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体系的空间网络结构

城市体系的空间网络结构
城市体系的空间网络结构

城市体系的空间网络结构1.不同职能,不同规模的城市要发生交互作用,城市与区域之间也要发生交互作用,形成各自的势力范围。

城市体系的空间网络结构是研究一个国家或区域中城镇体系的点(城市与城市)、线(城市与联系通道)、面(城市与区域,吸引范围)三要素在空间的组合关系。

2.中心地理论

杜能的农业区位论(1826年《孤立国-孤立国对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1909年《工业区位论-区位的纯理论》)

克里斯泰勒、廖什的城市区位论(1933年《德国南部的中心地》;1940年《经济的空间分布》)“没有中心地理论,就没有城市地理学”

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是把城镇作为零售中心和服务中心,来探讨城镇体系的聚落规模、职能和分布的规律性的理论。

3.中心地理论的若干概念

1)中心职能或中心地职能:聚落遍在的为外部服务的作用,这种职能一般要集中在区域的中心。有这种职能的聚落叫中心地(Roadside路店;Hamlet小村,闾市;Village村庄,村市;Town 镇,镇市;City城,城市)

2)职能:提供商品或服务的作用(如加油站,停车场,银行,食品店)

企业单位:提供职能的单位(Establishment)

职能单元:一个企业单位提供一种职能叫一个职能单元,一个

企业单位提供两个职能或两个企业单位各提供一个职能叫两个职能单元,。。。。

3)门槛值和服务范围:维持一个职能单元存在所需的最起码的人口数或购买力服务范围有门槛范围、最大范围、实际范围

不同职能的门槛值和服务范围是不同的

职能的企业数与中心地的人口规模之间存在指数曲线关系

n b P = a *

当店数等于1时,P 就是该职能的门槛值

4)服务职能的等级:将不同职能按门槛值排队(按入门次序分),就有低阶职能和高阶职能之分。不同国家或地区服务职能的入门次序可能是不同的。(见表69)

5)中心地的等级:按中心地执行的职能的数量和职能的等级,可以把中心地分成不同的等级。规律性:中心地等级越高,中心职能越多,中心地人口越多(中心地的等级与中心职能数和中心地规模成正相关);高级中心地不仅有低级中心地所具有的职能,而且有低级中心地所没有的较高级的职能,这些交高级的职能有较高的门槛和较大的服务范围;高级别中心地数量少,间距大,服务范围大

6)中心性:对中心地的等级的度量

克里斯泰勒用电话指数来度量中心性(用中心地的实际电话数减中心地的预期电话数为中心性指数,分成9级)

4.理论假设

1

无边的大平原;均质的肥力和水分;初始人口均匀分布;均匀的陆路联系;决定因素是距离;经营者和消费者有理智的行为。

简单说:均质平原和经济人

5.理论要点

1)形成一套呈三角形分布的中心地的等级体系,不同等级中心地有不同大小的六边形市场区2)不同级别的中心地和市场区一级一级相嵌套。低级中心地和市场区被高一级的所包括。

见图72,假设B级中心地有r,r-1,r-2,r-3和e,e-1。。。。等不同的职能,B级中心地的市场区范围由最高级职能的半径R所决定。但是在B级中心地市场区边缘的居民,不愿意到B级中心地去接受低级的服务,因为距离远,不经济。就会在3个B级中心地之间的位置有一个比B低一级的中心地K来提供服务,K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是由它所提供的最高级职能的服务半径(e)所决定的。K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分别是B级中心地服务范围的一部分,K级中心地的居民可以到周围的3个B级中心地接受较高级的服务。依次类推,可以导出比B 高一级的中心地G,和比K 低一级的中心地A,以及它们相应的市场区。它们的嵌套关系见图73。

3)在市场原则下的中心地空间结构(K =3)

市场组织最合理

6个低级中心地在它高一级中心地市场区的角上;

低级中心的市场区分属3个高一级中心地的市场区;

高一级中心地的市场区是低一级中心地市场区的3倍;

低级中心地可以到周围3个高一级中心地接受服务;

在行政管理上,每3个低级单元组成一个高一级的单元,有1个一级单元,有3个二级单元,9个三级单元,27,81,。。。。;

中心地的等级为1,2,6,18,54。。。。

较高等级中心地的距离是低一级中心地距离的根号3倍

4)在交通原则下(K=4)

运输效率最高

6个低级中心地在它高一级中心地市场区的边上;

低级中心的市场区分属2个高一级中心地的市场区;

高一级中心地的市场区是低一级中心地市场区的4倍;

低级中心地可以到周围3个高一级中心地接受服务;

在行政管理上,每4个低级单元组成一个高一级的单元,有1个一级单元,有4个二级单元,16个三级单元,64,256,。。。。;

中心地的等级为1,3,12,48,192。。。。

较高等级中心地的距离是低一级中心地距离的根号4倍(2倍)

5)行政原则(K =7)

行政管理上的方便

6个低级中心地在它高一级中心地市场区的角内;

1个高级中心的市场区包括了7个低级中心的市场区;

高一级中心地的市场区是低一级中心地市场区的7倍;

在行政管理上,每7个低级单元组成一个高一级的单元,有1个一级单元,有7个二级单元,49个三级单元,343,。。。。;

中心地的等级为1,6,42,294,。。。。

2

较高等级中心地的距离是低一级中心地距离的根号7倍

6)3种原则可能同时交错发生作用

见P335表,原则是对的,但具体到数字有点牵强附会。

等级 A B C C' D E F

个数 1 2-3 6-12 6 42-54 118

K =7 1 || 6 | 42 ||294

K =3 1 | 2 | 6 18 |54| 162 |486

K=4 1 | 3 |12 |48 |192 |768

评价:

1)城市作为服务中心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在不发达的情况下是这样,到了高度发达的今天也还是有意义,尽管在工业社会下有例外。

2)在这一前提下,不同等级的中心地,人口数,职能数,职能的门槛值,入门次序,城市数及其间距等等观念,基本是正确的。六边形市场区的模式在实践中也有体现,特别在平原农业区。3)在克氏的启发下,各国的学者做了不少验证,有些验证发现与克氏有相似的规律性。例如中心地是分等级的,它们之间的间距符合K=3或K=4

4)也有一些验证不符合克氏的规律,因此提出了批评。这些批评集中到一点,是对克氏的严格的阶梯状体系结构提出质疑。在克氏严格的嵌套关系下,不同等级的城市数、城市人口数、职能数和职能等级都是呈阶梯状的。但实际的情况往往是连续的,没有明显的差距。甚至出现一些反例。例如图77中心地人口与职能数的关系不明显;图78市场区的面积与中心地的等级和人口数间的关系不明显。

5)最后归结为克氏的假设条件有问题,地域不是均质的,人口分布和购买力是不均匀的;在实际是多目的购物和消费的情况下,到最近中心地接受服务的假设有问题,会趋向与到高级中心,会打乱严格的不同等级中心的市场区大小(图79);在信息不完善的情况下,企业主的最大利益原则的实现有问题,这要求企业的进入符合企业单位数和中心地数的最小化。

