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含解析)新人教必修1

合集下载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2018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水缸里的文学①我始终认为,我的文学梦,最初是从一口水缸里萌芽的。

②我幼年时期自来水还没有普及,一条街道上的居民共用一个水龙头,因此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储水的水缸,我们家的水缸雄踞在厨房一角,像一个冰凉的大肚子巨人,也像一个傲慢的家庭成员。

记得去水站挑水的大多是我的两个姐姐,他们用两只白铁皮水桶接满水,歪着肩膀把水挑回家,哗哗地倒入缸中,我自然是袖手旁观,看见水缸里的水转眼之间涨起来,清水吞没了褐色的缸壁,我便有一种莫名的亢奋。

现在回忆起来,亢奋是因为我有秘密,秘密的核心事关水缸深处的一只河蚌。

③请原谅我向大人们重复一遍这个过于天真的故事,故事说一个贫穷而善良的青年在河边捡到一只被人丢弃的河蚌,他怜惜地把它带回家,养在唯一的水缸里。

按照童话的讲述规则,那河蚌自然不是一只普通的河蚌,蚌里住着人,是一个仙女!也许是报知遇之恩,仙女每天在青年外出劳作的时候从水缸里跳出来,变成一个能干的女子,给青年做好了饭菜放在桌上,然后回到水缸钻进蚌里去。

而那贫穷的吃了上顿没下顿的青年,从此丰衣足食,在莫名其妙中摆脱了贫困。

④我现在还羞于分析,小时候听大人们说了那么多光怪陆离的童话故事,为什么独独对那个蚌壳里的仙女的故事那么钟情?如果不是天性中有好逸恶劳的基因,就可能有等待天上掉馅饼的庸众心理。

我至今还在怀念打开水缸盖的那些瞬间,缸盖揭开的时候,一个虚妄而热烈的梦想也展开了:我盼望看见河蚌在缸底打开,那个仙女从蚌壳里钻出来,一开始像一颗珍珠那么大,在水缸里上升,上升,渐渐变大,爬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正规仙女的模样了。

然后是一个动人而实惠的细节,那仙女直奔我家的八仙桌,简单清扫一下,她开始往来于桌子和水缸之间,从水里搬出一盘盘美味佳肴,一盘鸡,一盘鸭,一盘炒猪肝,还有一大碗酱汁四溢香喷喷的红烧肉!(仙女的菜肴中没有鱼,因为我从小就不爱吃鱼。

)⑤很显然,凝视水缸是我最早的阅读方式,也是我至今最怀念的阅读方式。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词语解释整理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词语解释整理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词语解释整理语文教学中,解释词语不能只依赖于字典中的释义和死记硬背,需要理解性记忆,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词语解释整理,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词语解释整理1. 峥嵘:不平凡,不寻常。

