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数学第3章概率阶段复习课课件苏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第三章-概率第3章-3.2ppt课件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第三章-概率第3章-3.2ppt课件
§3.2 古典概型
教师用书独具演示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基本事件的特点; (2)通过实例,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 (3)会用列举法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 件发生的概率.
2.过程与方法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通过两个试验的 观察让学生理解古典概型的特征:试验结果的有限性和每一 个试验结果出现的等可能性,观察类比骰子试验,归纳总结 出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体现了化归的重要思想,掌握 列举法,学会运用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思想解决概率的计 算问题.
(2)学法分析: 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中, 通过观察、 类比、思考、探究、概括、归纳和动手尝试相结合,体现了 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 的数学思维能力,形成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锲而不 舍的求学精神.
●教学流程
演示结束
课 标 解 读
1.理解等可能事件的意义,能把事件分解成 等可能基本事件.(重点) 2.理解古典概型的特点、等可能事件概率的 计算方法.(重点) 3.掌握古典概型的判断方法.(重、难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概率教学的核心问题是让学生了解随机现象与概率的意 义,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以科学的态度评价身边的一些 随机现象。适当地增加学生合作学习交流的机会,尽量地让 学生自己举出生活和学习中与古典概型有关的实例。使得学 生在体会概率意义的同时,感受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初 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古典概型的概念及利用古典概型求解随机事 件的概率. 难点:如何判断一个试验是否是古典概型,分清在一个 古典概型中某随机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和试验中基本 事件的总数.
教学时要以概率与频率的关系为知识的切入点,从学生 的认知水平和所需的知识特点入手,引导学生结合掷骰子试 验,使学生经历从直观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引导 学生概括出古典概型的概念及特征;从而化解难点. 引导学生总结基本事件的特点;通过例题与练习让学生 掌握古典概型概率的求解方法;以强化重点.

2017-2018版高中数学 第三章 概率章末复习课课件 苏教版必修3

2017-2018版高中数学 第三章 概率章末复习课课件 苏教版必修3
解答
(2)甲、乙两人中至少有一人抽到选择题的概率是多少? 解答
“甲、乙两人都抽到判断题”的概率为220=110,故“甲、乙两人至少有一 人抽到选择题”的概率为 1-110=190.
反思与感悟
在求有关事件的概率时,若从正面分析,包含的事件较多或较烦琐,而 其反面却较容易入手,这时,可以利用对立事件求解.
由概率的意义,可知概率是个常数,不因试验次数的变化而变化.后30次 中,每次击中靶心的概率仍是0.9,所以不一定不击中靶心. (4)假如该射击运动员射击了10次,前9次中有8次击中靶心,那么第10次 一定击中靶心吗? 解答 不一定.
类型二 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
例2 甲、乙两人参加普法知识竞赛,共有5个不同题目,选择题3个, 判断题2个,甲、乙两人各抽一题. (1)甲、乙两人中有一个抽到选择题,另一个抽到判断题的概率是多少?
古典概型的两个基本特征是有限性和等可能性.①符合两个特征; 对于②和④,基本事件的个数有无限多个; 对于③,出现“两正”“两反”与“一正一反”的可能性并不相等.
12345
4.甲、乙两人随意入住两间空房,则甲、乙两人各住一间房的概率为 _0_._5_. 答案 解析 共有4个事件“甲、乙同住房间A,甲、乙同住房间B,甲住A乙住B,甲 住B乙住A”,两人各住一个房间共有两种情况,所以甲、乙两人各住一 间房的概率是0.5.
反思与感悟
求解有关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问题,首先要将基本事件从具体问题中抽 象出来,然后判断基本事件是否等可能发生以及基本事件是有限的还是 无限的,最后选择合适的模型求解.
跟踪训练3 (1)将2本不同的数学书和1本语文书在书架上随机排成一行, 2
则2本数学书相邻的概率为_3__. 答案 解析
设2本数学书分别为A、B,语文书为C,则所有的排放顺序为ABC、ACB、 BAC、BCA、CAB、CBA,共6种情况,其中数学书相邻的有ABC、BAC、 CAB、CBA,共4种情况,故2本数学书相邻的概率为P=46=23 .

