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图发展 攻坚克难造双塔
凝心聚力 攻坚克难

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是一种团结一心的力量,是人们面对困难时应该具备的品质。
面对任何挑战和困难,只有齐心协力,全力以赴,才能战胜困难,取得胜利。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
无论是个人发展、工作生活,还是国家社会,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而面对这些问题,只有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才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胜利的目标。
凝心聚力是一种团结一心的力量。
在面对困难时,人们需要相互支持,共同协作,才能够战胜困难。
在一个团队中,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凝心聚力,共同为完成团队目标而努力,那么团队就会展现出强大的力量。
在社会中,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凝心聚力,为共同的目标奋斗,那么社会也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稳定。
所以,凝心聚力是团结一心的力量,能够使人们在面对困难时变得更加坚强,更加有力量。
攻坚克难是一种全力以赴的精神。
在面对困难时,人们需要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全力以赴地去克服困难。
只有这样,才能够战胜困难,取得胜利。
正如古人说的“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面对困难时,退缩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全力以赴地克服困难,才能够获得成功。
在工作生活中,只有全力以赴,努力工作,才能够取得事业的成功。
在社会中,只有全力以赴,为国家社会的事业努力奋斗,才能够取得国家社会的成功。
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的精神,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品质,才能够在面对困难时变得更加坚强和有力量,才能够在面对困难时取得成功。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的品质,才能够在生活中取得成功。
凝心聚力促发展 攻坚克难谋未来

2020年是充分体现我们洗涤用品行业新时代作为和担当的重要一年!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和防疫物资极度紧缺的现实问题,洗涤用品行业广大干部职工全力以赴投身到防控疫情阻击战中,有效发挥了保障抗疫消杀物资供应的主力军作用。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作为行业合力抗击疫情的关键“桥梁”,在春节前第一时间快速反应,对重点骨干企业产能及库存开展情况摸底调查,协调组织行业力量,配合国家工业管理部门开展消毒剂、抗抑菌洗手液等防控消杀物资供给,有力保障了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
我们洗涤用品行业的积极作为受到国务院有关部门领导的认同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洗涤用品行业骨干企业在抗击新冠疫情阻击战中,充分展现出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的博大胸怀。
在疫情突发关键时期,面临消杀物资极度匮乏的困难,多家企业第一时间做出消杀产品保供产销方案,快速驰援抗疫一线;行业4家企业收到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物资保障组)发来的感谢信;一家企业疫情初期服从国家紧急调运消毒剂的要求,迅速行动,获得国资委感谢信;北京两家企业为国家援鄂医疗队返京医务人员捐赠消杀产品,收到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感谢信;按照国务院关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要求,16家企业入选工信部“疫情防控国家重点医疗物资保障调度平台”;行业57家企业配合中国洗协参与工信部、中轻联消杀产品日报工作; 50多家企业参与中国洗协“抗击疫情 我们在行动”抗疫宣传工作,投稿200多篇。
我在这里代表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向为抗凝心聚力促发展 攻坚克难谋未来汪敏燕(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北京, 100054)击疫情、保障消杀物资供应做出杰出贡献的各位企业家、向企业的员工、向给予你们有力支持的家属们,表示崇高敬意和深深的感谢!2020年以来,洗涤用品行业正在经历一个历史性的关口,新冠疫情给全球宏观经济带来严重冲击,当前国内洗涤用品产业正面临历史上严峻的困难和挑战,为此,全行业要坚定信心,用创新的方法和力量,凝心聚力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攻坚克难开拓行业新局面。
凝心聚力 攻坚克难

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是指在面对重大困难和挑战时,人们团结一心,集中力量,全力以赴,以取得胜利。
这种精神在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历史积淀。
中国人民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的例子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历史上,中国面临了多次外来入侵和内部动荡,但每一次都能凝聚起强大的力量,坚定地抵御外敌或解决内乱。
在抵御蒙古入侵的战争中,中国人民团结起来,抵御住了外敌的进攻,最终保卫了国家的安全。
又如,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面对强大的日本军队,虽然遭受了巨大的伤亡和破坏,但仍然坚持抗战,最终战胜了日本侵略者。
这些历史事件证明了中国人民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的能力和勇气。
在现代,中国的发展和进步也需要凝心聚力、攻坚克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之快,给资源环境带来了严重挑战;人口老龄化和社会矛盾问题亟待解决;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自主化等方面仍存在差距。
这些问题需要中国人民凝聚力量,共同努力,才能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实现中国的长期发展目标。
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也在中国的企业和组织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面临各种挑战和困难,必须要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在某个行业中,如果企业都能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共同面对竞争和市场变化,就能够提高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共同发展壮大。
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的关键之一是领导者的能力和魅力。
领导者要具有正确的理念和坚定的意志,能够引导团队克服困难,激发士气,鼓舞信心。
领导者要具备战略眼光,能够看到问题的本质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并能够制定出合适的策略和计划。
只有领导者具备这些能力,才能带领团队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取得成功。
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是中国人民的优良传统和精神,也是现代中国发展的需要。
只有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团结一心,集中力量,全力以赴,才能取得胜利,实现我们的共同目标。
无论是国家发展,还是企业组织,都需要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才能不断进步,追求更大的成功。
凝心聚力促发展团结奋进建新功的感想