6)因此,就有人来修正克氏的模型,如图80,K=3和K=4 同时存在。

7)理论模型就是理论模型,在实践里处处有它的影子,但不是处处是它的再现和翻版。适用与全世界的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模型是不存在的。他寻找到了一些共同的规律性,我们的任务是继续探讨在不同条件下,会发生什么变形。

6.变形

1)集聚变形:实际的人口密度不均,大城市周围人口密度大,购买力高,市场区小,远离城市的地方则相反。

2)带状资源分布下的变形:带状的森林开发、带状的肥沃土地开发、带状的煤带开发,低级中心不在自己市场区的中央

3)线状资源分布下的变形:山区的河谷

4)点资源分布下的变形

5)时滞变形

6)对外联系不均匀时的变形

7.廖什的中心地理论

1)均质平原,不同于克氏的有均匀分布的工业原料,有普及的可用于生产的技术知识和相同的消费需要,人口均匀集聚在农村基本聚落里。

2)市场区,不同于克氏的是生产和消费都在市场区内进行,中心地不是单纯的提供服务3

的中心,也是日常物品的生产中心。

3)六边型市场区和K值,不同的是每一种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门槛值,有不同大小的市场区,K值大小反映市场区的大小。3、4、7不过是最小的3种市场区。见图83的9种市场区4)150种不同K值的市场区重叠,围绕一个中心旋转、调整,得到廖什景观(见图84)5)不同于克氏的体系,不那么严密,但更接近实际

多城扇面和少城扇面(1)出售高阶商品的中心地不一定供应各种低阶商品(2)某一等级的中心地,不一定供应同一套商品3)(同一等级中心地规模可能不同,非阶梯状(4)人口少的中心地可能向人口多的中心地供给商品(5)

(6)不同等级的中心地之间的数量不是一个常数

8.城市腹地的概念)一个城市的影响范围可以很大;一个地域可以接受很多城市的影响1

2)城市对外影响力的大小随距离而衰减

3)两个同等级城市之间一定存在一个相互作用力相等的地方

4)城市的直接吸引范围或直接腹地:是一个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对城市周围地区的社会经济联系起主导作用的一个地域。请注意不是说在这一范围内,不受其他城市的影响,而是说以这个中心城市的影响为最大。

5)实际上两城市之间直接吸引范围的界线是一条中性带,具有过渡性。一个城市与其吸引范围内的联系强度是不均匀的,可以分成集中作用区,一般作用区和边缘作用区(图86)

6)城市的每一种职能都会有不同的影响范围,城市综合的影响范围是多种指标吸引范围的综合。7)不同等级的城市有不同的职能,有不同等级的吸引范围。当我们划分城市的吸引范围时,实际上就是寻找一城市与周围同级城市之间的吸引范围的界线。

8)城市的吸引范围具有的特点:边界的模糊性、动态性、内部联系强度的不均匀性,相互之间的等级层次性。不受行政界线的限制,但具体划界要求保持和某级行政边界保持一致。9.一般规律

1)城市等级越高,规模越大,实力越强,吸引范围也大,反之亦反

2)经济发达地区,同级城市稠密,城市的直接吸引范围较小,但联系强度较大;相反,吸引范围较大,而联系强度较小。

3)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城市,常常作为中心城市的职能强度比同级规模的城市要弱。专业化城市的专业化职能的影响范围是很大的。

所谓中心城市是指在政治、经济、文化等众多领域具有吸引力和辐射力的城市。是综合性职能的城市。

4)中心城市与它的吸引范围的关系有两大类,一是中心区位城市在它吸引范围的中部,一是门户区位城市在它吸引范围的口部

10.划分城市吸引范围的方法

1)经验的方法

4

两城市间净车流,—通过车流=①通过线上资料的调查,调查不同断面的车流:总车流净车流最小的点,即两城市吸引范围的边界;了解居民购物或出行的指向;调查不同地方的消费者,②通过面上资料的调查,

③通过点上资料的调查,了解城市商业、服务业企业的顾客来源,如银行帐户的分布;住院病人的地址;医院出生婴儿的记录,日报的发行范围日报发行范围;铁路通勤的方向;7个指标划分纽约与波士顿之间的吸引范围:格林用长途电话联系;银行客户;卡车蔬菜运销;渡假者来源;大工业企业董事的办公地点。条线综合成一条线。7

我们经常碰到的问题是:划分一个城市与周围若干城市之间的吸引范围,或者分别划分出若干城市的吸引范围。:确定好同级别的中心城市1)这时的关键是最好是城市中心性的指标。经济实力,参考行政等级,人口规模,

城市职能等级的中心性和结节性的差异。。城市的结节性:城市为本地和外地服务的绝对重要性(实力指数)

。城市的中心性:城市为外地服务的相对重要性(中心性指数)----管辖范围2)确定好指标体系:政治中心离心和向心的货流经济中心----

客流、车流交通中心----

长途电话流量流向金融中心----

但资料收集的难度越来越大。信息流和客流最重要,在市场经济下,资金流、

11.确定城市吸引范围的理论方法基本的模型来自物理学的重力模型:2 F = G * M * M / d

i ji j

城市间交互作用的引力模式:b/ d I = P P I j ijI j也可以用空间距d , P

可用人口数,零售额,就业机会,工业产值等其他质量指标。P j I j i离,实际距离,经济距离,时间距离等。还可以用不同城市的年龄结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就业水平等的差异给予不同, P P j i的权数或不同的指数。由此得到一般表达式:bβα/ d ( w P) = ( w I P ) i j jI j j ii运用重力模型的原理来划分城市吸引范围的模式有二个:2 ) ) * ( D /S = ( P / P / DS 赖利模式:ijjiij城零售i城和ji讲的是在城和j城之间有一地A , A 到

与两城的规模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额的份额大小,

断裂点公式:Pi/Pj] /[1+B = d I j断裂点公式只解决两个城市之间的腹地划分。如果有多个中心城市(I)和多个地域小单元 5

(J)要划分各个这些城市的腹地,即要把这些单元分配到各个中心城市下,可先计算每一个J 对每一个中心城市I的相互作用量,再求得J对每一个I的隶属度,按择大原则就可以知道J属于那一个I的腹地。12.城市间交互作用引力模式的推广----潜能模式:

城市潜能的含义是一个城市和城市以外所有地方总的交互作用的可能性,代表了城市的可达性。两个城市之间的潜在势能为:P P / d i j ij+ ……+ P P / d + P P / d P 则潜能之和为E = P / d i n i ii 1 2 i n1i 2

= ∑P P / d ( I ≠j ) j i j i

为了解决数量级太大的问题两边都除以P,简化为:i

V = ∑P / d ( I ≠j ) i j j当运用这一模型时有两个问题,一是城市本身是否存在潜能?

V = ∑P / d + P/ d i i j I i j

如果存在,则d 如何取值?1?城市建成区半径?城市与相近城市距离的一半?城市吸引i I范围的一半?

