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工作
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简述

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简述1.概述从电动汽车上退役的动力电池通常具有初始容量60-80%的剩余容量,并且具有一定的使用寿命,目前主要有两种可行的处理方法:其一是梯次利用,即将退役的动力电池用在储能等其他领域作为电能的载体使用,从而充分发挥剩余价值;其二是拆解回收,即将退役电池进行放电和拆解,提炼原材料,从而实现循环利用。
经过几年的研究探索和试点示范,我国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应用领域已集中在电力系统储能、通信基站备用电源、低速电动车以及小型分布式家庭储能、风光互补路灯、移动充电车、电动叉车等其他相关领域。
2.政策国家积极鼓励动力电池梯级利用,但是暂未建立起完善动力电池梯级利用政策体系。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提出建立动力电池梯级利用管理体系。
2016年1月,《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技术政策》发布,国家明确提出要鼓励先梯级利用后再生利用,并且支持企业开展梯级利用,不断技术开发和创新。
2016年2月份,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梯级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和名单管理暂行办法。
2018年1月出台的《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国家鼓励开展动力电池梯级利用,综合利用企业应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6年第6号)的规模、装备和工艺等要求,鼓励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及装备,开展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
梯次利用企业应遵循国家有关政策及标准等要求,按照汽车生产企业提供的拆解技术信息,对废旧动力蓄电池进行分类重组利用,并对梯次利用电池产品进行编码。
梯次利用企业应回收梯次利用电池产品生产、检测、使用等过程中产生的废旧动力蓄电池,集中贮存并移交至再生利用企业。
再生利用企业应遵循国家有关政策及标准等要求,按照汽车生产企业提供的拆解技术信息规范拆解,开展再生利用。
2018年2月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实施方案》明确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中部区域等选择部分地区,开展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工作,以试点地区为中心,向周边区域辐射。
山西省动力电池回收产业的问题及对策

山西省动力电池回收产业的问题及对策作者:刘凯高思远来源:《专用汽车》2024年第02期摘要: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加速提升,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也成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背景下的重要议题之一。
据此分析了我国及山西省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现状,对动力电池回收的必要性和现有的回收模式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国外动力电池回收的先进经验和山西省面临的问题,对山西省未来的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回收模式中图分类号:U473 收稿日期:2023-12-20DOI:1019999/jcnki1004-02262024020031 前言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构建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和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以实现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其中,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是我国“十四五”时期循环经济领域的六大重点行动之一。
自2012年起步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速度不断增长。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201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8万辆,而2022年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达到688.7万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1 310万辆,全国新能源汽车持有量占汽车总量的4.10%[1]。
与此同时,动力电池的退役数量也在逐年增加。
当动力电池的容量降低到80%以下时,就会因为无法满足新能源汽车的需求而遭到淘汰。
按目前的技术水平,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通常在5~8年后就进入退役阶段。
根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公布的数据,在2025年我国预计将有78万t的动力电池进入退役期。
这些废旧电池不仅含有可循环使用的金属资源,也含有可能破坏生态环境的重金属和电解液等各类有害物质,同时,处置不当的废旧动力电池还可能引起安全事故。
因此,加强对动力电池回收产业体系的深入研究,对于实现循环经济体系的建设有着重大的意义[2]。
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

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动力蓄电池的回收利用管理也逐渐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
对于新能源汽车用户而言,正确的蓄电池回收利用方式不仅可以降低环保压力,还能够延长汽车寿命,节约维护成本。
本文将从概念、影响、回收利用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广大新能源汽车用户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一、概念解析动力蓄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作用是存储电能。
目前市面上的动力蓄电池主要分为镍氢电池、锂电池、钠离子电池等。
这些电池的寿命大致在3年至10年之间,同时会受到使用环境、充电方式等因素的影响,需要进行定期更换。
二、影响因素分析平时使用不当、充电不规范、长时间存放或过度使用等均会严重影响动力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同时,在回收利用环节,也存在着“黑市交易、偷越边境、分拣混乱等诸多问题,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
因此,对于动力蓄电池的回收利用,需要进行严密的监管和规范管理。
三、回收利用管理为了规范动力蓄电池的回收利用,目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主要包括《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
这些规定主要从回收流程、处置方式、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规范,旨在保障环保和安全。
具体来说,动力蓄电池的回收流程应包括收集、分拣、拆卸、再利用、处置等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
同时,在使用过程中需注意避免过度放电、过度充电、长时间不充电等情况,以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四、建议与措施为保障动力蓄电池的回收利用质量,可在以下方面进行建议和措施:1. 积极宣传引导新能源汽车用户正确使用和回收利用动力蓄电池;2. 加强人员技术培训,提高回收利用过程的监管和技术水平;3. 建立健全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的信息管理,进行行业数据统计和分析,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总之,正确的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方式,不仅是新能源汽车用户应有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也是对车辆维护成本和使用寿命的重要保障。
关于《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

