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城市空间结构

合集下载

地理高一必修2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

地理高一必修2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

地理高一必修2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城市化是我国现在的进程,城市是我们每个人都热衷的地方,了解相关知识有助于我们了解城市知识。

小编在这里整理了地理必修二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您。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一、城市形态城市形态团块状组团状条带状或放射状影响因素市中心吸引作用平原地区城市用地限制或河流阻隔、规划控制等山地、河流阻隔沿交通线分布或受地形限制河谷地区地域形态各组成部分比较集中,连成一片城市由几片组成,每篇就近组织各自的生产生活,各片互不相连城市地域沿主要交通干线或地形区延伸主要优点便于集中设置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各种设施利用率高,方便生活,便于管理,节省投资便于城市扩大规模,有利于保护城市环境城市各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主要缺点易造成城市污染用地分散,各片联系不方便,市政建设投资大城市交通主要集中于一方向,且运距长城市举成都、合肥、华盛顿重庆、上海浦东新区洛阳、西宁、宜昌、兰州、延安例二、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是指对城市土地资源不同的开发利用方式,如绿化用地、交通用地。

城市地域结构是指在经济、社会、历史和政策等因素作用下,城市功能分区在空间上的分布于组合。

城市地域功能分区是指城市中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聚集所形成的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行政区、文化区。

1、功能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

住宅区是城市中最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40-60%)。

2、划分: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和仓储区、风景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

3、中心商务区(纽约的CBD——曼哈顿)特征:①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②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大③建筑物高大稠密④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中均存在)三种基本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功能分区形态特征位置商业区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分区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工业区集聚成片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域沿主要交通干线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住宅区占地面积大,是城市主要功能分区,建筑质量上,高级于低级住宅分化;位置上,高级于低级住宅分区背向发展高级城市外缘与高地、文化区联系、环境优美低级内城与低地、工业化后出现分化工业区联系卫生防护带不同于绿化带,还可以是空地、河流,以及消防车库和仓库等。

城市空间结构分类和功能分区

城市空间结构分类和功能分区

城市区位分析 城市土地利用 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中心地理论
活动:
看下图,说 出商业用地、居 住用地、工业用 地、市政用地的 分布各有什么特 点;归纳出城市 土地利用的基本 特征
三、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城市区位分析 城市土地利用 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中心地理论
☆ 按城市功能对城市进行分区,可以划分为商 业区、居住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 通与仓储区、风景游览区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 区等等。
深圳
一、城市区位分析
城市区位分析 城市土地利用 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中心地理论
(四)城镇空间布局特点
1.人口密集地区城镇数量多,并在人流、 物流集聚部位形成较大的城市
2.沿河沿湖沿海地区城镇较多,河流会合 处和入海处往往形成较大的城市
3.交通枢纽出也会形成较大的城市
4.历史文化胜地、著名旅游地、大规模商 品集散地和边境口岸,有可能形成较大的城市
城市区位分析 城市土地利用 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中心地理论
四、中心地理论
单击图片放大
结合下表和图,你认为枣强镇附近的居民在寻求下列 几组不同的服务时,会选择哪个城市?为什么?
⑴ 购买纸、笔、米、面等日常消费品,看头痛感冒等 常见病,上小学等
⑵ 购买彩电、冰箱等电器,看一些大病或者上高中等 ⑶ 购买时装等高档商品,看疑难杂症,上大学或听音 乐会,参观博物馆等
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中心地理论
城市区位分பைடு நூலகம் 城市土地利用 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中心地理论
西方城市结构学说
一、同心圆学说
1:中心商务区 3:工人住宅区 5:通勤居民区
2:过渡区 4:高级住宅区
1.城市可分为五个圈 层:过渡区先为高级 住宅区,回来因为商 业、工业等的不断入 侵,环境质量显著下 降