二是区域的边界,在有边界的情况下,计算各城市潜能的前提是不公平的。

13. 中间机会

假设有i 城和j城,源地I城与目的地j城的交流量与j城的机会呈正比,与i 城和j城之间的中间机会成反比。这个观念对不对?之所有人认为之所以有距离衰减法则,就是由于中间机会的存在。

14.举例

1)嘉兴(1982):嘉兴是上海的经济吸引范围,不是杭州、湖州、苏州的经济吸引范围。通过对采购方向、发货方向的调查,以及断裂点公式的检验证明。随后在上海经济区的组织中得到反映。

2)阜阳市(1984):通过离心货流、向心货流和客流的调查证明阜阳市的吸引范围呈偏心状。

阜阳的合理吸引范围要进入河南东部。但当时受到行政体制的干扰。

3)泰安市域二级中心的吸引范围(1987):泰安辖县都呈双中心结构,为了解决他们的矛盾,明确了他们各自的吸引范围。

4)广西以柳州和南宁为双中心的城市经济区划分;广西以东中西三路和南中北三通道为思路的8个城市经济区的划分;南昆铁路是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吗?大西南的三条通道的腹地。5)宁西铁路和洛阜铁路

15.中国的城市分布

属于集聚分布。面上的集聚取决于地形、降雨。东部多于中部,中部多于西部。由于工业化资源的分布和政治因素,改革开放前北方的城市多于南方。由于对外开放的原因,改革开放后南方多于北方。

有几个特别巨大的城市密集区: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辽中南;其次有中原城市密集区、湖北城市密集区、湘中城市密集区、川西城市密集区等。城市群的概念有被滥用的倾向。

在线上的集聚表现在沿海、沿江、沿铁路干线。城市带、产业带的概念有被滥用的倾向。

我国新城市的分布。由于它们的职能特殊,请尽量掌握。中国的城市经济区组织。6

基本统计单元空间分布1

各地通过天津海关的进出口比重图

7

各地通过广州海关的进出口各地通过大连海关的进出口比重图

比重图

各地通过上海海关的进出口各地通过青岛海关的进出口比重图比重图图1 东部沿海五大海关进出口比重图

中国大陆外向型经济联系的空间格局8

隶属主要联系方

>1510-15%

1998我国铁路货运联系空间格局()

隶属度主要联系方向>15%10-15%

我国人口迁移联系的空间格局9 中国三大城市经济区分布图

10

11

城市体系和城市空间结构

专题二城市体系和城市空间结构 如皋市搬经中学宋荣 【考纲要求】 1.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2.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掌握城市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功能分区,并归纳其分布的特点;2.运用实例,能够分析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3. 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学习过程】 知识点一城市的空间结构 一、读“三维设计”P115考点2: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形成原因 二、自主完成: 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完成1~2题。 1.图中,等值线abc的付租能力关系是( ) A.a>b>c B.a<b<c C.a=b>c D.a>b=c 2.该市重工业不断向东北部迁移,主要原因可能 是( ) ①城市地区地价上涨 ②为了缓解城市地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③北部人口众多,有大量剩余劳力 ④北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下图为某城市地价等级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 3.与图9中M—N一线地价等级变化相符的是() A. B. C. D.

4.图中P区域地价低于周边地区是因为() A.土地形状不规整 B.交通不便 C.远离市中心 D.受铁路影响 5.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理由是。 (2)工业区应位于A、B、C三处中的_______处,理由 是。 (3)高级住宅区应位于A、B、C三处中_____处,理由 是。 三、小结巩固: 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因素 形成因素有经济因素、历史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等,其中是主要因素。城市某块土地由哪种活动占有,取决于这块土地的和各种活动的两个方面。地租高低主要取决于和两个方面。 此外,也是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重要因素。 3.城市功能区布局是否合理,关键是区和区的布局是否合理。

武汉市中心体系结构专题研究(核心摘要)

武汉市中心体系结构专题研究(核心摘要) 城市中心是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核,是构成城市空间结构的重大要素之一。城市中心体系的规模等级、职能类型、使用效率、空间形象等特性是城市影响力、实力、活力及魅力的直接体现。中心体系的发育状况极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体城市的运行发展。因此,研究中心体系的特征及发展规律,对把握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制定未来城市总体发展战略以及确定近期建设重点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背景 相比巴黎香榭丽舍、东京银座、纽约曼哈顿、上海陆家嘴、北京国贸等鲜明的城市中心形象,武汉的中心在哪里?这是作为中部地区人口超千万的特大城市,未来发展成为国家中心城市、世界城市的武汉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因此,基于对武汉城市中心结构体系不清晰、中心形象不突出等特征的基本认识,为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中心结构体系,支撑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与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框架,结合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特开展《武汉市中心体系结构研究》工作。研究涉及范围涵盖武汉城市圈、武汉市域、武汉都市发展区以及武汉市主城区。其中,主要研究范围为武汉市全域8569平方公里;重点研究范围为现行都市发展区3261平方公里和中心城区678平方公里。 研究采取“问题与目标”双导向结合的工作思路,聚焦武汉现状城市中心体系结构发展的“两个核心问题”,重点关注武汉未来城市中心体系的“三个重要方面”。两个核心问题包括中心体系结构不够突出与中心发展路径不够明确。三个重要方面包括中心在哪里、中心缺什么、中心怎么建。 二、城市中心体系的案例借鉴及发展规律

(一)案例借鉴 1、中心体系的维度及层次性 中心体系发展具有两个维度:城市维度和组团维度。 城市维度的中心体系发展直接影响着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国内外城市如巴黎、东京、上海、南京等城市的中心体系,基本上都由“主中心+副中心+新城中心”三类构成。 组团维度的中心体系中包涵了国内多数城市提出的组团中心,即服务于社区组团、提供城市最基本公共服务的生活圈中心,是构成城市中心体系扁平化结构的基本单元。 2、中心体系的功能分布特征 从特大城市的功能布局研究来看,具有如下特性:0-5公里是城市核心功能的集聚区(中央活动区);5-10公里为城市专业功能分布区域;10-30公里是边缘城市或副城的重要功能节点地区;30-60公里是新兴功能培育区域地区; 60-120公里是综合性城市培育区域。此外,港口(空港、河港)等特殊地区承载了临空经济区、分研发中心和服务中心、重工制造业、化工等特殊功能。 城市中心体系布局是与城市功能的圈层布局相对应的。通常,主中心位于城市 0-5公里范围内,集聚了金融、商务、办公等现代高端服务职能;城市副中心布局在5-10公里范围,依托某项市级功能发展专业化中心,如文化中心、商务中心、博览中心、体育中心等,副中心同时兼顾有服务区片基本生活功能;新城中心则布局在10公里以外,依托产业发展成为辐射区域或片区的新城。

