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图课程
esd版图课程设计

esd版图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ESD版图的基本概念,掌握版图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流程。
2.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绘制简单的ESD版图。
3. 培养学生对版图设计中的关键参数和规范的理解,提高其版图设计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ESD版图绘制的能力。
2. 培养学生通过团队合作,解决实际版图设计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创新和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设计领域的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和探究精神。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使其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以实践性、应用性为主。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采用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强化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4. 注重过程评价,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ESD版图基础理论:- ESD概念及其在电子系统中的应用。
- 版图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流程。
- 版图设计中的关键参数和规范。
2. ESD版图绘制方法:- 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应用。
- 简单ESD版图的绘制方法与技巧。
- 版图设计中常见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3. 实践项目:- 简单ESD版图绘制实践。
- ESD版图优化与改进。
- 团队合作完成实际版图设计项目。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ESD版图基础理论,使学生掌握版图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流程。
第二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学习与练习,培养学生绘制简单ESD版图的能力。
第三周:版图设计中常见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第四周:团队合作完成实际版图设计项目,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材章节:第一章:ESD版图基础第二章: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应用第三章:版图绘制方法与技巧第四章:版图设计与优化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紧密结合,保证科学性和系统性,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使学生能够掌握ESD版图设计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IC单元版图设计》课件

IC单元版图设计的未来展望
发展趋势展望
IC单元版图设计将更加注重功耗 和性能的平衡,实现更高效、可 靠的集成电路。
未来方向
未来的IC单元版图设计将更加注 重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 用,推动集成电路的创新。
研究热点
当前的研究热点包括低功耗设计、 器件集成和整合等,为IC单元版 图设计带来更多机遇和挑战。
《IC单元版图设计》PPT 课件
IC单元版图设计是集成电路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本课程将介绍IC单元版图设计 的基本概念、流程、工具、注意事项以及未来展望。
什么是IC单元版图设计?
IC单元版图设计是集成电路设计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旨在实现IC单元的物理布 局和连接,确保电路的正常工作。
IC单元版图设计的应用广泛,涵盖了从处理器到传感器等多个领域,对于电 子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IC单元版图设计流程
1
流程概述
IC单元版图设计包括物理设计准备、版图规划、电路布局、连线布局、设计规则 验证等阶段。
2
数字IC单元版图设计
数字IC单元版图设计流程包括逻辑综合、时序优化、布局布线、电器规则检查等 步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
模拟IC单元版图设计
模拟IC单元版图设计流程包括电路拓扑设计、布局优化、电压栅极等步骤。
本次IC单元版图设计PPT课件的大纲
本次课程涵盖了IC单元版图设计的基本概念、流程、工具、注意事项以及未来展望。 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加深对IC单元版图设计的理解,并为未来的集成电路设计提供参考和启示。 谢谢观看!
Mentor Graphics Calibre 基础操作教程
提供了Mentor Graphics Calibre的基础操作教程,包 括设计规则的设置和验证等。