第03章 区位理论与区域空间结构理论050831

第03章 区位理论与区域空间结构理论050831

2、工业区位论 (1)影响生产成本费用的区位因素——运输费用、 劳动力费用和集聚因素。 (2)三因素分别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见图3-3): ①运输费用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②劳动力费用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③集聚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集聚因素可以产生“集聚效应”。集聚效应是指 某些工业部门向某地域集中所产生的一种大于所追加 的运费或劳动力费用从而使产品成本降低的效果。 韦伯在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首次提出“区位因素” 概念,并对“集聚效应”进行了分析,这在当时是杰 出的,对后世也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2、线及网络 (1)线路的内涵——主要包括交通线路、通讯线路、 能源供给系统、供排水系统等,其中交通线路最重要。 (2)网络的内涵——指节点和线路组成的结合体。 其中,节点是网络的核心,线路是构成节点之间、节 点与域面、域面与域面之间功能的联系通道。 3、域面 (1)域面的内涵——域面是区域空间结构的基础。 域面与区域不同,它不包括节点和网络。在实际经济 生活中,域面就是指广大农村。 (2)域面研究的意义——域面的发展水平越高,经 济规模越大,其节点就越多,网络就越密,空间结构 就相对合理,功能就越完善;相反,区域经济社会就 不发达。因此,研究域面对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 重大意义。
2、市场区位论 (1)市场最佳区位选择的假设条件及其目的。 (2)市场区位发展的三个阶段——①单个企业 的市场区形成;②潜在市场区的形成;③多个企 业的市场区即市场网络的形成。 (3)经济景观——市场网系统按照经济规律形 成的经济空间分布的等级序列。经济景观是廖什 的首创,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各国区域经济的实践。 廖什是寻求经济区域内经济系统平衡的第一 位学者,他的“市场区位论”开辟了近代区位理 论向现代区位理论过渡的通道。

简述克里斯泰勒的城市区位论

简述克里斯泰勒的城市区位论

克里斯泰勒的城市区位论区位论就是人类选择空间活动的区位理论,即研究人类各种空间活动,应在什么样的地点最佳,效果最大的理论,研究人类活动区位,选择分析其形成原因与条件并预测其发展现象的科学。

克里斯泰勒的城市区位论又称中心地理论,是关于城市区位的理论,对一定区域内城市体系中的等级,职能间的关系及其空间结构的规律性进行研究,并采用六边形图示,对城市体系规模加以概括,是关于城市数目,阶层,规模以及分布的理论,其具体理论包括:一、城市等级规模的阶层性:①在一定地域内,城市是该市及其周围地区的中心地,为居住在它周围的地域内的居民提供的各种货物和服务等,中心地提供的物资和服务有高级和低级之分,低级中心地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其数量多,分布广,服务范围小,提供的物资和服务种类少,而高级中心地数量少,服务范围广,提供的服务和货物种类多,如大商场医院等。

每一个高级中心地都包括各个级中心地,更多的低级中心地。

②物资供应地服务供应范围有上限界限,如果上下限都很大的话,就有高级物资和服务,成为高级中心地,相反,就是低级中心地。

③商业地区建立某种物资供应,都有一个最低的利用人口,即人口数量少也不能成为高级中心地。

二、中心地空间分布模式—六角形网络。

①心地分布的区域为自然条件和资源物质分布的平等,人口的均匀分布,人们的收入,对物质服务的需求,以及消费方式相同。

②有统一的交通系统,统一规模的所有城市交通便利程度一致,运费与距离成正比。

③消费者都利用最近设施,减少运费。

④任何中心地提供的服务和物资的价格相等,消费者购买的物资和服务的实际价格等于售价加运费条件下,中心地是均匀分布在平原上,同类中心地间距离相等,服务范围也是同一半径的圆形区。

推崇运费最低原则,两圆形区橡胶区域被相邻的两个中心区评分,每个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变成蜂窝状的六角形,各地等规模中心地之间无空隙,成为数学最佳结构。

