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筷子的传统禁忌
使用筷子的十二种使用忌讳

使用筷子的十二种使用忌讳筷子是中国传统的餐具之一,有许多使用忌讳。
这些忌讳不仅源于民间的习俗,还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独特之处。
以下是关于筷子的十二种使用忌讳:1.筷子不能直插在饭中:直插筷子在饭中被视为不吉利的象征,因为这类似于祭拜祖先时插在米饭里的香。
所以,在吃饭的时候,筷子不能直插在饭中。
2.筷子不能交叉放置:交叉放置筷子也被认为是不吉利的行为。
这是因为交叉的筷子会形成"十"字,与寿字的发音相近,被视为不祥之兆。
3.筷子不能夹菜叉骨:在中国文化中,筷子夹取菜肴时,不应夹取骨头,因为这会给人带来不吉利的感觉。
筷子应该只夹取肉或蔬菜。
4.筷子不能敲打碗碟:在吃饭期间,要避免用筷子敲打碗碟。
这是因为敲击声会被视为祭拜亡灵的行为,会给人带来不祥的感觉。
5.夫妻不能用同一双筷子: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夫妻之间禁止使用同一双筷子。
因为夫妻共用筷子被看作是不吉利的,容易导致关系不和。
6.筷子不能从别人的碗里夹食物:在中国餐桌上,筷子是用来夹取自己碗里的食物的工具,不应该用自己的筷子夹别人碗里的食物。
这被视为不尊重他人的行为。
7.筷子不能搭在碗上:在吃饭过程中,筷子不能搭在碗上。
这是因为搭在碗上的筷子容易让人联想到丧葬仪式中供奉祖先的香烛。
8.弯曲的筷子不能使用:如果你的筷子被弄弯了,你应该尽快更换一双新的筷子。
弯曲的筷子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可能会带来运气不佳。
9.筷子不能过人头顶:在用筷子夹取食物时,要避免将筷子悬空过人头顶。
这是因为在中国文化中,过人头顶被视为不吉利的行为,可能会给人带来厄运。
10.筷子不能指着别人:在使用筷子时,不应该用筷子指着别人。
这被认为是失礼的行为,可能会引起争吵和不愉快的情绪。
11.筷子不能放在桌子边缘:在用餐期间,不要把筷子放在桌子的边缘。
这是因为放在桌子边缘的筷子容易被碰倒,被视为不吉利的预兆。
12.孤立的筷子不可以使用:如果你发现只剩下一根筷子,不要使用它。
传统筷子使用礼仪

传统筷子使用礼仪传统筷子使用礼仪使用筷子的过程当中,用餐前,筷子一定要整齐码放在饭碗的右侧,用餐完毕后则一定要整齐的竖向码放在饭碗的正中。
但是,就有前面的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还有许多禁忌在使用筷子时要注意的,以下就是十二种忌讳的筷子的使用方法。
1.三长两短这个意思就是说在用餐前或者用餐过程当中,如果将筷子长短不齐的放在桌子上,这种做法是大不吉利的,通常情况下,我们把它叫做“三长两短”。
它的意思就代表着“死亡”。
因为,在中国古代,人死以后是要装进棺材的,在人装进棺材以后,在还没有盖棺材盖的时候,棺材的组成部分就是前后两块短木板,两旁和底部一共三块长木板,这样一共就是五块木板,五块木板合在一起做成的棺材正好是三长两短,所以,由于当时的风俗习惯,就说那“三长两短”是极为不吉利的事情。
