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句,有明显的局限性。本文对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的探讨, 例②“求求你”是求一下你,“求”的动作可以反复进行,
力图解释动词重叠式在不同条件下的语法意义,更为合理地 但它只在表示动作进行的次数(即动量)。例③“安安群众
解释动词重叠式的各种情况。
的心”是安一次或一回群众的心,安的动作非持续进行。
一、时量短
( 二 ) 动词重叠式表示动量小时一般可以用“V 一下”
朱德熙先生认为,动词重叠式表示动作的量。所谓动作 来代替
的量,有两层含义,其中之一是从动作延续时间的长短来看,
①财神爷,灶王爷,都不保佑我,我干吗不试一下洋神
称为时量。动词重叠式表示时量短,指动作持续的时间比较短。 仙呢?
①你先睡,叫袭人陪我略坐坐。
会儿 / 一下”的形式。
“长时”和“多量”的意义。因此,动词重叠本身不表“长时”
二、动量小
和“多量”,在有表“长时”和“多量”的句子里,其“长时”
动作的量的另一层含义即是从动作反复次数的多少来 和“多量”是修饰语的意义加上去的。
看,称为动量。从动量来看,有些动词我们从心理上觉得是
四、尝试
不能持续的,这时动词重叠式通常表明动量小。
文化长廊
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杜洪英 青岛大学文学院
摘 要 :关于动词重叠表达的语法意义,众多学者提出
①于是他绕到后门,敲敲厨房门,等了一会儿,又敲敲。
很多不同的见解。本文从吸收借鉴前人经验成果的基础上, 门开了。
分析了在不同的情况下,动词重叠式表达的语法意义,包括 动量小、时量短、尝试义和委婉义等。
朱德熙先生认为,由动词重叠式表示动作动量短的意义
(下转第173页)
171
文化长廊
照 汉 语 习 惯 应 该 先 翻 译 时 间 状 语。который 代 指 前 文 的 потенциал,并在第二个分句中作主语。俄语文本翻译成汉 语时一定要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翻译时结合以上三点,再 加以处理,重新组合语序,最终才能被读者所接受。可以译 为 :当今世界积蓄了巨大的技术潜力,可以在提高人们的生 活质量,经济现代化方面实现真正的飞跃。这句话重新处理 还可以翻译成 :当今世界积蓄了巨大的技术潜力,这有助于 实现真正的飞跃,不论是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还是在经 济的现代化方面。
论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

论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1. 嘿,你知道动词重叠有啥语法意义不?那可老有趣了。
就像“看看”这个词,动词重叠有时候表示尝试。
比如说,你到一个新地方找路,你可能就会说“我去看看那条路对不对”,这就是想试着去确认一下路的情况。
这就好像你在黑暗里伸出手,轻轻摸索着找东西一样,动词重叠就给动作加了这么点儿试探的感觉。
2. 动词重叠啊,还能表示动作的短暂呢。
拿“笑笑”来说吧。
你看到一个好玩的小笑话,可能就“笑笑”就过去了。
这和那种开怀大笑不一样。
就好比一阵微风轻轻吹过你的脸,只是那么短暂的一下触动。
不像一直笑个不停,这重叠的动词就把笑这个动作变得很短暂,很轻快。
这多神奇啊,你不觉得吗?3. 咱再说说“走走”这个词。
动词重叠有时表达一种轻松、随意的感觉。
就像你在公园里,没啥目的,就“走走”。
这和那种急匆匆赶路的“走”完全不同。
就像一只小蝴蝶在花丛中自由自在地飞舞,没有啥压力,动词重叠就赋予了这个动作一种很悠闲的情绪。
你有没有过这种“走走”的惬意时光呢?4. 我发现“说说”这个动词重叠很有意思呢。
它能表示动作的反复。
你和朋友聊天,可能会不停地“说说”这事儿,“说说”那事儿。
这就像一群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不停地交流着啥。
这反复的动作通过动词重叠就表现得很生动,好像说话这个动作一直在持续,就像水流一样源源不断,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吗?5. 你瞧“想想”这个词。
动词重叠在这里可以表示动作的缓和。
比如说你和别人起了争执,你不会直接就发火,而是说“让我想想”。
这就像在一个紧张的气氛里,突然拉了一个缓冲带。
就好比赛车在高速行驶的时候突然减速了一下,避免了直接的冲突。
你生活里有没有这种需要“想想”来缓和气氛的时候呢?6. 再来看“吃吃”这个动词重叠。
