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的春天导读大纲 - 国立交通大学通识教育中心
第五单元名著导读《昆虫记》系统整合与应用自主阅读推荐(四)寂静的春天 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2345
返回目录
5. 回顾《昆虫记》《寂静的春天》两部科普作品,完成相关任务。 森林中弥漫着DDT的气味,水面上漂着油膜,河流两岸是死去的鳟
鱼。人们对死的或活的所有的鱼进行了分析,发现它们组织中都积蓄着 DDT。与加拿大东部一样,喷药导致的最严重的后果是饵料的严重减 少。在许多被研究的地区内,水生昆虫和其他河底动物种群已减少到正 常数量的十分之一。
返回目录
达标训练 一、 填空题 1. 《寂静的春天》主要讲的是 化学药品 对环境的危害。
2. 《寂静的春天》中提到,波斯渥尔·波特先生发现,人类环境中的某 些化学物质通过与皮肤接触、呼吸或饮食的多次接触能引发 癌症 。
3. 《寂静的春天》一书中指出,人类在制订控制昆虫的计划时忽视了两 个重要的事实,一是真正能够有效控制昆虫的是 大自然 ,而非人
返回目录
篇名
主要内容概述
作者最后呼吁我们要做出正确的选择,寻求有效的生物控制的 方法,例如:用放射线来使昆虫不育;利用昆虫本身的生活特 另外 征来制造消灭昆虫的武器;用吸引剂来迷惑雄蛾,从而改变它 的路 的正常行为,干扰其与雌蛾交配来达到控制繁殖的目的;利用 微生物控制昆虫;利用病毒消灭昆虫;通过引入昆虫的天敌来 控制虫灾等。
返回目录
篇名
主要内容概述
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对某些植物进行铲除,破坏了当地的生 态平衡。用除草剂进行清除,不仅灭绝了某些物种,同时还杀 地球的 死了相关的动物,进而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其实杂草也并不 绿披风 都是无益的,我们不该在尚不了解一些植物是否会对土壤起有 益作用之前残忍地将其根除。
从此章开始连续四章讲述地球所遭受的杀虫剂的侵害。美国中 不必要
返回目录
篇名
名著《寂静的春天》导读与训练

名著《寂静的春天》导读研读《寂静的春天》,把我整本书的概貌。
理清本书主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了解作者的创作本来和主旨。
二、作者与写作背景简介蕾切尔·卡逊是美自然文学作家国、生物学家,代表作有《我们周围的海洋》《海洋的边缘》《海风下》等。
1957年,自《寂静的春天》一书之后,全球掀起了环境保护事业的热潮,因而蕾切尔·卡逊也被称作自然环境保护的先驱。
奠定了她作为“现代环境运动之母”的地位。
蕾切尔·卡逊勇敢而卓越,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美国前副总统曾这样评论:“蕾切尔·卡逊的影响力已经超过了《寂静的春天》中所关心的那些事情。
《寂静的春天》是一本很有争议的书,1962年在美国问世时,惊动了世界。
文中讲述的关于农药的危害,惊世骇俗,前所未有。
在这本书问世之前,人类和大自然的关系从未有过“保护”的概念,而是一味向大自然索取。
“环境保护”“生态文明”是当时人们从未曾想到的词语。
因此,这本书一问世就遭到了很多相关部分的猛力抨击,例如一些农药生产部门和一些经济相关的部门,因为此书一出,直接影响到这些部分的利益。
但是与此同时唤醒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在60年代,这本书无疑是震撼了群众的心灵,让人们从“征服大自然”、“向大自然宣战”中觉醒出来。
人们顿悟,大自然不该是人们控制和征服的对象,人类与大自然应该是和谐共存的关系。
我们也不该只是向大自然索取,还应该感恩回报大自然。