2.仙人指路这种做法也是令别人不能接受的,这个词语描述的拿筷子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和中指、无名指、小指捏住筷子,而食指伸出。
这在当时的北京人眼里就叫“骂大街”。
因为,在吃饭的时候食指伸出,总在不停的指着别人,当时的北京人一般伸出食指去指对方时,大多数都有指责和责骂的意思。
由于当时的风俗,这样一来,吃饭用筷子时用手指人,这是在指责别人,这和骂人是一样的道理,是不能理解和允许的。
除了用手指人,另一种情况也描述的是这种意思,那就是吃饭的时候,和别人交谈并且用筷子指人。
3.品箸留声其做法是把筷子的一端含在嘴里,用嘴来回去嘬,而且不时地发出咝咝的响声。
在古代,这种行为被当作是一种不好的表现。
因为,在吃饭时用嘴嘬筷子本身就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再加上又发出一些声音,更是令人生气、讨厌。
所以,一般情况下,出现这种做法的人都会被认为是缺少家教,家教不严之类的,同样是不允许。
4.击盏敲盅在用餐时用筷子敲击盘碗,出现这种行为会被看作是乞丐或者要饭的。
因为,在过去只有要饭的和乞丐才用筷子敲打要饭盆,敲打发出的声音在加上嘴里的哀告,引起过路人的注意并且给它施舍。
中国人使用筷子的礼仪禁忌

中国人使用筷子的礼仪禁忌1、三长两短的:意思是吃饭之前或者吃饭时把筷子长起来或者短起来放桌上。
此作法大不吉,一般我们管这叫做“三长两短”。
意为代表“死亡”。
因为中国人以前以为人死后会被装到棺材里去,当人们被装到棺材里时,棺材的部件就是前、后两块短木板,两边加底一共有3块长板,5块长板组合在一起做棺材刚好3长2短,因此被认为极不吉利。
2、仙人指路的:这一作法也极不可取,此取筷方式为,以大拇指及中指,无名指,小指捏筷,食指则伸之。
这就是北京人心目中的“骂大街”。
由于吃饭时候食指伸得特别长,总是不断地指着人,所以北京人通常伸食指指着对方,多半有责备之意。
因此,吃筷子时手指人就等于责备他人,这和骂人一样,不能容许。
也有这样的情况,即在进餐时与人说话用筷子指人。
3、品箸留其声:这个方法也不可以,方法就是将筷子一头含在口中,用口往回吮,时不时地发出滋滋声。
人们认为这一行为很坏。
做法。
因为在吃饭时用嘴嘬筷子的本身就是一种无礼的行为,再加上配以声音,更是令人生厌。
因此通常发生这样的行为被视为家教的缺失,也同样不能容许。
4、击盏,敲盅:人们认为这一行为就是乞丐讨饭吃,他们的方法就是吃饭时拿着筷子敲盘碗。
由于以前只要求吃饭的人用筷子敲打要饭盆,所以它的响声与口中的悲告相配,引起了行人的关注和施舍。
这一行为被认为是极恶劣的行为,也是别人不喜欢的。
5、持箸巡城:其方法是:手捧筷子,作旁若无人之态,以筷往返于桌上菜盘巡视,知何处下筷为妙。
这种行为典型地体现了缺乏修养,而且目中无人,极为令人厌恶。
6、迷箸刨坟者:此指手拿筷子不住地扒拉菜盘,以寻求猎物,似盗墓刨坟。
此种作法与“迷箸巡城者”相接近,均属缺乏教养,令人厌烦。
7、泪箸遗珠也:其实这就是拿着筷子在自己的菜里面夹着菜的时候,手不够利索,把菜的汤就流落在别的菜或者桌上。
这一行为被认为严重失礼也不可取。
8、颠倒乾坤吧:就是说在吃饭的时候把筷子倒置着用,这很受轻视,所谓饥不择食以致全然不顾面子,把筷子弄得倒来倒去,这可万万不能。
使用筷子的传统禁忌

使用筷子的传统禁忌使用筷子是中国传统餐桌礼仪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在使用筷子的过程中也有一些禁忌需要遵守。
