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载歌载舞 教学设 计
第8课 载歌载舞 教学 设计

第8课载歌载舞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scratch中的角色的移动和旋转命令(2)认识scratch中的角色对话。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让小鸟挥动翅膀飞舞,掌握用“移动”“面向”“平滑移动”等动作命令对角色演员进行定位移动。
(2)掌握为舞台添加声音,根据声音为角色添加对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制作动画使学生感受Scratch图形化程序设计语言编程的快捷性,培养学生学习Scratch的兴趣。
2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同学对计算机基础操作较为熟悉,然而是第一次接触指令编程。
前两节课知识点包括认识Scratch 界面,在软件添加、删除角色,切换角色造型等内容,本节课的知识点主要是移动、旋转、添加音乐与对话。
对于这节课,需要从他们身边的事物进行选材,来确定主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用“移动”“面向”“平滑移动”等动作命令对角色演员进行定位移动。
教学难点:掌握用“移动”“面向”“平滑移动”等动作命令对角色演员进行定位移动。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复习导入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学习用scratch制造简单动画。
1、复习scratch界面组成:(1)舞台区(2)角色列表区(3)脚本区(4)指令面板2、以“春晓”这首诗同名歌曲为主题制作一个简单动画简单动画包含:(1)舞台背景(2)角色(3)角色动作(4)角色对话(5)声音等。
活动2【讲授】动画制作过程打开scratch,添加舞台背景和两个角色:小鸟与蝴蝶,为小鸟添加挥动翅膀的另一个造型。
为小鸟设置动作脚本:点击小鸟角色,拖入下列指令。
注意点:设置“碰到边缘就反弹”指令时,需要在角色属性区单机选择“只允许左、右翻转”按钮。
为舞台添加音乐:点击舞台,选择“声音”选项,单击“导入”按钮,导入“春晓截取.wav”,单击“脚本”选项,拖入下列指令:为角色添加歌词对话:根据音乐前奏,歌词时长、间隔,设计好对话出现时间与等待时间。
载歌载舞课件

六年级(下) 第二单元 Scratch趣味编程
六年级(下) 第二单元 Scratch趣味编程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 如果感到幸福就快快拍拍手哟 看那大家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起拍拍手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 如果感到幸福就快快跺跺脚哟 看那大家都一起跺跺脚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肩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肩 如果感到幸福就快快拍拍肩哟 看那大家都一起拍拍肩
六年级(下) 第二单元 Scratch趣味编程
第8课 载歌载舞
六年级(下) 第二单元 Scratch趣味编程
任务一:设计舞台
1、自学第8课第二部分【设计舞台】 2、选择合适的舞台背景并添加
六年级(下) 第二单元 Scratch趣味编程
任务二:编写音乐脚本
为小猫编写音乐的脚本(可结合已给的 乐谱,也可自己即兴创编)。
任务三:编写伴奏脚本
根据伴奏的旋律,编写伴奏的脚本。
X O X O | X O X O| XX XX|XXXX| O X O X| O X O X|
六年级(下) 第二单元 Scratch趣味编程
任务四:上交作品
观看运行结果,调试作品。 保存至本地磁盘F,文件名:序号+姓名。 上传到教师机。
第8课丰收歌舞《浏阳河》教案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围绕《浏阳河》的情感表达和音乐特色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我在这个过程中尽量以引导者的身份参与,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从成果分享来看,学生们对歌曲的理解和感悟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也有一些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稍显拘谨。今后,我将继续鼓励他们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湖南民歌的基本概念。《浏阳河》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湖南民歌,它以其独特的旋律和节奏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厚感情。湖南民歌在我国的民族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体现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和人民的生活情感。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欣赏《浏阳河》这首歌曲,来感受湖南民歌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理解地域文化和音乐表达。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浏阳河》这首歌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让我感到很欣慰。在导入新课的时候,通过提问的方式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他们积极地分享了自己对家乡的情感和体验,这为后续的学习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湖南民歌的特点和歌曲的节奏把握不够准确。针对这一点,我采用了示范、对比和练习的方法,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同时,我也注意到,通过案例分析,学生们能更直观地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这对于他们理解和表达音乐情感起到了教学内容