三、市场原则,交通原则,行政原则与城市系统空间模式:克氏认为,中心地的空间分布形态,还受以上因素的制约,形成不同的城市空间分布系统。

B2-2-2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

B2-2-2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

●中心地理论
①同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围绕高一级中心地 呈正六边形分布,高一级中心地位于六边形 服务范围的中心点。 ②高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大,提供的商品和 服务种类多,彼此间距离较远,六边形面积 大,数量少;低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小,提 供的商品和服务种类少,彼此间距离较近, 六边形面积小,数量多。 ③在市场最优原则下,高等级中心地的服务 范围一般相当于三个次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
县内城镇和乡村
●江苏省城市体系
等级
特大城市 大城市 中等城市 小城市 建制镇 合计
数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城市名称
南京、无锡、徐州、苏州 常州、南通、镇江、扬州、淮安、 连云港
4
6
9
94 1144 1212
盐城、泰州、宿迁、江阴、宜兴、 张家港、常熟、邳州、新沂 青口等
厉庄等
对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
交通运输 政治 经济基础 历史文化 军事 宗教 科技 旅游 旅游城市
●中国特大城市分布
☆从地形上看,我国特大城市 主要分布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的第三级阶梯上; ☆从降水上看,我国特大城市 主要分布在降水量大于400毫 米的湿润、半湿润地区。
●城市区位案例分析
①兰州位于黄河流经的谷地,城市形 态呈带状。 ②铁路东西向分布,城市沿着铁路东 西向延伸。 ③影响兰州城市区位的主要因素有地 形、河流、交通等
B2-2-2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 1.举例说明地形、气候、河流、自 然资源等自然地理要素,交通区位、 经济基础、政治文化等社会经济因 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2.了解城市体系的概念。运用中心 地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的服务 范围和服务功能的差异。
●什么是区位?
☆区位是指某事物的位置及其与其他 事物的空间联系。主要是指周围事物 对其有什么影响。 ☆在全面分析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的 影响基础上,采用主导分析法,找出 主要的、特殊的区位因素。 ☆城市区位是指城市所占据的场所, 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关系。

(一轮复习)城市的空间结构-CHL2018

(一轮复习)城市的空间结构-CHL2018

高收入阶层
低收入阶层
商业区:
(1)形状
占地面积较小,呈点状或条状分布
(2)位置
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处
(3)区位需求
便捷的交通和大量的消费人口 (符合市场最优原则和交通最优原则 )
(4)中心商务区CBD
一个位于城市中心、担负着商业和服务双重职能的地区
中心商务区的基本特征:
经济活动最为繁忙; 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 建筑物高大稠密; 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着明显的分区
配套有相应的的学 校、医院、商店和 绿地等公共设施, 生活方便,环境优 美 多建在城市的外缘 ,与高坡、文化区 相联系
低级住宅区
面积狭小,拥挤密 集,配套设施差
破旧拥挤,卫生 设施缺乏,环境 状况很差
建筑质量上 配套设施与 环境质量 位置上背向发 展 入住阶层
拥挤在内城和工业 区附近 ,与低地、 工业区相联系
2019届高三第一轮复习
一、城市区位分析
(一)城市的概念及特点
(1)概念: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
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是一
定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
(2)特点:具有人口和产业活动密集、
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比较高、交通运输和
信息交流相对发达的特点。
(二)城市区位
1、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
2.主要功能区分布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住宅区
(1)形态:
占地面积广,往往占城市空间的40-60%,是城市 最基本的一项职能,也是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2)特征:
A、在建筑质量上,出现了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
B、在位置上,出现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的状况
住宅区的分化
高级住宅区

城市地理学名词解释

城市地理学名词解释

城市地理学名词解释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城市发展与演化等问题的学科领域。

它关注城市的地理位置、区域划分、城市内部结构、城市与乡村的关系、城市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问题。

下面是几个城市地理学中常用的名词的解释。

1. 城市化:城市化是指人口、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向城市集中过程。

它包括城市人口增长、城市土地扩张、城市建设和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等方面的变化。

城市化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

2. 都市圈:都市圈是指以一个中心城市为核心,周围有着密集经济和人口活动的城市群。

都市圈区域通常由中心城市和其周边的卫星城市、乡镇组成,形成一种城市间的合作和相互依赖关系。

3. 城市内部结构:城市内部结构是指城市空间组织和布局的方式。

一般来说,城市内部结构包括中心区、郊区、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不同功能区域的划分,以及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空间关系。

4. 环境规划:环境规划是指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资源管理,使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规划手段。

它包括城市绿地规划、生态保护规划、环境污染防治规划等方面的内容,旨在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5. 区位理论:区位理论是城市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主要研究城市空间组织的优化和城市发展的竞争优势。