下面将介绍一些传统的筷子使用禁忌。
1.粗鄙行为使用筷子时应保持谦和、文明的态度,不宜发出粗俗的声音,更不可以抡筷子打鸣或者抡动筷子指着别人,这些行为被视为粗鄙无礼。
2.杂乱叉挑在用筷子夹菜时,不宜乱挑乱选,也不宜叉挑多个菜同时送入口中。
这是因为中国的饮食文化注重有序,讲究一碗一品,叉挑多个菜可能被视为不注重食物的品质。
3.碰碗碰盘使用筷子时应注意避免与碗碟相撞,不得故意用筷子敲打碗盘。
这是因为碗碟是中国餐桌礼仪中的重要器皿,给予了尊重,敲打碗盘被视为对食物的不尊重和浪费。
4.只夹肉不夹饭在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夹菜时应同时夹一些主食,如米饭或馒头。
只夹肉、菜不夹主食被视为不尊重主食,也是不礼貌的行为。
5.插筷子在中国有一句谚语“插筷子”,意味着中途离开餐桌的人或许已经不会回来用餐了。
因此,在用筷子时不应将筷子插入饭碗或者其他食物中,以免被人误解为离席。
6.直接舔筷子中国传统餐桌礼仪中,应该避免直接用嘴唇舔筷子。
这是因为这种行为被认为不卫生,也容易将口腔细菌传染给其他人。
7.世长辞在中国的一些地区,使用筷子时应当避免竖起或倒插筷子。
这个禁忌被称为“世长辞”,有些人认为这种动作会招来晦气,传说与状元长辞有关。
8.火上用筷使用筷子时应避免将筷子伸向火炉或者烛台。
这是因为火是神圣的象征,在餐桌礼仪中不宜让筷子接触火焰。
9.乱放筷子使用完筷子后,应将筷子并拢放在筷筒或者碗的一侧,不宜将筷子乱放在桌面上。
这是因为乱放筷子可能会让人感到不整洁,也是餐桌礼仪的基本要求。
总之,使用筷子是中国传统餐桌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遵守一定的禁忌。
在用筷子时,应尊重食物,注重礼仪,表现出文明、谦和的态度。
通过遵守这些禁忌,我们可以更好地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和魅力。
中国传统礼仪中使用筷子的禁忌及传统餐桌规矩

中国传统礼仪中使用筷子的禁忌及传统餐桌规矩【中国传统礼仪中使用筷子的禁忌】一忌:犹豫不定。
想吃这个想吃那个,筷子绕来绕去,优柔寡断,太丢人了!二忌:扎食品。
筷子怎么用都可以,但毕竟不是原始人,别用筷子扎着吃。
三忌:用筷子传递食品。
用筷子传递食物,犹如葬礼时捡遗骨,非常不吉利!四忌:夹菜滴答。
用筷子夹菜,作料汁滴答滴答,好像菜在流泪。
五忌:舔筷子。
筷子上沾着菜,用嘴来舔,形象不雅。
六忌:用筷子推碗。
用筷子把碗拖到跟前,表明你很懒惰。
七忌:钻探筷子。
用筷子在碗里、盘子里翻来翻去,太脏了。
八忌:用筷子扒拉饭。
狼吞虎咽扒拉饭,好像谁要抢你那份饭似的。
九忌:夹来夹去。
已经伸出筷子,又不吃,又去夹另一盘的。
十忌:横跨筷子。
有放筷子的用具,还把筷子横放在碗上,是不是和放筷子的用具有仇?【餐桌礼仪小知识】1、给人端茶倒水、添酒加饭一定要有度。
酒要七分满,水要八分满,饭要给足给够。
水满则溢,况且喝的时候也不方便;饭足量才能显示待客热情,让客人放心吃。
2、端茶杯端饭碗,一定要双手端着侧边或底边,不能五指叉开从上手指抓着茶杯或碗边,因为手指上可能会有细菌或别的赃物,客人要从边沿来喝水或吃饭,因此要从杯子下方托起,最好是一手扶侧边,一手托杯底,客人也会自然伸手接住。
