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案例1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教学案例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教学案例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浙江瓯海三垟中学姓名:林霞陈建君案例题目:欲与天公试比高“欲与天公试比高”综合实践活动案例(一)案例的介绍“欲与天公试比高”是一个适合农村中学七年级的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案例。
它结合了劳动技术与自然科学、数学的知识,采用4人组成学习小组的形成,来共同搭建一个“既高又站得稳”几何模型。
学生在动手搭建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学习关于自然科学中力学以及数学中的比例相关知识。
通过开展这个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对知识探究的兴趣及创造性思维和想象思维。
该案例需2个课时即90分钟完成。
整个探究活动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导入阶段,第二阶段是主体探究阶段,第三阶段是总结评价阶段,现在我们按顺序来介绍吧。
第一:导入阶段1、探究活动的问题:在没有胶水,固定物等任何依赖事物的前提下我们能否用铁钉和白纸搭建模型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来做实验活动,要求说明:(1)只能用教师发放的的材料(铁钉和白纸)(2)白纸只能折叠,不能用胶水不粘贴,用重物固定,更不能撕分;铁钉每组二十枚,可任意使用(如戳破白纸连接纸张等)(3)模型应独立搭放在桌子上,高度超过80厘米,立于桌面不得少于5分钟。
(4)作品要有创意,不得仿照或抄袭他组作品。
2、搭建的材料:A、5张8开白纸B、小铁钉20枚C、标尺第二:主体探究阶段1、合作设计方案参与探究活动的学生4人为一小组,每个学生先独立思考,根据要求画出自己的模型设计方案,之后小组讨论、交流、确定最佳方案。
2、巧手共建模型这时,学生的任务是用第一阶段给定的材料搭建一个“既稳又高”的几何模型。
学生应运用自然科学中力的知识及数学中的比例分配,依照小组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操作……3、填写活动表在探究实验过程中,失败的小组可总结经验教训,重新再来;已完成的小组的组员应保护好自己组的模型,在组长的领导下总结、交流心得并一起填空活动表格。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一等奖案例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一等奖案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一等奖案例 1古人云:“尽信书,不如无书。
”今天,这句话放在我们这些教书匠面前,我觉得我们应根据实际来教学。
小学的课堂教学以语文、数学为主体,其它都是“副科”。
尤其在农村的小学,缺少可用的教学配套材料。
那么,如何上好这些“副科”呢?我觉得,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我们的“副科”会照样精彩,有意义。
下面谈谈我们的实践课感悟。
前段时间,我班的学生常因游戏发生口角,有的学生在游戏中还“挂点小彩”,甚至导致了同学间的关系不融洽。
追根究底,都是名为“小马过河”的游戏惹的祸。
调查得知,这是一项比较激烈的游戏活动,游戏中游戏者要快跑,并互相推攘,很危险。
孩子们玩得一高兴,自然有些忘乎所以,一不小心就把某位同学推倒在地,或者自己摔得人仰马翻。
如何确保孩子们在游戏中的.安全呢?为此,我利用实践课开展了一次“游戏要快乐,更要安全的”主题实践活动。
活动分成四大步骤:游戏准备、游戏展示、讨论交流游戏的潜在危险及改进措施和新游戏推荐。
第一步,学生自由组队,准备一两个课下常玩的游戏节目。
第二步,小组展示各自准备的游戏活动,其他同学认真观看并思考它的危险和改进措施。
第三步:游戏展示结束后,让学生互相讨论,集体交流,改变一些游戏的规则和内容。
第四步,给孩子们补充一些新的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游戏。
该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要学生发现游戏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安全警醒教育,帮助学生消除潜伏的安全问题。
此次活动效果颇佳,因游戏打小报告的几乎没有了。
这次的活动提醒我,不要小看这短短的十分钟课间活动。
这十分钟,孩子们也在学习成长,也存在安全问题,更需要我们通过多渠道来培养孩子们的安全习惯。
所以说,实践课不必“照本宣科”,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让它有趣,有可学性,使它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中去。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一等奖案例 2水火箭的制作与发射一、活动简介:火箭点火后向下喷射高温高压气体,喷火的箭称火箭。
手工小制作》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案例

手工小制作》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案例引言:手工小制作是一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的综合实践活动。
通过手工制作,学生能够培养动手实践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耐心。
下面是一个手工小制作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案例,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相关活动。