三、故事内容简析这是一本说明性的书籍,说明了因为杀虫剂而影响环境,导致杀虫剂选择了害虫的抗药性,从而这一类的杀虫剂被淘汰,而药性越来越强的杀虫剂横空出世。
也使其威胁到人们的生活。
《寂静的春天》的开文就是一记重击式的描述:“过去未工业化的年代,每年的春天都有着数以百计的鸟儿于天空翱翔,或于树丛间鸣啼着悦耳的歌声。
然而现在因为大量使用DDT等杀虫剂,导致鸟儿不再飞翔、鸣唱……我们还能在春天时听到鸟儿的歌声吗?”文章最开头的这个故事是作者虚设的,也是最触动人心的地方。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名著导读《寂静的春天》内容解读

《寂静的春天》内容解读一、为明天寓言作者开篇假设在美国中部有这样一座城镇,它原本宁静和谐、生机勃勃,直到第一批人来此定居。
从那时起,一大片奇怪的阴影开始出现在这片地区的上空,这儿便遭受了一系列的不幸,植物、家畜、野生动物甚至人类都莫名地患病、死亡,到处蔓延着死亡的气息,使得这个城镇的春天变得寂静无声。
二、忍受的义务地球上的生物与其周围的环境是相互作用的,人类对于环境的侵袭行为造成了无法逆转的污染,这种污染引发的一系列罪恶结果也都是不可修复的。
虫害的频发,使得化学药物大规模使用,而大自然的天平使这些化学合成物平衡起来需要漫长的时间,从而导致地球的生态失衡、人们的生命受到威胁。
人类有必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做了什么以及带来了哪些致命的恶果。
三、死神的炼金术生产人工合成化学药物的杀虫剂工业的兴起和快速发展,使动物界和非生命界都受到了危害。
DDT、狄氏剂、艾氏剂、异狄氏剂等氯代烃类杀虫剂,对硫嶙、马拉息昂等有机嶙杀虫剂,含砷化合物、二硝基酚、五氯苯酚等除草剂,在杀死害虫和杂草的同时,它们的毒性也危及人类的生命,并给环境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害。
四、地表水和地下海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严重缺乏,而杀虫剂的使用却造成了水体污染,各种各样的化学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水循环扩散进一步加重了这一污染。
既然地下水和地表水都已被杀虫剂和其他化学药物所污染,那么就存在着一种危险——不仅有毒物质,致癌物质也正在进入公共水源。
随着生态链逐渐累积再循环,使得杀虫剂的危害无处不在。
五、土壤的王国生命创造了土壤,多种多样的生命物质也生存于土壤之中,土壤这个综合体是由一个交织的生命网组成。
虽然生物依赖于土壤,但只有当生命综合体繁荣兴旺时,土壤才能成为地球的一个充满生机的部分。
无节制地使用杀虫剂,破坏了土壤的生物平衡,随着时间的积累,化学药物仍残留在土壤中,并慢慢积累,然后被植物吸收,致使人类的食物来源长期受到污染。
只要土壤中杀虫剂的污染存在,成胁就始终存在。
寂静的春天导读大纲-国立交通大学通识教育中心

寂静的春天导读大纲-国立交通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下回演講預告] 5/5楊台恩老師:幽默大師馬克.吐溫《湯姆歷險記》與新聞文本,敬請大家踴躍參加。
國立交通大學98學年度下學期新文藝復興閱讀計劃4/28陳錦\生先生:振動整個二十世紀生態的卡森《寂靜的春天》壹、演講者簡介:陳錦\生簡歷:長榮大學校長經歷:台灣省傳染病研究所技正東海大學生物系系主任、理學院院長學歷:台大昆蟲系博士專長:昆蟲生態、生物防治貳、寂靜的春天導讀大綱一、作者瑞秋卡森簡介二、寫作的緣由三、本書對當代社會的影響四、內容簡介五、DDT的功與過六、反對的聲音七、瑞秋卡森提出的觀念圖1:瑞秋〃卡森(1907-1964)《寂靜的春天》1962年,瑞秋〃卡森出版了影響整個世紀的生態著作-《寂靜的春天》,當時DDT挾持著第二次大戰時抑止了疫病傳染的旋風,又發現對殺蟲和使農作物豐收都很有效,因此被化學商界開始大量推廣。
