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对截瘫患者身心康复及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合集下载

康复护理对高位截瘫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康复护理对高位截瘫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康复护理对高位截瘫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高位截瘫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2月-2019年6月收治的高位截瘫患者共64例,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康复护理的内容,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康复护理可以改善高位截瘫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进一步促进了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康复护理;高位截瘫;术后护理;生活质量;并发症高位截瘫是指人体脊髓以下部位出现行为和感知的障碍性疾病,具有病程长、恢复慢的特点[1]。

高位截瘫患者由于病情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丧失了基本的自理能力,在治疗期间需要长期卧床,因而也容易产生压疮、泌尿系统感染、便秘、肌肉萎缩等多种并发症状[2]。

高位截瘫患者若在术后护理不当,很容易导致病情恶化发展,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可能会让患者产生轻生的念头。

在此,笔者选取我院64例高位截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康复护理在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情况。

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12月-2019年6月收治的高位截瘫患者共64例,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45.7±6.4)岁;观察组男22例,女10例,年龄23~67岁,平均年龄(46.3±7.1)岁。

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的对比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分别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康复护理的内容。

1.2.1对照组。

在患者转入病房后,护理人员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和引流液的变化情况,并予以温度、湿度适宜的病室环境护理,指导患者正确用药,若患者出现其他不良反应后及时上报,并配合医生做好针对性处理。

截瘫患者的康复目标

截瘫患者的康复目标

截瘫患者的康复目标截瘫患者的康复目标截瘫是指身体下半部分完全或部分瘫痪的一种严重残疾。

截瘫患者需要进行长期的康复治疗,以恢复身体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介绍截瘫患者的康复目标。

一、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包括如下几个方面:进食、穿衣、洗漱、大小便等。

对于截瘫患者来说,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都需要重新学习和适应,因为他们失去了部分或全部肌肉控制能力。

在康复治疗中,医师会根据患者的情况设计相应的锻炼计划,帮助他们逐步恢复基本生活自理能力。

例如,通过手臂和手指运动锻炼来提高握筷和刀叉的能力;通过坐立训练来增强平衡感和稳定性;通过膝关节弯曲和伸展训练来帮助穿鞋和裤子等。

二、行走和站立能力的恢复行走和站立是截瘫患者康复治疗的重点。

通过逐步训练,患者可以逐渐恢复站立和行走的能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交活动能力。

在康复治疗中,医师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不同的锻炼计划。

例如,对于下肢完全瘫痪的患者,可以进行电刺激治疗、被动运动训练、主动运动训练等;对于下肢部分瘫痪或轻度麻痹的患者,可以进行平衡感和稳定性训练、步态训练等。

三、心理社交能力的提高截瘫患者在长期康复过程中往往会面临心理问题,例如失落、焦虑、抑郁等。

因此,在康复治疗中,除了身体功能恢复外,还需要关注心理社交能力的提高。

医师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社交技巧培训等方式来帮助患者调整自己的情绪和态度。

同时,在康复过程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参加社交活动,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心理社交能力。

四、职业和教育能力的提高截瘫患者在恢复身体功能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如何提高自己的职业和教育能力。

这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还可以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在康复治疗中,医师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相应的职业和教育计划。

例如,对于有一定残疾但仍有一定工作能力的患者,可以进行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对于年轻患者,可以进行学历提升等。

结语截瘫是一种严重残疾,需要长期康复治疗。

康复护理对高位截瘫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康复护理对高位截瘫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康复护理对高位截瘫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发表时间:2015-11-05T15:10:22.163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17期作者:袁碧慧[导读] 贵州省德江县人民医院康复科 565200 对高位截瘫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改善高位截瘫患者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贵州省德江县人民医院康复科 565200)摘要:目的:评价高位截瘫患者术后采用康复护理对生活质量变化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4 年3 月至2015 年5 月在我省的三家医疗机构收治的高位截瘫患者152 例,随机分为康复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76 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康复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术后专项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效果及相关并发症的相关情况。