必修3第三章《概率》复习课

必修3第三章《概率》复习课
科目
数学
年级
高二
备课组组长
主备人
授课时间
2020年 月 日
单元
(第几单元)第三章总复习
课题
必修3第三章《概率》复习课
教材分析
随机事件的概率,随机现象的产生,频率与概率的关系与区别
课程标准
要求
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学生掌握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确定事件,随机事件,频数与频率,概率的六种基本性质,古典概型,几何概型,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等内容。
课前3分钟教育
课前三分钟防疫情及爱国主义教育
课型
复习课
教学目标
1、随机事件的概率;随机现象的发生;频率与概率的区别。
2、利用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可以求一些随机事件的概率;随机模拟。
教学重点
应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应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讲授法,归纳、总结、讨论、交流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教学用具
教材书,课件,班班通,粉笔
课时数
2课时
设计
意图
师生
活动
师生 们共 同讨 论实 例, 提出 自己
的观 点, 老师, 学生进行 讨论。
首先
学生
们对
每一
个实
例提
出自
己的
观点,
然后
在老
师的
引导
下解
决问
题。
首先
学生
们对
每一
个实
例提
出自
己的
观点,
题。
首先第三章的有关内容与定义提问的形式来让学生想起。
(1)频率本身是随机的,在试验前___________确定,做同样次数的重复试验得到事件的频率会不同。

苏教版必修3高中数学第3章《概率》ppt全章复习课件

苏教版必修3高中数学第3章《概率》ppt全章复习课件

构成事件A的区域长度(面积或体积)
.
试验的全部结果所构成的区域长度(面积或体积)
互斥事件:
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叫做互斥事件.
彼此互斥:一般地,如果事件A1、 A2、 … An中的 任何两个都是互斥的,那么就说事件A1、 A2、… An 彼此互斥.
A
对立事件: I
B
AA
必有一个发生的互斥事件互称对立事件.
4
这张牌是J或Q的概率为____1_3____
5、在相距5米的两根木杆上系一条绳子,并在绳子上 挂一盏灯,则灯与两端距离都大于2米的概率为
1
______5________.
6.有一人在打靶中,连续射击2次,事件“至少有1
次中靶”的对立事件是(C )
A.至多有1次中靶
B.2次都中靶
C.2次都不中靶
D.只有1次中靶
回顾小结:
1、有序地写出所有基本事件及某一事件A中所包含的 基本事件是解古典概型问题的关键!
2、构建恰当的几何模型是解几何概型问题的关键!
3、求某些复杂事件(如“至多、至少”的概率时,通 常有两种转化方法: ①将所求事件的概率化为若干互斥事件的概率的和; ②求此事件的对立事件的概率.
课后作业:
课本 P112 复习题 No.3、4、7、9.
编后语
老师上课都有一定的思路,抓住老师的思路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上一小节中已经提及听课中要跟随老师的思路,这里再进一步论述听课时如何 抓住老师的思路。
① 根据课堂提问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有的要求回答,有的则是自问自答。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 题都是学习中的关键,若能抓住老师提出的问题深入思考,就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2018_2019学年高中数学第3章概率3.2古典概型课件苏教版

2018_2019学年高中数学第3章概率3.2古典概型课件苏教版

(红2,白2),(红2,白3),(红1,红2),(白1,白2),(白1,白3),(白2,白3), 共10种不同的结果. 相对于(甲,甲),(乙,乙)而言,就有60个基本事件. 记“取到的4个球为红球”为事件A,则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只有1种, 1 所以P(A)=60.
概率与统计的综合问题
某企业为了解下属某部门对本企业职工的服务情况,随机访问 50 名职工.根据这 50 名职工对该部门的评分,绘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 321 所示), [40,50), [50,60), [80,90), [90,100]. 其中样本数据分组区间为: …,
等可能 基本事件. __________ 有限 2.我们把具有:(1)所有的基本事件只有_________ 个;(2)每个基本事 等可能的 件的发生都是________ ,两个特点的概率模型称为古典概率模型,简称 古典概型 ________ .
1 n 3.基本事件总数为n的古典概型中,每个基本事件发生的概率为___. m n ,其中n为基本事件的总 4.在古典概型中,任何事件的概率P(A)=___
图 321
(1)求频率分布直方图中 a 的值; (2)估计该企业的职工对该部门评分不低于 80 的概率; (3)从评分在[40,60)的受访职工中,随机抽取 2 人,求此 2 人的评分都在 [40,50)的概率. 【导学号:20132162】
[解析] (1)利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的信息,所有矩形的面积和为1,求 a.(2)对该部门评分不低于80的即为[80,90)和[90,100],求出频率,估计概 率.(3)求出评分在[40,60]的受访职工和评分在[40,50]的人数,随机抽取2 人,列举法求出所有可能情况,利用古典概型公式解答.
利用古典概型公式求概率