然而卡森不畏權勢,向人類提出警訊,告知社會大眾DDT 殺蟲劑是會嚴重影響生態環境的,警告人類如果再不改變,春天將不再鳥語花香,也將毒害人類。
卡森是以帶病之身完成這本書的,在書出版之後許多工商團體也開始攻擊她,但她不屈不撓、不畏強權的精神成功證實了DTT的毒性,也推動許多國家立法取消DDT的使用,科學家們也開始重視化學製品的危險性而展開許多研究,世界的方向可說是因這本書而改變,因此卡森可謂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思想革命家之一。
新文藝復興閱讀計劃-名人導讀與心得分享4月28日星期三13:30~15:20,於資訊館100教室,由長榮大學校長陳錦\生先生,為我們演講:振動整個二十世紀生態的卡森《寂靜的春天》。
課堂上前十名提問者(包含教職員工、學生、校外人士),可獲得經典名著《少年維特的煩惱》一本。
《寂静的春天》深度介绍+精美PPT

背景之中国:
卡森的书出版的时候,中国刚刚经历过所 谓的“大跃进”年代,“战天斗地”的口 号还在喊得震天响,并为此付出了惨重的 代价。
--精品--
中国现在农业药剂现状分析 : 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也是从停止沙城农药厂的DDT生产开始的,而后全
《寂静的春天》1962年在美国问世时,是 一本很有争议的书,是标志着人类首次关注 环境问题的著作。它那惊世骇俗的关于农药 危害人类环境的预言,不仅受到与之利害攸 关的生产与经济部门的猛烈抨击,而且也强 烈震撼了社会广大民众。
。
--精品--
背景
: 本书的作者是一位研究鱼类和野生资源的海洋生
物学家,所以,你也就不必为本书和它的作者受到从 环境污染中获利的人的抵制而感到吃惊。大多数化工 公司企图禁止《寂静的春天)的发行。当它的片段在 《纽约人》中出现时,马上有一群人指责书的作者卡 逊是歇斯底里的、极端的。即使现在,当向那些以环 境为代价获取经济利益的人问起此类问题时,你依然 能够听见这种谩骂(在1992年的竞选中我被贴上了“ 臭氧人”的标签,当然,起这个名字不是为了赞扬, 而我,则把它作为荣誉的象征,我晓得提出这些问题 永远会激发凶猛的——有时是愚蠢的——反抗)。当 这本书开始广为传颁时,反抗的力量曾是很可怕的。
--精品--
DDT是由欧特马*勤德勒于1874年首次合成,但是这种化合 物具有杀虫剂效果的特性却是1939年才被瑞士化学家米勒 (Paul Hermann Müller)发觉出来的。该产品几乎对所有的昆 虫都非常有效。二次世界大战期间,DDT的使用范围迅速得 到了扩大,而且在疟疾、痢疾等疾病的治疗方面大显身手, 救治了很多生命,而且还带来了农作物的增产。 但在上个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发现滴滴涕在环境中非常难降 解,并可在动物脂肪内蓄积,甚至在南极企鹅的血液中也检 测出滴滴涕,鸟类体内含滴滴涕会导致产软壳蛋而不能孵化 ,尤其是处于食物链顶极的食肉鸟如美国国鸟白头海雕几乎 因此而灭绝(生物放大)。
人类的自救书——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导读

人类的自救书——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导读作品简介《寂静的春天》是美国海洋生物学家、科普作家蕾切尔·卡逊的代表作。
作者以生动而严肃的笔触全方位地揭示了过度使用化学药品给我们的环境造成的巨大的、难以逆转的危害,陆地、海洋、天空无一幸免。
不仅如此,她还尖锐地指出,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人类对于自然的傲慢和无知。
因此,她呼吁人们要端正对自然的态度,重新思考人类社会和自然的相处之道。
