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动词重叠形式语法_语义_语用研究
浅析现代汉语词语的重叠格式

语言新探浅析现代汉语词语的重叠格式杨晓辉洛阳铁路信息工程学校摘要:重叠是汉语中一种重要的语法手段,其语音、语法、语用特征近年来引起了汉语语法学界的极大兴趣和广泛关注,已成为现代汉语语法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
本文就现代汉语词语重叠的分类,格式,语义特征以及条件作出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语;重叠一、名词重叠1.AA式。
如爷爷、奶奶、爸爸、星星、本本、兜兜、裤裤、宝宝、桌桌、:时时、事事、处处、人人等。
2.ABB式。
如山沟沟、线团团、布兜兜、面糊糊、羊羔羔、烟嘴嘴等。
3.AAB式。
如毛毛虫、嘎嘎枣、拉拉面、温温水、牛牛车、跷跷板等,4.AABB式。
如日日夜夜、年年岁岁、家家户户、花花草草、头头脑脑、规规矩矩等。
5.ABAB式。
如意思意思。
二、动词重叠1.AA式。
如看看、听听、坐坐、谈谈、讲讲、换换等。
2.ABAB式。
如打听打听、解释解释、唠叨唠叨、照顾照顾、准备准备、交待交待、整理整理、讨论讨论、比划比划、指点指点、商量商量等。
3.AAB式。
如帮帮忙、点点头、散散步、洗洗澡、下下棋、打打球、算算账、看看报、过过瘾、拉拉票、诉诉苦、理理发等。
4.AABB式。
如摇摇摆摆、打打闹闹、说说笑笑、蹦蹦跳跳、躲躲藏藏、拉拉扯扯、来来往往、走走停停、进进出出、嘀嘀咕咕等。
三、形容词重叠1.AA式。
如红红(的)、大大(儿)的、小小(儿的)等,这一次词语后面经常附加了后缀“儿”和“的”。
2.ABB式。
如亮晶晶、红彤彤、香喷喷、甜丝丝、白茫茫、慢腾腾、硬邦邦等。
3.AABB式。
如干干净净、高高兴兴、密密麻麻、轰轰烈烈、漂漂亮亮、大大方方、整整齐齐等。
4.ABAB式。
如雪白雪白、笔直笔直、煞白煞白、冰凉冰凉、通红通红等。
5.A里AB式。
如糊里糊涂、慌里慌张等。
吕冀平把A 里AB式看作是AABB式的转换形式,例如“慌里慌张”是“慌慌张张”的转变。
四、数词重叠1.AA式。
如万万、两两。
这种重叠也可以表示相乘,如“二二得四”。
浅析汉语双音节动词重叠式ABAB与AAB

浅析汉语双音节动词重叠式ABAB与AAB 作者:李婧来源:《资治文摘》2016年第07期【摘要】动词重叠是构型达意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以并列式双音节动词和动宾式双音节动词的重叠式为研究对象,以生成语法中的轻动词理论为理论支持,旨在分析两类动词分别在构造动词重叠式ABAB和AAB时的句法机制。
【关键词】生成语法;轻动词;动词重叠一、引言重叠是形态构造的重要手段,在语言学研究中一直是备受热议的现象。
动词重叠会为结构注入丰富的语义内涵,而在现代汉语中动词重叠的构成形式也是多种多样。
单音节动词的重叠式包括“VV”、“V了V”、“V一V”和“V了一V”几种,而双音节动词重叠式主要有“ABAB”和“AAB”式。
本文将聚焦于双音节动词的重叠,以生成语法为理论背景,分析双音节动词的两种重叠式在生成机制上的异同。
Larson(1988)在对英语双宾句的研究中提出了VP shell理论,即双层动词投射的理念,认为在实动词投射VP上层还有一个功能性投射VP shell,虽然没有直接引入轻动词(light verb)的概念,但是VP壳实质上就是在发挥隐性的轻动词的功能。
乔姆斯基后来对轻动词理论加以调整,以小写的v代表功能性空语类成分轻动词,轻动词是句法结构中的核心功能语类,其使用范围扩大被用来解释双宾语动词、非宾格动词、作格动词等各类结构的生成机制。
动词短语投射VP的上层存在一个以轻动词v为中心语的功能性的轻动词短语投射vP,轻动词是隐性的功能性成分没有语音形式,轻动词v会吸引实动词投射的中心语V向上移位。
本文认为这一理论也可以很好地解释动词重叠式的构造过程。
二、动宾式双音节动词的重叠在动宾式双音节动词的两个词根中,动词词根表示动作或行为,名词词根代表着被影响或统治的目标。
动词词根是中心语词根,它与名词词根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例如奏乐、健身、演戏、跳舞、遛鸟等。
动宾式双音节动词常用AAB式构造动词重叠,例如:亮相喝茶扫地骑车跳舞亮亮相喝喝茶扫扫地骑骑车跳跳舞*亮相亮相*喝茶喝茶*扫地扫地*骑车骑车*跳舞跳舞1.张三平时喜欢喝喝茶、溜溜鸟、听听戏2.喝点热汤驱驱寒气3.张三不好意思地绕绕头在动宾式双音节动词的内部结构中,动词词根控制名词词根。
AA式重叠动词“管管”研究

