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三导学案

合集下载

初一三维导学案答案.doc

初一三维导学案答案.doc

初一三维导学案答案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学习目标]1、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基础历史知识。

2、看图对比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的区别,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

3、使学生认识: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早期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是古代东方文明的中心,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重点:北京人难点:内容距今久远,时间跨度很大,学生掌握本课知识有一定难度。

人自来就有喜欢寻根的天性。

“人类是怎样产生的?”,教师可利用“导入框”中提出的这个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说说他们所知的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并由此导入新课。

一、自主学习我国最早的人类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距今时间:地点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o北京人1、距今时间:--------- ;地点------------ O2、使用工具和火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

北京人使用工具: _____________ ;使用火:--------o3、北京人的生活:---------------o4、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一一------------ ;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一一山顶洞人1、距今时间:--------- ;地点------------ O2、山顶洞人的生活与北京人相比,其进步之处:体质特征-------------------- ;制造工具的技术----------------- ---------- ;火的使用------------------- ;社会组织-------二、合作探究1、你同意教材中“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这一看法吗?2、打制石器和天然石块有何区别?3、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三、精讲点拨1、“远古社会”指的是原始社会;“传说时代”大体上是指人类进入氏族公社时期以来的原始社会时期。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教学设计第三单元练习课(5~7课时)(导学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教学设计第三单元练习课(5~7课时)(导学案)

练习课(5~7课时)
计算方法。

教材第29页练习五第12题的体积。

(单位:cm)积。

答案:3.14×[(
10
2
)2-(
8
2
)2]
×80=2260.8(cm3)
答:它所用钢材的体积是
2260.8cm3。

答案:3.14×[(
2
2
)2-(
1.6
2
2]
×8=9.0432(dm3)
答:钢管的体积是
9.0432dm3。

布置作业1.完成教材第28页第6题。

2.完成教材第29页第7、11、13题。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课堂小结课堂延伸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谈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哪些需要注意或不太懂的地方。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如何灵活地运用圆柱的体积公式,教学中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并会运用圆柱体积公式解决基础及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教师点评和总结:。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七Unit 1知识点总结与练习导学案(三)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七Unit 1知识点总结与练习导学案(三)

知识梳理1. asistance n. 帮助,援助,帮忙Please call me if you require assistance.如果需要帮忙,请给我打电话。

Can I be of any assistance, sir? 我能帮点儿忙吗,先生?I can't move this piano without assistance.没有人帮忙,我可挪不动这架钢琴。

[拓展]assist v. 帮助.援助.协助assist sb. to one's feet搀扶某人站起来panion(相伴的)人或动物;同伴;伙伴my companions on the journey我的旅伴A dog is a faithful companion to man. 狗是人类忠实的伙伴。

搭配:make a companion of与……做伴/为友Tom was my companion on the journey. 汤姆是我的旅伴。

They are drinking companions.他们是酒友。

We became companions in misfortune.我们成了患难之交。

3.certificate n. 证(明)书:证件a marriage certificate结婚证书a health certificate健康证明书a medical certificate诊断书,医生证明书a savings deposit certificate存折,存单a teacher's certificate教师证书a birth certificate出生证an inspection certificate检查证明a professional certificate职业证书a certificate of merit奖状certificated adj. 持有职业培训证书的;有执业资格的certification n. 证明:鉴定:课程结业证书certify v. (尤指书面)证明,证实;颁发(或授予)专业合格证书4.in particular尤其;特别I noticed his eyes in particular.我特别注意到他的眼睛。