城市体系的空间网络结构

城市体系的空间网络结构1.不同职能,不同规模的城市要发生交互作用,城市与区域之间也要发生交互作用,形成各自的势力范围。 城市体系的空间网络结构是研究一个国家或区域中城镇体系的点(城市与城市)、线(城市与联系通道)、面(城市与区域,吸引范围)三要素在空间的组合关系。 2.中心地理论 杜能的农业区位论(1826年《孤立国-孤立国对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1909年《工业区位论-区位的纯理论》) 克里斯泰勒、廖什的城市区位论(1933年《德国南部的中心地》;1940年《经济的空间分布》)“没有中心地理论,就没有城市地理学” 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是把城镇作为零售中心和服务中心,来探讨城镇体系的聚落规模、职能和分布的规律性的理论。 3.中心地理论的若干概念 1)中心职能或中心地职能:聚落遍在的为外部服务的作用,这种职能一般要集中在区域的中心。有这种职能的聚落叫中心地(Roadside路店;Hamlet小村,闾市;Village村庄,村市;Town 镇,镇市;City城,城市) 2)职能:提供商品或服务的作用(如加油站,停车场,银行,食品店) 企业单位:提供职能的单位(Establishment) 职能单元:一个企业单位提供一种职能叫一个职能单元,一个 企业单位提供两个职能或两个企业单位各提供一个职能叫两个职能单元,。。。。 3)门槛值和服务范围:维持一个职能单元存在所需的最起码的人口数或购买力服务范围有门槛范围、最大范围、实际范围 不同职能的门槛值和服务范围是不同的 职能的企业数与中心地的人口规模之间存在指数曲线关系 n b P = a * 当店数等于1时,P 就是该职能的门槛值 4)服务职能的等级:将不同职能按门槛值排队(按入门次序分),就有低阶职能和高阶职能之分。不同国家或地区服务职能的入门次序可能是不同的。(见表69) 5)中心地的等级:按中心地执行的职能的数量和职能的等级,可以把中心地分成不同的等级。规律性:中心地等级越高,中心职能越多,中心地人口越多(中心地的等级与中心职能数和中心地规模成正相关);高级中心地不仅有低级中心地所具有的职能,而且有低级中心地所没有的较高级的职能,这些交高级的职能有较高的门槛和较大的服务范围;高级别中心地数量少,间距大,服务范围大 6)中心性:对中心地的等级的度量 克里斯泰勒用电话指数来度量中心性(用中心地的实际电话数减中心地的预期电话数为中心性指数,分成9级) 4.理论假设 1 无边的大平原;均质的肥力和水分;初始人口均匀分布;均匀的陆路联系;决定因素是距离;经营者和消费者有理智的行为。 简单说:均质平原和经济人 5.理论要点 1)形成一套呈三角形分布的中心地的等级体系,不同等级中心地有不同大小的六边形市场区2)不同级别的中心地和市场区一级一级相嵌套。低级中心地和市场区被高一级的所包括。

(中图版)必修二2.1城市的空间结构(一)教案1

必修2 2.1城市的空间结构教案 主备课人:黄志友 一、【教学构思】 结合课本知识,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能够分析城市内部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城市的空间布局特点。 2.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的服务功能差异。 (二)过程与方法 1.在分析当地城市区位和空间结构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环境对城市区位的影响,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综合性与区域性特点的认识。 2.通过对比学习城市的自然和经济区位,正确认识自然环境对城市的影响,纠正“自然环境决定一切”的片面观点。 3.在学习城市空间结构过程中,认识到因地制宜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原则, 提高学生探索城市规划的兴趣。 三、【教材分析】 [重点]: 城市各功能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点,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不同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难点] 城市空间结构的含义,城市各功能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形成城市不同空间结构的原因 四、【教学方法】案例分法、归纳法 五、【教学工具】多媒体 六、【课时安排】2课时 七、【讲授过程】 导入:人口最集中的场所就是城市,而城市同时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改变最深刻的地方。 本单元即学习城市,主要介绍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城市化(即乡村聚落转变为城市聚落的过程) 第一节城市的空间结构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构成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上的位置及其组合状况。 要素:商业网点,人口分布、工厂、医院、行政部门等等。 它些要素并不是杂乱无章地混在一起,而是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如:工厂一般不会与大商场在一起。城市中往往形成不同的功能小区,这些小区有规律的结合,从而构成城市的空间结构。 例:城市中心,交通发达,大商场,大银行,大型娱乐设施特别多,形成城市的中心商务区(CBD),而中心商务区的外围,又依据其不同要素组合形成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等。 城市空间结构一般包括以下八方面: [阅读城市的空间结构,思考问题] [问题]各分区的位置、特点和交通状况有何不同 城市功能分区 (1)形成:因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相同,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特点:无明确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1、中心商务区:CBD 位置:城市中心部位 特点:1、城市经济活动最为繁忙的地方,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分区明显 2、交通便利,通信发达;

郑州市城市形态及空间结构分析

城市形态及空间结构分析 ——以郑州市为例 城市规划0902 祝相科200917020215 城市形态是城市建设和规划的重要依据,城市规划者的城市形态理念直接决定了城市规划的效果,以致影响城市的总体布局、城市发展的综合效果、交通组织和城镇群的合理分布,甚至关系到城市生产、生活质量、城市改造、城市合理发展方向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城市空间是各种人类活动与功能组织在城市地域上的空间投影,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载体,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是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核心内容,城市的区域分析、定位研究以及发展目标的实现等研究最终均要落实到空间上。因此,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性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尤为重要。 有学者认为城市结构与城市形态互为表里,城市结构表现为城市发展中的内在的动力支撑要素,城市形态则表现为城市发展的外部显性的状态和形式。城市空间结构只是城市结构的一部分,表达的是要素在空间组合上的关系,这种关系即为城市相互作用。城市结构实际上既决定了城市形态,也最终决定了城市空间结构。也就是说,城市空间结构就是能够通过城市相互作用体现为城市形态的那部分城市结构。 其实,目前对城市形态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纵观学者们对城市形态的理解和表述,从横的方面来看,城市形态具有物质和非物质两种表现形式,物质方面主要指城市各有形要素的空间布置方式,包括街道网的结构形式,各种功能的地域分异、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和建筑环境以及中心城市和相邻城镇群组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和结构变化特征等;非物质的主要包括城市生活方式、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等所形成的城市社会精神面貌和城市文化特色。从纵的方面来看,城市形态并不是单一的,而是拼贴式的,是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积淀的汇合;城市形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历史的变化而产生渐进式、碎片式的变化,通过这种渐变,既可以保持城市文化的延续,又能不断地更新。不过每一个不同时期,都会有一种反映时代特色的占主体的城市形态。 郑州市城市形态演变过程: 郑州市的城市形态经历 了“块状发展一点轴延伸一组 团分散-一体两翼”的过程, 城市的内部填充主要发生于 老城区与京广铁路线之间,井 向南北方向蔓延。而近20年 则是组团分散-一体两翼的转 变。并且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 两翼“生长臂”的不断延长, 中心城区的中心功能尤其需 要不断强化才能满足两翼生 长的要求。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解析(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 (2009-12-14 18:16:22) 转载▼ 标签: 课程-计算机 教育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 3-01 数据链路(即逻辑链路)与链路(即物理链路)有何区别? “电路接通了”与”数据链路接通了”的区别何在? 答:数据链路与链路的区别在于数据链路出链路外,还必须有一些必要的规程来控制数据的传输,因此,数据链路比链路多了实现通信规程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 “电路接通了”表示链路两端的结点交换机已经开机,物理连接已经能够传送比特流了,但是,数据传输并不可靠,在物理连接基础上,再建立数据链路连接,才是“数据链路接通了”,此后,由于数据链路连接具有检测、确认和重传功能,才使不太可靠的物理链路变成可靠的数据链路,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当数据链路断开连接时,物理电路连接不一定跟着断开连接。 3-02 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哪些功能?试讨论数据链路层做成可靠的链路层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答:链路管理 帧定界 流量控制 差错控制 将数据和控制信息区分开 透明传输 寻址 可靠的链路层的优点和缺点取决于所应用的环境:对于干扰严重的信道,可靠的链路层可以将重传范围约束在局部链路,防止全网络的传输效率受损;对于优质信道,采用可靠的链路层会增大资源开销,影响传输效率。 3-03 网络适配器的作用是什么?网络适配器工作在哪一层? 答:适配器(即网卡)来实现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这两层的协议的硬件和软件 网络适配器工作在TCP/IP协议中的网络接口层(OSI中的数据链里层和物理层) 3-04 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帧定界、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为什么都必须加以解决? 答:帧定界是分组交换的必然要求 透明传输避免消息符号与帧定界符号相混淆

