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冀教版 初一七年级数学 上册第一学期秋季 《教学工作计划含时间进度表》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及进度表教学计划
单元一:数与代数
* 第一课:整数
* 第二课:数轴和绝对值
* 第三课:加法和减法运算
* 第四课:乘法和除法运算
* 第五课:集合与分类
单元二:比例与比例运算
* 第一课:比率与比例
* 第二课:比例的改变与稳定
* 第三课:比例的性质与应用
* 第四课:平均数与比例平均
单元三:空间与图形
* 第一课:平行和垂直线
* 第二课:直角与平行四边形
* 第三课:三角形的性质与分类
* 第四课:全等图形与相似图形
* 第五课:正方形、矩形与正三角形
单元四:方程与不等式
* 第一课:方程与解方程
* 第二课:两步方程
* 第三课: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二次方程
* 第四课: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第五课:不等式及其应用
教学进度表
注意:以上进度表仅供参考,实际进度可能会因教学情况而有所不同。

2024年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计划范本(4篇)

2024年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计划范本(4篇)

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计划范本一、基本情况分析1、学生情况分析:本学期我继续承担七年级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的学习,小部分的自觉性不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个学期,一定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以提升成绩为目的,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教材分析: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本章主要在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的基础上,探索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①、相交②、平行。

本章重点:垂线的概念和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本章难点:证明的思路、步骤、格式,以及平行线性质与判定的应用。

第六章、实数:了解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平方根与立方根.会求一个数的平方根与立方根.2.了解无理数、实数的概念,实数与数轴一一对应的关系,能估计无理数的大小,能进行实数的计算.本章重点: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平方根与立方根.会求一个数的平方根与立方根.本章难点:实数的概念,实数与数轴一一对应的关系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本章主要内容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及其简单的应用。

有序实数对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点一一对应的关系。

本章重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理解与建立及点的坐标的确定。

本章难点: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及点的位置的确定。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本章主要学习二元一次议程(组)及其解的概念和解法与应用。

本章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及实际应用。

本章难点: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本章主要内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简单应用。

本章重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与简单应用。

本章难点:不等式基本性质的理解与应用、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本章主要学习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并根据数据对调查对象作出正确的描述。

本章重点:调查的意义、特点及分类,利用扇形图、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拆线图描述数据。

本章难点:绘制数据统计图及如何利用各种统计图对调查对象作出正确的描述。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进度安排表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进度安排表
回顾与思考(1)第四章测试(2)
5.1认识一元一次方程(2)
5
14
11.29-12.5
5.2求解一元一次方程(3)
5.3应用—水箱变高了(1)
5.4应用—打折销售(1)
5
15
12.6-12.12
5.5应用—希望工程义演(1)
5.3应用—追赶小明(1)
回顾与思考(1)第五章测试(2)
5
16
12.13-12.19
期末复习一
5
20
1.10-1.16
期末复习二
5
21
1.17-1.23
期末考试(元月19日-21日)
22
1.24-1.30
元月26日放寒假
83195走进数学新天地96912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212展开与折叠213截一个几何体14从不同方向看19月10日教师节913919回顾与思考1第一章测试1课时21有理数122数轴123绝对值192092624有理数的加法225有理数的减法12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392710327有理数的乘法29月27日中秋节国庆节休假三天104101028有理数的除法129有理数的乘方210111017210科学记数法121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1212用计算器进行运算课时回顾与思考1第二章测试11018102431字母能表示什么132代数式233整式134整式的加减21025103134整式的加减135探索与表达规律2回顾与思考1第三章测试210111117期中复习111181114期中考试11月11日13121115112141线段射线直线142比较线段的长短14344角的比较145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1课时1311221128回顾与思考1第四章测试251认识一元一次方程214112912552求解一元一次方程353应用水箱变高了154应用打折销售115126121255应用希望工程义演153应用追赶小明1回顾与思考1第五章测试2161213121961数据的收集162普查和抽样调查163数据的表示3171220122664统计图的选择2回顾与思考1第五章测试218122712探寻神奇的幻方1关注人口老龄化1制作一个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体盒子1综合实践测试2元旦休假一天191319期末复习一20110116期末复习二21117123期末考试元月19日2122124130元月26日放寒假

2022年秋七年级数学上教学计划附进度表(人教版20224学年度第一学期)

2022年秋七年级数学上教学计划附进度表(人教版20224学年度第一学期)

2022年秋七年级数学上教学方案附进度表(人教版20224学年度第一学期)2022年秋七年级数学上教学方案附进度表(人教版20224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一方案一、指导思想:深化教学改革,以促使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开展为出发点,课堂中以“学生的开展为本,活动为主线,创新为主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表达“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法〞坚持走“教研〞之路,努力探索“减负增效〞的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模式,从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入手,持之以恒地开展教研活动。

充分开展学生数学思维,全面提高教育教学二、学生情况分析七年级学生往往延用小学的学习方法,死记硬背,这样既没读懂弄透,又使其自学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得不到很好的训练,要重视对学生的读法指导。

