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患者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预防感染的护理体会
抗生素封管预防血液透析病人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致感染的效果观察与护理

抗生素封管预防血液透析病人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致感染的效果观察与护理全科护理2009年5月第7卷第5期中旬版(总第143期)学科的专业人员参与讨论,解决护理进程中的问题,鼓励了护士不断同意在职继续教育,提高了自身素养.健康教育路径表实际上就是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时刻表和计划表,有严格的工作顺序,有明确的时刻要求,使护士明白做什么,怎么做].有预见性地向病人讲解与手术有关的问题,如术后体位及饮食的采用,伤口疼痛的应对方式,消除病人对手术的恐惧感,护患沟通交流机缘增加,医患关系加倍融洽,病人对护士的满意度在不断提高.参考文献:[1]成翼娟.整体护理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83.[2]雪丽霜.日本临床路径管理的研究[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OOl,20(12):547.作者简介刘惠芳,彭志燕工作单位:417700,湖南省双峰县人民医院.(收稿日期:2009一O3—03)(本文编辑卫竹翠)抗生素封管预防血液透析病人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致感染的效果观察与护理农洪涛摘要:[目的]评价抗生素封管对深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预防作用,为临床制订预防感染的护理办法提供理论依据.[方式]选择31例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的血液透析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3例,采用肝素加头孢唑啉联合封管;对照组18例,采用单纯肝素封管.[结果]实验组1例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对照组2例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经比较不同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肝素加头孢唑啉封管对深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病无明显预防作用,严格无菌操作,增强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是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的关键办法.关键词:抗生素;肝素;封管;感染;深静脉;留置导管;血液透析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Cdoi:10.3969/j.issn.1674成立和维持良好的血管通路是保证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必备条件,动静脉内瘘是目前最理想的血管通路,是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赖以生存的生命线.但由于部份病人的血管条件差,动静脉内瘘无法成立或无法长期维持,因此深静脉留置导管已成为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血管通路不可缺'的方式.但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是其最主要和最多见的并发症之一_1'.重者要挟病人的生命,轻者影响医治,同时增加病人的费用和痛苦,因此预防导管感染有着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有研究显示,抗生素封管对预防导管相关感染有确切疗效[3].本研究重点评价抗生素溶液封管是不是确实有效,进一步探讨导管感染的预防办法,为深静脉置管血液透析病人提供更好的护理方式,减少导管感染的机缘.1资料与方式1.1一般资料2007年1月一2008年1O月在我血液净化中心行血液净化的长期深静脉置管病人31例,随机分为实验组(抗生素组)13例和对照组(肝素组)18例.实验组男8例,女5例;年龄51.6岁士17.8岁;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5例,慢性肾盂肾炎2例,糖尿病肾病5例,高血压肾病1例.对照组男12例,女6例;年龄50.9岁±18.2岁;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者7例,慢性.肾盂肾炎2例,糖尿病.肾病6例,高血压肾病3例.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病种,透析时刻,置管方式,置管部位等情形比较,不同无统计学意义.1.2方式1.2.1操作方式31例病人均采用Permcath带涤纶环双腔导管,在本科小手术室局部麻醉下实施.经锁骨下静脉入路,应用Seldinger技术,采用撕脱型扩张导管置入法.皮下导管部份4748.2009.14.015文章编号:1674—4748(2009)5B一1241—02 (即皮下隧道)长约15cm,涤纶环距导管皮肤出口处2cm~3 cm.1.2.2封管液实验组用肝素加头孢唑啉的混合液,浓度别离为50mg/mL和10mg/mL;对照组用肝素溶液,浓度为50nag/mL.