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英雄传》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
重叠的语法意义与虚词的作用

重叠的类型有四种:音节重叠、语素重叠、词的重叠、短语的重叠。
音节的重叠构成的是叠音词(单纯词),语素的重叠就是构词重叠,而词的重叠和短语的重叠称为构形重叠构词重叠和构形重叠的分别构形重叠构成的不是一个新的词,而是一个词的不同形式,构词重叠可以分出原式和重叠式如“清清楚楚”、“大大方方”、“干干净净”等,它的原式是“清楚”、“大方”、“干净”。
而“大大咧咧”、“慢慢吞吞”、“唧唧我我”则不能说成“大咧”、“慢吞”、“唧我”他们是由语素重叠而形成的属于构词重叠。
叠音词和语素重叠的辨别:他们都有AA这两种重叠形式,不能单用一个音节的是叠音单纯词,能单用的则是重叠式的合成词。
如“猩猩”、“姥姥”、潺潺等说成“猩”、“姥”、潺就没有意义了。
而哥哥、姐姐、爸爸、妈妈、星星等单说成哥、姐、爸、妈、星还有意义。
词的重叠和短语的重叠的区别:词的重叠如“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大大方方、认认真真、端端正正”等他们的原式是“明白、清楚、大方、认真、端正”他们的原式是词,所以称为词的重叠;而“前前后后、瓶瓶罐罐、左左右右”原式是“前后、瓶罐、左右”还可分为前和后、左和右,原式是一个短语,所以是短语的重叠。
重叠的语法意义:叠音词和构词重叠是为了构成一个新词,他是没有语法意义的。
构形重叠的语法意义分为以下几类:1动词的重叠,表示持续动作的行为的动词重叠表示动作的动量小,时量短,或尝试、轻松:想想看,打扫打扫,散散步。
2形容词的重叠,部分形容词重叠做壮语,如慢慢说,呆呆地看着;有些性质性的形容词重叠表示性状程度的加深或适中,如长长久久、高高兴兴;有些表示状态的形容词重叠表示强调,如雪白雪白、漆黑漆黑;由两个相反或相近的单音节形容词重叠联合构成的AABB式,如:高高低低、大大小小,这是句法结构中的固定格式,有些词还兼表繁多的意思,如前前后后、来来往往。
3量词的重叠表示逐一、每一、繁多的意思,如个个都要来,代代相传、歌声阵阵。
虚词的作用:1影响句子的合法性例:只有张三没有来——有张三没有来张三比李四还不老实——张三比李四不老实张三比李四更不老实——张三比李四不老实2影响句子的语义解释例:张三被抢走了一百来万——张三抢走了一百来万他请的人来了——他请人来了他才五岁——他五岁了不要去广场和超市等人多的地方——不要去广场和超市人多的地方3帮助实词表达某种语气例:1小王叫寝室给打扫得干干净净(“给”是助词,强调口语色彩)2 别说小王,连处长都不知道这件事(“连”作为助词,表示强调的语气)4语气词都有表示语气的作用他是会回来的,你不要急(“的”语气词,与“是”连用,表示强调的语气)——他会回来,你不要急他已经搬走了。
浅析汉语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

浅析汉语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作者:丁倩茹来源:《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02期[中图分类号]:H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2--011、动量是什么动量即动作的量。
有关动词重叠的动量,也是众说纷纭,大多学者把它解释为“短时”、“少量”、“轻量”。
直到朱景松先生做出了新的阐述:“所谓动作的量不能仅仅理解为动作时间长短、次数多少,而应该包括动作、行为、变化的各个侧面、各个环节可以有广义量的意义的因素。
朱景松先生对“量”含义的拓宽无疑对动词重叠语法意义的进一步研究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动词重叠的动量包括动作的时间长短、力度大小、难度高低、语气强烈与缓和等。
2、动词重叠的基本语法意义是减弱动量既然动量包含诸多因素,那么动词重叠后的语法意义的短时说、动作轻量说、委婉语气说等就可以概括为减弱动量。
具体到不同语境,每个句子的动量的侧重点会不一样;也可能同时弱化几个因素。
所以应该从具体事件着手分析动词重叠语法意义。
2.1 缩短动作时间动词重叠式最常见的效果是缩短动作时间。
(1)a你先坐一会儿,我去去就来。
b你先坐一会儿,我去就来。
句(1)是最典型的短时的例子。
重叠式“去去”体现说话者离开时间较短,让听者容易接受,且“一会儿”已经缩短了动作的时间,有限定作用,后半句只能使用重叠式。
