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生命 生命》教案

合集下载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目录1 古诗词三首 (1)独坐敬亭山 (1)望洞庭 (2)忆江南 (2)2 桂林山水 (4)3 记金华的双龙洞 (7)4* 七月的天山 (10)语言园地一 (11)5 中彩那天 (15)6* 万年牢 (17)7 尊严 (19)8* 将心比心 (21)语文园地二 (22)9 自然之道 (26)10*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29)11 蝙蝠和雷达 (31)12* 大自然的启示 (34)“打扫”森林 (34)人类的老师 (34)语文园地三 (36)13 夜莺的歌声 (41)14* 小英雄雨来 (44)15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45)16*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48)语文园地四 (49)17 触摸春天 (53)18* 永生的眼睛 (56)19 生命生命 (58)20* 花的勇气 (60)语文园地五 (62)21 乡下人家 (66)22* 牧场之国 (68)23 古诗词三首 (69)乡村四月 (69)四时田园杂兴 (69)渔歌子 (70)24* 麦哨 (72)语文园地六 (73)25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76)26* 全神贯注 (79)27 鱼游到了纸上 (81)28* 父亲的菜园 (84)语文园地七 (86)29 寓言两则 (90)纪昌学射 (90)扁鹊治病 (91)30* 文成公主进藏 (93)31 普罗米修斯 (95)32* 渔夫的故事 (98)语文园地八 (99)第一单元一、教材分析:本组课文以“走遍千山万水”为主题。

它虽然是选取有关山水景物的文章来组织单元,但实际上暗含着围绕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来编排,比如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除此以外,还要了解排比句式并学习运用,体会优美语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这一组课文语言优美,易于朗读背诵,在诵读中体会山水景物之美。

《古诗词三首》,《独坐敬亭山》、《望洞庭》、以及《忆江南》都是名家写大好河山的,画面感强,有拓展的空间。

教学时重视诗词的朗读指导。

二道区中心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二道区中心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1)这是一篇写景的课文,描写某一条路上鲜花盛开,香味扑鼻的景象.( )
(2)课文主要记叙一位花工种花、护花,收获一路花香的事情,表现了花工的辛勤劳动。( )
(3)课文写一位挑水工在挑水的路上与一只破水罐的对话,说明一定的道理。( )
【答案为第3小题】
3.一只水罐有思想,会说话,作者把“东西"当人来写,这样的文章以前我们也学过,叫做什么呢?
【预设:寓言.能通过短小的故事让人懂得深刻的道理。】
二、初读课文,感知形象
1。指名拼讲生字新词,指导正确朗读课文.(略)
2。课文中一共有几个人物?哪几个?
3。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哪一部分写了挑水工与破水罐的两次对话?
【预设:三个人物;3个自然段;第2、3自然段具体写挑水工与破水罐的两次对话,第1自然段交代故事中的人物(挑水工和两只水罐)及两只水罐的特点。】
6。评选表演中最能体现人物特点的学生,再次组队表演课文故事内容。
四、评价人物,探知心理
1。什么叫“惭愧”?“十分惭愧”说明什么?破水罐为什么会“十分”的“惭愧”?
【预设:“惭愧”,是因为自己有缺点、做错了事或未能尽到责任而感到不安;“十分”是强调程度深.它所以感到惭愧,是因为每次运满满的一罐水,到了目的地时只剩下半罐水了。】
像一些优美的散文,短小的诗歌或名言警句等很适合用这种阅读方法。
三、拓展阅读
1.课件展示科普读物,让学生猜猜这些书的大致内容。
2.请读过这些书的同学,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些书的主要内容。
四、共享收获
1.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
2.创办一期科普作品推荐专栏。
阅读方法
本次教学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开课时先通过回忆本单元的课文内容,再提出一些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此时,当我出示《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时,学生就会跟随老师的指引萌生去读这本书的想法。在阅读指导中,我教给学生三种阅读法,即略读法、精读法、赏读法.通过指导,不仅使学生了解了阅读方法,能运用具体的方法阅读科普读物,还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生命 生命》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生命 生命》教案

