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目的二、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三、实验原理及步骤四、(精)
厦门大学实验报告规范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姓 名:学 院:系:专 业:年 级:学 号:指导教师:职 称:
年月 日
实验项目列表
序号实验项目名称成绩指导教师123456789101112
附件二:实验报告格式
厦门大学实验报告
学院:
系:
专业:
年级:
姓名: 指导教师签字:
学号:
组___、实验原理 三、主要仪器设备 四、实验内容及实验数据记录 五、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六、质疑、建议
附件三:实验预习报告格式
厦门大学实验预习报告
学院:
系:
姓名: 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签字:
学号:
实验名称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二、实验原理(注:简要概括即可) 三、实验内容及数据记录表格
??
??
??
??
专业: 实验时间:
年级: 组
实验名称一实验目的和要求二实验原理三主要仪器设备四实验内容及实验数据记录五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六质疑建议附件三
厦门大学本科实验报告规范(暂行)
一、 每个实验项目一份实验报告。 二、 实验报告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 实验项目名称 2、 实验目的和要求 3、 实验内容和原理 4、 主要仪器设备 5、 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6、 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7、 实验结果与分析 8、 质疑、建议 9、 实验预习报告(含以上1、2、5、6项,需经指导教师签字认可,附在实验报告 后) 三、 实验报告第一页用学校统一的实验报告纸书写,附页用A4纸书写,字迹工整, 曲线要画在座标纸上,线路图要整齐、清楚(不得徒手画)。 四、 每学期将拟存档的学生实验报告按课程、学生装订成册,即每个学生每门课程 所有实验报告装订成一本。装订线在左侧,第一页加订实验报告封皮。 五、 厦门大学实验报告封皮范本见附件一。 六、 厦门大学实验报告范本见附件二。 七、 厦门大学实验预习报告范本见附件三。
材料加工基础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材料加工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材料加工过程中的主要工艺方法;3. 了解材料加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要点;4.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材料加工是将原材料通过物理、化学或物理化学的方法,转变为具有特定性能的产品的过程。
实验主要涉及金属材料的加工,包括铸造、锻造、轧制、焊接、热处理等工艺。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铸造实验设备:熔炼炉、铸造模具、冷却水槽等;2. 锻造实验设备:锻造炉、锻造锤、模具等;3. 轧制实验设备:轧机、轧辊、模具等;4. 焊接实验设备:焊接电源、焊条、焊机等;5. 热处理实验设备:加热炉、冷却设备等;6.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计算器等。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 铸造实验(1)熔炼:将金属原料放入熔炼炉中,加热至熔化状态;(2)浇注:将熔融金属倒入预先准备好的模具中;(3)冷却:将模具放入冷却水槽中,冷却至室温;(4)取出铸件,检查外观质量。
2. 锻造实验(1)加热:将金属原料放入锻造炉中,加热至锻造温度;(2)锻造:将加热后的金属原料放入模具中,利用锻造锤进行锻造;(3)冷却:将锻造后的金属原料放入冷却水槽中,冷却至室温;(4)取出锻件,检查外观质量。
3. 轧制实验(1)加热:将金属原料放入加热炉中,加热至轧制温度;(2)轧制:将加热后的金属原料放入轧机中,利用轧辊进行轧制;(3)冷却:将轧制后的金属原料放入冷却水槽中,冷却至室温;(4)取出轧件,检查外观质量。
4. 焊接实验(1)准备:将金属板材放置在焊接平台上,调整焊接电源参数;(2)焊接:使用焊条进行焊接,确保焊接质量;(3)冷却:将焊接后的金属板材放入冷却水槽中,冷却至室温;(4)取出焊件,检查外观质量。
5. 热处理实验(1)加热:将金属原料放入加热炉中,加热至热处理温度;(2)保温:在加热炉中保温一定时间;(3)冷却:将金属原料从加热炉中取出,进行冷却;(4)取出热处理后的金属,检查组织结构和性能。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青岛大学机电学院20XX-5-23实验一金属切削刀具认识实验一、实验目的和要求掌握金属切削刀具的结构特点,掌握车刀、铣刀、钻床刀具、刨刀等的结构特点和切削原理。
