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周限时作业第12周
七年级生物下学期第十二周双休日作业试题

2021-2021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学期第十二周双休日作业试题1.神经系统包括______ 神经系统和_____ 神经系统,前者包括_____ 和______。
后者包括______ 和_________。
2.神经元由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它的功能是。
3.脊髓位于脊柱的内,它的上端和相连。
在脊髓的横切面上,色泽灰暗呈蝴蝶形的部份叫做,它周围色泽亮白的部份叫做。
4.脊髓的灰质是____________集中的地址。
脊髓灰质里有许多的神经中枢,它们是由汇集而成的,能够调剂人体一些的生理活动,如排尿、排便等。
5.脊髓的白质由组成,它是之间的联系通道。
脊髓通过与人体大部份器官发生联系。
来自人体大部份器官的神经冲动,先是沿进入脊髓,然后沿上行的转达到脑;脑所发出的大部份神经冲动先是沿下行的转达到脊髓,再通过转达到人体大部份器官,从而完成各类生理活动。
6.在正常情形下,脊髓里的神经中枢是受操纵的。
例如,正常的成年人能够成心识地操纵排尿和排便等生理活动;若是因意外事故而使脊髓从胸部折断,处于脊髓下部的和中枢失去了大脑的操纵,就会显现大小便失禁的现象。
7.脑位于___________内,由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在脑的组成中,体积最大的是大脑。
它有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外面是,称为__________,其表面有许多和,大大增加了大脑皮层的总面积,它是调剂__________________的最高级中枢。
能够分成不同的功能区(如以下图)。
大脑皮层之内是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组成,起到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8.位于大脑后下方的是;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脑干位于大脑下方,是连接、和的桥梁。
脑干中有许多能够调剂人体的中枢,如和等。
若是脑干受到损伤,将直接阻碍呼吸和心脏的活动,乃至危及生命。
七年级下册生物周练周清答案

七年级下册生物周练周清答案1、81、动物界中最高等的一个动物类群是()[单选题] *A.鸟类B.哺乳类(正确答案)C.爬行类D.两栖类2、27.大熊猫的性别决定与人类相似。
大熊猫体细胞中有21对染色体。
雌性大熊猫正常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单选题] *A. 20对+xxB. 20条+ YC. 20条+x(正确答案)D. 21条+x3、24.(2021·天水)玉米体细胞中有20条染色体,现有一个玉米根尖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3次,得到的新细胞和一个新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分别为()[单选题] *A.4个,20条B.8个,10条C.8个,20条(正确答案)D.8个,80条4、我们吃的米饭和面包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是()[单选题] *A.淀粉(正确答案)B.脂肪C.蛋白质D.维生素5、人的个体发育起点是()[单选题] *A.精子B.卵细胞C.受精卵(正确答案)D.婴儿6、关于“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单选题] *A.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生理盐水B.能观察到细胞壁(正确答案)C.应先用低倍镜进行观察D.碘液染色有利于观察7、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单选题] *A.农田生态系统B.沙漠生态系统C.池塘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正确答案)8、在视觉形成过程中,形成物像和视觉的部位分别是()[单选题] *A.视网膜、视网膜B.大脑皮质、大脑皮质C.视网膜、大脑皮质(正确答案)D.大脑皮质、视网膜9、食品的保存方法有多种,下列属于保存食品的正确方法的是()[单选题] *A.冷冻法B.把鲜鱼腌制成咸鱼C.罐藏法D.以上方法皆正确(正确答案)10、将带有芽眼的马铃薯块茎,分割后埋在地里进行繁育,这种繁殖方法属于()[单选题] *A.孢子生殖B.分裂生殖C.有性生殖D.无性生殖(正确答案)11、绿色植物的生殖过程是()[单选题] *A.开花→受精→传粉→结果B.开花→传粉→受精→结果(正确答案)C.传粉→受精→开花→结果D开花→受精→结果→传粉12、43.新冠疫情期间,每个人都需要注重防护避免感染。
七年级生物上学期第12周周末作业鲁科试题

胶南王台镇中心中学2021-2021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第12周周末作业制卷人:打自企;成别使;而都那。
审核人:众闪壹;春壹阑;各厅……日期:2022年二月八日。
1.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可分为四大类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种子植物。
其中种子植物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类。
2.种子的根本构造都包括______和_______两局部,胚包括胚芽、______、胚根和_______;有的种子还有_______。
3.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4.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指种子必须是_______的_______的,而且胚是度过__________的。
5种子中最重要的构造是______,它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的。
6.我们吃花生,主要是吃花生种子的________。
7.人们喜欢吃用绿豆芽菜,它的主食局部白嫩细长,是由绿豆种子的________发育来的。