高中数学 第3章 概率阶段复习课课件 苏教版必修3

高中数学 第3章 概率阶段复习课课件 苏教版必修3
参加测试的人数 30 50 100 200 500 800 得60分以上的人数 16 27 52 104 256 402 得60分以上的频率 0.533 0.540 0.520 0.520 0.512 0.503
K12课件
12
发达地区 参加测试的人数 30 50 100 200 500 800
得 60 分以上的人数 17 29 56 111 276 440 得 60 分以上的频率 0.567 0.580 0.560 0.555 0.552 0.550 (2)估计贫困地区和发达地区参加测试的儿童得 60 分以上的概率分别为 0.503 和 0.550.
K12课件
8
(3)假如该射手射击了 300 次,前 270 次都击中靶心,那么后 30 次一定 都击不中靶心吗?
(4)假如该射手射击了 10 次,前 9 次已击中 8 次,那么第 10 次一定击中 靶心吗?
【导学号:20132196】
[解析] 弄清频率与概率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K12课件
产品编号
A6 A7 A8 A9 A10
质量指标(x,y,z) (1,2,2) (2,1,1) (2,2,1) (1,1,1) (2,1,2)
K12课件
14
(1)利用上表提供的样本数据估计该批产品的一等品率; (2)在该样本的一等品中,随机抽取2件产品, ①用产品编号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 ②设事件B为“在取出的2件产品中,每件产品的综合指标S都等于 4”,求事件B发生的概率.
K12课件
3
[体系构建]
K12课件
4
频率与概率
[题型探究]
对一批 U 盘进行抽检,结果如下表: 抽出件数 a 50 100 200 300 400 500 次品件数 b 3 4 5 5 8 9 次品概率ba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课件:第3章随机事件及其概率本章归纳整合(共39张PPT)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课件:第3章随机事件及其概率本章归纳整合(共39张PPT)

“多题一解”.
(3)解答古典概型的概率问题时,要抓住问题实质,建立合 适的概率模型,以简化运算.
专题四 几何概型 几何概型同古典概型一样,是概率中最具代表性的试验概型 之一.我们要掌握好几何概型的两个基本特征:无限性和等可能 性,计算事件的概率时,要将试验的每一结果一一对应于某几何 d的测度 图形内的每一点.然后利用几何概率公式 P(A)= 来计算 D的测度 出概率.
【例3】随意安排甲、乙、丙3人在3天节假日中值班,每人
值班1天.
(1)这3个人的值班顺序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安排方法? (2)其中甲在乙之前的安排方法有多少种?
(3)甲安排在乙之前的概率是多少?
分析 解决本题可先借助树状图分析所有可能的基本事件 总数及所求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然后由古典概型的概率 计算公式求出该事件的概率.
①错误:因为买 1 000张彩票相当于做 1 000次试验,因为 解析
每次试验的结果都是随机的,即每张彩票可能中奖也可能不中
奖,因此,1 000张彩票中可能没有一张中奖,也可能有一张、 两张乃至多张中奖;同样可得②、③错误;④错误.天气预报
说的“降水”是一个随机事件,概率为90%指明了“降水”这个
【例 2】 下列说法: 1 ①如果某种彩票中奖的概率为 ,那么买了 1 000 张彩票 1 000 一定能中奖; 1 ②抛掷硬币出现正面的概率为 ,那么连续两次抛掷一枚质地 2 均匀的硬币,一定出现一次正面朝上,一次反面朝上; ③在乒乓球、排球等比赛中,裁判通过让运动员猜上抛均匀 塑料圆板着地是正面还是反面来决定哪一方先发球,这样做不公 平; ④天气预报说昨天降水的概率为 90%,结果一点雨都没下, 这说明天气预报太不准确了.其中不正确的说法是________(填序 号).

