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三 细胞的生命历程 考点10 细胞分裂与遗传变异的联系学案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课件:专题三 细胞的生命历程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课件:专题三 细胞的生命历程

3.(多选)(2020·江苏卷,22)有研究者采用荧光染色法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拟南 芥(2n=10)花药减数分裂细胞中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以下为镜检时拍
摄的4幅图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D )
A.图甲、丙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 B.图甲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已彼此分离 C.图乙细胞中5个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附近 D.图中细胞按照减数分裂时期排列的先后顺序为甲→乙→丙→丁
2.(2021·江苏卷,7)A和a,B和b为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有关有
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叙述正确的是C( )
A.多细胞生物体内都同时进行这两种形式的细胞分裂 B.减数分裂的两次细胞分裂前都要进行染色质DNA的复制 C.有丝分裂的2个子细胞中都含有Aa,减数分裂Ⅰ的2个子细胞中也可能都含 有Aa D.有丝分裂都形成AaBb型2个子细胞,减数分裂都形成AB、Ab、aB、ab型4 个子细胞
解析 根据题干中的信息已经知道题图是处于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 由于四幅图中甲和乙图均有5个荧光点,且荧光比较明显,甲图5个荧光点分布 较为散乱,乙图5个荧光点相对集中地分布在图的中央,所以可以快速判断甲图 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时期),乙图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期;丙图一共有10个荧光点,且荧光点较小,均分为两个区域并相对集中于一 条线上,可以判断丙图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丁图一共有20个荧光点, 均分为四个区域,可以判断丁图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或末期。故A、B 错误,C、D正确。
减数分裂Ⅰ或减数分裂Ⅱ时未分离 。
1.(2022·江苏卷,2)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胚胎干细胞为未分化细胞,不进行基因选择性表达 B.成人脑神经细胞衰老前后,代谢速率和增殖速率都由快变慢 C.刚出生不久的婴儿体内也会有许多细胞发生凋亡 D.只有癌细胞中能同时发现突变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解析 胚胎干细胞可分化为各种细胞,这一过程中可进行基因选择性表达,A 错误;细胞衰老后不再增殖,B错误;细胞凋亡是机体程序性死亡,发生在个 体发育的整个过程中,C正确;细胞癌变是多个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积累 的结果,因此正常细胞中也可发现突变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D错误。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三细胞的生命历程考点10细胞分裂与遗传变异的联系课件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三细胞的生命历程考点10细胞分裂与遗传变异的联系课件

3.细胞分裂过程中形成染色体数目异常细胞的3种原因 (1)纺锤体形成受阻:低温诱导或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 体的形成受阻,导致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多倍体细胞。 (2)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导致产 生的次级精(卵)母细胞异常,进而使产生的配子全部异常。 (3)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 导致产生的配子异常。

2.一对夫妇表现正常,却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则在妻子的一个初 级卵母细胞中,白化病基因数目和分布情况最可能是 A.1个,位于一个染色单体中
√B.2个,分别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中
C.2个,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D.4个,位于四分体的每个染色单体中
1234
解析
2.关于细胞分裂与生物变异的3点提示 (1)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 特别提醒 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都可以发生基因突变,并不是只有间期 才能够发生基因突变,只是在间期最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2)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和后期,前期是由于同源染色 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造成的,后期是由于非同源染色 体之间自由组合造成的。 (3)染色体变异可以发生在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
⇒一定是交叉互换
(3)无任何提示,则上述两种情况都有可能。 (4)若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或姐妹染色单体同一位置出现“不同字母”基 因如A与B(b),则可能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如易位等)。
题组特训
题组一 辨析分裂过程中的遗传问题
1.(2018·泸州模拟)男性色盲患者体内一个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与 女性色盲基因携带者体内一个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进行比较, 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色盲基因数目比值为1∶1 B.DNA数目比值为2∶1 C.常染色体数目比值为2∶1

2023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提升练3细胞的生命历程(含答案)