第8课丰收歌舞《浏阳河》教案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丰收歌舞》单元中的《浏阳河》一曲。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了解湖南民歌的特点,感受《浏阳河》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第8课丰收歌舞演唱《桔梗谣》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桔梗谣》的旋律、节奏、歌词及其所传递的情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音乐表达情感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和分享音乐的快乐。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举例:歌词中的方言词汇及其发音,如“桔梗”在方言中的发音及意义。
c.音乐与舞蹈的结合:学生需学会如何将音乐与简单的舞蹈动作结合,增强表演效果。
-举例:配合歌曲节奏设计相应的舞蹈动作,体现丰收的主题。
2.教学难点
a.方言歌词的掌握:对于学生来说,方言的发音和语调可能是难点。
-突破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分解歌词,反复示范和领读,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方言的发音。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丰收歌舞——演唱〈桔梗谣〉》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参加过丰收庆典或是家庭聚会时,有没有感受过那种欢乐的氛围?”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桔梗谣》所传递的丰收喜悦。
第8课丰收歌舞演唱《桔梗谣》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8课丰收歌舞——演唱《桔梗谣》教案
1.教材章节:《音乐》四年级上册第8课。
2.内容概述:
a.让学生了解《桔梗谣》的背景,感受歌曲表达的丰收喜悦。
b.学习歌曲的旋律,掌握简单的节奏。
c.学会歌曲的歌词,注意歌词中的方言特点。
d.通过合唱、舞蹈等形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注重了歌曲旋律和节奏的讲解,让学生们能够较好地掌握《桔梗谣》的基本技巧。但同时,我发现有些学生对方言歌词的掌握仍有困难,未来我需要在这一方面加强教学,例如通过更多有趣的练习来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方言发音。
第8课 载歌载舞 教学设 计

第8课载歌载舞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声音分类中的“弹奏音符”、“ 弹奏鼓声”、“ 切换造型”等指令,并掌握这些指令的用法;2、了解弹奏音符指令中的音高参数和乐谱中音阶中音符的一一对应关系。
3、知道一个角色可以设置多个不同的造型。
4、掌握将库中的图片设置为舞台背景的方法。
5、初步学会运用Scratch声音分类中的相关指令进行简单乐曲创作。
6、认识“重复”指令,知道连续出现的相同指令或者指令组合可以用重复命令来进行简化。
掌握编写循环结构程序的一般方法。
7、激发用scratch软件编写音乐的热情;2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弹奏音符指令中的音高参数和乐谱中音符的对应关系,会编写演奏音乐和编写动画脚本。
教学难点:运用重复命令编写循环结构程序。
3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激趣导入1、播放一段视频,学生欣赏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老朋友,我们先一起来欣赏一下。
在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2、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载歌载舞》,用Scratch软件我们就可以编出刚才这样的场景(板书:载歌载舞)。
活动2【讲授】二、让小猫“唱”起来1、编写音乐脚本(1)出示《小星星》的曲谱,边打拍子边唱曲谱,提问:1=C4/4的表达的意义,我们先来编写第一个乐句。
(2)打开scratch,提问:哪一类指令可以发出声音,哪个是弹奏出音符指令?(板书:弹奏音符指令)(3)出示琴键、音符对照图。
(4)学生尝试编写音乐脚本。
(5)教师展示点评2、编写鼓声伴奏脚本(1)这样的旋律听起来非常得单调,为了让音乐更丰富一些,我们可以再加些什么?(2)引出“弹奏鼓声”指令,先尝试用一种鼓声来伴奏,确定拍数,学生尝试操作。
