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第二节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精品课件 鲁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第二节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精品课件 鲁教版必修2

那里同时也是货物的集散地和水陆交通的要道,如江 西省的赣州市就位于赣江通航河段的上游起点。 (2)两条河流的交汇处。因为有三个航运方向,大量 的人流、物流在这里集散、中转,腹地广阔。长江沿 岸有通航支流汇入处,历史上都有较大城市,且延续 至今,如宜宾(岷江)、泸州(沱江)、重庆(嘉陵江)、武 汉(汉江)等。
市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图表解读 1.教材图2-2-2“巴黎市区的变化”,据图
分析:
(1)从1652年到现在,巴黎市区面积有什么变 化? (2)巴黎是从塞纳河中的小岛发展起来的,河 流起了什么作用?
(3)绿地对城市环境起到哪些作用?
提示:(1)市区面积在逐渐变大。 (2)供水、防御、运输。
(3)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涵养水
(2)包头、乌鲁木齐。
(3)辽宁、山东、江苏。青海、西藏、海南。
思考感悟 1.我国南方地区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提示: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
并且这些城市多数分布在河流的以下位置:
(1) 水运的端点。水运溯源而上,遇到河道狭窄、 河床过浅,或遇到急流、险滩、瀑布、峡谷等天 然障碍,船舶无法继续航行,需将货物转换其他 运输路线。
③地形:城市分布与地形、地质条件关系密 平原 切。 _________ 地区是城市兴起和发展的理
想场所。
④矿产资源: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出现了 很多新兴的工矿城市。我国在铁矿资源基础 攀枝花 等, 上发展起来的有鞍山、包头、________ 在石油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克拉玛依、 大庆 等。 _______
二、城市体系 1.城市的作用:区域的服务中心、 管理中心 _____________ 、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 2.城市服务活动 (1)为城市自身服务。 (2)为城市自身以外的地区服务,这是城市的 基本活பைடு நூலகம்,也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第二节《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2)》教案(必修2)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第二节《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2)》教案(必修2)
三级中心地的相互关系:高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大,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种类多,但中心地数量少,彼此之间相距较远。反之低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小,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种类少,但中心地数量多,彼此之间相距较近。
三、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功能案例分析
[过渡]前面我们从理论上了解到了城市体系,那么在实际生活中城市功能得到了怎样的发挥呢?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读图2-2-7“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分布”
学生看图2-2-6“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图,了解中心地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
讨论:读图2-2-8“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心城市的辐射”
①说说上海市的城市区位。
②比较长江三角洲地区不同等级城市的数量、服务功能和城市辐射范围有多少不同?
回顾本节课内容,做导学案上的课堂检测。
课外作业
导学案
教学小结
思考哪些因素在减弱?哪些因素成为影响的新因素?哪些因素始终占重要的地位?
教学过程设计


二次备课
二、城市体系
城市体系的含义: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由不同规模、不同等级、功能上各具特色的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有机整体,称为城市体系。让学生看课本知识窗:了解“中心地”理论的创始人。(不做仔细讲解)
看图2-2-6“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图
①熟悉本地区主要大城市及位置分布。
②指出本地区人口超过100万的大城市及城市名称。
③理解不同城市的层次性和城市体系。
【反思总结】
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的区位因素也在不断的变化发展。在一定区域内,不同规模、不同级别的城市构成的城市体系,城市体系中,城市的等级不同,其功能和服务范围也不同。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
课题

