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B_n_ZnS修饰碳糊电极对双酚A的电化学行为研究_顾玲

合集下载

双酚A在纳米金-离子液体复合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测定

双酚A在纳米金-离子液体复合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测定

双酚A在纳米金-离子液体复合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测定何晓英;宋桃;樊光银;廖钫;魏胤;华俊【摘要】该文制备了纳米金-离子液体修饰电极(GNP-[BMIM]PF6/GCE),用红外光谱对GNP和[BMIM]PF6进行了表征.采用交流阻抗法研究了GNP-[BMIM]PF6/GCE的表面电化学特性,同时研究了双酚A(BPA)在该修饰电极上的循环伏安行为.结果表明,BPA在该修饰电极上出现1个氧化峰,无还原峰,为不可逆电化学反应.在40~280 mV·s-1扫速范围内,氧化峰电流与扫速的平方根呈线性关系,表明该电极过程受扩散控制.测得BPA在修饰电极上的反应电子数和电极有效面积分别为2和0.338 cm2.用方波伏安法对BPA进行测定,氧化峰电流(Ipa)与BPA浓度在5.0×10-8~2.5×10-4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7,检出限(S/N=3)为4.42×10-8mol·L-1.用该法对实际水样进行测定,BPA的加标回收率为99%~105%.%A novel gold nanoparticles(GNP) and ionic liquid [ BMIM] PF6 modified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GNP- [ BMIM] PF6/GCE) was prepared. GNP and [ BMIM] PF6 were characterized by IR spectra. The electrode surfac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y of GNP - [ BMIM ] PF6 modified electrode was studied by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EIS) and the behavior of bisphenol A (BPA) on the modified elctrode was investigated by cyclic voltammetric method.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one oxidation peak was observed on the modified electrode and no reduction peak was found, which showed that the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 of BPA on the electrode was an irreversible process. The oxidation peak currents were linear to v1/2 in the range of 40 - 280 mV . s-1, indicating that theelectrode process was controlled by diffusion. The effective area and electron number of GNP - [ BMIM ]PF6/GCE were calculated to be 0. 338 cm2 and 2, respectively. The peak current was linear over BPA concentration in the range of 5.0 × 10-8 -2.5 × 10-4 mol . L-1 with a correlation coefficien t of O. 997, and the detection limit was 4. 42 × lO-8 mol . L-1 The proposed method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BPA in real water samples with spiked recoveries of 99%- 105%.【期刊名称】《分析测试学报》【年(卷),期】2011(030)005【总页数】6页(P543-548)【关键词】纳米金;离子液体;双酚A;方波伏安法【作者】何晓英;宋桃;樊光银;廖钫;魏胤;华俊【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四川南充637002;西华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四川南充637002;西华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四川南充637002;西华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四川南充637002;西华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四川南充637002;西华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四川南充637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7.1;O625.311双酚A(BPA)学名为2,2-二(4-羟基苯基)丙烷,是一种典型的环境激素类化合物[1]。

丹皮酚在APTS与离子液体复合修饰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性质及电分析方法

丹皮酚在APTS与离子液体复合修饰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性质及电分析方法

丹皮酚在APTS与离子液体复合修饰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性质及电分析方法张瑞;犹卫;彭娟;高作宁【摘要】研究了丹皮酚(PN)在3-氨基丙基三氧基硅烷(APTS)与离子液体([BnMIM] PF6)复合修饰碳糊电极(APTS-[BnMIM] PF6/CPE)上的电化学行为和电化学动力学性质,并用循环伏安法(CV)及计时电流法(CA)测得PN在APTS-[BnMIM]PF6/CPE上的电极反应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PN在APTS-[BnMIM] PF6/CPE 上发生了受扩散控制的不可逆电化学氧化过程.用方波伏安法(Swv)测得PN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9.0×10-7~2.0×10-4 mol· L-1和3.0×10-4~1.5×10-3 mol·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LOD,S/N=3)和定量下限(LOQ,S/N=10)分别为3.5×10-8 mol·L-1和1.2×10-7 mol·L-1.同时运用该方法对丹皮酚注射液中PN含量进行了电化学定量测定,其RSD为0.58%~2.4%,加标回收率为96.0%~102.0%.【期刊名称】《分析测试学报》【年(卷),期】2014(033)002【总页数】6页(P150-155)【关键词】丹皮酚;3-氨基丙基三氧基硅烷;离子液体;修饰碳糊电极;电分析方法【作者】张瑞;犹卫;彭娟;高作宁【作者单位】宁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宁夏银川750021;宁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宁夏银川750021;宁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宁夏银川750021;宁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宁夏银川75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7.1;TQ460.72丹皮酚(Paeonol,PN,结构式见图1)是中药牡丹皮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解热、镇痛、镇静、抗炎、抗菌、抗过敏、催眠、降压、止血、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作用,为《中国药典》规定的衡量摩萝科植物徐长卿根茎、牡丹皮等中药材及其组方质量的重要指标[1]。

