以让它们运动起来? 2、小组成员要分工协作,仔细观察, 填好记录单 。
移动 的轿车
滑雪是一种 移动
可以 转动 的罗盘
齿轮在 转动
摆动 的秋千
钟在 摆动
轮子在 转动
水面在 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