版图课程设计

版图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地理版图的基本知识,能够识别和理解中国地图的主要特点和构成要素,了解中国各省级行政单位的地理位置和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掌握中国地图的基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基本要素;了解中国各省级行政单位的地理位置、边界、面积、人口等基本概况;理解中国地理环境的多样性以及地理差异性。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使用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工具进行地理信息的查询和分析;能够绘制简单的地图和图表,展示地理信息;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认识和尊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地图的基本知识、中国各省级行政单位的地理位置和分布特点、中国地理环境的特点和差异性。
具体来说,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章:中国地图的基本知识1.1 中国地图的方向1.2 中国地图的比例尺1.3 中国地图的图例和注记第二章:中国各省级行政单位的地理位置和分布特点2.1 北京市2.2 上海市2.3 广东省2.4 四川省2.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章:中国地理环境的特点和差异性3.1 地形地貌3.2 气候特征3.3 自然资源3.4 人口和城市分布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讲授法用于向学生传授中国地图的基本知识和各省级行政单位的地理位置和分布特点;讨论法用于让学生探讨中国地理环境的特点和差异性;案例分析法用于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法用于让学生亲自动手绘制地图和图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版图课程设计注意事项tanner)

版图注意事项①P管与N管分层放置,P管放入N阱中。
N阱中应尽量多的设置阱连接区,N管层应尽量多的设置衬底接触点。
②每一层晶体管要加保护环,保护环是为了减少栓锁效应,保护环分为硬环和软环。
P管用N型保护环,N管用P型保护环。
保护环由select、active、active contact、metal层组成。
N型保护环的select层用nselect,P型保护环的select层用pselect。
图1. P型保护环③晶体管的放置要保证晶体管内部电流方向一致图2 晶体管放置示意图④重要晶体管(如差分输入对、电流镜)应增加虚拟管,高度匹配时在管子的四周都加虚拟器件。
图3为非高度匹配时虚拟管的运用。
图3 加入了虚拟器件的版图⑤特殊晶体管的优化处理(见余华老师课件)a)宽度很宽的晶体管b)长度很长的晶体管c)宽度很窄的晶体管d)晶体管的合并⑥注意晶体管的共质心布局。
如:叉指状MOS晶体管:ABBA图4 叉指状MOS晶体管⑦pad画法:Metal1:102×102;Metal2;100×100;Overglass:88×88;Via:90×90;Pad Comment:100×100。
图5 pad版图⑧“poly-poly”结构电容画法:电容中要用到Poly、Poly2、Metal1、Poly Contact、Poly2 Contact、Capacitor ID等图层,电容的有效面积是Poly、Poly2的正对面积,也就是Poly2的面积。
下图为50*50的电容,其画法为:Poly(66*56)、Poly2(50*50)、Capacitor ID (50*50)、Metal1、Poly Contact、Poly2 Contact。
图6 50*50电容版图其电容提取如下:.SUBCKT c1C1 1 2 c=1.1525e-012 $ (-29.5 20 20.5 70).ENDS⑨ 版图:图7 初学者所画轨对轨运放的版图注意:1)此次版图所用工艺为MOSIS/ORBIT 1.2u SCNA 。
课程设计版图怎么画好看

课程设计版图怎么画好看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课程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课程主题、目标、内容、方法及评估。
2. 学生能够结合所学教材,设计出结构合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程版图。
3. 学生能运用图表、色彩、布局等设计技巧,提高课程版图的整体美观性和易读性。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课程版图设计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及创新能力,以便在课程设计中发挥各自优势,共同优化课程版图。
3. 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使其在课程设计中能够充分考虑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课程设计的兴趣,激发其主动参与课程设计的热情。
2. 培养学生关注教学实际,注重课程设计的实用性,认识到课程设计对于教学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具备审美意识,关注课程版图的美观性,提高其对教学美的追求。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依据课程目标,以教材为基础,组织以下教学内容:1. 课程设计的基本原理:介绍课程设计的概念、原则和流程,使学生了解课程设计的重要性及整体框架。