2. 斑斓:色彩错杂灿烂的样子。

3. 踟蹰:心里迟疑,要走不走的样子。

4. 佝偻:脊背向前弯曲。

5. 跫音:脚步声。

6. 如愿以偿:像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

指愿望实现。

7. 深邃:深的;幽深。

8. 幽僻:形容环境偏远、幽静。

9. 羞涩:难为情,态度不自然。

10. 袅娜:形容草木柔软细长;形容女子姿态优美。

11. 风姿:风度、仪态。

一般指美好的姿态。

12. 倩影:美丽的影子。

13. 蓊蓊郁郁:树木茂盛的样子。

14. 婀娜:轻盈柔美貌。

15. 宁谧:安静,安宁。

16. 沧桑:比喻世事多变,人生无常;或喻世事变化的巨大迅速。

17. 声名狼藉:形容名声极坏。

18. 隽永:(言辞、诗文或其他事物)意味深长,引人如胜。

19. 邂逅:不期而遇。

20. 芜杂:多而杂乱,没有条理。

21. 嫉恨:憎恨。

22. 诽谤:造谣污蔑,恶意中伤。

23. 诅咒:咒骂。

24. 卓有成效:成绩、效果显著。

25. 豁然开朗:豁然,宽敞的样子。

形容由昏暗、窄小一变而为明亮宽敞;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个道理。

26. 义愤填膺:由正义而激发的愤怒充满心胸。

27. 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或反常的情况等)安然相处,像平常一样对待。

28. 民不聊生:人民没法生活。

聊,依赖。

29. 藏蛰(zhé):躲藏,蛰伏。

30. 端倪:①事物的眉目;头绪。

②指推测事物的始末。

31. 永葆生机:永远保持生机。

32. 奚落:讥诮;讽刺。

33. 不名一钱:形容极其贫穷,一个钱也没有。

名,占有。

34. 慰藉:安慰,抚慰。

35. 安土重迁:在一个地方住惯,不肯轻易迁移。

36. 亵渎:轻慢,冒犯。

37. 杀一儆百:儆,警戒。

杀一个人而使许多人引以为戒。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每日一题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每日一题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含解析

归纳内容重点归纳中情意思【2018 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例文略。

参照9 月 10 日典例部分。

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归纳和剖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鲁芝自小受累,宦途罕有挫折,他家本为豪族,但幼年失掉父亲后,即流浪失所;入仕后遇到郭淮器重,后又跟从曹真出督关右,官职也不停获得升迁。

B.鲁芝倾慕改革,治政卓有收效。

任天水太按时,蜀地饱受扰乱,人口减少,他全力保卫,修筑城池,恢复旧境;走开时,天水各族百姓均恳求让他留任。

C.鲁芝审时度势,进营劝谏曹爽。

曹爽辅政时,他在曹手下任四马,曹遇到征伐,他率手下驰援,并提出应付策略,劝曹挟天子以命令四方,但是未被采用。

D.鲁芝洁身自爱,深受羊祜介绍。

羊祜任车骑将军时推让说,鲁芝为人清心少欲,与人友善又不苟同,任职到老,以礼一直,自己愿意将车骑将军礼让鲁芝。

【参照答案】B【试题剖析】归纳内容重点,归纳中情意思“归纳内容重点,归纳中情意思”,是对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和推理,要修业生答出某个论点的依据、某个事件发生的原由、某种发展致使的结果。

这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长进一步提升了的综合能力。

这是文言文阅读的重点、难点。

本考点考察的内容有:某个论点的依照,某种现象的内在实质,某件事发生的原由,发展致使的结果,某个人物的思想性格等等。

这种考题一般都是把人物、事件、看法等综合在一同设题,要求从四个选项中找出一个对原文内容剖析归纳不正确或正确的选项。

作为文言文必考的题目,该类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址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也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设置答题圈套。

答题时应在读懂全文粗心的基础上,第一确立各选项在文本中的区间,而后将选项内容同文真有关内容进行比较,发现异同,确定正误。

详细而言,其常有的圈套有:1.误解文意,惹是生非。

这是命题者最喜爱的设误圈套。

命题者在选项中错误地解说原文中重点的词语,把好的说成坏的,小错说成大错,想法说成行动,次要的说成是主要的,这样之类;惹是生非地提供一些于文无据的信息,进而给考生造成扰乱。

高考语文备考:理解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

高考语文备考:理解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

高中语文备考-理解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考情简述】本考点是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这一考点每年在不同试卷中会有不同程度的考查。