剂量按照导管的容量而定.1.2.3导管开管与封管所有操作均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紧密观察穿刺口有无渗血,感染.每次透析时,导管口穿刺点均用碘伏消毒>3次,先取下导管动静脉接头处覆盖的纱布,铺上一次性消毒医治巾,再戴一次性无菌手套,前后用碘伏,75乙醇消毒动静脉接头,取下肝素帽,再次用碘伏,75乙醇消毒动静脉接头处.透析引血前应先抽出导管内保留的封管液及可能形成的凝血块约5mL并弃去,然后注入肝素盐水连接血路管开始透析,引血时注意勿将气体留在管内.透析结束后,戴一次性无菌手套封管,用碘伏消毒动静脉接头处,取下血路管.再次消毒动静脉接头处,先用20mL生理盐水冲洗管腔内血液,再用封管液封管.再次消毒动静脉导管接口,改换一次性无菌肝素帽,肝素帽外覆盖无菌纱布,并维持清洁妥帖固定.1.2.4导管相关感染的判定标准导管血行感染:有发烧或寒战等全身中毒症状,血培育分离出成心义的病原微生物,而无明显的其他感染灶.血培育阴性但毒血症症状明显,排除其他感染灶且拔管后所有症状减缓,临床诊断为血行感染.导管出口部位感染:导管出口部位2cm范围内有红,肿,热,痛,或有脓性分泌物或分泌物培育阳性.导管定植:导管腔内血液或导管顶部或皮下导管部份定量培育有微生物的显着生长≥103du/mL.病人表现为血液透析时接通血路后不久即有寒战,发烧.所有病人无论有无感染症状均进行血培育.CHINESEGENERALNURSINGMay,2009Vo1.7No.5B2结果(见表1)表1两组病人感染情形比较例次3讨论3.1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病机制及发病率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病主如果细菌经置管部位,导管接头侵入,污染液体的直接输入或远处感染血液传播.了解导管相关感染发病机制,就可以够有针对性的实施预防办法.有研究表明,采用庆大霉素,头孢唑啉等抗生素加肝素混合封管对预防导管相关感染有良好效果]. Rackoffe5]利用万古霉素加抗生素封管却没有预防效果.从理论上来讲,抗生素封管由于留在管腔内形成有效的局部药物浓度,对于抑制病原生长有必然作用,虽然导管腔内游离抗生素浓度进行性下降,由于抗生素黏附于导管腔内表面,即便导管腔内游离抗生素浓度很低,也能72h维持有效的杀菌浓度,故肝素加头孢唑啉联合封管可用于每周2次或3次规律性透析病人.本研究实验组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病率和对照组比较不同无统计学意义,这表明利用抗生素封管和增强护理是控制感染,降低导管相关感染发病率重要办法.说明本中心现行的相关导管护理办法对降低导管感染发病率有效.3.2预防导管相关感染3.2.1增强透析室环境的清洁与消毒透析室空气按期消毒,操作时避免人员走动.家眷不得进入,病人及外来的医护人员必需换鞋或戴鞋套方可进入;每次透析结束后均改换床单位;前一班透析结束后清场,消毒液拖地,空气消毒,开窗换气后再开始下一班透析.3.2.2规范操作,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所有操作均在严格无菌原则下按操作流程执行,增强病人皮肤及导管的消毒,尤其增强医护人员手的消毒,接触另一病人前必需洗手或用消毒液消毒双手并戴手套,因为手是医院感染传播的重要途径.3.2.3置管创口处的护理留置导管操作需由专业人员进行.维持导管出口清洁,干燥.局部天天或隔天换药,如敷料潮湿或污染及时改换.换药时注意观察创口处有无红肿,出血和插管是不是滑脱,发觉异样及时处置.在取下肝素帽前,严格消毒导管动静脉端表面,并用碘伏纱布包裹直至透析结束,特别强调导管动静脉接头在去除肝素帽后,当即用无菌纱布覆盖或连接无菌注射器或血路管,尤其在导管功能欠佳时,更应注意这一操作细节.肝素帽应一次性利用,导管皮肤出口及缝线处严格消毒并涂莫匹罗星软膏后覆盖无菌纱布并妥帖固定.导管留置位置和病人体位适当可减少导管血流不顺畅的发生率,减少透析进程中导管反复接卸或溶栓干与环节,可减少导管相关感染的机缘.本研究,实验组仅1例发生出口部位感染,因病人用手抓挠导管周围皮肤所致,经初期采用百多帮外用医治,利用2次或3次后感染减轻,7次后感染治愈.对照组2例发生导管相关感染,1例可能因导管留置位置和病人体位不妥使导管血流不顺畅反复接卸致使出口部位感染,经采用百多帮外用医治8次后感染治愈;另1例可能由于导管凝血溶栓反复接卸致使血行感染,病人出现寒战,发烧(37.9℃~39.2℃),但血培育未分离出病原微生物,无明显其他感染灶.经全身抗感染,导管出口局部采用百多帮外用医治并配合采用肝素加头孢唑啉联合封管医治1周后治愈,体温恢复正常.3.2.4增强教育,提高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由于大部份带管病人每周仅同意8h~12h透析医治,其余时刻均在家庭和社会中度过,所以指导病人学会导管的自我护理对于预防导管感染超级重要.指导病人维持置管处敷料及周围皮肤的清洁干燥,勿用手抓挠导管周围皮肤,维持口腔和鼻腔卫生,增强营养,增加机体抵抗力等.鼓励和指导病人正确地进行自我清洁,在伤口拆线后即可开始淋浴,淋浴前将导管头用纱布和保鲜膜密封,皮肤出口处用纱布或3M胶布覆盖,淋浴结束后用消毒液消毒,改换导管头和皮肤出口处敷料即可_6].3.2.5一次性血管路及透析器的应用既往血管路及透析器利用进程中所发生的并发症受多方面的影响,如水质污染或操作进程不规范等,都可引发细菌,内毒素的污染.本研究中所有对象均利用一次性透析器和血管路,在必然程度上减少了导管定植的发生.以为有效的预防办法很重要,因为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抗生素封管不是预防感染的唯一决定因素,对其他方面的有效控制能够明显降低感染率.所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无菌操作,增强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是减少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的关键办法.