3、给人敬酒,端起酒杯,不要急着敬,等对方敬的时候再端起,此时,自己的杯子一定要放的比对方低,以显示尊敬与素养,以免以下犯上有失身份。
4、吃饭的时候,要两个手都在桌面上。
不要一个在上面拿着筷子,另一个手在下面,不知道在干嘛,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也是不尊重人的行为。
拿纸巾插嘴时,要先给桌上的其他人递过之后再自己用,尽他人只需。
5、作为小辈或员工,上菜或汤时,要主动站起来给每个人布菜,请长者先用餐。
老家规餐桌还有:2、不许叉着腿儿;3、不许斜楞眼儿;4、不许罗着锅儿;5、不许不称长辈为您;6、不许掳袖管儿;7、不许挽裤腿儿;8、不许搅菜碟儿;9、不许筷插碗儿;10、不许嘬牙花儿;11、不许抖落腿儿;12、不许不叫尊称或名字就说话儿;13、不许当众喳呼;14、不许说瞎话儿;15、夹菜不过盘中线;16、不许吃饭咬着筷子;17、不许壶嘴对着人;18、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只能夹眼前的;19、吃饭前要礼貌性的招呼长辈,长辈坐下说吃饭才能吃;20、作客时,主人动筷子客人才能动;21、不许拿筷子、勺子敲碗;22、不许反着手给人倒水或倒酒;23、吃饭不能西里呼噜出声;25、倒茶不能倒满;26、做客不能坐人家的床;27、做客不许进没有人的房间;28、单独和异性在办公室要开着门;29、站不倚门、话不高声;30、未嫁姑娘不许站在窗前往外看;31、回家要跟长辈打招呼;32、出门要说一声。
筷子的使用礼仪七条

筷子的使用礼仪七条
筷子的使用礼仪主要包括以下七条:
1.筷子应放在筷子架上,不能直接放在杯子或盘子上,否则容易碰倒其他餐具或弄脏桌面。
2.使用筷子时,不可“舔筷、迷筷、掷筷、叉筷、插筷、挥筷、舞筷”等。
此外,也不能把筷子在菜盘里挥来挥去,上下乱翻,遇到别人也来夹菜时,要有意避让,谨防“筷子打架”。
3.用筷子夹菜时,不宜过快或过慢,更不可在菜盘里乱翻或用自己的筷子随意翻动别人夹好的菜肴。
4.每次夹起的菜肴数量不应过多,最好一次夹起适量的食物,以免剩余过多或翻掉浪费。
5.在等待食物时,应保持筷子横放在碟上或插在饭中,以示礼貌。
6.在与别人交谈时,应将筷子轻轻放下,不能拿在手中挥舞或插在碗里。
7.若遇到夹不起的菜或滑落的汤,要尽量避开不礼貌的行为。
如实在夹不起的菜或滑落的汤,要用筷子在盘子中向后退一些,避开别人的视线。
遵循这些礼仪规范可以帮助您在使用筷子时显得更加得体和礼貌,提升个人形象。
中国人使用筷子的礼仪禁忌整理

中国人使用筷子的礼仪禁忌整理中国人使用筷子的礼仪禁忌使用筷子的禁忌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所应当留意的,作为一个礼仪之邦和古老的城市,通过对一双小小筷子的用法,就能够让人们看到他那深厚的文化积淀。
下面是我整理的中国人使用筷子的礼仪禁忌,盼望对你有关心!中国人使用筷子的礼仪禁忌11、三长两短这意思就是说在用餐前或用餐过程当中,将筷子长短不齐的放在桌子上。
这种做法是大不吉利的,通常我们管它叫“三长两短”。
其意思是代表“死亡”。
由于中国人过去认为人死以后是要装进棺材的,在人装进去以后,还没有盖棺材盖的时候,棺材的组成部分是前后两块短木板,两旁加底部共三块长木板,五块木板合在一起做成的棺材正好是三长两短,所以说这是极为不吉利的事情。