酞菁钴修饰碳糊电极测定双酚A的研究

酞菁钴修饰碳糊电极测定双酚A的研究

酞菁钴修饰碳糊电极测定双酚A的研究夏鹏;秦彩霞;陈黎明;夏新泉【期刊名称】《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6(036)001【摘要】探讨了酞菁钴修饰碳糊电极的制备方法,研究了双酚A在酞菁钴修饰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线性扫描伏安法测定双酚A的分析方法。

实验表明:在pH为5.02的B-R缓冲体系中,用该修饰电极测定双酚A的线性范围为5.0×10-6~6.0×10-5mol/L(R =0.9956),检出限为1.5×10-6mol/L.该方法可用于实际水样中双酚A的含量测定。

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8%~103%、99%~107%.%A novel carbon paste electrode modified with Cobalt phthalocyanine was made .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ur of Bisphenol A on carbon paste electrode modified with CoPc was investigated .The electrochemical determination of Bisphenol A was proposed based on LSV.In 0.1mol/L B-R (pH =5.0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xidation peak current and Bisphenol A concentrations is linear in the range of 5.0 ×10-6 ~6.0 ×10-5mol/L(R =0.9956) and the detection limit is 1.5 ×10-6 mol/L.This method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the concentration of Bisphenol A in the lake . The determination of lake water samples with the recoveries of 98% ~103%and 99% ~107%.【总页数】5页(P94-98)【作者】夏鹏;秦彩霞;陈黎明;夏新泉【作者单位】湖北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湖北黄石 435002;湖北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湖北黄石 435002;湖北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湖北黄石 435002;湖北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湖北黄石 435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7.15【相关文献】1.酞菁铁修饰碳糊电极测定抗坏血酸的研究 [J], 刘传银;黄明权;陆光汉2.丁二酮肟修饰碳糊电极同位镀汞催化溶出伏安法测定痕量钴的研究 [J], 陈卫民;乔文建3.酞菁铁-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修饰碳糊电极测定抗坏血酸的研究与应用 [J], 刘传银;胡军福;李新民;陆光汉4.多壁碳纳米管/α-(2,4.二叔丁基苯氧基)酞菁钴修饰碳糊电极对L-半胱氨酸的测定[J], 张艳君;方昕;王建;王俊东5.酞菁钴修饰碳糊电极对微量苯酚的测定 [J], 裴会莲;李惠;刘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增敏碳糊电极电化学测定维生素E胶丸中维生素E的含量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增敏碳糊电极电化学测定维生素E胶丸中维生素E的含量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增敏碳糊电极电化学测定维生素E胶丸中
维生素E的含量
顾玲;王军;庄凰龙
【期刊名称】《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年(卷),期】2009(045)008
【摘要】l·L-1.该阳极溶出伏安法应用于分析维生素E药品,回收率在92.9%~110.2%之间.
【总页数】4页(P885-888)
【作者】顾玲;王军;庄凰龙
【作者单位】教育部轻化工助剂化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陕西科技大学,西
安,710021;教育部轻化工助剂化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陕西科技大学,西安,710021;教育部轻化工助剂化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陕西科技大学,西安,710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57.1
【相关文献】
1.旋光法测定维生素E胶丸中维生素E含量2529字 [J], 周礼玲
2.气相色谱法测定亚油酸维生素E胶丸中维生素E的含量 [J], 王玉杰;常淼;马春玲;李运玲
3.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E胶丸中维生素E的含量 [J], 吴生齐;王坤
4.旋光法测定维生素E胶丸中维生素E含量 [J], 张新芹
5.旋光法测定维生素E胶丸中维生素E含量 [J], 张新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型聚中性红膜修饰碳糊电极的制备、表征及应用