一般地说,高考试题考查词语的含义,往往不是词典中所诠释的“规范”意思,而是在文章中的具体的含义。

所谓“重要词语”是就词语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相比较而言的。

理解词语的含义,要以基本义为基础,参照其他义项,再结合语境揣摩,这是理解的基本要求。

【必备知识】高考考查的“词语”具体说来主要是以下几种:(1)体现作者情感态度或主旨的词语。

有些词语在文中有高度概括力,或显示事物差异,或感情倾向特别强烈。

有的词语与全文核心内容或与文章局部主要内容密切相关。

(2)运用修辞和写作方法的词语。

这样的词语多出现在运用象征、借物喻人、双关等写作方法的文章中。

(3)有特殊用法的词语。

如贬义褒用、褒义贬用、大词小用、小词大用、词性活用等词语。

(4)具有特殊指代意义的词语。

如远指、近指、不定指等词语。

(5)表情达意方面非常出色的词语。

如在特定语境中的动词、名词、形容词、叠词等词语。

【设问方式】(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心灵的呼吸》)(2)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意。

(《窗子以外》)(3)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第⑤段中“孱弱”的含意。

(《比邻而居》)(4)综观全文,简析文中加点词“篡改”的内涵。

(《粮食》)【解题思路】1.审清题干这类题目的题干中往往有“说明”“赏析”“简析”等提示动词和“含意”“词语”“内涵”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2.解题思路(1)“三看”巧解文中词语。

一看词语本身:看其词性,看其自身意义,看其有无修辞,看短语组成。

二看上下语境:看其在句中的搭配成分,看其出现在段中、文中的位置和次数,看其上下文有无提示。

三看动态语境:看词语因比喻、反语、借代等修辞手法而产生的临时新义,看词语在语境中作远距离的引申而产生的新义。

(2)“四联"透析句子词语。

一联:联系词语所在的句子内容,联系词语的上下语境,在句中解词,词不离句。

【推荐下载】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第三单元重要词语解释

【推荐下载】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第三单元重要词语解释

[键入文字]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第三单元重要词语解释以下是为您提供的高一语文必修一知识点——第三单元重要词语解释,希望大家可以掌握!恪尽职守:严格遵守自己的职责。

完美无瑕:完善、美好,没有缺点。

瑕,缺点。

瞠目结舌:瞪大眼睛说不出话来。

多形容吃惊或窘迫的样子。

瞠:瞪眼睛。

冥思苦想:深沉地思索。

冥,深深地。

苟延残喘:勉强维持一线生命。

也比喻其他事物勉强存在下去。

苟延,勉强延续;残喘,临死前残存的喘息。

水落石出:喻指事情真相大白。

一如既往:完全跟从前一样。

既,已经。

跋涉:爬山趟水,形容长途奔波。

慰藉:安慰。

戕害:伤害。

沉溺:陷入不良的境地,不能自拔。

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

举一反三:比喻懂得一件事就可以类推出其他许多同类的事。

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安然无恙:很平安,没有什么疾病和事故。

恙,病。

惠赐:敬词,用于指别人赠送给自己的(物品)。

寰宇:寰球,天下。

肴馔:丰盛的饭菜。

审慎:周密而谨慎。

魂牵梦萦:形容思念非常深切,达到梦中都在牵挂的地步。

搭讪:为了跟人接近或打破尴尬局面而主动找话说。

悲欢离合:泛指人生的种种经历、遭遇和感受。

侘傺:失意的样子。

铩羽而归:指失败或不得意,灰溜溜地回来。

铩,摧残、伤害。

悠邈:久远。

邈,遥远。

寄人篱下:比喻依靠别人过活。

功败垂成: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含惋惜意)。

方兴未艾:正在兴起发展,一时1。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必修二现代文词语解释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必修二现代文词语解释

高一语文必修一、必修二现代文词语解释1. 独立:独自站立。

立:站。

2. 寒秋:即深秋,深秋已有寒意。

3. 湘江: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南的海洋山,长817千米,流经长沙,向北流入洞庭湖。