区位理论认为,城市的区位是影响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合理的区位选择和区位优势能够促进城市经济增长和竞争能力提升。

6. 城市体系:城市体系是指一定范围内的城市集合体,包括城市的数量、类型、大小、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等方面的特征。

城市体系反映了城市在区域内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可以通过城市体系的研究来了解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区域经济的地域结构。

7. 城市网络:城市网络是指城市之间经济、文化、人口等方面的联系和互动关系。

城市网络在全球化背景下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城市网络的建设和发展,可以促进城市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提高城市的全球竞争力。

城市地理学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涉及地理学、城市规划、社会学、经济学、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考点14 城市区位空间结构和等级体系(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考点14 城市区位空间结构和等级体系(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考点14 城市区位、空间结构和等级体系(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夯基础—确保大本营](2019·某某某某中学大联考)下图为某城市主城区城市形态和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F和K为该城市两个规模性连锁超市。

超市门店指面积较大、供货品类齐全的店面,超市便利店指主营日用快销品为主的小型店面。

读图,完成1~3题。

1.[考向城市区位]制约该城市发展的自然条件最可能是( )A.气候 B.河流 C.地形 D.土壤答案 C解析结合指向标,该城市功能区主要布局在河流西岸,东岸很少,河流东岸可能是山地,制约该城市发展的自然条件最可能是地形,故C项正确。

2.[考向城市空间形态]该城市的地域形态表现为( )A.条带式 B.集中式 C.组团式 D.放射状答案 A解析该城市的功能区分布在河流西岸,沿河流走向扩展,城市地域形态表现为条带式,A项正确;集中式布局主要分布在北方平原区,B项错误;组团式主要分布在山区河流交汇处,C项错误;放射状城市形态,城市功能区沿交通线发展,D项错误。

3.[考向影响城市功能区布局的因素]K集团超市门店选址的主导区位是( )A.河流 B.铁路线C.城市交通线 D.居民区答案 C解析K集团超市门店选址的主导区位是城市交通线,商业区布局在交通通达度高的区域,C项正确。

(2018·某某“五个一名校联盟”二联)下图为我国某大城市规划图。

读图完成4~6题。

4.[考向城市形态]该城市空间形态未来的发展方向最有可能是( )A.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C.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D.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答案 C解析读图可知,该城市有多个组团,每个组团都有工业区和住宅区,城市的扩展最有可能以每个组团为中心,向四周扩展,C项正确。

