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复习第一单元第二章了解生物圈习题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2章了解生物圈PPT

C.生物改变环境
D.生物依赖环境
2.下列生态因素中不属于非生物因素的是( D)
A.阳光、温度
B.空气、温度
C.水分、土壤
D.花粉、病毒
3.下列影响小麦生长的环境因素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D)
A.光照
B.土壤湿度
C.温度 D.杂草
4.古人云:“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就是说,
淮南的橘子移种到淮北就不甜美了。想一想,产生这一差异的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 一定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 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想一想,议一议 环境、生物之间有哪些关系呢? 即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光
蝙蝠
昼
猫头鹰
伏
夜
出
的
动
物
向日葵朝向太阳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温度
阔叶林
针叶林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水
淡水鱼
海水鱼
在河流中生活的鱼能否在海洋中生活呢?
8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思考:生物因素有哪些?
物在陆地上定居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这说明 ( B )
A. 生物不能改变环境 B. 生物能改变环境 C. 生物与环境之间没有关系 D. 生物能改变环境,而环境不影响生物
10.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C )
A. 环境对生物的生存总是有利的
B. C. 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 D. 生物与环境之间没有关系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想一想,议一议
1.图中影响牧草生存的生态因素有哪些?
阳光、温度、水和二氧化碳等。
2.这些生态因素是如何影响牧草生存的?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课件

4、实施计划:
4、实施计划 (如何记录结果)
环 2 3 4 5 6 7 8 9 10 11 境 min min min min min min min min min min
明4 6 3 6 2 4 3 2 3 3 亮
阴6 4 7 4 8 6 7 8 7 7 暗
5、得出结论:
光能影响鼠妇的生活
巩固练习:
1.香蕉在北方地区不能很好的生长,影响它生长 的主要因素是( B )
A.北方降雨少
B.北方温度低
C.土壤酸碱度不适 D.光照强度不够
2.下列属于生物间合作关系的是( B )
A.七星瓢虫捕食蚜虫
B.一群麻雀一起去觅食
C.两只狗为争骨头而争斗
D. 小鸟为占巢区而在周围鸣叫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 盛开。”你能对这句诗描述的自然 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吗?
第二章 了解生物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喜阳植物(向日葵)
喜阴植物(三七)
夜行性 动物
捕食:猎狗
共生:地衣
寄生:菟丝子
竞争:大象和狮子抢夺水源 捕食:狮子捕食斑马
种间互助(合作)
骆驼刺的根系
夏天的雷鸟 冬天的雷鸟
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仙人球 蚯蚓
生
物
竹
对
节
环
虫
境
的 枯叶蝶 适
应
三、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这句诗描写的是气温对植物生长的 影响。由于在同一季节山里气温相 对较低,桃树生长迟缓。生长在平 原地区的桃花,4月就已经凋谢, 而山里的桃花才刚刚开放。
4.
大量繁殖;田鼠以土蜂的蜜和幼虫为 食,并破坏它们的巢,因此,土蜂数 目减少;三叶草由于得不到土蜂的及 时传粉而减少;牛由于缺乏食物而受 到影响。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捕食 关系 (bǔ shí)
狮子在捕食(bǔ 斑 shí)
马
第二十四页,共四十九页。
猞猁(shē lì)追捕兔子
第二十五页,共四十九页。
狐狸追捕(zhuībǔ)老鼠
第二十六页,共四十九页。
竞争 关系 (jìngzhēng)
狮子和大象(dà xiànɡ)争夺有限
的水
第二十七页,共四十九页。
水稻和杂草(zá cǎo)竞争阳光、水、肥 等
2、 把大小两种的草履虫分开培养,它们都能正常地生长,可
是把两者放在一起培养的时候,经过16天,其中的一种全部
死亡,而另一种却仍然生长正常,这种现象属于( )
A、合作
B、捕食(bǔ shí)
C、竞争 D、寄生
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 )
A、合作
B、食物网 C、捕食
D、竞争
第四十四页,共四十九页。
A.相同 B.不同
C.相似
D.随意
9.设计对照试验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
A.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相同 B.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不同 C. 所有变量都不同 D. 所有变量都相同
第四十六页,共四十九页。
10、某高山植物沿高山分布(fēnbù):从山脚到山顶依次为热带雨林、常 绿阔叶林、温带针叶林、高山草甸。决定这种分布(fēnbù)的主要生态因 素是 ( )
第二十页,共四十九页。
生物 因素对生物 的影响 (shēngwù)
(shēngwù)
捕食(bǔ shí)关系
第二十一页,共四十九页。
生物因素(yīn sù)对生物的影响
竞争 关系 (jìngzhēng)
第二十二页,共四十九页。
生物因素(yīn sù)对生物的影响
中考生物总复习 第一单元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习题生物课件

12/10/2021
3.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确定 在一组对照实验中,一组是实验组,另一组是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 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即人为地把变量进行处理的对象组。如探究“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要将鼠妇分别放在只有光照不同的两个 装置中(其他条件都相同),其中光照下的装置就是实验组,原因是鼠妇正 常的生活环境是阴暗环境,人为地让它在光照下生活,就是人为地把变 量进行了处理,所以见光的这一组是实验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 处理的对象组,如将鼠妇放在它正常生活环境(阴暗环境)中生活,这一组 是对照组。
12/10/2021
【例】(2015,鞍山)在探究“水分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你 怎样设计实验方案?
