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叠的语法意义与虚词的作用
现代汉语常见语法问题

现代汉语常见语法问题二、语法具有什么性质?语法具有抽象性、层次性、递归性、系统性、稳固性、民族性。
1、抽象性抽象性是语法最基本的特征。
语法是从个别和具体的语言现象中抽象出来的,因此语法学并不研究具体的某个词、短语或句子的内容,而是从语素、词、短语、句子等语法单位的组合里抽象概括出共同的组合方式、类型及其如何表达语义。
2、层次性语法从表面上看是线性排列的东西,但是语法结构却是有层次性的。
除了联合短语外,主谓、述宾、述补、偏正等短语都能切分出两个直接成分。
直接成分还可以进一步切分出更小的直接成分,这样复杂短语就可以由大到小分析出若干层次。
3、递归性语法结构的递归性是指反复使用有限的语法规则,可以构成结构复杂的短语或句子。
4、系统性语法具有鲜明的系统性,是由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构成的严整有序的规则系统。
语法系统由若干子系统构成,包括语素系统、词类系统、短语系统、句子系统和句群系统。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法结构规律中最基本的两种关系。
5、稳固性语法与基本词汇构成语言的基础,具有很大的稳固性。
语法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演变,但是语法的变化比词汇、语音的变化缓慢得多,而且语法很难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而改变。
语法的急剧变化会影响语言交际的顺利进行。
6、民族性不同语言的语法之间既具有人类语言共同的语法结构规律,同时每种语言的语法同每个民族共同体的全体成员密切相关,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点。
五、汉语有哪些语法结构单位?这些语法单位之间有什么区别?汉语语法的结构单位分为语素、词、短语、句子、复句和句群六级。
1、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语法分析的最小单位。
语素是构成词的备用单位。
2、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法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
一部分词加上句调可以单独成句。
3、短语又称词组,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构成的语法单位,是没有句调的一组词。
短语一般加上句调就可以成句。
4、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构成的、能表达相对完整的意思、带有句调的语法单位。
现代汉语_词类(二)(1)

地 祥子傻子似的一气喝下去。(老舍《骆驼祥子》)
比况助词2
(2)一般 于是,小船轻飘飘地像流水落花,风吹柳絮一般地飞驶 起来。(刘绍棠《渔火》) 协和学院的通州旧址,改办潞河中学,却又与一般中学 不同,高中仍然分科。(同上) (3)一样 ―名雅,今后你也要跟连环大哥一样,改口叫我方雨舟。” 阮碧村交代了这么一句。 这盖着的,就一样东西,你猜猜看,它是什么? 小哥俩长得太一样了,别说你了,就是他们的妈妈,都 不能一下子分出谁是老大,谁是老二。
地 1、彻底de解决问题是不容易的。 4、问题得到了彻底de解决。 ||的 谓 主
主 ||] 状 谓 ] 中 中 状 动 || 宾 宾 ] 中 动 状 定 ) 中 请记住: 作为结构助词: “的”是定语的标志; “地”是状语的标志; “得“是补语的标志。
读音。 2、作用。
介词3
3、怎样区分介词和动词? (1)简单方法:
看句中除了这些词之外,还有没有第二个谓语动词,如果有, 它是介词,如果没有则是动词。
(2)先看以下四个例子:
王老师在家。 王老师在家备课。 王老师在备课 王老师坐在沙发上。
(动词) (介词) (副词) (介词)
A.―在”的后面是名词性词语,它们的前后没有别的动词
1. 虚词概说 2. 介词 3. 连词
5. 语气词 6. 虚词小结 7.词类小结
(
4. 助词
8. 练习
虚词概说
第三节 词类(下)
一、虚词概说 1.什么是虚词 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只有语法意义的词。 2.虚词的共同特点: (1)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独作句法成分,只能依附于实词