AA式重叠动词 管管 研究郭树森(兰州大学甘肃兰州730000)㊀㊀摘要: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比研究发现 管管 不仅具有 表示动作动量小或时量短或尝试轻松 等AA式重叠动词共有的意义,而且在特定的语境中或与特定词组搭配之时还具有表示动量大㊁时量长的意义及加强语气㊁强调态度的作用㊂关键词:管管动词重叠语义语用中图分类号:H173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3-0060-02㊀㊀前人对AA式动词重叠式有着详细的研究,结论可概括为 短时㊁少量㊁尝试可以认作是动词重叠式AA的意义 ㊂然而,动词重叠式乃是一种隐性的多义语法形式,已有的研究尚未完全解决所有问题㊂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仅选取AA式重叠动词 管管 并结合具体的语言材料对其进行研究㊂一㊁ 管管 与AA式重叠动词的共性黄伯荣㊁廖序东认为可持续动作的动词的重叠式表示动量小或时量短或尝试轻松等意义㊂①朱德熙认为重叠式动词具有短时义或小动量,用在祈使句中可缓和语气㊂②吴启主认为短时㊁少量㊁尝试是AA式动词重叠式的共同意义㊂③这说明前人在重叠式动词的语法形式上取得了基本的共识㊂(一)AA式重叠动词表示动量小如:(1)我该去理理发了㊂(理一次发)(2)他伸伸舌头没说话㊂(表次数)(3)小华揪揪小猫的胡子㊂(动作变轻)(4)尝尝我做的饭菜吧㊂(尝一下)(5)王副馆长说: 我只管管业务就行! (有无足轻重的意味)依据以上的例句我们可以发现:(5)中的 管管 与(1) (4)中的AA式重叠动词有着相同的意义,即表示动量小㊂(二)AA式重叠动词表示时量短如:(6)这本书给我看看㊂(短时间浏览)(7)退休之后他平时也就是和老朋友聊聊天㊂(动作持续时间短)(8)吃了晚饭我们出去走走㊂(时间短,只走一会儿)(9)他在家煮饭给孩子吃,管管农田,省去租房的费用㊂(管理时间变短)依据以上的例句我们可以发现:(9)中的 管管 与(6) (8)中的AA式重叠动词有着相同的意义,即表示时量短㊂(三)AA式重叠动词表示尝试㊁轻松㊁缓和的意义动作行为动词从动作来看便是动量之大小,从时间来看便是时量之长短,也就是说量的范畴与时的范畴是可重叠动词最基本的两个范畴㊂而动词重叠式相比于原动词,其在时的范畴上变短,量的范畴上变小㊂这种变化进而导致动词重叠式在情态范畴上呈现出一种缓和㊁随意㊁尝试㊁轻松的风格㊂试看下例:(10)你帮帮我吧㊂(语气缓和)(11)我也就是随便看看㊂(表示随意)(12)让我来试试㊂(表示尝试)(13)那我就管管看吧㊂(表示尝试)(14)这些花草你平时管管就行了㊂(表示轻松随意)通过例句可以发现:AA式重叠动词在时㊁量变化的基础上呈现出缓和㊁随意㊁尝试㊁轻松的意义㊂ 管管 亦是如此,表达缓和㊁随意㊁轻松的意义㊂通过研究可以发现 管管 与其他AA式重叠动词相同,在时的范畴㊁量的范畴和情态范畴这三个方面呈现出了 时量短,动量小,表示随意㊁尝试㊁缓和的意义 的特点㊂这是前人的研究成果,在此不再赘述㊂二㊁ 管管 的特异性研究虽然AA式重叠动词的共同意义已经达成共识㊂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却仍然能感受到 管管 并不完全符合已有的研究结论㊂试看例句:(15)谁来管管 黑中介 !(16)叫他好好管管他的儿子㊂(17)欺负孩子的事俺看来很觉不平,一定要伸手管管了㊂(18)苗莉莉冷冷地问㊂ 你好好管管你家那个姓郭的㊂(19) 你是不是能管管你们那位? 她冷若冰霜地说㊂以上6个例句中, 管管 既不表示时量短㊁动量小,也不表示随意㊁尝试㊁缓和的意义,而是表示量的增大(时量和动量)或情态的强化㊂(15)指对中介加大管理力度㊂(16)有严厉管教的意思㊂(17)既不指管一下也不指管一会儿而是管到底㊂(18)㊁(19)中,由于情态词汇的制约,语气强硬,有说话人要求听话人好好管教某人某事的意思㊂这与袁福静所言 动词重叠式可以使说话者表达意愿和态度的语气显得温和温婉一些 ④并不相符㊂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乃是因为动词重叠式是一种隐性的多义语法形式㊂⑤通过例句,可以发现表示量增大(时量和动量)的 管管 往往出现于三种语境之中㊂第一种是所带宾语多为消极的事或人;第二种是修饰语多为 好好㊁一定 等状语;第三种则是语句中出现表强硬㊁愤慨的情态06现代交际㊃2018年3期㊀㊀作者简介:郭树森,兰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㊂词语㊂现分而论之㊂(一)消极宾语与 管管管管 可带宾语㊂但宾语的不同也使 管管 呈现出不同的意义㊂如下例:(20)她只是一个后勤人员,管管高音喇叭,管管宣传品的印刷㊂(21)王副馆长说: 我只管管业务就行!(22)管管乡村 黄色垃圾 ㊂(23) 你看看小宝,太不像话啦!可得管管他! (20)㊁(21)带中性宾语,表示 随意㊁轻松 ,(22)(23)带消极性宾语:黄色垃圾和不像话的小宝㊂语义上强调了 管 这一动作的强化而非弱化㊂语用上(22)意为通过管理使 黄色垃圾 消失;(23)意为通过管教让小宝听话㊂这两例中的 管管 都不可能在短时㊁小量的动作中达成,因而表示量大㊁长时㊂通过以上例句,可以得出结论:当 管管 与消极宾语搭配时表示量大㊁长时㊁艰巨而非量小㊁短时㊁轻松㊂(二) 多㊁好好 等修饰语与 管管朱德熙认为动词重叠式前边加上 常常 多 等修饰语时重叠式仍旧表示时量短或动量小,而吴启主则认为动词重叠式前边加上 常常 多 等修饰语时重叠式表示惯常意义㊂在此,我同意吴启主的观点㊂动词重叠式前边加上 常常 多 