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沁园春·雪》提优训练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单元 1 沁园春雪 同步练习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单元 1 沁园春雪 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沁园春·雪》同步练习一、基础积累(共8题;共30分)1.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分外妖娆折腰稍逊今朝成吉思汗2.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或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沁园春(qìn)上阕(jué)惟余(只剩下)B. 莽莽(mǎnɡ)妖娆(ráo)莽莽(无边无际)C. 折腰(zhé)稍逊(xùn)略输(稍差)D. 滔滔(tāo)风骚(sāo)俱往矣(都已经过去了)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篇文章最突出的特点是语言富有文采。

B. 下雪的时候,雪花覆盖了大地,到处红装素裹,风景异常美好。

C. 他在老师眼里是好学生,在父母眼里是好孩子,他觉得自己就是备受宠爱的一代天骄,事事顺心如意。

D. 他的作文写得很风骚,特别是在遣词造句方面堪称一绝。

4.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福州荣获“全国卫生城市”的原因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B. 近年来,海交会已成为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C. 通过开展赛龙舟、包粽子活动,可以使屈原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

D. 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5.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B.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C.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D.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6.结合语境,指出下列有误的一项是()A.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B. 长江上游顺流而下的大量“白色垃圾”严重污染水面,清理“白色垃圾”已迫在眉睫。

(白色垃圾:指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废弃塑料及制品。

)C. 他“说”了。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沁园春_雪》基础练习附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沁园春_雪》基础练习附答案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沁园春·雪》基础练习附答案◎基础训练1、给以下加点的字注音。

格外()妖娆()..今朝()成吉思汗(..2、以下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风骚(.)))莽莽().数风流人物().A、冰封莽莽滔滔B、蜡象晴天素裹C、竞折腰文采风骚D、天娇大雕风流3、以下句中加点词语理解不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A、惟余莽莽(只;一望无际的意思)B、稍逊风骚(指风流倜傥).....C、原驰蜡象(指高原,即秦晋高原;白色)D、须晴天(等到)...4.以下诗句朗诵节奏有错的一项为哪一项()A.望/长城内外 B .数/风流人物C.山/舞/银蛇 D .欲/与天公试/比高5、指出以下句子的修辞手法。

A、比喻 B 、对偶 C 、拟人 D 、夸张 E 、借代①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②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③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6、按提示默写诗句。

(1)词中概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2)词中描绘作者想象风景的句子是:(3)词中承前启后的句子是:(4)词中由“惜”字所统率的句子是:(5)词中点明全文主题,抒发诗人激情壮志的句子是7、品析下边句子中加点的词,谈谈这些词语有如何的表达成效。

(1)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8、请写出三句古诗词中相关“雪”的句子。

(1)(2)(3)9、填空。

(1)本文是一首词,“沁园春”是,“雪”是。

(2)词中的“大河”指的是。

“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和《楚辞》里的,它在这首词中的意思是。

(3)《沁园春·雪》在表达方式上运用了、、相结合的写法。

上阕描绘景,有实有虚,由景生情;下阕从祖国河山的壮丽引出英豪人物,纵论,抒发自己的。

10、名胜遗迹中的春联常常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依据以下春联的内容,联系所学的古诗文,在括号内写出相应的名胜遗迹。

(1)黄鹤偶乘沧海月 / 白云常带楚江秋()(2)我其仙乎吞支梦者八九/ 登斯楼也览气象兮万千()(3)四顾八荒茫天何其高也/ 一览众山小奚何足算哉()◎课内赏识阅读词的下阕,回答后边的问题。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课《沁园春·雪》同步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课《沁园春·雪》同步练习题

1沁园春·雪基础训练一、基础积累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或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沁.园春(qìn) 上阕.(jué) 须.晴日(必须)B.莽.莽(mǎng)妖娆.(ráo) 惟.余(只)C.折.腰(zhé) 稍逊.(xùn) 略.输(稍微)D.滔.滔(tāo)风骚.(sāo)俱.往矣(都)2.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飘洒缥缈漂浮瞟悍B.阻挠富娆侥幸浇灌C.娇媚骄正花轿华侨D.奔驰松弛池塘施舍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纷纷扬扬的大雪下个不停,白雪覆盖了大地,到处红装素裹....,风景异常美丽。