2023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提升练3细胞的生命历程(含答案)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提升练3一、选择题1.(2022重庆模拟)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3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的分裂B.精原细胞只能通过减数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C.3种分裂方式的细胞分裂过程中,都会发生DNA复制和染色体的形态变化D.二倍体生物体内含4个染色体组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2.(2022山东德州二模)维管组织中心(MTOC)是细胞内能够发出蛋白纤维并使之延伸的细胞结构,参与纺锤体的形成。

研究发现,长春碱能够抑制MTOC发出的蛋白纤维的解聚和组装。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动、植物细胞的MTOC中具有一对中心粒B.真核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细胞两极均会出现MTOCC.洋葱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与MTOC有关D.长春碱能将连续分裂的细胞的细胞周期抑制在分裂期3.(2022北京西城二模)将分生区细胞培养在含放射性标记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短时间后更换到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再培养一段时间。

测定分裂期细胞中带放射性DNA的细胞的百分率,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10~20 h曲线下降,与被标记的细胞逐渐完成分裂有关B.20 h后曲线再次开始上升,是因为被标记的细胞进入第二轮分裂的分裂期C.每一个被标记的细胞分裂两次形成的四个细胞中,均只有两个细胞带有放射性DNAD.从DNA复制完成到分裂期开始的时长约为2 h4.某研究小组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动物肝脏临时装片,得到如图所示图像(仅显示部分)。

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视野中还可以观察到染色体、纺锤体和中心体B.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着丝粒均排列在赤道板位置C.该时期之后,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分别移向两极D.统计多个视野中的细胞,会发现处于此时期的细胞数少于间期的细胞数5.(2022山东日照模拟)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某些正常的染色体容易断裂,若断裂发生于染色体的两个末端,那么断裂下来的两个片段彼此可以黏合成无着丝粒片段,而带着丝粒的部分可通过两断端的黏合形成环状染色体(如图)。

高三生物二轮高考考点归纳专题三细胞生命历程

高三生物二轮高考考点归纳专题三细胞生命历程

专题三 细胞的生命历程 【教法指引】本专题在理综试题中出现的机会相对较少,最主要涉及分裂的各个时期与DNA 、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关系,其次就是识别各个时期的图像。

另外,近年来大家对生命的持续关注,细胞的分化、癌变、衰亡、凋亡也逐渐成为考试的重点。

对此,教师在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总结教师可以引导自己将分裂时期的图像进行整理,然后列出表格,最后纪绘成曲线图,这样的话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解题时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当然根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把握放手的程度,如果学生稍差,那么老师可以列出表格,让学生自己补充完整。

2.引导学生关注知识的运用以及与生活的联系随着课改的深入,知识的运用也考查越来越多。

目前细胞的癌变、衰老、凋亡多停留在概念层面的考查,但可以确信,随着人们的认识加深,特别是今年诺贝尔生理奖授予给了有关端粒和端粒酶的发现者,这一部分的考查将进一步提升。

由于是新加内容,过程是一方面自己根注意知识的升级、贮备,同时要恰到好处、以事例的方式介绍给学生。

【专题要点】本专题的重点知识主要是涉及有丝分裂过程中DNA 、染色体的数量变化;另外就是细胞的衰老和凋亡、癌细胞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具体解读如下: 一、细胞分裂DNA 、染色体数的变化规律:(1)有丝分裂的染色体变化的两个关键时期:①后期着丝点分裂时染色体加倍;②末期平分给两个子细胞时染色体数恢复。

(其他时期染色体数不变。

切记:染色体复制时其数目不改变。

)(2)有丝分裂的DNA :①间期染色体复制时DNA 数目加倍;②末期平分给两个子细胞时DNA 数目恢复。

(其他时期不变。

)(3)减数分裂的染色体变化:①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末期染色体数目减半(说明:减数分裂染色体的减半就是发生在第一次分裂的末期,这时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了染色体的减半。

);②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染色体暂时增加(这时的染色体数等于体细胞的染色体数);③分裂之后染色体数减半。