等修饰语时重叠式表示惯常意义,动量与时量都较动词重叠式单用时增大㊂如下例:(24)他出去钓钓鱼㊂(25)你先看看㊂(26)我管管后勤而已㊂(27)他常常出去钓钓鱼㊂(28)你给我好好看看㊂(29)你好好管管他㊂(30)你多管管他㊂(24) (26)中的动词重叠式分别表示短时量㊁随意性和小动量㊂而(27)表示惯常意义,时量变长㊂(28)表示动作反复发生,动量变大㊂(29)表示动作反复发生,动量变大㊂(30)表示多花点儿时间管教,时量变长㊂后两例中的 管管 具有相同的意义:花费更多的心思时间管教某人㊂通过以上的分析研究,可以得出结论: 管管 前边加上 常常 多 等修饰语时表示惯常意义,动量与时量都较动词重叠式单用时增大㊂(三)感情色彩对 管管 的影响词汇会因语境感情色彩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意义, 管管 亦是如此,如下例:(31)爸爸,你管管哥哥嘛㊂她撒娇道㊂(32)我只是临时管管事而已㊂(33)苗莉莉冷冷地问㊂ 你好好管管你家那个姓郭的㊂(34) 你是不是能管管你们那位? 她冷若冰霜地说㊂(31)感情色彩温馨,语义上表示量小,语用上有减小动量以更好达到目的的作用㊂(32)感情色彩平淡,语义上具有量小的特点,语用上则暗示了自己不会长久管下去㊂(33)㊁(34)语气强硬严厉㊁感情色彩冰冷,语义上表示量大,语用上有迫使听话人严格认真地管教某人某事的作用㊂又如:(35)你再不好好管管你那个口无遮拦的老婆,小心惹毛了我㊂(36)简直就是资产阶级,这难道还不该管管吗?通过以上各例,可以得出结论:当语句语气强硬严厉,感情色彩冰冷时, 管管 在语义上呈现出量大的特点,语用上则有迫使听话人对某事某人进行严格认真管教的意思㊂三、结语通过上文的研究,可以得出结论: 管管 不仅具有表示短时量㊁小动量和轻松㊁尝试㊁随意的特点;而且在特定的语境中或与特定修饰语搭配时还可表示动量大㊁时量长或有加强语气的作用㊂即:(1) 管管 与消极宾语搭配时表示量大㊁长时㊁艰巨而非量小㊁短时㊁轻松㊂(2) 管管 前加上 常常 多 等修饰语时表示惯常意义,动量与时量都较动词单用时增大㊂(3)当语句语气强硬严厉㊁感情色彩冰冷时, 管管 在语义上呈现出量大的特点,语用上则有迫使听话人对某事某人进行严格认真管教的意味或某人某事必须进行严格认真管教的意思㊂注释:①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0-11.②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67.③吴启主.汉语动词重叠问题杂议[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④袁福静.现代汉语动词AA式重叠的语用研究[J].语文学刊,2008.⑤吴启主.汉语动词重叠问题杂议[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参考文献:[1]北京语言大学大数据与语言教育所.BBC语料库[DB].http://bcc.blcu.edu.cn/zh/search/0/%E7%AE%A1%E7%AE%A1.[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3]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4]吴启主.汉语动词重叠问题杂议[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2001(5).[5]袁福静.现代汉语动词AA式重叠的语用研究[J].语文学刊,2008.[6]贺又宁.论重叠动词的语义变异及语境适应[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3(103).责任编辑:刘㊀健16AA式重叠动词 管管 研究。
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句,有明显的局限性。本文对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的探讨, 例②“求求你”是求一下你,“求”的动作可以反复进行,
力图解释动词重叠式在不同条件下的语法意义,更为合理地 但它只在表示动作进行的次数(即动量)。例③“安安群众
解释动词重叠式的各种情况。
的心”是安一次或一回群众的心,安的动作非持续进行。
一、时量短
( 二 ) 动词重叠式表示动量小时一般可以用“V 一下”
朱德熙先生认为,动词重叠式表示动作的量。所谓动作 来代替
的量,有两层含义,其中之一是从动作延续时间的长短来看,
①财神爷,灶王爷,都不保佑我,我干吗不试一下洋神
称为时量。动词重叠式表示时量短,指动作持续的时间比较短。 仙呢?
①你先睡,叫袭人陪我略坐坐。
会儿 / 一下”的形式。
“长时”和“多量”的意义。因此,动词重叠本身不表“长时”
二、动量小
和“多量”,在有表“长时”和“多量”的句子里,其“长时”
动作的量的另一层含义即是从动作反复次数的多少来 和“多量”是修饰语的意义加上去的。
看,称为动量。从动量来看,有些动词我们从心理上觉得是
四、尝试
不能持续的,这时动词重叠式通常表明动量小。
文化长廊
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杜洪英 青岛大学文学院