类似的还有“你等等我”,不仅很有礼貌,还能缩短动作行为“等待”的时间,让请求更委婉。
而基本式“你等我”就没有这种短时的作用,且不如重叠式委婉、礼貌。
(2)他看看表:“已经10点了!”(3)年纪大了,重活干不了了,只能洗洗衣服,铡铡草,喂喂牲口。
看表是为了知道时间,一般1、2秒足以。
例(2)中“看看表”正好符合这样的语言环境,比基本式“看表”更加贴切。
例(3)强调动作时间不长,如果使用基本式“洗衣服”“铡草”“喂牲口”就不能体现动作的短时。
2.2轻化动作力度、难度动词重叠式的减弱动量还常表现在动作力度、难度的轻化上。
《儿女英雄传》词语重叠式语义研究

《儿女英雄传》词语重叠式语义研究“重叠”在汉语中是一种重要的语法手段,汉语重叠是一种普遍现象。
在《儿女英雄传》中,重叠式出现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量词诸多词类中,具有丰富的重叠形式,意义多样而统一。
本文着重对《儿女英雄传》中的一些重叠式的语义作进一步的探究,从中论证汉语重叠产生的语法意义。
标签:词语重叠式语义基式“重叠”是汉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汉语中是一种重要的语法手段。
写于19世纪中叶的《儿女英雄传》的语言作为汉语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阶段的代表,是《红楼梦》到现代北京话的中转站;其中重叠式数量多、形式多样而统一。
通过这部小说能较全面地呈现出汉语重叠后的语法意义。
本文所选材料出自《儿女英雄传》,括号内数字为该书页码。
一、名词重叠式黄廖本《现代汉语》认为“名词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亲属称谓以及其他少数词,例如‘妈妈、哥哥’和‘星星’等,这些是构成语素的重叠,不算构词的形态变化”。
①黄伯荣、廖序东认为有些名词是不可重叠的,但事实上这些名词还是可以重叠的。
在《儿女英雄传》中,名词重叠式数量也不少。
我们认为,名词重叠后可以产生以下意义。
(一)表示“各个、每个”(1)师傅(邓九公)是时时刻刻惦记着你(玉凤)!(407)(2)看不得那根子岔子只作柴火烧,可是家家儿用得着的。
(596)(3)一霎时,前场笙笛合奏,鼓板轻敲,老爷侧着耳朵一字字跟着听明白了两句。
(773)例(1)中“时时刻刻”是指“每时每刻”,用了这个词,凸现了师傅(邓九公)对玉凤姑娘的无微不至的关怀。
若改为“师傅时刻惦记着你”,则不会有这种表达效果。
例(2)、例(3)中“家家、字字”表示“每一家、各家”“每一个字”。
这种重叠式表达效果是名词基式无法达到的。
(二)表示“人员的混杂”(4)安老爷到了关厢,坐在车里一看,只见那条街上,不但南来北往的车驮络绎不绝,便是本地那些居民也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都穿梭一般拥挤不动。
(730)例(4)中“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指街道上混杂着男人和女人、相对年纪大的和相对年纪小的许多人,并以此来表现出街道上的人多。
《儿女英雄传》AXX式状态词研究

关 键 词 : 儿女 英雄 传》 状 态 词 《
( D 英 雄 传 》 以下 简 称 《 》 中 的 A X式 状 分 来 源 于 象 声 词 。 J女 ( 儿 ) X 态 词 按 X 是语 素 重 叠 ( B 还 是 音 节 重 叠 (b 分 为 X B ) b)
() 4 我看姐姐这 等鱼盘釜 个身子 , 这等竖塑
( 8 3) 儿 /8
是动词 、 容词 、 词 、 声词等 , 如 “ 睁睁 、 形 名 象 例 眼 活 塑盟 个模样儿……
( )一 个 是 瘦 怯 怯 的 书 生 ,一 个 是娇 滴 滴 的 女 5
迭 音 成 分 来 源 于 名 词 ; 笑 嘻 嘻 、 噜 噜 ” , 音 成 子 。 ( 9 0) “ 咕 等 迭 儿 /9
维普资讯
西北 成 人教 育 学报 2 0 0 2年 第 2期
讨 与争 鸣
《 儿女英雄传》 X ①A X式状态词研究
。 陈 烁
摘 要 : 儿 女 英雄 传 》中 大量 由语 素 重 叠和 音 节 重 叠 构 成 的 A X 式状 态 词 具 有 重 要 的语 法 、 辞 功 能 和 《 X 修
颤 巍巍 、 溜 溜、 光 明晃 晃 、 直矗 矗 、 黑魉 魉 、 的 。
恶狠 狠 、 答 答、 羞 细条 条、 娇娜 娜 、 黄澄 澄 、
瘦 怯怯 、 滴 滴 、 娇 热腾腾 、 生 生、 铮 铮 、 俏 铁
