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等级体系讲义

合集下载

城市等级发展讲义

城市等级发展讲义

城市等级发展讲义简介城市等级是衡量一个城市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涵盖了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并反映出城市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本讲义将详细介绍城市等级的概念、评价指标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如何提升城市等级。

一、城市等级的概念城市等级是指衡量城市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地位、发展水平以及影响力的指标体系。

它是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对于城市的发展规划和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城市等级的评价指标衡量城市等级的评价指标通常包括一系列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

常见的定量指标包括城市GDP、人均收入、城市人口规模、教育水平等;常见的定性指标包括城市文化底蕴、环境质量、社会治理等。

三、影响城市等级的因素城市等级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1. 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等级的重要因素之一。

城市的GDP、人均收入、产业结构等经济指标直接反映了城市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

同时,城市的产业发展、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等也会对城市等级产生重要影响。

2.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是影响城市等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城市的人口规模、人口结构、社会治理能力等都会对城市等级产生影响。

此外,城市的社会福利、教育水平、医疗服务等社会指标也是评价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依据。

3. 文化因素文化因素是评价城市等级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城市的文化底蕴、文化产业发展、艺术活动举办等都会对城市等级产生影响。

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活力的城市往往更受人们喜爱,也更具吸引力。

4.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是影响城市等级的因素之一。

城市的环境质量、城市绿化率、空气质量等都会对城市等级产生重要影响。

一个拥有良好环境的城市往往更具吸引力,也更有利于居民的生活质量。

四、提升城市等级的途径想要提升城市等级,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以下是一些建议:1.发展经济:促进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城市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同时,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培育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

学习版城市等级体系.ppt

学习版城市等级体系.ppt
(2)图解不同等级城市划分:
最新.课件
6
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是日本东 京(3800万)、紧随其后的是德里、上海 (2300万)、圣保罗、孟买、墨西哥、北 京、大阪、开罗、纽约。城市规模变化显 著,由1955年的只有两个城市人口过千万, 到2015年有八个城市人口过2000万。。
最新.课件
7
最新.课件
8
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城市的服务范围:
企购物业
小城镇

务 范
求 医
城市
上 学
围 农村
其机他构服务
最新.课件
9
1)、什么是城市的服务范围?
服务范围:是指某种企业或商店接受服务 的人口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范围。
城市的服务范围:城市以及城市附近的小 城镇和广大的农村地区。范围不固定,且 无明确的界线。
每周一两次
衡水市 25km 415 000
两三个月一次
石家庄市 90km
875 000
每年一两次
寻求的服 务功能
购买纸、笔、 米、面等日常 消费品,看头 痛感冒等常见 病,上小学等
购买彩电、冰 购买时装等高
箱等生活用品, 档商品,看疑
看一些大病或 难病症,上大
者上高中等
学或听音乐会,
参观博览馆等
最新.课件
(2)德国城市的分布特点?
中小城市发达,分布分散。
最新.课件
24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的城镇 共有几个等级?
小城市 中等城市 大城市
德国南部城市体系
最新.课件
25
2.不同等级城 镇数目和级别有什么 关系?
等级较高城市:数目较少
等级较低城市: 数目较多

城市等级体系名词解释_概述及解释说明

城市等级体系名词解释_概述及解释说明

城市等级体系名词解释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引言部分将为读者提供对城市等级体系的概述。

本文将介绍城市等级体系的定义、分类标准以及其意义和作用。

此外,还将探讨城市等级体系的发展与变迁,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1.2 文章结构本文按照如下结构进行组织和阐述内容:第二部分将对城市等级体系进行概述,包括定义、分类标准以及意义和作用;第三部分将详细解释一级、二级和三级城市,包括它们的定义和特征;第四部分将探讨城市等级体系的发展与变迁,包括历史演变过程、影响因素以及当代城市等级体系的趋势预测;最后,第五部分将总结主要观点,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全面解释城市等级体系,为读者提供关于这一概念常见问题的答案。