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

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那么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那么学得死,效果差。

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

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

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初一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初一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三、教材及课标分析第一章有理数1.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会比拟有理数的大小.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3.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4.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的运算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第二章整式的加减掌握单项式,多项式以及相关的概念。

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计划模板(2篇)

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计划模板(2篇)

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计划模板一、学生情况分析本期担任七年级数学,该班共有学生____人。

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

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

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

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

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七年级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七年级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二、教材及课标分析第一章《有理数》1、本章的主要内容:对正、负数的认识;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相反数与绝对值的概念及求法;数轴的概念、画法及其与相反数与绝对值的关系;比较两个有理数大小的方法;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运算法则及相关运算律;科学计数法、近似数、有效数字的概念及求法。

重点: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运算难点: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对结果符号的确定及对科学计数法、有效数字的理解。

2、本章的地位及作用:本章的知识是本册教材乃至整个初中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它一方面是算术到代数的过渡,另一方面是学好初中数学及与之相关学科的关键,尤其有理数的运算在整个数学及相关学科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可以说这一章内容是构建"数学大厦"的地基。

3、本章涉及到的主要数学思想及方法:a、分类讨论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有理数的分类及绝对值一节课的教学中。

b、数形结合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数轴一节课的学习上,用数字表示数轴(图形)的形态,反过来用数轴(图形)反映数字的具体意义,达到数字与图形微观与宏观的统一,具体与抽象的结合,即用数说明图形的形象,用图形说明数字的具体,尤其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理解相反数与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更是形象直观。

2023年秋学期初一七年级上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2023年秋学期初一七年级上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2023年秋学期初一七年级上数学教学工作计划前言本文档为2023年秋学期初一七年级上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旨在规划教师的教学内容、时间安排、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提高教学质量。

本次教学计划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新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制定,期望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数学学习体验。

教学目标本学期数学教学的核心目标是,让学生进一步提高基本算数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初中数学的基本概念进行系统学习,建立数学思维模式,为未来学习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内容针对初一七年级上数学课程,在本学期内,将主要教授以下内容:1.整数及运算2.分数及运算3.小数及运算4.平面图形的认识与构造5.计算器的使用6.数据整理与处理7.代数初步:正比例函数,线性方程以上内容将分为九个单元进行教学,其中前三个单元属于基础内容,后四个单元属于拓展内容。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将会有大量的课堂练习以及课后作业,以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方式针对初一七年级学生的特点,本学期将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

针对基础内容,主要采用讲解、演示、练习等教学方式,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及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同时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对于拓展内容,将增加课堂讨论、小组讨论、实践演示等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并通过实践提高数学解题的能力。

同时,可以通过学习小组的方式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教学评价在本学期内,将针对每个单元进行教学评价,根据学生上课听讲情况、课后作业情况及课堂互动情况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

针对每个单元评分达到90分以上的学生,将会获得一定的奖励,以激发学生们学习数学的热情。

时间安排本学期的时间安排如下:单元教学内容时间第一单元整数及运算两周第二单元分数及运算两周第三单元小数及运算两周第四单元平面图形的认识与构造三周第五单元计算器的使用半周第六单元数据整理与处理两周第七单元代数初步:正比例函数两周第八单元代数初步:线性方程两周第九单元期中复习及期中考试两周总计十九周结语本文档是2023年秋学期初一七年级上数学教学工作计划,通过本次计划的实施,期望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基本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数学思维模式,为未来学习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XJ湘教版 初一七年级数学 上册第一学期秋季 《常规教学工作计划含时间进度表》

XJ湘教版 初一七年级数学 上册第一学期秋季 《常规教学工作计划含时间进度表》

2019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深化教学改革,以促使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出发点,课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活动为主线,创新为主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体现“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法”坚持走“教研”之路,努力探索“减负增效”的教育教学模式,从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入手,持之以恒地开展教研活动。

充分发展学生数学思维,全面提高教育教学二、学生情况分析七年级学生往往延用小学的学习方法,死记硬背,这样既没读懂弄透,又使其自学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得不到很好的训练,要重视对学生的读法指导。

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

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

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

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

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初一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初一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三、教材及课标分析第1章有理数1.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3.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4.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的运算及简单的混合运算.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第2章代数式本章的重点是用字母表示数和列代数式。

秋季上学期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秋季上学期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秋季上学期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相关推荐秋季上学期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精选6篇)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又将学习新的知识,有新的感受,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教学计划了。

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教学计划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秋季上学期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秋季上学期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篇1一、基本情况分析1、学生情况分析这学期我承担七(1)(2)两班的数学教学,这些学生整体基础参差不齐,小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任务艰巨。

在小学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但位数不多。

对多数学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掌握,成绩稍差。

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要得到加强,还要提升整体成绩,适时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抽出一定的时间给强化几何训练,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

2、教材分析:1、第1章有理数:本章主要学习有理数的基本性质及运算。

本章重点内容是有理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

本章的难点在于理解有理数的基本性质、运算法则,并将它们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和计算中。

