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招把作文写具体
如何将作文写具体

如何将作文写具体作为一名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我们往往难以想到具体的例子来支撑我们的论点。
本文将给大家分享如何将作文写得更加具体相关的方法和两篇范文。
一、如何将作文写得更加具体相关1. 细节决定成败。
例如,描述一个人的容貌不仅可以说“他长得很高”,还要说“他高可达1.90米,站在人群中十分显眼”。
2. 列出例子。
例如,写议论文时,可以列出多个具体的案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3. 使用比喻或拟人手法。
例如,将事物比喻成具体的生物或物品,或者让人物具有人的感情和思维,让文章更加鲜活生动。
二、范文一话题:你对学校里的课间操有什么看法?近年来,学校里的课间操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我认为课间操是必须有的,因为它可以起到锻炼身体、缓解疲劳、改善心情等多种作用。
首先,课间操是锻炼身体的好机会。
通过课间操的运动,我们的身体可以得到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素质,可以使我们更加健康。
例如,我曾经参加学校的跑步比赛,经常参加课间操的同学更容易获得好成绩。
其次,课间操可以缓解疲劳。
在上完一节课后,我们的身体和大脑都会产生疲劳感。
在这个时候进行适应性的运动,可以缓解疲劳,使我们更加清醒。
同样的,我在上课时会感到特别疲劳,但是经过课间操的锻炼后,一整天的学习就不会那么累了。
最后,课间操可以改善心情。
在进行课间操的时候,同学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彼此之间的情感得到很好的缓解和表达。
重要的是,课间操还可以让我们得到一些开心的事情,例如老师选了一个有趣的跳舞,或是同学们齐唱一首流行歌曲。
综上所述,课间操是我们学校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课间操的锻炼,我感受到身体和心情的好处,同时也发现自己不再是一个局限于教室的人,能够自由地在校园里奔跑和活动。
写作重点:列出了多个要点,分别是锻炼身体、缓解疲劳、改善心情,而且每个要点都附带了具体的例子。
用词分析:用了一些比较容易理解的词汇,如"锻炼身体","缓解疲劳","改善心情",还用了一些形容词和动词,例如"适应性的运动","身体素质","得到很好的缓解和表达",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怎样才能把作文写具体_小学生作文.doc

怎样才能把作文写具体_小学生作文怎样才能把作文写具体怎样才能把作文写具体阅读时候,我们大都喜欢内容具体文章,因为那样文章读起来有滋有味,有一种身临其境感觉。
作文时候,我们也应该把“写具体”问题解决好,因为一篇言之无物、内容空洞作文,既会让人觉得乏味,还会让人失去阅读兴趣。
“写具体”是对记叙类、说明类、描写类作文一项基本要求,怎样才能把它“落到实处”呢?首先,认真观察,把握细节,是“写具体”前提条件。
无论是要写人叙事,还是要描景状物、说明事物,都必须以认真观察为前提,观察认真了、细致了、深入了,观察所得就会是具体、全面、准确,“写具体”才会成为可能。
如果观察不认真、不细致、不深入,比如只观察了某个人外貌特点而没有对其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进行认真而深入了解,比如只观察了某件事情开局而没有对事情始末有一个完整把握,比如只观察了某处景物瞬间特点而没有观察其发展变化情况,比如只观察了某个工艺一道程序而没有观察其整个流程……那么,在作文时候,我们既不可能写完整、写准确,更不可能“写具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
其次,根据需要,写好细节.是“写具体”主要途径。
从一定意义上讲,写细节就是“写具体”,只要我们能够根据表达需要把细节刻画好,“写具体”问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大家一定还记得《背影》一文中描写“父亲买橘子”那一段吧——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样子。
这是作者在文章中对父亲背影第一次刻画,采用正是细节描写方式,毫无疑问,“戴”、“穿”、“探”、“攀”、“缩”、“倾”等动作细节一经“推出”,表现父爱主旨便具体化了。
再次,举例比较,善用修辞,是“写具体”辅助手段。
除了写好细节这一主要途径外,举例比较、运用修辞等也是行之有效方法。
请看下面例句——例1:在白天,爸爸妈妈哭得死去活来,而我却滴泪未掉;到了晚上,他们在隔壁开心地数钱,而我却泪如泉涌……例2:妈妈端来了一杯茶。
作文写具体三个小妙招

作文写具体三个小妙招
妙招一,大白话描述,轻松易懂。
哇,今儿阳光真好,照得这老街的石板路亮晶晶的。
你看那茶馆的门框,虽然有点旧,但门扣还是锃亮的,每次推门进去,那“吱呀”声就像是在跟你打招呼。
里面的老人都在聊些啥?哎呀,反正都离不开这片土地,听得我心里都暖洋洋的。
妙招二,俏皮话比喻,增加趣味。
知识就像个大宝库,里面有好多宝贝,但你得会找。
我们每个人都是个小探险家,有的人带着地图,有的人靠直觉,有的人就瞎逛。
有的人想找到那颗最亮的宝石,有的人就喜欢淘些小玩意儿。
但最重要的是,你得享受这个过程,就像探险一样,刺激又好玩!