《生命生命》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三个事例中蕴含的道理。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珍爱生命。

过程与方法:通过品析重点词和各种形式的朗读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教学重点:读懂文中的三个事例及作者对此展开的思考。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对生命所持的态度。

教学准备:1、学生预习,制作新知探究卡。

2、多媒体课件。

3、《生命的价值》阅读训练。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2、在这三个事例中,哪一则事例令你感受最深?二、出示学习目标三、明确任务1、回忆课文讲了哪几个有关生命的事例。

2、请同学们用心读文中的三个事例,看看哪个句子、哪个词语打动了你,或者让你大吃一惊,肃然起敬。

3、联系生活实际,交流对课文最后一段话的理解。

四、展示交流(一)课文讲了三个有关生命的事例:飞蛾求生、瓜苗生长、倾听心跳。

(二)抓重点词句理解1、“飞蛾求生”体会飞蛾求生欲强烈。

感受顽强:鼓动双翅——用力鼓动双翅——极力鼓动双翅。

2、“瓜苗生长”体会瓜苗生命力顽强。

指导朗读:就是一个这么渺小、脆弱的生命,却有如此强烈的求生欲望你能把这些句子都好吗?3、“倾听心跳”体会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对生命负责的坚定信念。

(三)联系生活实际,交流对课文最后一段话的理解。

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1、理解“有限的生命”:为什么说生命是有限的?2、引导学生结合杏林子的经历、成就来理解。

五、课堂检测课堂阅读训练《生命的价值》。

思考:一块普通的小石头为什么成了无价之宝?六、课堂总结同学们,生命是美好的,父母给了我们生命,但主宰生命的是我们自己,希望同学们铭记飞蛾的永不放弃,香瓜子的不屈向上,杏林子的光彩有力。

小学语文人教版下册四年级教案5篇

小学语文人教版下册四年级教案5篇

小学语文人教版下册四年级教案5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人教版下册四年级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人教版下册四年级教案1一、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美感。

4、感受北国天山的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三、教学过程预习探究(一)引入新课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诗人笔下的“天山”令人神往。

那就让我们随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进天山里去看一看、游一游吧!(二)出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1、读课题,学生利用资料介绍天山2、解题,了解作者:《七月的天山》是一篇以描写山川景物为主要内容的游记散文,选自于《山景物记》,作者碧野。

(简介作者) 阅读课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

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优美语句摘抄下来。

”合作交流(三)根据“阅读提示”速读全文,理清全文所记叙的游览顺序,引导理解内容1、学生根据提示自读课文;2、引导阅读:(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让学生找出地点变换的句子。

这些句子表示空间的转换,顺序从山的外围写到山的深处。

(2)学生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写的?(让学生议论,然后交流)(明确:写了雪峰、云影、雪水、溪流、森林、野花等美景。

描绘方法:A、衬托,如:以蓝天和云影衬托雪峰之高大、静美;以溪流、游鱼的活跃衬托天山的寂静。

B、比喻,如:说白云在雪峰上留下一朵朵“暗花”;溪流的浪花似盛开的“白莲”。

)(3)第三段集中写天山的原始森林。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阅读教学要树立文体意识——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生命生命》教学设计【课题名称】生命生命【教材分析】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组课文围绕“热爱生命”这一专题展开,目的是引导学生去感受生命的美好,并学习一些品词析句的方法,体会含义较深的词句。

