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化学备考之氮及其化合物压轴突破训练∶培优篇含详细答案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备考之氮及其化合物压轴突破训练∶培优篇含答案

高考化学备考之氮及其化合物压轴突破训练∶培优篇含答案

一、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如图中每一个方格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其中A、C为无色气体。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X:___;F__。

(2)写出A→D的化学方程式___。

(3)写出实验室制备C的化学方程式___。

【答案】NH4HCO3或(NH4)2CO3 NO2 2CO2+2Na2O2=2Na2CO3+O22NH4Cl+Ca(OH)2CaCl2+2NH3↑+2H2【解析】【分析】根据框图,X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反应,分别生成气体A和C,则X应为弱酸的铵盐,气体A能与过氧化钠反应,故A为CO2,则D为碳酸钠或氧气;C能够发生催化剂作用下能够与D反应,则C为NH3,D为O2,则X应为NH4HCO3或(NH4)2CO3,B为H2O,结合转化关系可知,E为NO,F为NO2,G为HNO3,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X为NH4HCO3或 (NH4)2CO3,F为NO2,故答案为:NH4HCO3或(NH4)2CO3;NO2;(2)Na2O2和CO2的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2Na2O2 =2Na2CO3+O2,故答案为:2CO2+2Na2O2=2Na2CO3+O2;(3)实验室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在加热条件下制备氨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故答案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2.非金属单质A经下图所示的过程可转化为含氧酸D,已知D为强酸,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A在常温下是固体,B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①D的化学式:_________;②在工业生产中,B气体大量排放,被雨水吸收后形成____________污染环境。

(2)若A在常温下为气体,C是红棕色气体。

①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②D的浓溶液在常温下可与铜反应并生成C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反应___(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备战高考化学备考之氮及其化合物压轴突破训练∶培优易错试卷篇及答案解析

备战高考化学备考之氮及其化合物压轴突破训练∶培优易错试卷篇及答案解析

备战高考化学备考之氮及其化合物压轴突破训练:培优易错试卷篇及答案解析一、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 . A、B、C D四种物质之间有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已知:A是气体单质,C是红棕色气体。

1B C D回答下列问题:(1) 写出C的化学式: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上图D^B的过程中,D表现出强 (填氧化性”或还原性”;(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G^D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NQ氧化性3NO2+H2O=2HNO3+NO;【解析】【分析】G为红棕色气体,则G是NO2, NO2溶于水生成硝酸和NO. A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且能和氧气反应,所以A是氮气,则B是NO, D能与Gu反应得到N02,故D为HN6;【详解】(1) 由上述分析可知,G为NO2,;(2) D 的过程为稀硝酸与铜的反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C U+8HNO3(浓)=3Cu(NO3)2+2NOf +4H2O,反应中HNO3所含N元素化合价降低,硝酸表现出强氧化性;(3) G 是NO2, D 为HNO3, C^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NO+2HNO s。

2. 下列除杂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加热除去食盐中少量的NH4CI固体B. 用饱和NaHCQ溶液除去CQ中的SQC. 用稀盐酸除去铜粉中少量的铁粉D. 用BaG2溶液除去NaGI溶液中的K2SO4【答案】D【解析】【详解】A. 可用加热的方法使食盐中少量的NH4CI固体分解成气体而分离:NH4CI Z NH3f +HGIT, A选项不符合题意;B. 亚硫酸酸性比碳酸酸性强,且GO2在饱和NaHCO3溶液中的溶解度小,所以可用饱和NaHGO3溶液除去GO2中的SO, B选项不符合题意;G.铁能溶于稀盐酸,而铜不溶,所以可用稀盐酸除去铜粉中少量的铁粉,G选项不符合题意;D. NaCI溶液中的K2SO,用BaC2溶液只能除去硫酸根离子,不能除去钾离子,D选项符合题意;答案选D o【点睛】常用饱和NaHCQ溶液除去CO2中的比碳酸酸性强的气体(如:HCI、SQ等),原因:一、能除去酸性气体,且生成的气体是CC2,不带入杂质;二、CO2在饱和NaHCC b溶液中的溶解度小。