区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理论

区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理论 (1)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城市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和德国经济学家廖什提出的,20世纪50年代起开始流行于英语国家,之后传播到其他国家,被认为是20世纪人文地理学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1)理论模型 克里斯塔勒推导了在理想地表上的聚落分布模式:各级供应点必须达到最低数量以使商人的利润最大化;一个地区的所有人口都应得到每一种货物的提供或服务。为达到这一条件,同级中心地按有规则的等边三角形网排列,每个中心地拥有六边形的市场区。 2)廖什景观 1940年,德国经济学家奥古斯特?廖什利用数学推导和经济学理论,得出了一个与克里斯塔勒学说完全相同的区位模型六边形。 与克里斯塔勒的工作相比,廖什更多的是从企业区位的理论出发,通过逻辑推理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生产区位经济景观,即通常称为的廖什景观。 (2)核心与边缘理论 1)均衡增长与不均衡增长 均衡增长论以纳克斯为代表。他认为,落后国家和地区容易产生一种恶性循环,影响资本积累。恶性循环表现在供给和需求两方面。 他认为,多部门平衡投资,可以使各部门互为顾客,依靠提高劳动生

产率,进而提高收入、提高购买力,使国内需求扩大,诱发投资,扩大生产。因而,平衡增长是提高增长速度的工具。 2)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首先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于1950年提出,后经赫希曼、布德维尔、汉森等学者进一步发展。 该理论认为,经济发展并非均衡地发生在地理空间上,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并接各种传播途径,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些点就是具有成长以及空间聚集意义的增长极。3)核心一边缘模式 以核心和边缘作为基本的结构要素,核心区是社会地域组织的一个次系统,能产生和吸引大量的革新;边缘区是另一个次系统。与核心区相互依存,其发展方向主要取决于核心区。棱心区与边缘区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空间系统。

武汉市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演变过程分析

武汉市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演变过程分析 0引言 中国大城市的社会空间结构的演化和发展进程 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规律性[1],其规律可以归结为近代主要是封建社会传统的社会结构模式,社会分化和隔离严重;现代(50~80年代)分异特征绝对减弱,当代(80年代~)社会分异再度出现导致社会空间重构。由于城市因各自的地理区位、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历史、交通、产业发展等不同因素,城市的社会空间分异都拥有各自的区别和特征。武汉作为华中地区的首位大城市,西汉时开始建制,近代成为“内联九省,外通海洋”的大商埠和对外通商口岸,曾是辛亥革命打响第一枪的国民革命的中心地,并一度成为国民政府所在地。武汉“三足鼎立”的城市结构,使武汉市社会空间结构的演化进程表现出不同的阶段性。 1 相关概念辨析 1.1 城市空间与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空间是人类的主要聚居场所,是一个庞 大、复杂的综合体,也是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反映和产物。城市空间由居民、政府、各种社会组织以及物质实体空间组成,即是由物质 实体空间和社会空间组合而成的空间实体[2]。城市空间结构是以一套组织规则,连接城市形态和子系统内部的行为和相互作用,并将这些子系统连接成一个城市系统,其中城市形态指的是城市地域内个体城市要素(如建筑、土地利用、社会群体、经济活动、公众机构等)的空间形式和安排[3]。城市空间结构是各种人类活动与功能组织在城市地域上的空间投影,是城市地域内部各种空间的状态,城市空间结构包括经济空间结构、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城市人口空间结构等。 1.2城市社会空间与城市社会空间结构 城市社会空间是由城市生活中的人们的行为、 目的、场所构成的多样的城市空间,是城市空间的一部分。城市社会空间的最小单位为家庭,通常包括邻里、社区和社会区3个层次,以社会区为主。其中邻里是城市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相同社会特征的人群的汇集,个人交往的大部分内容在邻里内进行。社区是由若干个邻里单位构成的,指占据一定区域,彼此相互作用,不同社会特征的人类生活共同体。社区中有相对完备的生活服务设施,相应的社区生活制度和管理机构,同时具有特定的文化、生活方式,是以日常生活联系为基础形成的。社区同工厂、住宅、学校、商店等一起位于一定的地域 收稿日期:2007-12-31;修订日期:2008-04-11. 作者简介:刘苏衡(1978-),女,湖北省武汉市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旅游规划方向的研究. 刘苏衡1,张力民2 (1.中南民族大学 工商学院管理系,湖北 武汉 430223;2.湖北省统计局,湖北武汉430071) 摘要:国外发达国家在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上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中国较之有很大的差距。通过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相关概念进行辨析,以武汉市为研究对象,归纳了在不同历史时期武汉城市社会空间的形态、结构以及特征,并探讨了影响武汉社会空间结构演变的机制,揭示了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演变的规律,希望能对武汉营造新的城市面貌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关键词:社会空间结构;空间演变;武汉市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852(2008)03-0084-04 Vol.20No.3May,2008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YUNNANGEOGRAPHICENVIRONMENTRESEARCH 第20卷第3期2008年5月

网络空间的定义

网络空间的定义 美军首次透露网络战方案设想成建制网战力量 新华网消息:据美国政府执行网报道,美军战略司令部司令希尔顿在星期三的参议院听证会 上透露,五角大楼已制定网络战相关方案。长期以来,这一直是美国国防部秘而不宣的话题。 空军将领凯文·希尔顿表示,在网络空间这个独特的全球领域,"美国必须保持自由运作的能力。" 设想成建制网战力量 战略司令部下辖全球网络作战联合特遣部队,专门负责负责美军网络运作及全球范围 C4系统。希尔顿表示,在他的领导下,战略司令部将不仅继续发展网络防御能力,还将"主 动发现并攻击"那些威胁美军系统的敌人。 希尔顿直言不讳地提到,设想有朝一日,战略司令部麾下将具备整组、整营、整旅的成建制作战力量,"以发起网络大战"。 他说,当前美国已拥有保护网络的技术,但必须进一步提高。 美国遭遇严重威胁? 希尔顿说,美国的潜在对手十分了解美国对网络技术的依赖,并不断寻求从中取得优势,因此美军战略司令部必须作出反应,应对对不断变化的威胁。 在希尔顿眼中,美国网络和信息系统不仅面临恐怖组织的威胁,也是其他国家觊觎的目标。"这些新对手分散在各地,互成网络,又神出鬼没。在信息技术的帮助和资金的资助下,他们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的存在,不断招兵买马,通过网络等一系列途径煽动和发起攻击。"希尔顿在听证会上说。 去年六月,五角大楼独立顾问团国防科学委员会曾公布一项针对网络挑战的研究报告。报告提出,美国须"非对称手段"应对信息系统可能遭遇的攻击,并补充说,"所有潜在对手,不管是国家还是个人,都可能成为(美国)网络作战的攻击对象。"(朱鸿亮) 美国将空军所担负作战任务扩展到网络空间 空军的任务是通过在空中、太空以及网络空间作战为保卫美国及其全球利益提供强大的安全保障。 ---美国空军任务 2005年末,美国空军对其所担负的任务进行了调整。将以往空军只在空天飞行和作战扩展到了网络空间。人们很早就认识到信息在军事上的核心地位。虽然军事行动涉及到飞行器、枪炮、坦克、舰艇和人等诸多因素,但是,信息是将这些因素联接在一起的粘合剂,它告诉飞行器应飞向何处,坦克、船艇将去往何地。