(1)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在干燥的纸盒内,一侧放入_干__燥___的土壤(实验组),另一侧放入_潮__湿___ 的土壤(对照组)。将10只鼠妇放在纸盒的中央,观察鼠妇分布情况。预计 鼠妇向__潮__湿___侧移动,说明鼠妇的生活需要___水___。
12/10/2021
12/10/2021
一 、选择题
1.沙漠上植被稀少,影响植物在沙漠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C )
A.阳光
B.空气
C.水分
D.温度
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种非
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 A )
A.温度 B.空气 C.水 D.光
3.(2015,淮北)下列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C ) A.春来江水绿如蓝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12/10/2021
12/10/2021
12/10/2021
12/10/2021
考点一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特别提醒】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从而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 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
3.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确定 在一组对照实验中,一组是实验组,另一组是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 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即人为地把变量进行处理的对象组。如探究“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要将鼠妇分别放在只有光照不同的两个 装置中(其他条件都相同),其中光照下的装置就是实验组,原因是鼠妇正 常的生活环境是阴暗环境,人为地让它在光照下生活,就是人为地把变 量进行了处理,所以见光的这一组是实验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 处理的对象组,如将鼠妇放在它正常生活环境(阴暗环境)中生活,这一组 是对照组。
12/10/2021
【例】(2015,鞍山)在探究“水分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你 怎样设计实验方案?
(1)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在干燥的纸盒内,一侧放入_干__燥___的土壤(实验组),另一侧放入_潮__湿___ 的土壤(对照组)。将10只鼠妇放在纸盒的中央,观察鼠妇分布情况。预计 鼠妇向__潮__湿___侧移动,说明鼠妇的生活需要___水___。
12/10/2021
12/10/2021
一 、选择题
1.沙漠上植被稀少,影响植物在沙漠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C )
A.阳光
B.空气
C.水分
D.温度
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种非
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 A )
A.温度 B.空气 C.水 D.光
3.(2015,淮北)下列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C ) A.春来江水绿如蓝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12/10/2021
12/10/2021
12/10/2021
12/10/2021
考点一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特别提醒】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从而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 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了解生物圈2-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PPT课件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生物圈是最大的 生态系统
一、生物圈的范围
大气圈的部 1.生物圈的范围 水圈的大部
岩石圈的表面 2.以海平面为基准,上、下各达 10千米,总厚度为20千米左右。
3.岩石圈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 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练习1: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 是:A.生物圈由植物、动物以及微生 物构成B.生物圈包括地球的全部 C.生物圈是指生物活动能够到达的范 围 D.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生物及其生存
检测对象 A B
DDT浓度/ 0.00 2.0
×10-6
5
CD E 0.5 75.5 0.04
检测对象 A B C D E
DDT浓度/ 0.00 2.0 0.5 75.5 0.04
×10-6
5
根据上表所列检查结果分析:
(1)5种生物的食物链关系可能
是A E C B D 。
(2)从表中可以看出, 生物体中 DDT浓度的积累是通过 食物链 这条
3.海洋生态系统 海洋中植物每年制造的氧气占地 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 4.森林生态系统 特点:动植物种类繁多,有“绿 色 水5.库淡”水及生“态地系球统之肺”的美称。
6.农田生态系统: 特点: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
种 类 7.相城对市较生少态,系统结构简单, 易退 人化类。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植物的 种类和数量少。