从整体上看,本书说理充分,论点清晰,引用的数据客观翔实,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书中既贯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又充溢着敬畏生命的人文情怀,旨在唤起人们的环境意识。
因此该书被认为是助力世界环境运动的佳作。
作品梗概前两章主要描写了一座宁静的乡村在农民移居至此后所发生的种种可怕的变化,比如人们大量使用杀虫剂,使环境产生了一系列问题。
进而指出人类对自然进行改造的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自然自我修复的速度,打破了地区内部的生态平衡。
第三到六章分别从杀虫剂的原理、水循环圈、土壤系统以及植被系统四个方面介绍了环境遭到破坏的原因。
以杀虫剂的原理为例,一开始,人们频繁地使用杀虫剂,使昆虫产生抗药性。
人们继而不得不加强杀虫剂的药效。
这一过程不断重复后,人们不但没有消灭昆虫,反而使杀虫剂中的有害物质积蓄在植物和动物的组织里。
此外,杀虫剂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渗透到水中,造成水体污染。
水循环与食物链积累循环也会使污染进一步扩散。
最终,这些有害物质将无处不在,并且长期残留在土壤中。
第七到十章讲了几个因使用杀虫剂而破坏环境的具体案例,包括为了消灭甲虫大量喷洒杀虫剂导致动物中毒,为了治理榆树病喷药导致鸟类、鱼类灭绝,为了消灭火蚁喷洒杀虫剂进而导致奶牛等动物中毒。
第十一章继续强调了杀虫剂的危害。
药物管制的不健全,使得杀虫剂被滥用。
除了之前提到的生物,就连人类也可能中毒。
第十二章进一步阐述了农药对人体的损害。
毒素存积在人体中,将影响肝脏及神经系统的功能,严重时可能会留下长期的后遗症。
寂静的春天

0 5
十四每四个 中有一个
十七另外的路
十六雪崩的轰隆声
名师引读《寂静的 春天》
读书笔记
这是《寂静的春天》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精彩摘录
这是《寂静的春天》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谢谢观看
0 3
一为明天寓 言
0 4
二忍受的义 务
0 6
四地表水和 地下海
0 5
三死神的炼 金术
1
五土壤的王国
六地球的绿披 2
风
3 七不必要的毁
灭
4 八再也没有鸟
儿歌唱
5
九死亡之河
0 1
十天灾难逃
0 2
十一超越博 尔吉亚家族 的梦想
0 3
十二人类的 代价
0 4
十三通过一 扇狭窄的窗 户
0 6
十五大自然 的反攻
寂静的春天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作者介绍 05 读书笔记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窗户
地表水
精神
义务
家族
死神
地下海
作品
代表
杀虫剂 代价
博尔吉亚
生命
炼金术
土壤
人类
王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梦想
河
内容摘要
《寂静的春天》是公认的开启了世界环境运动的奠基之作,作品讲述了以DDT为代表的杀虫剂的广泛使用给 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的巨大的、难以弥补的危害。全书既有严谨求实的科学理性精神,又充满敬畏生命的人文情怀, 被公认为近5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书。
作者介绍
《寂静的春天》导读

《寂静的春天》导读作者:来源:《作文周刊·八年级版》2020年第48期《寂静的春天》是美国海洋生物学家、科普作家蕾切尔·卡森的代表作。