熟悉砂轮的构造、工作原理和适用范围。
二、实验仪器、设备与材料金属切削刀具陈列柜。
三、实验步骤对照教材中相关的刀具知识,仔细观察刀具模型,加深理解。
分析金属切削刀具的结构,能加工的面。
观察刀具的结构。
认识车刀、麻花钻、圆柱铣刀的前刀面、主后刀面、副后刀面、主切削刃、副切削刃;绘制刀具的标注角度。
四、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前详细阅读教材、课堂笔记相关的内容。
2. 示范标本、图片等不得随意移动或拿走。
3. 保持实验室清洁。
五、思考题1. 画图表示切断车刀的前刀面、主后刀面、副后刀面、主切削刃、副切削刃。
2. 画图表示麻花钻切削部分前刀面、主后刀面、副后刀面、主切削刃、副切削刃、横刃并标明螺旋角、顶角。
1实验二组合夹具拆装实验一、实验目的和要求掌握夹具的结构特点,掌握定位元件定位原理,所限制的自度,掌握夹紧元件的夹紧方式和夹紧力的计算。
二、实验仪器、设备与材料钻床夹具、铣磨床夹具、车床夹具。
三、实验步骤1.通过观察与拆卸夹具。
熟悉夹具的组成部分、结构特点、定位、夹紧原理。
2. 3. 4.分析夹具的结构、原理。
拆装夹具。
分析定位元件定位原理及所限制的自度,分析夹紧元件的加紧方式并计算夹紧力。
四、实验原理机床夹具是机床上用以装夹工件的一种装置,其作用是将工件定位,以使工件获得相对于机床或刀具的正确位置,并把工件可靠的加紧。
组合夹具是一套预先制造好的标准元件和合件组装而成的专用夹具。
这些元件和合件的用途、形状和尺寸规格各不相同,具有较好的互换性、耐磨性和较高的精度,能根据工件的加工要求,组装成各种专用夹具。
组合夹具的特点是结构灵活多变,援建能长期重复使用,设计和组装周期短。
机床夹具的组成:定位元件夹紧装置2夹具体对刀、导引元件或装置连接元件其它元件或装置五、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前详细阅读教材、课堂笔记相关的内容。
如何写实验报告(共5篇)

篇一:怎么写生物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实验名称。
二、实验原理。
将该实验的主要原理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进行归纳总结。
三、实验仪器和材料。
如果所用仪器和材料较多,可写重要的部分,常用的可以不写。
四、实验步骤。
该实验如何操作的,方法和顺序。
可以用方框图表示,这样一目了然。
五、实验结果。
将该实验最后结果用文字或图表的方式进行表达。
推荐用表格或图进行表示。
要注意将度量单位写清楚。
六、实验讨论。
该部分主要对上述实验结果进行讨论。
有的是对实际操作中实验现象或结果和实验指导不一致的原因进行讨论,有的是对实际操作中产生的实验现象的原理或原因进行讨论,有的是对实际操作中可以改进的方法进行讨论,有的是对该实验的进一步应用进行讨论等等。
篇二:如何写实验报告如何写实验报告以书面形式交流你的研究结果是任何科学探索的必要组成部分。
除了书面交流外,常常还需要口头交流。
实验报告与正式发表研究论文的写作形式略有不同。
撰写实验报告是改善写作技巧,提高逻辑思维、分析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的非常有效的方式。
即使本课程的部分学生将来可能不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但是写作和思维技巧对任何行业都是重要的。
一个好的实验报告应是简洁的、组织良好的、有逻辑的和完整的。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实验报告写作应该遵循下面的格式,包括六个部分。
这与大部分用于发表的科研报告的格式大致相同,只是略有变化。
题目题目要简洁、清楚、切中主题。
题目占一行,位于中间。
在题目下面写出实验者姓名,实验内容的名称,实验时间,同组同学姓名。
同组同学可用一个报告题目。
引言本部分解释为什么做这个研究。
在引言中必须清楚的提出一个问题和陈述你要证实的假设。
通常从观察开始,发现问题,然后提出假设。
例如,你发现外面有的植物叶片变黄,你想知道是否影响光合作用。
你想用测定不同绿色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的方法来检验你的想法。
化工原理实验一(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过程工程原理实验 指导老师: 成绩:_____________实验名称: 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 实验类型: 验证型 同组学生姓名: 贾丙西、王建璞、张茜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一、 实验目的1. 掌握测定流体流经直管、管件(阀门)时阻力损失的一般实验方法。
2. 测定直管摩擦系数λ与雷诺准数R e 的关系,验证在一般湍流区内λ与R e 的关系曲线。