2. 课程版图的设计要素:讲解课程版图中主题、结构、内容、布局等要素,指导学生如何将这些要素有机结合,提高课程版图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3. 教材内容分析与筛选:指导学生分析教材内容,筛选出核心知识点,并结合课程目标进行合理组织。
4. 美术设计技巧应用:教授图表、色彩、字体等设计技巧,指导学生将这些技巧应用于课程版图设计,提高版图的美观性。
5. 教学案例分析与实践:分析优秀课程版图案例,总结其设计优点,并结合实际教学要求,指导学生进行课程版图设计实践。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1. 第一阶段:课程设计基本原理学习,1课时;2. 第二阶段:课程版图设计要素学习与实践,2课时;3. 第三阶段:教材内容分析与筛选,1课时;4. 第四阶段:美术设计技巧学习与应用,1课时;5. 第五阶段:教学案例分析与实践,2课时。
教学内容与教材紧密关联,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注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集成电路版图课程设计

从 版 图 设 计 到 仿 真, 进 行 了 系 统 的 学 习。 例 如, 引 入
2“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同步降压式单片 DC-DC 电源芯片”工程案例,学生从
为了兼顾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结合 原理图设计到仿真、从版图设计到仿真,进行了系统的
大量线上教学经验,集成电路版图设计采取线上与线下 学习。将工程案例进入课程中,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利
进的教学模式。如果只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实时 看回放视频和录播视频。
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会忽略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2.3 线下教学
导致课堂效率低。如果过多依赖线上教学模式,师生间
2.3.1 课堂教学
缺乏互动,出现学生不认真听课现象。因此,教师要合
教学中学以致用,将实际工程案例引入线下课堂,
理分配线上、线下教学内容及时间。
对基础知识不解的困惑,如果不及时答疑,会阻碍学生 验的内容。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
学习进程。教师采取线上直播的形式,以班级为单位组 赛和创新实践活动,部分同学参加全国集成电路创新创
织线上授课(钉钉直播),实现师生双向互动。线上课 业大赛、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并获得相应奖项。通过
堂,教师讲授相应的课程内容。另外,在线上教学过程 参与竞赛活动,能够发现教学不足,促进课程的优化,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技 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在疫情防控期间,传统教 学已不适用目前高校教学,为保证“停课不停教,停课 不停学”[1],教育部鼓励各地高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 互联网技术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有序地开展高校相关 教学工作 [2]。越来越多教学工作者开始关注“线上线下” 混合式教学,对单一的传统教学进行改革。线上教学最 初源于网络上公开的教学视频,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 享,但是缺乏师生间的互动 [3]。为了加强师生间的互动, 中国大学 MOOC 诞生了,该线上平台不仅实现教学资源 的共享,还能随时进行课堂测试,实现教师与学生间的 互动。中国大学 MOOC 的兴起,有效地推动了其他线 上教学平台发展,例如对分易平台、雨课堂平台、超星 平台、智慧树平台、腾讯课堂等。如果采取纯线上教学, 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需要对学生提出较高的自我管理 要求,而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因此不能采取纯线 上教学。王艳 [4] 等人通过案例结合对分易课堂传感器技 术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申继伟 [5] 等人提出数字化教学资 源建设,将建立的数字化资源运用于模拟电子线路课程 中,进而推动移动式教学改革。边心田 [6] 等人提出基于 OBE 理念的教学模式,并运用于应用光学课程中,取得 了较好的教学成果。如何有效地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 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这是每位高校教师值得认真思 考的问题。本文以集成电路版图设计课程为例,对“线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集成电路版图设计课程代码:英文名称:IC Layout Design课程性质:专业课学分/学时:3/54开课学期:春季适用专业:微电子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先修课程:后续课程:开课单位:课程负责人:大纲执笔人:大纲审核人: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性质及主要内容,指明学生需掌握知识与能力及其应达到的水平)课程性质:简单介绍课程,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下面给出一个例子供参考。