备战高考化学压轴题之氮及其化合物(备战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含答案

备战高考化学压轴题之氮及其化合物(备战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含答案

备战高考化学压轴题之氮及其化合物(备战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含答案一、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A 、B 、C 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部分反应条件及产物略去)。

(1)若A 是一种黄色单质固体,则B→C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2)若A 是一种活泼金属,C 是淡黄色固体,则C 的名称为____,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物质与水的反应____。

将C 长期露置于空气中,最后将变成物质D ,D 的化学式为____。

(3)若C 是红棕色气体,A 是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请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实验室制取A 的化学方程式____。

【答案】2SO 2+O 2催化剂Δ垐垐垐垎噲垐垐垐 2SO 3 过氧化钠 2Na 2O 2+2H 2O=4NaOH+O 2 Na 2CO 32NH 4Cl+Ca(OH)2ΔCaCl 2+2NH 3↑+2H 2O【解析】【分析】【详解】 (1)若A 是一种黄色单质固体,为S ,硫被氧气氧化变为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被氧气氧化生成三氧化硫,则B→C 的化学方程式为2SO 2+O 2催化剂Δ垐垐垐垎噲垐垐垐2SO 3;(2)若A 是一种活泼金属,C 是淡黄色固体,则C 为过氧化钠,A 为金属钠,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其化学方程式表示该物质与水的反应2Na 2O 2+2H 2O=4NaOH+O 2,将过氧化钠长期露置于空气中,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则D 的化学式为Na 2CO 3;(3)若C 是红棕色气体,A 是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A 为氨气,B 为一氧化氮,C 为二氧化氮,实验室制取氨气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加热反应,其化学方程式2NH 4Cl+Ca(OH)2ΔCaCl 2+2NH 3↑+2H 2O 。

2.下列是一些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A 是一种红色金属,F 为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B 和C 是两种强酸。

高考化学压轴题之氮及其化合物(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含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压轴题之氮及其化合物(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含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压轴题之氮及其化合物(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含答案解析一、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氮的氧化物既是可导致酸雨的物质,也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物质,加大对氮的氧化物的治理是环境保护重要举措。

(1)在一定条件下氨气可用来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污染的物质。

写出氨气和二氧化氮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汽车尾气中含有CO和NO,消除这两种物质对大气的污染的方法是安装催化转化器,使它们发生反应生成对大气无污染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NO2+NO+2NaOH===2NaNO2+H2O2NO2+2NaOH===NaNO2+NaNO3+H2O现有V L某NaOH溶液能完全吸收n mol NO2和m mol NO组成的大气污染物。

①所用烧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至少为_________ mol·L-1。

②若所得溶液中c(NO3-)∶c(NO2-)=1∶9,则原混合气体中NO2和NO的物质的量之比n∶m =_________。

③用含n和m的代数式表示所得溶液中NO3-和NO2-浓度的比值c(NO3-)∶c(NO2-)=_________。

【答案】6NO2+8NH37N2+12H2O NO2 NH3 2NO+2CO N2+2CO2 (m+n)/V 3∶2 (n-m)/(3m+n)【解析】【分析】(1)氨气和二氧化氮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氮气和水,反应中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做氧化剂,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做还原剂;(3)①根据气体和氢氧化钠的关系式计算;②根据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和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中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计算;③同一溶液中,c(NO3-):c(NO2-)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

备战高考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经典压轴题及答案

备战高考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经典压轴题及答案

备战高考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经典压轴题及答案一、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在下列物质转化中,A 是一种正盐,D 的相对分子质量比 C 的相对分子质量大16,E 是酸,当 X 无论是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下的转化关系:当 X 是强酸时,A 、B 、C 、D 、E 均含同一种元素;当 X 是强碱时,A 、B 、C 、D 、E 均含另外同一种元素。