结果:康复护理组的康复护理有效率及并发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高位截瘫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改善高位截瘫患者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康复护理;高位截瘫;术后生活质量【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7-0392-01 高位截瘫一般是指机体的脊柱骨折致骨髓损伤引起的严重创伤病症,表现为病程长、恢复慢、生活不能自理[1]。

此类疾病常由外伤引起,并且术后长期卧床恢复,给患者从心理到生理上都带来改变,所以术后的康复护理对患者机体康复和回归社会属性尤其重要。

取2014 年3 月至2015 年5 月在我省的三家医疗机构收治的高位截瘫患者152 例,术后予以行系统性的康复护理干预,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取2014 年3 月至2015 年5 月在我省的三家医疗机构收治的高位截瘫患者152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6 例。

截瘫患者康复指导论文

截瘫患者康复指导论文

截瘫患者的康复指导[摘要] 目的探讨截瘫患者的康复护理措施,提高其生活质量。

方法对11例完全性截瘫患者的康复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

结果 11例完全性截瘫患者经过康复指导和护理,功能恢复高于预期,心理健康且能较好的适应社会。

结论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患者科学康复,坚持功能锻炼,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 截瘫;康复;心理健康;功能锻炼[中图分类号] ]r47[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001-02截瘫是指脊柱发生损伤后,受伤平面以下双侧肢体的感觉、运动、反射等功能丧失的一种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以主动运动功能障碍为主,多因创伤性脊柱骨折所引起[1]。

该病一般发病急、病程长且恢复较慢,容易发生并发症,如褥疮、肺部感染等,这不但给患者的肉体和心灵带来巨大痛苦,也给家庭带来很大的负担[2]。

因此,加强此类病人的康复指导和护理以尽快促进患者身心恢复及提高生活质量就尤为重要。

本院康复科2007年6月-2010年5月收治完全性截瘫患者11例,对患者进行科学的康复指导并提供优质服务,康复效果明显,增加了患者满意度。

现将在临床实践中的康复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1例,均为男性,年龄39-70岁,平均54.28岁。

所有病例均经ct或mri检查确诊,临床医学诊断为完全性截瘫。

11例截瘫患者,均为工作中突发的外伤性截瘫。

10例是病发当时临床医学直接诊断为完全性截瘫,1例由不完全性瘫转至完全性截瘫。

其中胸12椎体陈旧性骨折并截瘫3例,胸4、胸5椎体陈旧性骨折并截瘫1例,腰1椎体陈旧性骨折并截瘫4例,胸12腰1椎体陈旧性骨折并截瘫2例,胸12腰1椎体压缩性骨折并截瘫1例。

1.2 结果 11例完全性截瘫患者借助轮椅达到日常生活基本自理,功能恢复高于预期且心理健康,能较好的适应社会。

2 康复2.1 鼓励功能锻炼向患者说明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人潜在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身体的某一部分功能缺失,完全可以靠其它部分的功能来代偿。

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与生活质量相关研究

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与生活质量相关研究

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与生活质量相关研究刘莉莉【摘要】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rehabilitation and life quality in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Methods To select 86 cases of hemiplegic patients from May 2015 to May 2016 and divide them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treatment,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rehabilitation therapy, their life quality were evaluated from 1 month, 2 months, 3 months.Results After 1 month, two groups patients’ life quality had no significant d ifference (P > 0.05), after 2 months, 3 months, observation group life quality were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Treatment of hemiplegia patients can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improve their life quality.%目的:分析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偏瘫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康复治疗,分别于入院时、治疗1个月、治疗2个、治疗3个月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

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与生活质量相关研究

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与生活质量相关研究

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与生活质量相关研究作者:高海龙来源:《养生保健指南》2016年第04期【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偏瘫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康复治疗与生活质量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从2014年4月到2015年7月,选取我院63例偏瘫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用随机数据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采用综合性康复疗法与单纯内科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性康复治疗与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相比,在入院时、治疗1个月和治疗2个月时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3个月时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偏瘫;康复治疗;生活质量偏瘫是存活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存在的严重后遗症之一,其症状主要表现为一侧上下肢的运动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水平。

