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等级体系
我国城市等级的划分

我国城市等级的划分一、引言城市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等级的城市在我国的发展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对于城市的等级划分,可以根据不同的指标和标准进行分类,从而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我国的城市体系。
二、国家级城市国家级城市是我国城市等级划分中的最高级别,通常是指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
直辖市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副省级城市包括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
这些城市在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三、省级城市省级城市是指我国各省的省会城市。
这些城市不仅是各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各省与其他地区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省级城市在我国的城市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推动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四、地级城市地级城市是我国城市等级划分中的中级别,通常是指地级行政单位的城市。
地级城市在我国的城市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中间节点作用,连接着省级城市和县级城市。
地级城市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力量。
五、县级城市县级城市是我国城市等级划分中的基层单位,通常是指县级行政单位的城市。
县级城市在我国的城市体系中数量最多,分布广泛。
县级城市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农村人口转移和城市扩张的重要目的地和落脚点。
六、乡级城市乡级城市是我国城市等级划分中的最低级别,通常是指乡级行政单位的城市。
乡级城市在我国的城市体系中数量较少,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
乡级城市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的重要载体。
七、总结我国城市等级划分是根据不同的标准和指标进行分类的,不同等级的城市在我国的发展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
国家级城市是我国城市体系的重要支撑点,省级城市是各省的中心城市,地级城市是连接省级城市和县级城市的中间节点,县级城市是基层单位,乡级城市是农村地区的城市。
这种等级划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我国的城市体系,推动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中国城市级别划分[重要]
![中国城市级别划分[重要]](https://img.taocdn.com/s3/m/0dce317fa26925c52cc5bf71.png)
中国城市级别划分第一级:直辖市、特别行政区、GDP大于1600亿且市区人口大于200万的城市:北京、天津、沈阳、大连、哈尔滨、济南、青岛、南京、上海、杭州、武汉、广州、深圳、香港、澳门、重庆、成都、西安(18个)第二级:其他副省级城市、经济特区城市、省会、苏锡二市:石家庄、长春、呼和浩特、太原、郑州、合肥、无锡、苏州、宁波、福州、厦门、南昌、长沙、汕头、珠海、海口、三亚、南宁、贵阳、昆明、拉萨、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25个)第三级:14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经济发达且收入高的城市:唐山、秦皇岛、淄博、烟台、威海、徐州、连云港、南通、镇江、常州、嘉兴、金华、绍兴、台州、温州、泉州、东莞、惠州、佛山、中山、江门、湛江、北海、桂林(24个)第四级:其他人口大于100万的城市、重点经济城市邯郸、鞍山、抚顺、吉林市、齐齐哈尔、大庆、包头、大同、洛阳、潍坊、芜湖、扬州、湖州、舟山、漳州、株洲、潮州、柳州(18个)第五级:其他著名经济城市、重要交通枢纽城市—人口大于50万、重点旅游城市:承德、保定、丹东、开封、安阳、泰安、日照、蚌埠、黄山、泰州、莆田、南平、九江、宜昌、襄樊、岳阳、肇庆、乐山、绵阳、丽江、延安、咸阳、宝鸡(23个)以上城市共有108个,这些城市是中国的“108好汉”,其他城市均为第六级。
第一档:中央直辖市(4个):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第二档:副省级城市(15个):哈尔滨| 长春| 沈阳| 大连| 济南|青岛| 南京| 杭州| 宁波| 厦门|广州| 深圳| 武汉| 成都| 西安|其中,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是计划单列市。
(特区是优惠政策,但不是城市级别)第三档:“较大的市”(49个:邯郸、大同、鞍山、抚顺、本溪、吉林、齐齐哈尔、无锡、苏州、徐州、淮南、淄博、汕头、珠海……等。
第四档:地级一般省会及普通地级市附:2007年7月5 日签署国务院令,正式批准江西省九江市、湖北省襄樊市、安徽省安庆市、湖南省株洲市、河南省洛阳市、四川省绵阳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河北省唐山市、黑龙江省大庆市和内蒙古包头市等十座城市为国家第二批副省级城市。