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 (2)数量少,封闭性强,在一定时期内,其数量基本没有增 减; (3)能量大,是决定汉语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其主要作用 是连结和附着。 (4)不能重叠。
自考“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12)

三、语法现象的分析 1、语法研究中对语法现象的划分主要有: (1)传统语法学提出把语法分成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
词法也称作形态学,主要描写词的形态特征和变化规则;句法⼜称作造句法,主要说明句⼦成分和句⼦类型。
传统语法的研究主要是印欧语,所以传统语法讲词法的内容很复杂,剩下的句法部分则很简单。
(2)结构语法学提出把语法分成两种规则,⼀种叫组合规则,另⼀种叫聚合规则。
就所有语法成分(⼩到语素和词,⼤到词组和句⼦)之间的关系⽽⾔,从线性的不同位置看都是相互如何搭配的关系,这就是组合规则;从线性的某个位置看都是相互能不能替换的关系,这就是聚合规则。
组合规则实际上是语法结构的构成规则,聚合规则实际上是语法成分的归类规则。
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是互相依存的。
(3)还有⼀种研究是把语法分成两个层⾯:⼀是核⼼语法层⾯,⼀是外围语法层⾯,现代形式语法学较多采⽤这种办法。
2、为什么说每个语法成分都既处在组合关系之中,⼜处在聚合关系之中: (1)组合规则指的是就线性的不同位置看,语法成分相互如何搭配的关系;聚合规则指的是从线性的某个位置看语法成分相互能不能替换出现的关系。
(2)组合规则实际上就是语法结构的构成规则,即哪个成分在前哪个成分在后。
句⼦的组合是这样,词和词的组合也是这样。
可见组合不是⼀个⼀个成分的组合,⽽是⼀类⼀类成分的组合,即什么样的成分出现在什么样的位置上,这是语法成分的归类,也就是聚合规则。
(3)因为每个语法成分既可能跟别的成分替换(聚合),⼜可能跟别的成分联结(组合),所以每个语法成分都是既处在组合关系中,⼜处在聚合关系中。
3、怎样区别核⼼语法和外围语法:核⼼语法仅指句法结构规则;外围语法则包括与语法有关的词语知识、语义知识和语⾳知识,是⼀种较新的语法分类观点,在理论和⽅法上有重要意义,也适⽤于各种语⾔。
四、语法的单位 1、语法单位通常分成四级或四种,即语素、词、词组和句⼦。
如果句组也算语法单位,就应该是五级或五种语法单位。
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虚词指的是在句子中没有具体意义的词语,主要用于连接、标识语法关系、表示程度、语气等功能。
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如下:1. 连接虚词:包括连词、介词、助词和状语。
它们用于连接句子、短语或词组,构建语法关系,以确保句子的完整和逻辑性。
例如:"and"、"or"、"but"等连词;"in"、"on"、"at"等介词;"is"、"was"等助词;"very"、"quite"等状语。
2. 标识语法关系的虚词:包括冠词、代词、疑问词和关系词。
它们用于标识名词或代词的性质、数量、指代关系等,起到限定、代替或引导的作用。
例如:"a"、"an"、"the"等冠词;"he"、"she"等代词;"what"、"who"等疑问词;"that"、"which"等关系词。
3. 表示程度、语气的虚词:包括副词、助词和语气词。
它们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副词,表示程度、方式、时间等,或用于表达说话者的语气和情感。
例如:"very"、"too"、"quite"等副词;"not"、"no"等助词;"perhaps"、"maybe"等语气词。
需要注意的是,虚词的意义较为抽象和泛化,不能独立成句,需要依附于其他实词才能构成完整的语言表达。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点整理大全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大全一、分类1、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够独立成句。