二 、A XX式 状 态 词 的语 法功 能
从 构 词 角 度 划 分 ,A X可 分 为 三 种 ,即前 一 语 X
A B式 和 A b式 两 种 , 这 两 种 格 式 的 运 用 同 中 有 如 : B b
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句,有明显的局限性。本文对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的探讨, 例②“求求你”是求一下你,“求”的动作可以反复进行,
力图解释动词重叠式在不同条件下的语法意义,更为合理地 但它只在表示动作进行的次数(即动量)。例③“安安群众
解释动词重叠式的各种情况。
的心”是安一次或一回群众的心,安的动作非持续进行。
一、时量短
( 二 ) 动词重叠式表示动量小时一般可以用“V 一下”
朱德熙先生认为,动词重叠式表示动作的量。所谓动作 来代替
的量,有两层含义,其中之一是从动作延续时间的长短来看,
①财神爷,灶王爷,都不保佑我,我干吗不试一下洋神
称为时量。动词重叠式表示时量短,指动作持续的时间比较短。 仙呢?
①你先睡,叫袭人陪我略坐坐。
会儿 / 一下”的形式。
“长时”和“多量”的意义。因此,动词重叠本身不表“长时”
二、动量小
和“多量”,在有表“长时”和“多量”的句子里,其“长时”
动作的量的另一层含义即是从动作反复次数的多少来 和“多量”是修饰语的意义加上去的。
看,称为动量。从动量来看,有些动词我们从心理上觉得是
四、尝试
不能持续的,这时动词重叠式通常表明动量小。
文化长廊
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杜洪英 青岛大学文学院
摘 要 :关于动词重叠表达的语法意义,众多学者提出
①于是他绕到后门,敲敲厨房门,等了一会儿,又敲敲。
很多不同的见解。本文从吸收借鉴前人经验成果的基础上, 门开了。
分析了在不同的情况下,动词重叠式表达的语法意义,包括 动量小、时量短、尝试义和委婉义等。
朱德熙先生认为,由动词重叠式表示动作动量短的意义
(下转第173页)
171
文化长廊
照 汉 语 习 惯 应 该 先 翻 译 时 间 状 语。который 代 指 前 文 的 потенциал,并在第二个分句中作主语。俄语文本翻译成汉 语时一定要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翻译时结合以上三点,再 加以处理,重新组合语序,最终才能被读者所接受。可以译 为 :当今世界积蓄了巨大的技术潜力,可以在提高人们的生 活质量,经济现代化方面实现真正的飞跃。这句话重新处理 还可以翻译成 :当今世界积蓄了巨大的技术潜力,这有助于 实现真正的飞跃,不论是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还是在经 济的现代化方面。
《儿女英雄传》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

《儿女英雄传》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动词重叠式有多种格式,格式不一样,语法意义也会有所差别;即使是同一格式,所处的语境不同,语法意义也不尽相同;在语言运用中,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是立体的,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就会得出不同的认识。
《儿女英雄传》动词重叠语法意义目前,近现代汉语动词重叠语法意义研究提出了五种主要的语法意义,即表时短量少、表祈使、表尝试、表轻松和表惯常。
近代汉语方面在张鸿魁(1995)、于江(2000))、唐韵(2001)等文章中得到集中反应。
在现代汉语研究中,李宇明先生综合了一些学者的看法,从四个方面描述了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a 表量少时短;b 表轻微或尝试;c 表多量;d 表惯常动作。
我们认为: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必须分不同的情况。
动词重叠式有多种格式,格式不一样,语法意义也会有所差别;即使是同一格式,所处的语境不同,语法意义也不尽相同;在语言运用中,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是立体的,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就会得出不同的认识。