参考文献:[1]毛南如,杨海燕.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的预防[J].护理研究, 2004,18(8B):l48O.[2]张萍,袁静,陈江华,等.111例长期深静脉留置透析导管病人相关并发症的分析EJ].中华内科杂志,2004,43(3):198—200.[3]辛霞,常秀侠,李春梅,等.庆大霉素一肝素混合液封管预防血透CVCS感染的观察EJ].护士深造杂志,2005,20(9):856—857.[4]刘仕艳,汤颖,李荣英.等.抗生素封管预防血透患者I临时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感染的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2008,29(9):1112.[5]RackoffWR.A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oftheefficacyofahew arinandvancomycin[-J~.JPediatr,1995,127:147—151.[6]游怀舟,丁峰,薛骏,等.临时性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感染并发症分析[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5,5(5):266—269.作者简介农洪涛(1964一),女,主管护师,大专,从事血液净化护理工作,工作单位:530011,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收稿日期:2009—03—02)(本文编辑卫竹翠)。
永久性中心静脉置管血液透析12例的护理体会

永久性中心静脉置管血液透析12例的护理体会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进步,透析人数和生存时间逐年增加,透析相关的并发症也逐渐显露出来。
而其中的血管通路问题是决定透析寿命的主要条件,中央静脉留置管导管已成为整体实施血液透析的一部分。
我们对于自身血管条件差的病人采用皮下隧道颈内静脉留置涤纶套双腔导管作长期血管通路,采用Seldinger 技术及撕脱型扩张导管置入法置入颈内静脉。
结果表明,隧道留置管的置入符合理想血管通路的要求,无感染、堵管及脱管现象发生。
从而也说明护士操作和病人日常护理十分重要。
标签:永久性中心静脉置管;血液透析;护理体会血液透析是治疗肾功能衰竭的重要手段,建立安全、有效的血管通路是保障血液透析成功的必备条件,是维持血液透析病人的生命线。
临床上使用最广泛的血管通路是内瘘。
但对血管条件差和心功能不全的病人,内瘘是不合适的。
永久性双腔血液透析导管(PDLC)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一种有效的血管通道,是传统以动静脉内瘘为主要透析通路的有效补充。
带涤纶套(CUFF)永久性双腔血液透析导管长期留置具有不影响血流动力学、不需要反复进行皮肤穿刺、抗感染性能良好、留置取出简单等优点,操作安全可靠,并发症少,是老年透析病人、严重心血管疾患及肾移植过渡期病人的最佳选择[1]。
我科2004年4月~2007年5月为1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行PDLC置入术,替代内瘘,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2例,男5例,女7例,年龄48~68岁,平均54.4岁,均为慢性肾衰。
1.2透析情况置管时间最短90 d,透析25次;置管时间最长为1 095 d,透析308次。
1.3典型病例病人,女,68岁,因慢性肾小球肾炎,多脏器衰竭,合并霉菌感染、尿毒症住院治疗,后因病情加重,急诊行颈内静脉置管术,24 h后即开始血透治疗,每周血透2次,目前已血透25次,置管90d。
病人,女,52岁,支气管哮喘,尿毒症3年,病情加重2周入院,因自体血管条件差而行颈内静脉置管术,血液透析每周2次,因颈内静脉穿刺处血流不畅而改行永久性中心静脉置管,置管1 095 d,血透308次。
血液透析股静脉留置导管预防感染的护理体会

血液透析股静脉留置导管预防感染的护理体会作者:蒙莉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1年第20期【摘要】目的预防血液透析股静脉留置导管发生感染,延长股静脉导管留置的时间。
方法加强股静脉患者留置管导的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预防穿刺口和皮下隧道感染的发生。
结果股静脉留置导管是急诊血液透析及内瘘未成熟患者的可靠血管通路。
结论做好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教,加强股静脉留置双腔导管的护理,能预防血液透析股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发生,可以延长股静脉留置的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关键词】血液透析;股静脉导管;预防感染Nursing experiences for infection prevention in femoral vein indwelling catheter to hemodialysis,China【Abstract】ObjectiveThis essay i-length of femoral catheter kept in the femoral vein.MethodsReinforcing the nursing of the femoral vein patients, executing strictly on aseptic manipulation, taking effective intervention measures to prevent infection of the puncture mouth and subcutaneous tunnel.ResultsThe femoral vein indwelling catheter is emergent hemodialysis fistula patients with reliable and immature vascular access.ConclusionSticking to health education, strengthening theeconomic burden.【Key words】Hemodialysis;Femoral vein catheter;Infection prevention近几年来,笔者所在中心对急诊透析和内瘘未成熟的患者,多数都用股静脉留置双腔导管作为血管通路,其操作简便易行。