3. 测定流体流经管件(阀门)时的局部阻力系数ξ。
4. 识辨组成管路的各种管件、阀门,并了解其作用。
二、 实验内容和原理流体通过由直管、管件和阀门等组成的管路系统时,由于粘性剪应力和涡流应力的存在,要损失一定的机械能。
流体流经直管时所造成机械能损失称为直管阻力损失。
流体通过管件、阀门时因流体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改变所引起的机械能损失称为局部阻力损失。
1.直管阻力摩擦系数λ的测定流体在水平等径直管中稳定流通时,由阻力损失公式可求得阻力系数公式:λ=2dΔp fρlu 2其中直管内径d 、直管长度l 已知,流体密度ρ由测得温度查表可以得到,流体流经l 米直管的压力降Δp f 由实验测得。
流体在管内流动的平均流速u 可通过测定流体流量,再由管径计算得到。
公式如下所示:u =V900π∙d 2式中:V 为流量计测得的流量,m 3/h 。
可有实验测得。
专业:_控制系自动化____姓名:_潘纤纤__________学号:_3080102755______日期:_2010.11.19_______ 地点:_教十1208________当管内为湍流时,有雷诺数公式R e=duρμ式中,Re为雷诺准数,无因次;μ为流体粘度,kg/(m∙s),可通过查手册得知。
湍流时λ是雷诺数R e和相对粗糙度εd⁄的函数,故可由实验测得的数据作出λ~R e曲线,并求出相对粗糙度εd⁄。
上皮组织实验

五、思考题:
1. 简述各种被覆上皮的主 要分布位置。 2.简述疏松结缔组织中各 细胞的功能。 3. 人和鱼的血细胞比较。
实验一 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 的微细结构观察
许星鸿 主讲
实验一 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的微 细结构观察
一、实验目的: 二、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 三、实验原理及步骤: 四、结果分析(绘图及标注): 五、思考题:
一、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切片,进一步加 深对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 结构特征的认识,熟悉其 分类及特征;掌握血涂片 的制作方法。
四、结果分析:绘图及标注(高倍镜下绘各组 织的一个局部)
1.单层立方上皮:①立方上皮细胞 ②细胞核 2.复层扁平上皮:①基底层细胞 ②多角形细胞 ③扁平细胞 3.疏松结缔组织:①胶原纤维 ②弹性纤维 ③成 纤维细胞 ④巨噬细胞 4.肌腱纵切:①腱细胞核 ②胶原纤维束 5.人血/蛙血/鱼血任选:红细胞、嗜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血小板/血栓细胞各绘一个
2.单层柱状上皮:肠横切 管腔面由单层柱状细胞组成,核卵圆形, 位于细胞的基底部。细胞的基底端有一层 极薄的膜,即基膜。面向肠腔的游离面上 有一层深红色的结构,即纹状缘(微绒 毛)。柱状细胞间有许多杯状细胞。
3.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气管横切面 用低倍镜寻找管腔面上皮组织的部位。可见组成管 腔的上皮较厚,其中夹杂有形似高脚酒杯的细胞, 即杯状细胞。换高倍镜观察:寻找切面切得较正的 部位,可看到明显的三层细胞核:基部是一层近圆 形的小核,排列在同一平面上,这就是锥形的基细 胞的核。第二层细胞核较大,呈卵圆形,排列稀疏, 是梭形细胞的核;表面的一层细胞核椭圆形,是纤 毛柱状细胞的核。这种细胞的游离面有一层排列整 齐的纵纹,即纤毛。在纤毛柱状细胞之间,可看到 杯状细胞。杯状细胞的粘液在制片时被溶解,故呈 空泡状。在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接触处有一层很厚 的基膜。
初中化学实验步骤说明

初中化学实验步骤说明化学实验是初中阶段学生重要的学科内容之一。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化学理论知识,并培养实验操作能力。
下面我将详细说明初中化学实验的步骤。
一、实验名称:酸碱中性试验1.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试剂的颜色变化来判断其酸、碱、中性的性质。
2. 实验器材:试管、试管夹、打滴管、石蕊、酚酞溶液、酚酞指示剂、苯酚酚酚、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溶液。
3. 实验步骤:a. 将试管架放在实验台上,并将试管夹夹在试管夹上;b. 用打滴管分别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溶液滴入不同的试管中;c. 加入酚酞指示剂,观察颜色变化,记录下实验结果;d. 用另一个试管重复以上步骤,将氢氧化钠溶液和苯酚酚酚溶液进行酸碱中性试验。
4. 实验结果:氢氧化钠溶液在酚酞指示剂的作用下变成粉红色,为碱性;盐酸溶液在酚酞指示剂的作用下变成无色,为酸性。