城市空间形态分析

城市空间形态分析 (提要) 目前,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21世纪,现代城市设计也走过了几十个年头.城市空间的设计却经历了很大的变化.本文主要分析了城市空间的物质形态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城市空间,实-虚, “空间”—“形体”,图形—背景,视觉秩序,空间序列,”线”—“面”.. 一.城市空间的基本要素. 1. 道路 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在城市大街,小巷车行或步行过程中使用和体验城市的,这是很重要的一类城市空间. (1)城市主干道主干道是城市的交通要道,行车速度快.因此两侧建筑高度与主干道空间宽度之比,一般在1/2~1/4之间;建筑宽度与主干道宽度之比,一般在1~2之间.因为车辆在高速行进中,如果多数建筑较短,空隙也较短,从速度较高的车辆中往外看,变化太快,不仅凌乱,而且造成视觉上的闪跃感,令人感觉眩晕.所以主干道两侧一板式建筑为主时(包括塔式建筑的较高群房),建筑物较长,空隙则宜较小,视线稳定在建筑上,以减小虚实的频繁变化造成的闪跃感;反之,如塔式建筑较多时,因其面宽不大,宜加大空隙,让视觉稳定在空隙的绿化或天空上,以减少闪跃感.这往往也符合日照间距的要求.

(2)次干道和支路前者是沟通主干道和支路的联系,后者是出入地块和小区等地段必经之途.一方面次干道和支路吸引的交通比主干道少,行车速度慢;另一方面,有些段落也有商业建筑,甚至店铺密集,因而人们不仅是路过,有时也可能是目的地.所以两侧建筑与道路空间密度的关系宜选在强场范围内.为达到良好的建筑尺度感,可以将建筑里面分割.在商业密集地段,建筑宽度(长度)延续不断也关系不大,因为这种地段,人们更关心的是店铺和商品,而不是建筑体量和轮廓线. (3)步行街顾名思义是不准车辆通行,只供行人自由漫步的.步行街有两种,一种是步行商业街,一种是步行游览街.步行商业街两侧建筑与街道空间宽度的关系应该选择在强场范围之内,一般可在10~30m之间.局部街段有休息和休闲的地方可以部分放宽.步行商业街两侧建筑高度和街道宽度之比一般可在1左右,有利形成热闹兴旺的氛围.由于步行商业街较狭窄,建筑高度和道路空间宽度之比较大,所以街道走向最好以南北向为主,既可以在冬季保证有温暖的日照,避免阴暗寒冷;又可在夏季提供凉爽的遮荫,躲开阳光炎热.北端最好有较高大的建筑,即可阻挡冬季寒风,又可有良好的对景构成景观的高潮.步行游览街,大都选在自然风景宜人,或是文化设施集中的地方,人们可以在其中自由漫步,在开阔幽雅的环境中自由自在的休息和回味.即步行游览街空间宽度应大于60m;两侧建筑高度和空间宽度之比一般宜小于1/2,建筑宽度和道路空间宽度之比宜小于1;建筑之间的空隙要大于建筑长度;使步行游览街处于开放空间状态,任人精神放松,自由遨游. 2.边沿 是指两个不同区之间形成的一条通边,它不一定是一条道路的立面.边沿的典型例子是城市天际线.例如人们在杭州西湖中泛舟,可以观看到城市呈现为边的形态.有是从城市外围的某一风景点,头国郊区的田野观看城市,也能看到这种边沿. 城市天际线是研究城市空间体系中极重要的方面.外来者往往从城市以外很远就可以看见它,获得关于城市的第一印象.天际线有实虚双重效果:由建筑实体轮廓形成的是实在的天际线;由建筑实体跨越空隙连线组成的是虚拟天际线.天际线设计要适当考虑原有城市文脉;或平坦缓和,或急剧欺负,或旧区平缓新区高耸等.因地制宜,形成韵律,烘托高潮. 3.结点 指城市广场或道路交叉口,或河道方向转变处等非线形空间在城市的出入口

空间信息网络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重大研究计划 2013年度项目指南

附件 空间信息网络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重大研究计划 2013年度项目指南 空间信息网络是以空间平台(如同步卫星或中、低轨道卫星、平流层气球和有人或无人驾驶飞机等)为载体,实时获取、传输和处理空间信息的网络系统。作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空间信息网络在服务远洋航行、应急救援、导航定位、航空运输、航天测控等重大应用的同时,向下可支持对地观测的高动态、宽带实时传输,向上可支持深空探测的超远程、大时延可靠传输,从而将人类科学、文化、生产活动拓展至空间、远洋、乃至深空,是全球范围的研究热点。空间信息网络的发展,受频谱和轨道等资源的限制,难以通过增加空间节点数量和提高节点能力来扩大时空覆盖范围。为从根本上解决现有信息网络全域覆盖能力有限、网络扩展和协同应用能力弱的问题,亟需开展空间信息网络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通过新理论、新方法探索,有力支持空间信息服务能力的大幅提升。 一、科学目标 本重大研究计划的总体科学目标是:瞄准信息网络科学的学科发展前沿,针对空间信息网络大时空跨度网络体系结构、动态网络环境下的高速信息传输、稀疏观测数据的连续反演与高时效应用等基础性的重大挑战,研究大尺度时空约束下空间网络及空间信息传输处理等机理,重点突破动态网络容量优化、高速信息传输及多维数据融合应用等技术难题,通过传输网络化、处理智