2、仙人指路这种做法也是极为不能被人接受的,这种拿筷子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和中指、无名指、小指捏住筷子,而食指伸出。
这在北京人眼里叫“骂大街”。
由于在吃饭时食指伸出,总在不停的指别人,北京人一般伸出食指去指对方时,大都带有指责的意思。
所以说,吃饭用筷子时用手指人,无异于指责别人,这同骂人是一样的,是不能够允许的。
还有一种状况也是这种意思,那就是吃饭时同别人交谈并用筷子指人。
3、品箸留声这种做法也是不行的,其做法是把筷子的一端含在嘴里,用嘴来回去嘬,并不时的发出咝咝声响。
这种行为被视为是一种不好的做法。
由于在吃饭时用嘴嘬筷子的本身就是一种无礼的行为,再加上配以声音,更是令人生厌。
所以一般消失这种做法都会被认为是缺少家教,同样不能够允许。
4、击盏敲盅这种行为被看作是乞丐要饭,其做法是在用餐时用筷子敲击盘碗。
由于过去只有要饭的才用筷子击打要饭盆,其发出的声响配上嘴里的哀告,使行人留意并给与施舍。
这种做法被视为极其不好的事情,被他人所不齿。
5、执箸巡城这种做法是手里拿着筷子,做旁若无人状,用筷子来回在桌子上的菜盘里巡找,知从哪里下筷为好。
此种行为是典型的缺乏修养的表现,且目中无人极其令人反感。
中国筷子的10种忌讳

中国筷子的10种忌讳
中国人使用筷子用餐是从远古流传下来的,古时又称其为“箸”,曰常生活当中对筷子的运用是非常有讲究的。
一般我们
在使用筷子时,正确的使用方法讲究得是用右手执筷,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个手指自然弯曲扶住筷子,并且筷子的两端一定要对齐。
在使用过程中,用餐前筷子一定要整齐码放在饭碗的右侧,用餐后则一定要整齐的竖向码放在饭碗的正中。
但这要绝对禁忌以下十二种筷子的使用方法。
★
★迷箸刨坟
这是指手里拿着筷子在菜盘里不住的扒拉,以求寻找猎物,就像盗墓刨坟的一般。
这种做法同“迷箸巡城”相近,都属于缺乏教养的做法,令人生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筷子的传统禁忌中国人使用筷子用餐是从远古流传下来的,古时又称其为“箸”。
日常生活中对筷子的运用是非常有讲究的。
一般我们在使用筷子时,正确的使用方法是用右手执筷,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个手指自然弯曲扶住筷子,且要把筷子两端对齐。
用餐前筷子要整齐的码放在饭碗的右侧,用餐后则要整齐的竖向码放在饭碗的正中。
但是,绝对禁忌以下十二种筷子的使用方法。
1.三长两短。
这意思就是说在用餐前或用餐过程当中,将筷子长短不齐的放在桌子上。
这种做法是不大吉利的,通常我们管它叫“三长两短”,其意思是代表“死亡”。
因为过去中国人死后是要装進棺材的,在人装進去还没有盖上棺盖的时候,这棺材的组成部份是前后两块短木板,两旁加底部共三块长木板,五块木板合在一起做成的棺材正好是三长两短,所以说这是极为不吉利的事情。
2.骂大街。
这种拿筷子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和中指、无名指、小指捏住筷子,而食指伸出。
这在北京人眼里叫“骂大街”。
因为吃饭时食指若伸出,就会总在不停的指着别人。