2018-2019学年高中数学第3章概率3.1随机事件及其概率课件苏教版必修3

2018-2019学年高中数学第3章概率3.1随机事件及其概率课件苏教版必修3

[合 作 探 究· 攻 重 难]
事件的有关概念
判断下列事件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随 机事件. (1)抛一石块,下落; (2)在标准大气压下且温度低于0℃时,冰融化; (3)某人射击一次,中靶; (4)如果a>b,那么a-b>0;
(5)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 (6)导体通电后,发热; (7)从分别标有号数1,2,3,4,5的5张标签中任取一张,得到4号签; (8)某电话机在1分钟内收到2次呼叫; (9)没有水分,种子能发芽; (10)在常温下,焊锡熔化. 【导学号:20132148】
[自 主 预 习· 探 新 知]
1.随机事件 (1)确定性现象、随机现象
发生或不发生 在一定条件下,事先就能够断定________________ 某种结果,这种现象
就是确定性现象;
可能 不能 在一定条件下,某种现象__________ 发生,也可能不发生,事先______
断定出现哪种罚点球可能命中,也可能不命中; ②在自然数集合中任取一个数可能为奇数,也可能为偶数;③在标准大气压 下,水在100℃时一定沸腾;④已知A={1,2,3},B={3,4},则B⊆A是不可 能的;⑤光线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不可能发生折射现象;⑥任意 两个奇数之和为偶数.]
2 200 [根据题意,得300×3=200.]
5.对某电视机厂生产的电视机进行抽样检测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抽取台数n 优等品数m m 优等品的频率 n (1)计算表中优等品的各个频率; (2)该厂生产的电视机优等品的概率是多少? 50 100 200 300 500 1 000 40 92 192 285 478 954
4.试解释下列情况中概率的意义: (1)某商场为促进销售,实行有奖销售活动,凡购买其商品的顾客中奖 的概率为0.20; (2)一生产厂家称:我们厂生产的产品合格的概率是0.9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斥事件和对立事件的概率
甲、乙两人参加普法知识竞赛,共有 5 个不同题目,选择题 3 个,判断题 2 个,甲、乙两人各抽一题. (1)甲、乙两人中有一个抽到选择题,另一个抽到判断题的概率是多少题利用分类思想,把甲、乙抽题情况先分为四类,即 “甲抽 选择题,乙抽判断题 ”“ 甲抽判断题,乙抽选择题 “ 甲、乙都抽到选择 题”“甲、乙都抽到判断题”这四个互斥事件,而在每个互斥事件中,又按 抽某个具体题目分类,从而写出了所有可能的基本事件,第(2)问利用对立事 件求解更为方便.
[规律方法] 1.当事件个数没有很明显的规律,并且涉及的基本事件又 不是太多时,我们可借助树状图法直观地将其表示出来,这是进行列举的常 用方法.树状图可以清晰准确地列出所有的基本事件,并且画出一个树枝之 后可猜想其余的情况. 2.在求概率时,若事件可以表示成有序数对的形式,则可以把全体基本 事件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表示,即采用图表的形式可以准确地找出基本 事件的个数.故采用数形结合法求概率可以使解决问题的过程变得形象、直 观,给问题的解决带来方便.
[规律方法] 1.互斥事件的概率的加法公式 P(A+B)=P(A)+P(B). 2.对于一个较复杂的事件,一般将其分解成几个简单的事件,当这些事 件彼此互斥时,原事件的概率就是这些简单事件的概率的和. 3.当求解的问题中有“至多”“至少”“最少”等关键词语时,常常考虑其反 面,通过求其反面,然后转化为所求问题.
[解析] (1)是一个古典概型,基本事件总数为6×6=36个,再验证满足 条件的事件数;(2)也是一个古典概型,与(1)解法相同.