摘 要 :关于动词重叠表达的语法意义,众多学者提出
①于是他绕到后门,敲敲厨房门,等了一会儿,又敲敲。
很多不同的见解。本文从吸收借鉴前人经验成果的基础上, 门开了。
分析了在不同的情况下,动词重叠式表达的语法意义,包括 动量小、时量短、尝试义和委婉义等。
朱德熙先生认为,由动词重叠式表示动作动量短的意义
(下转第173页)
171
文化长廊
照 汉 语 习 惯 应 该 先 翻 译 时 间 状 语。который 代 指 前 文 的 потенциал,并在第二个分句中作主语。俄语文本翻译成汉 语时一定要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翻译时结合以上三点,再 加以处理,重新组合语序,最终才能被读者所接受。可以译 为 :当今世界积蓄了巨大的技术潜力,可以在提高人们的生 活质量,经济现代化方面实现真正的飞跃。这句话重新处理 还可以翻译成 :当今世界积蓄了巨大的技术潜力,这有助于 实现真正的飞跃,不论是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还是在经 济的现代化方面。
双音节动词和形容词的重叠形式研究

湖北竹溪方言单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及语法意义研究

文化长廊湖北竹溪方言单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及语法意义研究刘俊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摘 要:湖北竹溪方言(以下简称“竹溪方言”)属于官话方言中的西南官话,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其又具有中原官话的特点。
在汉语方言研究中,竹溪方言的研究成果非常少,相对于普通话中动词重叠研究,竹溪方言动词重叠研究可以说是一片尚未被发掘的“处女地”。
本文以竹溪方言中的单音节动词重叠为研究对象,通过语言调查,分析竹溪方言的动词重叠形式及语法意义。
关键词:竹溪方言;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语法意义作者简介:刘俊,女,湖北竹溪人,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6-178-02方言作为“活的语料库”,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湖北省竹溪县,地处鄂、渝、陕三省交界处,东接本省竹山县,西交陕西省的镇坪、旬阳和平利三县,南邻重庆市巫溪县,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方言。
其中,竹溪方言中的单音节动词重叠更有着与众不同的特质,不仅有普通话中常用的动词重叠形式如“VV”式,也有一些在普通话的动词重叠系统中找不到的形式,如三叠“VVV”式。
一、竹溪方言单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据调查,竹溪方言中的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有“VV”“VV 下(看)”“VV儿”“V啊V”“VVV”“V得V得”六种。
根据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与构成要素,可以将这六种动词重叠形式为两类:一类是单纯性单音节动词重叠,一类是单音节嵌入式动词重叠。
(一)单纯性单音节动词重叠单音节动词直接进行重叠,并且重叠的动词之间不嵌入其它成分,这样的重叠形式可以归类为单纯性单音节动词重叠。
在竹溪方言中,“VV”“VV下(看)”“VV儿”“VVV”这四种形式就属于单纯性单音节动词重叠。
1.“VV”。
竹溪方言的大多数单音节动词,其动词重叠形式是“VV”式,用来表达“时量小”或“持续”,如:①个女儿大了,你脾气收收。
语境中单音节动词的重叠考察

语境中单音节动词的重叠考察引言动词重叠是现代汉语中的重要语法现象,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就有学者开始提出讨论。
学者们对动词重叠的范围、语用功能、条件、意义等分别作出了论述,但至今对动词重叠问题仍存在分歧。
就可重叠动词的数目来看,1992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由孟琮、郑怀德等合著的《动词用法词典》中收录的2117个动词中,单音节可重叠的动词有374个;而在1998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由黄伯荣等主编的《动词的分类和研究文献目录总览》(以下简称《总览》)中,列举出472个可以按AA方式重叠的单音节动词。
而在之前对单音节动词重叠的研究中,有学者对重叠的语境问题只是略微提到:“单音节动词的重叠因为语境的不同,能否重叠的性质也有变化。
”①但是没有详述具体在哪些情况下单音节动词可以重叠,又是以什么样的形式重叠的。