一、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通过手工小制作,让学生亲手动手制作所需的物品,提高他们实践的能力。
2.提高综合素质:手工小制作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3.培养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手工小制作,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创造,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1.确定活动主题:根据学生的年级特点和兴趣爱好,在班内确定合适的手工小制作主题,例如:折纸、剪纸、手绘等。
2.准备材料:根据主题,准备好相应的材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顺利进行手工制作。
3.了解活动的过程和要求:教师需要提前了解活动的过程,明确每个步骤的要求和操作方法。
4.安排时间和场地:确定活动的时间和地点,为学生提供一个安静、整洁的环境。
三、活动步骤:1.引导思考: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引发他们思考和创意,例如:“你们希望制作什么样的手工作品?”、“手工的材料有哪些?”等问题。
2.材料介绍和示范:教师向学生介绍所准备的材料,并进行相关示范,让学生了解活动的基本要求和操作步骤。
3.学生动手制作: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或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开始动手制作手工作品。
教师可以在旁边给予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4.学生展示作品:学生完成手工作品后,可以进行展示和互评,鼓励他们分享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收获。
5.评价和总结:教师对学生的手工作品进行评价和总结,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他们认识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活动评价:1.学生参与度:评估学生在活动中的积极程度和主动性,是否能够主动思考和动手制作手工作品。
综合实践活动 教师指导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神奇的汉字》教师指导方案教师:年月日《神奇的汉字》教师指导方案活动背景:这学期让学生自己确定活动主题,通过层层筛选后,最终确定了以汉字为课题进行研究。
汉字历史悠久,造型美观,博大精深,是世界古老文字之一,是承载中华文化的重要工具。
中国的汉字是很有趣的文字,从古代到现代,汉字的形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经过了3000年。
汉子对周边民族文化的发展也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历史上,朝鲜、越南、日本和我国许多兄弟民族,都曾使用汉字来记录他们的民族语文,或利用汉字来创造他们的文字。
汉字是我们平时最常用的,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也是离不开的。
让孩子知道汉字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并了解汉字启动了人类的文明。
因为汉字是美的,我们要懂得欣赏,更要珍惜,因为汉字是神圣的,我们要爱护她,更要自觉维护她的纯洁。
所以很有必要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从而使学生初步了解汉字的特点和发展历史,加深学生对汉字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正确运用汉字的自觉性,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策划和开展活动、查找和运用资料、采访和实地调查、记录素材和写报告等综合能力。
学情分析:在过去的两年中我班学生已开展过几个综合实践主题活动的研究,他们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流程非常熟悉,掌握了一定的研究方法、评价方法。
他们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不但对周围的事物很好奇也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和探索能力,这个课题接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对于他们来说比较好研究。
活动目标:1、了解汉字是如何形成的,初步了解汉字的演变,在演变过程中有哪几种形体,分别在哪个年代,知道汉字对人类的贡献和对周边国家文化的影响,学习欣赏汉字书法艺术,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豪感;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
2、开展“小小啄木鸟”活动,找出生活中常见的错别字,自觉为纯洁祖国语言文字做实事,了解汉字正确的写法和意义,从小养成正确书写汉字的良好习惯。
在作业时养成防止写错别字的习惯,把“学以致用”的活动更向前推进一步。
优秀综合实践活动教案(通用12篇)

优秀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优秀综合实践活动教案(通用12篇)作为一名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优秀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优秀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篇1教学内容:立纸花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制作立纸花的整体步骤;2、培养学生耐心、细心的习惯;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春姑娘来了,到处开满了鲜花,你们觉得美吗?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制作立纸花,我们可以用这美丽的立纸花来装扮我们的教室,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春天的气息。