4. 北:名词作状语,向北。

5. 橘子洲:又名水陆洲,在长沙西面的湘江中。

6. 万山:指湘江西岸的岳麓上和附近许多山峰。

万:表示多。

7. 红遍:指岳麓山区枫林茂密,秋来经霜,山山变红。

8. 漫江:满江。

9. 碧透:江水碧绿,清澈见底。

透:极,与“遍”互文,都是副词。

10. 舸:大船。

这里泛指船只。

11. 争流:争着行驶。

12. 击:搏击,这里形容飞得矫健有力。

13. 长空:广阔的天空。

14. 翔:本指鸟盘旋飞翔,这里形容鱼游得轻快自由。

15. 浅底:水清澈见底,显得钱,不是真的浅。

16. 万类:万物。

17. 霜天:秋天。

18. 竞:争着。

19. 怅:原意是失意,这里用来表达由深思而引发激昂慷慨的心绪。

20. 寥廓:之宇宙的广阔。

21. 苍茫:旷远迷茫。

22. 主:主宰。

23. 沉浮:同“升沉”(上升和没落)意思相近,这里指盛衰。

24. 携来:携:同,来:助词。

25. 百侣:很多的伴侣。

侣:这里指同学。

26. 峥嵘:原是形容山势高峻,这里是不平凡、不寻常的意思。

27. 稠:多。

28. 恰:当,正当。

29. 意气:意志和气概。

30. 挥斥:奔放。

31. 遒:强劲有力。

32. 指点:评论。

33. 江山:指国家。

34. 激扬:激浊扬清,抨击恶浊的,褒扬清明的。

35. 文字:即变革。

36. 粪土:作动词用,视……如粪土。

37. 万户侯:汉代封建统治者设置的一种高级爵位。

万户:指侯爵封地内的户口,他们要向受封者交租税,服劳役。

这里指大军阀、大官僚。

38. 中流:江心水深流急的地方。

39. 击水:指游泳。

40. 遏:阻止。

41. 飞舟:飞快前进的船只。

42.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43. 寂寥:寂静;空旷。

高一语文每日一题(第5周)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含解析)(2021学年)

高一语文每日一题(第5周)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含解析)(2021学年)

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每日一题(第5周)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含解析)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每日一题(第5周)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含解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每日一题(第5周)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含解析)的全部内容。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017年高考北京卷】例文略,参照9月18日典例部分。

作者在结尾说“我知道我虽然来过了,但却远远抵达不了这河的深奥”。

请根据文意,说明“这河的深奥”的含义、“抵达不了”的原因及作者寄托的情感.【参考答案】含义:①鄂温克人久远的历史;②丰富的精神世界;③未来的发展.原因:“我”是外来游客,来去匆匆。

情感:对鄂温克民族的尊重。

【试题分析】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重要句子"包括:①从内容上看,能揭示文章题意、主旨的语句。

②从表达上看,抒情性和议论性语句。

③从结构上看,领起后文或收束前文的语句,表示过渡的语句,有重要指示代词的语句,位于文、段开头或结尾的领起性、总结性语句等.④从修辞上看,运用了比喻、反问、排比、象征等手法的语句,以及语意比较含蓄的语句等。

常见的提问方式:①如何理解“×××"这句话?②作者为什么反复说“×××"这句话?③请你解释“×××”这句话的含意。

④怎样理解“×××”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或者文章标题“×××"的含意是什么?⑤“×××”这句话里的“×××”词语的含意是什么?⑥阐述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新高一语文知识点之词语解释