8、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的一共同特征A.都是多细胞个体B.没有根、茎、叶的分化C.全部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D.依靠孢子繁殖后代9.海带是我们常见的大型海藻,它的构造特点是〔〕A.植物体无根、茎、叶的分化B.植物体只有茎、叶的分化C.植物体有根、茎、叶D.植物体能产生种子10.以下关于藻类植物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藻类植物构造简单,有的单细胞,有的多细胞,但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B.单细胞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大型藻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C.藻类植物繁殖时产生了大量的种子 D,越简单的藻类植物光用越强11.某同学在树林中迷失了方向,看到树干一面生长着苔藓植物,而另一面不生长苔藓植物。
据此他判断出了方向,那么,生长苔藓植物的一面朝向〔〕 A.东B.南C.西D.北12.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但在工业污染严重地区却不易找到苔藓植物,因为〔〕A.苔藓植物不适应工厂的噪声B.苔藓植物容易受到有毒物质的损害而死亡C.城的环境比森林干旱D.工业区内温度太高13.北宋欧阳修的诗句“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唐朝刘禹锡的诗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中主要描绘的植物类群是〔〕 A.藻类植物和苔鲜植物 B.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 C.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D.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14.以下关于蕨类植物的描绘,错误的选项是〔〕A. 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而且根、茎、叶中有输导组织,所以适应了干旱的环境B. 蕨类植物靠产生孢子繁殖后代C.蕨类植物大局部茎在土壤中,称根状茎D.如今的煤炭是由古代蕨类植物的遗体形成的15.肾蕨的构造比葫芦藓的构造复杂,最突出之处表现为〔〕A.具有根、茎、叶B.具有根和输导组织C.具有叶、机械组织和假根D.具有药用价值16肾蕨叶态优美,易于种植,作为欣赏植物。
12周生物大题周末培优卷2(印80份)

第12周生物培优卷(80份)(2)实验B验证的是,此装置必须放在的条件下。
一、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3)实验C验证的是。
1.图甲为叶的结构示意图,图乙和图丙表示一昼夜中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倒入清水后,试管内的变化是。
(4)实验D验证的是。
(5)如果上述四种推论都得到实验验证,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1)图中表示光合作用的曲线为_____,该活动主要在图甲中的_______(填数字)进行。
(2)图中结构[5]对曲线a所示生命活动的作用是:通过它_____________。
4.选取绿色叶片和有白斑叶片的牵牛花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如图所示。
(3)曲线b与曲线a所表示的生命活动相比,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实验中,将牵牛花放在暗室一昼夜是为了使叶片内(4)a、b活动都有气体参与,这些气体的进出都是通过甲图中的[]_________。
的__________________。
(5)图乙和图丙分别表示春季和夏季的某一晴天,表示春季某一晴天的是图_________。
(2)将此装置放置在光下数小时后,再将叶片放入盛有酒2.右图为显微镜下菠菜叶横切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精的烧杯中,是使_____溶解,而隔水加热目的是为了⑴图中[ ]和[ ]合称表皮,属于组织。
防止_________________。
⑵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场所(3)试验中,滴碘液不变蓝的是()。
是,该结构主要集中在叶片的[ ] 部位的组织细A.叶覆盖铝箔的部分 B .叶绿色部分 C.叶未覆盖铝箔的部分胞内 D.叶白斑部分 E. III绿叶部分】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通过[ ] 中的运输到植物体(4)由本试验的结构可以确定光合作用必要条件是()。
的各个部位。
A.光 B.适宜的温度C.二氧化碳⑷蒸腾作用所散失的水分是通过[ ] 形成的[ ] D.水E.氧气F.叶绿素来完成的。
2023七年级生物上册第12章测试卷含解析新版北师大版

第1、2章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层B.生物圈在海平面以下约11 000米和海平面以上约10 000米之间C.地球上的所有生物构成了生物圈D.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答案】C【考点】生物圈的概述,生物圈的范围【解析】【解答】A、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可见A说法正确,A不符合题意。
B、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可见B说法正确,B不符合题意。
C、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包括动物、植物、细菌、真菌和病毒等,环境包括维持生命的阳光、空气、水、土壤等,可见C说法错误,C符合题意。
D、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D说法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分析】此题考查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生物圈是生物和环境的统一整体,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2.在过去的200多年中,生物学家已经发现、命名并记录了200多万种生物。