5.[考向城市功能区]该城市水厂(水1、水2、水3)和污水处理厂(污1、污2)布局合理的是( )A.水1和污2 B.水2和污2C.水3和污1 D.水2和污1答案 D解析根据图中西山、北山等信息判断,该城市河流整体自西北向东南流,污水处理厂应位于下游河段,污1位于下游河段,符合要求;水厂应位于水质较好的上游河段,水2位于河流上游,水质好,符合要求,D项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的是不同的功能区,一条河流穿过该 市区(图中没有画出河流,需根据等高线判断大致流向)。
若该市包含下列功能区且布局合理,则g区最有可能的是 ( A.住宅区 C.工业区 B.文化区 D.中央商务区
多维课堂· 考点突破 学科素养· 专项提升
)。
解析
本题考查环境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g位于城市的
多维课堂· 考点突破 学科素养· 专项提升
2.社会经济因素
(1)交通: 沿海、 沿江、 铁路 干线和高速公路沿线往往是城 市集中分布的地带;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往往对城市 的分布和发展带来很大影响。 (2)政治因素如首都、省会等地吸引人口分布。 (3)军事中心促进城市的发展与政治地位的提高;宗教中心会 促进城市形成;它们对现代城市区位的影响力已 减弱 。
建筑格局
的影响:杭州将城市建设融入山水之
中;北京皇宫处于城市中心显示 皇权 至高无上;华盛顿国会 大厦居于高处体现资产阶级的民主与法制精神。
多维课堂· 考点突破
学科素养· 专项提升
[深 度 思 考 ]
1.城市土地利用的集聚效应
多维课堂· 考点突破
学科素养· 专项提升
2.城市的三类基本功能区的比较
学科素养· 专项提升
考点二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知 识 整 合 ]
1.城市作用:区域服务和 管理 中心;区域 经济增长 中心。 2.城市体系: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由不同 规模 、不同等
级、功能上各具特色的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 机整体。
多维课堂· 考点突破
学科素养· 专项提升
3.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多维课堂· 考点突破
学科素养· 专项提升
2.[2011·北京文综,36(5)]读下图,完成下题。(7分)
多维课堂· 考点突破
学科素养· 专项提升
本区域充分利用油气资源,积极推进库尔勒 — 库车 — 阿克苏石
油、天然气化工带的形成,促进和带动经济快速发展。 简述该区域城镇形成与发展的自然条件,判断喀什、和田与民 丰3个城镇服务范围的差异。 解析 该区域城镇形成和发展与水源和绿洲有关;从图中三城
图示意该城市与大型商贸中心不同距离段的用地构成。据此
完成(1)~(3)题。
多维课堂· 考点突破
学科素养· 专项提升
(1)影响该城市大型商贸中心区位的主导因素是
A.工业 C.海洋运输和贸易 B.行政中心 D.居民人口密度
(
)。
(2)该城市开发最充分的区域距离大型商贸中心 A.0~8 km C.17~24 km B.9~16 km D.25~35 km
多维课堂· 考点突破
学科素养· 专项提升
(2)主要 住宅区:城市中最 广泛 的土地利用方式 类型工业区:分布在城市外围,并沿 主要交通干线 分布 商业区:多分布于交通便捷的 市中心 和 街道 两侧 (3)中心商务区: 经济 活动繁忙;人口数量 昼夜 差别很大;建 筑物 高大密集 ;内部分区明显。
多维课堂· 考点突破
学科素养· 专项提升
2.[2013·四川文综,14(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 下图是甲国地图。甲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国,服
装生产中心在 A 城;首都 B 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纺 织、食品、制糖是其主要工业部门。
多维课堂· 考点突破
学科素养· 专项提升
与甲国东部城市比较,指出该国西部城市分布的突出特点。 (6
外围,根据判读g地位于河流的下游;该地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 区,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冬季盛行西北季风,g地位于季风风向 垂直的东北郊外,适合布局工业区,对城区的环境污染较小。 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答案 C
多维课堂· 考点突破
学科素养· 专项提升
2.(2010·海南地理)某沿海城市人口达1 600万,约60%居住在 离市中心3千米的范围内。城市人口54%居住在贫民窟。下
功能区 形 态 特 征 建筑质量上,出现 高级、低级分化; 位置上,中高级与 低级住宅区背向发 展 位 置 集聚成团状, 占地面积大, 是城市的主要 功能区,工业 住宅区 化后出现分 化,占城市空 间的40%~ 60% 中高 城市的外缘, 级住 与高坡、文化 宅区 区联系 内城、工业区 低级 附近,与低 住宅 地、工业区联 区 系
集聚成片,在工业城 市尤其是重工业城市 工业区 所占比重较大;有的 旅游城市、历史文化 城市工业区可能较小
不断向市区 外缘移动; 趋向于沿交 通干线两侧 分布
多维课堂· 考点突破
学科素养· 专项提升
3.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
多维课堂· 考点突破
学科素养· 专项提升
[题 组 递 进 ]
1 . (2013· 上海地理, 22)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功能分区
中心地 服务范 商品和服务 数量 彼此距离 等级 围 种类 高级中 心地 低级中 心地 大 多 少 少 远