它呀,有表示少量的意思。
比如你在别人家做客,主人给你拿了很多吃的,你可能会说“我吃吃这个就好啦”。
这就不是说要大吃特吃,而是只吃一点儿。
这就像从一大袋糖果里只拿出几颗来尝尝,动词重叠让这个“吃”的量变得很少,很节制。
《儿女英雄传》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

《儿女英雄传》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动词重叠式有多种格式,格式不一样,语法意义也会有所差别;即使是同一格式,所处的语境不同,语法意义也不尽相同;在语言运用中,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是立体的,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就会得出不同的认识。
《儿女英雄传》动词重叠语法意义目前,近现代汉语动词重叠语法意义研究提出了五种主要的语法意义,即表时短量少、表祈使、表尝试、表轻松和表惯常。
近代汉语方面在张鸿魁(1995)、于江(2000))、唐韵(2001)等文章中得到集中反应。
在现代汉语研究中,李宇明先生综合了一些学者的看法,从四个方面描述了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a 表量少时短;b 表轻微或尝试;c 表多量;d 表惯常动作。
我们认为: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必须分不同的情况。
动词重叠式有多种格式,格式不一样,语法意义也会有所差别;即使是同一格式,所处的语境不同,语法意义也不尽相同;在语言运用中,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是立体的,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就会得出不同的认识。
通过对《儿女英雄传》一书的深入考察,我们发现该书中动词重叠既可以表示动作行为的时短量小,也可以表示动作行为的多量、表示尝试、表示委婉语气。
一、表时短量小王力先生在《中国语法理论》(1954)中把动词重叠看作是动作本身含有的某种性质,并把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概括为“短时貌”。
吕叔湘先生在《现代汉语八百词》和《汉语语法分析问题》著作中,承认动词重叠是动词变化形式,并总结为“短时态”(尝试态)。
朱德熙先生在《语法讲义》中指出(1982):“动词重叠式除了表示时量短之外,有时表示动量小。
”由此可见,动词重叠语法意义研究的主流意见是“短时”和“轻量”。
《儿女英雄传》中动词重叠表时短量小的出现频率相当之高,几乎每种重叠形式都有这种语法意义。
(1)公子一面吃着,舅太太又说:“吃完了,再把脸擦擦,就凉快了。
”(第三十七回)(2)华忠说:“小爷,你只别着急,等我歇歇儿告诉你。
动词重叠形式的意义

动词重叠形式的意义0911122班刘畅15号通过前人历史和语料,可以了解到,动词的重叠形式是汉语中极富特色的语法形式,重叠是一种语法手段,动词的重叠是汉语中特有的语言现象,具有丰富的表义作用、语法功能和表现形式,充分地表现了汉语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王力先生认为重叠是动作本身含有的某种性质,并概括为“短时貌”。
吕叔湘承认动词重叠式是动词变化形式,并总结为“短时态(尝试态)”。
俞敏较早指出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属于“量”的范畴,朱德熙进一步将“量”分为动量和时量,认为动词重叠表示时量短或动量小。
邢福义则提出“短暂性摆动”的见解。
众多学者认为,动词的重叠形式包括:AA:问问想想、A-A:劝一劝找一找、A了A:笑了笑指了指、A了-A:挑了一挑,哼了两哼四种形式。
还有的认为,除了这上种形式外,还包括A着A着:想着想着数着数着、AAB:帮帮忙点点头、AABB:拉拉扯扯来来往往式。
意义中,由于动词重叠的范围各家所指不完全一样,只有在AA式上,语法学者们达成了共识。
(一)表短暂例子:你妈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你应该去看看她。
句意则渗透出应该多去看看之意。
(二)表尝试例子:你生生孩子,就知道什么是痛苦了。
此句表达了一种比较强烈的“尝试”义。
(三)表示过程的延续——量的增加例子:他退休以后,平常看看书,下下棋,和老朋友聊聊天,倒也不寂寞。
此句作为过程在延续,因此觉得比较充实。