本文将就此从《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实际材料入手,做一个定量的分析,然后得出结论。
一、单音节动词的定义和划分(一)单音节动词的定义“词,是一定的语音形式跟一定的词汇意义相结合,并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
”②动词与形容词同属于谓词,但是动词有自己的特点:主要作谓语;多数能带宾语;多数能受“不”修饰,除了心理动词,一般不受“很”修饰;多数能加“着”“了”“过”;多数可以重叠。
③单音节动词就是只有一个音节的动词,在现代汉语里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而单音节动词在形式上就是一个汉字代表的动词,在形式上为单独的A。
目前学术界对以上各类是否都属于动词重叠的形式还在争论之中,④但是AA式是被普遍承认的单音节动词的重叠结构,也是本篇讨论动词重叠形式。
(二)单音节动词的分类讨论动词的重叠,我们的目的是试图得出哪些动词可以重叠,可以重叠的动词之间有何种共同点。
而关于动词的分类,可以从语法和语义两个方面来考虑。
从语法角度来看,动词可以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其中及物动词又分为体宾动词和谓宾动词。
谓宾动词分为真谓宾和准谓宾动词。
此外,还有名动词、助动词等。
现代汉语AA式叠音词、重叠词对比研究

现代汉语AA式叠音词、重叠词对比研究一、本文概述《现代汉语AA式叠音词、重叠词对比研究》旨在深入探讨现代汉语中AA式叠音词与重叠词之间的异同及其在语言运用中的特点。
本文将首先界定叠音词与重叠词的概念,明确研究对象,并概述相关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后,文章将梳理前人关于叠音词和重叠词的研究成果,揭示当前研究的不足,从而确立本文的研究价值与目的。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将结合语料库分析、对比分析以及文献研究等多种方法,以确保研究的科学性与客观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现代汉语中叠音词与重叠词的构成规律、语义特征、语用功能,并为现代汉语的教学与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AA式叠音词与重叠词的定义及分类在现代汉语中,AA式叠音词与重叠词是两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它们在语音、语义和语法功能上有着明显的差异。
叠音词是指由两个相同的音节构成的词,这两个音节在发音时是完全相同的,如“妈妈”“爸爸”等。
而重叠词则是指由两个相同的词根构成的词,这两个词根在发音上可能不完全相同,但在意义上有着密切的联系,如“看看”“试试”等。
根据音节和词根的不同,AA式叠音词和重叠词可以进一步分类。
叠音词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名词性的叠音词,如“星星”“月亮”等,这类词通常用来描述天体或其他具有固定形状和特征的事物;另一类是形容词性或副词性的叠音词,如“慢慢”“好好”等,这类词通常用来描述动作、状态或程度。
而重叠词则主要可以分为动词性的重叠词和形容词性的重叠词两类,如“研究研究”“清楚清楚”等,这类词通过重叠词根来表达动作的反复或状态的加深。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叠音词和重叠词在形式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它们在语义和语法功能上却有着本质的区别。
叠音词强调的是事物的整体特征,而重叠词则强调的是动作的反复或状态的加深。
因此,在汉语学习中,我们需要明确区分这两种语言现象,以便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汉语。
AA式叠音词与重叠词在现代汉语中各具特色,它们在定义和分类上有所不同,但在语言使用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硕士学位论文现代汉语动词重叠形式语法、语义、语用研究李萌导师姓名职称: 李敬国 副教授 专 业 名 称: 汉语言文字学 研究方向:现代汉语 论文答辩日期: 2010年5月 学位授予日期:2010年6月答辩委员会主席:评 阅 人:二○一○年五月硕士学位论文M.D. Thesis现代汉语动词重叠形式语法、语义、语用研究Research on Grammar,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of the Verbal Reduplication in Modern Chinese李萌Li Meng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Literature and History College of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二○一○年四月April, 2010摘要动词重叠作为现代汉语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很早就引起了语法学家们的重视。