(3)展示学生的作品,这么长的脚本你有什么快速的方法吗?老师还可以教给你一种更简单的方法,用“重复执行”命令可以简化脚本,用哪一个“重复执行”命令?你觉得“重复执行”命令什么时候可以用?刚才有同学说想再加一种鼓声,让层次更丰富一些,应该怎么加?(4)完成剩下乐句的编写。
最新人音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8第八课丰收歌舞》word教案 (1)

《丰收歌》女子群舞编导:黄素嘉、李玉兰音乐:朱南溪、张慕鲁首演:1964年团体: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丰收歌》以生活在江南水乡得劳动妇女收割稻谷为背景,通过割、挑、打、扬等细节,表现农村妇女勤劳奋发得美德与热情豪爽得性格,反映出一派喜获丰收得愉悦。
《丰收歌》是个欢快热烈得情绪舞。
一般地说,情绪舞没有复杂得具体情节,甚至没有情节,也没有特定得人物关系,更没有起伏跌宕得故事,其主要特点是重在抒发某种凝聚得情怀,以典型得舞蹈语汇、乐曲得明快节奏、丰富得画面构图和流畅得舞台调度为载体,给观众以艺术得感受。
《丰收歌》得特定情怀是喜获丰收得欢快,丰收是这部作品一切动作形态得机缘,而欢快则是由丰收而引发得情感得升华。
从它所编织得舞蹈语汇中,一方面散发着浓郁得生活气息,有收割、肩挑、打谷、扬场等劳动描述,同时又摒弃了劳动过程得复现和生活原型得搬迁,侧重于以艺术得概括和舞蹈得雕琢,锤炼出具有典型意义得动作组合,并贯之于欢声阵阵、笑语不绝得兴奋之情、激越之情与欢快之情。
从而形成炽烈、红火、昂扬、欢愉得基调。
凡是情绪舞都离不开民族属性与地区特色。
《丰收歌》舞蹈语汇得形成,除它有贴近生活得一面之外,还立足于民间舞蹈素材得土壤,运用江南广泛流传得民间舞“泰兴花鼓”中得“颠三步”、“喜鹊登枝”、“四方步”等素材,予以消化、变异与发展,并结合经过提炼得生活动作,使特定得丰收女得舞蹈形象既符合生活得真实,又具有地域得特征;既能营造出喜获丰收得氛围,又能宣泄出无比欢欣得情绪。
《丰收歌》在艺术处理上得一个显著特点是对道具得选用。
一是用得好,二是用得巧。
好在具有鲜明得形象性,巧在富有变化得多样性。
《丰收歌》根据生活得真情实况,将劳动妇女常用得白汗巾演变为作品中得长纱巾,并从中间得白色过渡到两头得金黄色。
这样,它就从原来意义上得汗巾变化为象征性得稻束和谷穗,成为创造艺术形象得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比如,当挥镰收割时,它是一把把扬起又放下得稻束;当肩挑走向场院时,它既是悠悠颤动得扁担,又是扁担两端得稻捆;当忽上忽下连续翻动时,它便显现出打谷脱粒得景象;当抛扬飞起垂落时,它像是一铲铲金谷从半空中撒向地面;当劳动小憩时,它又还原以汗巾得用途。
花城版音乐五上第8课欣赏《弦子舞曲》-教案

花城版音乐五上第8课欣赏《弦子舞曲》-教案一. 教材分析《弦子舞曲》是一首具有浓郁藏族风格的民间舞蹈音乐。
它以优美的旋律、活泼的节奏,展现了藏族人民的生活场景和情感表达。
本课通过学习《弦子舞曲》,使学生了解藏族音乐的特点,感受其独特的魅力,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接触过一些民族音乐,对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一定的掌握。
但藏族音乐的特殊性和独特风格,对学生来说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藏族音乐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弦子舞曲》的背景、特点,能简单描述其音乐风格。
2.能够正确地演唱《弦子舞曲》,体会其优美的旋律和活泼的节奏。
3.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激发他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弦子舞曲》的旋律和节奏。
2.理解藏族音乐的特点,能运用到实际演唱中。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反复聆听、欣赏《弦子舞曲》,使学生感受其优美的旋律和活泼的节奏。
2.讲解法:教师讲解藏族音乐的特点、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弦子舞曲》。
3.实践法:分组演唱、集体演唱,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弦子舞曲》的演唱技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弦子舞曲》的音频、视频,藏族音乐的图片、文字资料。
2.乐器:吉他、笛子等,用于演奏《弦子舞曲》。
3.乐谱:《弦子舞曲》的简谱和五线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藏族音乐的图片、文字资料,引导学生了解藏族音乐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播放《弦子舞曲》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其优美的旋律和活泼的节奏。
3.操练(15分钟)教师演奏《弦子舞曲》,学生跟随演唱。
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旋律和节奏,培养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演唱《弦子舞曲》,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存在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学生自主探究藏族音乐的其他作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心得。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8课《乘着歌声的翅膀》教案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8课《乘着歌声的翅膀》教案一. 教材分析《乘着歌声的翅膀》是一首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歌曲,选自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8课。