新型聚中性红膜修饰碳糊电极的制备、表征及应用

新型聚中性红膜修饰碳糊电极的制备、表征及应用顾玲;石爱华;武彩艳;张彦茹;张苗【摘要】运用一种新型的化学引发-电聚合方式将中性红膜固定到碳糊电极表面,制备出聚中性红薄膜修饰碳糊电极(PNR/CPE).利用循环伏安法(CV)和交流阻抗谱(EIS)对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借助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修饰电极表面进行表征,并采用红外吸收光谱法(IR)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UV-Vis)对PNR 薄膜结构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中性红成功地固定在碳糊电极表面,修饰电极的表面呈现特定的立体化结构,表面的电活性位点增多,电催化性能增大.在优化条件下,将该电极应用于鲱鱼精DNA(hsDNA)的检测,PNR电极上出现了1对较强的氧化还原峰,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0×10-6~8.0×10-5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7 mol/L.【期刊名称】《分析测试学报》【年(卷),期】2016(035)001【总页数】6页(P85-90)【关键词】聚中性红;化学引发;碳糊电极;表征;鲱鱼精DNA(hsDNA)【作者】顾玲;石爱华;武彩艳;张彦茹;张苗【作者单位】陕西科技大学,教育部轻化工助剂化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21;陕西科技大学,教育部轻化工助剂化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21;陕西科技大学,教育部轻化工助剂化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21;陕西科技大学,教育部轻化工助剂化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21;陕西华星电子集团有限公司,陕西咸阳71209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7.1;Q523修饰电极的表征主要有电化学和化学方法两类,常用的电化学表征方法有循环伏安法(CV)、交流阻抗谱(EIS)、计时电流法、计时电量法等。

相对而言,化学表征方法多种多样,典型的有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吸收光谱法(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UV-Vi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1],其中EIS和SEM被广泛地应用于化学修饰电极的表征[2-3]。

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双酚A在PMB/n-ZnS修饰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与应用一、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电分析化学研究的广泛深入,传统的电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取而代之的是具有选择性更好、灵敏度更高、电化学响应更强、应用范围更广的化学修饰电极。

化学修饰电极(chemically modified electrodes)是当前电化学、电分析化学方面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1],1975 年Watkins[2]和Murray[3]分别独立地报道了按人为设计思想对电极表面进行化学修饰的研究,标志着化学修饰电极的正式问世。

1975年化学修饰电极问世以来,研究的范围涉及有机合成、催化反应、电色显示、电分析化学等诸多方面。

近年来,化学修饰电极的深入研究不仅推动了电极过程动力学的研究、电极理论研究,而且呈现出多种有用效应,使其在当前电化学、电分析化学中形成一个新的、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

在电分析化学的诸多应用中,又以在生物样品、环境监测、药物分析及金属测定等方面更为突出。

CMCPE作为一种化学修饰电极,通过对电极表面的分子裁剪,实现了在分子水平上对电极功能的预先设定,以便在其上有选择地进行所期望的反应,因其具有功能团的某些属性,使电极反应具有选择性,且加快电极反应中电子转移速率,其特殊的优势增强了选择灵敏性[4]。

化学修饰电极中聚合物修饰电极能够有目的的在电极表面固定所选择的化学功能团,赋予电极某种特定的性质,可以高选择地进行所期望的反应。

然而为了提高电极的性能,研究者比较感兴趣的是对电极进行掺杂(尤其是纳米掺杂),掺杂化学修饰电极的选择性好和灵敏度高,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不仅可以进行痕量单组分的测定,而且也能用于多组分的同时测定[5]。

对于纳米掺杂电极,因其具有比表面积大,高的稳定性、导电性和催化性能的特点,而受到了广大研究者的青睐。

据文献报道,已有许多纳米掺杂的研究,比如安玲玲[6]的石墨烯掺杂纳米二氧化钛电极并成功固定了过氧化氢酶;全玉莲[7]的锰离子掺杂纳米二氧化钛在水处理上得到有效应用。