物理必修三全品作业本导学案练习册电子版

物理必修三全品作业本导学案练习册电子版

物理必修三全品作业本导学案练习册电子版1. 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单选题] *A.变速运动—定是曲线运动B.曲线运动—定是变速运动(正确答案)C.速率不变的曲线运动是匀速运动D.曲线运动也可以是速度不变的运动2. 关于抛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A.抛体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B.抛体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C.抛体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正确答案)D.抛体运动一定是变加速运动3. 关于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A.由两个分运动求合运动,合运动是唯一确定的(正确答案)B.合运动的时间等于两个分运动的时间之和C.物体做曲线运动时,才能将这个运动分解为两个分运动D.分运动是直线运动,则合运动必是直线运动4. 运动的独立性是指() [单选题] *A.一个实际的运动必须分解为相互垂直的运动B.几个分运动之间独立进行,互不影响(正确答案)C.分运动和合运动之间没有任何关系D.运动分解只是唯一的5. 一条小船过河,河水流速vl=3m/s,船在静水中速度v2=4m/s,船头方向与河岸垂直,关于小船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A.小船相对于岸的速度大小是7m/sB.小船相对于岸的速度大小是5m/s(正确答案)C.小船相对于岸的速度大小是1m/sD.小船的实际运动轨迹与河岸垂直6. 气球吊着物体匀速上升到某一高度时,吊着物体的绳子断了,则在绳断的瞬间物体将具有(不计空气阻力)() [单选题] *A.重力加速度g,没有速度B.有向上的速度,加速度为零C.有向上的速度和向下的加速度(正确答案)D.物体将做自由落体运动7. 关于竖直上抛运动,从抛出到落回原处的过程中,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A.竖直上抛是一种匀变速运动B.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运动时间相等C.落回原处时的速率与抛出时相等D.上升时间长,下降时间短(正确答案)8. 在竖直上抛运动中,当物体达到最高点时() [单选题] *A.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B.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正确答案)C.速度不为零,加速度为零D.有向下的速度和加速度9. 关于平抛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单选题] *A.平抛物体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都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B.平抛物体的运动是变加速运动C.做平抛运动的物体仅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加速度保持不变(正确答案)D.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水平方向的速度逐渐增大10. 关于平抛运动的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A.水平方向是匀加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是自由落体运动B.水平方向是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是自由落体运动(正确答案)C.水平方向是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是匀速直线运动D.水平方向是匀加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是匀速直线运动11. 在探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中,P、Q两个小球放于同一高度的水平面,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金属片把P球沿水平方向抛出,同时Q球被松开而自由下落,P、Q两球同时开始运动,则() [单选题] *A.P球先落地B.Q球先落地C.两球同时落地(正确答案)D.两球落地先后由小锤打击力的大小而定12. 从同一高处,沿同一水平方向同时抛出两个物体,它们的初速度分别是v0和3v0则两个物体落地时间之比是() [单选题] *A.1:1(正确答案)B.1:3C.3:1D.2:113. 下列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是() [单选题] *A.升空的火箭B.树上落下的果实C.投向篮框的篮球D.水平飞行的飞机释放的铁球(正确答案)14. 向空中抛出一个石子,若不计空气阻力,石子在飞行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A.石子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大B.石子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小C.石子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D.石子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正确答案)15. 关于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单选题] *A.合运动的速度大小等于分速度的大小之和B.物体的两个分运动若是直线运动,则它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C.合运动和分运动具有等效性(正确答案)D.若合运动是曲线运动,则其分运动中至少有一个是曲线运动16. 小船在水速较小的河中横渡,并使船头始终垂直河岸航行,到达河中间时突然上游来水使水流速度加快,则对此小船渡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 A.小船要用更长的时间才能到达对岸B.小船到达对岸的时间不变,但位移将变大(正确答案)C.因小船船头始终垂直河岸航行,故所用时间及位移都不会变化D.因船速与水速关系未知,故无法确定渡河时间及位移的变化17. 一石块以40m/s的速度竖直上抛(取g=10m/s,回到原地的时间是() [单选题] *A.4sB.6sC.8s(正确答案)D.10s18. 平抛物体在水平方向的最大距离取决于() [单选题] *A.物体的高度和受到的重力B.物体的重力和初速度C.物体的高度和初速度(正确答案)D.物体受到的重力、高度和初速度19. 飞机在离地面某一高度的空中在水平方向上匀速飞行,每隔相等时间从飞机上落下一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

3《雨的四季》导学案

3《雨的四季》导学案

3雨的四季导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字词,朗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味文中描写景物委婉细致,用词准确、生动,比喻形象鲜明的句子,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培养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同时培养热爱生活的态度。

【学习重点】1.品味文中描写景物委婉细致,用词准确、生动,比喻形象鲜明的句子,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2.培养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学习难点】1.展开联想与想象,培养自主鉴赏文章与即兴表达的能力。

2.感受自然万物的美好;并明确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第一课时【导学过程】一、导入雨是大海的女儿,是天使的眼泪,是大地的微笑,是文人的宠儿。

古人有很多写雨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雨在古代诗人笔下,已经被写得如此之美,在当代诗人眼里,它会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当代诗人刘湛秋先生的散文--雨的四季。