长期深静脉置管相关感染的护理对策

长期深静脉置管相关感染的护理对策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晚期通常需要行血液透析治疗以维持生命。
而稳定、可靠的血液透析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进行的基本前提,自体性动一静脉内瘘是最理想的选择,但有些患者特别是糖尿病患者、老年患者、血管硬化患者,其自身血管条件差,或动一静脉内瘘术失败。
而植入人造血管价格昂贵,且容易发生内瘘的栓塞、盗血综合征、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特别是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动一静脉内瘘会加重心功能衰竭增加回心血量[1],采用长期深静脉置管是较理想的选择。
为了使深静脉导管能长期使用,有效地防止导管感染至关重要,现将具体护理对策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置管的患者45例,其中男27例,女18例,年龄27~78岁,作为对照组。
2011年置管的患者45例,其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22~82岁,作为观察组。
1.2方法观察组与对照组经长期深静脉置管置入方法比较,见表1。
2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发生相关性感染进行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发生感染7例,感染率为15.6%例。
观察组发生感染2例,感染率为3.8%例。
见表2。
3讨论3.1设专职的医生及专用的室间专职医生,操作熟练,减少感染的发生。
专用的室间严格按治疗室的要求每天消毒,定期通风,及时清洁等。
3.2置管肢体皮肤清洁置管前24h彻底清洁皮肤,置管前再清洁一次,备皮。
以减少病原菌侵入机体的机会。
3.3采用六步洗手法手卫生是控制医院感染的最重要环节之一,严格按卫生部2010版《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中手卫生要求进行洗手,以有效切断病原菌侵入机体的途径,对预防导管感染格外重要[2]。
3.4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3.4.1置管人员必须通过规范化的培训,持证上岗。
严格执行深静脉置管和维护的标准操作规程。
3.4.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强调置管者和血液透析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操作时必须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
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的护理体会

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的护理体会良好的血管通路是尿毒症患者进行血液透析(HD)治疗的前提。
血管通路分为临时性血管通路、永久性血管通路、半永久性血管通路。
其中临时性中心静脉插管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在血液净化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透析中心对首次透析、急诊透析、自体血管差以及内瘘手术失败者,均采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方法,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颈内静脉或股静脉置入单针双腔导管是最常用的临时血管通路。
现将我科2014年以来颈内及股静脉置管在血液透析中应用的对比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护理方法,以保证有效的血液流量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总结47例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建立及护理方法,包括心理护理、留置导管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资料临床资料入选我科2014年6月~2016年7月使用中心静脉双腔导管作为临时血液透析通路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47例,其中颈内静脉置管44例(其中永久性血管通路4例,40例临时血管通路),股静脉置管3例,具体操作过程如下:1. 病室准备请无关人员离开,准备进行置管操作的病室或换药室,常规紫外线消毒,置管时尽量减少人员走动。
2 双腔导管皮肤创口的护理每次透析时打开敷料后首先观察创口周围有无渗血、渗液、脓性分泌物,周围有无红肿、有无血肿,查看导管固定丝线有无断裂,导管有无滑脱。