(四)表示不定量这种类型在前人看来,是对于尚未实现的动作行为来说,就是它可以持续或者可以重复;对于已经实现的动作行为来说,就是它曾经持续或者曾重复。
(五)强化能动性例子:你咳嗽咳嗽,没准能咳出来。
表明说话人实际已把这些动作、行为看成当事人的有意行为了,非自主动词所在句子表示的事件成为或主观上成为一种可控事件。
(六)可控性例子:你应该爱惜爱惜你的身体了。
此句自主动词重叠式凸显动作主体对动作行为的可控性。
通过这些事例,我自己总结的意义有:一:增强表达效果,增添主观色彩。
明代动词重叠AA”式和A-A”式的语法意义

明代动词重叠AA”式和A-A”式的语法意义摘要: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AA”式和“A-A”式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
动词重叠式有多种格式,格式不一样,语法意义也会有所差别;即使是同一格式,所处的语境不同,语法意义也不尽相同;在语言运用中,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是立体的,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就会得出不同的认识。
通过对明代动词重叠“AA”式和“A-A”式的深入考察,我们发现该书中动词重叠既可以表示动作行为的时短量小,也可以表示动作行为的多量、表示尝试表示委婉语气。
关键词:“AA”式和“A-A”式;动词重叠;语法意义动词“AA”式和“A-A”式在不同的语境下具有不同的语法意义。
本文在借鉴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明代的相关文献分析明代动词“AA”式和“A-A”式的语法意义。
尝试对VV 和V-V 的源流关系作合理的解释,并对二形式的对比发展作细致的分析。
①一、关于动词A-A 和AA 的研究回顾在A-A 和AA的内部研究方面,王力先生在《中国语法理论》中指出:“短时貌是有动词加数量末品演变而来的,例如‘看看’系从‘看一看’变来。
像‘看一看’这种仂语,是把普遍一种行为看作连续不断的许多行为的合体,然后把现在所叙述的行为看作不是连续不断的合体,而是一个行为的单体。
这样,说话人所想象的时间自然是很短暂的。
”有学者从历史溯源角度入手,范方莲先生的《试论所谓动词重叠》从句法、语用方面比较格式之间的关系,从而否定动词构形的存在。
她明确表示:“我们认为‘AA’就是‘A-A’,当中的‘一’在特定的语音条件下脱落了。
”张轸对现代汉语里表示时间短、次数少的“AA”式和“A-A”式的来源作了深入探究,认为:“‘A-A’式先产生,‘AA’后产生,他们与表示动作反复的动词重叠式没有直接关系”,指出“AA”和“A-A”的产生与近代汉语广泛兴起并使用的动词借用动词量的用法有直接联系。
还有学者从共时角度入手开展研究,比如萧国政、李汛从描述差异、祈使差异、结构差异三方面分析了VV与V-V两种格式的差异,颇有新意。
论动词重叠的意义(作业)

论动词重叠的意义0911122班凌捷19号说到动词的重叠,首先要区分重叠和重复。
重叠是一种词汇的形态变化,通过形态变化来使这个词的语义稍作改变;而重复则属于一种语言运用的技巧,是一种辞格,用这种形式来增加整个句子的语气,增强表达感染力。
其次还要区分重叠和叠字。
重叠词都有基式,即不重叠的形式。
如“看”重叠为“看看”“看一看”,不重叠的“看”就是基式,后面重叠的就是重叠式。
动词重叠前后,也就是它的基式和重叠式的基本意义没有改变。
而叠字则属于一种构词法,就是两个相同的字合成一个词表达一定的意义。
动量,是指动作行为的力度、涉及的范围、活动的幅度、反复的次数和持续的时长等。
动词是句子组织的中心,句子中所出现的成分几乎都可能与动量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因此,物量、数量和下面要讨论的度量的变化,都可能与动量有关。
能重叠的动词主要是可控性动词。
单音节动词有A A、A一A、A了A、A了一A等重叠式。
一般的双音节动词有A B A B、A B了A B等重叠式,“理发、游泳、鞠躬、睡觉、散步”等用A A B式重叠。
动词重叠最常见的作用是“减小动量”,即赋予基式所代表的动作行为以反复次数少(次少)、持续时间短(时短)的意义,但也有“加大动量”的现象。
次少时短一般说来,持续性动词的重叠,多表示持续的时间短,非持续性的动词具有可反复性,重叠多表示反复的次数少。
但是,动词的持续性与否不是一刀两断的。
许多动词在不同的角度看或在不同的语境下,或是持续性的,或是可反复性的;如“闻”,在“闻了一会儿”中是持续性的,或是强调它的可持续性的一面;在“闻了一次、闻过几回”中,是反复性的,或是强调它的可反复性的一面。