B.在写作方式上,曾巩所创作的墓志铭不拘一格,因事设体,平中见奇,文采斐然....。

C.鹅毛般的白雪飘落下来,让我们看到了家乡万里雪飘....的迷人景象。

D.偶像,作为风流人物....的代表,在每个历史年代,都会应运而生,成为社会与时代精神面貌的一个缩影。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雪花无欲,无欲则刚,;雪花无求,无求则品高,;雪花有容,有容乃大,;雪花无私,无私则不贪,。

①容大千世界,六合八荒②滴水石穿,成冰成铁③只有奉献,没有索取,但为润物,不求得失④澄明晶莹,一干二净,但为助人,不求显贵A.②④①③B.④②①③C.③①②④D.③①④②5.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望长城/内外B.惜秦皇/汉武C.只识弯弓/射大雕D.看/红装素裹6.下列关于诗词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分行的主要根据是节奏,而不是内容。

B.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以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等,它始于唐,盛于宋。

C.古人根据字数的多少,把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类型,《沁园春·雪》属于中调。

D.“沁园春”是词牌,它规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雪”则是这首词的标题。

部编最新版九年级上册第1课《沁园春雪》同步练习

部编最新版九年级上册第1课《沁园春雪》同步练习

部编最新版九年级上册第 1 课《沁园春雪》同步练习部编最新版九上第 1 课《沁园春 ?雪》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部分1、下边加点字注音完整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莽莽 (mǎng).B. 妖娆 (r áo).C. 风骚 (s āo).D. 数风流人物 (sh ù).格外 ( f ēn).稍逊 (x ùn).成吉思汗 ( hàn).今朝 (zh āo).2、下边句中加点词语解说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 引无数英豪竞折腰折腰:哈腰行礼,这里是倾倒的意思..B. 格外妖娆妖娆:娇艳美好..C. 略输文采文采:本指文学才干。

这里指政治才能。

....D. 数风流人物风流人物:指游手好闲的人,多用于贬义。

3、 (2017·湖南娄底中考)以下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嫦娥奔月、夸父追日、女娲补天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用口耳相传的传说,诉说着对深沉而神奇的太空的神往。

B.一粒种子改变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的优秀贡献众所周知,杂交水稻的出生地就在湖南。

C.在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侯勇扮演的赃官赵德汉把“小官巨贪”的角色演活了。

D.聊起近来读什么书或喜爱什么作品时,极罕有人提到《聊斋志异》《红楼梦》《骆驼祥子》等文学经典,这类现象的确令人担忧。

4、 (2017·山东莱芜中考, 2 分 )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A .4 月 20 日,“齐鲁时代模范”公布仪式在济南举行,山东省委宣传部追授莱芜市明利特点蔬菜栽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明利同志“齐鲁时代模范”荣誉称呼。

B.“一带一路”国际顶峰论坛在北京举办,沿线国家共商合作大计,共享合作成就,共建合作平台,为解决目前生界和地区经济面对的问题找寻解决方案。

C.经过“阿尔法围棋”的成功,让人们更为清楚地认识到,人工智能势必引起新一轮的家产创新与改革。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沁园春·雪》同步练习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沁园春·雪》同步练习附答案

1《沁园春·雪》同步练习附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 给加点的字注音。

莽莽( mǎng ) 分外( fèn ) 妖娆( ráo )稍逊( xùn ) 风骚( sāo ) 成吉思汗( hán )数风流人物( shǔ)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须晴日须:等到(2)分外妖娆妖娆:娇艳美好(3)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折腰:弯腰行礼,这里是倾倒的意思(4)一代天骄天骄:天之骄子(5)只识弯弓射大雕弯弓:拉弓(6)俱往矣俱:都(7)数风流人物风流人物:这里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D )A.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C.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D.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解析:D.“成吉思汗”是铁木真的尊号,中间不能停顿。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C )A.词,又称长短句,按字数不同一般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到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