表面胶团修饰电极电化学测定双酚A的增敏机理及抗污性能研究

表面胶团修饰电极电化学测定双酚A的增敏机理及抗污性能研究

表面胶团修饰电极电化学测定双酚A的增敏机理及抗污性能研究朱丽丽;钱志杰;张鹏;马文强【摘要】Two anionic surfactants(SDS and SDBS),three quaternary ammonium cationic surfactants (CTAB,TTAB and DTAB) and two quaternary ammonium gemini surfactants(12-3-12 and 12-4-12) were used to modified the CPE.Different kinds of surfactants adsorbed on the CPE were studied by using atomic force microscopy,contact angle and 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BPA.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as the concentration was greater than the CMC,the quaternary ammonium cationic surfactants(e.g.CTAB,TTAB,12-3-12 and 12-4-12) formed the cylindrical admicelles on the surface of CPE,while DTAB and SDS may be the saturated monolayer adsorption.The electrochemical catalytic mechanism of the admicelle for BPA was investigated,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lectrochemical sensitization effect to BPA was mainly due to the admicelle solubilization to the BPA.Furthermore,cation-π effect between cationic surfactants and BPA was the key for BPA solubilization.Therefore,CTAB admicelle modified CPE could be used to detect BPA sensitively.%分别以2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SDBS)、3种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TTAB、DTAB)和2种季铵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12-3-12、12-4-12)修饰碳糊电极.通过原子力显微镜、接触角以及分析物在电极表面的电化学行为探讨了不同表面活性剂在电极表面的吸附情况,推测在浓度大于临界胶束浓度(CMC)时,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TTAB、12-3-12和124-12在碳糊电极表面形成了圆柱形的表面胶团,而DTAB和SDS可能是饱和单分子层吸附.以BPA为分析物,研究了表面活性剂修饰电极对BPA的电化学增敏机理,结果表明修饰电极对双酚A(BPA)的电化学增敏作用主要是因为表面胶团对BPA的增溶作用,表面活性剂和BPA间的阳离子-π作用是表面胶团增溶BPA的主要原因.【期刊名称】《分析测试学报》【年(卷),期】2017(036)008【总页数】6页(P1004-1009)【关键词】表面活性剂;修饰电极;电化学催化;双酚A(BPA)【作者】朱丽丽;钱志杰;张鹏;马文强【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药学院,安徽合肥230032;安徽医科大学药学院,安徽合肥230032;安徽医科大学药学院,安徽合肥230032;安徽医科大学药学院,安徽合肥23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7.1;O625.31双酚A(BPA)是生产聚碳酸酯、环氧树脂等产品的工业原料,广泛存在于环境水和塑料制品中[1-2]。

一种用于双酚A检测的电化学免疫分析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用于双酚A检测的电化学免疫分析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双酚A检测的电化学免疫分析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陆旸,丁敏玲,李梦娟,张燕,刘国珍,李翔,王硕申请号:CN201610315662.7
申请日:20160512
公开号:CN106018779A
公开日:
20161012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双酚A检测的电化学免疫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竞争反应:向封闭电极表面滴加5~20μL等体积混合的梯度稀释好的待测物样溶液或样品提取液和磷酸盐缓冲溶液稀释的酶标抗原溶液,置于20~35℃条件下孵育0.5~1.5h之后,冲洗并吹干;2)检测还原峰电流值:将步骤1)洗好的电极浸入2~6mL0.2~1.5mM二茂铁甲醇溶液中,同时加入20~60μL5~
15mM双氧水,以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铂电极为对电极,进行循环伏安法测定还原峰电流值。