妙招三,方言表达,接地气。
“你晓得不?我小时候最喜欢夏天了。
”小红对小明说,脸上露出怀念的笑容。
“为啥?”小明好奇地问。
“夏天的晚上,咱可以躺在屋顶上,数星星。
那时候觉得,整个天空都是咱的。
”小红笑着说。
“那你现在还喜欢夏天吗?”小明问。
“现在啊,更喜欢秋天的落叶。
”小红说,“但那份对夏天的感情,就像老歌一样,虽然不常听,但旋律永远忘不了。
”。
作文写不具体得不到高分?只需这六招,帮孩子解决难题!(老师转给家长)

作文写不具体得不到高分?只需这六招,帮孩子解决难题!(老师转给家长)很多孩子写作文时,总不知如何将内容写具体。
字数不达标,篇幅写不长,考试自然就很难得高分。
今天一起来听听名师总结的六个作文妙法。
怎样才能把作文写具体?很多孩子往往一头雾水。
在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以下六种方法:分解大法、多种感官、展开联想、聚焦中心、穿插描写、妙用对比,相信一定可以帮助孩子把作文写具体,助力孩子的期末考试。
第一招:分解大法什么是分解法呢?分解法是把一个大的整体,分解成若干小的个体,再对这些个体一一进行描写。
请先比较下面的两个片段——片段一:这碗扬州炒饭的样子很好看,五颜六色的,配料还特别的足。
让人看了就想吃。
片段二:这真是豪华版的扬州炒饭!瞧,红色的香肠泛着油光,散发着丝丝的香气,星星点点的青色豌豆夹杂其中,黄色的玉米与蛋使人蠢蠢欲动,小小的肉色虾仁藏在香肠下面!当然还少不了其中的主角——米饭,已被炒得油亮油亮的,一粒一粒的,每一粒看上去都那么富有弹性,让你的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片段一仅从大的方面,从整体上写出了扬州炒饭的样子,不够具体;而片段二把扬州炒饭分解成不同的食材,香肠、豌豆、玉米、虾仁、米饭,再对它们一一进行描写。
这样一来,就能把扬州炒饭的样子写具体啦!我们可以用分解法写美景。
如,春天的公园美丽极了。
这从大的整体的角度来介绍。
我们可以把“美丽”加以分解,柔柳如何美?有哪些不同品种的花?开得怎么样?蝴蝶是怎么活动的?……这样就能把公园的美丽写具体。
我们可以用分解法写人物。
如,妹妹长得可爱,这是从大的整体的角度来写。
到底有多可爱呢?我们还可以从小的角度分解描写。
如,皮肤白白嫩嫩,眼睛水灵灵的,小小的鼻子特别精巧……这样就能把妹妹的可爱写具体。
我们还可以用分解法写场面,写环境,等等。
第二招:多种感官作文中,调集多种感官能将描写对象写具体。
很多大作家,如鲁迅、朱自清、莫言、曹文轩,特别擅长这一招。
著名作家朱自清这样描写春天的景色: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作文技巧-内容具体三大妙招

《无忧作文》课堂笔记第十四讲内容具体三大妙招内容具体三大妙招第一招:多问“怎样”或“什么”,把一句话写具体。
第二招:分解法。
第三招:写亮细节。
第一招:多问“怎样”或“什么”,把一句话写具体。
1、把一句简单的话写具体比如:狗儿跑了狗儿为什么要跑?(看见了蝴蝶)这是一条怎样的狗儿?(小花狗)它是怎样跑的?(箭一般地追了过去)它从哪儿跑到什么地方去了?(从我身边追到草丛中去了)好,我们来把这句话写具体:小花狗看见了前面的草丛中有一只黄色的蝴蝶,它箭一般地从我身边追了过去。
原句:硬币掉到了地上思维引导:(硬币是从什么地方掉下来的?)(硬币是怎样掉下来的?)(硬币发出怎样的声音?)(落地后状况怎样?)将几句话放在一个句子中,又会变成什么样?原句:硬币掉到了地上修改后:一枚硬币从桌子上滚落下来,掉到地板上叮叮当当滚了很远。
这个句子,由原来的简略句,改成了描写具体细致的句子,是因为增补了一些内容。
2、把一句复杂的话写具体(1)把过程写具体有时,一个意思比较复杂,要用几个句子才能写清楚。
比如写谁干了什么,干的过程是分几步完成的,这时我们就要按时间的先后,用问“之后,怎样呢?”的方法,把事情的过程写具体。
例1: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
之后,又怎样呢?接着写具体。