出示课题:“立纸花”。
二、新授1、介绍制作立纸花的整个步骤(1)~(4)将各部件切割、划痕,粘贴后折叠。
(5)~(6)用做好的多个单元组合出各种形状。
(7)完成图。
2、学生动手操作(1)可以独立完成;(2)可以合作完成;(3)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
3、作品展示4、本课小结(1)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2)制作立纸花的步骤是什么?优秀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篇2活动目标:1、了解有关树叶的知识,认识更多的树叶,制作出美丽的树叶画。
2、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创造中提高审美能力。
3、通过讲树叶画的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谈话,音乐导入小朋友,秋娃娃像一位调皮可爱的魔术师,她来到农田上,稻子低下了头;她来到果园里,果树笑弯了腰;她来到树林里,梧桐叶子黄了,枫树叶子红了,只有那松柏还是那么苍翠。
秋天多美啊!请欣赏歌曲《秋天多么美》。
音乐伴唱:《秋天多么美》辨认树叶,了解关于树叶的知识。
秋天的树叶像五颜六色的蝴蝶,长在树上,落到地上。
小朋友们,你们都收集了哪些树叶呢?请你用“()叶是()”的,形状像“()”的句子,介绍自己收集的叶子。
这些美丽的树叶中还藏着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呢!你知道吗?(1)一片完整的树叶包括以下三个部分:叶片、叶柄和托叶(2)布满在叶片上的粗细不等的脉络,叫做叶脉。
小学教学实践案例[4篇]
![小学教学实践案例[4篇]](https://img.taocdn.com/s3/m/61df92cc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9f.png)
小学教学实践案例[4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小学教学实践案例的资料4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小学教学实践案例(一)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案例-----生活中的纸一、活动背景我发现如今的学生,小报越做越漂亮了,用的纸都是高档的复印纸、打印纸,小报编制得图文并茂、色彩鲜艳,代价真是不菲。
学生平时用的草稿纸也都是些新的作业本或雪白的好纸。
每天放学后,教室地面、课桌抽屉到处都有学生随便丢弃的好纸张。
我问了几个学生:“这么好的纸被丢弃了,你们不感到可惜吗?”不料几个学生说:“纸很便宜,到处都有,扔掉一点没关系。
”于是我利用课间活动让一些学生就身边发生的事作了些议论,这为以后进行有针对性的主题研究作了铺垫。
二、准备阶段1、提出问题在第一节课上,我让学生从自己的兴趣出发,观察身边的事物与现象,把想研究的问题记录下来,然后填写《研究意向表》:研究意向表姓名其中《纸》可能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比较密切,有关纸的研究兴趣是学生最集中、票数最高的项目。
主题产生了,不等于学生都有积极性和兴趣。
果然有一些未填写研究纸项目的学生一脸沮丧。
我觉得需要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
2、创设情景我请同学们打开书包,看一看书包里最多的东西是什么?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接着又问:“你可以从哪些方面研究这些看似普通的纸张?”学生纷纷说纸的发展过程,刚才持不同意见的学生发现有关纸的研究也挺有趣的,于是也跃跃欲试提出不少有关纸的研究的问题。
兴趣激发了,认识统一了,就可以开始确立子课题或研究主题了。
3、确立主题,组建小组首先由学生自报、自选研究子课题,然后,学生自由组合建立小组。
子课题确立后,学生便根据自愿原则组成研究小组。
有的小组人太多,有的小组人太少,有的孩子哪个组都不欢迎,有的组上课还好好的,下课又说要散伙,要求重新组合,事情还真不少。
我就积极找学生谈话,帮助调整、疏导。
小组成立后,选负责人,互抄通讯地址,讨论小组活动计划并填写计划书。
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案

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案一、活动背景与意义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是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它通过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因此,本指导案旨在探索有效的指导方法,促进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发挥实践活动的教育价值。
二、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动脑,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发展学生创新思维:鼓励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3. 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通过多元化的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4.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热爱。