通过对《儿女英雄传》一书的深入考察,我们发现该书中动词重叠既可以表示动作行为的时短量小,也可以表示动作行为的多量、表示尝试、表示委婉语气。
一、表时短量小王力先生在《中国语法理论》(1954)中把动词重叠看作是动作本身含有的某种性质,并把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概括为“短时貌”。
吕叔湘先生在《现代汉语八百词》和《汉语语法分析问题》著作中,承认动词重叠是动词变化形式,并总结为“短时态”(尝试态)。
朱德熙先生在《语法讲义》中指出(1982):“动词重叠式除了表示时量短之外,有时表示动量小。
”由此可见,动词重叠语法意义研究的主流意见是“短时”和“轻量”。
《儿女英雄传》中动词重叠表时短量小的出现频率相当之高,几乎每种重叠形式都有这种语法意义。
(1)公子一面吃着,舅太太又说:“吃完了,再把脸擦擦,就凉快了。
”(第三十七回)(2)华忠说:“小爷,你只别着急,等我歇歇儿告诉你。
《儿女英雄传》状态词的修辞和语用功能

《儿女英雄传》状态词的修辞和语用功能陈烁【摘要】状态词,即指那些用来描摹人或事物的颜色及某种状况或情态的形容词.这类词具有鲜明的口语色彩、形象色彩以及感情色彩,因而在写人状物方面有特殊的表现力.本文主要叙述<儿女英雄传>中的状态词在写人状物方面的修辞和语用功能.【期刊名称】《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年(卷),期】2006(016)001【总页数】3页(P36-38)【关键词】儿女英雄传;状态词;修辞【作者】陈烁【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语言文化传播学院,甘肃,兰州,73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46状态词,即指那些用来描摹人或事物的颜色及某种状况或情态的形容词。
它因具有极鲜明的语体色彩(口语色彩)、形象色彩以及感情色彩而在写人状物方面有着特殊的表现力。
清代作家文康的《儿女英雄传》[1]在语言方面独具特色,曾被称誉为“绝好的京语教科书”[2],文中状态词的使用,为人们所称道。
例如能仁寺十三妹救安骥的一段描写:两只手一层层的把住公子的衣襟,喀喳一声,只一扯扯开,把大襟向后又掖了一掖,露出那个白嫩嫩的胸脯来……可怜公子此时早已魄散魂飞,双眼紧闭。
那凶僧瞄准了地方儿,从胳膊肘上往前一冒劲,对着公子的心窝儿剌来,只听噗,“嗳呀!”咕咚,当啷啷,三个人里头先倒了一个。
[1]“白嫩嫩”、“魄散魂飞”暗示出了安公子的懦弱;同时凶僧的残暴,也写得有声有色,干净利索。
尤其是拟声词的连用,生活气息极浓,调动了人们的听觉,读来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更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仿佛令人有身历其境之感。
下面着重谈谈《儿女英雄传》中AABB式,AXX式,A里AB式和AXY等四式状态词的修辞和语用功能。
(一)AABB式AABB式除了表示描写、强调和小称等语法意义外,还可以表达说话人对事物的褒贬估价、好恶、爱憎等感情色彩。
《儿女英雄传》的作者正是利用了这一格式本身所含有的语义和语法方面的特征于言语活动之中,所以收到了令人满意的修辞和语用效果。
浅谈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浅谈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班级:08级专业:汉语言文学姓名:XX内容摘要:动词重叠是汉语中极富特色的语法形式,无论动词重叠的范围还是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一向都是语法研究的热点。
本文就动词重叠的形式和语义条件进行了简单的概括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分析了动词重叠式的各种语法意义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动词、动词重叠语法意义语法形式重叠是一种重要的语法手段,动词的重叠是汉语中特有的语言现象,具有丰富的表义作用、语法功能和表现形式,充分地表现了汉语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对动词重叠这一语法现象的研究,对于我们全面准确地把握汉语的本质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就谈谈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一、动词重叠的形式关于动词重叠的形式,包括AA式,如:尝尝,玩玩,问问,想想,走走,看看,听听,坐坐,谈谈。
