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译课程说课2
《日语口译》课程教学大纲

《日语口译》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日语口译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日语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32 学时1.5学分其中实践学时:16 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主要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翻译练习,使学生能基本掌握日常会话中掌握好中日互译的口译技能,即不仅在理论上使学生了解一定的翻译基础知识,同时能够做到应用到身边的实际生活当中。
通过各项口译技能的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母语和外语的能力得到提高,今后能够胜任一般性口译工作。
该课程还结合各项专题口译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工作应变能力和职场合作精神,使他们成为社会复合型外语人才。
二、课程教学要求1、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本课程注重实践、精讲多练,每位学生均是实践的主角,力图使练习者皆有收获和成就感。
主要进行日常生活中的口译基础训练,要求学生正确听取日语并进行记录(速记)、正确理解、快速表达等。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以作业的方式复习,以此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2、教学模式基本要求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该课程的进行遵循“由易入难、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的原则。
由生活场景会话入手,要求学生学会相应的日语表达,理解会话内容的译文探讨,掌握重要语句的翻译、对照和对译技巧和相应的日语表达,了解翻译时的注意事项。
三、先修课程综合日语日语写作日语阅读等四、课程教学重、难点能够正确地灵活地进行日语口译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课程讲授以讲练结合为主要方法,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实践并重,要求学生课下进行大量的口译练习、听译练习等。
六、课程教学内容序言1.教学内容口译的训练方法1.听(リスニング)要求多听、常听。
2.说(話す)首先要大声朗读,反复朗读。
3.读(読む)大声朗读,要多读、速读、熟读。
要求学生通过多读,大量、反复地接触日语信息;速读,提高对日语的反应能力,为口译打好基础;通过熟读更好地把握文章结构和语感。
4.写(書く)理解日本人的思想和思维模式。
5.译(通訳)翻译是两种语言的转换,一般的翻译标准为“信、达、雅”,及翻译作品内容忠实于原文、文辞畅达、有文采。
口译教程2

Module 2 Logical analysisI Theory and skills口译中的逻辑分析指的是对讲话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分析,纵向分析是指分清关键信息和辅助信息,即找出逻辑的层次;横向分析则是明确各信息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对比对照、举例说明等。
逻辑分析的目的是为了透彻地理解原语讲话的内容,对信息的点(具体的信息内容)、线(各点之间的联系)和面(即整体概念)进行全面的把握,以便于记忆和表达。
信息经过分析加工,便能在记忆中留下更深的印象。
逻辑分析练习可分为纵向分析和横向分析练习。
纵向分析的训练方法和第一课介绍的概述练习有些类似,但侧重点不一样。
纵向分析要求进行逻辑分层训练,即在听完一篇讲话后首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讲话的中心内容,这是逻辑的最上层;围绕这一中心问题讲话人谈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这是第二层关系;而每个方面又具体谈了些什么,这是逻辑的下一个层次。
例如第一课的练习1.1介绍了三种错误的饭后习惯,这三种习惯分别是:饭后立即吃水果、喝茶和散步;针对每一种错误习惯,分析了其原因,提出了正确的做法;在原因里又提到几种原因,分别是……。
就这样将信息一层一层地剖析下去,形成一个清晰的逻辑线路图,然后按照逻辑线路对原语讲话进行复述,复述时不必拘泥于原语的顺序和结构。
横向分析的练习则要求我们找出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
一般的信息结构都遵从一定的逻辑关系模式,如:概括(generalization)、分类(classification)、因果(cause-effect)、对比对照(compare & contrast)、按照时间、空间、步骤、重要性的顺序排列(sequencing)、列举(simple listing)、提出问题-解决问题(problem-solution)等。
找逻辑关系可以根据线索词汇,如英文里表示概括关系的线索词汇有:to sum up, in summary, in conclusion, in brief, in short, on the whole等;表示顺序的词汇有:first, second, furthermore, before, preceding, during, when, finally, meanwhile等;表示对比的词汇有:likewise, as well as, in common with, both, similarly,compared to等;表示对照的有:on the other hand, on the contrary, otherwise, instead, still, yet, whereas, differently等;表示因果的则有:so, since, because, as a result, consequently, lead to等等。
课程思政案例《InterpretingII(口译二)》

课程思政案例:InterpretingII(口译二)一、课程简介InterpretingII是口译进阶课程,面向英语专业修过口译I 并已掌握基础口译技能的大三、大四学生,属于专业选修课;多数学生出于喜欢口译、想进一步提高口译技能、有志于往口译专业深造或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等而修读本课程。