新高一语文知识点之词语解释

新高一语文知识点之词语解释升入高一就需要加强学习,为高考做准备。

为大家整理了高一语文知识点之词语解释,供大家参考。

词语解释:弥望:充满视野,满眼。

脉脉:形容水没有声音,好像饱含深情的样子。

翁蓊郁郁: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

一叶知秋: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要来临了。

比喻发现一点预兆就料到事物发展的趋向。

猗郁:茂盛的样子。

急不暇择:着急得没有时间选择。

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3、近义词辨析(1)嬉:游戏玩耍。

如“嬉笑驽骂”。

嘻:笑的样子或声音。

如“嘻嘻哈哈”。

(2)班驳: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文中有深浅不一的意思。

如“树影班驳”。

错落:指不同事物在空间上交错纷杂的样子。

如“苍松翠柏,错落有致”(3)均匀:指分布或分配在各部分上的数量相当;时间或空间间隔相等。

和谐:指配合得适当,协调;或指和睦、融洽。

(4)采:有“摘取”“选取”“神色”“精神”等义项。

彩:有“各种颜色”“赢得的东西”“称赞、夸赞时的欢呼声”等义项。

(5)霎时:极短时间; 刹那:极短的时间,瞬间(6)萧索:缺乏生机,不热闹。

如:萧索的晚秋景象。

萧条:寂寞冷落,毫无生气。

如:景象萧条。

经济衰败。

如:经济萧条。

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如:秋风萧瑟。

形容冷落;凄凉。

如:门庭萧瑟。

萧疏:萧条荒凉,是书面语。

如:万户萧疏。

稀疏;稀稀落落。

如:白发萧疏。

(7)颓败:衰落、腐败。

如:荒凉颓败的景象。

颓废:意志消沉,精神委靡。

如:颓废的生活。

颓靡:颓丧,不振作。

如:士气颓靡。

颓丧:情绪低落,精神委靡。

如:他颓丧地低着头,半天不说话。

颓唐:精神委靡;衰颓败落。

如:老境颓唐。

(8)固执:坚持己见,不肯改变。

常形容人的性格、言语、行为等,可以做动词用。

如:固执己见;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

顽固:指思想保守,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如:顽固守旧,顽固不化;指在政治立场上坚持错误,不肯改变,如:顽固分子;不易制伏或改变,如:这种病很顽固,要根治不容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2018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水缸里的文学①我始终认为,我的文学梦,最初是从一口水缸里萌芽的。

②我幼年时期自来水还没有普及,一条街道上的居民共用一个水龙头,因此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储水的水缸,我们家的水缸雄踞..在厨房一角,像一个冰凉的大肚子巨人,也像一个傲慢的家庭成员。

记得去水站挑水的大多是我的两个姐姐,他们用两只白铁皮水桶接满水,歪着肩膀把水挑回家,哗哗地倒入缸中,我自然是袖手旁观,看见水缸里的水转眼之间涨起来,清水吞没了褐色的缸壁,我便有一种莫名的亢奋。

现在回忆起来,亢奋是因为我有秘密,秘密的核心事关水缸深处的一只河蚌。

③请原谅我向大人们重复一遍这个过于天真的故事,故事说一个贫穷而善良的青年在河边捡到一只被人丢弃的河蚌,他怜惜地把它带回家,养在唯一的水缸里。

按照童话的讲述规则,那河蚌自然不是一只普通的河蚌,蚌里住着人,是一个仙女!也许是报知遇之恩,仙女每天在青年外出劳作的时候从水缸里跳出来,变成一个能干的女子,给青年做好了饭菜放在桌上,然后回到水缸钻进蚌里去。

而那贫穷的吃了上顿没下顿的青年,从此丰衣足食,在莫名其妙中摆脱了贫困。

④我现在还羞于分析,小时候听大人们说了那么多光怪陆离的童话故事,为什么独独对那个蚌壳里的仙女的故事那么钟情?如果不是天性中有好逸恶劳的基因,就可能有等待天上掉馅饼的庸众心理。

我至今还在怀念打开水缸盖的那些瞬间,缸盖揭开的时候,一个虚妄而热烈..的梦想也展开了:我盼望看见河蚌在缸底打开,那个仙女从蚌壳里钻出来,一开始像一颗珍珠那么大,在水缸里上升,上升,渐渐变大,爬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正规..仙女的模样了。

然后是一个动人而实惠的细节,那仙女直奔我家的八仙桌,简单清扫一下,她开始往来于桌子和水缸之间,从水里搬出一盘盘美味佳肴,一盘鸡,一盘鸭,一盘炒猪肝,还有一大碗酱汁四溢香喷喷的红烧肉!(仙女的菜肴中没有鱼,因为我从小就不爱吃鱼。