请回答:(1)A 是_____,Y 是_____。

(2)当X 是强酸时,B 是_____。

写出C 生成D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3)当X 是强碱时,B 是_____,写出 D 生成E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NH 4)2S O 2 H 2S 2232SO +O 2SO ƒ催化剂 NH 3 2233NO +H O=2HNO +NO 【解析】【分析】本题中C 、D 的变化和D 的相对分子质量比C 的大16是题中一个最具有特征的条件,通过分析可初步判断D 比C 多一个氧原子,A 为(NH 4)2S ,联想已构建的中学化学知识网络,符合这种转化关系的有:SO 2→SO 3,NO→NO 2,Na 2SO 3→Na 2SO 4等,由此可推断Y 为O 2,由于E 为酸,则D 应为能转化为酸的某物质,很可能为SO 3、NO 2等,当X 是强酸时A 、B 、C 、D 、E 均含同一种元素,则B 为H 2S ,C 为SO 2,D 为SO 3,E 为H 2SO 4,Z 为H 2O ,当X 是强碱时,则B 为NH 3,C 为NO ,D 为NO 2,E 为HNO 3,Z 为H 2O ,据此答题;【详解】(1)由上述分析推断可知,A 为(NH 4)2S ,Y 为O 2,故答案为:(NH 4)2S ;O 2; (2)当X 是强酸时,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B 是 H 2S ,C 生成D 的化学方程式为2232SO +O 2SO ƒ催化剂,故答案为:H 2S ;2232SO +O 2SO ƒ催化剂;(3)当X 是强碱时,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B 是 NH 3,D 生成E 的化学方程式为2233NO +H O=2HNO +NO ,故答案为:NH 3;2233NO +H O=2HNO +NO 。

高考化学压轴题之氮及其化合物(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及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压轴题之氮及其化合物(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及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压轴题之氮及其化合物(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及详细答案一、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合成氨工业对化学和国防工业具有重要意义。

(1)实验室欲用下图所示装置(夹持固定装置略去)制备并收集氨气。

①请在图中烧瓶内绘出导管所缺部分______________。

②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吸收多余的氨气,烧杯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

(2)氨有很多重要性质。

①将酚酞溶液滴加到氨水中溶液呈红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管道工人曾经用浓氨水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漏气,如出现白烟,说明有氯气泄露,同时还有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28的气体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氨的两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水(或稀盐酸、硫酸等) 氨水显碱性 8NH3+3Cl2===N2+6NH4Cl 作制冷剂、制化肥等【解析】【分析】(1)①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且氨气和氧气不反应,氨气极易溶于水,所以只能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②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据此写出该反应方程式;③氨气极易溶于水,且氨气是碱性气体所以也极易溶于酸,据此分析氨气的吸收方法;(2) ①氨水溶液显碱性,溶液中存在氢氧根离子大于氢离子浓度,据此进行分析;②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原子守恒规律,推断出氨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铵和氮气;据此写出化学方程式;【详解】(1)①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且氨气和氧气不反应,所以可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即导气管应该“短进长出”,如图所示:;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②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反应方程式: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备战高考化学压轴题之氮及其化合物(备战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含详细答案

备战高考化学压轴题之氮及其化合物(备战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含详细答案

备战高考化学压轴题之氮及其化合物(备战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含详细答案一、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氮氧化合物和二氧化硫是引起雾霾的重要物质,工业用多种方法来治理。

某种综合处理含 NH4+废水和工业废气(主要含 NO、CO、CO2、SO2、N2)的流程如图:已知:NO+NO2+2NaOH=2NaNO2+H2O 2NO2+2NaOH=NaNO3+NaNO2+H2O(1)固体 1 的主要成分有 Ca(O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若实验室需要配制100mL 3.00mol·L-1NaOH溶液进行模拟测试,需用托盘天平称取 NaOH 固体质量为______g。

(3)用 NaNO2溶液处理含NH4+废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捕获剂从气体 3 中捕获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5)流程中生成的 NaNO2 因外观和食盐相似,又有咸味,容易使人误食中毒。