A-A式,如:写一写,歇一歇,看一看,听一听,坐一坐,想一想,玩一玩,搁一搁,评一评,劝一劝,找一找,转一转。
A了A式,如:看了看,坐了坐,歇了歇,揉了揉,想了想,算了算,找了找,转了转,提了提,谈了谈,笑了笑,指了指。
A了-A式,如:摆了一摆,摸了一摸,侃了一侃,说了一说,挑了一挑,哼了两哼,拜了两拜,摆了两摆。
还包括A着A着、AAB、AABB式。
这主要是对动词重叠性质的认识不同、所依据的标准不同和汉语本身的原因所致。
以上所列举的几种形式中,有的属单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有的有双音节单纯动词的重叠形式,如嘀嘀咕咕、吆吆喝喝、唠唠叨叨等;有合成词的重叠式,如摇摇晃晃、指指点点、研究研究、拉拢拉拢、粉饰粉饰、洗洗澡、散散步等;还有单音节动词重叠后的加合形式,如来来往往、走走停停、进进出出等。
二、谈谈重叠与重复说到动词的重叠,首先要区分重叠和重复。
重叠是一种词汇的形态变化,通过形态变化来使这个词的语义稍作改变;而重复则属于一种语言运用的技巧,是一种辞格,用这种形式来增加整个句子的语气,增强表达感染力。
如“看看”“听听”“想想”等是单音节动词重叠,但是如“哭,哭,哭!除了哭你还能干什么?”“玩儿,玩儿,玩儿!就知道玩儿!”这些句子中的“哭,哭,哭”和“玩儿,玩儿,玩儿”就属于重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女英雄传》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
目前,近现代汉语动词重叠语法意义研究提出了五种主要的语法意义,即表时短量少、表祈使、表尝试、表轻松和表惯常。
近代汉语方面在张鸿魁(1995)、于江(2000))、唐韵(2001)等文章中得到集中反应。
在现代汉语研究中,李宇明先生综合了一些学者的看法,从四个方面描述了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a 表量少时短;b 表轻微或尝试;c 表多量;d 表惯常动作。
我们认为: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必须分不同的情况。
动词重叠式有多种格式,格式不一样,语法意义也会有所差别;即使是同一格式,所处的语境不同,语法意义也不尽相同;在语言运用中,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是立体的,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就会得出不同的认识。
通过对《儿女英雄传》一书的深入考察,我们发现该书中动词重叠既可以表示动作行为的时短量小,也可以表示动作行为的多量、表示尝试、表示委婉语气。
一、表时短量小
王力先生在《中国语法理论》(1954)中把动词重叠看作是动作本身含有的某种性质,并把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概括为“短时貌”。
吕叔湘先生在《现代汉语八百词》和《汉语语法分析问题》著作中,承认动词重叠是动词变化形式,并总结为“短时态”(尝试态)。
朱德熙先生在《语法讲义》中指出(1982):“动词重叠式除了表示时量短之外,有时表示动量小。
”由此可见,动词重叠语法意义研究的主流意见是“短时”和“轻量”。
《儿女英雄传》中动词重叠表时短量小的出现频率相当之高,几乎每种重叠形式都有这种语法意义。
(1)公子一面吃着,舅太太又说:“吃完了,再把脸擦擦,就凉快了。
”(第三十七回)
(2)华忠说:“小爷,你只别着急,等我歇歇儿告诉你。
” (第三回)
(3)程师爷道:“正是,不要过于那个,畅一畅罢。
” (第三回)
(4)他此时待有千言万语要发作出来,明一明自己的心,只是一时不知从那句说起是头一句。
(第二十六回)
(5)邓九公哈哈的笑道:“先生,你我虽是初交,你外面询一询,邓某也颇颇的有些微名。
”(第十七回)
从《儿女英雄传》中多数用例给人的感觉是说话人表动作行为的时短量小。
以拿重叠式与非重叠相较,非重叠则没有“量”的意义,重叠后就具有了“量”的意义。
上面所举的例子,“歇歇儿”,“歇”的时间不会长,“歇”的动作性也比较淡化了;“笑了一笑”“笑”的次数仅仅一次,“笑了一笑”的动作投入性也不强。