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2、虚词: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二、实词(一)名词1、含义:表示人或者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名称的词2、种类:○1表示人的:教师、学生、工人、父亲、白求恩;○2表示具体事物的:房子、汽车、电话、计算机;○3表示抽象事物的:精神、物质、友谊、法律;(抽象名词)○4表示时间的:过去、现在、春节、元旦、早晨、晚上;(时间名词)○5表示处所的:北京、四川、中国、美国、亚洲;(处所名词)○6表示方位的: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以上、之下;(方位词)3、名词的语法特征:○1经常作主语和宾语,如:牛吃草;○2也可作定语,直接修饰另一名词,如:柳树梢头○3名词可以受数量短语修饰,如:一条河、一头牛、三位同学○4一般不受副词修饰,不能说“很同学”、“不房屋”○5不能重叠,亲属称谓以及其他少数词,如“妈妈、哥哥”等,这是构词的语素重叠,不算构形的形态变化。
○6有些名词能够加“们”表示群体。
不加“们”的名词可是个体,也可是群体。
*方位名词可以单用,但大多数情况下,它要用在名词的后边,表示事物所在的位置。
(二)动词1、含义: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2、种类:○1表示动作行为的:说、笑、写、看、走、休息、学习(动作动词)○2表示发展变化的:增加、减少、提高、降低、发生、出现(表示存在、变化、消失)○3表示心理活动的:爱、恨、喜欢、讨厌、想念、忘记、佩服、重视(心理活动动词)○4表示可能、意愿的:能、会、要、敢、得、可、可以、应、应该、愿意(能愿动词同)○5表示趋向的:上、下、去、来、进、出、到、过、过去、上来、回去、起来(趋向动词)○6表示判断的,只有一个:是(也叫判断词)3、动词的语法特征:○1动词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如“他爱祖国”○2动词能够前加副词“不”,除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和一些能愿动词能够前加程度副词外、多数不能加程度副词。
语法形式、语法意义与语法范畴

语法形式、语法意义及语法范畴主讲人吴锋文一、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一)两者之间的关系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是语法学的核心内容,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没有不表示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也没有无语法形式的语法意义。
例如:形容词的重叠式:高高、慢慢:语法形式(重叠式)一一语法意义(程度高“很”)猩猩、妈妈(重叠式)一一不是语法形式,因为不能表示什么语法意义很高(程度高)一一因为不是通过语法形式而是通过语汇形式表示的,因而这种“程度高”不是语法义而是词汇义。
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并非一一对应的,一种语法形式可以表示多种语法意义,不同的语法形式又可以表示相同的语法意义。
例如:红烧鱼块(偏正;动宾)安排好工作(动宾一偏正;动补)我的朋友、我朋友(偏正)都是NP也不VP、真是的(责怨义)(二)语法形式1 .语法形式语法形式,也叫语法手段,它是反映词语的组合规则和语法类别的形式标志,是表示语法意义的形式手段。
语法形式可分为显性语法形式和隐性语法形式。
显性的语法形式可以直接感知,主要包括语序、虚词、重叠、词缀以及各种语音手段。
例如:我笑一一笑我西瓜甜一一甜西瓜班长和副班长一一班长或副班长隐性语法形式不能直接感知,但可以通过组合、替换、扩展、变换等方式分析抽象出来。
例如:鸭蛋大鸡蛋大什么大鸡蛋很丄(主谓)鸡蛋大多大像鸡蛋那么大(偏正)鸡不吃了(受动;施动)2、显性语法形式主要有语序、辅助词、词缀、内部屈折、重叠、重音、语调、异根式、零形式等形式。
(1)语序^_指的是用词在句子中排列顺序的不同来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
我看书。
(SVO )日语:我书看。
(SOV) 看我书(VSO )古汉语和现汉语: 状语语序V+0+ 于+L封禅于泰山北败晋兵于河上定语、状语语序—中心语:我们正在操场打篮球。
we replaying basketball on the ground人称格的区分:动词前主格、动词后宾格」laugh —laugh at me(2)辅助词:专门用来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是一种重要的语法形式。