我国城市等级划分依据

我国城市等级划分依据摘要:一、城市等级划分概述二、城市等级划分的依据三、城市等级划分的重要性四、未来城市等级划分的发展趋势正文:城市等级划分是根据城市的人口数量、经济规模、政治地位以及城市规划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的。
在我国,城市等级划分主要依据以下几个因素:一、城市的人口数量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我国城市按照人口数量分为四个等级: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
其中,特大城市是指人口在500 万以上的城市,大城市是指人口在300 万至500 万的城市,中等城市是指人口在100 万至300 万的城市,小城市是指人口在100 万以下的城市。
二、城市的经济规模城市的经济规模是衡量一个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我国根据城市的GDP 总量将城市划分为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和四线城市。
其中,一线城市是指GDP 总量在万亿元以上的城市,新一线城市是指GDP 总量在5000 亿元至万亿元之间的城市,二线城市是指GDP 总量在2000 亿元至5000 亿元之间的城市,三线城市是指GDP 总量在1000 亿元至2000 亿元之间的城市,四线城市是指GDP 总量在1000 亿元以下的城市。
三、城市的政治地位我国的城市等级划分还与城市的政治地位有关。
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在政治地位上具有较高的优先级。
其中,直辖市是指直接受中央政府管理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省会城市是指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行政中心,如广州、杭州、南京等;计划单列市是指在经济管理上具有较高自主权的城市,如深圳、厦门、宁波等。
四、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影响城市等级划分的重要因素。
我国政府对城市规划的管理越来越严格,对城市的功能定位、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要求。
根据城市规划,我国将城市分为国家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地方中心城市等不同等级。
总之,我国城市等级划分综合考虑了人口数量、经济规模、政治地位和城市规划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中国城市等级划分标准

中国城市等级划分标准是根据城市的人口、行政级别和职能、经济发展水平、消费水平、城市规模等多个因素进行划分的。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中国的城市可以被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1.按人口规模:
一线城市:通常指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大城市,具有较高的经济活力和影响力。
新一线城市:这是近年来的一个新概念,包括一些快速发展的二线城市,如成都、杭州、重庆、武汉等。
二线城市:在省域范围内有较大影响的城市,如部分省会城市或区域中心城市的地级市。
三线城市:一般是指较小的地级市或者经济发展水平稍低的地区。
2.按照行政级别和职能:
直辖市:与省级行政区平级,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的城市,如北京、天津、上海和重庆。
地级市:由省级政府直接管辖,通常下设区县,是省份内的次一级行政区划。
县级市:属于地级市下属的县级行政区,由地级市政府管理。
3.按照经济发达程度和社会消费水平:
高消费水平城市:主要指的是那些经济发达、居民收入高、消费能力强的城市。
中等消费水平城市:相对于高消费水平城市来说,经济发展略逊一筹,但仍有相当的社会购买力。
低消费水平城市:经济相对落后,社会消费能力较低的城市。
中国城市划分等级标准

中国城市划分等级标准一、人口规模人口规模是衡量一个城市大小和实力的关键因素。
根据人口数量,中国城市可以被划分为以下四个等级:1.超大城市:人口数量超过1000万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
2.大城市:人口数量在500万至1000万之间的城市,如重庆、天津、武汉、南京和成都等。
3.中等城市:人口数量在100万至500万之间的城市,如西安、杭州、青岛、大连和宁波等。
4.小城市:人口数量在100万以下的城市,如珠海、海口、汕头和鞍山等。
二、经济实力经济实力是衡量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
根据GDP和人均GDP等指标,中国城市可以被划分为以下四个等级:1.经济发达城市:GDP和人均GDP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如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
2.经济较发达城市:GDP和人均GDP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如天津、重庆、苏州、杭州和成都等。
3.经济一般城市:GDP和人均GDP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西安、青岛、大连和宁波等。