凝心聚力促发展团结奋进建新功的感想以凝心聚力促发展团结奋建新功的感想近年来,我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离不开全社会的凝心聚力和团结奋建的精神。
作为一个普通的公民,我深感团结奋建的重要性,也深受其激励,积极参与到国家建设中。
凝心聚力,意味着每个人都将个人的利益融入到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中。
只有当每个人都能够为国家的发展出一份力,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推动国家向着更好的方向前进。
在我国,凝心聚力的表现体现在各个方面。
政府积极倡导科技创新和创业创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新热情,使得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很多重要突破。
企业家们也投身于国家的发展中,积极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
普通百姓也通过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来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每个人的努力都在构筑着一个更加繁荣富强的国家。
团结奋建,是指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全社会能够保持团结一致的精神,共同克服困难,取得胜利。
团结奋建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够将个人的力量转化为集体的力量,让我们能够在面对各种挑战时显得更加坚强和有力。
在我国,团结奋建的表现无处不在。
无论是面对自然灾害还是经济危机,我们都能够看到人民团结一心,积极应对。
例如,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全国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同努力,最终成功控制疫情并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这次疫情不仅考验了我们的医疗系统,也考验了每个普通人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但我们团结一心,共同克服了困难。
正是凝心聚力和团结奋建的力量,推动着我国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作为一个公民,我也深感自己肩负着责任和使命。
为了更好地响应国家的号召,我积极参与到各项社会活动中。
例如,在大学期间,我加入了学生会,参与组织各种志愿者活动,为社会做出了一些贡献。
同时,我也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为将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我相信,只有每个人都能够为国家的发展出一份力,才能够真正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凝心聚力促发展,团结奋建新功,这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法宝。
凝心聚力 攻坚克难

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在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长河中,无论是战争还是灾难,人们总能凝心聚力,攻坚克难。
这种精神和能力的展现,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度过困境,更能够促进我们的发展和进步。
本文将从历史和现实中寻找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的例子,深入探讨这种精神的力量和价值。
历史上,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的例子比比皆是。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个反法西斯力量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同对抗凶残的法西斯势力。
无论是欧洲的盟军还是亚洲的抗日战争,当时的全世界都凝心聚力,共同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在那个危机四伏的时刻,人们精神上的凝聚力是巨大的,这种凝聚力使得他们能够在困难和艰苦中求得胜利。
同样,在中国的革命斗争中,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的例子也是很多的。
新中国的成立就是一个伟大的例子。
那个时期,中国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但是人民始终坚持凝心聚力,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一直在艰难困苦中拼搏。
无论是解决饥饿问题、推动改革开放还是推动现代化建设,人们始终不懈努力,最终实现了中国的繁荣和富强。
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的力量不仅存在于历史上的胜利,也同样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挑战中。
在科技领域,人们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人们攻克了太空探索的困难,在国际空间站中每天都在进行大量的科研工作;人们攻克了人工智能的难题,使得机器人和智能设备在各个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人们攻克了医学难题,发展出了许多新药和新技术,改善了人类的生活质量。
这些都是凝聚了无数人的智慧和努力,共同攻克的成果。
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的精神和能力的展现,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是很重要的。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很多时候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
只有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才能够克服这些问题,取得好的成绩。
同样,在职场上,只有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才能够取得工作上的突破和进步。
这种精神和能力的展现,不仅能够提高个人的竞争力,更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在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中,团队合作和领导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坚持稳中求进凝心聚力攻坚克难 奋力实现全年目标任务

Trend文=本刊记者 沈国岩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年中视频会议7月17日,国资委在京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年中视频会议,总结2020年上半年工作,部署安排下半年工作任务。
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因时因势谋划、突出工作重点,千方百计夺回疫情造成的损失,力争绝大多数中央企业效益持续较快增长、力争中央企业总体效益实现正增长,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企业经营发展工作,在疫情防控斗争中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全面动员部署,迅速形成强大合力,勇扛急难任务,全力驰援抗疫前线,强化基础保障,提供坚强抗疫支撑,抓早抓细抓实,强化境外单位疫情防控,充分发挥了大国重器顶梁柱和国家队作用;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迎难而上、奋力拼搏,率先复工复产,带动各类市场主体共同发展,生产经营逐月好转,经济效益企稳回升,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重大项目稳步推进,企业改革不断深化,有效激发发展活力,充分发挥了国民经济压舱石和主力军作用,以实际行动在这场大战大考中践行初心使命,交出了合格答卷。
面对疫情重大冲击、国际国内环境重大变化,习近平总书记统筹“两个大局”,对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重大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做好各项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对于更好应对当前严峻挑战、奋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要深入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
凝心聚力 攻坚克难