本课程通过英-汉、汉-英综合口译训练、口译技能和专题知识讲解、观摩总理答中外记者问、模拟口译现场和模拟会议口译、新闻播报与评论等课堂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译技能和时政敏感度、以及对口译职业道德规范与素养的认识。
与此同时,通过大量有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建设发展、国际交流和经济合作等内容的汉-英口译练习,使学生不仅理解上述内容的深刻内涵,还掌握如何用英语进行表达和宣传。
二、课程内容三、教学组织过程(一)引入:介绍今天课程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性和意义(3分钟)每年国家“两会”闭幕式之后的总理记者招待会被视为是口译学习的经典教材,国家外交部口译员用其“教科书般的”口译表现展示了国家顶级口译(连传)水平;同时,记者会现场涉及当前国家政治、民生最热门的话题,学生在欣赏译员高水平口译展示的同时,还可以了解国情民情、了解国家最新政策以及如何用双语表达这些热门话题和政策内容;在观摩记者会口译的同时,学生还能感受到总理以及总理所代表的党和政府是如何忧国忧民、为国为民。
(二)第一部分:观摩学习外交部口译员在口译现场的外部表现(包括形象着装、举止、声音表现等)并进行课堂讨论(20分钟)步骤一:播放事先剪辑的视频,视频内容为2007、2013以及2020三场总理答中外记者会开场部分,时长约8分钟;并引导学生重点观察译员的形象、举止、声音等外部表现;步骤二: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就所观察到的内容积极发言和讨论,也可提出疑问共同探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加入适当的必要的引导和总结,对学生进行口译员职业道德规范和专业素养的教育,如着装要求、举止规范和礼仪、声音控制和规范、不插话不抢译等。
数字口译微课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数字口译微课二、课程目标1. 理解数字口译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数字口译的基本技巧和策略。
3. 培养学生准确、快速、流畅地进行数字口译的能力。
4.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课程内容1. 数字口译概述- 数字口译的定义和特点- 数字口译的适用场景和重要性2. 数字口译的基本技巧- 数字听辨技巧- 数字发音技巧- 数字转换技巧- 数字记录技巧3. 数字口译策略- 速记策略- 分解与重组策略- 逻辑推理策略- 文化差异应对策略4. 实战演练- 模拟数字口译场景- 数字口译案例分析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视频或图片展示数字口译的实际应用场景,引起学生兴趣。
2. 提问:什么是数字口译?为什么数字口译如此重要?(二)数字口译概述1. 讲解数字口译的定义和特点。
2. 分析数字口译的适用场景和重要性。
(三)数字口译的基本技巧1. 数字听辨技巧:讲解如何准确听辨数字,包括数字的发音和表达方式。
2. 数字发音技巧:练习数字的发音,包括阿拉伯数字和特殊数字的表达。
3. 数字转换技巧:讲解如何将数字从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
4. 数字记录技巧:教授速记法,帮助学生快速记录数字信息。
(四)数字口译策略1. 速记策略:介绍常用的速记符号和技巧。
2. 分解与重组策略:讲解如何将数字分解为更易记忆的部分,并进行重组。
3. 逻辑推理策略:培养学生根据上下文进行逻辑推理,提高口译准确性。
4. 文化差异应对策略: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数字表达差异,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五)实战演练1. 模拟数字口译场景:让学生分组进行数字口译演练,包括现场口译和视频口译。
2. 数字口译案例分析:分析经典数字口译案例,总结经验和教训。
(六)总结与反思1. 回顾课程内容,总结数字口译的基本技巧和策略。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改进建议。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
2. 口译实践能力:评估学生在实战演练中的口译表现。
口译课教案

口译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口译的基本概念和技能,掌握口译的基本方法和流程。
2. 培养学生的听力、口语、阅读和翻译能力。
3. 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了解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应对复杂场合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口译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2. 口译中的难点和技巧。
3. 口译中的常见场景和语言表达。
4. 口译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相结合:通过课堂讲解和示范深入剖析口译技巧和方法。
2. 实践教学:采用群体讨论、模拟演练等方式进行实践教学。
3. 任务导向:通过实际案例和任务导向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协同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口译的基本概念和流程教学内容:介绍口译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步骤:1. 讲解口译的定义和分类。
2. 介绍口译的基本流程。
3. 分析口译中的重点和难点。
二、口译中的难点和技巧教学内容:介绍口译中的难点和技巧。
步骤:1. 分析口译中的难点和常见问题,如口音、语速、专业术语、口译记忆等。
2. 介绍口译中的技巧,如良好的听力、即时理解、准确判断、恰当表达等。
3. 分析专业术语的处理方式,如听懂、正确理解、转译、回译等。
三、口译中的常见场景和语言表达教学内容:介绍口译中的常见场景和语言表达。
步骤:1. 介绍口译中的常见场景,如会议、演讲、研讨会、商务谈判等。
2. 分析口译中的常见语言表达,如礼貌用语、商务用语、简化词汇等。
3. 分析口译中的文化差异和表达方式,如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口译中表达的温度和情感等。