常规碘伏消毒创口及距创口3~5cm范围内导管体外段,无菌纱布或医用自粘式敷料包扎固定,保持敷料干燥整洁。
如果患者短期内无需透析,也应每周更换敷料2~3次,同时消毒创口及其周围,如果敷料污染必须及时更换。
3 透析期间导管的护理护理的关键是严格无菌操作。
医护人员、患者进入透析室均应戴口罩,更换透析室专用消毒拖鞋或穿鞋套。
3.1透析接管时的护理操作步骤如下:①移除导管动静脉端包扎敷料,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治疗巾, 常规消毒导管口;②取下肝素帽,首先用棉球或棉签蘸取0.9%氯化钠注射液擦拭管口,然后用碘伏消毒管口至少2次;③接5ml注射器,将动脉端、静脉端上次透析后封管的肝素盐水抽吸干净,注意观察针管内有无纤维蛋白、血栓、血凝块等。
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并发症的护理体会目的探究分析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并发症的护理措施。
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3月~2014年9月接收的46例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并发症患者的临床情况,分别对其实施相应的护理办法,对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实施评定。
结果全部患者中11例发生导管堵塞,5例导管感染,9例皮肤感染,即总发生率是54.35%。
经实施相应护理,26例患者完全康复,18例有所好转,2例无效,即总有效率是95.65%。
结论对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患者而言,实施有效合理的护理措施,科学的处理其并发症情况。
标签:深静脉血液透析;留置导管;并发症;护理措施长期血液透析属于肾脏衰竭尿毒症病患的最主要的肾功能替代治疗方法,创建一个较佳的血脉通路为维持长期血液透析的基本保障。
该类留置导管的方法方便利用,保留的时间偏长,提供了较为合理的长期血液透析的血管通道[1]。
但是,长期留置导管极易导致继发感染和导管堵塞等一些并发症。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自2012年3月~2014年9月期间接收的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并发症的患者46例,对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和处理并发症的办法,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2年3月~2014年9月接收的血液透析留置导管患者46例,应用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实施血液透析,包括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55~80岁,平均年龄(68.3±3.9)岁;包含13例慢性肾小球疾病患者,13例高血压肾病患者,17例糖尿病肾病患者,3例其他类患者。
其中实施右侧颈内动脉患者36例,实施左侧颈内动脉患者10例。
1.2方法详细观察并记录留置导管的并发症情况,同时依据其并发症情况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采取合理科学的处理办法,然后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加以评定。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5.0软件将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实施统计学分析处理,采用频数和频率用以表示病例数和所占比例,记录患者留置导管前后处理比较结果。
血液透析患者长期颈内静脉置管的护理体会

血液透析患者长期颈内静脉置管的护理体会【摘要】长期颈内静脉置管是血液透析患者中常见的治疗方式,合理的护理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护理工作包括定期观察置管口的情况、保持干燥清洁、避免插管位置受力、检查皮肤感染迹象、及时处理血管问题等方面。
通过提高护理质量和技能,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全面而细致的护理工作可以有效地保障患者安全,提升治疗效果,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血液透析患者、长期颈内静脉置管、护理、观察、清洁、预防、并发症、沟通、治疗依从性。
1. 引言1.1 介绍血液透析患者长期颈内静脉置管的情况引言:血液透析是一种治疗慢性肾病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通过人工透析膜将患者的血液清除毒素和废物,维持体内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在血液透析治疗中,长期颈内静脉置管是一种常见的血管通路选择方式之一。
这种置管方法通过颈内静脉通路将患者的血液引流至透析机,实现透析治疗的目的。
血液透析患者长期颈内静脉置管的优点在于操作简便、置管成功率高、操作经验丰富等,因此受到了广泛应用。
长期颈内静脉置管在护理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比如置管口易受感染、血管堵塞或漏血等并发症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对于血液透析患者长期颈内静脉置管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只有加强护理,定期观察置管口情况、保持置管口清洁干燥、及时处理并发症等,才能确保置管的有效使用,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的发生。