三是建立动力蓄电池溯源信息系统。以电池编 码为信息载体,构建“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动力蓄 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动力蓄电池 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节点可控、责任可究。对动力 蓄电池回收利用全过程实施信息化管控,是《管理办 法》的核心管理措施。《管理办法》对汽车生产、电 池生产等企业明确提出溯源管理要求,各相关企业应 及时上传相关信息。
- 2 -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第3期
关于《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
行业动态
企业等回收动力蓄电池,形成回收渠道,也可以与有 关企业合作共建、共用回收渠道,提高回收率。汽车 生产企业还应落实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相关信息发布 等责任要求。同时,梯次利用企业作为梯次利用产品 生产者,要承担其产生的废旧动力蓄电池的回收责任, 确保规范移交和处置。
行业动态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China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Vol.36,No.3 2018 年 3 月
关于《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环境保护部、 交通运输部、商务部、质检总局、能源局联合发布了 《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工 信部联节〔2018〕43 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 现就《管理办法》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制定了《管理办法》,明确了相关方责任和监管措施, 为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行业健康发展提供 重要保障。
京津冀地区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实施方案

京津冀地区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推动京津冀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按照《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实施方案》要求,结合京津冀地区新能源汽车及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发展实际和各自优势,制定本试点实施方案。
一、试点地区概况(一)新能源汽车及动力蓄电池产业发展情况随着大气污染、能源短缺等问题的加剧,推广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京津冀地区改善环境的一条重要路径,因此京津冀地区已经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的重点区域。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底,京津冀地区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32.6万辆,约占全国的21.3%,累计建成充电桩12.9万个。
京津冀地区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供应链体系,掌握电池、电机、电控等三大关键核心技术及系统集成技术。
在整车生产研发方面,已具备全国领先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及研发能力,车辆产品覆盖乘用车、商用车两大类别,产品种类位居全国前列。
拥有30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包括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北方华德尼奥普兰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天津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天津清源电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天津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中博汽车有限公司、河北长安汽车等骨干企业。
在动力蓄电池研发生产方面,已基本掌握磷酸铁锂、三元材料、锰酸锂等常见动力蓄电池的关键核心技术及系统集成技术,并深入研究新型动力蓄电池,提高电池性能,推动提升新能源汽车续航能力。
拥有10多家动力蓄电池生产企业,包括国能电池、中信国安盟固利、波士顿电池、普莱德电池、当升科技、天津银隆、天津力神、天津捷威动力、天津中聚、河北银隆、神州巨电、芯驰光电、风帆等为代表的动力蓄电池及正负极材料企业。
(二)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现状及优势1.动力蓄电池回收现状目前,京津冀地区推广的新能源汽车还未到大规模退役期。
山东省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工作实施方案

山东省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工作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的工作部署,加快我省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管理、规范行业发展、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情况近年来,我省把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作为新旧动能转换、推进节能减排、加强生态保护、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举措。
新能源汽车以及主要零部件,特别是动力蓄电池得到迅速发展,基本形成了从电池材料到电芯,从动力蓄电池系统集成、检验检测到梯次利用的产业链。
(一)新能源汽车产业迅速发展。
我省新能源汽车起步较早,发展势头良好,生产规模稳步增长。
全省共有各类车企约28家,主要生产大客车、重型卡车、轻卡及低速车等,其中中通客车、济南重汽客车、中通亚星客车等均在全国新能源汽车生产中排名前列。
截至2019年底,全省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能力已经超过22.6万辆。
(二)动力蓄电池生产配套完善。
我省具备了从正负极材料、锂电池隔膜、电解液到电芯,再到动力蓄电池系统集成的相对完整的锂电产业链。
国家锂电池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山东)取得了国家级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并取得CMA(中国计量认证)认证。
(三)退役规模将迅速扩大。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持续上升,动力蓄电池退役量将逐年提升,综合考虑我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和企业产量、电池质保年限、车辆运行工况等因素,预计2020年我省动力蓄电池退役量约为1.3GWh。
(四)回收体系正逐步建立。
全省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等企业已在全省设立了520个退役动力蓄电池回收网点,回收范围覆盖全省。
同时,组建了由中国铁塔山东分公司牵头发起的“山东省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协会”,建立了行业组织和沟通途径。
中国铁塔公司已在枣庄市设立区域创新中心。
(五)梯次利用正加快推进。
中国铁塔公司山东分公司积极展开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工作。
一批退役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骨干企业逐步成长。
烟台和菏泽的相关企业正在积极申报动力蓄电池再生利用企业资质。
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新《指南》出台规范回收服务网点建设运营势在必行