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是一种团结合作的精神,意味着众志成城,共同努力,克服困难,实现共同目标。
这种精神是团队、企业、社会乃至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能够促进团队的紧密合作,提高团队的效率和成就感,推动企业的发展壮大,实现社会的繁荣昌盛。
凝心聚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团队中,只有凝聚起所有的力量,才能使团队同心协力,实现共同的目标。
整个团队都必须齐心协力地努力,并且集中精力在共同的目标上。
只有当每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并且为此而努力工作时,才能够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和效能。
在企业中,凝心聚力是企业发展和壮大的重要保障。
在现代化的竞争中,企业面临着种种挑战和困难,只有团结一致,共同奋斗,才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实现企业的长足发展。
在企业中,凝聚力是企业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只有树立起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念和企业精神,才能够使企业成为一支团结、创新、高效的军队。
在社会中,凝心聚力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持。
只有所有人都齐心协力,共同打造一个和谐、幸福的社会,才能够实现社会的繁荣昌盛。
团结合作可以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打破阶层、地域和文化的界限,使整个社会向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
在国家层面上,凝心聚力更是十分重要。
只有全体国民齐心协力,共同奋斗,才能够实现国家的强大和繁荣。
在国家层面上,团结合作是实现国家复兴和实现国家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
只有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奋斗,共同促进科技、文化、经济、军事、政治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和进步,才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凝心聚力,攻坚克难,需要每个人都有力量,都有付出。
只有真正凝聚起众人的力量,才能实现我们共同的目标,为大家创造出更幸福、更富足、更美好的生活,为世界大家分享我们的美好。
凝心聚力 攻坚克难