二、自主学习1.写出以下词中加粗字的读音。

静谧〔mì〕高邈〔miǎo〕咄咄逼人〔 duō〕粗暴〔guǎng 〕干涩〔 sè〕一脉情思〔 mò〕莅临〔 lì〕2.解释以下词语,并说说它们在文中的意思。

高邈:高远,也形容人超凡逸俗。

____莅临:来到、降临〔多指贵宾〕。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刘湛秋〔1935--〕,当代诗人,翻译家、评论家,被誉为“抒情诗之王〞。

兼创作散文、报告文学、小说及编辑诗歌。

著有诗集写在早春的信笺上、温暖的情思、生命的欢乐。

二、合作探究1.本文的行文线索是什么?一条是以四季景物的描写为线索,一条是对雨的情感为线索,即喜欢〔美〕爱恋〔活力,滋润、流动〕2.课文构造。

第〔1〕段:总写对雨的感受。

第〔2——6〕段:描绘不同季节雨的特点。

第〔7〕段:抒发对雨的爱恋之情。

三、精讲点拨概括四季的雨的特点。

“雨的四季〞,不是简单的写雨,而是写了四季的雨景,那么,四季的雨景各有什么特点呢?默读课文,圈出四季的雨的特点。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第三单元导学案课题:观察小药箱学习内容: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科书第38页的例1。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小药箱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学生能够辨认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物的观察,使学生能够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学习重点:能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看到不同的形状。

学习难点:辨认从各个不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学法指导:观察法、动手操作法。

教具学具: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盒子、挂图等。

导学过程:一、诗歌导入同学们,还记得《题西林壁》这首古诗吗?同一座庐山,为什么诗人看到的却是“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景色呢?这里,诗人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庐山进行观察。

如果观察长方体又会有什么结果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二、合作探究将学生分为四至六人一小组,每小组一个鞋盒。

将鞋盒放在课桌中央,让学生观察,并说说站在什么位置,看到了哪几个面?1. 站在不同位置观察鞋盒,可以看到几个面呢?2. 我发现:不管站在哪一个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长方体所有的面,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个面。

三、实践出真知(1)分别从正面、左侧面、上面鞋盒,看一看能看到什么样的平面图形,把自己看到的图形画在下面。

从正面看:从上面看:从左面看:(2)让学生分别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进行观察,并与小组内成员交流各个面都有什么?(3)从后面、右侧面和下面看鞋盒,看一看能看到什么样的平面图形?我发现:从()面和()面看到的物体的平面图形是一样的,从()面和()面看到的物体的平面图形是一样的,从()面和()面看到的物体的平面图形是一样的。

我知道:(1)观察时,要垂直于物体的表面。

(2)正面、左面和上面都是相对观察者而言的。

2、出示例1的3张图片,让同学说一说这3个同学分别是从哪面看到的?在书上填一填,集体订正。

大连市【人教版】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配套导学案-第3单元

大连市【人教版】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配套导学案-第3单元

《1~5的认识》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1~5,会用1~5这5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2、知道1~5的先后顺序,会正确读、写1~5。

3、培养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知道1~5的先后顺序,会正确读、写1~5。

难点:1~5的基数意义。

导学流程一、导入同学们喜欢去动物园吗?动物园里有什么动物?现在同学们就来看一看这些可爱的动物。

除了看动物之外,我们还要从中学习数学知识,1~5的认识,看谁学得又快又好。

二、导学(一)、教学1~5的认识:1、(屏幕显示“野生动物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画了什么?各有几个?说给你的同桌听。

(指名说)2、你们能不能按照顺序来说一说?先说数目小的,在说数目大的。

再说给你的同桌听。

(指名说,根据学生发言操作课件)3、这幅图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用“?”来表示?4、(投影“1”数字卡片)现在请你拿出1根小棒,摆在数字“1”的下面,可以怎么摆?(学生上来演示)5、(投影“2”数字卡片)现在请你拿出2根小棒,在桌子上摆一摆自己喜欢的图形(学生上来演示)(3、4、5类同)6、谁能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5各数表示?7、用你们桌子上的圆片、小棒、卡片等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并跟你的小伙伴说说你摆的是什么?用什么摆的?用了几个?(二)、教学数序1、(计数器上拨1颗珠子)老师拨了几颗珠子?用几表示?2、(计数器上再拨1颗珠子)再拨一颗珠子,一添上一是几?3、齐读1、2、3、4、5。

4、1的后面是几?5得前面是几?3得前面是几?后面是几?(全班回答)5、1数到5,再倒着数一遍。

(三)、教学书写1、(屏幕显示1~5的数字卡片)请同学们想一想,这5个数字各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物体?(学生自由回答)2、教学1、2的写法。