四、口译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内容:介绍口译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步骤:1. 分析口译中的文化差异和难点,如文化背景、价值观、人际交往方式等。
2. 介绍口译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如对不同文化的敏感度、前瞻性和自主判断能力等。
3. 分析口译中的协作与团队合作,如团队配合、信息共享、沟通协作等。
五、实践操作教学内容:进行实践操作。
《口译实训》教学大纲

《口译实训》教学大纲英文名称:Interpretation &Translation Skills Practice课程编号:050227006课程周数: 1 学分:1适用对象:英语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一、本实训课程教学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通过讲授口译基本理论、口译背景知识和训练口译的基本技巧,使学生理解、掌握口译的基本理论和专题连续传译的技巧,初步学会口译记忆方法、口头概述、口译笔记及公众演讲技巧,以求学生能较准确流畅地进行视译及口译。
口译课有两大任务:一是帮助学生扩展知识面及对时事的敏锐感知力;二是培养学生的专题连续口译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尽力使学生在以下方面得到提高:1、掌握较强的听记能力。
2、掌握纯熟的双语(英语、汉语)运用能力。
3、逐渐掌握较广的知识面。
4、掌握比较熟练的口译实际应用能力以及记笔记、抓重点等技巧。
5、具备较强的工作责任感(口译人员必备素质)。
6、培养较高的心理素质。
7、具备良好的礼仪风度。
8、具备较强的跨文化意识二、实训教学指导书[1] Dollerup, G & Lindegaard, A. Teaching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2: Insights, aims, visions.C].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2[2] Gile, D. 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 [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5[3] Jones, R.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Explained [M]. 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 1998[4] 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旅游教育出版社1998[5] 李逵六.口译-理论与实践语言与交际[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6] 仲伟合.翻译研究:理论、技巧、教学[C].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7] 周兆祥陈育沾.口译的理论与实践[M]. 商务印书馆1988[8] 方凡泉. 《新编英汉口译词典》世界图书出版社.[9] 冯庆华编著《实用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三、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考核主要分出勤、学生平时课堂表现、学生所在小组平时整体表现、阶段性检查和实训报告四个部分。
英语口译课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英语口译课时:2课时教学对象:英语专业学生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基本的口译技巧和方法。
- 熟悉常见的口译场景和术语。
- 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英语进行口译的能力。
- 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口译工作的兴趣和热情。
-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1. 重点:掌握口译技巧和方法,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 难点:在实际口译过程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复杂的口译场景。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简要介绍口译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讨论口译的场景和类型。
二、口译技巧讲解1. 听力理解技巧:- 如何捕捉关键词和句子结构。
- 如何理解语调和语境。
2. 口语表达技巧:- 如何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
- 如何处理口语中的语法错误。
三、口译场景模拟1. 模拟商务谈判场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2. 模拟旅游咨询场景,让学生进行口译练习。
四、总结与反馈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和反馈。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巩固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口译技巧的掌握程度。
2. 进行口译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二、案例分析1. 分析真实口译案例,让学生了解口译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和应对方法。
2. 讨论口译中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
三、口译实战演练1. 学生分组进行口译实战演练,包括新闻发布、商务会议、文化交流等场景。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口译错误。