绝招:还是多问“之后”或“什么”(2)把特点写具体例2:象海豹的皮肤是棕褐色的,小脑袋,大身子,又肥又大,一双大眼睛,老是泪汪汪的。
是怎样的?接着写具体绝招:还是多问“怎样”第二招:分解法。
1、分解“过程”把事情的发展经过分解成几步来写,将重点部分详写。
请看下面的作文:懂事的小景景正午,天气热极了。
突然,我听见隔壁5岁的小景景在向妈妈要雪糕吃,她妈妈同意了。
这时,我也觉得口干舌燥起来,也拿出1元向冷饮店走去。
奇怪,小景景为什么拿了两根雪糕,不进自家却向她家隔壁跑去?我要去看个究竟。
原来,小景景把一根雪糕送给了那位孤寡老奶奶。
我的眼睛湿润了。
小景景值得我学习。
怎样将作文的内容写具体

怎样将作文的内容写具体怎样将作文的内容写具体1、将事件发展过程中重要人物的言行描写具体事情是人做的,因此,要想写好事件的经过,就要抓住事件发展过程中的人物行为来写,需要写清人物,特别是主要人物的具体表现。
不但要告诉别人他做了,说了什么,还应该写出人物在当时情况下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表情怎么样,心理怎么想的。
把人物的表现具体写出来,事情的“经过”部分也就具体而且生动、形象了。
例如董云菲写得《身边的感动》中写的一段情节:当天下午,我们学校因为修水管,所有饮水机都停用了,就连晚上我们女生宿舍浴室的水也都是冰凉冰凉的。
临睡前,我们只好用凉水冲了脚。
但就在这时,看见班主任李老师气喘吁吁地跑到我们女生宿舍,满脸焦急地问:“你们是不是用凉水洗脚了?”我们满不在乎地回答:“对呀?怎么了?”李老师更着急了,“女孩子用凉水洗脚容易得病!快!拿着盆跟我来!”我们“啊?”了一声,很不情愿地拿着盆走下楼。
可一下楼,我们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
一楼门口放着几盆热气腾腾的水。
咦,哪里来的热水?“男生宿舍浴室的水可能没受修水管的影响,还有热水,”李老师解释说。
这时,就看见一个个被水淋湿的身影从男生宿舍楼里向我们女生宿舍跑来。
啊,那不是我们班的小梁、小金、小郑…。
吗!他们每人手中端着一盆热水,在雨中奔跑。
他们用自己的身体挡住盆,尽量不让雨水进到热水里。
当他们把一盆盆热水摆在我们的面前时,雨水已经浸透了他们的衣衫,每个人头上还往下滴着水珠,可他们却毫无怨言。
看着他们在雨中为我们跑前跑后的身影,用着他们端来的热水,我们的脚不仅是暖的,心更是温暖的。
里面对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推动了情节发展。
2、运用描写再现故事发生的情形具体描写出当时的环境场面、故事情节,写出人物的具体行为,选择细枝末节进行生动形象地描写,这样,通过描写再现故事的情形,使读者如历其事,如临其境。
在描写的时候,必须把事情发生的环境写清楚。
因为任何事情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发生、发展的。
如何写好作文的方法

如何写好作文的方法
要写好作文,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 阅读广泛:通过多读书、多看文章,可以拓展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技巧,提高自己的素材储备和写作能力。
2. 提前构思:在动笔之前,先进行构思,明确自己要写什么内容,采用什么结构和逻辑。
可以在草稿纸上写下主题、要点和框架,确保语言条理清晰。
3. 注意语言表达:作文的语言应该准确、简明、连贯。
避免使用模糊、过长或不必要的词语和句子。
同时,要注意语法和拼写错误,写作风格要符合题目要求。
4. 善于使用例证:作文需要有具体的例证来支持观点和论证。
可以引用实际的事例、数据、引用等方式,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5. 适当使用修辞手法:在作文中恰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可以增加文章的表现力和文采。
6. 练习写作:写作和其他技能一样,需要不断的练习才能提高。