一般伸出食指去指对方时,大都带有指责的意思。
所以吃饭拿筷子时用手指人,就如同在指责别人一样,是不被允许的。
还有一种情况也是这种意思,就是吃饭时同别人交谈并用筷子指人。
3.品箸留声。
其做法是把筷子的一端含在嘴里,用嘴来回去嘬,并不时的发出咝咝的声响。
这种行为被视为不雅。
如果餐桌上出现这种现象,会被认为是缺少家教,同样不被允许。
4.击盏敲盅。
这种行为被看作乞丐要饭,其做法是在用餐时拿筷子敲打盘碗。
因为过去只有要饭的才用筷子击打要饭盆,用发出的声响配上嘴里的哀告,引起行人的注意并给予施舍。
5.执箸巡城。
这种做法是手里拿着筷子,做旁若无人状,用筷子来回在桌子上的菜盘里来回巡,不知从哪里下筷为好。
此种行为是典型的缺乏修养的表现,且目中无人,极其令人反感。
6.迷箸刨坟。
这是指手里拿着筷子在菜盘里不住的扒拉,以求寻找猎物,就像盗墓刨坟一般。
这种做法同“迷箸巡城”相近,都属于缺乏教养的做法,会令人生厌。
7.泪箸遗珠。
实际上这是指用筷子往自己盘子里夹菜时,手里不利落,将菜汤流到其他菜里或桌子上。
这种做法被视为严重失礼,同样是不可取的。
8.颠倒乾坤。
就是用餐时将筷子颠倒使用,这种做法是会被人看不起的,正所谓饥不择食,以至于将筷子使倒了,这是绝对不可以的。
9.定海神针。
在用餐时拿一只筷子去插盘子里的菜品,这一举动,如同当众对人伸出中指,这是对同桌用餐人的一种羞辱。
因此是一种极不礼貌的举动。
10.当众上香。
是指出于好心帮别人盛饭时,为了方便省事把一副筷子插在饭中递给对方。
这会被人视为大不敬。
因为按照中国的传统习俗,为死人上香时才这样做的,所以,如果把筷子插在饭中,那无疑是把对方视同于死人一样,是绝不被接受的。
11.交叉十字。
这一点往往不被人们所注意,在用餐时将筷子随便交叉放在桌上,这也是不对的。
中国人认为在饭桌上打叉子,是对同桌其他人的全部否定,也是对自己的不尊敬,因为过去吃官司画供时才打叉子的,这无疑也是在否定自己。
12.落地惊神。
所谓“落地惊神”的意思是指失手将筷子掉落在地上,这是严重失礼的表现。
因为中国人认为,祖先们全都长眠在地下,不应当受到打搅,筷子落地就等于惊动了地下的祖先,这是大不孝,所以这种行为也是不被允许的。
以上所说的十二种筷子的禁忌,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所应当注意的,作为一个礼仪之邦和古老的城市,通过对一双小小筷子的用法,就能够让人们看到他那深厚的文化积淀。
礼仪辞海·筷子部疑筷:忌举筷不定,不知夹什么好;脏筷:忌用筷子在盘里扒拉夹菜;指筷:不能拿筷子指人;抢筷:就是两个人同时夹菜,结果筷子撞在一起;刺筷:就是夹不起来就用筷子当*子,扎着夹;横筷:这表示用餐完毕,客人和晚辈不能先横筷子;吸筷:即使菜上有汤汁也不能嘬筷子;泪筷:夹菜时不干净,菜上挂汤淋了一桌;别筷:不能拿筷子当刀使用,撕扯肉类菜;供筷:忌讳筷子插在饭菜上;拉筷:正嚼着的东西不能拿筷子往外撕,或者当牙签;粘筷:筷子上还粘着东西时不能夹别的菜;连筷:同一道菜不能连夹3次以上;斜筷:吃菜要注意吃自己面前的菜,不要吃的太远,不要斜着伸筷够菜;分筷:摆筷子,不要分放在餐具左右,只有在吃绝交饭时才这样摆。
使用筷子的十种忌讳一忌:犹豫不定。
想吃这个想吃那个,筷子绕来绕去,优柔寡断,太丢人了!二忌:扎食品。
筷子怎么用都可以,但毕竟不是原始人,别用筷子扎着吃。
三忌:用筷子传递食品。
用筷子传递食物,犹如葬礼时捡遗骨,非常不吉利!四忌:夹菜滴答。