)⑤很显然,凝视水缸是我最早的阅读方式,也是我至今最怀念的阅读方式。

这样的阅读一方面充满诗意,另一方面充满空虚,无论是诗意还是空虚,都要用时间去体会。

我从来没有在我家的水缸里看见童话的再现,去别人家揭别人家的水缸也一样,除了睡,都没有蚌壳,更不见仙女。

偶尔地我母亲从市场上买回河蚌,准备烧豆腐,我却对河蚌的归宿另有想法,我总是觉得应该把河蚌放到水缸里试验一下,我试过一次,由于河蚌在水里散发的腥味影响水质,试验很快被发现,家里人把河蚌从缸底捞出来扔了,说,水缸里怎么养河蚌?你看看,辛辛苦苦挑来的水,不能喝了,你这孩子,聪明面孔笨肚肠。

⑥我童年时仅有的科学幻想都局限于各种飞行器,我渴望阅读,但是身边没有多少适合少年儿童的书,我想吃得好穿的光鲜,但我的家庭只能提供给我简陋贫困的物质生活。

这样的先天不足是我童年生活的基本写照,今天反过来看,恰好也是一种特别的恩赐,因为一无所有,所以我们格外好奇。

我们家家都有水缸,一只水缸足以让一个孩子的梦想在其中畅游,做一条鱼。

孩子眼里的世界与孩子身体一样有待发育,现实是未知的,如同未来一样,刺激想象,刺激智力,我感激那只水缸对我的刺激。

⑦我一直闲心,所有承认一本正经的艺术创作与童年生活的好奇心可能是互动的。

对于普通的成年人来说,好奇心是广袤天空中可有可无的一片云彩,这云彩有时灿烂明亮,有时阴郁发黑,有时则碎若游丝,残存在成年人身上所有的好奇心都变得功利而深奥,有的直接发展为知识和技术。

对人事纠缠的好奇心导致了历史哲学等等人文科学,对物的无限好奇导致了无数科学学科和科技发明。

而所谓的作家,他们的好奇心都化为了有用或无用的文字,被淘汰,或者被挽留。

这是一个与现代文明若即若离的族群,他们阅读,多半是出于对别人的好奇,他们创作,多半是出于对自己的好奇。

在好奇心方面,他们扮演的角色最幸运也最蹊跷,似乎同时拥有幸运和不行,他们的好奇心包罗万象,因为没有使用价值和具体方向而略显模糊,凭借一颗模糊的好奇心,却要对现实世界做出最锋利的解剖和说明,因此这职业有时让我觉得是宿命,是挑战,更是一个奇迹。

⑧一个奇迹般的职业是需要奇迹支撑的,我童年时期对奇迹的向往都维系在一只水缸上了,时光流逝,带走了水缸,也带走了一部分奇迹。

我从不喜欢过度美化童年的生活,也不愿意坐在会议的大树上卖弄泛滥..的情感,但我绝不忍心抛弃童年时代那水缸的记忆。

这么多年来,我其实一直在写作生活中重复那个揭开水缸的动作,谁知道这是等待的动作还是追求的动作呢?从一只水缸看不见人生,却可以看见那只河蚌,从河蚌里看不见钻出蚌壳的仙女,却可以看见奇迹的光芒。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家的水缸雄踞..在厨房一角雄踞:颇有气势地蹲坐。

B.一个虚妄而热烈..的梦想也展开了热烈:热闹,眼花缭乱。

C.爬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正规..仙女的模样了正规:与想象的标准吻合。

D.卖弄泛滥..的情感泛滥:过度,不加节制。

【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所谓“重要词语”,从命题者的角度而言,一是这个词语在文中有重要作用,或反映深层含义或体现作者观点或在结构上有独特作用或有修辞作用;二是通过这个词语可以检测出考生的理解水平。