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降,许多专家学者就开始发表论文对动词重叠式进行讨论,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本文以三个平面的语法理论为指导,选取历年关于动词重叠问题研究的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在整理动词重叠研究的成果的同时,对先贤们各种不同观点进行比较分析,从中得出较为合理的结论。
本文首先对现代汉语动词重叠研究的历史进行了回顾。
第二、三、四、五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分别从语法、语义和语用的角度对现代汉语动词重叠的形式、性质、范围、条件、意义、语用功能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并初步得出如下结论:首先,动词重叠式属于构形法,是汉语中狭义的形态变化。
其形式丰富多样,且与其原式相比表现出独特的句法特点。
第二,本文通对双音节动词的构词语素的性质进行归纳,分析了可重叠双音节动词的内部结构特点;并对可重叠动词的性质、理性意义、色彩意义等特征进行了论析。
最后,本文总结了动词重叠后的语音变化。
第三,本文对以往关于动词重叠式语法意义的各种观点进行了梳理。
我们认为动词重叠是汉语中调整动词所表达的量的手段。
随后,本文对动词重叠的语义指向进行了描写。
第四,动词重叠在具体的语言运用中,表达出丰富多彩的引申语法意义。
但其使用受到了诸多语用条件的制约。
最后,本文简要阐述了动词重叠研究的新动向,并指出了本文的不足与缺陷。
关键词动词重叠式语法意义语义特征语义指向语用制约AbstractAs a common linguistic phenomenon, Verb reduplication in modern Chinese have long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grammarians. Since the 20th century 50s, many scholars began to publish papers to discuss verb repetition, and have achieved substantial results.In this paper, three-dimensional grammar theory as a guide, we selected the representative views of verb repetition,and tried to draw a reasonable conclusion, by a comparative study on views of different researchers about verb repetition.This thesis looked back the research history of verb repetition in modern Chinese firstly. The second, third, fourth, fifth part is the main part of the articl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yntax, semantic and pragmatic, we analyzed various of problems of verb repetition ,such as the forms, properties, scope, conditions, meaning, pragmatic function. And draw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Firstly, as the strict morphological changes, verb repetition belongs to formbuilding. The forms of verb repetition, compared with the original style, showed the unique syntax features.Secondly, by analyzing the nature of morpheme used to build words, we summari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al structure of two-syllable verbs; and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erbs be able to overlap, from nature, conceptual