特别是偏瘫恢复过程中生理、心理和身体等诸多因素均会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不良影响,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水平 [1]。

所以如何在基层医疗机构中提高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已经成为目前临床上探讨的热点话题。

鉴于此,本文通过对比采用综合性康复疗法与单纯内科治疗两种方案得到了一些结论,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4月~2015年7月我院的63例偏瘫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其中男37例,女26例。

年龄41-82岁,平均年龄为(68.8±2.5)岁。

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34例患者,男25例,女9例,平均年龄为(67.6±1.3)岁;对照组29例患者,男12例,女17例,平均年龄为(69.8±0.9)岁。

两组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标准纳入标准:经医师确诊为偏瘫的患者。

截瘫的康复训练

截瘫的康复训练

机器人辅助康复
生物反馈技术
未来康复技术的可能性
未来康复训练的研究方向
要点三
神经可塑性研究
深入探讨神经可塑性的机制,研究如何增强截瘫患者的神经可塑性,提高康复效果。
要点一
要点二
综合康复策略研究
针对不同截瘫患者的具体情况,研究综合性的康复策略,包括物理、职业、心理等方面的干预措施。
康复效果评估研究
开展多学科交叉的康复效果评估研究,建立更为科学的康复效果评估体系,为患者提供更为个性化的康复指导。
康复治疗的主要手段
康复治疗的注意事项
根据截瘫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
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定期评估治疗效果
注重患者自我管理
与患者家属沟通
康复治疗过程中需定期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鼓励截瘫患者积极自我管理,提高康复治疗效果。
康复治疗师应与患者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促进患者的康复。
针对肌肉、骨骼和关节的功能障碍,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包括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平衡和协调性训练等。
运动功能康复
针对感觉神经受损导致的触觉、温度觉、压力觉等感觉缺失,进行感觉再训练和感觉输入训练。
感觉功能康复
针对注意力、记忆、思维等认知障碍,进行认知再训练和注意力训练等。
认知功能康复
针对情绪障碍、抑郁等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心理咨询和治疗等。
xx年xx月xx日
《截瘫的康复训练》
目录
contents
截瘫的概述截瘫的康复训练截瘫的康复治疗截瘫的康复心理辅导截瘫的康复社会支持截瘫的康复未来展望
01
截瘫的概述
截瘫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脊髓损伤,导致从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感觉和运动功能完全或部分丧失,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泌尿及生殖系统功能障碍。

综合康复疗法对颈椎损伤并截瘫患者术后生活能力的影响

综合康复疗法对颈椎损伤并截瘫患者术后生活能力的影响

综合康复疗法对颈椎损伤并截瘫患者术后生活能力的影响【摘要】目的分析综合康复疗法对颈椎损伤并截瘫患者术后生活能力的影响。

方法于2020年11月-2022年10月开展研究,将本院收治的70例颈椎损伤并截瘫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5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联合综合康复疗法干预。

对比干预效果。

结果观察组干预后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综合康复疗法可提升颈椎损伤并截瘫患者术后生活能力。

【关键词】颈椎损伤;截瘫;生活能力;综合康复疗法【 Abstract 】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on postoperative living ability of patientswith cervical spine injury and paraplegia. Methods From November 2020to October 2022, 70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ine injury and paraplegia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35 patients each.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bservation group combined with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intervention. The effect of intervention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ADL scor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after intervention (P<0.05). 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can improve the postoperative living ability of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ine injury and paraplegia.【 Key words 】 cervical spine injury; Paraplegia; Ability to live;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herapy颈椎损伤导致的截瘫是指在损伤平面以下,导致部分或所有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复治疗对截瘫患者身心康复及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作者:陈阳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5年第27期【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截瘫患者身心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6月-2015年2月收治66例外伤性截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口服药物、针灸、推拿、理疗、康复锻炼等康复治疗。