使用本发明建立的免疫分析方法对待测物进行检测。

本发明克服了传统酶联免疫分析方法检测耗时的缺点,降低了酶联免疫检测所需时间。

申请人:天津科技大学,江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地址:300457 天津市河西区大沽南路1038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李明卓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出版时间:2015-03-17 10:16 网络出版地址: /kcms/detail/11.2017.TF.20150317.1016.018.html : / 3 ; %&'< / ; % 分 析 试 验 室 %!! > %!$ ( )* +, ,. / 01 +2 3 / 4 5 +2 3 6 * 7 2 8/ 1 2 9 / 1 6
!J # 薄膜中具有聚亚甲基蓝电活性位点" 可以作为
状物质"推测可能是亚甲基蓝聚合物"其存在可能促 进物质的电催化作用)在相同倍数下"+? F +C R ( ] \表
E C ! 图 % # 可以 面观察不到任何物质"但是借助于 \
看到经过掺杂的电极表面含有一定量的 C 元素和
F + 元素"证明 +? F +C 已经被掺杂到电极中) 经过掺

本研 究 基 于 +? F +C 表 面 积 大 和 无 毒 的 特
#=
将其作为亚甲基蓝的载体 通过掺杂 I 电聚
合的方式制备出 ] Y d R +? F +C 复合膜修饰电极 这
"U? !G 收稿日期!"#&? ! " #$% & L 03 M09 ; , a0; J +
光后备用
d ] 5进行协同催化"达到最佳效果(
特异结构"增大了本身的比表面积"可以更好地作为
, %!&,
分 析 试 验 室
第 %& 卷
发生负移"使 d ] 5的氧化容易进行"而在 d ? ^溶液 ] 5的峰电位没有负移"峰电流却大幅增加" 峰 中d
合溶液中"采用 ( :法先在 I #Q &" > #Q @":范围内
:R "Q U" > 的扫速循环扫描 $ 周" 再在 I 以 #"" N "Q U":范围内以相同的扫速扫描 &" 周"自然晾干"
即可分 别 得 到 聚 亚 甲 基 蓝 修 饰 碳 糊 电 极 ! ] Y d R 纳米硫化锌复合膜修饰碳糊 ( ] \ # 和聚亚甲基蓝 R 电! ] Y d R +? F +C R ( ] \ #(
G & %
目前 检测 d ] 5的方法有高效
$
质谱法
液质联用法
U
@
气质联
=
胶束电动色谱法
#" ##
分子印迹技术

化学分析法
等 电化学分析法具有分析速度
#!
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饱和甘汞电极 C( \ 为参比 电极 铂 丝 电 极 为 辅 助 电 极 扫 描 电 子 显 微 镜
#Q !'电极的制备 #Q !Q #'( ] \和 +? F +C R ( ] \的制备'将质量比为 & # 的石墨粉和含氢硅油混合均匀 研磨至糊状 填
亚甲基蓝
作为一种氧化还原染料 是比较活泼的电子转移 中介 在电极表面可以电聚合生成电催化性能良 好的导电聚合薄膜
#&
近年来 利用复合膜修饰顾'玲 石爱华张彦茹武彩艳
教育部轻化工助剂化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陕西科技大学 西安 G#""!#
摘'要将纳米硫化锌 =4 电聚合的方式制备出聚亚 I =( 作为载体通过掺杂 I
!50 =4 I =( 0 # , % 运用循环伏安法 纳米硫化锌复合膜修饰电极 , 甲基蓝 0 # ) 和电子扫描显微镜 ( % ! 对复合膜进行表征 其元素组成借助于 H 射线
#'实验部分 #Q #'仪器与试剂 7 X =Ud *型微机电化学分析系统 天津兰力科 ] \和 化学电子高技术有限公司 三电极系统 (
阻燃剂和环氧树脂的工业原料
# !
对环境有很大
的污染在低浓度就可以对生物体的内分泌系统 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各方面产生不利的影响 具有 诱变致癌作用 液相色谱法 用法
电子 转 移 界 面" 对 d ] 5 有 一 定 的 催 化 作 用) 而
] Y d R +? F +C R ( ] \ ] 5的电催化效果最 图 & ! a# 对 d
杂I 聚合后的复合膜中布满了颗粒状图 ! ! J # 和刺
F +C 的 状图!! a# 的物质( 在电聚合过程中"由于 +?
为显著" 其峰电流是裸电极上的 !Q $ 倍" 原因是由 于复 合 膜 具 有 三 维 空 间 结 构" ] Y d 与 +? F +C 对
!"#$ 年 % 月 第 %& 卷'第 % 期