所谓“文中”,即要联系上下,理解它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含义”一般有:1.语境义:①多义词在语境中的确切义;②词语的隐含义、引申义;③词语在语境中的特定义、临时义。

2.指代义:指代的内容、对象或范围。

3.修辞义:比喻义、双关义、象征义、反语义、色彩义、语体义、仿词义等。

那么,如何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呢?一般而言,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1.借助固有含义理解词义。

2.联系具体语境理解词义。

上下文中总是或多或少、或隐或显地包含这个词语的意思,或制约这个词语的含义。

解题时要有整体观念,认真理解语境,把握上下文的意思,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先确定“重点词语”所在的语句或段落,如果是首句,一般从本段下文(有时要联系上段)寻找答案;如果是中间句,要从本段上下句寻找答案;如果是尾句,要从上文(有时也要联系下段)寻找答案。

3.结合修辞手法理解词义。

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往往通过某种修辞手法赋予一些“重要词语”以特殊含义,因此,理解“重要词语”,就要弄清词语的比喻义、双关义、象征义、反语义、色彩义、语体义、仿词义等。

4.结合文章主旨理解词义。

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往往和作者的思想观点、文章主旨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这类词语的理解还要和文章的思想内容联系起来思考,尤其是要求联系全文的词语。

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四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

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

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

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

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

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六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

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

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

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

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七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

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

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1.在第四部分中,作者一连使用了“居然”“竟”“不料”“不信”“何至于”等词,这些词表现了什么?2.第六部分中画线句子有什么潜在意义?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3.第七部分中画线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从六、七两部分看,作者是如何看待学生请愿的?二、课外拓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凝望那道横眉卞毓方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初,围剿鲁迅曾是文坛一道独特的风景。

鲁迅生前曾想出一本《围剿集》,展览一下“阴面的战法的五花八门”,供读者和他的文章对照了看。

但由于精力不济或形势变化,始终没能完成。

鲁迅生前的热望变成了遗愿,而这遗愿又一直拖到近年,拖到当事诸君大多魂归道山、化作乔木,才得以实现。

出一本汇编要等一个花甲,那么五千年历史之长之久,又能编出几多拷贝真实、剪辑世象的奇书?如今才得以对照了看。

也正由于当事人纷纷仙去,我们才能平心静气,不带一丝感情色彩。

然而,我左看,右看,正看,反看,还是觉得鲁迅的文章最具时代光彩。

这是因为——我武断地认为——他们,至少是他们中的多数,既没有像鲁迅那样,从异域盗来火种煮自己的肉,也没有像鲁迅那样,反复拷打自己心中的鬼魂;既没有鲁迅那种决绝的怀疑精神,也缺乏鲁迅那种心寒入骨的忧患意识。

因此,就难以接受鲁迅的歌、哭、怒、骂,更无法吃透他那充满血腥的歌声:血和铁,火焰和毒,恢复和复仇。

这就自然分出了高下轩轾。

我们说,元气就是元气,虚火就是虚火,不一样就是不一样。

如潮的咒骂,充其量只是泼墨于码头,水一冲便净光;倒是因此而引发的鲁迅的驳诘,却如同刻刀于石,任怎么刮也去不掉。

镜头闪跃。

复兴门外大街,鲁迅先生之子周海婴的客厅。

对面墙上是一幅油画肖像:鲁迅一手夹烟,一边眯眼盯着前方出神;他的视线的尽头,是那首“灵台无计逃神矢”的小诗。

油画下方,搁着许广平和海婴的照片;海婴的那道横眉,看上去,和鲁迅的一模一样。

往事如海,涌动着岁月的波浪,倏忽在我的心头弥漫开一片片烟波。

我突然想到:在这世界上,谁最了解鲁迅?海婴吗?许广平吗?周作人吗?瞿秋白吗?毛泽东吗?不是,统统不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