《生命生命》是本组第三篇课文,是一篇充满哲理的散文,作者杏林子开头首先提出问题:生命是什么?下面的内容却没有从正面回答,而是列举了三个事例:飞蛾求生、砖缝中长出的瓜苗、倾听心跳这几件小事,从动物、植物、人类自身这三个角度,展示了生命的意义——虽然生命短暂,但我们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文章表达了作者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整篇课文境界高远,积极向上,语言简洁朴实,思想含蓄深邃,形象描写与理性思考有机结合,小中见大,平中悟理,字里行间都饱含着作者对生命的沉思,对生命的渴望,是本册教材中的一篇重要课文。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生命生命》这篇优美散文是对生命存在的诗意表达,由于作者感情丰富,充满激情,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共鸣,感受生命的美好,激发对生命的思考,从而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以教材文本为依托,入情入境地读,设身处地地想,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在阅读中与文本对话,在对话中互动交流,在交流中表达独特的感受,升华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生命生命》内涵深刻,很有张力,值得品读的细节很多,要引导学生找出重点语句,通过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句子,巩固品词析句的方法,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下学期四年级《生命、生态、安全》授课计划

下学期四年级《生命、生态、安全》授课计划

下学期四年级《生命、生态、安全》授课计划一、课程概述《生命、生态、安全》是一门针对四年级学生的综合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的奥秘、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以及安全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能够掌握基本的生命科学知识,提高生态保护意识,增强安全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生命的起源、发展及特点,认识不同生物的生存环境。

2. 掌握基本的生态原理,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生态保护意识。

3. 研究安全知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惯。

三、教学内容第一部分:生命科学1. 生命的奥秘:介绍生命的起源、发展及特点,让学生了解生命的神奇之处。

2. 生物的生存环境:探讨不同生物的生存环境,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第二部分:生态环境1. 生态原理:讲解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使学生认识到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2. 人与自然的关系: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第三部分:安全教育1. 生活安全:教授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安全知识,如交通安全、防火安全等。

2. 网络安全:介绍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教育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生态、安全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成绩的40%。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生命、生态、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占总成绩的30%。

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本课程的整体理解,占总成绩的30%。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适合四年级学生的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生动的课件,辅助教学。

3. 视频资料:选取与课程相关的中小学教育资源视频,丰富教学手段。

七、授课计划1. 第一周:生命的奥秘2. 第二周:生物的生存环境3. 第三周:生态原理4. 第四周:人与自然的关系5. 第五周:生活安全6. 第六周:网络安全八、课程总结本课程通过深入讲解生命、生态、安全知识,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良好的生活惯。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生命 生命》精品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生命 生命》精品教案

18 生命生命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认识生命现象,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3.领悟表达方法,学写生命故事。

4.受到生命教育,激发对生命的热情。

教学过程:一、品读词语,认识生命特点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杏林子的一篇文章《生命生命》,请齐读课题。

1.师:为了更好地读懂文章,我们先来读读词语。

骚扰欲望听诊器不屈向上茁壮生长有限震撼糟蹋读准确师:请你,他读对了大家跟读,读错了,帮忙纠正。

2.理解词语:第一组词语:(1)骚扰师:我们看第一个词语“骚扰”,文中是谁骚扰谁?生:飞蛾骚扰作者。

(板书:飞蛾)师:预习的好,来,齐读!出示句子:夜晚,我在灯下写稿,一只飞蛾不停地在我头顶上飞来飞去,骚扰着我。

师:此时的作者,有什么感受?生:很烦人。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师:说的好,“不停地飞来飞去”确实很烦人。

扰乱他人,使之不得安宁,就是骚扰。

理解了“骚扰”的意思,让我们再来读这个句子:师小结:刚才,我们联系联系上文,就理解了“骚扰”的意思。

这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

(2)欲望“欲望”在字典中的解释:请你读——想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

师:文中的飞蛾想达到什么目的?生:它想活下去。

师:飞蛾想活下去的要求就是“求生的欲望”。

(板书:求生欲望)让我们一起来读,感受一下飞蛾的求生欲望吧!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第二组词语:出示,我们来看第二组词语,请齐读——请大家在每个词语前面加上“生命”这个词语,齐读——(1)师:文中说的是谁不屈向上,茁壮生长?生:瓜苗师:是在什么情况下不屈向上,茁壮生长?生: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