《现代汉语通论》第四章练习题全部答案

现代汉语通论第四章语法练习172页第四章第一节练习题第一节现代汉语语法概述(P172)练习题一、汉语语法的总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汉语语法四个主要特点。
汉语的特点是在跟印欧语的比较中表现出来的。
它的总特点是:不依赖于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而主要借助于语序、虚词等其他语法手段来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
这一总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语序的变化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起重大影响。
例如:电影导演(偏正关系)一—导演电影(述宾关系)一本杂志(偏正关系)——杂志一本(主谓关系)2.虚词的运用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有重要作用。
汉语里的虚词十分丰富,作用也特别重要。
例如:某些句法结构有没有虚词.结构关系和语义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如“大学生”是名词,是个指称;而“对大学生”则是介词结构,表示某种动作的对象。
3.词类跟句法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汉涪同类跟句法成分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比如动问除了主要做谓语,还可以做主语和宾语。
例如:他们两夫妻吵架了。
(作谓语)吵架不是件好事。
(作主语)老王就喜欢吵架。
(作宾语)4.短语的结构跟句子的结构以及词的结构基本—致。
例如:结构类型短语词句子联合哥哥弟弟兄弟团结,团结,再团结。
偏正牛皮箱子皮箱伟大的人民!述宾管理家务管家欢迎新同学。
述补说得明白说明高兴得跳起来。
主渭年纪轻年轻我们上课。
二、请以“不怕辣”“辣不怕”和“怕不辣”为例说明汉语语法语序变化的特点。
语序是汉语句法结构中的一个主要的表达手段,同样的词排列顺序不同。
句法结构关系也不同,所表达的意义也有所不同,例如:“不怕辣”“辣不怕”和”怕不辣”三个句子。
不、怕、辣排列的语序不同,其结构关系分别是:述(偏正)宾结构、主谓结构、述宾(偏正)结构。
从语义上看,其语义程度越来越深,这和否定副词“不”的语义指向有很大关系,“不怕辣”有被动承受的意味,“辣不怕”有主动承受的意味。
因为这里的话题是明白的。
而“怕不辣”则更加是主动的挑战,意思是越辣越好。
现代汉语下册重点 (3)

第五章语法语法是指组成词、短语、句子等有意义的语言单位的规则,语法是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语法的性质:(1)抽象性:语法是从众多具体的语法单位里抽象成其中共同的组合方式、类型及如何表达语义的规则。
一种语言里具体的词多得很,但其内部的组合规则和格式是很有限的,如“心情舒畅/服装整齐/步调一致/前途光明”这些句子意义各异,但结构相同,都是名词+形容词,加上句调就可以构成主谓句;(2)稳固性:任何事物在历史的长河中都在不断发展变化,而语法的变化就显得缓慢得多,如:主语位于谓语之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语法习惯;(3)民族性:比如“两本书”在汉语里有量词的习惯,“two books”在英语中却没有量词,这就是语法的民族性。
句法成分表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
词类划分的目的:在于说明语句的结构规律和各类词的用法。
词类划分的依据:①词的语法功能(主要)。
②词的意义标准(参考)。
③词的形态标准(参考)。
实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意义实在,即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虚词: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只有语法意义。
名词谓词比较表(名词、形容词、动词的比较)动词和形容词的区别虚词的特点:①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
②不能单独成句。
③不能单独作句法成分。
④不能重叠。