B.“秦皇汉武”中的“秦皇”指的是秦始皇嬴政,“汉武”指的是汉武帝刘彻;“唐宗宋祖”中的“唐宗”指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宋祖”指的是宋太祖赵匡胤。

C.“风骚”原指《尚书》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D.“沁园春·雪”中“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

(解析:C.《国风》出自《诗经》。

)5.按提示默写句子。

(1)词中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词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化静为动,描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3)词中由写景过渡到议论的句子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6.综合性学习。

(1)欣赏毛泽东手书的《沁园春·雪》,下列对其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B )A.笔断意连,牵丝不断B.和谐匀称,端庄整齐C.大小错落,粗细相间D.劲健雄峻,神韵飘逸(2)班级准备举行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为主题的班会,同学们想出了一个上联,请你从下列短语中选用四个组成下联。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 1《沁园春·雪》(解析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 1《沁园春·雪》(解析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沁园春·雪》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分外.()妖娆.()折.腰()稍逊.()今朝.()成吉思汗.()【答案】Fèn ráo zhé xùn zhāo hán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沁.园春(qìn)上阕.(jué)惟余(只剩下)B.莽.莽(mǎnɡ)妖娆.(ráo)莽莽(无边无际)C.折.腰(zhé)稍逊.(xùn)略输(稍差)D.滔.滔(tāo)风骚.(sāo)俱往矣(都已经过去了)【答案】A【解析】“阕”应读què。

3.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风骚骚动骄奢骄美B.分析折腰欣赏拆散C.大雕雕刻凋零倜傥D.腊月蜡象蜡烛喇叭【答案】A【解析】A项中“骄美”应为“娇美”。

4.下列诗句中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B.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C.欲/与天公/试比高。

D.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答案】C【解析】欲与天公/试比高。

5.“惟余莽莽”中“莽莽”和“顿失滔滔”中“滔滔”的意思是()A.无边无际河水流动B.白雪波涛C.白雪一片河水流动D.无边无际波涛滚滚【答案】D6.“惜秦皇汉武”中“惜”的意思是()A.爱惜 B.珍惜 C.叹息 D.可惜【答案】D7.下列语句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A.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B.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C.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D.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答案】D8.填空。

(1)本文揭示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过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稍逊风骚”中“风骚”本来指______________,这里指______________。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雪优化训练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雪优化训练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雪优化训练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妖娆..()分.外()风骚.()折.腰(天骄.()红装素裹.()惟馀莽莽.()答案:yāoráo fèn sāo zhéjiāo guǒmǎ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风骚骚动骄奢骄美B.分析折腰欣赏C.大雕雕刻凋零倜傥D.腊月蜡象蜡烛瓦喇提示:A答案:A3.“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的节奏是(A.引/无数英雄/竞折腰B.引/无数/英雄/C.引无数英雄/竞折腰D.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提示:“引”是动词,与后面构成动宾关系。

“无数英雄”与“竞折腰”又构成主谓关系。

根答案:A4.(1)“沁园春”是_______,“雪”是_______(2)本文揭示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过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把静景写成动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3)“稍逊风骚”中“风骚”本来指______________,这里指______________。

提示:参考答案:(1)词牌名(2)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3)《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文学才华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山舞银蛇:一代天骄:风流人物:答案: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指称雄一世的人物本文指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2.(1)望长城内外,______________;大河上下,______________(2)须晴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4)俱往矣,______________答案:(1)惟馀莽莽(2)看红装素裹(3(4)数风流人物3.这首词运用的表达方式是(A.上阕侧重写景,B.C.D.上阕侧重写景,下阕侧重议论抒情。

提示:此题考查我们对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理解。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沁园春.雪》练习及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沁园春.雪》练习及答案