观察所有患者在治疗后临床疗效,并采用Barthel指数法以及抑郁、焦虑评分对截瘫患者的身心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评价。

结果:本组66例患者经康复治疗后,显效51例,好转9例,无效6例。

治疗后患者的Barthel指数治疗后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SAS、SD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截瘫;康复治疗;临床研究;心理健康中图分类号 R49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27-0011-03【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impacts of rehabilitation therapy in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recovery and life quality of paraplegia patients.Method:66 traumatic paraplegia patients treated from June 2012 to February 2015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all the patients received th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like oral drugs, acupuncture,massage,physiotherapy,rehabilitation exercise,etc.The clinical efficacy after treatment was observed.Based on Barthel index, the impact of rehabilitation in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recovery and life quality of paraplegia patients and the scores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was evaluated.Result:There were 51 effective cases,9 improved cases and 6 invalid cases.Barthel index and SAS,SDS after treatmen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efore(P【Key words】 Paraplegia; Rehabilitation therapy; Clinical study; Mental healthFirst-author’s address:The People’s Hospital of Anyue,Anyue 642350,Chinadoi:10.14033/ki.cfmr.2015.27.005截瘫的致病原因可分为:(1)外伤所致截瘫,脊柱骨折、脱位使神经受到损伤而无法正常活动;由于近年来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与自然灾害的频频发生,使得外伤性截瘫患者量逐年增加。

(2)结核所致截瘫,脊柱结核或结核中毒症状,病变多发生在胸椎或颈椎,表现为痉挛性瘫痪。

(3)肿瘤所致截瘫,多见于椎体血管瘤、椎体巨细胞瘤。

(4)转移瘤所致截瘫,有原发肿瘤治疗史,截瘫症状缓慢逐渐出现,病程缓慢。

制定一套系统而又科学的康复治疗方案,可以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从而最大限度地使患者利用残存的能力进行自理,以便能够重返社会[1-2]。

为切实探讨系统康复治疗对截瘫患者的身心康复及生活质量影响,本研究选取笔者所在医院骨科收治的66例截瘫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并对治疗前后做临床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骨科66例患者,皆为2012年6月-2015年2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外伤性截瘫后康复治疗,其中男43例,女23例;年龄17~69岁,平均(44.9±3.6)岁,病程1~8年,平均(3.6±1.8)年。

受伤原因:交通事故48例,高空坠落伤12例,重物砸伤6例。

损伤部位:腰椎损伤42例,颈椎损伤13例,胸椎损伤8例,胸腰椎联合损伤3例。

ASIA损伤分组:A级12例,B级8例,C级38例,D级8例。

所有患者均经CT及/或MRI检查确诊。

1.2 方法对所有截瘫患者进行系统、科学的口服药物、针灸、推拿、理疗、康复锻炼指导等康复治疗,具体做法如下。

1.2.1 口服药物治疗患者在进行截瘫手术治疗后,卧床恢复阶段可给予神经生长因子、可维欣等神经营养药物,同时配合笔者所在医院骨科自拟活血化瘀中药治疗,药物组成包括:牛膝、远志、熟地黄各20 g,泽泻、茯苓、丹皮各10 g,巴戟天、肉桂、三七、枳壳、川芎、续断、延胡索各15 g,1剂/d,分早、晚2次服用。

1.2.2 针灸治疗主穴选取命门、腰阳关、肾俞、腰俞、涌泉、关元、八髂,配穴先取环跳、委中、承扶、承山、昆仑、阳陵泉、太冲、绝骨、足三里[3]。

如患者为高位截瘫则应配合极泉来治疗,根据患者的症状及脉象来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了解,针灸时可在促进患者截瘫恢复的同时,选取必要穴位来调节患者心情,畅通脾胃,补肾健骨等,更好的加强治疗效果。

1.2.3 推拿治疗对截瘫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时,患者取仰卧位,主要使用的推拿手法为揉法和滚法。

对患者进行全身放松,松弛肌肉,按摩时可对足三理、三阴交、血海、关元、气海及针灸穴位进行按揉,顺序则为由上向下、由内向外,并依次活动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及踝关节。