2、第2章整式的加减:本章主要是学习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加减运算。

本章重点内容是单项式、多项式、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及去括号的法则及整式的加减运算。

本章难点在于理解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的法则。

3、第3章一元一次方程:本章主要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

本章重点内容是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

本章难点在于解一元一次方程,并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第4章几何图形初步:本章主要学习线段和角有关的性质。

本章的重点是区别直线、射线、线段,角的有关性质和计算;理解互为余角、互为补角的性质及应用。

本章的难点在于线段和角的有关计算。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获得数学中的基本理论、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化教学改革,以促使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出发点,
课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活动为主线,创新为主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体现“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法”坚持走“教研”之路,努力探索“减负增效”的教育教学模式,从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入手,持之以恒地开展教研活动。

充分发展学生数学思维,全面提高教育教学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往往延用小学的学习方法,死记硬背,这样既没读懂弄透,又使其自学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得不到很好的训练,要重视对学生的读法指导。

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

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

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

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

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初一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初一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三、教材及课标分析
第一章有理数
1.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
3.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4.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的运算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会利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第二章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
1.通过大量的实例,体验、感受和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这些几何体,初步了解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概念的方法,以及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立体模型;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3.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理解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含义;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及线段的中点的概念,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4.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角,理解角的两种描述方法,掌握角的表示方法;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了解角的平分线的概念,了解余角和补角的概念,知道“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质,会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尺规作图).5.逐步掌握学过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形.
6.初步体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并能初步应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
7.激发学生对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第三章代数式
本章的重点是用字母表示数和列代数式。

关键是明确基本数量关系的语言表达与代数式之间的联系。

1.会用字母表示一些简单问题的数量关系。

学会规范书写用字母表示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2.用代数式表示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理解同一个代数式可以
表示不同的实际意义。

3.会用代数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用代数式表示数字和图形的变化规律.
4.了解代数式的值的意义,会求代数式的值,感受代数式的求值过程可以理解为一个变换过程,能根据问题的需要,找到合适的公式,代入具体的值进行计算。

第四章整式的加减
本章的重点是整式的加减运算。

关键是要掌握单项式、多项式的相关概念以及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及去括号法则。

1.了解单项式,多项式和整式的概念。

能说出单项式的次数和系数,多项式的次数和常数项。

2.理解同类项的概念,能识别同类项。

会合并同类项。

理解去括号法则,会进行简单的去括号运算;会进行简单的整式加减运算。

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
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2.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使方程逐步转化为x=a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4.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5.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具体措施
1、教材是教学质量的保证,是教学的基础设施。

在教学中必须依纲靠本,以教学大纲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据钻研教材抓好重点。

2、在课堂中尽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及教师的指导作用。

3、设计好的开头尽量以引趣的形式引入课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教学中以“练”为主。

4、要扭转学生的厌学现象。

利用晚自修时间对他们进行辅导,在平时的课堂中多给予提问,给后进生树立信心。

对优生要严格要求,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抑制他们产生骄傲情绪。

5、树立榜样,以点带面,以先进带后进,让后进生自动自觉向先进看齐,从而发挥榜样的力量。

6、坚持因材施教原则,逐步实施分层教学,向基础不同的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力求使中下生吃得上,中等生吃得下,优生吃得饱,即课堂练习、作业及要求等进行分层即课堂练习、作业及要求等进行分层。

7、在课堂教学中将严抓课堂纪律使学生形成自学遵守纪律的习惯,要求他们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言,作业认真完成。

但同时又不死板,给时间让学生讨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8、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利用课余时间多接触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9、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循序渐进原则,正确组织课堂教学。

做好知识的衔接及章元过关工作。

及时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查漏补缺。

五、教学进度:
教 学 内 容
教学课时 周次
第一章 有 理 数
1.1 正数和负数 2 1-5
1.2 数轴
1 1.3 绝对值与相反数 1 1.4 有理数的大小 1 1.5 有理数的加法
2 1.6 有理数的减法 1 1.7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1 1.8 有理数的乘法 2 1.9 有理数的除法 1 1.10 有理数的乘方 1 1.1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1 1.12 计算器的使用 1 小结与复习 2 第二章
2.1 从生活中认识几何图形 1 6-9 2.2 点和线
1
几何 图形 的 初步 认识
2.3 线段的长短 1 2.4 线段的和与差 1 2.5 角以及角的度量 1 2.6 角的大小 1 2.7 角的和与差 1 2.8 平面图形的旋转 1 小结与复习
2 第三章 代 数 式 3.1用字母表示数 1 10-14
3.2 代数式 3 3.3 代数式的值 1 小结与复习 2 第四章 整式 的 加减
4.1 整式 2 4.2 合并同类项 1 4.3 去括号 1 4.4 整式的加减 1 小结与复习 2 第五章 一元 一次 方程
5.1 一元一次方程
1 15-16 5.
2 等式的性质
1 5.3 解一元一次方程 3 5.4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4 小结与复习 2
全册总复习 8 17-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