(4)减数分裂的DNA 变化:复制后加倍,然后二次减半,最后DNA 是原来的一半。

二轮复习专题1微专题3细胞的生命历程学案

二轮复习专题1微专题3细胞的生命历程学案

微专题3细胞的生命历程概念线索网络构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1.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主要是有丝分裂,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主要是无丝分裂。

(×) 提示: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是二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都是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

2.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赤道板,赤道板扩展形成细胞壁。

(×) 提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细胞板。

3.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纺锤丝的牵引,使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 提示:纺锤丝的牵引使染色体向细胞的两极移动,而不是使着丝粒分裂。

4.同种生物的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分裂Ⅰ中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核DNA数目也相同。

(√) 5.等位基因分离是由于减数分裂Ⅱ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 提示:等位基因分离是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的。

6.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仅发生在减数分裂中。

(√) 7.受精卵中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另一半来自母方。

(×) 提示:受精卵的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母方)。

8.在受精作用过程中,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了多种类型的基因重组。

(×) 提示: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发生在受精作用过程中。

细胞分化、衰老和死亡1.某细胞中存在血红蛋白能说明其已经发生分化。

(√) 2.小麦花粉经离体培养发育成单倍体植株的过程,发生了细胞分化且能体现细胞全能性。

(√) 3.细胞凋亡是各种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

(×) 提示:细胞凋亡是基因控制的,不是不利因素引起的。

4.细胞毒性T细胞裂解含有病毒的组织细胞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

(√) 提示:细胞凋亡是为更好地适应生存环境而主动死亡,对机体有利,细胞毒性T细胞可诱导靶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即细胞凋亡。

5.衰老细胞内染色质收缩影响DNA的复制和转录。

(√) 6.细胞衰老表现为酶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减小。

(×) 提示:细胞衰老时细胞核体积变大。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核心知识回顾):3、细胞的生命历程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核心知识回顾):3、细胞的生命历程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核心知识回顾三、细胞的生命历程【知识点总结】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1)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 分子和染色体的数量变化曲线及判断(以二倍体生物为例)①间期加倍⇒核DNA 分子数量变化曲线⎩⎪⎨⎪⎧连续两次减半,最后数量为n ⇒减数分裂只发生一次减半,最后数量为2n ⇒有丝分裂 ②间期不加倍⇒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最大数量为2n ⇒减数分裂最大数量为4n ⇒有丝分裂 (2)细胞分裂图像中的变异类型的判断①看亲子代基因型如果亲代基因型为BB 或bb ,则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B 与b 的原因是基因突变;如果亲代基因型为Bb ,则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B 与b 的原因是基因突变或互换。

②看细胞分裂图像(以二倍体生物为例)若为有丝分裂:若为减数分裂:(3)根据配子类型判断变异时期的方法假设亲本的基因型为AaX B Y,且不考虑其他变异:①若配子中出现Aa或X B Y,则减数分裂Ⅰ一定异常;②若配子中出现AA或aa或X B X B或YY,则减数分裂Ⅱ一定异常;③若配子中出现AAa或Aaa或X B X B Y或X B YY,则一定是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均异常;④若配子中无基因A和a或无性染色体,则可能是减数分裂Ⅰ或减数分裂Ⅱ异常。

2.细胞分化与细胞全能性(1)细胞分化①根本原因: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②特点:持久性、稳定性、普遍性。

③结果:形成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不同的细胞。

(2)细胞全能性①原因:细胞中含有全套的遗传信息。

②特点:a.一般来说,细胞全能性大小与细胞分化程度呈负相关。

b.细胞全能性大小比较:受精卵>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体细胞;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③结果:形成新的个体(细胞全能性的标志)。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1)细胞衰老的主要特征:一大(细胞核体积增大),一小(细胞体积变小),一多(细胞内色素积累增多),一少(水分减少),两低(部分酶活性降低→细胞新陈代谢速率减慢;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高考生物细胞分裂知识点解析

高考生物细胞分裂知识点解析

高考生物细胞分裂知识点解析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在高考生物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对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点进行详细解析,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内容。