meaning, connotative meanings; finally, summarized the changes in voice of verbs after be overlapped.Thirdly, the paper has sorted out the various viewpoints on grammatical meaning of verb repetition, and we considered that verb repetition is the method of adjusting the amount of verbal expression, and then we gave a detail description of semantic orientation about verb repetition.Fourthly, in specific language, verb repetition express a variety of extended grammatical meaning, but its usage is constrained by pragmatic conditions.Finally, we gave a brief description about the new trend of the research on verb repetition, and pointed out the defects of this article.Key words Verb repetition grammatical form Grammatical meaning Semantic Features Semantic orientation Pragmatic constraints目 录独创性声明 (Ⅰ)中文摘要 (Ⅱ)英文摘要 (Ⅲ)第一章 前 言 (1)1.1 研究概况 (1)1.2 选题意义 (2)1.3 研究方法 (2)1.4 语料安排 (2)第二章 动词重叠的形式及性质 (3)2.1 动词重叠的形式 (3)2.1.1 以往的研究 (3)2.1.2 本文观点 (4)2.2 动词重叠的性质 (6)2.2.1 以往的研究 (6)2.2.2 本文的观点 (7)第三章 可重叠动词的范围及特点 (10)3.1 可重叠动词的结构特点 (10)3.1.1 联合式动词 (10)3.1.2 动宾式动词 (11)3.1.3 主谓式动词 (12)3.1.4 偏正式动词 (12)3.1.5 补充式动词 (12)3.1.6 附加式动词 (13)3.1.7 其他结构 (13)3.2 可重叠动词的语义特征 (14)3.2.1 可重叠为“VV”式、“AAB”式动词的语义特征 (14)3.2.2 可重叠为“AABB”式动词的语义特征 (18)3.3 动词重叠式的语音特征 (20)第四章 动词重叠的语法分析 (22)4.1 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 (22)4.1.1 “VV”式和“AAB”式的语法意义 (22)4.1.2 “AABB”式的语法意义 (26)4.2 动词重叠的语法功能与语法特点 (29)4.2.1 “VV”式语法功能和语法特点 (29)4.2.2 “AAB”式的语法功能和语法特点 (32)4.2.3 “AABB”式的语法功能和语法特点 (34)第五章 动词重叠的语义指向 (37)5.1 “VV”式的语义指向 (37)5.1.1充当主语时的语义指向 (37)5.1.2 充当宾语时的语义指向 (37)5.2 “AAB”式的语义指向 (39)5.2.1 充当主语和宾语时的语义指向 (39)5.2.2 充当定语时的语义指向 (39)5.2.3 充当状语时的语义指向 (40)5.3 “AABB”式的语义指向 (40)5.3.1 充当主语和宾语时的语义指向 (40)5.3.2 充当定语时的语义指向 (40)5.3.3 充当状语时的语义指向 (41)5.3.4充当补语时的语义指向 (42)第六章 动词重叠的语用制约 (44)6.1 语体对动词重叠的影响 (44)6.2 时体对动词重叠的影响 (45)6.2.1 前人的研究 (46)6.2.2 时体对“VV”式的影响 (47)6.2.3 时体对“AAB”式的影响 (49)6.2.4 时体对“AABB”式的影响 (50)6.3 句类对动词重叠的制约 (52)6.3.1祈使句 (52)6.3.2 致使句 (54)6.3.3 陈述句 (54)6.3.4 否定句 (54)6.3.5 其他句类 (55)6.4 语用心理对动词重叠的制约 (56)第七章 余 论 (57)7.1 动词重叠研究的新动向 (57)7.1.1 方言的研究 (57)7.1.2 历时研究 (57)7.2 结语 (59)参考文献 (Ⅵ)后记 (Ⅹ)第一章前言重叠是现代汉语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在汉语中,动词、形容词、数量短语以及少数名词都可以重叠。
其中动词重叠是现代汉语中一种重要的语法手段,其丰富的形式与表达功能体现了汉语的多样性与灵活性。
对动词重叠这一语法现象进行研究和探讨,有助于了解汉语的语法体系,把握汉语的本质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