第二节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

第二节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

三、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功能案例分析
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现已形成了包括 特大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等各具 特色、多层次的城市体系。 1、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经济中心,也是长江 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城市。作为区域经济中心, 上海具有次一级中心和一般城市所不具备的高 级职能。 2、南京和杭州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综合实力等 方面,居第二层次,是该地区的副中心城市。 3、苏州、无锡、常州、宁波等城市属第三层次, 其制造业功能比较突出,而且受上海影响较大。 4、镇江、扬州、南通等则属更次一级城市,其辐 射范围主要局限于市域内大多数城镇和乡村。
我国百万以上大城市主要分布在第几级阶梯上?
⑶地形与城市
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交 通便利、水源丰富,物产丰 盈,自然环境优越,有利于 城市的兴起和发展。此外, 平原地区也便于建筑物、道 路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 且对外联系较方便。
为什么百万人口以上城市多分布在 第三阶梯上?
地处平原地区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交通便利, 水源物产丰富,自然环境优越, 便于建筑物、道路等城市基础设 施的建设对外联系方便。
大同
发现了大量的 矿产资源
攀枝花
阿伯丁
北海的石油使阿伯丁发展成 新型的石油工业城市
⑸交通
帆船马车运输年代: 河流、大道汇合处 公路铁路运输年代: 公路铁路枢纽及沿 线 海运: 沿海航运便利港口地区 水陆交通交汇处:南京
⑹经济基础、生产方式 ⑺政治、历史、科技、旅游
3、发展与变化
军事、宗教等因素对于城市区位的影 响减弱 科技、旅游等已成为影响城市区位的 重要因素 政治、交通因素始终对城市区位产生 着巨大影响
在中国,近代铁路和公路出 现之前,河流的交通运输功能 往往决定了城市的区位,左图 所示通商口岸的选择与它们方 便的水路交通条件密切相关。 (1) 比较左图中A、E两城市在 河流交通运输中的区位特点。 (2) )影响A、B、C、D、E城市 的区位,除交通因素外,还有 哪些共同的地理因素? (3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极大地影响 了其他交通线路的选择。分别 写出目前经过A、B、C三城市 的我国南北铁路干线的名称。

高中地理第二单元第二节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课件鲁教版必修

高中地理第二单元第二节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课件鲁教版必修
第十五页,共50页。
三、教材P41图2-2-8探究 8.图中兰新铁路分布和走向与河流的关系怎样? 提示:受两侧山地地形的限制,兰新铁路沿黄河谷地分布、延伸。 9.兰州城区形态与河流、铁路的关系怎样? 提示:受地形限制,城区沿谷地、铁路带延伸。 10.兰州城市区位受哪些因素的影响(yǐngxiǎng)? 提示:河谷地形;重要铁路枢纽;甘肃省省会,省级政治中心; 西部重要工业基地。
化 一直较大;科技、旅游为新兴区位因素
第二十一页,共50页。
城市主导区位因素的分析方法 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个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受 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但在不同阶段,有其主导的区位因素。我 们分析一个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时,首先应分析这个城市刚诞生 时,是什么原因把它吸引在一定地点的;其次要分析是什么原因 促进(cùjìn)或限制了它的发展,这样就能找出影响这个城市的
第八页,共50页。
二、城市体系(tǐxì) 1. 城市的作用 对区域发展起着 主导(作zh用ǔd,ǎo是) 区域的 服务(fú中wù心) 、 管理中心和区域经济的增长 中心。 2.城市服务活动 (1)为城市自身服务。 (2)为 城市自身以外 的地区服务,这是城市的基本活 动,也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主导区位因素。
第二十二页,共50页。
[例1] 读“某国三城市(chéngshì)形成和发展的区位 图”,回答(1)~(2)题。
第二十三页,共50页。
(1)决定甲、乙、丙三城市(chéngshì)发展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A.自然资源、水陆运输、商业贸易
B.商业贸易、自然资源、水路运输
C.水陆运输、自然资源、商业贸易
治和文化历史等。
沿海(yánhǎi) 铁路干线(tiě lù ɡàn xiàn)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二节《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课件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二节《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课件

结合视频、材料及图示,分析影响临沂市的区位因素。
材料一:气候为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秋季节雨量充沛。
材料二:已发现矿产84种,其中,白云岩储量居全国第一位,金 刚石、石膏、石英砂岩储量居全国第二位。
材料三:临沂市交通十分便利,已形成 空中、公路、铁路相衔接的立体网络。 京
沪 材料四:临沂有厚重的历史文化、丰富 线 的文化资源,是山东省历史文化名城。 其中王羲之故居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1. 主导区位因素
思路很重要!
我们分析一个城市的区位因素时,首先
应分析这个城市刚诞生时,是什么原因把它
吸引在一定地点的;其次要分析是什么原因
促进或限制了它的发展,这样就能找出影响
这个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
2.主要区位因素
一个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有其主导因素, 但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阅读材料及图示,思考扬州衰落的原因。 材料: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促进了大运河沿岸城市的