1.2 探讨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长期颈内静脉置管中的重要性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长期颈内静脉置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护理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正确地操作和管理静脉置管。
他们要定期观察置管口的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确保置管口的健康状况。
护理人员需要保持置管口的干燥和清洁,定期更换敷料,预防感染的发生。
在患者运动或转身时,护理人员需要避免插管位置受力,防止引起不必要的并发症。
深静脉置管行血液净化治疗患者的感染预防与护理体会

·121·深静脉置管行血液净化治疗患者的感染预防与护理体会吴 平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安徽芜湖 241000摘 要:目的 探讨深静脉置管行血液净化治疗患者的感染预防与护理,观察作用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与指导。
方法 收集42例深静脉置管行血液净化治疗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在对其进行深静脉置管血液净化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实施感染预防与护理,观察感染发生率。
结果 42例深静脉置管行血液净化治疗患者平均留置管时间为(24.3±14.5)天,其中有3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发生率7.14%,较实施针对性感染预防与护理之前的深静脉置管血液净化治疗感染的发生率(16.7%)相比显著下降。
结论 对深静脉置管行血液净化治疗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感染预防与护理,可以显著降低感染发生率,这对患者的病情治疗与后期康复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意义,值得加强临床推广与实践。
关键词:深静脉置管 血液净化治疗 感染 预防护理血液净化对于一部分危重急症患者来说是相当重要的一种治疗方法,对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来说意义重大,行血液净化治疗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建立血管通路,通过深静脉置管行血液净化治疗具有诸多的优势,例如操作简便、患者接受程度高以及治疗及时等,在目前的临床血液净化治疗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其缺点也较为突出,那就是容易并发感染,这对患者的治疗以及后期的康复来说均具有不良的影响,因此研究、探讨与实践如何降低深静脉置管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感染发生率就具有重要的作用意义[1]。
作者所在医院通过对42例深静脉置管行血液净化治疗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感染预防与护理,有效控制了患者的感染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本文临床研究对象共计42例,他们均为作者所在医院自2016年1月到2017年9月以来收治的深静脉置管行血液净化治疗患者,其中男性患者的例数为24例,女性患者的例数为18例,最小年龄24岁,最大年龄72岁,平均(41.5±3.6)岁,20例颈内静脉置管,18例股静脉置管,4例锁骨下静脉置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 评分( K P S ) 比较 例
注: 与 对 照 组 比较 , P<0 . 0 5
2 . 4不 良反应 比较 观察组 I I 度及 I I 度以I 白细胞 下降发生率 为 3 7 5 %( 9 / 2 4 ) , 明 显低于对照组 6 8 . 1 %( 1 5 / 2 2 ) ; 观察组 ̄ l f t d , 板减少 I I 度及 I I 度以 L 发生率 为 8 . 3 %( 2 / 2 4 ) , 明显低 于对照组 3 1 . 8 %( 7 / 2 2 ) , 差异均有 统计学 意 义( P< 0 . 0 5 ) 。其它 不 良反 应 两组 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 P > 0 . 0 5 ) 。见表 4 表4 两组患者不 趣反应的 比较 例
r n i n C a n c e r Bi o l ,2 0 0 6,1 6 ( 2) :1 0 6—1 l 4
[ 5 ] 孙毅 , 盛桂风.艾迪注射液改善 消化道肿 瘤化疗 患者生存 质量 的临床观察 [ J ]
肿 瘤 防 治 杂志 , 2 0 0 5 ,1 2( 1 2) :9 4—9 6 5 . 注: 与对 照 组 比较 , P< 0 . 0 5 3讨 论 我 国食管 癌在全世界范 围 内发病 率最 高l 2, 约有 5 0 % 的食管癌 在 渗断时 已 为晚
注: 与对照组 比较 , P< 0 . 0 5 。 2 . 3生活质 量评分 观察组 K P S评分提高率 为 5 4 , 2 %, 总稳 定率 为 8 7 . 5 %, 对照组 分 别为 1 8 2 %和7 7 . 3 %, 观 察组 生活质量提 高率高 于对照组 , 差异 有皿 著性 ( X 2=1 2 .