四、总结与反馈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和反馈。
教学资源:1. 口译教材及相关教学资料。
2. 多媒体课件、录音带、视频等。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合作精神等。
2. 口译练习:学生的口译技巧、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
3. 课后作业:学生的口译练习和案例分析报告。
备注: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商务英语口译Unit 2 Price and Payment

Words & Expressions Preview Nominal domestic demand 名义国内需求 Accelerate 加速 Combined increase 增长总和 English-Chinese Interpretation (1) The increase last year in Bric countries' (Brazil, Russia, India and China) nominal domestic demand was larger than the combined increase in the old economies. This year, although old-economy domestic demand growth may slow, if we include likely Bric demand growth in the equation, global demand will accelerate. 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去年的名义国内需求增长超过了老牌经济体的 增长总和。今年,尽管老牌经济体的国内需求也许会放缓,但如果我们在等式中加入金 砖四国可能的需求增长,全球需求的增长将会加速。 English-Chinese Interpretation (2) In dollar terms. Chinese final domestic demand grew 8 percent more than US demand last year and is likely to rise 20 percent more in the current year. Simply put, Chinese demand growth is much more important to the global supply-demand balance than US demand growth. However, some Chinese economists are concerned that the rapid increase of Chinese RMB's value may, to some extent, threaten its economic development. 按美元计算,去年中国最终的国内需求比美国多增长了 8%,而今年可能还会再多增长 20%。简言之,对全球供需平衡而言,中国的需求增长比美国重要得多。但是,中国的 一些经济学家担心,人民币的快速升值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恳请各位领导给出批评指正 谢谢!
Introduction to The schedule
Farewell Party
Show around the Sun Square
Visit Hanhai Group
教师主导体现2:给出帮助
词汇
句型
范文
相关 双语材料
4.课程考核
总评成绩=
平时成绩+ 期末成绩
平时成绩(50%) =
学习态度+课堂参与度
口译工作任务 商务往来
口译技巧
商务知识
双语能力
文化背景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
任务为主线 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Step 3
Step 4
•效果评价
•自主、协作学习
Step 2
• 确定任务
Step 1
•创设情境
任务为主线: 所有学习活动都围绕商务接待这个主体展开
视频示范
温家宝记者招待会
东西方文化差异
教师为主导
短 期 记 忆
编 码 输 出
任 务 协 调
译 后 评 估
长 期 准 备
短 期 准 备
听 力 理 解
听 写 练 习
笔 记 训 练
记 忆 训 练
复 述 故 事
概 要 写 作
信 息 重 组
公 开 演 讲
数 字 口 译
成 语 口 译
模 糊 表 达
影 子 跟 读
视 译 练 习
译 语 配 音
评 估 标 准
总 结 报 告
2.2 教学内容的重组--五大学习任务
整合前
整合后
Project One 商务接待
18 units
Project Two商务陈述
Project Three 商务会谈
Project Four 商务合作 Project Five 商务拓展
2.3 教学内容━口译技能训练
技 能 训 练
译 前 准 备
听 入 解 码
《商务英语口译》课程说课
外国语 张静
说课内容
Contents Diagram
课程整体 设计 具体学习 任务设计
课程整体设计
课程设置
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 课程考核
特色与创新
1.1 课程设置━课程定位
增强学生语言实际应 用能力,提高本专业 学生在商务领域活动 中的口译能力
3
课程定位
英语专业学生语言 技能模块的专业必 修课
3.1 “工学结合”模式“学”:Learnin
口译技巧
典型词汇、 句型
语音室 实训室
百科知识 文化意识
图书馆 网络
口译学习网站列表
3.1 “工学结合”模式“工”:Working
口译现场 实习基地 实训室 顶岗实习 典型工作任务 模拟 口译现场实战
3.1 “工学结合”模式“评”:Assessin
任编短听 务码期入 协输记解 调出忆码
老组学 师员员 总评反 评价馈
3.3 教学设计━方法手段
• 口译技能
讲解示范 强化训练
商务知识
工作情境相关的 词汇及句型 文化背景知识
• 典型工作任务
职业能力 职业素养 养成
•译前准备 •小组模拟
3.3 教学设计━任务教学法
任务为主线
教师为主导
任务教学模式的基本 原则: 1、教师主导作用和学 生主体性相结合原则 2、任务适中原则; 3、和谐民主原则; 4、合作学习原则。
5. 特色与创新
1. 选择难度适中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保持学习热情。 2.选用真实的商务英语口译 “工作任务”来组织模块化教学内容。
3.课程实践形式多样,包括外贸公司口译观摩实践,
做国际赛事、会展的志愿者,景点导游口译实践等。
选用真实的商务英语口译 “工作任务”来组织模块化教学内容
丰富的课程实践资源
1
2
集英汉语言应用能 力、商务知识和口 译技能于一体的综 合能力课程
.