通过文章,读者将了解到什么是城市等级体系、如何进行分类以及它们在现实世界中扮演的角色。

同时,希望能够展示城市等级体系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引发读者对城市规划及城市化发展的深思。

2. 城市等级体系概述2.1 城市等级的定义城市等级是根据城市的经济、人口、地理位置和行政级别等综合因素进行划分和分类的一种体系。

它反映了城市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有助于区分不同城市之间的差异,并为城市规划、发展和管理提供依据。

2.2 城市等级分类标准城市等级体系采用多维度指标对各城市进行分类,常见的标准包括:a) 人口规模:根据城市常住人口数量来划分,一般将大型城市划分为一级城市,中型城市划分为二级城市,小型城市划分为三级城市。

b) 经济实力:按照GDP总量或者人均GDP 划分,通常经济较发达且产业结构较为完善的城市被认定为高等级。

c) 地理位置:基于区域和国际战略位置来进行判断。

比如接近港口、边境或者重要交通枢纽的城市可能被认定为高等级。

d) 行政级别:按照国家行政层面确定。

省会或者直辖市一般被划分为一级城市,县级或者地级市划分为二级城市。

2.3 城市等级的意义和作用城市等级体系的建立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各个城市之间的差异和特点,对于区域规划、经济发展和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城市等级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城市等级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城市等级一、知识讲解1、城市等级的划分:①划分标准:一般根据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

②城市等级:从小到大一般可划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等。

2、城市的服务功能和服务范围:①城市的服务功能:城市作为区域的中心,集中了大量不同的企业和机构,为区域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吸引着区域内的居民到城市来购物、就医、上学或寻求其他服务。

②城市的服务范围:到城市来购买商品或寻求服务的顾客来源点的分布范围就是该城市的服务范围。

一个城市的服务范围除了城市本身外,还包括这个城市附近的小城镇和广大的农村地区。

城市的服务范围通常不固定,也没有明确的界线。

二、同步训练下图为某地公共设施的服务范围示意图。

图中最有可能为博物馆、乡(镇)行政机构、集贸市场的依次是( )A.⑥①②B.⑤③⑥C.③②④D.①④⑤[解析] B 本题主要考查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从图中可以看出⑤公共设施的服务范围最大,并且其辐射范围跨越了县(区)界和省级行政区界,即⑤是服务范围大、服务等级高的机构,最有可能为博物馆,故B项正确。

③的服务范围直接受到了县(区)界的限制,故可能是乡(镇)行政机构;集贸市场的服务范围最小,应为①④⑥其中之一。

《江苏省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江苏省将形成以沿江、沿东陇海线为横轴,沿海、沿大运河为纵轴,轴线上区域性中心城市为支撑,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两横两纵”空间布局和城镇体系。

下图为江苏城镇化战略格局示意图。

读图回答2~3题。

2.位于沿运河城镇轴的省辖市有( )A. 徐州、淮安、南通B. 宿迁、扬州、镇江C. 盐城、淮安、镇江D. 徐州、宿迁、扬州3.“两横两纵”城镇体系发展方向为( )①推动区域高端创新要素集聚,打造江海一体的高端生产服务业集聚区②发展壮大海洋经济,大规模承接国内外先进制造业和高端产业转移③强化现代化港口的要素集聚功能,深化与陆桥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协同④建设贯通南北、辐射带动苏中苏北腹地的特色产业带A.①—沿运河城镇轴B.②—沿海城镇轴C.③—沿江城市群D.④—沿东陇海城镇轴[解析] 2.D 3.B 第2题,从图中可读出位于沿运河城镇轴的省辖市有徐州、宿迁、扬州。

城市等级序列 方法

城市等级序列 方法

城市等级序列方法
中国城市等级序列是中国城市分级体系的一部分,它把中国城市分为特等城市、一类城市、二类城市、三类城市和四类城市五种等级。

这五类城市的等级依据不同的标准,如经济总量、居民收入、城市规模和公共服务等确定。

从经济总量来看,中国特等城市是指居民经济总量达到3500亿元以上、行政地域范围较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的综合性大城市。