练习2:生物圈的范围为: A.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B大气圈和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 上部 C.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圈 的全部 D.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 岩石圈的表面
二、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1.草原生态系统 草原在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等方 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2.湿地生态系统 湿地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 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
生物圈是最大的 生态系统
一、生物圈的范围
大气圈的部 1.生物圈的范围 水圈的大部
岩石圈的表面 2.以海平面为基准,上、下各达 10千米,总厚度为20千米左右。
3.岩石圈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 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练习1: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 是:A.生物圈由植物、动物以及微生 物构成B.生物圈包括地球的全部 C.生物圈是指生物活动能够到达的范 围 D.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生物及其生存
检测对象 A B
DDT浓度/ 0.00 2.0
×10-6
5
CD E 0.5 75.5 0.04
检测对象 A B C D E
DDT浓度/ 0.00 2.0 0.5 75.5 0.04
×10-6
5
根据上表所列检查结果分析:
(1)5种生物的食物链关系可能
是A E C B D 。
(2)从表中可以看出, 生物体中 DDT浓度的积累是通过 食物链 这条
3.海洋生态系统 海洋中植物每年制造的氧气占地 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 4.森林生态系统 特点:动植物种类繁多,有“绿 色 水5.库淡”水及生“态地系球统之肺”的美称。
6.农田生态系统: 特点: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
种 类 7.相城对市较生少态,系统结构简单, 易退 人化类。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植物的 种类和数量少。
练习2:生物圈的范围为: A.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B大气圈和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 上部 C.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圈 的全部 D.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 岩石圈的表面
二、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1.草原生态系统 草原在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等方 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2.湿地生态系统 湿地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 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练习:
生物 环境 1、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__和__所 形成的统一整体 非生物 生物 2、生态系统包括___部分和___部分.前者 水 如___、___、___等.后者包括______ 、 阳光 温度 生产者 消费者 _____ 、 分解者 . 相互依存 3、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是____的 关系. 二 选择 1.下列哪组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B ) A.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B.细菌和蘑菇 C.老鼠和黑尾鹿 D.蚊子和跳蚤
第二课时
1、你连接的这些食物链有多少条?11条 这些食物链相互关联吗?
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 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 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2、假如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哪些生物的数量可能发 生变化?发生怎样的变化? 从理论上分析,假如蛇的数量减少,猫头鹰的数 量会减少;青蛙、鼠的数量会增加;各种生物的 数量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3、生物体内残留有机汞的情况如下表所列: 生物体 A B C D E
有机汞浓度 mg/kg
0.05
7
0.51
68
0.35
那么,最有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 C ) A. D B C B E A B. D B
C
E D A
C. A
C
E
D
D. A
E
C
B
食物链 4、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___和_ 食物网 流动的. __
尝试连接观察与思考中的食物链,数出食物 链的条数。
被吃者
吃者
请写出书21页谚语所包含的食物链 树 蝉
螳螂 黄雀
浮游植物
虾米
小鱼
大鱼
总结:
概念: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 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 第二章 第三节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习题

D
A.森林和草原生态系统