1.2 课程设置━课程目标
素质 目标
培养译前准备、团队合作、独立 工作、困境应对、译后评估、稳 定心理素质等职业素养
能力 目标
灵活运用口译理解记忆、公众陈述、 口译笔记、数字传译等口译技能
知识 目标
熟练应用商务接待、商务陈述、商务会谈、商 务合作和商务拓展五个任务模块相关的语言、 商务知识、背景知识
笔记讲解示范 (给出总结稿) 选择播放相关视频 对小组口译表现做出点评
学生为主体
资料查询
要点总结
笔记操练 小组汇报
教师主导体现1.设计商务往来口译流程
Go to Qingdao airport to the visitor
Greetings
Back to Rizhao and check in the Royal Hotel
3.1 教学设计━“工学结合”模式
口译准备 Preparing 现场表现 Performing 评估总结 Packaging
学 Learning
工 Working
评 Assessing
技能训练 专题学习 文化培养
任务模拟 顶岗实习 口译实战
社会评价 成员反馈 教师总评
口译训练= “学”(技能训练 + 专题学习 + 文化修炼)+ “工”(任务模拟 + 顶岗实习 + 现场口译实战) + “评”(小组互评 + 社会评价 + 教师总评)
具体学习任务设计展示
工作任务 商务往来口译
学习方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
学习过程
创设情境、确定Biblioteka 务、 自主、协作学习、效果评价口译工作任务的学习内容
技巧(口译笔记):4课时 任务学习:4课时 小组汇报与评估:2课时
商务往来 口译
掌握一定的 口译技巧 (笔记)
熟悉并掌握 商务往来口 译工作任务 (2P)
工作任务的学习内容结构图
总 结 评 估
任 课 教 师
教 师 同 行
外 籍 专 家
学 生 本 人
学 生 团 队
社 会 机 构
考 核 评 定
现 场 观 察
用 户 反 馈
记 录 检 测
信 息 传 递
语 言 使 用
译 文 表 达
综 合 素 质
4.课程考核
总评成绩=
平时成绩+ 期末成绩
平时成绩(50%) =
学习态度+课堂参与度
+作业和练习+实践实训 期末成绩(50%) = 笔试+现场模拟 过程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法
4 3 2
1
小组互评 小组成员自评
社会评价
教师点评
3.2 教学设计━口译的工作过程
现场表现 译后评估
听入解码 短期记忆 编码输出
译前准备
任务协调
3.2 教学设计━ “3P” 模式
口译准备 Preparing
现场表现 Performing
评估总结 Packaging
职口文专双 业译化题语 准技意知能 则能识识力
学生为主题
3.3 教学设计━教学方法
Step 4
Step 3
•效果评价
•自主、协作学习
Step 2
• 确定任务
Step 1
•创设情境
3.4 口译教学设计:评估体系
质量评估
评估内容
评估方式
评估主体
评估手段
评估标准
双 语 能 力
知 识 水 平
口 译 技 能
心 理 素 质
职 业 素 养
诊 断 评 估
形 成 评 估
1.3 课程设计理念
2.1 教学内容━内容选取
K
1. 商务接待 2. 商务陈述 3. 商务会谈 4. 商务合作 5. 商务拓展
S
1. 口译理解记忆 2. 公众陈述 3. 口译笔记 4. 数字传译 5. 译前准备 6. 困境应对 7. 译后评估
Q
1. 话语分析能力 2. 逻辑思维能力 3. 双语表达能力 4. 团结合作能力 5. 独立工作能力 6. 稳定的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