#"Q #%$=$ R S ; J +T* ; * +#"""? "G!"Q !"#$Q ""G# E O P
, !50 =4 I =(修饰碳糊电极对双酚 $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 * 9 2 J )* C? &U"" 型
快操作简便和成本低廉的特点 而且双酚 5分子 中含有酚羟基一定条件下可发生电化学氧化 之一 化学修饰电极具有特异的功能化表面 是电 化学分析中重要的电极构建手段
#%

所以电化学分析方法是双酚 5较好的检测方法
石墨粉 光谱纯国药集团试剂公司 亚甲基 蓝 Y d 分 析 纯 天 津 市 科 密 欧 化 学 试 剂 开 发 中 心 含氢硅油 色谱纯"Q #U` 纳米硫化锌 其 它研究室提供 双酚 5 d ] 5 分析纯 双酚 5样 品 热敏纸 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实验在室温下 进行
形也较好( 当 d ? ^作为测定底液时" 对 d ] 5的电 催化效果最好( 此外在不同的 _[! $Q != > UQ @G #
] 5的影响( 范围内考察了测定底液的 _[ 值对 d _[在 $Q != > GQ G% 之间" d ] 5的氧化峰电流随着 _[的增大而增大"_[在 GQ G% > UQ @G 之间"峰电流
能谱仪 % + ( 进行了分析进而研究了双酚 $ 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探讨了最佳实验条件 掺杂了 =4 I =(颗粒后的复合膜呈现出三维空间结构 对 双酚 $的电催化氧化性能显著提高 峰电流是裸电极上的 !Q $ 倍 其氧化峰电 流与浓度在 #Q "V #" I$ > $Q "V #" I& ./ 0 1范围内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 检出 限为 #Q "V #" I@ ./ 0 1 关键词 亚甲基蓝纳米硫化锌碳糊电极电聚合双酚 $
!V #" I& N / 3 R 7 # "! ^W "Q ==$@ # "检出限可达 #%Q G# % #Q "V #" I@ N / 3 R 7! C R <W %# (
+ 和 > 9K ? , " U , * ? 4 > ! 7 上的循环伏安图 ' % () &'4 3+ & % + 50& . $##0(/ $#1 06 K > B0,. 8 4 > ! $ , " U , * ? 4 > ! ; > 9K? 4 > ! + $, 7> 9K? , " U , * ? 7 4 > ! :R ; 扫描速率'#"" N
通过 C\ Y 对所制备的纳米硫化锌的形貌进行 观察分 析( 图 # 为 +? F +C 在 不 同 放 大 倍 数 下 的
C\ Y 图"从! 图 #2 # 可以看出"掺杂所用硫化锌是由 N 的尺寸相对均一的海胆状结构的硫 直径约 # ! 化锌微球组成( 高倍下图 # ! 8 # 可以清晰的看出 +? F +C表面的细刺状凸起结构" 这种刺状结构具有
第% 期
Y d R +? F +C 修饰碳糊电极对双酚 5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顾'玲等']
, %!%,
#Q !Q !'] Y d R ( ] \和 ] Y d R +? F +C R ( ] \的制备' 将 ] \ 和 +? F +C R ( ] \电 极 分 别 放 入 预处 理 好 的 ( "Q #N N / 3 R 7Y de #R #$ N / 3 R 7] d ! _[ @Q U# # 的聚
#$ #@
电极检测物质的研究逐渐增多
纳米颗粒因
具有高度 开 放 空 间 结 构 表 面 易 功 能 化 吸 附 能 力 强 的 特 点 在 电 催 化 领 域 有 广 泛 的 应 用 前景 点
#G #U
入聚四氟乙烯管中 在另一端插入铜丝作为导线
] \ 按 上 述 方 法 将 质 量 比 为 # %! = 的 制得 ( +? F +C石墨和含氢硅油混匀制得 +? F +C R ( ] \ 更 ! N N切除 在称量纸上抛 新电极时挤出碳糊 # >
!Q !'修饰电极的 C\ Y 形貌和 \ E C 分析
图 ! 是不同电极的表面形貌特征( 与 ( ] \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