二、实验名称:金属活动性实验1. 实验目的:了解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并观察金属在溶液中的反应。
2. 实验器材:试管、试管夹、金属样品(铜、铁、锌)、铜(Ⅱ)硫酸溶液、铁(Ⅱ)硫酸溶液、锌硫酸溶液。
3. 实验步骤:a. 将试管架放在实验台上,并将试管夹夹在试管夹上;b. 依次在三个试管中加入铜(Ⅱ)硫酸、铁(Ⅱ)硫酸、锌硫酸溶液;c. 将铜条放入第一个试管中,观察其反应产物;d. 依次将铁条、锌条放入其他试管中,观察其反应产物。
4. 实验结果:铜条放入铜(Ⅱ)硫酸溶液中无反应,铁条放入铁(Ⅱ)硫酸溶液中起化学反应,锌条放入锌硫酸溶液中起化学反应。
通过以上实验步骤说明,学生能够更具体地了解初中化学实验的操作方法,加深对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解。
希望学生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实验技能,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精神。
愿每位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实验中都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范文3篇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范文3篇大学物理实验是一门着重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课程。
做好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考试工作对于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范文3篇_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怎么写,仅供参考。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范文篇一:一、实验综述1、实验目的及要求1.了解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的构造,掌握它们的原理,正确读数和使用方法。
2.学会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的不确定度的计算与数据处理。
3.学会物理天平的使用。
4.掌握测定固体密度的方法。
2 、实验仪器、设备或软件1 50分度游标卡尺准确度=0.02mm 最大误差限△仪=±0.02mm2 螺旋测微器准确度=0.01mm 最大误差△仪=±0.005mm 修正值=0.018mm3 物理天平 TW-0.5 t天平感度0.02g 最大称量500g △仪=±0.02g 估读到 0.01g二、实验过程(实验步骤、记录、数据、分析)1、实验内容与步骤1、用游标卡尺测量圆环体的内外径直径和高各6次;2、用螺旋测微器测钢线的直径7次;3、用液体静力称衡法测石蜡的密度;2、实验数据记录表(1)测圆环体体积(2)测钢丝直径仪器名称:螺旋测微器(千分尺) 准确度=0.01mm 估读到0.001mm测石蜡的密度仪器名称:物理天平TW—0.5 天平感量:0.02 g 最大称量500 g3、数据处理、分析(1)、计算圆环体的体积1直接量外径D的A类不确定度SD ,SD=○SD=0.0161mm=0.02mm2直接量外径D的B类不确定度u○d.ud,=Ud=0.0155mm=0.02mm3直接量外径D的合成不确定度σσ○σD=0.0223mm=0.2mm4直接量外径D科学测量结果○D=(21.19±0.02)mmD=5直接量内径d的A类不确定度S○Sd=0.0045mm=0.005mmd。
dS=6直接量内径d的B类不确定度u○dud=ud=0.0155mm=0.02mm7直接量内径d的合成不确定度σi σ○σd=0.0160mm=0.02mm8直接量内径d的科学测量结果○d=(16.09±0.02)mm9直接量高h的A类不确定度S○Sh=0.0086mm=0.009mmd=h hS=10直接量高h的B类不确定度u○h duh=0.0155mm=0.02mm11直接量高h的合成不确定度σ○σh=0.0177mm=0.02mm 12直接量高h的科学测量结果○h=(7.27±0.02)mmhσh=13间接量体积V的平均值:V=πh(D-d)/4 ○22V =1277.8mm14 间接量体积V的全微分:dV=○3(D2-d2)4dh+Dh?dh?dD- dd 22再用“方和根”的形式推导间接量V的不确定度传递公式(参考公式1-2-16)222v(0.25?(D2?d2)?h)?(0.5Dh??D)?(0.5dh??d)计算间接量体积V的不确定度σ3σV=0.7mmV15写出圆环体体积V的科学测量结果○V=(1277.8±0.7) mm2、计算钢丝直径(1)7次测量钢丝直径d的A类不确定度Sd ,Sd=SdSd =0.0079mm=0.008mm3(2)钢丝直径d的B类不确定度ud ,ud=udud=0.0029mm=0.003mm(3)钢丝直径d的合成不确定度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