已知 NaNO2能发生如下反应:2NaNO2+4HI=2NO↑+I2+2NaI+2H2O;I2可以使淀粉变蓝。

根据上述反应,选择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和有关试剂进行实验,以鉴别 NaNO2和 NaCl。

需选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水②淀粉碘化钾试纸③淀粉④白酒⑤白醋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①②③⑤【答案】CaCO3 CaSO3 12 NO2-+ NH4+= N2↑+2H2O CO C【解析】【分析】工业废气通过过量的石灰乳,除去CO2和SO2,生成CaCO3和CaSO3,气体1是NO 、CO 、N2,通入适量的空气,把NO转化为NO2,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只得到NaNO2溶液,说明气体2是NO、NO2、N2,气体3是CO和N2,捕获产物是CO,得到的NaNO2溶液和含NH4+废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到无污染的气体是氮气。

高考化学压轴题之氮及其化合物(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及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压轴题之氮及其化合物(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及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压轴题之氮及其化合物(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及答案解析一、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如图1为实验室制取氨的实验装置。

(1)写出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2)NH3在一定条件下可与O2反应生成一种无色气体,该气体遇空气迅速变红棕色,请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在收集氨时试管口棉花的作用是___。

(4)一位学生用制得的氨,按图2装置进行喷泉实验,烧瓶已充满干燥的氨气,引发喷泉实验的操作____。

(5)另一学生积极思考产生喷泉的其他方法,设计了图3装置。

首先在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产生喷泉的是(______)A.CaCO3粉末和浓盐酸B.NH4HCO3溶液与稀NaOH溶液C.HCl和AgNO3溶液D.HCl和酚酞溶液该同学又向锥形瓶中加入酒精,水槽中加入冷水后,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结果也产生了喷泉。

水槽中加入的物质可以是(______)A.硝酸铵 B.食盐 C.浓硫酸 D.硫酸铜【答案】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NH3+5O2=4NO+6H2O 2NO+O2=2NO2减少与空气的对流,保证试管中能收集满氨气打开橡皮管的夹子,挤压胶头滴管的胶头,使少量的水进入烧瓶 A C【解析】【分析】(1)为制取氨气的装置,收集氨气的试管口需要棉花;(2)气体遇空气能迅速变红棕色,原气体是NO;(6)图3要想产生喷泉,必须生成大量气体;(7)如果放出大量热量,也能增大气体压强,产生喷泉。

【详解】(1)实验室制氨气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

(2) NH3在一定条件下可与O2反应生成一种无色气体,该气体遇空气迅速变红棕色,该气体是NO,所以NH3+5O2=4NO+6H2O。

(3) NO遇空气迅速变红棕色,所以2NO+O2=2NO2 。

(4)收集氨时试管口棉花的作用是减少与空气的对流,保证试管中能收集满氨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战高考化学备考之氮及其化合物压轴突破训练∶培优篇含详细答案一、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A、B、C、D四种物质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已知:A是气体单质,C 是红棕色气体。

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C的化学式:___;(2)写出A的电子式___;(3)写出C→D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

【答案】NO23NO2+H2O=2HNO3+NO【解析】【分析】A是气体单质,C是红棕色气体,则A为N2,B为NO,C为NO2,D为HNO3。

【详解】(1)C是红棕色气体,为NO2,;故答案为:NO2;(2)N2中N原子最外层为5个电子,两个N原子间形成三个共用电子对,氮气的电子式为:;故答案为:;(3)二氧化氮溶于水生成硝酸和NO,C→D转化的化学方程式:3NO2+H2O=2HNO3+NO,故答案为:3NO2 +H2O═2HNO3+NO。

2.非金属单质A经下图所示的过程可转化为含氧酸D,已知D为强酸,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A在常温下是固体,B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①D的化学式:_________;②在工业生产中,B气体大量排放,被雨水吸收后形成____________污染环境。