科学家估计:自生命诞生以来,在地球上生活过的生物很可能有10亿种左右。
如此种类繁多的生物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哪一特点?()A. 生态系统多样性B. 物种多样性 C. 遗传多样性 D. 动物多样性【答案】B【考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解析】【解答】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即物种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是指物种和物种间差异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体现,可见题干中“种类繁多的生物”体现了物种的多样性,可见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分析】此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为基础题,熟记即可。
2010-2023历年河南安阳第六十三中学初一生物下册课时作业第12周(带解析)

2010-2023历年河南安阳第六十三中学初一生物下册课时作业第12周(带解析)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10题)1.青春期最明显的变化是生殖系统的迅速发育,与此关系最密切的是A.胰岛素的作用B.性激素的作用C.甲状腺激素的作用D.生长激素的作用2.激素是由分泌的,在血液里的含量,但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作用却非常显著。
3.人类的条件反射是非常丰富的,动物只能对有具体特征的建立条件反射,可是人类还能对由这些特征抽象出来的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
4.下列反射活动属于条件反射的是A.狗吃到肉,分泌唾液B.青梅入口,分泌唾液C.看见糖果,分泌唾液D.强光射眼,迅速闭眼5.人体的嗅觉感受器位于上,而味觉感受器则位于上.6.在听觉的形成过程中,声波经外耳道振动鼓膜,鼓膜的振动再由中耳的传到内耳,最后在形成听觉。
7.听觉感受器位于A.鼓膜B.耳蜗C.前庭D.半规管8.在发育方面,人体最晚发育成熟的是A.消化系统B.生殖系统C.神经系统D.循环系统9.调香师辨味时,总要做短促而频繁的吸气,目的是为了在鼻腔顶端形成,这样才能使更多的有气味物质接触。
嗅觉的形成部位在。
10.“生理盲点”是指视网膜上连接的部位,因为没有感光细胞所致。
A.玻璃体B.晶状体C.视神经D.脉络膜第1卷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第二性征是指男女出现的除了性器官之外的性别差异,如男孩出现阴毛、腋毛、胡须以及喉结突出等,还出现声音变粗的变声现象等.女孩的第二性征主要表现为出现阴毛、腋毛,乳房增大,骨盆宽大和乳腺发达以及声音变高变细等.考点:性激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青春期的发育特点2.参考答案: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极少试题分析:人体内的腺体根据分泌物的去向可分为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皮脂腺、汗腺、唾液腺等,它们的分泌物是通过导管排出的,因此这类腺体叫外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叫内分泌腺,如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性腺(睾丸、卵巢)和胸腺(在性成熟期后逐渐变小)等,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如果分泌异常就会得相应的病症.考点: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3.参考答案:刺激;语言、文字.试题分析:条件反射是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刺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如常打针的小孩看到穿白衣服的护士就会哭,狗看见拿木棍的人会逃跑,表明人和动物都能对具体条件引起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文字中枢,那么人类通过语言、文字中枢建立条件反射,动物是不可能建立的,如对牛弹琴.人类的条件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人类特有的语言、文字中枢对抽象的文字、符号、特征建立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如反复听说前方有梅子,又听说梅子很酸后形成的分泌唾液的条件反射,听故事感动的流泪等.考点:人类神经活动的特征4.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如缩手反射、婴儿的吮吸等.狗吃到肉,分泌唾液、青梅入口,分泌唾液、强光射眼,迅速闭眼,这种反射活动是人与生俱来、不学而能的,因此属于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看见糖果,分泌唾液,是出生后才有的,是在非条件反射吃过糖果或知道糖果好吃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复杂反射.考点:非条件(简单)反射和条件(复杂)反射5.参考答案:鼻腔粘膜;舌背面和两侧粘膜.试题分析:嗅觉感受器、味觉感受器的分布、功能如图:考点: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嗅觉感受器、味觉感受器的分布.6.参考答案:听小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试题分析:听觉的形成过程如下: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考点:听觉的形成过程7.参考答案:B 试题分析:A .