三、活动内容1. 科学实验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各类科学实验,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2. 艺术创作活动:鼓励学生进行绘画、手工制作、书法等艺术创作,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和艺术表现力。
3. 社区服务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区环境整治、义务劳动等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4. 体育运动活动:开展各类体育运动项目,提高学生的体质素养,培养他们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 参观学习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科技馆、动物园等地,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实施步骤1. 活动策划:制定每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包括活动内容、时间、地点等方面的安排。
2. 活动准备:准备与活动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源、材料和器材,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3. 活动实施:按计划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指导他们的学习和操作,引导他们全面发展。
4. 活动总结:对每次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估,反馈给学生,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5. 活动展示: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分享他们的实践经验和收获,激励其他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五、活动评价1.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和活动成果,给予积极肯定和建设性意见,便于学生改进和提升。
小学综合实践课活动案例教学步骤6例

小学综合实践课活动案例教学步骤6例1. 种植小菜园教学步骤:1. 准备土壤、种子和工具。
2. 将土壤倒入花盆或花坛中,并平整。
3. 在土壤中根据种植要求埋入种子。
4. 每天给予足够的水和阳光。
5. 定期除草并施肥。
6. 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记录下来。
7. 及时收获和品尝自己种植的蔬菜。
2. 制作纸风车教学步骤:1. 准备彩纸、铁丝和剪刀。
2. 将彩纸剪成正方形。
3. 在正方形中心剪一个小洞,然后剪8条朝中心的线,但不要剪到底。
4. 将每个角向中心折叠,并用铁丝固定住。
5. 在一根长铁丝上穿过纸风车的中心洞,并固定在木棍上。
6. 在有风的日子里观察纸风车的旋转情况。
3. 制作果汁教学步骤:1. 准备新鲜的水果和果汁机。
2. 洗净水果并去皮去核。
3. 将水果切块并放入果汁机中。
4. 启动果汁机,将水果榨成果汁。
5. 将果汁倒入杯子中,品尝自制的果汁。
6. 清洗果汁机和杯子。
4. 制作手工艺品教学步骤:1. 准备颜色纸、剪刀、胶水和装饰材料。
2. 根据想要制作的手工艺品的形状剪裁颜色纸。
3. 将剪裁好的颜色纸用胶水粘贴在一起。
4. 使用装饰材料装饰手工艺品并固定。
5. 在手工艺品上留下自己的姓名和日期。
6. 展示自己的手工艺品并分享制作过程。
5. 进行户外运动教学步骤:1. 选择适合小学生的户外运动项目,如跑步、游泳、跳绳等。
2. 准备所需运动器材和场地。
3. 安排学生参与运动活动并指导其正确的运动姿势。
4. 监督学生的运动状态,关注安全方面的问题。
5. 奖励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优异表现。
6. 结束运动后,进行适当的休息和放松。
6. 做饭教学步骤:1. 选择简单易学的菜品,如炒鸡蛋、煮面等。
2. 准备所需食材和厨具。
3. 教授学生切菜和炒菜的基本技巧。
4. 指导学生根据菜谱进行操作,掌握做菜的步骤和顺序。
5. 监督学生的烹饪过程,关注安全和卫生方面的问题。
6. 品尝自己亲手制作的美食,并分享经验和感受。
以上是小学综合实践课活动案例教学步骤的6个例子,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兴趣爱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徜徉市场
指导教师:花娓
年级:八年级
导入:
跨入21世纪的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和经济高速发展。
无论是高楼林立的都市,还是散发着泥土和野草清香的乡村,市场作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昭示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在你的生活中,一定有过徜徉市场的经历,琳琅满目的商品,令你目不暇接。
步入书市,读出理性与情感;步入服装市场,穿出时尚与自然;步入水果、蔬菜、粮油市场,吃出营养与美味;步入花、鸟、鱼市,生活温馨而多彩……走进市场,就走近了我们的生活。
你一定会发现:市场,让你的求学生涯变得丰富多彩,变成了一片无边无垠的开阔。
活动一:与市场中的食用植物交朋友
在世界各地的市场上,都会看到各种各样的食用植物,即人类直接用于食用的植物资源。
这些种类多样、营养丰富的食用植物是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包括:粮食、蔬菜、果品、饮料、调料、油料等多种植物,为人类提供了大部分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质元素。
人类是不能脱离这些食用植物而生存的。
如果你想对市场内每天都能见到的食用植物多一些认识和了
解,那么就请跟我来,让我们一同去徜徉市场。
市场中的粮食类植物主要有禾谷类植物、薯类植物、芋类植物。
其中,禾谷类植物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如:稻、黍、稷、麦等。