4.经济欠发达城市:GDP和人均GDP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汕头、海口、珠海和鞍山等。
三、行政级别行政级别是衡量一个城市地位和重要性的指标。
根据行政级别,中国城市可以被划分为以下三个等级:1.直辖市:全国共四个,分别为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
2.副省级城市:全国共十五个,包括广州、深圳、成都、武汉、南京、杭州、西安等。
3.地级市和县级市:地级市通常辖若干县,县级市一般由地级市代管或由省直辖。
四、城市功能城市功能是衡量一个城市服务水平和辐射能力的重要指标。
根据城市功能,中国城市可以被划分为以下四个等级:1.综合性城市:具备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功能的中心城市,如北京、上海等。
2.工业城市:以工业为主要产业,如大连、青岛等。
3.商贸城市:以商贸服务业为主要产业,如南京、杭州等。
4.旅游城市:以旅游业为主要产业,如三亚、丽江等。
五、区位条件区位条件是衡量一个城市地理位置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
根据区位条件,中国城市可以被划分为以下三个等级:1.沿海开放城市:位于沿海地区,具备港口和航运优势,如天津、青岛等。
城市等级体系名词解释_概述及解释说明

城市等级体系名词解释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引言部分将为读者提供对城市等级体系的概述。
本文将介绍城市等级体系的定义、分类标准以及其意义和作用。
此外,还将探讨城市等级体系的发展与变迁,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1.2 文章结构本文按照如下结构进行组织和阐述内容:第二部分将对城市等级体系进行概述,包括定义、分类标准以及意义和作用;第三部分将详细解释一级、二级和三级城市,包括它们的定义和特征;第四部分将探讨城市等级体系的发展与变迁,包括历史演变过程、影响因素以及当代城市等级体系的趋势预测;最后,第五部分将总结主要观点,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全面解释城市等级体系,为读者提供关于这一概念常见问题的答案。
通过文章,读者将了解到什么是城市等级体系、如何进行分类以及它们在现实世界中扮演的角色。
同时,希望能够展示城市等级体系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引发读者对城市规划及城市化发展的深思。
2. 城市等级体系概述2.1 城市等级的定义城市等级是根据城市的经济、人口、地理位置和行政级别等综合因素进行划分和分类的一种体系。
它反映了城市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有助于区分不同城市之间的差异,并为城市规划、发展和管理提供依据。
2.2 城市等级分类标准城市等级体系采用多维度指标对各城市进行分类,常见的标准包括:a) 人口规模:根据城市常住人口数量来划分,一般将大型城市划分为一级城市,中型城市划分为二级城市,小型城市划分为三级城市。
b) 经济实力:按照GDP总量或者人均GDP 划分,通常经济较发达且产业结构较为完善的城市被认定为高等级。
c) 地理位置:基于区域和国际战略位置来进行判断。
比如接近港口、边境或者重要交通枢纽的城市可能被认定为高等级。
d) 行政级别:按照国家行政层面确定。
省会或者直辖市一般被划分为一级城市,县级或者地级市划分为二级城市。
2.3 城市等级的意义和作用城市等级体系的建立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各个城市之间的差异和特点,对于区域规划、经济发展和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全国城市等级的划分

关于全国城市等级的划分浙江省:温岭永康瑞安余姚慈溪义乌临海上虞诸暨海宁桐乡兰溪乐清龙泉建德富阳平湖东阳嵊州奉化临安江山安徽省: 明光天长宁国界首桐城福建省: 福清永安晋江南安福安龙海建瓯邵武石狮福鼎建阳长乐漳平武夷山江西省: 丰城高安乐平樟树南康德兴贵溪瑞昌瑞金井冈山山东省: 邹城滕州肥城新泰胶州胶南即墨龙口平度兖州莱州章丘荣成文登寿光青州莱阳诸城高密安丘曲阜临清乳山莱西招远昌邑海阳蓬莱栖霞禹城乐陵河南省: 济源偃师新郑禹州巩义永城长葛义马灵宝林州项城汝州荥阳卫辉辉县舞钢新密孟州登封沁阳邓州郏县湖北省: 仙桃天门枣阳老河口钟祥潜江麻城洪湖汉川赤壁松滋武穴广水石首大冶恩施枝江应城宜城当阳安陆宜都利川丹江口湖南省: 沅江涟源浏阳常宁吉首津市临湘汨罗冷水江醴陵湘乡武冈韶山耒阳广东省: 南雄台山罗定普宁陆丰廉江雷州梅州惠州阳春兴宁英德增城吴川开平化州高州信宜乐昌从化四会鹤山高要连州广西省: 桂平北流岑溪东兴合山凭祥宜州海南省: 儋州琼海文昌东方万宁五指山重庆市: 永川江津合川南川万州区奉节县四川省: 江油阆中西昌华蓥广汉彭州都江堰简阳绵竹崇州万源什邡邛崃峨眉贵州省: 都匀凯里毕节兴义清镇铜仁赤水仁怀福泉云南省: 开远个旧景洪安宁楚雄宣威思茅潞西瑞丽西藏:日喀则陕西省: 韩城兴平华阴甘肃省: 玉门临夏合作敦煌青海省: 格尔木德令哈宁夏:吴忠灵武新疆:石河子喀什阿克苏库尔勒伊宁哈密昌吉奎屯米泉和田阿勒泰吐鲁番阿图什博乐阜康乌苏塔城阿拉尔图木舒克五家渠第一级:直辖市、特别行政区、GDP大于1600亿且市区人口大于200万的城市北京、天津、沈阳、大连、哈尔滨、济南、青岛、南京、上海、杭州、武汉、广州、深圳、香港、澳门、重庆、成都、西安(18个)第二级:其他副省级城市、经济特区城市、省会、苏锡二市石家庄、长春、呼和浩特、太原、郑州、合肥、无锡、苏州、宁波、福州、厦门、南昌、长沙、汕头、珠海、海口、三亚、南宁、贵阳、昆明、拉萨、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25个)第三级:14沿海幵放城市之一、经济发达且收入高的城市唐山、秦皇岛、淄博、烟台、威海、徐州、连云港、南通、镇江、常州、嘉兴、金华、绍兴、台州、温州、泉州、东莞、惠州、佛山、中山、江门、湛江、北海、桂林(24个)第四级:其他人口大于100万的城市、重点经济城市邯郸、鞍山、抚顺、吉林市、齐齐哈尔、大庆、包头、大同、洛阳、潍坊、芜湖、扬州、湖州、舟山、漳州、株洲、潮州、柳州(18个)第五级:其他着名经济城市、重要交通枢纽城市---人口大于50万、重点旅游城市承德、保定、丹东、幵封、安阳、泰安、日照、蚌埠、黄山、泰州、莆田、南平、九江、宜昌、襄樊、岳阳、肇庆、乐山、绵阳、丽江、延安、咸阳、宝鸡(23 个)以上城市共有108个,这些城市是中国的“ 108好汉”其他城市均为第六级。