[解] (1)投掷每枚骰子出现的点数都有6种情况,所以基本事件总数为 6×6=36. 记“点P(x,y)在直线y=x-1上”为事件A,A有5个基本事件: 5 A={(2,1),(3,2),(4,3),(5,4),(6,5)}.∴P(A)=36. (2)记“点P(x,y)满足y2<4x”为事件B, 当x=1时,y=1;当x=2时,y=1,2;当x=3时,y=1,2,3; 当x=4时,y=1,2,3;当x=5时,y=1,2,3,4;当x=6时,y=1,2,3,4. 则事件B有17个基本事件. 17 ∴P(B)=36.
[解析] (1)用综合指标S=x+y+z计算出10件产品的综合指标并列表表 示,则样本的一等品率可求. (2)①直接用列举法列出在该样品的一等品中,随机抽取2件产品的所有 可能结果. ②列出在取出的2件产品中每件产品的综合指标S都等于4的所有情况, 然后利用古典概型概率计算公式求解.
[解] (1)计算10件产品的综合指标S,如下表: 产品编号 A1 A2 A3 A4 A5 A6 A7 A8 A9 A10 S 4 4 6 3 4 5 4 5 3 5
古典概型
某产品的三个质量指标分别为x,y,z,用综合指标S=x+y+z 评价该产品的等级.若S≤4,则该产品为一等品.现从一批该产品中,随机 抽取10件产品作为样本,其质量指标列表如下: 产品编号 A1 A2 A3 A4 A5
质量指标(x,y,z) (1,1,2) (2,1,1) (2,2,2) (1,1,1) (1,2,1) 产品编号 A6 A7 A8 A9 A10
(1)利用计算器计算两地区参加测试的儿童中得60分以上的频率(结果保 留到小数点后三位); (2)估计两个地区参加测试的儿童得60分以上的概率.
[解析] 由频数求出频率,再由频率估计概率.
[解] (1)贫因地区 参加测试的人数 30 50 27 100 200 500 800 52 104 256 402
2.某教授为了测试贫困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同龄儿童的智力,出了10道 智力题,每题10分,然后做了统计,下表是统计结果: 贫困地区 参加测试的人数 30 50 100 200 500 800 得60分以上的人数 16 27 52 104 256 402 得60分以上的频率 发达地区 参加测试的人数 30 50 100 200 500 800 得60分以上的人数 17 29 56 111 276 440 得60分以上的频率
[跟踪训练] 3.甲、乙两人做出拳游戏(锤子、剪刀、布). 求:(1)平局的概率;(2)甲赢的概率;(3)乙赢的概率.
[解析] 首先列举出基本事件的总数,确定出所求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 数,利用公式求概率.
[解] 甲有3种不同的出拳方法,每一种出法是 等可能的,乙同样有等可能的3种不同出法. 一次出拳游戏共有3×3=9种不同的结果,可以 认为这9种结果是等可能的,所以一次游戏(试验) 是古典概型,它的基本事件总数为9. 平局的含义是两人出法相同.例如都出了锤子.甲赢的含义是甲出锤子 且乙出剪刀,甲出剪刀且乙出布,甲出布且乙出锤子这3种情况.乙赢的含 义是乙出锤子且甲出剪刀,乙出剪刀且甲出布,乙出布且甲出锤子这3种情 况.
[ 解] 把 3 个选择题记为 x1,x2,x3,2 个判断题记为 p1,p2. “甲抽到选择题,乙抽到判断题”的情况有: (x1,p1),(x1,p2),(x2,p1),(x2,p2),(x3,p1),(x3,p2),共 6 种; “甲抽到判断题,乙抽到选择题”的情况有: (p1,x1),(p1,x2),(p1,x3),(p2,x1),(p2,x2),(p2,x3),共 6 种; “甲、乙都抽到选择题”的情况有: (x1,x2),(x1,x3),(x2,x1),(x2,x3),(x3,x1),(x3,x2),共 6 种; “甲、乙都抽到判断题”的情况有:(p1,p2),(p2,p1),共 2 种.
[体系构建]
[题型探究]
频率与概率
对一批 U 盘进行抽检,结果如下表: 抽出件数 a 次品件数 b b 次品概率a 50 3 100 4 200 5 300 5 400 8 500 9
(1)计算表中次品的频率; (2)从这批 U 盘中任意抽取一个是次品的概率约是多少? (3)为保证买到次品的顾客能够及时更换,要销售 2 000 个 U 盘,至少需 进货多少个 U 盘?