作者以生动而严肅的笔触,讲述了因过度使用化学药品和肥料而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最终给人类带来不堪重负的灾难。
不仅如此,她还尖锐地指出,环境问题的深层根源在于人类对于自然的傲慢和无知,因此,她呼吁人们要重新端正对自然的态度,重新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道路问题。
本书不仅说理充分,而且引用的数据和论点十分客观翔实,有极强的说服力。
它既贯串着严谨求实的科学理性精神,又充溢着敬畏生命的人文情怀,唤起了人们的环境意识,是一本公认的开启了世界环境运动的奠基之作。
精彩片段一一种奇怪的寂静从前,在美国中部有一个城镇,这里的一切生物看来与周围环境生活得很和谐。
这个城镇坐落在像棋盘般排列整齐的繁荣的农场中央,周围是庄稼地,小山下果园成林。
春天,繁花像白色的云朵点缀在绿色的原野上;秋天,透过松林的屏风,橡树、枫树和白桦闪射出火焰般的彩色光辉,狐狸在小山上叫着,小鹿静悄悄地穿过笼罩着秋天晨雾的原野。
……野外一直是这个样子,直到许多年前的一天,第一批居民来到这儿建房舍、挖井筑仓,情况才发生了变化。
从那时起,一个奇怪的阴影遮盖了这个地区,一切都开始变化。
一些不祥的预兆降临到村落里:神秘莫测的疾病袭击了成群的小鸡;牛羊病倒和死亡。
到处是死神的幽灵。
农夫们述说着他们家庭的多病。
城里的医生也愈来愈为他们病人中出现的新病感到困惑莫解。
不仅在成人中,而且在孩子中出现了一些突然的、不可解释的死亡现象,这些孩子在玩耍时突然倒下了,并在几小时内死去。
一种奇怪的寂静笼罩了这个地方。
比如说,鸟儿都到哪儿去了呢?许多人谈论着它们,感到迷惑和不安。
园子后鸟儿寻食的地方冷清了。
在一些地方仅能见到的几只鸟儿也气息奄奄,它们战栗得很厉害,飞不起来。
这是一个没有声息的春天。
这儿的清晨曾经荡漾着乌鸦、鸫鸟、鸽子、樫鸟、鹪鹩的合唱声以及其他鸟鸣的音浪;而现在一切声音都没有了,只有一片寂静覆盖着田野、树林和沼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回演講預告] 5/5楊台恩老師:幽默大師馬克.吐溫《湯姆歷險記》與新聞文本,敬請大家踴躍參加。
國立交通大學98學年度下學期新文藝復興閱讀計劃
4/28陳錦生先生:
振動整個二十世紀生態的卡森《寂靜的春天》
壹、演講者簡介:
陳錦生
簡歷:
長榮大學校長
經歷:
台灣省傳染病研究所技正
東海大學生物系系主任、理學院院長
學歷:
台大昆蟲系博士
專長:
昆蟲生態、生物防治
貳、寂靜的春天導讀大綱
一、作者瑞秋卡森簡介
二、寫作的緣由
三、本書對當代社會的影響
四、內容簡介
五、DDT的功與過
六、反對的聲音
七、瑞秋卡森提出的觀念圖1:瑞秋.卡森(1907-1964)
《寂靜的春天》
1962年,瑞秋.卡森出版了影響整個世紀的生態著作-《寂
靜的春天》,當時DDT挾持著第二次大戰時抑止了疫病傳染的旋風,
又發現對殺蟲和使農作物豐收都很有效,因此被化學商界開始大量
推廣。
然而卡森不畏權勢,向人類提出警訊,告知社會大眾DDT殺
蟲劑是會嚴重影響生態環境的,警告人類如果再不改變,春天將不
再鳥語花香,也將毒害人類。
卡森是以帶病之身完成這本書的,在
書出版之後許多工商團體也開始攻擊她,但她不屈不撓、不畏強權
的精神成功證實了DTT的毒性,也推動許多國家立法取消DDT的
使用,科學家們也開始重視化學製品的危險性而展開許多研究,世
界的方向可說是因這本書而改變,因此卡森可謂為二十世紀最偉大
的思想革命家之一。
新文藝復興閱讀計劃-名人導讀與心得分享
4月28日星期三13:30~15:20,於資訊館100教室,由長榮大學校長陳錦生先生,為我們演講:振動整個二十世紀生態的卡森《寂靜的春天》。
課堂上前十名提問者(包含教職員工、學生、校外人士),可獲得經典名著《少年維特的煩惱》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