然后,患者取俯卧位,以同样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推拿治疗,每次治疗时间为30 min,每周进行3次推拿治疗。

1.2.4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以中、低频脉冲电流治疗和电磁波红外线治疗为主。

仪器则选用北京全日康J48A电脑治疗仪。

治疗强度控制主要以患者的疼痛忍受程度来决定,不痛为宜,并尽量保证肌肉收缩达到10~15次,治疗时间为30 min/次,频率为1次。

同时运用电子波红外线设备照射患者的损伤部位,每次照射时间为30 min,1次/d。

1.2.5 康复锻炼适当的功能锻炼可以促进患者机体的功能恢复,从而有效的避免了肌肉萎缩的发生。

笔者所在科室通过多年的康复锻炼经验制定了一套系统、科学的锻炼方法,每天指导患者进行2次锻炼,每次持续1 h。

1.3 疗效评价标准根据治疗标准,显效:治疗后患者的损伤平面以下感觉恢复,排便功能自控,有显著恢复;好转:损伤平面以下几个感觉或个别肌肉恢复,排便基本能够自控;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应用Barthel指数评分表对患者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功能进行评价,评分越高表明恢复情况越好。

应用焦虑、抑郁评分量表(SAS、SDS)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情况进行评价。

分值0~100分。

根据SAS标准,正常:小于50分;轻度焦虑:50~59分;中度焦虑:60~69分;重度焦虑:大于69分。

根据SDS标准,正常:小于53分;轻度抑郁:53~62分;中度抑郁:63~72分;重度抑郁:大于72分[4-5]。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2 结果2.1 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比较本研究所纳入的66例截瘫患者在进行康复治疗后,显效51例(77.3%),好转9例(13.6%),无效6例(9.1%)。

Barthel指数评分,治疗前为(25.8±4.2)分,治疗后为(62.3±6.6)分,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2 本组不同分级患者在治疗前后SAS、SDS评分对比治疗后各分级患者SAS、SD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3 讨论对外伤性截瘫患者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则能够有次地改善其预后,促进其恢复[6]。

截瘫是临床治疗中较为困难的疾病,目前国际医疗技术还没有完全将截瘫治愈的方法,但是有效的康复治疗可以减少并发症、肌肉萎缩、神经粘连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还能够有次地促进其衰老细胞脱落,有效地改善皮肤呼吸,并且还能够疏通汗腺和皮脂腺[7]。

因截瘫患者的病程较长,而住院时间较短,往往病情较重,家庭环境也很重要,良好的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建立强大的信心,坚持做好康复训练。

在患者出院后嘱其继续进行康复训练,出院前对患者进行详细的康复训练讲解,对患者出院后的继续康复训练有帮助。

出院后的电话随访也是后续帮助患者进一步康复的重要方法[8]。

本研究对66例外伤性截瘫患者的康复治疗显效51例(77.3%),好转9例(13.6%),无效6例(9.1%);Barthel指数评分,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SAS、SD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参考文献[1] 郭彦华.综合康复治疗58例外伤性截瘫患者的临床体会[J].黑龙江医学, 2014,38(5):572-573.[2] 张剑钧.外伤性截瘫18例中医康复治疗体会[J].光明中医,2011,26(11):2237.[3] 邢丹智,邢政.电针及穴位注射配合推拿治疗外伤性截瘫15例报告[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6):84,124.[4] 夏道宽,崔艳雷,王鑫,等.夹脊电针治疗外伤性截瘫的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6):41-42.[5] 任晓辉.综合康复治疗外伤性截瘫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4,20(35):54-55.[6] 马秋菊.定期电话随访对截瘫患者近期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9(6):111-112.[7]项桂芬.外伤性截瘫患者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0,29(6):92-93.[8]王敏,勾双艳,贾学勤,等.外伤性截瘫致小便障碍的康复治疗与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3):187-188.(收稿日期:2015-05-30)(编辑:何玉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