B.湖泊和海洋生态系统
C.城市(chéngshì)和农田生态系统
D.以上三项都有
第十八页,共二十六页。
11.(教材P32练习1变式题)判断下面(xià mian)的各项叙述的正确与否。(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
(1)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 ×
(2)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构成生物圈。( ) √
第十一页,共二十六页。
5.在岩石圈中生活的生物,主要是( ) D A.能够飞翔的昆虫和鸟类
B.森林和草原(cǎoyuán)
C.陆生动物和人 D.森林、草原、陆生动物、细菌、真菌和人类
第十二页,共二十六页。
6.我国“神舟九号”载人航天飞船的太空之行说明了( )
A
A.人类的活动范围可达大气圈以外(yǐwài)
(2)农田生绿态色系水统库中的主体是___地__球__之__肺_,动植物种类相对_________。
城市生态系统中_______起着重要的农支作配物作用。植物(zhíwù)的_____和
______少。消费者主要是____。
较少
人类
第十六页,共二十六页。
9.(易错题)江苏湿地资源丰富,具有面积庞大的湿地生态系统。下列有关
第八页,共二十六页。
1.有关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D
A.生物圈由植物、动物(dòngwù)和微生物构成
B.生物圈包括了地球的全部 C.生物圈指生物所能达到的范围
D.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空间的总体
第九页,共二十六页。
2.(易错题)生物圈的范围包括( ) C A.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quánbù)、岩石圈 B.水圈、大气圈、岩石圈表面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了解生物圈课件(优选)

第四页,共二十三页。
问题探究一、 生态系统的组成
环境
如:阳光、空气、水、热
(非生物部分) 能等
组成:
植物
生产者
通过光合作用制作有机物
生物部分
动物
消费者
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细菌、真菌
分解者 有机物被分解成无机物
第五页,共二十三页。
问题反馈一、 生态系统的组成
1.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池塘中的水草
生 态 系 统
第十三页,共二十三页。
生态系统具 有一定的调 节能力
问题探究三、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1.情景:草原上,雨量充沛.气候适宜而草木繁茂。 (1)因为食物充足,兔的数量急剧增加,会无限制 地增加吗? (2)草场过度放牧,草场还会保持原状吗? 2.什么样的生态系统容易被破坏?什么样的生态系统 不容易被破坏?为什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了解生物圈课件(优 选)
科 目:生物
适用版本:人教版
适用范围:【教师教学】源自生物与环境组成 生态系统第一页,共二十三页。
1.1.1生物的 特征
1.1认识生 物
1.1.2调查周边 环境中的生物
1.2.1生物与 环境的关系
1.2.2生物与 环境组成生态 系统
第十四页,共二十三页。
问题反馈三、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1.生物圈具有自我维持相对稳定的能力,这种能力是 ( ) A.无限的 B.不受影响 C.有限的 D.永不改动
2.下图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示:根据图回答:
(1)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_草______ (2)直接以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是:_______。兔、鼠 ((43))最该食长物的网一有条食5物条链食中物,链消。费者有_3___种:___鼠__、__蛇_、。鹰 (5)如果大量捕猎狐,那么鹰的数量在一定的时期内先______, 其上理升由是:_____________。 竞争者减少
问题探究一、 生态系统的组成
环境
如:阳光、空气、水、热
(非生物部分) 能等
组成:
植物
生产者
通过光合作用制作有机物
生物部分
动物
消费者
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细菌、真菌
分解者 有机物被分解成无机物
第五页,共二十三页。
问题反馈一、 生态系统的组成
1.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池塘中的水草
生 态 系 统
第十三页,共二十三页。
生态系统具 有一定的调 节能力
问题探究三、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1.情景:草原上,雨量充沛.气候适宜而草木繁茂。 (1)因为食物充足,兔的数量急剧增加,会无限制 地增加吗? (2)草场过度放牧,草场还会保持原状吗? 2.什么样的生态系统容易被破坏?什么样的生态系统 不容易被破坏?为什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了解生物圈课件(优 选)
科 目:生物
适用版本:人教版
适用范围:【教师教学】源自生物与环境组成 生态系统第一页,共二十三页。
1.1.1生物的 特征
1.1认识生 物
1.1.2调查周边 环境中的生物
1.2.1生物与 环境的关系
1.2.2生物与 环境组成生态 系统
第十四页,共二十三页。
问题反馈三、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1.生物圈具有自我维持相对稳定的能力,这种能力是 ( ) A.无限的 B.不受影响 C.有限的 D.永不改动
2.下图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示:根据图回答:
(1)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_草______ (2)直接以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是:_______。兔、鼠 ((43))最该食长物的网一有条食5物条链食中物,链消。费者有_3___种:___鼠__、__蛇_、。鹰 (5)如果大量捕猎狐,那么鹰的数量在一定的时期内先______, 其上理升由是:_____________。 竞争者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