用筷子夹菜,作料汁滴答滴答,好像菜在流泪。
五忌:舔筷子。
筷子上沾着菜,用嘴来舔,形象不雅。
六忌:用筷子推碗。
用筷子把碗拖到跟前,表明你很懒惰。
七忌:钻探筷子。
用筷子在碗里、盘子里翻来翻去,太脏了。
八忌:用筷子扒拉饭。
狼吞虎咽扒拉饭,好像谁要抢你那份饭似的。
九忌:夹来夹去。
已经伸出筷子,又不吃,又去夹另一盘的。
十忌:横跨筷子。
有放筷子的用具,还把筷子横放在碗上,是不是和放筷子的用具有仇?筷子为什么是七寸六分长?世界上有人的地方都有中国人,是中国人都用筷子吃饭。
这个习惯几千年也没有改变过。
筷子的标准长度是七寸六分,代表人有七情六欲,以示与动物有本质的不同。
有些人很羡慕西方人用刀叉吃饭,觉的这种姿势和仪态有品位。
但学了之后也只是偶尔用用。
在日常生活中餐餐都用刀叉的中国人,想必都是奇葩。
刀叉是冶金术成熟以后才有的用具。
而冶金术是十五世纪才发明的,在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之前,西方人其实是用手吃饭。
相比之下,筷子的文明史显然长的多。
关键是,筷子是两根,称呼却是一双。
在餐厅里呼唤服务生“拿一双筷子吧”,那肯定是中国人;如果说“拿两根筷子吧”,那一定是外国人。
为什么明明是两根筷子,却叫一双筷子呢?筷子为何七寸六分长,你知道其中的秘密吗?这里面有太极和阴阳的理念。
太极是一,阴阳是二;一就是二,二就是一;一中含二,合二为一。
这是中国人的哲学,西方人不懂。
筷子在使用的时候,讲究配合和协调。
一根动,一根不动,才能夹得稳。
两根都动,或者两根都不动,就夹不住。
这是中国的阴阳原理,也有西方力学的杠杆原理。
筷子还有点穴、按摩和刮痧的作用。
旧时人们走江湖,身上只要有一双筷子,有什么毛病都能自己搞掂。
即便忘了带,随手掰根树枝或芦苇,折断了,在石头上磨一磨,在水里洗一洗,也能当筷子用。
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都从神话发源。
西方后来人神分家了,做事靠科学,做人靠宗教。
中国没有。
中国什么都合在一起:何仙姑、铁拐李、吕洞宾、孙悟空、猪八戒这些神仙也是人,他们就在茫茫人海中;中国人的理想和现实、灵魂与肉体也是合二为一的,每天用的筷子里面就有信仰,举手投足都是理念。
这是一种通达和智慧。
所以,中国人不需要到专门的地方去清洗灵魂。
从小就有长辈告诉他,如何做人做事,知道只有做好人才能做好事——这两者也不能分。
我们现在很多人,每天握着筷子指指点点,口无遮拦的自嘲自己和同胞没有信仰,西方如何如何,还以为这是幽默,是谦虚,是有境界。
其实是无知。
无知才无畏。
尼克松80年代出了一本书叫《1999,不战而胜》,很出名。
原因是,前苏联不到1999年就自动解体了,既印证了他的预言,也兑现了美国对前苏联的战略。
这是美国人用中国智慧击败对手的经典案例。
美国人是在朝鲜战场上领教了中国的厉害之后才开始研究中国文化的。
不战而屈人之兵,只是《孙子兵法》36计中的一计,美国人用了40年的时间学习、践行,才得手。
按照这个速度推算,另外35计还要学习、践行35x40=1420年。
令美国人欣喜的是,中国人却在同一时期对老祖宗留下的所有东西大加鞭笞。
这就给了他们赶超的机会。
今天中国社会乱象丛生的症结不是中国人没有信仰,而是丢掉了老祖宗留下的智慧,没有了信仰自信。