医药 实 践 杂 志 , 2 0 0 8 ,l 7( 8 ): 7 8 2— 7 8 3 .
C l i n, 2 0 0 5, 5 5 (2 ) :7 4 .
[ 3 ] 张晓东.食 管癌 化学治疗现状 [ J ] .癌症进 展, 2 0 0 7 , 5 ( 1 ) : i 3 —1 7 [ 4 ] Wa n g R F , F u n c t i o n a l c o n t r o l o f r e g u l a t o r y T c e l l s nd a c a n c e r i m m u n o t h e r a p y[ J ] . s e —
2 0 1 4年第 1 1 期
2 . 2临床症 状改蕾情况 观察组临床症状 改善率 高于对照组 ( 7 0 8 % V S 4 0 9 %) , 差 异 有 著 性 ( X 2 =1 0 . 1 7,P<0 . 0 5) 。见表 2 表2 1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率 比较 现代¨ 1 艺提炼而成的中药制剂 , 具有抗肿瘤及 免疫 调节等功效 。现代研究表 明l 一 , 人 参与黄芪合用对肿瘤细胞抑制能力高于单药 , 刺 五加 皂甙 多糖具有类 似人参 、 黄 芪的肿
瘤细胞杀伤能力 , 能增强骨髓细胞分裂增殖 , 使患者的 白细胞回升 , 能增强 巨噬细胞、 N K 细胞活性 、 诱 导内源性干扰索 、 白介素和肿瘤坏死 子的产生 , 从 而提 高免疫功能 、 抑制 肿瘤 生长 。黄芪与刺五加 合用 时, 抗肿 瘤作用 明 娃增 强。斑螯 的抗 癌活性 成分 为去 甲 斑螯 素 J , 其对癌细胞有抑制作用 , 在杀伤癌细胞 的同时可有 防止骨髓抑 制。闵此 , 艾 迪注射液具有扶 正培本 、 祛邪扰癌之功效。动物实验证明 , 艾迪注射 液具有免疫 调节和 抗癌双重作用 L 9 一 。薛红健 等l 一 认为艾 迪注 射液加化 疗疗效最 好 , 改善生存 质量 最明 显, 毒副反应比 单纯化疗轻。蔺强 【 等发 现艾迪加化 疗显著 改善患者 的生存 质蛙 , l 提 高躯体功能 , 减轻疲倦 , 疼痛和增加食欲 。本研究结果表 明, 艾迪注射液联 合 P F 方 案在 疗效方面优于单纯化疗 , 但无显著性差异( P> O . 0 5 ), 】 , 2年生存率也无显著性差异 (P > 0 . 0 5 )。而化疗毒性反应 明显减轻 , 在 目 髓抑制 、 消化道 反应等方 面的不 良反应 发生 率研究组较对照组 明显降低 , 有 昆著性差异(P< O . 0 1 ), 这表 明艾迪 注射液联 合化疗可 减轻食管癌患者对化疗所引起 的恶心 、 呕吐, 白细胞下降等 剐反应 , 使患者食 欲增加 、 免 疫力增强 、 精神状态好转 , 生活质鲢改善 , 提 高患者对 化疗 的耐受性 , 使化 疗顺 利进 行 , 无明显不 良反应 , 故艾迪注射液对食 管癌放 化疗具有 积极 的意义 , 是 一种 安全 、 有效 的 治疗措施
参 考 文 献
[ 1 ] 周际昌.实用 肿瘤 内科学[ M] 北 京: 人 民卫生 出版社 , 2 0 0 5 , 5 7 2 ~ 5 8 6 . [ 2 ] P a r k i n D M, B r a y F , F e r l a y J , C t a 1 .G l o a l c a n c e r s t a t i s t i c s , 2 0 0 2[ J ] .C A C a n c e r J放 疗患者 细胞 免疫功 能的影响[ J ] 江西 中医药, 2 0 0 9 , 4 0 ( 1 2 ) : 4 1 — 4 2 . [ 7 ] 田宏玲 , 巩丽华 , 王大本,等.艾迪注射液在晚期消化道肿瘤 中的作用 [ J ] .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