一、细胞分裂的概念和类型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分裂成两个或更多细胞的过程。

细胞分裂主要有三种类型: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

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其过程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做准备,进行 DNA 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

分裂期则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每个时期细胞都有特定的形态和结构变化。

减数分裂是产生生殖细胞(配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有性生殖生物中。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最终产生的配子染色体数目减半。

无丝分裂过程相对简单,没有染色体和纺锤体的形成,常见于一些低等生物和高等生物的某些细胞,如蛙的红细胞。

二、有丝分裂1、分裂间期间期是为细胞分裂做准备的阶段,持续时间较长。

在此期间,细胞进行活跃的物质合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完成染色体的复制,即 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此时染色体由一条染色质丝变成了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但仍由一个着丝粒连接。

其次是细胞的生长,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器数量增加。

最后是细胞进行能量储备,为后续的分裂过程提供能量。

2、分裂期(1)前期染色质丝螺旋缠绕,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

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中,核仁解体,核膜消失。

从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2)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此时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

(3)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

此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4)末期染色体到达细胞的两极,解螺旋重新变成染色质丝。

核膜、核仁重新出现,纺锤体消失,在赤道板位置形成细胞板,逐渐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将细胞一分为二。

高考生物细胞分裂与遗传变异

高考生物细胞分裂与遗传变异

高考生物细胞分裂与遗传变异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与发育、组织修复以及繁殖传代的基础过程。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的DNA会进行复制,并分配到两个新生的细胞中,从而确保基因信息的传递和遗传的稳定性。

然而,在细胞分裂与遗传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突变和变异现象,给生物体的多样性和进化提供了基础。

本文将重点讨论细胞分裂和遗传变异的相关内容。

一、细胞分裂的类型细胞分裂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1. 有丝分裂有丝分裂主要发生在体细胞中,包括减数分裂和等分裂两个阶段。

减数分裂是指从一个二倍体细胞分裂成四个单倍体细胞,如生殖细胞的形成;而等分裂则是指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数量和种类都与母细胞相同,如体细胞的分裂。

2. 无丝分裂无丝分裂主要发生在原核细胞和某些原生生物中,没有明显的丝状结构参与。

这种分裂方式一般较为简单且迅速,常见于细菌等单细胞生物体。

二、有丝分裂的过程与调控有丝分裂主要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阶段。

1. 前期前期是细胞进入分裂状态的准备阶段,主要包括细胞生长、DNA 复制和细胞器的繁殖等。

2. 中期中期是有丝分裂的关键阶段,细胞内的染色体开始凝缩并逐渐具备可见性。

细胞质内的纺锤体形成,纺锤丝从两个细胞极向中央连接着染色体的着丝点。

3. 后期后期是染色体分离的过程。

纺锤丝开始收缩,将染色体分成两个相同的子染色体,然后移向细胞极。

4. 末期末期是细胞分裂完成的最后阶段。

胞质分裂成两个细胞,细胞膜重新形成,同时染色体解缩。

细胞分裂的过程受多种生物分子的调控,其中包括细胞周期蛋白和激酶等。

这些调控因子共同控制了细胞分裂的时机和顺序,确保细胞分裂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三、遗传变异的原因和类型遗传变异是指生物个体在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发生的变异现象,其原因主要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异常和基因重组等。

1. 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发生变化,导致基因功能发生改变。

突变可以分为点突变、插入突变和删除突变等不同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10 细胞分裂与遗传变异的联系
1.关于细胞分裂与遗传规律的3点提示
(1)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其上的等位基因发生分离。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在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发生自由组合。

(3)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过程中不存在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

2.关于细胞分裂与生物变异的3点提示
(1)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

特别提醒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都可以发生基因突变,并不是只有间期才能够发生基因突变,只是在间期最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2)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和后期,前期是由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造成的,后期是由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自由组合造成的。

(3)染色体变异可以发生在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

3.细胞分裂过程中形成染色体数目异常细胞的3种原因
(1)纺锤体形成受阻:低温诱导或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受阻,导致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多倍体细胞。

(2)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导致产生的次级精(卵)母细胞异常,进而使产生的配子全部异常。