课程性质:集成电路版图设计是微电子学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必修课程,同时也是专业主干课程。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初步掌握集成电路版图设计的原理、方法并进行实践。
教学目标:说明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以及课程教学应达到的目标,下面给出一个例子供参考。
教学目标:本课程讲授集成电路版图设计涉及的流程、设计方法和优化方法,并基于CMOS 工艺讲授集成电路版图设计。
本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如下:1、了解集成电路设计流程,掌握版图设计流程;2、掌握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和优化方法;3、能利用Cadence仿真软件,基于CMOS工艺,完成集成电路的版图设计;4、能利用Cadence仿真软件,基于CMOS工艺,完成集成电路的版图优化;5、正确认识集成电路版图设计的重要意义、发展规律和未来发展趋势。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明确本课程知识与能力重点符合标准哪几条毕业要求指标点)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含课程教学、自学、作业、讨论等内容和要求,指明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重点内容:★;难点内容:∆)1、课程介绍和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导论(3课时)(支撑课程目标1、5)1.1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结构和考核等1.2集成电路版图设计的重要性★1.3集成电路设计流程1.4集成电路版图设计的流程★1.5集成电路版图设计的发展规律和未来趋势2、Cadence Virtuoso 应用(3课时)(支撑课程目标3、4)2.1环境配置与启动方式2.2 界面介绍2.3基本操作介绍3、集成电路原理图设计(6课时)(支撑课程目标2、3、4)3.1 原理图设计基本操作介绍3.2 电路器件调用与修改参数3.3 电路连线与端口设计3.4 电路设计模块化4、集成电路前仿真(12课时)(支撑课程目标3、4)4.1仿真环境搭建4.2 直流仿真4.3 瞬态仿真4.4 电路设计与调试★∆5、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基础(9课时)(支撑课程目标2、3、4)5.1 版图设计基本操作介绍5.2 版图器件调用与参数设置5.3 版图连线与端口设计6、集成电路版图设计规则检查DRC(3课时)(支撑课程目标3、4)6.1 版图DRC环境配置6.2 DRC结果报告阅读与理解6.3 DRC错误修改★7、集成电路版图与原理图对比LVS(12课时)(支撑课程目标3、4)7.1版图LVS环境配置7.2 LVS结果报告阅读与理解7.3 LVS错误修改★8、集成电路版图优化(6课时)(支撑课程目标2、3、4)8.1 版图布板布局优化★8.2 版图连线优化8.3 版图局部优化四、教学方法1、教学方式:讲解与实验相结合;2、教师以多媒体课件讲授为主线,学生复习课件内容,并自学教学参考书相关内容;3、安排27课时设计实践,辅以设计实例的讲解,学生完成上机设计和设计报告。
三输入或非门版图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三输入或非门版图设计目录1.绪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版图设计基础知识..............................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版图设计方法 01.3设计目标 (2)2.三输入或非门电路 (3)2.1三输入或非门电路结构 (3)2.2三输入或非门电路电路仿真 (4)2.3三输入或非门电路的版图绘制 (5)2.4三输入或非门电路的版图电路仿真 (6)2.5LVS检查匹配 (7)总结 (8)参考文献 (9)附录一:原理图网表 (10)附录二:版图网表 (10)1 绪论1.1 版图设计基础知识集成电路从60年代开始,经历了小规模集成,中规模集成,大规模集成,到目前的超大规模集成。
单个芯片上已经可以制作含几百万个晶体管的一个完整的数字系统或数模混合的电子系统。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版图(layout)设计或者称作物理设计(physical design)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他是把每个原件的电路表示转换成集合表示,同时,元件间连接的线网也被转换成几何连线图形[1]。
对于复杂的版图设计,一般把版图设计分成若干个子步骤进行:划分为了将处理问题的规模缩小,通常把整个电路划分成若干个模块。
版图规划和布局是为了每个模块和整个芯片选择一个好的布图方案。
布线完成模块间的互连,并进一步优化布线结果。
压缩是布线完成后的优化处理过程,他试图进一步减小芯片的面积。
1.2 版图设计方法可以从不同角度对版图设计方法进行分类。
如果按设计自动化程度来分,可将版图设计方法分成手工设计和自动设计2大类。
如果按照对布局布线位置的限制和布局模块的限制来分,则可把设计方法分成全定制(fullcustom)和半定制(semicustom)2大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2 交差对称的概念及版图设计(很重要) 12.3 Dummy的概念、原理及如何添加dummy 实验:做交差对称,注意dummy.
12.4 屏蔽线(Shielding line)的作用及做法。