(4) 请你运用下面提供的词语,写一段描写雪的文字, 80字左右,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4分) 旋转 腾飞 纷纷扬扬 粉妆玉砌
示例:窗外,成片的雪花凌空飘洒,忽而如舞蹈般旋转 ,忽而骤然腾飞,轻灵灵地在带着寒气的黑夜里,悄然 舞动而不带半点声息。远处的屋舍掩藏在纷纷扬扬的雪 幕里,只能依稀看见一排排松树粉妆玉砌的轮廓。
还需要注意一些朗读细节。 语速:上阕的“望”和下阕的“惜”要有较
长停顿。“须晴日”和“俱往矣”语速要慢。“ 还看今朝”要用拖音来读……
重音:“分外”“多娇”等要重读,“惜” “略”“稍”“只”需轻读……
表情:微笑、从容、自信,傲视一切。 动作:想象自己站在至高点上俯瞰祖国江山, 身形要挺拔,气度要雄健。
例3 这首词的韵脚依次是:飘、__滔____ 、__高___
、娆



______、娇、______、______、______ 、朝。
基础训练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大河上下,顿失tāo tāo( 滔滔
)。
(2)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yāo ráo( 妖娆
)


(3)引无数英雄jìng( 逊 (4)唐宗宋俱祖,稍xùn(
2.根据课文填空并自选角度,从下面所填语句中任选其 一作简要赏析。 (1)《沁园春·雪》中概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 _北__国__风__光_______,__千__里__冰__封__,__万__里__雪__飘____。 (2)《沁园春·雪》中描写作者想象中的景色的句子是: _须__晴__日______,看__红__装__素__裹____,_分__外__妖__娆______。
(3)阅读下面与雪有关的诗句,谈谈作者分别借雪所表达 的情感或内容。(3分) ①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 其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沁园春·雪一、基础运用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zhuāng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cǎi;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娇,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给加着重号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妖娆.(ráo) 成吉思汗.(hán)文cǎi(采) 红zhuāng(装)素裹(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天娇”,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天骄”。

(3)文中“惟余莽莽”的“莽莽”的意思是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俱往矣”的“俱”的意思是都。

(4)这首词主要运用了对偶、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2.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姐姐的拉丁舞跳得很好,身姿妖娆(风骚妖娆强劲),别有一番风情。

(2)这位模特着一身红裙在雪地上摆出各种专业姿势,远看更是红装素裹(银装素裹红装素裹红白相间),靓丽无比。

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D)【详见本课“学法点津”】A.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C.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D.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解析:D.“成吉思汗”是铁木真的尊号,中间不能停顿。

)4.文学常识填空。

(1)词,又称长短句,按字数一般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到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

(2)“秦皇汉武”中“秦皇”指秦始皇嬴政,“汉武”指汉武帝刘彻;“唐宗宋祖”中“唐宗”指唐太宗李世民,“宋祖”指宋太祖赵匡胤。

(3)“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

5.按提示默写句子。

(1)词中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词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化静为动描写北国雪景的诗句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3)词中由写景过渡到议论的诗句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6.中华大地,英才辈出。

为了弘扬中华儿女的优秀品质,班级举行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主题班会。

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拟写标语】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主题标语。

【示例一】说风流人物,传丰功伟绩。

【示例二】学风流人物,做国家栋梁。

(2)【活动设计】老师为这次班会设计了两项活动,请你再补充两项。

①排风流人物座次②讲风流人物故事③诵风流人物诗文④评风流人物功过(3)【人物推介】阅读下面这位“风流人物”的相关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潘建伟,中国科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安徽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

2017年12月入选“自然”十大科学人物,获称“量子之父”。

潘建伟长期从事量子光学、量子信息、量子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对量子通信等研究有创新性贡献,是该领域国际著名学者。

2017年度安徽十大新闻人物评委会给他的颁奖词是: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世界首条千公里级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无比珍贵的每一个“第一”背后,都闪耀着他的智慧和汗水。