可以多参加写作训练活动、模拟考试等,逐渐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7. 审稿和修改:写完作文后,要进行审稿和修改。
可以找家人、老师或朋友帮
助检查语言表达、逻辑关系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修正和改进。
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写作,不断推陈出新,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三步就能写出好作文作文的写作技法

三步就能写出好作文作文的写作技法一、用心确立主题词要确立好主题词,一定要正确审题。
材料作文审题方法如下:1.分析产生事情结果的原因或条件。
原因或条件能够显示主题。
2.分析对待人、事、景、物的观点或态度。
观点或态度能够显示主题。
3.把握“主体”言行的目的或动机。
目的或动机能够显示主题。
4.分析看待事物或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方式方法能够显示主题。
二、着意搭架列提纲议论文确定好中心论点固然重要,但设置好分论点,深入论证则更加重要。
这是因为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证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
因此,我们要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去设置分论点的技巧。
提炼分论点的常用方法有:(一)追问原因法。
1.以“最美的颜色”为题写一篇作文。
示例:中心论点:什么是最美的颜色分论点一:绿色是最美的颜色,因为它是青春活力的象征。
分论点二:红色是最美的颜色,因为它是生活热情的象征。
分论点三:白色是最美的颜色,因为它是纯洁人生的象征。
(二)追问办法法:即就中心论点问一个“怎么办”。
也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和途径。
这些具体措施和途径就是文章的分论点。
2. 仍是2006年湖南高考,还可以追问:人怎样才能有意气?于是得到三个分论点:分论点一:人要有意气,必须坚韧不屈,不畏风霜,不畏冷雨;分论点二:人要有意气,必须勇敢不惧,勇往直前,不怕牺牲;分论点三:人要有意气,必须自信乐观,风雨阴霾,拨云见日。
(三)追问结果法:即以中心论点为前提,去推想在这个前提之下会产生怎样的意义、作用、价值或影响。
3.《诗意的生活》中心论点:人应当诗意地生活。
分论点一:诗意地生活,会让人们内心平静和谐。
分论点二:诗意地生活,会让人们汲取文化养料。
分论点三:诗意地生活,会让人们亲近融入自然。
三、努力经营美语言(一)对句——让语言音节和美。
努力经营好对句,会让句式整齐,读起来节奏分明,朗朗上口,增强语势和文势。
(二)引用——让语言诗意盎然。
作文中恰当地引用诗文名句、歌词俗语,会使语言丰富生动,增光添彩,富有文化底蕴,内容充满哲理和思辨色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招把作文写具体把作文写具体,是对小学生写作文的基本要求。
从具体到抽象,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也是儿童学习作文、写好句子的基本规律。
所有教师都要求学生“把作文写具体”。
其实,许多学生并不懂得什么样的作文算是具体生动的文章,教师要求学生把作文写具体,写生动,这样的学生当然也就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努力了。
一、在扩句中,认识具体句子扩句训练是指导学生把句子写具体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句子主要成分前后,加上一些恰当的修饰或补充说明的词语,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清楚,更明白,从而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