能化和应用体系化等方法,将网络资源动态聚合到局部时空区域,解决空间信息网络在大覆盖范围、高动态断续条件下空间信息的时空连续性支持问题,为提升全球范围、全天候、全天时的快速响应和空间信息的时空连续支撑能力,实现我国空间网络理论与技术高起点、跨越式发展,并有效支撑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导航、深空探测等国家重大专项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同时,通过重大研究计划的实施,培养空间信息网络理论与技术领域领军人才及优秀科研群体。 二、核心科学问题 本重大研究计划面向网络理论与空间信息科学发展前沿,瞄准空间网络体系结构、动态网络信息传输理论、空间信息表征与时空融合处理等重大基础科学理论,围绕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中国卫星导航系统、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国家重大专项发展需求,重点解决以下三个核心科学问题: 1. 空间信息网络模型与高效组网机理。 空间节点高动态运动、网络时空行为复杂,业务需求随任务变化,要求空间网络可重构,能力可伸缩。其难点在于常规网络基于静态拓扑可采用图模型与优化理论,而空间网络涉及多种异构动态变化的节点连接,必须发展动态图模型与优化理论。需要重点研究:大时空尺度下的网络结构模型、可扩展的异质异构组网关键技术、空间动态网络容量理论,实现空间节点高效组网,涉及数学、宇航与通信等学科。 2. 空间动态网络高速传输理论与方法。 空间节点和链路动态变化且稀疏分布,导致多点到多点的信

城市体系的空间网络结构(精)

城市体系的空间网络结构 1.不同职能,不同规模的城市要发生交互作用,城市与区域之间也要发生交互作用,形成各自的势力范围。 城市体系的空间网络结构是研究一个国家或区域中城镇体系的点(城市与城市)、线(城市与联系通道)、面(城市与区域,吸引范围)三要素在空间的组合关系。 2.中心地理论 杜能的农业区位论(1826年《孤立国-孤立国对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1909年《工业区位论-区位的纯理论》) 克里斯泰勒、廖什的城市区位论(1933年《德国南部的中心地》;1940年《经济的空间分布》)“没有中心地理论,就没有城市地理学” 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是把城镇作为零售中心和服务中心,来探讨城镇体系的聚落规模、职能和分布的规律性的理论。 3.中心地理论的若干概念 1)中心职能或中心地职能:聚落遍在的为外部服务的作用,这种职能一般要集中在区域的中心。有这种职能的聚落叫中心地(Roadside路店;Hamlet小村,闾市;Village村庄,村市;Town镇,镇市;City城,城市) 2)职能:提供商品或服务的作用(如加油站,停车场,银行,食品店) 企业单位:提供职能的单位(Establishment) 职能单元:一个企业单位提供一种职能叫一个职能单元,一个 企业单位提供两个职能或两个企业单位各提供一个职能叫两个职能单 元,。。。。 3)门槛值和服务范围:维持一个职能单元存在所需的最起码的人口数或购买力服务范围有门槛范围、最大范围、实际范围 不同职能的门槛值和服务范围是不同的 职能的企业数与中心地的人口规模之间存在指数曲线关系 P = a * b n 当店数等于1时,P 就是该职能的门槛值 4)服务职能的等级:将不同职能按门槛值排队(按入门次序分),就有低阶职能和高阶职能之分。不同国家或地区服务职能的入门次序可能是不同的。(见表69)5)中心地的等级:按中心地执行的职能的数量和职能的等级,可以把中心地分成不同的等级。规律性:中心地等级越高,中心职能越多,中心地人口越多(中心地的等级与中心职能数和中心地规模成正相关);高级中心地不仅有低级中心地所具有的职能,而且有低级中心地所没有的较高级的职能,这些交高级的职能有较高的门槛和较大的服务范围;高级别中心地数量少,间距大,服务范围大 6)中心性:对中心地的等级的度量 克里斯泰勒用电话指数来度量中心性(用中心地的实际电话数减中心地的预期电话数为中心性指数,分成9级) 4.理论假设 无边的大平原;均质的肥力和水分;初始人口均匀分布;均匀的陆路联系;决定因素是距离;经营者和消费者有理智的行为。 简单说:均质平原和经济人 5.理论要点 1)形成一套呈三角形分布的中心地的等级体系,不同等级中心地有不同大小的六边形市场区

城市空间要素及其结构_陈宇光

[摘要]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规模的急剧膨胀,导致城市资 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面临前所未有的空间压力。城市空间的要素组合及其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理性地解析城市空间的边界及其要素组合以及城市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等内涵,科学地勾勒出多元价值取向背景下的城市空间结构走势,有助于将城市建设和发展真正纳入健康发展轨道。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空间结构;要素组合 [中图分类号]C912.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672(2007)04-0080-05 城市空间要素及其结构 陈宇光 (苏州市职业大学,江苏苏州215104) 政治与法律 中国城市化进程及其阶段性成就令人惊叹,世界瞩目。而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则同样应引起广泛关注和理性思索。目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加快发展的时期,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规模的不断膨胀,导致城市资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面临前所未有的空间压力。在一些大中城市,由于城市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由于没有前瞻性地预测到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各种影响和问题,城市人口超饱和、建筑空间拥挤、绿地面积减少、交通阻塞、城市抗灾能力差等“城市病”已经开始显现。笔者拟从城市空间的边界、城市空间的要素组合、城市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等方面予以分析,科学地勾勒出多元价值取向背景下的城市空间结构走势,有助于将城市建设和发展真正纳入健康发展轨道。 一 城市空间是人类社会活动、生产活动和家居生活的现代存在方式,它与乡村空间一起成为有别于其它生物种类生命样式的“人化的自然”[1](P79),即社会物质,它是人类文明进程中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出来的两种文明形式。用历史 的、辨证的观点来看,乡村空间具有时间上的凝固性和空间上的内敛性,而城市空间孕育并脱胎于乡村空间,它毋宁是从乡村空间生长出来的,因而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上的开放性。城市具有超强的空间扩展的能力及其自我重构能力,它通过其边界的运动实现其对现状的超越。城市空间的边界有外边界和内边界之分。城市空间的外边界是指城市发展中形成的自然边界,这种边界通常表现为与乡村接壤的交界点。城市空间的内边界通常是指城市内部空间之分割,历史地形成的城市空间布局,因时因地不断变化着的空间布局调整以及城市空间要素彼此消长导致城市空间的演化状态。 在城市化进程中普遍存在仅注重城市的外延扩张而不顾水资源、能源和土地资源等客观条件,超越了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和发展条件的许可范围。恩格斯在分析英国城市情况时作过这样描述:“1844年时我还能用几乎是田园诗的笔调来描写的地区,现在,随着城市的发展,已经整批整批地陷入了同样破落、荒凉和穷困的境地。只是猪和垃圾堆再也看不到了。资产阶级掩饰工人阶级灾难的手法又进了一步。但是,在工人住宅方面并没有任何重大的改 [收稿日期]2007-09-10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和谐社会视野中城市管理模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06STD630065。 [作者简介]陈宇光(1957-),男,江苏常熟人,苏州市职业大学副校长,哲学博士,教授。

空间信息专业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 编辑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培养具有深厚软件工程理论基础和空间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有一定的管理和经济知识基础,能运用数字工程技术对环境、人文、社会、经济等各类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实现网络化传输、可视化表达、智能化决策的复合型空间信息产业、技术与应用的高级专门人才。 中文名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 外文名 Spatial Information and Digital Technology 专业代码 080908T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修学年限 四年 一级学科 工学 目录 1. 1 培养要求 2. 2 核心能力 3. 3 主干课程 4. 4 就业方向 5. 5 开设学院 培养要求 编辑 该专业培养掌握地理空间信息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现代测绘等学科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扎实的复合知识结构和实践以及管理能力,能够综合运用3S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等技术从事国土资源信息、资源与环境信息、行业/区域/城市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和智能化管理、空间信息处理分析和技术开发等工作的能力。 核心能力 编辑