在量子世界里“纠缠”,在科研道路上精进,被称为“量子之父”的他,必将让中国量子科学再攀高峰、“领跑”世界。

①处画线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应将第一个引号改为书名号。

②处画线句子语序不当,应将“无比珍贵的”和“每一个”对调位置。

二、课内精读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7.词的开头“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这三句总写北国雪景,把读者引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

8.上片内容主要由哪个字统领?它统领的内容有什么特点?上片内容主要由“望”字统领,它统领的内容展现了长城、黄河、山脉、高原这些最能反映北国风貌的雄伟景观,突出了祖国地域广袤、景象奇伟的特点,也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雄伟的气魄。

9.下片“惜”字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一个“惜”字,定下对历史英雄人物的评论基调,“惜”中既褒奖肯定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的雄才伟略和他们对历史的影响,又批判否定了他们长于武功短于文治的不足,饱含惋惜之情。

10.上下两片的表达方式有何不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上片以描写为主,下片以议论抒情为主。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使主题更加鲜明突出,从而达到强烈感人的艺术效果。

三、拓展赏析春雪刘白羽①入春以来,接连下了几场大雪。

每次看到这一片白茫茫的世界,心头总涌出无限的欣喜。

②我生在北国,从小爱看雪。

少年熟诵“为嫌诗少幽燕气,故向冰天跃马行”的诗句,至今记忆犹新。

今年正月初三那头一场春雪,我住在高楼上,从窗上望出去,阳台栅栏上堆积着厚绒绒的一层雪,是那样温润滋融,带来清新的春的消息。

天清气朗,从我这窗口,可一目望到苍翠的西山。

而这一天,北京城一片洁白,一望无际、鳞次栉比的积雪的屋脊,黑白相间,构成一幅十分别致的画,好看极了。

③这春雪,引起我喜悦,引起我深思。

我静静伫立窗前久久凝望,我想起我一生中难忘的几场春雪。

④在延安搞大生产的那个早春,那是如何艰苦而雄伟的时代呀!我们为了战胜饥饿,为了把火与血的战斗进行下去,但等天暖,我们就要开荒下种。

恰恰在这个时候,一场大雪忽然从空中飘飘扬扬洒落下来。

我奔出窑洞,用炽热的两颊,迎接冰冷的雪花。

我写了一篇小文章,其中有这样的意思:雪,一点一滴深深渗入土地,滋润着种子,让它早日发芽。

我现今还记得那年的春朝,曙光微放,延安山岭上这里,那里,一行行蜿蜒蠕动的人影。

然后,飞扬的锄头,挥洒的汗水,令人真正体会到“劳动人民创造新世界”的畅快。

⑤已近三月末,早该下雨,谁知今早起来一看,又是一场好雪。

大概因为温度上升,雪花都粘连在树身上,远远近近的树木,有如一丛丛雪白的白珊瑚,好看得很。

这雪树使我想起另一段艰苦而雄伟的生活,那是东北解放战争最困难的时候。

松花江边,二三月还是满天风雪,雪深没膝,行军人,一脚拔上来,一脚陷下去,尽管是零下四十度的严寒,由于艰难跋涉,却还是一身热汗淋漓。

但一眼看见东北人叫作“树挂”的奇景,一株株树从树身到每一纤细枝条,都像冰雪精雕细刻出来的,晶莹婀娜。

我就带着这美的心境穿过风雪,走进硝烟,这又是何等英雄而豪迈的生活啊!⑥而今年这几场雪,一次比一次更接近温暖的阳春。

这纷纷扬扬的雪花啊,它,似乎在催着我飞马扬鞭、冲击向前。

⑦我静静地凝视着,这春雪啊,一点动静也没有,绵绵落了一夜,又绵绵落了一天,这雪多么洁白纯净,如花似玉。

当我从窗口望着白杨树,我却被一种天工造化,神妙奇绝的景象所惊住。

原来,白杨树身、树枝上融化得发温发黑,已经静悄悄地长出梢头的茸茸嫩蕊上却沾着雪,像千千万万点洁白的花,那样密,那样美。

一刹那间,我仿佛到了苏州的香雪海,看见千树万树的白梅。

今天,只有今天,这绵密的春雪,使我竟暂时忘记了我心头上呼啸的暴风雪,使我更加深沉地喜爱起春雪来了……没一点风,我静静走到一株高大的白杨树下,一片积雪、又一片积雪,从树顶上扑突一响,扑突一响,跌落下来,立刻溶入潮湿的黑土。