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新《指南》出台规范回收服务网点建设运营势在必行郭艳【期刊名称】《《资源再生》》【年(卷),期】2019(000)011【总页数】3页(P31-33)【作者】郭艳【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有数据显示,截至2019 年6 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44 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为281 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81.74%,首批进入市场的新能源汽车淘汰期临近,动力蓄电池面临回收问题。
据预测,到2030 年,我国电动汽车保有量将达到8000 万辆。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也会随着时间的积累不断攀升,如何未雨绸缪、建立健全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蓄电池回收体系,从容应对动力蓄电池回收大潮,是眼下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行业迫在眉睫的问题。
两年来,相关部门多次发布动力蓄电池回收的政策。
2017 年5 月国标委发布了《车用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拆解规范》(标准号:GB/T 33598-2017),规定于2017 年12月1 日开始实施。
此后,工信部、科技部等七部委分别于2018年2 月、7 月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工信部联节〔2018〕43 号)、《关于做好新能源汽车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工作的通知》。
近日,为了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引导和规范动力蓄电池回收服务网点建设运营,工信部再次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服务网点建设和运营指南公告》(以下简称《指南》)。
鼓励多方合作共用回收服务网点动力蓄电池是指,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提供能量的蓄电池,包括锂离子动力蓄电池、金属氢化物镍动力蓄电池等,不包含铅酸蓄电池。
《指南》特别提到了动力蓄电池不包括电动两轮车用得最多的铅酸蓄电池。
《指南》的总体要求中明确指出,新能源汽车生产及梯次利用等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管理要求通过自建、共建、授权等方式建立回收服务网点,新能源汽车生产、动力蓄电池生产、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综合利用等企业可合作共用回收服务网点。
新能源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方法

新能源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方法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新能源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方法这个事儿。
你想想看,现在新能源汽车那可是越来越多啦,这蓄电池就像是汽车的“心脏”呀!那等它们退役了可咋办呢?总不能乱丢吧!这就好比你家里的旧电池,你也不能随便扔到垃圾桶里呀,那对环境多不好呀!咱得重视这个回收利用呀!这可不是小事儿。
就好比你有一堆宝贝,你得好好保管、好好利用,不能让它们浪费掉呀!回收利用蓄电池,那好处可多了去了。
一方面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那些有害物质要是随意排放,那咱的蓝天白云不就被破坏啦?另一方面,这也是资源的再利用呀,多划算!就跟你把旧衣服改一改又能穿出门一样,多好的事儿呀!那怎么做好这个回收利用管理呢?首先,咱得有专门的回收渠道吧!不能让这些蓄电池没地方去呀。
可以设立一些专门的回收站点,就像小区门口的快递驿站一样,方便大家把旧电池送过去。
然后呢,得有专业的人员来处理呀!他们得知道怎么拆解、怎么回收里面的有用材料,这可不是随便谁都能做的事儿呢。
还有啊,厂家也得负起责任来呀!不能说车卖出去就不管啦。
他们得在生产的时候就考虑到以后回收的问题,设计得好回收一些呀!这就跟你盖房子一样,你得想着以后怎么好打扫、好维修呀。
政府也得发挥作用呀!制定一些政策法规来规范这个行业,不能让那些不正规的小作坊乱来呀!要给正规的回收企业一些支持和鼓励,让他们更有动力去做好这件事儿。
咱老百姓也得有这个意识呀!不能觉得这事儿跟自己没关系。
你想想,要是每个人都把旧电池乱扔,那得造成多大的危害呀!咱得养成好习惯,主动把旧电池送到回收点去。
回收利用新能源动力蓄电池,这是一件造福子孙后代的事儿呀!咱可不能马虎。
要是现在不做好,以后环境被破坏了,那咱的子孙后代可就得怪咱啦!这就好像你给孩子留遗产,你总不能留一堆垃圾吧!咱得留好的东西给他们呀!总之呢,新能源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方法真的很重要呀!这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厂家、政府、老百姓都行动起来,让我们的环境更美好,让我们的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做好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工作
作者:
来源:《新能源汽车报》2018年第27期
本报讯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国家市场监
督管理总局、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关于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确定京津冀地区、山西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甘肃省、青海省、宁波市、厦门市及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为试点地区和企业。
“通知”对于做好试点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统筹推进回收利用体系建设。
推动汽车生产企业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建立回收服务网点,充分发挥现有售后服务渠道优势,与电池生产、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及综合利用企业合作构建区域化回收利用体系。
做好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相关信息公开,采取回购、以旧换新等措施促进动力蓄电池回收。
积极探索创新商业模式。
要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密切合作,形成跨行业利益共同体。
利用信息技术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建设第三方商业化服务平台和技术评估体系,探索线上线下动力蓄电池残值交易等新型商业模式,形成成熟的市场化机制。
统筹产业布局和规模。
结合本地区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动力蓄电池退役量等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报废汽车、电子电器拆解以及有色冶金等产业基础,统筹布局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企业,适度控制拆解和梯次利用企业规模,严格控制再生利用企业(特别是湿法冶炼)数量,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强化科技支撑。
统筹利用现有资源,充分发挥骨干企业、科研机构、行业平台及第三方认证机构等各方面优势,促进产学研用合作,重点加强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建立完善动力蓄电池绿色制造、回收利用及处置污染防控等标准体系,形成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机制。
加大政策支持。
制定出台支持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的配套政策措施,加强与相关产业政策的对接,充分利用现有税收优惠政策。
创新投融资方式,引导金融机构及社会资本加大对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项目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