简答:“的”的词类并举例分析。
1.作结构助词,定语后用“的”,如“美丽的女孩”。
“的”可以用来组成名词性“的”字短语,如“找点吃的”,只能做主语或宾语。
2.作时间助词,插在动宾短语中间,表示过去发生的事情。
如“我昨天写的作业”。
3.作语气词,表陈述语气,主要用在句子的末尾,完成一个句子。
44页七、八题。
※举例说明短语结构类型有哪些?(12个)(一)、基本短语1、主谓短语:由有陈述关系的两个成分组成,前面被陈述部分是主语,表示要说的是谁或什么;后面陈述的部分是谓语,说明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
陈述关系用语序而不用虚词表示。
例:粮食//丰收(名//动)2、动宾短语:由有支配、涉及关系的两个成分组成,前面起支配作用的是动语,表示动作行为;后面被动作支配的部分是宾语,表示做什么、是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叠的类型有四种:音节重叠、语素重叠、词的重叠、短语的重叠。
音节的重叠构成的是叠音词(单纯词),语素的重叠就是构词重叠,而词的重叠和短语的重叠称为构形重叠
构词重叠和构形重叠的分别
构形重叠构成的不是一个新的词,而是一个词的不同形式,构词重叠可以分出原式和重叠式如“清清楚楚”、“大大方方”、“干干净净”等,它的原式是“清楚”、“大方”、“干净”。
而“大大咧咧”、“慢慢吞吞”、“唧唧我我”则不能说成“大咧”、“慢吞”、“唧我”他们是由语素重叠而形成的属于构词重叠。
叠音词和语素重叠的辨别:他们都有AA这两种重叠形式,不能单用一个音节的是叠音单纯词,能单用的则是重叠式的合成词。
如“猩猩”、“姥姥”、潺潺等说成“猩”、“姥”、潺就没有意义了。
而哥哥、姐姐、爸爸、妈妈、星星等单说成哥、姐、爸、妈、星还有意义。
词的重叠和短语的重叠的区别:词的重叠如“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大大方方、认认真真、端端正正”等他们的原式是“明白、清楚、大方、认真、端正”他们的原式是词,所以称为词的重叠;而“前前后后、瓶瓶罐罐、左左右右”原式是“前后、瓶罐、左右”还可分为前和后、左和右,原式是一个短语,所以是短语的重叠。
重叠的语法意义:叠音词和构词重叠是为了构成一个新词,他是没有语法意义的。
构形重叠的语法意义分为以下几类:1动词的重叠,表示持续动作的行为的动词重叠表示动作的动量小,时量短,或尝试、轻松:想想看,打扫打扫,散散步。
2形容词的重叠,部分形容词重叠做壮语,如慢慢说,呆呆地看着;有些性质性的形容词重叠表示性状程度的加深或适中,如长长久久、高高兴兴;有些表示状态的形容词重叠表示强调,如雪白雪白、漆黑漆黑;由两个相反或相近的单音节形容词重叠联合构成的AABB式,如:高高低低、大大小小,这是句法结构中的固定格式,有些词还兼表繁多的意思,如前前后后、来来往往。
3量词的重叠表示逐一、每一、繁多的意思,如个个都要来,代代相传、歌声阵阵。
虚词的作用:
1影响句子的合法性
例:只有张三没有来——有张三没有来
张三比李四还不老实——张三比李四不老实
张三比李四更不老实——张三比李四不老实
2影响句子的语义解释
例:张三被抢走了一百来万——张三抢走了一百来万
他请的人来了——他请人来了
他才五岁——他五岁了
不要去广场和超市等人多的地方——不要去广场和超市人多的地方
3帮助实词表达某种语气
例:1小王叫寝室给打扫得干干净净(“给”是助词,强调口语色彩)
2 别说小王,连处长都不知道这件事(“连”作为助词,表示强调的语气)
4语气词都有表示语气的作用
他是会回来的,你不要急(“的”语气词,与“是”连用,表示强调的语气)
——他会回来,你不要急
他已经搬走了。
(表陈述,同时又表示已成事实)
你知道我有多着急吗?(表示疑问的语气)
你今天会去参加聚会的吧?(表疑问)让他去吧,没关系的。
(表商量)
5帮助表示实词与实词之间的某种语义关系或语法关系
1同学们、老师们、孩子们、老人们(们,用在实词的后面,表示群体)
2他五岁才上幼儿园——他五岁就上幼儿园。
(前者表示上学晚了,后者表示上学太早了)
3连词多可表示实词与实词之间的转折、递进、连接等关系。
如:他本来想去参加这次聚会,但是他没有钱。
(表转折)才10点他说去吃饭,便真的去了(表连接)他连这道题都不会做,更不用说做奥数题了(表递进)
6改变实词的表述功能
这太棒了——这太棒(前者可以成立,后者不行)
这真棒了——这真棒(前后两者都成立)
7帮助实词表示某种语法特征
结构助词“的、地、得”分别是“定语、壮语、补语”的标志,“的”字可以组成“的”
字短语,还可以表示列举不尽,如冰箱里有鱼啊、肉啊、水果啊什么的。
“所”字也可构成所字短语。
动态助词“了、着、过”表示“完成、进行、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