中国城市行政级别分级

中国城市行政级别分级1级:准国级,香港,澳门2特区(对外享受国家和地区中的地区级,能够单独参加国际的经济,社交,体育活动和申办国际级的活动,如奥运会等,高度自制,有自己的区旗,区徽)2级:正部级:4大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3级:副部级:15个副省级都市(包括10个副省级省会都市和5个打算单列都市)沈阳、长春、哈尔滨、南京、武汉、广州、济南,杭州,西安,成都,深圳、厦门、宁波、青岛、大连4级:准副省级:包括除上外的所有省会都市和国务院批准的唐山市、大同市、包头市、鞍山市、抚顺市、吉林市、齐齐哈尔市、无锡市、淮南市、洛阳市等十个“较大的市”。
5级:正厅级:一样地级市6级:副厅级:省直管县级市7级:正处级:一样县级市按照综合指标“都市IT级别指数”的数值,进行排名:1、都市IT级别指数在50以上的,列为1级都市。
2、都市IT级别指数在10以上的,列为2级都市。
3、都市IT级别指数在5以上的,列为3A 级都市。
4、都市IT级别指数在3以上的,列为3B级都市。
5、都市IT级别指数在2以上的,列为4A 级都市。
6、都市IT级别指数在2以下的,列为4B级都市。
所谓的(都市IT级别指数)是指综合了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全市总人口、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要紧电子信息产品销量、软件业规模、上网运算机数量等各项指标,考察了都市IT市场发达程度,并通过精细的调查研究、计量研究和案例研究,形成了对中国都市IT环境的现状倾向性、变化趋势和规律性的重要发觉——都市分级标准。
中国大陆现行都市行政级别一览一、直辖市:为地点最高一级行政区,行政地位与省相同;直辖市与省辖市、地级市管辖区域相同,下辖:区,县,市(县级)。
现时中国大陆有四个直辖市,分别为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和重庆市。
二、副省级市:受省级行政区管辖,副省级市的市长与副省长同级。
副省级市由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发文、中国国务院同意才能成为副省级市。
三、打算单列市:收支直截了当与中央挂钩,由中央财政与地点财政两分,而无须上缴省级财政的都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社会因素 收入、知名度、种族或宗教
(3)历史因素 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功能分区有深远影响。
A
2
下图为“某中等城市常住人口数量与距市中心 距离关系图”,读图完成3~5题。
3.该城市的空间结构最有可
能是 ( )
A.扇形模式
B
B.同心圆模式
5.R3区域主要属 ()C A.工业区 B.商业区 C.住宅区 D.绿化区
A
5
下图为“印度某城市东西剖面图”,显示了人口 密度与土地价格之间的相关关系。读图回答8~10题。
8.甲地区土地价格和 人口密度均很低,原因 是( )
C
A.位于城市中心,往往为市政中心广场 B.距离城市中心近,不适应城市建设 C.位于城市边缘,基础设施不完善 D.位于郊区,只适于发展种植业
的资源条件
为城市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如粮食、 副食品)条件、丰富的劳动力条件、 丰富的城市用地等
交通捷的交通为更远的居
民提供服务,使其服务范围扩
铁路枢纽城市、公路枢纽城市、港口 城市等
大
人口条 为城市服务区内的居民提 位于人口稠密地区的城市,服务范
件
供货物和服务,服务人口 围相对较小;相反,位于人口稀少地
C.城市流动人口增加 D.城市生态环境优化
A
10
知识透析
三、 城市等级
1、城市等级的划分:
(1)城市等级划分依据: 城市人口规模
(2)城市等级划分类型: 集镇、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2、城市的服务范围:
(1)城市服务范围: ①该城市本身 ②该城市附近的小城镇 ③城市周边的农村地区。
(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
A
6
下图为“印度某城市东西剖面图”,显示了人口 密度与土地价格之间的相关关系。读图回答8~10题。
9.乙地区高土地价格、低人口密度,应属于( A )
A.中心商务区
B.商业区
C.住宅区
D.工业区
A
7
下图为“印度某城市东西剖面图”,显示了人口 密度与土地价格之间的相关关系。读图回答8~10题。
10.丙地区是城市中
知识透析
二、 城市空间结构
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定义:
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 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模式:
同心圆模式
扇形模式
A
多核心模式
1
知识透析
二、 城市空间结构
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 (1)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
()
A.最普遍的类型
B.生态环境最佳