12.5 其它对称的概念及版图设计 12.6 不同器件特性相对版图布局的关系 12.7 关键线的连接 12.8 电源和地线的连接 12.9 LVS DRC check 实 验:完成OP版图,及LVS DRC的check。 13.1SRAM的设计结构 13.26管SRAM单元 13.3寄存器 13.4阵列概念 13.5传输门 13.6应用传输门实现异或门 13.7译码器设计 13.8平衡二输入与非门/或非门的版图设计 13.9三态反向器 第五阶段 学习目标 掌握Bias模块的做法,掌握多模块的布局和版图 的优化。
17.4 电源和地线间的ESD放电通路,Power clamp 的版图设计。 17.5 当对任意PAD打ESD时的放电通路。 17.6 ESD器件和内部的隔离 17.7 Sealring的概念和做法。 17.8 划片道的概念及通常大小 17.9 Density的概念和原因及添加Density的方法 。 17.10 Antenna现象的发生及修改。 18.1.电源总线及信号总线 18.2 版图中非悬空输入 18.3 ESD电路 18.4 IC 功耗 18.5 双极工艺介绍 18.6 模拟电路及其版图设计 实验: 1 做一个PAD。 2 把PAD放在ESD器件上面,即做一个Under PAD的 器件。 4 完成一个完整的chip 第八阶段 学习目标 掌握反向的layout 的软件和提取方法。了解 Tapeout的流程。 19 反向提取软件 19.1 如何操作反向软件 19.2 如何提取版图 19.3 把版图转化成电路图。 实验: 使用反向软件提取一个电路图。 20 Tapeout的概念 20.1 Tapeout的检查和验证 20.2 Tapeout中的问题及和晶圆代工厂(Foundry) 的沟通 20.3 数据的导出和 20.4 Tapeout后的IP Merge 20.5 E-job view 的概念及做法。
9 DRC的概念及检查DRC的软件。
9.1 DRC的概念,基于Design Rule的check. 9.2 Calibre DRC的配置及操作。 9.3 DRC Command file (runset)的介绍。 9.4 DRC Results 的读取及修改ERROR。 10 LVS的概念及检查LVS的 10.1 LVS的概念,Netlist的手工提取和自动提取 。 10.2 Calibre LVS的配置及操作。 10.3 LVS Command file (runset)的介绍 10.4 LVS Report 的读取及修改ERROR。 实验: 1、用Calibre 检查StdCell 的DRC及修改 2、用Calibre 检查StdCell 的LVS及修改 11.1较大晶体管的串联版图设计 11.2复杂逻辑电路版图设计举例 11.3如何进行设计规则的检查(DRC) 11.4版图与逻辑设计一致性验证(LVS) 11.5层次化结构 11.6总体设计 11.7实验课题的布局规划 第四阶段 学习目标 掌握做一个OPAMP的版图设计及LVS DRC的Check。 12 IC layout模拟模块设计 12.1 OPAMP的原理及版图设计
学习目标
学会做StdCell并用Calibre 来检查它的DRC和LVS 。 8 StdCell的概念和练习 8.1 StdCell的基本概念。 8.2 两种StdCell的区别。用在数字布线的 StdCell和模拟中的StdCell。 8.3 nand2 nor2 nand3 nor3的做法。 8.4 把StdCell组合成一个模块。 实验:做各种StdCell并组合成一个模块。
16.1CMOS工艺过程中的闩锁(Latch up)效应
16.2衬底/阱接触孔 16.3CMOS电阻电容的实现 16.4保护链 16.5电阻电容的计算 16.6寄生的电阻电容 16.7串联及并联电容 16.8识别标志,版图表及划片槽
实验:1、做一个大功率的器电源线是不是 足够。 3 做一个ESD器件,注意ESD器件的放电通路。 第七阶段 学习目标 掌握Chip 的概念及布局,完成一个chip。 17 Chip 的概念及布局 17.1 PAD的概念和做法 17.2 Under PAD的器件做法及对PAD的要求。 17.3 ESD器件和PAD及内部模块的连接
5 半导体基础理论、集成电路制造工艺
5.1 PN结 5.2 PN结二极管 5.3 MOS场效应晶体管 5.4 集成电路中的器件结构 5.5 外延生长 5.6 掩膜制版工艺 5.7 光刻 5.8 热氧化 5.9 掺杂工艺(热扩散、离子注入) 5.10 刻蚀 5.11 化学气相淀积 5.12 镀膜 6 集成电路设计概述 6.1 集成电路设计流程和设计工具 6.2 国内外集成电路技术发展概况 6.3 国内外主要集成电路晶圆代工厂(Foundry)介 绍
6 半导体器件原理及版图设计
6.1 Design Rule的基本概念及内容。 6.2 MOS管的版图设计及剖面图。 6.3 反相器(invter)的结构及版图设计 6.4 电阻的种类(well\poly\diff\mos)及版图 设计 6.5 电容的种类(mim\mom\mos)及版图的设计 6.6 二极管及三极管的原理及版图设计 实验:做一个mos管,做所有的电阻和电容器件, 做一个二极管及三极管。做一个invter,且把几 个invter串起来组成一个小电路。 7.1并联晶体管的版图实现 7.2串联晶体管的版图实现 7.3棍棒图 7.4二输入与非门和或非门的版图实现 7.5设计规则的介绍 7.6高驱动门及其版图: 多指 第三阶段
14 bias模块的对称性及多个模块的布局
14.1 Bias的原理 14.2 Bias的对称及布局 14.3 三极管的对称及布局 实验:做一个bias,注意对称及布局 14.4 多个模块的布局 14.5 模块间的关系与布局 14.6 关键信号线的布局 14.7 大功率器件的摆放和对其它模块的影响
14.8 电源和地线的连接 实验:1 多个模块的布局 2 多个模块整合为一个模块。 第六阶段 学习目标 掌握 IC layout可靠性分析,并优化版图。 15 IC layout 的可靠性分析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Latch up的原理和易发生Latch up的地方 IC layout中如何预防Latch up的发生。 大功率器件的摆放和安全。 电流密度的概念及实际情况的计算 大功率器件上的Metal线的电流密度计算 ESD静电防范措施,ESD器件的做法 ESD 器件的放电通路。 几种ESD放电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