鼓膜的作用是当声波传送来时产生振动并向内耳传递;B .耳蜗内含有听觉感受器,受振动刺激能产生冲动;C.前庭里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而没有听觉感受器;D.半规管里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而没有听觉感受器;考点:听觉的形成过程8.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有题意可知,人体发育过程中,各器官、系统的发育是有一定次序的,其中最早发育的是神经系统,胎儿的大脑发育是在妊娠的第四周就开始了,一直到出生,他(她)的神经细胞是在不断的分化和形成,6-7岁接近成人水平,几近成熟.期间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等相继发育,直至成熟.最晚发育成熟的是生殖系统,在青春期阶段,随着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成熟,生殖器官开始迅速发育,表现为性发育和性成熟,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女孩开始出现月经,男孩出现遗精.考点:青春期的发育特点9.参考答案:气旋;嗅觉细胞;嗅觉中枢试题分析:鼻腔内的嗅粘膜能够感受化学气味的刺激.嗅觉是一种感觉.它由两感觉系统参与,即嗅神经系统和鼻三叉神经系统.嗅觉和味觉会整合和互相作用.嗅觉是外激素通讯实现的前提.嗅觉是由物体发散于空气中的物质微粒作用于鼻腔上的感受细胞而引起的.在鼻腔上鼻道内有嗅上皮,嗅上皮中的嗅细胞,是嗅觉器官的外周感受器.嗅细胞的粘膜表面带有纤毛,可以同有气味的物质相接触.嗅觉的刺激物必须是气体物质,只有挥发性有味物质的分子,才能成为嗅觉细胞的刺激物.所以,调香师辨味时,总要做短促而频繁的吸气,目的是为了在鼻腔顶端形成一种气旋,这样才能使更多的有气味物质接触嗅觉细胞.最终嗅觉是在嗅觉中枢形成的.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嗅觉感受器的功能以及嗅觉的形成,嗅觉是在嗅觉中枢形成的.10.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视网膜的视轴正对终点为黄斑中心凹,即视网膜连接视神经的部位.黄斑区是视网膜上视觉最敏锐的特殊区域,直径约1-3mm,其中央为一小凹,即中心凹.黄斑鼻侧约3mm处有一直径为1.5mm的淡红色区,为视盘,亦称视乳头,是视网膜上视觉纤维汇集向视觉中枢传递的出眼球部位,无感光细胞,故视野上呈现为固有的暗区,称生理盲点.考点: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八年级生物上学期第十二周周末作业(无答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全册生物试题

八年级上生物第十二周末作业生物多样性的单元总结班级:学生某某:家长签名:分数:基础知识梳理:一、对生物进行分类1.植物分类(1)依据①植物的形态结构,如被子植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形态结构。
②被子植物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常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2)从简单到复杂排序(1)依据:形态结构、____________。
(2)由简单到复杂排序①无脊椎动物:原生动物(草履虫)→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②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__________类→__________类→_________类。
(1)依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目的: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_____________关系。
二、生物分类1.等级:界、门、纲、目、科、属、___________。
2.特点:分类单位由高到低,各单位中所含生物种类渐__________,生物间共同特征渐____________,亲缘关系越来越___________。
达标练习:1.在分类学上,小麦和玉米是同科不同属,小麦与大豆是同门不同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麦和玉米、大豆之间没有共同特征B.小麦和玉米、大豆之间共同特征一样多C.小麦和玉米之间共同特征少,小麦和大豆之间共同特征多D.小麦和玉米之间共同特征多,小麦和大豆之间共同特征少2.在学习了植物的分类后,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玉米、花生、水绵、葫芦藓、肾蕨和马尾松6种植物的特点,按下图的标准进行了分类。
其中,②和⑥表示的植物分别是()。
A.王米和肾蕨B.花生和水绵C.马尾松和葫芦藓D.肾蕨和水绵3.右图阴影部分表示4种植物的共同特征,这一特征是()。
七年级生物第周周末作业终审稿)

七年级生物第周周末作业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扬州路实验学校七年级生物第13周背诵内容班级姓名一、背诵过关部分1.无土栽培:根据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无机盐种类和数量的不同,用和各种不同比例的配制成植物来栽培植物,这种方法就是无土栽培。
培养液的主要成分是,无机盐浓度太大会造成“烧苗”现象。
2.无机盐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物质,其中,需要量最大的是含、、的无机盐。
它们被称为植物营养“三要素”。
“微量元素”虽然需要量少,但对植物生长发育是必不可少的。
其中:氮肥能促进叶浓绿茂盛,缺氮肥叶色发黄;磷肥促进根系发达,缺磷肥新根少,生长缓慢。
钾肥促进茎杆粗壮,缺钾肥植株不高,叶边似火烧,生长不旺。
(“肥”就指无机盐。
)3.植物需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
根的作用是:①固着植物体。
②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供给植物体生长发育的需要。
4.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在。