如果将两处重叠换为非重叠式就仅仅是一种动作的描述,“量”的意义便不存在,某些重叠后“量”确实发生了变化即减弱了动作行为的“量”。
二、表行为动作的多量
李人鉴(1964)认为:动词的重叠表示不定量,就尚未实现的动作行为来说,即可以持续、可以重复,对于已经实现的动作行为来说,它就是曾经持续或者曾经重复。
这里所说的“动作行为的多量”就是指动作行为反复多次完成,也即“动作行为的反复体”。
据我们考察,《儿女英雄传》中“表示反复多次”的动词重叠基本上是“AA 式”“AABB 式”“ABAB 式”重叠。
1. AA式
(1)不必讲,那褚大娘子拉拉这个,看看那个,已经哭得泪人儿一般。
(第三十二回)(第二十回)
(2)安老爷住了里间,外间白日见客,晚间家人们打铺,旁边的一间小灰棚,只可以作作饭菜,顿顿茶水。
(第三回)
很明显,例(1)“拉拉”“看看”表示“拉”和“看”的次数不是一次,而是反复多次。
例(2)“作作”“顿顿” 两个动词重叠对举两个动作的反复的意味更明显。
这几例AA 式重叠都是表示“动作行为的反复多次”。
2. AABB式
《儿女英雄传》中表示“反复多次”的AABB 式动词重叠比较多。
据我们统计,《儿女英雄传》中AABB 式动词重叠共有49 例。
其中46 例表示反复多次。
例如:
(1)我既这等苦苦相问,你自然就该侃侃而谈,怎么问了半日,你一味的吞吞吐吐,支支吾吾?(第五回)
(2)那大师傅就把我推推搡搡推到那间柴炭房里去,扣在大筐底下。
往后的事情我就不知道了。
(第七回)
(3)那大师傅就把我推推搡搡推到那间柴炭房里去,扣在大筐底下。
往后的事情我就不知道了。
(第七回)
(4)只听得外面果然闹闹吵吵的一轰进来一群四五个七长八短的和尚,手拿锹镢棍棒,拥将上来。
(第六回)
从语义上看,“AABB 式”中的“A”“B”大都有同义、近义、或反义的关系。
与原式相较,AABB 式动词重叠语义基本保留了原式的基本意义,并且另增加了附加义。
3.ABAB式
ABAB 式的动词重叠也可以表示动作行为的多量。
《儿女英雄传》中ABAB 式动词重叠共有116 例。
其中表示“反复多次”的ABAB 式有13 例。
(1)他可也没算计算计,此地到二十八棵红柳树有多远?(第四回)
(2)送客走后,连忙进书房来,问起原由,才再三的与先生陪礼,又把儿子着实责了一顿,说:“还求先生以不屑教诲教诲之。
”(第十八回) (3)你老太太接过来道:“快给大爷陪个不是,说等凤儿大了好生孝顺孝顺大爷罢。
”(第十九回)
三、表尝试
有些学者(如赵元任、朱德熙、吕叔湘、王还等)认为:动词重叠除了以上我们所提到的两种语法意义外,动词重叠还可以表示“尝试义”。
这在《儿女英雄传》中也有所体现,如:
(1)等织出布来,亲家太太,你搂搂算盘看,一匹布管比买的便宜多少。
(第三十三回)
(2)说着,才要收起来,公子道:“你把这个也留在外头,等闲了我弄几枝没头儿的箭试试看。
”(第三十一回)
(3)张老大,你想想,这事莫非欠些公道?(第三十二回)
四、表委婉语气
动词重叠式有时会给人以某种行为不重要、不足道,或者有轻松悠闲的意味,或者表示语气的委婉。
如
(1)偶然到亲戚一家儿走走,也是里头嬷嬷妈、外头嬷嬷爹的跟着。
(第一回)
(2)……便道:“我倒要听听这位天大地大无大不大的英雄。
”(第十八回) (3)舅太太看了才笑着说道:“这也罢了,看着我们外甥媳妇分上,帮帮姑太太罢。
”(第二十四回)
通过对《儿女英雄传》一书的深入考察,我们发现: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必须分不同的情况。
动词重叠式有多种格式,格式不一样,语法意义也会有所差别;即使是同一格式,所处的语境不同,语法意义也不尽相同;在语言运用中,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是立体的,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就会得出不同的认识。
参考文献:
\[1\]王力.中国语法理论.中华书局,1954.
\[2\]袁宾.近代汉语概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3\]朱德熙.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1980.
\[4\]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3.
\[5\]潘允中.汉语语法史概要.中州书画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