如:1、我们高兴。
2、我们高兴得(跳起来)。
第2句加上了“跳起来”,就把“高兴”的程度和结果具体地描绘了出来,强化了表达的感染力。
再如:1、翠鸟掠过湖面。
2、(机灵的)翠鸟掠过(波光粼粼的)湖面。
第2句加上修饰词语后,就具体多了。
它告诉了我们“是什么样的”翠鸟,掠过的“是什么样的”湖面。
如果把第2句再修饰一下:“(一只)机灵的翠鸟(轻轻地)掠过波光粼粼的湖面。
”表达就更具体了。
但要注意一点,要根据表达的需要,加以修饰才行,不该修饰的不要画蛇添足,以免造成重复罗嗦。
二、在比较中,学习把作文写具体1、下雨了2、倾盆大雨“哗哗”的下着,打在大地上、树木上、花草上。
一切都湿透了。
几个人走在街上,打着伞。
雨落到伞上,发出“嗒嗒”的声音。
仿佛在和伞嬉闹着、玩耍着。
地上积满了水,街上空无一人,大雨还在没完没了的下着,欢乐着……1、花开了2、花园里,五彩缤纷的花儿争奇斗艳的开了,在这美丽的春天尽放光彩,红色的、黄色的、橙色的……五颜六色,美丽极了。
春雨过后,花儿上嵌着晶莹的雨滴,如同刚洗过脸的娃娃,惹人喜爱。
1、早晨的雾,真大啊!2、早晨,一切都迷迷茫茫,若隐若现,雾可真大,大地浸透在雾中,仿佛云漂浮在空中,一切都让人琢磨不透。
这让我想起了一句古诗:“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1、树上的苹果熟了。
2、秋天里的果园,空中飘着一股淡淡的香味,那是苹果的香味儿,熟透了的苹果脸红彤彤的,很是可爱。
被热烈的太阳照着,被秋风抚摸着。
它轻轻摇晃,回应他们。
三、运用修辞手法,把文章写具体俗话说,“通顺靠语法,生动靠修辞”,小学生写作文也离不开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有这样四句话:1.秋天,银杏树的叶子黄了。
2.秋天,把黄色给了银杏树。
3.秋天,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色的叶子,就像一把把小扇。
4.秋天,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色的叶子,就像一把把小扇子,它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在这四句话中,第二句比第一句优美生动,因为第二句话使用了拟人手法,把秋天当作人来写。
第三句比第二句更优美,因为第三句是个比喻句,除了写出了叶子的颜色外,还写出了叶子的形状,把叶子的形状比作小扇子,这就是具体生动。
秋天的树叶形状各异,并不全如小扇子,还有其它形状的,我们可以组织学生用“有的树叶像……有的树叶像……有的树叶像……”进行造句练习。
第四句比第三句又写出了叶子被风吹动时的样子,又是用拟人的方法把叶子当作人来写。
这样就更加具体生动了。
认识修饰句子的方法十、认识修饰句子的方法1) 比喻句。
常用的比喻词有“好像”“犹如”“仿佛”等,有的比喻句用“成了”“变成”“是”等代替比喻词,如: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比喻句的特点是:本体和喻体有些相似,并且本体和喻体是不同类的。
所以有比喻词的句子不一定就是比喻句,如:小花长得好像她妈妈。
(X)2) 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像人一样。
如:青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此句用“告诉”“快乐”等写人的词语来写小动物。
3) 夸张:故意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地描述。
如:(夸大)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缩小)在巴掌大的牢房里,他照样锻炼。