(2)若A在常温下为气体,C是红棕色气体。

①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②D的浓溶液在常温下可与铜反应并生成C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反应___(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H2SO4酸雨 NO2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属于【解析】【分析】根据框图,非金属单质A能发生连续氧化,含氧酸D为强酸,对应的是硫和氮等元素的转化。

(1)A在常温下为固体,B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则A为S单质,B为SO2,C为SO3,D为H2SO4;(2)A在常温下为气体,C是红棕色的气体,则A应为N2,B为NO,C为NO2,D为HNO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判断,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A在常温下为固体,B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则A为S单质,B为SO2,C为SO3,D为H2SO4。

①由以上分析可知D是硫酸,化学式为H2SO4,故答案为:H2SO4;②在工业生产中大量排放的SO2气体被雨水吸收后形成了酸雨而污染了环境,故答案为:酸雨;(2)若A在常温下为气体,C是红棕色的气体,则A应为N2,B为NO,C为NO2,D为HNO3。

①由以上分析可知C为NO2,故答案为:NO2;②D的浓溶液在常温下可与铜反应并生成C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该反应中Cu的化合价升高,N的化合价降低,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答案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属于。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物质的颜色和框图中的“连续氧化”特征,也是解答本题的突破口。

本题的易错点为A的判断,要注意A属于非金属单质。

3.A、B、C、D、E、F六种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附图所示(反应条件未标出)(1)若A、D为短周期元素单质,且所含元素的原子序数A是D的2倍,所含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D是A的2倍,③与④两个反应中都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2)若A、D、F都是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单质,且A、D所含元素同主族,A、F所含元素同周期,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3)若A为常见的金属单质,D、F是气态单质,反应①在水溶液中进行,则反应②(在水溶液中进行)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

(4)若B、C、F都是气态单质,且B为黄绿色,③和④两个反应中都有水生成,反应②需要放电才能发生,A、D相遇有白烟生成,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在反应①中若有3mol电子转移,则生成D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

【答案】C+4HNO3(浓)加热CO2↑+4NO2↑+2H2O 2C+SiO2高温Si+2CO↑ Cl2+2Fe2+=2Cl﹣+2Fe3+ 4NH3+5O2催化剂加热4NO+6H2O 3mol【解析】【分析】【详解】(1)若A、D为短周期元素单质,且所含元素的原子序数A是D的2倍,所含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D是A的2倍,则D处于第二周期、A处于第三周期,设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x,则2+8+x=2(2+2x),解的x=2,故A为Mg,D为C,则B为CO2,C为MgO,③与④两个反应中都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则F为HNO3,E为Mg(NO3)2,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C+4HNO3(浓)加热CO2↑+4NO2↑+2H2O;(2)A、D、F都是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单质,且A、D所含元素同主族,A、F所含元素同周期,则A为C,D为Si,F为O,B为SiO2,反应①为C与二氧化硅的反应,反应方程式为2C+SiO2高温Si+2CO↑;(3)若A是常见的金属的单质,D、F是气态单质,且反应①在水溶液中进行,D和F单质化合反应生成B为酸,由转化关系可知A为变价金属,气体单质F能与A反应生成高价态化合物,则推断变价金属A为Fe,F为Cl2,D为H2,B为HCl,C是FeCl2,E为FeCl3,反应②(在水溶液中进行)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Fe2+=2Cl-+2Fe3+;(4)若B、C、F都是气态单质,且B为黄绿色,则B为Cl2,反应②需要放电条件才能发生,为氮气与氧气反应,③和④两个反应中都有水生成,可以推知C为N2,F为O2,E为NO,A为NH3,反应①为置换反应,A、D相遇有白烟生成,可推知D为HCl,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4NH3+5O2催化剂加热4NO+6H2O,反应①为:2NH3+6Cl2=6HCl+N2,每生成6molHCl转移6mol电子,则若有3mol电子转移,生成HCl的物质的量为3mol。