1.掌握地理空间信息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线代测绘等学科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具有一定的管理和经济知识基础; 3.具有扎实的复合知识结构和实践以及管理能力; 4.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 5.了解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的前沿技术; 6.具有搜索收集信息的能力。 主干课程 编辑 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路与系统设计、高频电子线路、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软件技术基础、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数字信号处理、随机信号分析、信息论基础、编码理论基础、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计算机操作系统、数字工程的原理和方法、数据库原理与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网络管理、离散数学、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网络安全理论与技术、虚拟现实与仿真、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网络程序设计、数字图像处理基础、卫星通信、电子测量技术、数字测图、GPS定位技术、多媒体技术等。 就业方向 编辑 该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信息和通信系统、数字化国土、数字化城市的研究设计和制造工作,也可以政府管理部门、军事、经济、科学研究部门从事系统管理工作,就业去向是国内IT企业、电信运营商及科研院所,同时可以选择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和通信与信息系统为深造学科。[1] 开设学院 编辑 上海海事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河南工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贵州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武汉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厦门理工学院丶重庆邮电大学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三章网络体系结构练习题复习课程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三章网络体系结构 练习题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三章网络体系结构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网络协议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由______、______、______3部分组成。 2计算机网络采用____________的体系结构,网络中两个结点对等功能层之间遵循相应的 ____________进行通信,相邻两层之间的交接处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3.OSI/RM的中文全称为__________________,它分为______层,由低到高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TCP/IP协议也采用分层体系结构,对应开放系统互连(OSI)参考模型的层次结构,可分为______层,依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5.为了保证比特流在物理通道上传输,物理层协议规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4个方面的接口特性。 6.以太网是一种常用的____________结构局域网,它基于____________协议标准,采用介质访问控制方法__________________。 7.CSMA的中文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SMA技术的特点为____________。 8.传输层的主要任务是保证传输的__________________。 9.面向连接的服务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个过程。 1O.TCP/IP的传输层有两个协议,分别是TCP和UDP,UDP协议用来提供____________服务,TCP协议提供__________________服务。 11.FDD是一种具有____________速率的____________技术。 12.在TCP/IP协议支持的 Internet中,信息传播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种方式。 13.网络上的计算机之间通信要采用相同的_________,FTP是一种常用的____________层协议。 14.常见广播式网络一般采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结构。 15.用户使用虚电路服务,要提供用户自己和接收端的__________________地址。 16.在令牌环网络中,为了解决竞争问题,使用了一个称为____________的特殊信息包,只有拥有它的结点才有权利发送数据。 17.EEE802局域网协议与OS1参考模型比较主要的不同之处在于,对应OST的链路层,IEEE802标准将其分为__________________控制子层和__________________控制子层。 18.100Base-fx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ISDN的BRI服务中,一个B通道的速率是__________________。 20.计算机网络中对等实体间通信时必须遵循约定的标准协议。不同的协议有不同的功能,如: ____________是广泛使用的网管协议,__________________用于域名到IP地址的转换,____________是网络层的一个控制报文协议。 21.从交换方式看,X.25和帧中继都是____________交换方式。帧中继方式比X.25方式的速度快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2.OSI体系结构中,N层通过____________操作得到N-1层提供的服务。 23.负责电子邮件传输的应用层协议是____________ 24.在TCP/IP模型的传输层上,____________实现的是不可靠、无连接的数据报服务,而 ____________协议用来在一个不可靠的Internet中为应用程序提供可靠的服务。

第四章城市社会空间结构

第四章城市社会空间结构(4) 城市空间由居民、政府,各种社会组织以及物质实体空间组成.它是入类的主要聚居场所、也是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和反映。城市生括中的人类行为和目的,赋予了城市空间丰富的含义.不同的人们行为场所构成了多样的城市空间。在这一空间中,邻里是城市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相同特征人群的汇集地,也是个人交往的主要空间,是外部力量和地方影响的冲突点、由若干个邻里单位构成了更为复杂的空间形态一一城市社区。城市空间的社会学特性导致了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形成.。 4.l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理论与方法 关干城布社会空间结构研究,无论在城市社会学界.还是城市地理学界,乃至城市规划学界,已形成多种学派。在城市地理学研究中主要是从城市土地利用方面来考察的,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比较多。但这种从外观上研究城市的所谓景观论方法.虽然考察了作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果的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但没有涉及到作为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形成机制的人类活动本身。因此.城市地域研究转向了以城市地域社会为对象、说明城市形成发展机制的社会生态学方法。但社会生态学方法由于把人过于机械化和一般化看侍而受到批判.从而出现了注重人类主观行为的行为论方法。可是在行为论方怯中,只强调了人类活动的主观团素,而忽砚了制约人类活动的各种客观因素.因而最近的城市地域研究又发展到考虑产生人类活动各种社会制约的政治、经济制度的结构主义方法,以及考察各种制约条件.动态研究人类活动的时间地理学方法。 4.1.1.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流派 1)景观学派 景观学派对城市地域的研究最初是通过外部观察开始的,这集中表现在城市建筑物、广场。道路。河流等的空间配置类型巳成为理解城市地域的首要问题。城市的形成基础和发展阶段不同,其形态与土地利用结构也不同。遍过比较研究可以认识不同城市之间的异同。另外,建筑高度和建筑材料、城市色彩、城市道路网形态也是分析城市景观的一些重要指标。 2)社会生态学派 社会生态学派与景观学派相对,其代表为芝加哥学派,受达尔文进化论和古典经济理论的影响较太。该学派认为,不同的社会集团在各种人类话动的竞争中逐步出现了有空间特色的结构。生态学派提出了一些对城市理论体系有意义的概念,但是,社会生态学派把人看得过于机械化和一般化,忽视了人类活动背后的文化及传统的影响。 3)区位论学派 屠能农业区位论是用接近性和地价负担能力等主要概念来说明同心圆土地利用模型的形成机制。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的核心则认为:合理购物行为的消费者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家,这两者的合理化行为的结果表现为中心地等级体系。区位论学派的发展与记量地理学的兴起直接相关,即与当时数学模式、统计研究方法和计算机的普及有关。 4)行为学派 行为学派往重行为的意识决定过程。在进行城市地域空间结构研究时,尤其注重购物和迁居行为。尽管中心地模式是以消费者利用最近的中心地为前提的,但事实上,除距离外决定购物地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行为因素就起决定性的作用。 5)结构主义学派 结构主义学派又可分为制度论学派和马克思主义学派。制度论学派认为入类行为绝对不是自由的,受社会制度的制约,特别注重产生各种社会制度的政治、经济体制。马克恩主义学派则注重社会各阶层之回的力量关系.研究重点在于城市中产生社会不公平等现象的政抬、经济体制和城市空间结构的关系等。 6)时间地理学派 20世纪60年代后期瑞典地理学家哈格斯坦德提出,并由以他为首的伦德学派发展而成。时间地理拳派(Tbowt bob)注重围绕人们活动的各种制约条件的分析,在时空轴上动态地、连续地研究人类活动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