临沂市
地 形
a.城市多分布于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 利; b.高原山地地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地带,气温较
高,地形坡度小,供水充足。
气 a.中低纬地区气温适宜,沿海地区降水适度; 候 b.热带城市地处高原(高山)地区,气候凉爽宜
人。
河 流
河流能够提供水源、运输、军事防御等功能, 故在河流入海口、干支流交汇处、过河点、 水运起止点等位置,容易形成大城市。
材料五:加快建立交通、信息和仓储三 个平台,健全和完善交易网络,初步形 成了辐射全国的综合性现代物流园区。
自然原因: ①位于平原,地形平坦; ②位于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气候适 宜; ③沂河流经,水源充足; ④白云岩等矿产资源丰富; 社会经济原因: ①水陆交通便利; ②发展历史悠久,农业基础较好; ③旅游资源丰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体系形成的基础
服务中心
(文教、科研、体育、卫生等设施集中)
主导作用
管理中心
(各级行政机构所在地)
经济增长中心 城市不其腹地 及其他城市的 联系 城市活动 为城市自身以外的地区服务
(基本活动、主要动力) (第二、三产业集中)
为城市自身服务
第二课时
城市体系
1 2 3
城市体系的概念
中心地理论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功能案例分析
2
中心地理论
自学指导 Off line Business와 On line Business의 최적화
什么是中心地? 中心地布局原则有哪些? 丌同等级中心地有哪些特点?
概念
布局原则
等级
服务范围
中心地是指为周围居民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场所。 在实际生活中,中心地可以是城市,也可以是城 市内的商业中心
二级 中心
三级 中心 四级 中心 五级 中心
南京、杭州 苏州、无锡、 常州、宁波等 镇江、扬州、 南通等 中小城市和小 城镇
制造业较突出, 受上海影响大
市域经济文 化中心 县级经济中心
复习导入
城市的区位选择
1、河流 2、气候 3、地形 4、矿产资源 5、地质条件
1、交通条件 2、经济基础、生产方式 3、政治和军事、宗教等
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2
案例分析:试分析影响上海城市区位的主要因素
Off line Business와 On line Business의
自然因素: 최적화 地形 气候 河流 社会因素: 交通 经济基础 政治 科教文化
第二课时
城市体系
以某一地区为例,分析城市体系中丌同规模城市在数量、服 务功能、和辐射范围上的差异
第二课时
城市体系
1 2 3
城市体系的概念
中心地理论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功能案例分析
1 城市体系的概念
自学指导 Off line Business와 On line Business의 최적화
城市体系的概念是什么?
一些大病或者上高中等。 (3)购买时装等高档商品,看疑难 杂症,上大学或听音乐会,参观博物 馆等。
铜山镇
中心地等级丌同,其功能丌同
概念
布局原则等级服来自范围 中心地服务范围在空间上呈六边形,中心地位不六边形的 中心点上
在市场原则下,中心地服务范围一般相当于三个次级中心 地 的服务范围
概念
布局原则
3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功能案例分析
阅读教材42-43页,完成下列表格
等级 一级 中心 主要中心城市 上海 服务功能 城市辐射范围 长三角、全国 甚至国外 本省及周边省 区邻近区域 主要在地级 市范围内 市域及大多数 城镇和乡村 县内城镇和乡村
区域金融、航运、 贸易、国际投资中 心
省级经济中心、 交通中心
概念
布局原则
等级
服务范围
市场原则——消费者购买商品、享受服务,一般选择距
离最近的中心地。
交通原则
行政原则
概念
布局原则
等级
服务范围
你认为铜山镇附近的居民在寻求下列3组丌同的服务时, 会选择哪个中心地? 吉林
(1)购买纸、笔、面等日常消费品看 头疼感冒等常见病,上小学等。
徐州市 铜山区
(2)购买彩电、冰箱等生活用品,看
等级
服务范围
在实际生活中,中心地服务范围并丌是规则的六边形,各级城
市的服务范围在空间上相互重叠、交错,形成一个层层嵌套的 城市体系
城市 等级 高
城市 规模 大 小
服务 种类 多 少
服务 范围 广 小
城市 距离 远 近
城市 数量 少 多

第二课时
城市体系
1 2 3
城市体系的概念
中心地理论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功能案例分析
城市体系形成的基础是什么?
1 城市体系的概念
城市体系:在一定范围内,规模丌
同、等级丌同、功能上各具特色的城 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
整体。
1 城市体系的概念
我国城市的等级划分 特大城市 大城市 中等城市 小城市 100万以上 50万-100万 20万-50万 20万以下
注:按市区和郊区非农业人口规模大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