4) 排比:把意思相联、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大体相等、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排列在一起。
如: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天山南北,传到白山黑水之间,传到大河长江之南,使全国的人民心一齐欢跃起来。
5) 设问:自问自答。
如: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
6) 反问:无疑而问,问而不答,答案暗含在问话中。
如: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7) 疑问:提出问题。
如:今天你去图书馆看书吗?比喻句:碧绿的海面,像丝绸一样柔和,微荡着涟漪,真美!拟人句:太阳揭开云被,露出金色的微笑,慈祥地注视着大地。
排比句:青蛙叫起来,无边的田野如沸如腾,如鼓角齐鸣,如风潮迸涌。
反问句:光是学习优秀,就能算得上“三好学生”吗?夸张句:桂花十里飘香。
设问句:小明为班级做贡献,是为了老师表扬吗?不是的,他是诚心诚意为班级做贡献小学生作文解疑指导第五讲认识句子(下)古塔区教师进修学校左艺华在第四讲中,我们谈了关于句子的完整结构,语气变化及表现形式的几种情况,具备了这些,只能是你会说话,会写句子了。
可是怎样使我们说话的水平提高,让句子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呢?这就涉及到句子的修饰了。
就像一个人的着装,好好打扮一下,就会更美了。
下边我们就来专门谈一下小学阶段常用的几种句子的修辞方法。
1、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就是把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相关联的事物,二者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特征,给人一种形象生动的感觉。
请你读读下面两组句子,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哪句好?为什么?①A、太阳挂在天上,好热!B、太阳像个大火球,高高地挂在天上,烤得大地像蒸笼似的,好热!②A、小弟弟泄气了,一点情绪都没有了。
B、小弟弟犹如瘪了气的气球,一点情绪都没有了。
你们看,A、B两个句子就是因为用不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而效果截然不同。
你在作文时,想到这一点没有啊?下边有几个句子,请你在课余时间练习改成比喻句,好吗?①运动员跑得可快了,一下冲到终点。
②因为做错了事,我的心里又慌又怕。
③学校操场上有许多花,可美了,老师又特别关心我们、爱护我们,让人感到无比幸福。
2、拟人。
就是把没有人的思想感情、行为表现的事物人格化,让它们也像人一样去想、去说、去做,这样,句子就生动、形象、感人了。
比如:“小鸟在天空飞来飞去,‘叽叽喳喳’地叫着”。
变成拟人句“小鸟在天空自自在地飞来飞去,‘叽叽喳喳’地唱着动听的歌。
”再如:“月亮被大片大片的云彩遮柱了。
”改成拟人句:“月亮害羞地躲进了大片大片的云彩里”。
看一看,哪个句子好?为什么?你一定喜欢用“拟人”修辞方法写句子,对不对?我们在写作文时,如果想表现自己当时一种非常喜悦的心情,不仅可以直接描写高兴的神态和内心,也可以借助其它事物的拟人写法,来进一步衬托、突出一下,效果会更好。
比如:下面是一个同学当上了“三好学生”而兴奋不已,可以有两种描写,请你认真读一读,再比较一下,从中有什么体会?A、小兰被评为“三好学生”了,她拿着奖状,兴高采烈地往家走,心里那个兴奋啊,简直无法形容!B、小兰被评为“三好学生”了,她拿着奖状,兴高采烈地往家走,心里那个兴奋啊,简直无法形容!就连路边的小草也向她频频招手,表示祝贺;①空中的小鸟,也都“叽叽喳喳”地为她歌唱,仿佛在说:“你真棒!”②再举一个心情难过的情况,那拟人的感情正好相反,效果却同样好:A、小兰今天考试失误,丢了二十来分,她的心情沉痛极了,一路上无精打采,烦死了!B、小兰今天考试失误,丢了二十来分,她的心情沉痛极了,一路上无精打采,就连路边的小草也摇头摆手地不爱理她;①天空中的小鸟也在“叽叽喳喳”地吵个不停,嘲笑她的失败,②唉!烦死了!你们看,怎么样?用上“拟人”的写法,好不好呀?说说看,为什么?3、排比句。