质量指标(x,y,z) (1,2,2) (2,1,1) (2,2,1) (1,1,1) (2,1,2)
(1)利用上表提供的样本数据估计该批产品的一等品率; (2)在该样本的一等品中,随机抽取2件产品, ①用产品编号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 ②设事件B为“在取出的2件产品中,每件产品的综合指标S都等于 4”,求事件B发生的概率. 【导学号:20132197】
其中S≤4的有A1,A2,A4,A5,A7,A9,共6件,故该样本的一等品率 6 为10=0.6,从而可估计该批产品的一等品率为0.6.
(2)①在该样本的一等品中,随机抽取2件产品的所有可能结果为{A1, A2},{A1,A4},{A1,A5},{A1,A7},{A1,A9},{A2,A4},{A2,A5}, {A2,A7},{A2,A9},{A4,A5},{A4,A7},{A4,A9},{A5,A7},{A5, A9},{A7,A9},共15种. ②在该样本的一等品中,综合指标S等于4的产品编号分别为A1,A2, A5,A7,则事件B发生的所有可能结果为{A1,A2},{A1,A5},{A1,A7}, {A2,A5},{A2,A7},{A5,A7},共6种. 6 2 所以P(B)=15=5.
6 3 (1)“甲抽到选择题,乙抽到判断题”的概率是 P1=20=10,“甲抽到判断 6 3 题, 乙抽到选择题”的概率是 P2=20=10.故“甲、 乙两人中有一个抽到选择题, 3 3 3 另一个抽到判断题”的概率为 P=P1+P2=10+10=5. 2 1 (2)甲、乙两人都抽到判断题的概率是20=10, 故甲、乙两人至少有一人抽到选择题的概率是 1 9 1-10=10.
[规律方法] 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而概率是一个理论值.当做大量的 重复试验时,试验次数越多,频率的值越接近概率值,故可用频率来估计概 率.
[跟踪训练] 1.某射手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射击,结果如下: 射击次数 n 10 20 50 100 200 500
击中靶心次数 m 8 19 44 92 178 455 击中靶心的频率 0.8 0.95 0.88 0.92 0.89 0.91 (1)问该射手射击一次,击中靶心的概率约是多少? (2)假设该射手射击了 300 次,期望击中靶心的次数是多少?
(3)假如该射手射击了 300 次,前 270 次都击中靶心,那么后 30 次一定 都击不中靶心吗? (4)假如该射手射击了 10 次,前 9 次已击中 8 次,那么第 10 次一定击中 靶心吗? 【导学号:20132196】
[解析] 弄清频率与概率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解] (1)由题意,得击中靶心的频率与 0.9 接近,故概率约为 0.9. (2)击中靶心的次数大约为 300×0.9=270(次). (3)由概率的意义,可知概率是个常数,不因试验次数的变化而变化.后 30 次中,每次击中靶心的概率仍是 0.9,所以不一定击中靶心. (4)不一定.
得60分以上的人数 16
得60分以上的频率 0.533 0.540 0.520 0.520 0.512 0.503
发达地区 参加测试的人数 30 50 29 100 200 500 800 56 111 276 440
得 60 分以上的人数 17
得 60 分以上的频率 0.567 0.580 0.560 0.555 0.552 0.550 (2)估计贫困地区和发达地区参加测试的儿童得 60 分以上的概率分别为 0.503 和 0.550.
[ 跟踪训练] 5.由经验得,在某超市的付款处排队等候付款的人数及其概率如下: 排队人数 概率 0 0.2 1 0.14 2 0.4 3 0.1 4 0.1 5 个人及以上 0.06
阶段复习课 第三课 概 率
[核心速填]
1.频率与概率
近似值 ,是随机的,随着试验次数的不同而_______ 变化 ; 频率是概率的_________
频率 的稳定值,是一个_______ 常数 ,不要用一次或几次试 概率是多次试验中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