师:出示句子,请你读——师:读到这儿,你想说什么?生:瓜苗有顽强的生命力。

(板书:生命力量)师:同学们,让我们带着刚才的理解,再来读读这句话吧!齐读——(2)“生命有限”怎么理解?生:生命的时间长短是有限制的。

部编版(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部编版(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徐、篱”等6个生字,会写“宿、徐”等1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结合注释,理解诗词大意,抓关键语句,想象诗词描绘的画面,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哪位同学能来背一背?(《春晓》《咏柳》……)2.引出诗题:这些古诗都写了春天的景致,接下来让我们再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板书诗题,齐读诗题。

读写“宿”字。

“宿”书写时宝盖头不能写得太宽,适当提醒。

)3.解释诗题:根据诗题,你觉得作者在哪里住宿?(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点拨:新市,地名,在今湖南攸县北;徐公店,是姓徐的人开的店。

诗题意思: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

)再齐读诗题。

4.导入新课: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杨万里。

因为他长期居住在乡村,对乡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的乡村自然风光也特别有趣。

你想知道这是怎样有趣的一首诗吗?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自主交流:小组内交流你觉得这首诗中应该提醒大家注意的字音,互相学习。

在相应的字下面做上记号(加点),朗读时注意。

3.朗读节奏。

(出示朗读的节奏)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4.自主练习:这次你一定能更有节奏地朗读好这首诗了,赶紧自己试试吧。

5.多种形式朗读整首诗:指名读、同桌读、小组比赛读、集体读。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着读着,老师仿佛看到了一幅美丽的春天画面,让我也来读一读,好吗?三、再读课文,品读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说说老师读得好在哪里。

(朗读时注意前两句语调平稳、柔和一些,渲染一种宁静、柔美的乡村环境氛围;第三句用欢快、跳跃的节奏,表现儿童追逐黄蝴蝶时的喜悦心情;第四句“无处寻”读得慢而稳一点,表现出失望的心情和深远的意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生命》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理解内容,从飞蛾求生、瓜子长苗、倾听心跳三个故事中,体会生命的意义。

2、揣摩并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词句,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和思考,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联系实际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点:从三个故事中体会生命的意义,揣摩并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

教学准备:1、教师制作CAI课件。

2、学生课前搜集、了解杏林子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交流材料,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生命生命1、齐读课题师:我们一起看课题。

师:在“生命生命”中间空了一格,这是一种诗意的写法,在这里是作者的一种思考。

师:课下大家都已经预习了课文,那请你在心里加上一个标点符号,再来读课题齐读课题。

2、解读课题师:关于生命,有位作家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课件]出示:岁月可以赢去我们的生命,却赢不去我们一路留下的欢声笑语,我们的祝福和无尽的爱意。

师:知道这美丽的、富有哲理的语言,是哪位作家写的吗?[课件]出示:——杏林子 [课件]出示杏林子的照片。

3、介绍杏林子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经历,所以她经常思考:生命是什么?(板书:生命是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生命生命》这篇课文,读一读她对生命的理解与思考。

师: 下面请大家轻声读课文,我走过去听谁读的好听,就让他读给大家听。

好,开始。

二、读文识字,整体感知。

师:我们一起看大屏幕,谁能一口气读这些词语。

幻灯片动弹、糟蹋师:弹是一个多音字,它还有一个读音是……,这里要读成轻声师:蹋,单读读的时候读几声?在这里读……糟蹋是什么意思?读课文中的句子:我们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

师:糟蹋的近义是……近义词:(浪费)幻灯片有限短暂师:短暂和有限的反义词分别是什么?短暂、有限可以和哪些词语搭配?短暂——(漫长)有限——(无限)短暂的(生命、岁月、聚会、一生)有限的(时间、生命、能力、力量)师:我们来读读文中的句子。