我忽然想起“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当然,用落花比拟雪花很不确切,可是,以生命肥沃着大地的雪花,不正在催发着即将开放的春花吗?(摘自《刘白羽散文集》,有删节) 11.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哪些时段的春雪?作者的感受分别是怎样的?(3分)【概括文章内容】①延安大生产运动时期的春雪,感受是畅快;②东北解放战争时期的春雪,感受是豪迈;③今年正月初三的春雪,感受是欣喜。

(每点1分)12.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

(6分)【赏析关键句子】(1)我奔出窑洞,用炽热的两颊,迎接冰冷的雪花。

(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3分)动作描写,(1分)“奔”“迎接”等动词写出了“我”动作的迅速、亲切,(1分)表现了春雪到来时“我”惊喜与热切的心情。

(1分)(2)原来,白杨树身、树枝上融化得发温发黑,已经静悄悄地长出梢头的茸茸嫩蕊上却沾着雪,像千千万万点洁白的花,那样密,那样美。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3分)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白杨树的嫩蕊沾着雪的状态比作“洁白的花”,(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杨树在春雪中已萌生嫩蕊的美好情态,富有生机和活力。

(1分) 13.第③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3分)【段落作用】承上启下(过渡)。

(1分)“这春雪,引起我喜悦,引起我深思”总结上文眼前春雪给“我”的感受;(1分)“我静静伫立窗前久久凝望,我想起我一生中难忘的几场春雪”引出下文对以往春雪的回忆。

(1分)14.文章多处引用古典诗歌,这样写有何好处?(3分)【引用的作用】引用古典诗歌,生动具体地描写春季雪景,(1分)抒发作者对春雪的深厚感情,(1分)也增添了文章的诗情画意。

(1分)四、微写作15.课文采用多种修辞手法来写景,并融情于景,实现了情与景的交融。

请你任选一处景物进行描写,融入自己的心情,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

(150字左右)【课文片段在线】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写法分析】上阕采用对偶、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形象地勾画出一幅北国严冬雪景图,句句洋溢着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要做到情景交融,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在写景的同时叙写自己的感受;二是把自己的情思完全融入所描绘的景物中,表面看起来似乎是客观的写景,但字里行间蕴含着深情。

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对偶、排比、反复等,要根据具体表达的需要选择使用。

【例文】仰首望天,星光熠熠,横亘的银河似乎是舞女卸下的一条衣带。

风过处,一阵清凉,使人想起热情沸腾的夏季已经在检点着她的残妆了。

繁华似梦,梦也不长,红灯下喧闹的欢乐中,谁又顾到灯残后的寥落?——人们终于迎来了新秋,迎来了这楚楚动人的新娘子一样的新秋。

秋山,变得丰腴起来;秋水,变得温柔起来;秋风,变得凉爽起来;秋云,变得淡远起来。

现代诗歌诵读节奏【典型例题】用“/”划分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参考答案】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技法点睛】1.理解句意,根据句意划分节奏,如:须/晴日(等到天晴)。

2.根据语意划分节奏,即相连的词或词组不能划断,如:长城、成吉思汗、今朝。

3.借助语法知识划分节奏。

①主谓之间要停顿,如:江山/如此多娇。

②动宾(补)之间要停顿,如:数/风流人物;山舞/银蛇。

③关联词前后一般要停顿,如:假如/我是一只鸟。

④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如:望/长城内外。

⑤骈句(排比句)的朗读节奏上下、前后句是相同的。

如:略输/文采;稍逊/风骚。

【习题链接】见“积累运用”T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