歌曲以优美的旋律和简单的节奏展现了宽广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情感。
歌曲共两个乐段,第一乐段以五声羽调式展开,旋律轻盈跳跃,表现出一种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情感;第二乐段转为大调,旋律更加舒展,歌词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和理想的家园。
整首歌曲充满了诗意和浪漫,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要素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的情感表达和歌曲的意境理解尚有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感受歌曲的美,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 教学目标1.能够用优美、连贯的声音演唱《乘着歌声的翅膀》。
2.理解歌曲的意境,感受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
3.学会用音乐表达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4.引导学生热爱自然,追求美好的生活。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意境理解。
3.音乐与生活的联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以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和教案。
2.钢琴或其他电子琴。
3.教学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乘着歌声的翅膀》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
引导学生谈论对歌曲的印象,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乐谱,让学生了解歌曲的调式、节奏等基本要素。
讲解歌曲的结构,分析第一乐段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节奏和音准。
针对部分学生存在的困难,进行个别辅导。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用动作、表情等表现歌曲的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课载歌载舞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认识声音分类中的“弹奏音符”、“ 弹奏鼓声”、“ 切换造型”等指令,并掌握这些指令的用法;
2、了解弹奏音符指令中的音高参数和乐谱中音阶中音符的一一对应关系。
3、知道一个角色可以设置多个不同的造型。
4、掌握将库中的图片设置为舞台背景的方法。
5、初步学会运用Scratch声音分类中的相关指令进行简单乐曲创作。
6、认识“重复”指令,知道连续出现的相同指令或者指令组合可以用重复命令来进行简化。
掌握编写循环结构程序的一般方法。
7、激发用scratch软件编写音乐的热情;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弹奏音符指令中的音高参数和乐谱中音符的对应关系,会编写演奏音乐和编写动画脚本。
教学难点:运用重复命令编写循环结构程序。
3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激趣导入
1、播放一段视频,学生欣赏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老朋友,我们先一起来欣赏一下。
在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揭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载歌载舞》,用Scratch软件我们就可以编出刚才这样的场景(板书:载歌载舞)。
活动2【讲授】二、让小猫“唱”起来
1、编写音乐脚本
(1)出示《小星星》的曲谱,边打拍子边唱曲谱,提问:1=C4/4的表达的意义,我们先来编写第一个乐句。
(2)打开scratch,提问:哪一类指令可以发出声音,哪个是弹奏出音符指令?(板书:弹奏音符指令)
(3)出示琴键、音符对照图。
(4)学生尝试编写音乐脚本。
(5)教师展示点评
2、编写鼓声伴奏脚本
(1)这样的旋律听起来非常得单调,为了让音乐更丰富一些,我们可以再加些什么?
(2)引出“弹奏鼓声”指令,先尝试用一种鼓声来伴奏,确定拍数,学生尝试操作。
(3)展示学生的作品,这么长的脚本你有什么快速的方法吗?老师还可以教给你一种更简单的方法,用“重复执行”命令可以简化脚本,用哪一个“重复执行”命令?你觉得“重复执行”命令什么时候可以用?刚才有同学说想再加一种鼓声,让层次更丰富一些,应该怎么加?
(4)完成剩下乐句的编写。
活动3【讲授】三、让小猫跳起来
1、查看“造型”选项卡,小猫有两个造型。
2、两个动作不断地切换就会形成动画,你觉得“切换造型”的指令可能在哪里?
指名学生示范操作。
3、学生编写跳舞动画脚本。
活动4【讲授】四、设计舞台
1、你想让小猫在哪里跳?舞台在哪里设置?
2、指名学生示范。
活动5【讲授】五、赏评
展示学生作品,教师简评。
活动6【讲授】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