4.X、Y、Z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X、Y、Z、E、F 为英文字母,部分反应条件及产物略去)I.若Y是一种易溶于水,且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则Y和新制氯水主要成分反应生成两种强酸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 Y 气体的大量排放会形成酸雨,在工业上可以用足量氨水吸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Z 的水溶液可以制得某种强酸E 。

实验室用98%的浓()3E ρ 1.84g?cm -=溶液配制1l.5mol?L -稀E 溶液240mL 。

①制该稀E 溶液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胶头滴管、量筒、烧杯、____和_____; ②算所需E 浓溶液的体积为___mL(保留1位小数)。

II.若Z 是淡黄色固体粉末。

在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由Z 和CO 2制备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

III.若Z 是红棕色气体。

(1)试写出Z 与水反应制备另一种强酸F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2.0g 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100mL 密度为11.40g?mL -质量分数为63%的浓F 溶液中,得到Z 和24N O (Z 和24N O 均为浓F 溶液的还原产物)的混合气体1792m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1.0mol?L NaOH -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得到3.7g 沉淀。

则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加入NaOH 溶液的体积为_____ mL 。

【答案】22224SO Cl 2H O H SO 2HCl ++=+ 32242322NH H O SO (NH )SO H O +=+ 玻璃棒 250mL 容量瓶 20.4 2222322Na O 2CO 2Na CO O +=+2233NO H O 2HNO NO +=+ 2:3 1300【解析】【分析】I.若Y 是一种易溶于水,且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判断Y 为2SO 。

II.若Z 是淡黄色固体粉末,可知Z 为过氧化钠。

III.若Z 是红棕色气体,可知Z 为二氧化氮,X 为氮气或氨气,Y 为一氧化氮;【详解】()I.1据上述分析可知,二氧化硫和新制氯水反应生成盐酸和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2224SO Cl 2H O H SO 2HCl ++=+;()2二氧化硫气体的大量排放会形成酸雨,在工业上可以用足量氨水吸收,生成亚硫酸铵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2242322NH ?H O SO (NH )SO H O +=+; () 3二氧化硫氧化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溶于水可得硫酸,故E 是硫酸。

实验室用98%的浓硫酸()3ρ 1.84g?cm -=溶液配制1l.5mol?L -稀硫酸溶液240mL 。

① 依据配制溶液的步骤可知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胶头滴管、量筒、烧杯、玻璃棒、250mL 容量瓶,故答案为:玻璃棒250mL ;容量瓶;②依据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设需E 浓溶液的体积为x ,则3x 1.84g?cm 980.25L 1.5mol /L 98g /mol-⨯⨯=⨯%,解得x 20.4mL =; II.在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由过氧化钠和2CO 制备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222322Na O 2CO 2Na CO O +=+;()III.1 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33NO H O 2HNO NO +=+,故答案为:2233NO H O 2HNO NO +=+;()2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3.7g 沉淀为氢氧化铜、氢氧化镁,故沉淀中氢氧根的质量为3.7g 2g 1.7g -=,氢氧根的物质的量为: 1.7g 0.1mol 17g /mol=,根据电荷守恒可以知道,金属提供的电子物质的量等于氢氧根的物质的量,设铜、镁合金中Cu 、Mg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 、ymol ,则:220.164242x y x y +=⎧⎨+=⎩计算得出:x 0.02=,y 0.03=,故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0.02mol :0.03mol 2=:3,标况下,2NO 和24N O 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1.792L 0.08mol 22.4L /mol=,令二氧化氮的物质的量为amol ,则四氧化二氮的物质的量为()0.08a mol -,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以知道,()a 10.08a 210.1⨯+-⨯⨯=,计算得出a 0.06mol =,24N O 的物质的量为0.02mol 根据钠离子守恒可以知道,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等于反应后溶液中硝酸钠的物质的量,根据氮元素守恒可以知道,硝酸钠的物质的量为0.1L 14mol /L 0.06mol 0.02mol 2 1.3mol ⨯--⨯=,故需要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1.3mol 1.3L 1300mL 1.0mol /L==,故答案为:2:3;13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