有些动词是持续性的还是可反复性的,其特征并不明显,可以说是兼而有之,如“动员、理发”等。
因此,许多动词重叠式可以兼表次少时短,或不能清楚地分出是表次少还是表时短。
例如:她凑近玫瑰花闻了闻,香,真香。
“闻了闻”既表示闻的次数少(至少一次),也表示闻的时间短,难以分清或根本不需要分清是表示次少,还是表示时短。
浅谈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浅谈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班级:08级专业:汉语言文学姓名:XX内容摘要:动词重叠是汉语中极富特色的语法形式,无论动词重叠的范围还是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一向都是语法研究的热点。
本文就动词重叠的形式和语义条件进行了简单的概括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分析了动词重叠式的各种语法意义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动词、动词重叠语法意义语法形式重叠是一种重要的语法手段,动词的重叠是汉语中特有的语言现象,具有丰富的表义作用、语法功能和表现形式,充分地表现了汉语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对动词重叠这一语法现象的研究,对于我们全面准确地把握汉语的本质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就谈谈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一、动词重叠的形式关于动词重叠的形式,包括AA式,如:尝尝,玩玩,问问,想想,走走,看看,听听,坐坐,谈谈。
A-A式,如:写一写,歇一歇,看一看,听一听,坐一坐,想一想,玩一玩,搁一搁,评一评,劝一劝,找一找,转一转。
A了A式,如:看了看,坐了坐,歇了歇,揉了揉,想了想,算了算,找了找,转了转,提了提,谈了谈,笑了笑,指了指。
A了-A式,如:摆了一摆,摸了一摸,侃了一侃,说了一说,挑了一挑,哼了两哼,拜了两拜,摆了两摆。
还包括A着A着、AAB、AABB式。
这主要是对动词重叠性质的认识不同、所依据的标准不同和汉语本身的原因所致。
以上所列举的几种形式中,有的属单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有的有双音节单纯动词的重叠形式,如嘀嘀咕咕、吆吆喝喝、唠唠叨叨等;有合成词的重叠式,如摇摇晃晃、指指点点、研究研究、拉拢拉拢、粉饰粉饰、洗洗澡、散散步等;还有单音节动词重叠后的加合形式,如来来往往、走走停停、进进出出等。
二、谈谈重叠与重复说到动词的重叠,首先要区分重叠和重复。
重叠是一种词汇的形态变化,通过形态变化来使这个词的语义稍作改变;而重复则属于一种语言运用的技巧,是一种辞格,用这种形式来增加整个句子的语气,增强表达感染力。
如“看看”“听听”“想想”等是单音节动词重叠,但是如“哭,哭,哭!除了哭你还能干什么?”“玩儿,玩儿,玩儿!就知道玩儿!”这些句子中的“哭,哭,哭”和“玩儿,玩儿,玩儿”就属于重复。
汉语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及其影响因素

汉语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及其影响因素
1.表示重复动作:重叠的动词表示相同的动作反复进行。
例如:走走停停、吃吃喝喝
2.表示连续动作:重叠的动词表示动作不间断地连续进行。
例如:叮叮当当、哗哗乱动
3.表示强调程度:重叠的动词表示动作的程度加深或强调。
例如:笑得哈哈大笑、跑得飞快
动词重叠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1.动态词和静态词的区别:动词重叠主要发生在动态词上,因为静态词没有持续性或重复性的特点,不适合进行重叠。
例如:看看书(重叠) vs. 有一本书(不适合重叠)
2.动作特点:一些动作本身具有重复、连续或程度加深的特点,更容易进行重叠。
例如:敲(重复声音) vs. 想(思考过程)
3.语义规范性:一些动词可以进行重叠,但并不常见或不符合语义规范性,使用时需要注意。
例如:吃(可以进行重叠,但不常见) vs. 吃饭(常见)
总之,汉语动词重叠通过重复同一个动词来强调动作的重复、连续或程度加深。
重叠的动词主要发生在动态词上,受动作特点和语义规范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