新鲜蔬菜是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方面。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蔬菜种类最多的国家。
依据食用部位,可将蔬菜划分为根菜类、茎叶类、瓜果类和特种蔬菜,如豆瓣菜、蕨菜等。
果品分为水果和干果两类。
水果是新鲜、多汁的果品,如苹果、梨、桃等。
干果是指干燥的果实或一些植物的种子,如:核桃、板栗、花生、松子等。
人类一直在寻找比水更加可口和品味更佳的饮料。
茶、咖啡、可可已成为世界市场上三大饮料植物。
随着人类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不仅注意增加饮食的品种,而且对食品的风味也逐渐形成独特的要求。
食品调料可以根据不同的品味进行调配。
天然、芳香的植物调料便成了人们追求的方向。
日常饮食中常用到的调味植物有:葱、姜、桂皮、胡椒、花椒、茴香、姜黄和辣根等。
食用油料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调料。
最明显的例子是麻油,又称香油,这种从胡麻科植物胡麻的种子榨取的油,目前主要用于食品调味。
由于植物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和甘油酯成分,长期食用植物油能减少由于食用动物油而引导的心血管病为发病率。
食用油中植物油可能取代大部分动物油,根据各地的饮
食习惯和营养配置,比较理想的食用植物油是含油酸或亚油酸为主要成分的向日葵油、大豆油、玉米胚油、橄榄油、花生油、茶油。
活动准备:
⑴竞选或自荐活动主持人1人,评委2人。
⑵主持人、评委和教师讨论活动规则和程序。
⑶课前将全班学生分成四个活动小组。
⑷各活动小组通过市场实际调查、图书查阅、网上查询,了解植物分类学的基础知识,食用植物的食用部分、食用方法和营养成分、医用价值等。
⑸材料及用具:
①准备食用植物的图片或实物4组(尽可能不重复)
②活动用具:酒精灯、烧杯、试管、试管夹、白纸、载玻片、盖玻片、刀片。
③配制斐林试剂、苏丹III染液、双缩脲试剂、碘液等。
④制作各种食用植物名称牌、科属牌、记分牌。
活动过程:
⑴主持人致辞,欢迎同学们与市场中的食用植物交朋友。
⑵以活动小组为单位,识别桌上的食用植物及其分类地位,并挂食用植物名称牌、科属牌。
评委评分。
⑶每组选1名代表,鉴定本组一种食用植物的营养成分。
要求写出所用试剂、操作过程、结果。
评委评分。
⑷每组选1名代表,以营养师的身份介绍本组三种食用植物的营养成分。
评委评分。
⑸每组选1名代表,以厨师的身份介绍本组两种食用植物的食用方法。
评委评分。
⑹活动结束,教师、主持人作总结,表扬优胜组。
活动小结: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认识了市场上常见的食用植物,巩固了植物学分类知识,了解了食用植物的食用方法、营养价值和人类对植物利用的成果,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竞争意识。
活动二:走进市场,学做一天“当家人”
“民以食为天”,一句古训,形象地表明了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之一,也奠定了中国食文化的基础。
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安生之本,必资于食。
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
”
何谓食宜?食宜不仅指饮食的数量、质量,更重要的是指饮食的搭配及与季节时令的配合,浓缩为现代术语,就是科学的、有营养的饮食。
中国是一个美食的国度。
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食不厌精”的思想,以后逐渐衍生和发展成了中国特色的食文化,中国饮食不仅讲色、香、味,更注重食物的搭配以满足不同类型人的营养需要,从而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养生方式。
食养之妙,在于根据各个年龄阶段的不同生理状况进行合理的饮
食搭配。
这是因为,人生经历是一个可以分为儿童、青年、壮年、老年几个阶段的连续过程。
人体气血盛衰和脏腑功能随着不同的年龄阶段而发生着不同的变化。
你知道你一日的营养需求吗?你知道各种食用植物的营养成分吗?你会调配膳食吗?让我们走进市场,学做一天“当家人”。
活动准备:
⑴选定活动主持人1人。
⑵教师与主持人制定活动规则和程序。
⑶将全班学生分成四个活动小组,每组选出1名“当家人”。
⑷每组桌上分别放置:粮食、蔬菜、果品、饮料、调料、油料、奶、蛋、鱼肉等多种食用生物图片或实物。
⑸准备4个购物篮。
活动过程:
⑴主持人致辞,宣布徜徉市场特别活动——学做一天“当家人”活动开始。
⑵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本组同学的年龄、性别、生理健康与运动状况,计算一日所需营养素和应摄取的食物的数量。
如:一名15岁男中学生,每日应摄取的食物为:
⑶四名“当家人”上“市场”购物。
各组学生争相推销自己桌上食物。
⑷四名完成购物任务的“当家人”向全体学生介绍自己所购的食物及其在植物学上的分类地位、营养价值、食用部位。
⑸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当家人”采购的食物,编制一天的食谱。
⑹各小组“当家人”上台宣布本组食谱,并接受其他小组同学的提问(如:食物中含脂肪等营养物质的量是多少?这些营养物质对中学生健康发育有什么影响?如何调配膳食?豆类中哪一种营养要素含量高?该类营养要素的作用是什么?面条里主要含有什么营养要素?它是直接还是间接提供能量的?海带里存在哪一种元素对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很重要,如幼年时缺乏会得什么病?胡萝卜里主要有哪一种维生素?缺乏它对视力有何影响?等)
⑺教师、主持人做总结。
⑻活动结束,布置编写中学生一日营养食谱。
活动小组:
这次活动,以“一日的营养食谱”为主线,让同学们自己采购食品,安排一日三餐,发挥了同学们的主动性。
同学们了解了营养素的作用,懂得根据所需有目的的从市场采购所需物品,认识到平衡膳食和合理的营养才是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
成果汇报:
列出市场上常见食用植物名录;编写一日三餐营养食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