在中西方文明全面接触、交流和碰撞的过程中,有很多人云亦云的东西在干扰我们的价值判断,以致乱花渐欲迷人眼,五心不定,六神无主。
尼克松在书中的最后部份说了这么一句话:“当有一天,中国的年轻人已经不再相信他们老祖宗的教导和他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美国人就不战而胜了。
”青松有挺拔美,鲜花有娇艳美。
西方文明和中国文明是花开两朵各有特色。
不能厚此薄彼,也不能顾此失彼。
我们是中国人,表达信仰的方式和人家不同。
我们生活在自己的信仰里。
人品,从一双筷子看出与一朋友吃饭,恰好父亲来看我,便接来一起吃。
父亲寡言,饭间一直静静的听我们聊天。
回家的路上,父亲说:“你这个朋友,不可深交。
”我愕然,这个朋友是因生意认识的,合作过几次,印象还不错。
父亲说:“从吃相看,基本可以估摸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他夹菜有个习惯性动作,总是用筷子把盘子底部的菜翻上来,划拉几下,才夹起菜,对喜欢吃的菜,更是反反覆覆的翻炒,就好比把筷子当成锅铲,把一盘菜在盘子里重新炒了一次。
”我不以为然:“每个人习惯不同,有的人喜欢细嚼慢咽,有的人喜欢大快朵颐,不可苛求。
”父亲摇摇头说:“如果一个生活困窘的人面对一盘盘美味佳肴,吃相不雅可以理解,可你这位朋友本是生意之人,物质生活并不困苦,如此吃相,只能说明他是个自私、狭隘之人。
面对一盘菜,他丝毫不顾及别人的感受,用筷子在盘子里翻来覆去的炒,如果面对的是利益的诱惑,他一定会不择手段占为己有。
”接着,父亲讲起他小时候的故事。
父亲5岁时,爷爷就去世了,孤儿寡母的日子过的极为窘迫,常常饥不果腹。
有时去亲戚家做客,奶奶会提前反覆叮嘱父亲:“儿啊,吃饭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吃相,不能独自霸占自己喜欢吃的菜,那会被人耻笑的。
我们家穷,但不能失了礼节。
”奶奶的话,父亲铭记于心,即使面对满桌美味佳肴,他也不会失态,总能控制有度。
末了,父亲意味深长的说:“不要小瞧一双筷子,一个小小的细节,可以看出拿筷子者的修为和人品。
”后来发生的一件事,应证了父亲的话,为了一点蝇头小利,那位朋友果然弃义而去。
从那之后,我一直谨记父亲的话,一个人的一生,诱惑何其多,但要时刻对欲望加以节制,好的东西,更不能占为己有,要与人分享。
提炼做人的品质,应从一双筷子的节制开始。
吃有吃相吃相不好,朋友吹掉老底子,在知书达礼、又是三代同堂的大家庭,吃饭是全家团聚、增强家族认同感和维系感情的生活内容,是大人议事的当口,也是对孩子实施训诫的良机。
客堂中央放一张结结实实的八仙桌,长辈坐北朝南,儿子媳妇两边坐定,老祖宗最疼愛的小孙子享有特权,坐在他们身边。
餐具也有所区分,比如在我家,祖父有专用的象牙筷,祖母则用系着细细链子的银筷子,其他成员就用乌木筷或红木筷,我则有一双专享漆木筷,筷头尖尖,筷杆上画了花鸟,是我最初接受美术教育的来源。
这些细节都体现了敬老爱幼的传统。
菜上来了,最好的菜摆在长辈面前。
老人不动筷,其他人是不能开吃的。
吃饭时小孩子不能说话,嘴巴不能发出粗鄙的吧嗒吧嗒咀嚼声,筷头不能像无人侦察机那样在菜碗上游移盘旋,也不能一手执筷一手执匙左右开弓,饭粒掉下得马上拾起来送進嘴里,这些都是老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