(3)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导致产生的配子
异常。

4.XXY 与XYY 异常个体成因分析
(1)XXY 成因
(2)XYY 成因:父方减Ⅱ异常,即减Ⅱ后期Y 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后两条Y 染色体共同进入同一精细胞。

5.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的原因分析
(1)一定源自基因突变
⎭⎪⎬⎪⎫①体细胞中发生②发生时间在间期③亲代基因纯合⇒一定是基因突变 (2)一定源自交叉互换

⎪⎬⎪⎫①姐妹染色单体的其中一条有两种颜色②发生时间是MⅠ前期⇒一定是交叉互换 (3)无任何提示,则上述两种情况都有可能。

(4)若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或姐妹染色单体同一位置出现“不同字母”基因如A 与B(b),则可能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如易位等)。

题组一 辨析分裂过程中的遗传问题
1.(2018·镇江模拟)男性色盲患者体内一个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与女性色盲基因携带者体内一个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进行比较,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 .色盲基因数目比值为1∶1
B .DNA 数目比值为2∶1
C .常染色体数目比值为2∶1
D .染色体数目比值为1∶1
答案 D
解析 男性色盲患者体内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有2个色盲基因,而该女性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有0个或2个色盲基因,A 错误;如果不考虑细胞质DNA ,男性色盲
患者体内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有46×2=92个DNA分子,而该女性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有46个DNA分子,但是考虑细胞质DNA,比例就不确定了,B错误;男性色盲患者体内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有44条常染色体,而该女性处于减数笫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也有44条常染色体,C错误;男性色盲患者体内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的染色体数为44+XY,该女性处于减数笫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为44+XX,即染色体数目比值为1∶1,D正确。

2.一对夫妇表现正常,却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

则在妻子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白化病基因数目和分布情况最可能是( )
A.1个,位于一个染色单体中
B.2个,分别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中
C.2个,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D.4个,位于四分体的每个染色单体中
答案 B
解析一对夫妇表现正常,却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说明该夫妇是白化病基因的携带者。

在妻子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经过复制,所以白化病基因有2个,分别位于由一个着丝点相连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

题组二辨析分裂过程中的变异问题
3.(2018·江阴二模)如图是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示细胞中的变异可能是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所致
B.图示细胞中的A、a将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可能进入不同精细胞中
C.该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能只形成AB、aB、ab三种基因型的细胞
D.该精原细胞同时产生的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组成可能是aabb
答案 B
解析图示细胞中的变异类型可能是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所致,A正确;图示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A、a将随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染色体分离而进入不同精细胞中,B错误;如果该细胞中的变异只来源于基因突变,且只是A突变为a,则该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能只形成AB、aB、ab三种基因型的细胞,C正确;如果该细胞中的变异只来源于基因突变,且只是A突变为a,则该精原细胞同时产生的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组成是aabb,D正确。

4.下列配子的产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的异常行为密切相关的是( )
A.基因型为DD 的个体产生D、d 的配子
B.基因型为AaBb 的个体产生AB、Ab、aB、ab 四种配子
C.基因型为X a Y 的雄性个体产生X a Y 的精子
D.基因型为X B X b的雌性个体产生X B X B的卵细胞
答案 C
解析基因型为DD的个体产生D、d的配子,说明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DNA分子复制时发生了基因突变,A错误;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产生AB、Ab、aB、ab四种配子,说明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属于染色体的正常行为,B错误;基因型为X a Y的雄性个体产生X a Y的异常精子,说明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发生了染色体变异,C正确;基因型为X B X b的雌性个体产生X B X B的异常卵细胞,说明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产生的两条染色体移向了细胞的同一极,发生了染色体变异,D错误。

思维延伸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
(1)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子出现了以下情况,则:
①若精子的种类及比例为AaB∶b=2∶2,则一定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
②若精子的种类及比例为AB∶aB∶ab=1∶1∶2,则一定有一个A基因突变成了a基因( √)
(2)某哺乳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Ee,如图细胞若为极体,则与其同时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bE(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