C.交通条件最佳
D.工业点最密集
A
解析 甲地区位于城市边缘,距离市中心远,加上基础设施
不完善,土地价格和人口密度均很低;乙地区地价最高,并
位于城市中心,是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丙地区地价较高,距
离市中心不太远,是城市中的住宅区,是城市中分布最普遍
的用地类型。
A
8
定时检测
A
9
定时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4分)
(2009·安徽文综)下图为“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
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图”。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
口,夜间人口主要指居住人口。完成1~2题。
2.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 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的必备
条件是 ( ) A.城市服务等级提高B B.城市交通条件改善
A
13
知识透析
三、 城市等级
4、影响城市等级的变化的因素。
影响因素 影响
表现
地理位 地理位置优越:腹地广
置
阔,服务范围大,发展条
件优越,潜力大
优越的地理位置能极大地提高城市 等级,扩大服务范围,如上海市城市 规模的变化过程与其所处的地理位 置关系密切
资源条 位于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能
件
够获得支撑城市进一步发展
要达到一定的规模
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A
14
1.不同等级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城市的服务种类、服务范围与城市的等级相对应——大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多、
级 别高,服务的范围相对较大;而小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较 小。等级较高的城市的服务范围包含了多个等级较低的城市的服务范围。
A
15
门槛: 又称门槛人口,是某一级中心地正常存在所必需的
小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相对较小; 大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大、级别高,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A
11
知识透析
三、 城市等级
3、城市等级体系 (1)城市等级体系的构成:
在同一个区域中,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 合,就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体系。
(2)城市等级体系的嵌套规律: 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城市相距较远; 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城市相距较近。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
A
12
知识透析
三、 城市等级
4、城市等级体系的几个注意点:
(1) 等级高的城市具有的职能,等级低的不一定具有。
(2) 同一个区域内,等级较高的城市的服务范围包含多个 等级较低的城市的服务范围,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 层层嵌套的。
(3) 同一个区域内,等级是变化的,但变化是有条件的。
B.聚落人口规模越小,其数量就会越少
C.城市人口在16万人时,城市数量最多
D.城市人口在32万人时,城市数量最多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4分)
(2009·安徽文综)下图为“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
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图”。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
口,夜间人口主要指居住人口。完成1~2题。
1.中心商务区白天与夜间人口 密度的变化直接反映
(C ) A.中心商务区地价高于工业区 B.中心商务区工业用地减少 C.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D.工业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C.楔形模式
D.多核心模式
A
3
下图为“某中等城市常住人口数量与距市中心
距离关系图”,读图完成3~5题。
4.R1区域常住人口数量较少, 其主要原因是该区域
() A.交通通达度低 C B.环境质量差 C.地租昂贵 D.服务设施差
A
4
下图为“某中等城市常住人口数量与距市中心 距离关系图”,读图完成3~5题。
服务范围或服务人数。
服务人数低于门槛,中心地难以正常运行; 服务人数高于门槛,中心地就能获得一定的经济利 润。
服务人口大于门槛人口就赢利,服务人口低于门槛 人口就亏本,服务人口等于门槛人口就保本。
A
16
题组二:城市的不同等级
读右图,完成3~4题。
3.图中显示的地理含义是
(C )
A.聚落人口规模越大,其数量就会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