从植物根的到生长着的区域叫做根尖。
根尖的结构包括(从下往上)、、和四部分。
根毛集中生长在根尖的,使根的表面积增大很多倍,有利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
因此,区是植物根部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
5.根吸水原理:水往浓度处走。
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比细胞液的浓度小.时,细胞水;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比细胞液的浓度大.时,细胞就水。
因此,放在清水中的萝卜吸水、涨大,变硬;放在浓盐水里的萝卜失水、皱缩,变软。
6.是植物体内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通道。
一般情况下,的浓度总是比的浓度大,土壤里的水分就会渗入到根毛细胞里,再向表皮以内的细胞逐步渗入,最后进入导管,同时土壤里的无机盐也被植物吸收进入导管。
7.淀粉可通过滴加来检验;在高温时可变硬或燃烧时有异味;可以在纸上或衣服上留下油迹。
8.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
9.人体内含量最多的是;儿童时期缺乏钙盐,易患病;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地方性甲状腺肿大病(大脖子病)是由于食物中缺引起的;缺乏会得坏血病;缺铁会得贫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生物周限时作业(第12周)
设计人: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个小题,共24分)
1、将颗粒完整饱满的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25℃左右分别播种,甲组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里,乙组种在贫瘠湿润的土壤里,这两组种子的发芽状况是()
A、甲组先发芽
B、乙组先发芽
C、同时发芽
D、都不发芽
2、在外界条件适宜的条件下,下列种子能萌发的是( )
A.我们平时吃的大米
B.煮熟的花生
C.刚收获几天的小麦
D.放置了10年的白菜种子
3、有一农民刚播种完小麦,就下了场大雨。
为了使小麦能够正常萌发,天气晴朗以后,这位农民马上对麦田进行松土。
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保证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水分
B.保证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光照
C.保证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温度
D.保证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空气
4、在根的结构中,生长最快的部分是()
A.根冠 B、伸长区 C、分生区 D、成熟区
5、一株绿色植物形成果实和种子,一般必须完成的两个重要生理活动是( )
A.开花和传粉
B.开花和受精
C.传粉和受精
D.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6、小明帮父母收获玉米时,发现有些“玉米棒子”上只有很少的几粒玉米。
你认为造成这些玉米缺粒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水分不足
B.光照不足
C.元机盐不足
D.传粉不足
7、校条上的芽里有( )它经过分裂和分化,发育形成新的校条()
A.保护组织
B.分生组织
C.输导组织
D.营养组织
8、根尖的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其意义是( )
A、增加根的牢固性
B、保护根尖
C、增加根的吸收面积
D、促进营养物质的运输
9、下列植物的传粉方式为异花传粉的是( )
A.小麦
B.油菜
C.豌豆
D.水稻
10、李明同学选择桃园中正在开放的四朵桃花迸行了如下实验:甲花摘除雄蕊,乙花摘除雌蕊,丙花摘除花瓣,丁花摘除萼片。
则肯定不会发育成果实的花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班级: 姓名: 质量等级 书写等级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 15空,总共30分)
1、下图示菜豆的种子和幼苗,请分析回答:
(1)1的名称是_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6是由种子的[ ] __________发育而来的,8是由[ ] __________发育而来。
(3)在菜豆种子萌发过程中,初期的营养物质供给主要靠甲图中的[ ] __________,即乙图中的__________ (填序号)。
(4)在种子的结构中,__________是新生植物体的幼体,它由__________四部分构成。
(填序号)
2."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针对这一问题,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实验探究,他们用钢笔在多个黄豆芽幼根根尖端标记了四条等距的线段(见甲图),然后将它们放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培养,过一段时间后,所做的标记大致发生如下(见乙和丙图)变化,据此请分析回答:
(1)通过对根尖生长情况的比较发现:根的生长与[ ] __________和
[ ]__________有关,其中生长最快的部位是[ ]
__________。
上述两种结构使幼根生长的原因不
同,[ ] __________是通过增加细胞的数量,[ ]
__________是通过细胞体积的增大。
(2)在实验时,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多次实验,将
多次实验数据统计并算出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传粉的过程:花粉从花药中散放而落到
____________________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