多维课堂· 考点突破
学科素养· 专项提升
4.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功能案例分析
等级 主要中心城 市 服务功能 辐射范围
区域经济、金融 、 上海 贸易、 航运 和国 一级中心 际投资中心 副中心 城市 二级中心 南京、杭州 制造业 功能比较突 苏州、无 三级中心 锡、常州、 出,受上海影响较 宁波等 大
多维课堂· 考点突破
学科素养· 专项提升
解析
根据图中河流和两个城市的相对位置判断,两个特大城
市中甲地为成都,乙地为重庆。重庆为山城,陆路交通不方 便,因此 A 、 C 两项错误;两者均位于河流沿岸,因此 B 项错 误;重庆地处长江航运的要道,同时也是四川盆地进入贵州、 湖南,进而进入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南地区的水路交通要道, 因此D项正确。 答案 D
(3)社会因素:主要影响 住宅 区的分化,职业、 收入水平 、
民族 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会影响人们对住宅区的选择。 (4)行政因素:政府的 政策 也是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之一。
商业 住宅 工业 住宅区
商业区
工业区
多维课堂· 考点突破
学科素养· 专项提升
3.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1)对城市建筑景观 的影响:美国发展历史短,大城市市中心 摩天大楼高耸入云;欧洲的城市发展历史悠久,市中心很少 有高层建筑。 (2)对城市
多维课堂· 考点突破
学科素养· 专项提升
[题 组 递 进 ]
1.(2012·大纲文综,9)下图示意某地区人口密度。读图,完成 下题。
多维课堂· 考点突破
学科素养· 专项提升
甲、乙两地都形成了特大城市。与甲地相比,乙地形成城市的
区位优势是 A.地形平坦 C.陆路交通方便 B.水源充足 D.水路交通枢纽 ( )。
素。从图中可以看出与大型商贸中心较近的地区土地利用主要 为海港和其他建筑,故大型商贸中心区位的主导因素是海洋运 输和贸易。第(2)题,本题考查考生读图分析能力。从图中信息 可知,在距大型商贸中心0~8 km范围内,城市内部的土地全部
开发。第(3)题,本题考查城市的地域结构。从题中信息可知,
城市60%的人口居住在离市中心3 km的范围内且在距商贸中心5 km范围内有海港、工业区分布,因此该城市商业区、工业区和 居住区没有明显的界线,即该城市自市中心向外没有形成明显 的功能分区。 答案 (1)C (2)A (3)D
经济活动最繁忙; 人口数量昼夜差别 商业区 占地面积小, 大;建筑物高大稠 (CBD) 呈点状或条状 密;职能分区明 显,有水平分异、 垂直分异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 侧或街角路口
多维课堂· 考点突破
学科素养· 专项提升
续表 功能区 形 态 特 征 专业 化程度 高,竞争、协 作 导致集 聚,又因为环 保、地租等因 素导致分散 位 置
多维课堂· 考点突破
学科素养· 专项提升
(3)在影响城市形成的两大因素中,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
自然因素是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条件,经济发展、交通、政 治等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 (4)社会经济因素相对于自然因素发展变化较大,如经济布局调 整、不同的交通运输时代城市区位不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的变化影响城市的兴衰。
辐射全国甚至国 外
本省及周边地区 主要在地级市范 围内
镇江、扬 四级中心 州、南通、 湖州等
局限于市域内大 多数城镇和乡村
多维课堂· 考点突破
学科素养· 专项提升
[深 度 思 考 ]
1.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与空间分布的关系
多维课堂· 考点突破
学科素养· 专项提升
城市等级与城市功能、数目、服务范围的关系
(
)。
多维课堂· 考点突破
学科素养· 专项提升
(3)该城市自市中心向外
A.依次分布着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 B.依次分布着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 C.土地开发比例逐渐降低 D.没有形成明显的功能分区
(
)。
多维课堂· 考点突破
学科素养· 专项提升
解析
第(1)题,本题组主要考查城市功能分区及其区位主导因
市绿洲面积及河流信息可判断,喀什、和田、民丰发展条件由 优到劣,其等级依次减小,故服务范围依次减小。
答案
小。
有合适的水源条件,依托绿洲发展;服务范围依次减
多维课堂· 考点突破
学科素养· 专项提升
考点三
城市空间结构
[知 识 整 合 ] 1.城市功能区 (1)形成:城市各项活动之间发生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 上高度 集聚 。
( A.公路与铁路的兴建 C.风能和太阳能的开发 (2)该区域城镇的特征有 A.城市等级越高,城市数量越少 B.城市等级越低,城市密度越小 B.山麓地带水源较丰富 D.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 ( )。 )。
C.乌鲁木齐市提供的服务种类最多
D.昌吉市的服务范围包含石河子市的服务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