比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首都和直辖市,和成都、重庆等行政中心城市。

一类城市指居民经济总量达到1000亿元以上、行政地域较大、综合发展水平高的城市。

比如济南、天津等行政省会,以及苏州、武汉等拥有世界最高档城市之称的城市。

二类城市指以各类工农业为主要内容,有一定经济总量和重要地缘工农经济作用的中等城市,比如哈尔滨、长春等城市。

三类城市为区域中心城市,指以工农业为主体,且由于它们在本地区经济发展、文化景观等方面具有重要地位而形成自己的经济联系和社会网络。

比如湖州、绥化等城市。

四类城市是指较小的城市,居住人口规模相对较小的地级市级城市,如洛阳、晋城等城市。

上述这五种城市等级序列,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

不同等级的城市都在继续发展,使得这些中国主要城市的
整体水平逐步得到提高。

同时,这一城市分级体系也为我国社会发展作了许多非常宝贵的贡献,使得更多人得以实现自身人生价值,同时也为我们的社会进步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中国城市行政级别详解

中国城市行政级别详解

中国城市行政级别详解一、城市分级介绍⏹中国城市在行政级别上分为五个层次:1.直辖市2.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3.地级市4.省直管市(所有的省直管市均不设市辖区)5.县级市(所有的县级市均不设市辖区)⏹中国城市从综合实力分级为五级;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四线城市五线城市⏹其他划分、或特殊称谓区域划分:比如按地理位置划分,华北,华中,华东,西北;地位划分:中心城市;经济带,经济圈划分:环渤海,珠三角,长三角;二、城市行政分级详解二.一行政分级1.直辖市(4个)(正部级)直辖市(正部级)四个分别为:北京、天津、上海、重庆2.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15个)(负部级)副省级城市目前有十五个分别是:哈尔滨、长春、沈阳、济南、南京、杭州、广州、武汉、成都、西安、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

其中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即是计划单列市也是副省级城市。

)3.地级市(包括设区的地级市和不设区的地级市《其中不设区的地级市共3个:广东省东莞市、广东省中山市、海南省三亚市)省会是地级市(正厅级)城市:17个(普通省会地级市、普通自治区首府地级市<非副省级城市>:石家庄,郑州,南昌,太原,乌鲁木齐,呼和浩特,长沙,贵阳,昆明,西宁,兰州,银川,南宁,福州,拉萨,海口,合肥)二.二补充说明直辖市定义直辖市是国家的一级行政区之一,属于省级行政单位,重庆市人民政府市长的地位等同于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

副省级城市定义副省级城市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名之一,受省级行政区管辖,副省级市的市长与副省长行政级别相同,享有省一级的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副省级城市的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市长、市政协主席均为副部级<副省级>干部,副职<副书记、市委常委、副市长、人大副主任、政协副主席、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为正厅级干部,市政府部门和市辖区是副厅级(如西安市财政局、西安市长安区),市政府部门内设处室和市辖区政府工作部门为正处级(厦门市商务局财务处<正处级>、深圳市盐田区教育局<正处级>)。

《城市的等级体系》课件

《城市的等级体系》课件

区域分布现状
城市等级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存在明显 的区域分布差异,东部发达地区的城 市等级较高。
结论
1 城市等级体系在城市发展中的重
要性
2 城市等级体系对城市居民生活的
影响
城市等级体系对于城市的规划和发展具有 重要指导作用,有助于提升城市整体的竞 争力和吸引力。
城市等级体系的高低与城市居民的生活水 平和福利程度有一定的关联,高等级城市 通常拥有更好的社会服务和生活品质。
城市等级标准
1 人口规模
城市的人口规模是评判 城市等级的重要指标之 一,大城市通常具有较 高的城市等级。
2 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直 接影响其等级,经济发 达的城市往往属于高等 级城市。
3 公共服务设施
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的 完善程度也是评判城市 等级的重要因素,高等 级城市通常拥有更好的 基础设施。
4 文化教育水平
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市环境和生态环境状况
城市的文化教育水平与城市等级有一定的 关联,高等级城市通常具有丰富的文化资 源和高水平的教育机构。
城市的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状态也会对城 市等级产生影响,环境较好的城市倾向于 具有较高的等级。
城市等级体系的影响因素
1 城市经济发展
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对 城市等级的划分具有重 要影响,经济繁荣的城 市往往属于高等级。
2 城市规划与建设
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对城
3 政府政策和社会条