幻灯片骚扰茁壮成长挣扎不屈向上师:看看这一组词语是写谁的?师:幻灯片:震撼欲望听诊器师:这一组词是写的谁?师:这里有比较难的字师:课本上有三个事例,请三个同学和老师读,最后我们一起读,请大家认真听,用一句话来概括事例。

师:大家读的真好听,谁来概括三个事例?师:具体写小飞蛾干什么,谁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飞蛾求生师:边读边做读书笔记是很好的学习方法,谁能用同样的方法概括下一个事例?瓜子生长师:我听心跳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师:飞蛾求生、瓜子生长、心脏跳动,这些都是我们生活当中很平常的小事,而杏林子却从中看到了生命的意义。

她从中看到了怎样的生命呢?1、默读第一个事例。

[课件]出示:阅读提示:飞蛾是怎样求生的?请你默读第二自然段,想想飞蛾是怎样求生的,画出重点词语。

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

2、集体交流,重点指导。

[课件]出示: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抓重点词语:“挣扎、极力鼓动、跃动”说体会。

师:跃动的是什么?——生命的力量。

、师:把飞蛾奋力为自己命运抗争的精神读出来。

标点是无声的语言,注意把三个感叹号所表达的情感读出来。

师:飞蛾是在什么处境下还如此珍爱生命,不放弃生的努力的?师:同学们,在这几句话里面,杏林子从飞蛾的处境、飞蛾的表现以及自己的感受向我们呈现了飞蛾绝境求生的生动一幕,让我们感受到了动物对生命的不懈追求。

我们该如何读?师:我们配合着来读,我读飞蛾的处境,男生读飞蛾的表现,女生读作者的感受。

师:女生可以再轻一点……3、学习第二个事例:[课件]出示:师:那用刚才的学习方法,我们继续学习“瓜苗是怎样生长的?它有着怎样的生命?”集体交流,重点指导:[课件]出示: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

师:植物生长都需要哪些条件?这粒瓜子生在砖缝中,这里没有阳光,没有泥土,根本不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

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瓜苗的生长环境,你想用哪个词?师:带着你对生命的感受,读读这段话?生齐读。

师:“即使”它的生命只有短短的3天,它也要——(生读:冲破……茁壮生长)“即使”它的生命只有短短的2天,它也要——(生读:冲破……茁壮生长)从“即使”这个词,你体会出了什么?(赞美、敬畏)[课件]出示:(作者原著中的一段话)虽然,它仅仅活了几天,但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却令我有种肃然起敬的感动!师:让我们把作者对这小小的种子里蕴含的生命的崇敬积累下来,请你试着背一背。

4、学习第三个事例:师:小飞蛾是动物中最弱小的,褂子是植物中最弱小的,连如此弱小的动物、植物都对生命有着如此的渴望,更何况人呢?于是作者写到了自己,谁来读读自己的部分,指名读第4自然段。

有一次,我用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

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

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师:那同学们,杏林子又是如何为自己负责的呢?我们一起看微课介绍。

5、播放微课,交流背景师:这是微笑着的杏林子,就是这样的一个杏林子,用自己的一双手,一字一痛地写下了这100多万字的作品,此刻,你从她那灿烂的微笑中,感受到她是怎样的人?(坚强、乐观、热爱生命……)再次齐读课文最后一段话。

四、总结全文,以读促写。

同学们,让我们回顾一下全文,课文作者先提出问题,接着写了几个事例,最后写自己的感悟,作者多么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表达啊,学了课文后,你对生命肯定有更深层次的思考,让我们拿起笔把它写下来。

学生写句。

五、习作反馈,总结提升。

1、反馈。

2、总结:对于生命这个话题,随着年龄的增加,阅历的增长,你们一定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课后,我们还可以读一读杏林子的《生之歌》这本书。

最后,我把冰心老人说过的一段话送给大家,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因为快乐固然兴奋,痛苦又何尝不是一种美丽呢?——冰心在讲授“生命”中思考使命——《生命生命》教学评课及反思刘春红《生命生命》是鲁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是台湾女作家杏林子对生命的独特感悟,是一篇对生命的颂歌。