这在高年级可以学习运用。
排比句就是用两个以上相同的句式排列起来,每个句子用上相同的字或词(可称其为“排比词”,在句头、句尾或句中都可以)。
这样的句子表达意思感情强烈,感染力强。
比如:“在困难面前,我们不害怕、不退缩、不犹豫,要勇敢地去面对、去克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向成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辜负老师和家长的期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祖国做贡献!再如:”敬爱的老师,您像辛勤的园丁,哺育我们茁壮成长;您像慈爱的母亲关心我们的进步;您像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着我们的品格,勾勒着我们未来的蓝图!4、设问句。
自问自答是设问句。
本来知道说什么、做什么的答案,却为了强调某种意思而故意发问,再回答出来,修辞方法与表达形式。
如:“这是什么时候精神?这是舍己为人的大公无私的精神。
”再如:“在困难面前你会怎样选择?当然会毫不畏惧地勇敢面对,决不后退啦!”在作文中,有时用上这样的方法写句子,会起到肯定、强调、有说服力的作用。
5、反问句。
反问句就是在问句中就明显地揭示了答案,达到很有份量、有说明力的作用。
它最大的特点是运用一些“反问词”,如:“难道、怎么能、哪能、怎么不、不能不、能行”等,常用在“提醒、警告、批评、强烈地抒发某种感情”等。
如“难道你还不明白应该怎样做吗?”下面两组句中,每个句子有什么不同?效果怎样?①A、我们不能不诚实守信。
B、我们怎么能不诚实守信呢?②A、你这样冒冒失失地闯进去不行。
B、你这样冒冒失失地闯进去哪行啊?③A、你上课不注意听讲,学不到知识。
B、你上课怎么能不注意听讲呢?难道这样能学到知识吗?好了,你看用“反问句”多有份量呀!不但语气加重了,而且强调了对意思、感情地表达。
不妨,你也用一用。
上边谈到的这五种修辞方法是咱们小学阶段常用又比较容易掌握的,当然,还有其它修辞方法,咱们就先不说了。
如此看来,咱们在说话、写作文时,不光会用“陈述句”,还要会用“感叹句”、“疑问句”、“祈使句”,更要学习使用“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和“排比句”这样的修辞方法,使句子不但完整,而且具体生动,形式有变化、感染力、说服力就增强了。
对不对?所以,各种句式咱们都尝试用一用,让你的文章语句通畅优美,起伏灵活,那有多好呀!小学生作文解疑指导第四讲认识句子(上)古塔区教师进修学校左艺华疑惑:老师总说我作文连句子都写不好,总是不生动,怎么办?解疑关键:认识句子,了解句子,学习句子的不同变化和描写方法。
文章,是由一段一段的话组成,而一段话要一句一句地写,因此,学写作文必须要首先学好句子。
这个句子,起码首先是完整通顺的,然后才是具体的、生动的、有变化的,这样,文章才能写好。
因此,我们有必要先弄懂什么是句子?它有哪些类型?句子,就是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的话。
它必须符合组成结构,表达一定的语气,通过一定的形式来完成。
1、从组成结构上分六种,凡是符合这六种句型的,就是完整的句子。
①谁做什么?②谁怎么样?③谁是什么?如:小明在写作业。
小明哭了。
小明是小学生。
④什么做什么?⑤什么怎么样?⑥什么是什么?如:小白兔拔萝卜。
这只小猪很胖。
老虎是保护动物。
①——③是写人的,④——⑥是写事物的。
你在作文中,句子完整、通顺的标志就是上边这六种句型。
这是从组成结构上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