凝心聚力攻坚克难
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是指在面临困难和挑战的时候,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以
克服困难和达到目标。
凝心指的是大家都要集中精力和意志,关注一个共同的目标,不受其他事情的干扰和
影响。
只有当大家齐心协力,凝聚在一起,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力量。
人们需要用心来思考,通过合理的计划和组织,来解决困难和挑战。
聚力指的是大家都要把自己的力量凝聚在一起,相互协助,共同努力。
只有当大家都
为同一个目标努力,互相支持和鼓励,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
通过各种方式,如分工合作、资源共享、经验交流等,将个人的力量和智慧合成整体,才能取得成功。
攻坚克难指的是大家要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克服这些困难和挑战,迈向胜利。
在面
临困难和挑战的时候,我们不应该退缩或者半途而废,而是要勇往直前,坚持不懈地努力。
只有不怕困难,勇于攻坚,才能克服一切困难并取得成功。
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是非常重要的。
无论是个人的目标还是团
队的目标,都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我们不能
退缩或者气馁,而是要有坚定的信心和毅力,勇往直前,克服困难并取得胜利。
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不仅在工作中适用,也适用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只有我们心无
旁骛,集中精力,才能在各个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和更大的成功。
我们也需要在困难和挑
战面前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坚持努力,不轻言放弃。
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就
能攻坚克难,取得更大的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凝心聚力图发展攻坚克难造双塔
——记双塔建乡五年来的发展历程
双塔乡的五年注定不平凡,五年来,
双塔乡党委、政府克服重重困难,带领广
大党员干部及群众战天斗地、辛劳治乡,
使这片曾经是白茫茫的碱窝子变成了现在
移民群众安居乐业奔致富的戈壁新绿洲。
“春播几口袋、秋收几粒子,出门满眼弥沙子、行路土淹脚脖子”。
这是2006年建乡初期双塔乡的真实写照。
它客观反映了双塔乡“一穷二白、生态恶劣"
的发展现状。
如何才能让80%
的盐碱地变成群众脱贫增收的
高效田、80%的简易房变成群众
安居乐业的小康房、如何让移
民群众安心扎根富双塔、如何
让千年戈壁绽新颜,成为全乡
干部心中的一道结。
知难而进理思路高瞻远瞩定目标
乡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在基建
缺失、生产落后、生态恶劣、
社会事业滞后的诸多困难面
前没有退却,而是紧密团结、知难
而进、勇于赶超,站在对乡情的全
面审视和立足长远谋发展、统筹兼顾抓发展的战略性高度上提出了“一年完善组织机构,三年夯实发展基础,五年解决农民温饱,十年致富步入小康”的奋斗目标,并从产业发展、生态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
入手,强抓经济社
会各项事业发展,
迈出了发展旅程
的第一步。
扶贫开发抓项目夯实基础谋发展
乡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带领广大广大群众夯实基础,一方面凝心聚力,发展生产建设,另一方面攻坚克难、抢抓扶贫项目开发利好机遇,累计完成37.3公里砂石路面的铺筑,解决了全乡人民行路难的局面;完成全乡51.35人饮管线架设工程,群众吃上了放心水;改良盐碱板结地2.25万亩,改善、修建各类渠道110.8公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栽植农田防护林带123.2公
里、绿色通道33.6公里、
治沙造林2067亩,造就双
塔今日之生态屏障;改造危
旧房1555户、修建暖棚480
座、配套完成沼气池357座,
有效改善了人居环境基础设施。
双塔供电所、双塔水管所、双塔医院、双塔信用社等驻乡单位也相继林立在集镇区,为全乡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特色产业闪亮点陇上药材安了家
枸杞、甘草、红花、
茴香、这些以中药材为
主的特色产业在今天
的双塔乡可谓遍地开
花。
万亩枸杞基地、千
亩甘草连片种植,这都
是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专业化布局,发展起来的特色产业。
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培训、示范带动、项目推动等措施,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试验先行,分步实施,
大力引导群众加大土
地改良力度,发展高
效优质农业,特色产
业助农增收的效应
日益显现,建设陇上
中药材基地的雏形
已经形成。
年份项目农作物粮经比枸杞(亩)甘草(亩)2006年96:4
2007年86:14
2008年78:22 562 1567
2009年72:28 1562 3698
2010年60:40 3062 5357
(2006——2010主要特色产业发展表)
紧抓劳务促输转因势利导致富快
双塔乡移民群众在原籍
地就有外出务工的习俗,搬
迁后部分群众由于新垦地地
力差,产出少,自己外出打
工增加收入情况普遍存在,
乡党委因势利导,按照“内建机制抓规范,外拓基地促输转”的劳务产业发展思路,制定“培训一人,输转一人,致富一户”的目标,加大“阳光工程”就业培训支持力度,使移民群众的富裕劳动力都能得到中等技能培训,走的出门,站的住脚,挣的来钱,治的起家。
全乡平均每年向外输出务工人员3000人以上,年平均收入1500万元,劳务产业成为全乡农民收入的主要渠道。
年份项目劳务培训场次劳务培训人数培训技能劳务收入(万元) 2006年 4 1200 餐饮500
2007年 5 1300 计算机操作员951.7
2008年8 1500 机修1355
2009年12 1650 焊工2180
2010年20 1860 瓦工2270
(历年劳务培训表)
完善配套设施快社会事业不断发展
由于双塔乡是新建移民乡,生产生活基础条件差,加之迁移人口本就是来自贫困山区的贫困群众,生活极度困难,有相当一部分农户还挣扎在温饱线上。
为了化解
群众吃不饱、穿不暖以及因灾因病
致贫的难题,乡上积极争取扶贫救
助资金,贫困救助面达到了100%。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全乡设有初
级中学1所,小学11所,教师94
名,中小学生1442名,投资铺筑校园10万平方米,体育场1万平方米、硬化地坪4800平方米。
几年来,双塔中学在农村初级中学毕业会考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建立中心卫生院1所,医疗点7个,2007年全乡开始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2010年11月双塔信用社的成立更是方便了全乡群众的生产生活,有力的支持了双塔乡建设。
为宣传先进文化,激发移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积极
性,乡上还修建了文化科技
培训中心,组建了两个群众
自乐班,利用农闲和节庆假
日,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
体育竞技、文艺会演等活动,
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
新农村建设显成效小镇规模初形成
五年前的双塔是一望无
际的戈壁滩,五年后的双塔已
初具一小城镇规模,五年前的
群众住的是简易过渡安臵房,
每家50平米,五年后的群众
住的是抗震安居房。
在新农村建设中,乡党委政府依托扶贫政策,坚持立足实际,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施工,大力实施抗震安居房的修建及危旧房改造工程,全乡住房改建率达到60%以上。
在乡集镇建设上,全面规划、精心设计,建成商业门点114套,完成供排水管道5.7公里,铺筑人行道31000平方米,架架设太阳能路灯20盏,现已初具当代农村小集镇气
息。
双塔乡建乡至今已过5
年的发展与建设,农民群众
的生活水平已显著提高,人
居环境已明显改善,经济和
社会各项事业已从无到有发生了十分显著的变化。
相信在全乡广大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下,双塔乡一定会迎来一个美好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