1)动画展示“1”、“2”笔顺。

2)请同3学们跟着老师用手划。

3)在书上描写。

3、教学3的写法。

(同上)4、教学4、5的写法。

(同上)三、导疑导疏练习p16做一做练习三1、2、4、5四、导评联系生活,说说日常生活中那些事物可用1~5表示。

千米和吨练习三(导学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千米和吨练习三(导学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千米和吨练习三(导学案)
一、知识梳理
1. 千米和米的换算
•1千米 = 1000米
•1米 = 0.001千米
2. 吨和千克的换算
•1吨 = 1000千克
•1千克 = 0.001吨
二、练习题
1. 千米和米的换算
1.5千米 = ?米
2.9000米 = ?千米
3.某车行驶了3.5千米,相当于多少米?
4.某道路长1
5.6千米,相当于多少米?
2. 吨和千克的换算
1.3吨 = ?千克
2.720千克 = ?吨
3.某货车运了2.5吨的水果,相当于多少千克?
4.学校每天用的水大约有1.2吨,相当于多少千克?
三、思考题
1.一千克和一克之间相差多少倍?一吨和一千克之间相差多少倍?
2.购买某种物品时,售价是1.5元/克,如果购买了3千克,需要支付多少钱?
3.某种食品的货箱每箱有200千克,如果购买2箱需要支付多少钱?
4.某市区的两座山峰分别为A山和B山,A山的海拔高度为1567米,B山的海拔高度为842米,两山之间的距离为7千米,如果从A山爬到B山,需要爬多少米的高度差?
四、总结归纳
通过本次练习,我们学习了千米和米、吨和千克的换算方法,同时也运用到了小学数学中的四则运算,比如加减乘除。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也会经常遇到类似的单位换算问题,因此希望大家能够多加练习,掌握这些常用的计量单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 ) 。
1、今天我们你都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2、教师结题: ) , 五、教学反思
6、一本故事书有 40 页,看了 8 页后,剩下的 4 天看完,要求平均每天看几页,必须先算出( 列综合算式:( )。
27-36÷6
羽毛球拍 28 元
、购物。
(1)买一副羽毛球拍,6 个羽毛球,共需多少钱? (2)买 4 个皮球和一副乒乓球拍、付 50 元够吗? (3)小明有 52 元钱,买了 5 个皮球,剩下的钱买羽毛球,能买多少个? 四:归纳总结: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都要先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 3、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 4、甲数比乙数少 15,乙数是 30,甲数是( 5、85 减去 13 的差是再除以 9,列综合式: ( )或只有( ) ,再算( ) 。 ) 。
4×9+17
二、参与合作 (一) 、交流展示: 预设性问题:
先算减法,再算乘法 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先算加法,后算乘法
羽毛球 3元 皮球 8元 乒乓球拍 15 元
8×(12-9) (6+3)×8
(四)
1、第一幅图中你知道什么已知的条件?你能解决题中的问题吗? 2、第二题请你用分步计算怎样做?要想列综合算式,怎样才能先求一共有多少个桃子呢? 3、为什么要用小括号,不用行吗?你能具体说一说小括号的作用吗?生活中的问题有这样解决的吗?请举例说明。 点拨性问题: (二) 、拓展延伸 5 5 三、反馈检测 5 5 1、请你再提出两个数学问题,再解答。 填“+” “ -” “×” “÷”或者“ ( 5 = 0 5 5 5 5 5 = 1 5 (一) 、填空 ) ,再算( ) ) ”使等式成立 5 5 5 5 = 2 5 5 5 5 5 = 3
1.情境导入(2ˊ)2.学习目标(2ˊ)3.独学(10ˊ)4.对学(5ˊ)5.组学(8ˊ) 6.展示(10ˊ)7.总结(3ˊ) 一、引导学 导入新课:1、请你说一说关于混合运算你都知道些什么? 2、学习本课教学目标。
8、7 个 6 是(
) ,再加上 25 的和是(
9、用 30 减去 35 除以 7 的商,差是( 10、30 与 24 的和是( (二) 、认真选一选。 1.计算 21+14÷7 时先算( A.21+14 ( ) ) B.14÷7( ) ) ,再除以 9,商是(
重点 难点
2.4×8=32,,32-16=16,合并成一个算式是( A.4×8-16( ) B. 16+4×8 ( ) C.0 ) C.8 )法。
) ) C.32-4×8
导 学 流程
3.15÷5-2 的计算结果是( A.5 B.1
4.(100-46) ÷6 的得数是 ( A.54 B.9
5.算式 50-6×8 要先算 ( (三) 、连一莲

课题 学习 目标 2.5 练习三(20-21 页)


课型
年级:二年 自学展示课
7、要使 6×( +5=48,

主备人:张秀娟
里应该填( ) 。 ) 。 ) 。 ) 。
审批人:任久顺
(二课时)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进一步认识有小括号时,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使学生熟练掌握 有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 能力目标:通过练习,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好习惯。 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的作用。 掌握小括号的用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