市等级的提升至关重要,
政府政策和社会条件也
良好的城市规划和建设
会对城市等级产生影响,
有助于提高城市的等级。
稳定的社会环境有助于
提升城市的等级。
城市等级体系的现状和趋势

《城市的等级体系》课件

《城市的等级体系》课件

城市规模分布变化
城市等级体系动态调整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规模分 布将发生变化,中小城市的数量和规 模将逐渐增加。
城市等级体系将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 化进程而动态调整,以适应新的发展 形势。
城市功能定位调整
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城市 的功能定位将发生变化,以满足新的 发展需求。
THANKS
地位。
世界城市的发展趋势
全球化与国际化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世界城市成 为全球经济的中心节点,国际化程度 越来越高。
科技创新与知识经济
科技创新和知识经济成为世界城市发 展的新动力,推动城市产业升级和转 型。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世界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注重可 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 低碳发展。
世界城市的排名标准
GDP规模
以城市的GDP规模为主 要排名标准,反映城市
的经济发展水平。
人均收入
以人均收入为主要排名 标准,反映城市居民的
生活水平。
城市规模
以城市的人口数量和土 地面积为主要排名标准 ,反映城市的规模和影
响力。
国际知名度
以城市在国际上的知名 度和影响力为主要排名 标准,反映城市的国际
世界城市等级体系
世界城市的分类
按人口规模分类
将城市分为超大型、大型、中型 、小型等不同等级,以人口数量
为主要标准。
按行政级别分类
根据城市的行政级别,如首都、省 会、地级市、县级市等进行分类。
按经济实力分类
根据城市的经济规模、产业结构、 财政收入等指标,将城市分为经济 发达、较发达和欠发达等不同等级 。
地理位置因素
区位优势
地理位置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交通物流具有重要影响。位于交通枢纽、沿海或沿江等区位优势明显的城市,往往 具有更高的城市等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图为“印度某城市东西剖面图”,显示了人口
密度与土地价格之间的相关关系。读图回答8~10题。
9.乙地区高土地价格、低人口密度,应属于( A ) A.中心商务区 B.商业区 C.住宅区 D.工业区
下图为“印度某城市东西剖面图”,显示了人口
密度与土地价格之间的相关关系。读图回答8~10题。
10.丙地区是城市中 A.最普遍的类型 B.生态环境最佳 C.交通条件最佳 D.工业点最密集
1.不同等级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城市的服务种类、服务范围与城市的等级相对应——大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
别高,服务的范围相对较大;而小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较 小。等级较高的城市的服务范围包含了多个等级较低的城市的服务范围。
门槛: 又称门槛人口,是某一级中心地正常存在所必需的 服务范围或服务人数。 服务人数低于门槛,中心地难以正常运行; 服务人数高于门槛,中心地就能获得一定的经济利 润。
服务人口大于门槛人口就赢利,服务人口低于门槛 人口就亏本,服务人口等于门槛人口就保本。
题组二:城市的不同等级 读右图,完成3~4题。 3.图中显示的地理含义是
(C )
A.聚落人口规模越大,其数量就会越多
B.聚落人口规模越小,其数量就会越少
C.城市人口在16万人时,城市数量最多
地理位 置
地理位置优越:腹地广 阔,服务范围大,发展条 件优越,潜力大
资源条 位于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能 够获得支撑城市进一步发展 件
的资源条件
交通条 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能够 通过便捷的交通为更远的居 件
民提供服务,使其服务范围扩 大
人口条 为城市服务区内的居民提 位于人口稠密地区的城市,服务范 件 供货物和服务,服务人口 围相对较小;相反,位于人口稀少地 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要达到一定的规模
1.中心商务区白天与夜间人口 密度的变化直接反映 (C ) A.中心商务区地价高于工业区 B.中心商务区工业用地减少 C.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D.工业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定时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4分)
(2009·安徽文综)下图为“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 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图”。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 口,夜间人口主要指居住人口。完成1~2题。
(2)城市等级体系的嵌套规律:
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城市相距较远; 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城市相距较近。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
知识透析
三、 城市等级
4、城市等级体系的几个注意点: (1) 等级高的城市具有的职能,等级低的不一定具有。 (2) 同一个区域内,等级较高的城市的服务范围包含多个 等级较低的城市的服务范围,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 层层嵌套的。
2.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 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的必备 条件是 ( ) B A.城市服务等级提高 B.城市交通条件改善 C.城市流动人口增加 D.城市生态环境优化
知识透析 1、城市等级的划分:
三、 城市等级
(1)城市等级划分依据: 城市人口规模 (2)城市等级划分类型: 集镇、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2、城市的服务范围:解析( Nhomakorabea)
A
甲地区位于城市边缘,距离市中心远,加上基础设施
不完善,土地价格和人口密度均很低;乙地区地价最高,并
位于城市中心,是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丙地区地价较高,距 离市中心不太远,是城市中的住宅区,是城市中分布最普遍 的用地类型。
定时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4分)
(2009·安徽文综)下图为“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 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图”。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 口,夜间人口主要指居住人口。完成1~2题。
(3) 同一个区域内,等级是变化的,但变化是有条件的。
知识透析 4、影响城市等级的变化的因素。
影响因素
三、 城市等级
影响
表现 优越的地理位置能极大地提高城市 等级,扩大服务范围,如上海市城市 规模的变化过程与其所处的地理位 置关系密切 为城市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如粮食、 副食品)条件、丰富的劳动力条件、 丰富的城市用地等 铁路枢纽城市、公路枢纽城市、港口 城市等
B.商业区
C.住宅区
D.绿化区
下图为“印度某城市东西剖面图”,显示了人口
密度与土地价格之间的相关关系。读图回答8~10题。
8.甲地区土地价格和 人口密度均很低,原因 是( ) C A.位于城市中心,往往为市政中心广场 B.距离城市中心近,不适应城市建设 C.位于城市边缘,基础设施不完善 D.位于郊区,只适于发展种植业
知识透析
二、 城市空间结构
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定义: 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 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模式:
同心圆模式
扇形模式
多核心模式
知识透析
二、 城市空间结构
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
(1)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
影响租金的因素:
主要有①交通便捷程度 ; ②距离市中心远近。 (2)社会因素 收入、知名度、种族或宗教
(3)历史因素
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功能分区有深远影响。
下图为“某中等城市常住人口数量与距市中心
距离关系图”,读图完成3~5题。
3.该城市的空间结构最有可 能是 ( ) B A.扇形模式 B.同心圆模式 C.楔形模式 D.多核心模式
(1)城市服务范围: ①该城市本身 ②该城市附近的小城镇 ③城市周边的农村地区。 (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 小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相对较小; 大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大、级别高,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知识透析 3、城市等级体系
三、 城市等级
(1)城市等级体系的构成:
在同一个区域中,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 合,就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体系。
下图为“某中等城市常住人口数量与距市中心
距离关系图”,读图完成3~5题。
4.R1区域常住人口数量较少, 其主要原因是该区域 C ( ) A.交通通达度低 B.环境质量差 C.地租昂贵 D.服务设施差
下图为“某中等城市常住人口数量与距市中心
距离关系图”,读图完成3~5题。
5.R3区域主要属 ( ) C A.工业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