文章通过“飞蛾求生、瓜苗生长、静听心跳”三件小事,传递着作者对生命的思考,表达了作者的独特生命体验和感悟。

所以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如何让学生对“生命”这个如此宏大的话题有自主地、个性的感悟,是我这节课想要努力实现的目标。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试图通过“由题入手,关注生命”、“品读词句,感受生命”、“拓展资料,情感升华”、“回归课题,感悟生命”四个层次,去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品词析句,读出自己的感受,以课堂为起点引发孩子们对生命的感悟。

10月中旬,学校领导、老师共同听了我这一节课,并于课后对我的课进行了集中点评与分析。

在评课讨论中,我再次梳理了自己的讲课思路,对讲课过程中的优缺点有了明确认识,并对教师积德行善的教学行为有了生命化的思考。

下面我根据领导老师的点评,加上我自己的理解,对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反思如下:首先,细节处理的不够细致。

在此次授课过程中,由于我过多的考虑时间问题,所以对于许多细节把握的不到位,让整堂课形如流水,过于流畅。

各位领导老师都在这一方面对我的课提出了建议:评课过程(摘):丛老师:在本节课中,学生个性化的朗读较少,教师引导较多。

比如当教师提问:“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

”,从“即使”二字你体会到了什么?当学生回答说:“我能体会到作者对小瓜苗的敬佩。

”时,教师立马让学生集体朗读。

这时其实可以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来读。

然后再集体朗读。

顺势而导比这样读会让学生的情感理解更充沛。

另外,讲课伊始,老师从题目入手,让学生读题目导入课文,并提出了问题:“生命是什么?”,那结尾处能否有一个总结呢?让学生根据这一课的学习归纳自己对“生命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理解。

金老师:对于丛老师说的这个从“课题”入手,然后又从“课题”收尾的讲课方法,我很赞同。

开题和收题可以成对出现。

另外,在齐读课题之后,刘老师你让学生在“生命生命”中间加一个标点符号,然后直接让学生齐读课题。

这里能否请几位同学单独读一下,然后再齐读。

……总之,听了各位领导同事的点评,让我顿时毛塞顿开,尤其是对于从题目入手,“开题与收题”的授课方法,可谓是对当堂语文课学习的要求与总结,让我着实感受到自己讲课的遗漏点。

此外,金老师还就“撼”字的讲解以及课堂可否书写,并针对语文课堂的教学,给我提了不少建议,让我了解到可以在细节处理上的提升点。

其次,教师教学的灵活性需要提高。

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直接体现了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

尽管如此,我认为这仍然是我在教学中的弱点。

在讲授此刻时,我让学生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三个事例,当概括第一个事例时,学生概括到“飞蛾寻求生命的力量。

”等,我直接自己归纳成了“飞蛾求生”等小标题。

这样,黑板上的字最终以教师的归纳呈现。

这个地方的教学略显刻板,而且我认为丛校长说的要“提升孩子的归纳能力”这一点我没有做到,所以在教学中还需要继续思考,多给孩子思考的空间,多肯定孩子,让孩子乐于表达,勇于表达,学会表达。

再次,语文课堂的德育功能没有体现。

语文课堂除了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能力外,还要注意提升孩子的思想意识水平,比如这节课的目标中,我设定的第三个目标“联系实际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这一点,在最后的课堂讲解中我没有相关的涉及。

江主任评课:这节课主题就是“生命生命”,我认为这是非常好的一个主题,因为它和我们学校的“生命化教育”基地有密切的联系,如果在课堂结束前对学生有一个思想的提升,这样让学习回到原点,这样的学习将会更有意义。

此外,江主任还从教师个人成长,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做到扎实有效等方面给我提出了很多的意见和建议,我一定会谨记于心,并不断的向着教学的新方向努力探索,争取让语文教学真正做到扎实有效,争取做一个不违背教育使命的良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