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中国现代诗歌五首

5中国现代诗歌五首
5中国现代诗歌五首

(时间:45分钟分值: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5分)

A.荡漾(yànɡ)青荇(xìnɡ)笙箫(ēnɡ)长篙(hāo)

B.沉淀(àn) 漫溯(sù) 罗绮(qǐ)饥馑(jǐn)

C.憔悴(áo) 絮聒(xù) 监禁(ān) 棱角(lénɡ)

D.桅船(wéi) 朝夕(āo) 灼热(ó) 弯曲(qū )

解析A项,“篙”读ɡāo。

答案 A

2.依次填入下列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5分)

①揉碎在浮藻间,着彩虹似的梦。[来源:学_科_网]

②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着中国呀……

③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

A.沉淀封锁摇摆

B.沉积封锁招摇[来源]

C.沉淀封锁招摇

D.沉积笼罩招摇

解析沉淀:凝聚、积累,用来形容“梦”更加逼真,化无形为有形。沉积:重在聚积。封锁:用强力阻断和外界的联系。笼罩:遮盖。摇摆:摆动。招摇:故意张大声势引人注意,拟人化手法赋予青荇人格化。

答案 C

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5分) 如今,不少老师感慨孩子“不好教”,但这不足以成为体罚学生的理由。转化后进生不可能一蹴而就,如果我们心浮气躁,工作一曝十寒,教育必然没有效果。教育是门艺术,它讲求技巧,需要循循善诱。教育的过程,不是学生对教师的臣服,管理学生的办法就是扇耳光,这样的教育方式也难免太过拙劣。正如有网友指出的,“孩童如璞玉之未琢,治玉之道,在于顺其天然文理而精雕细刻,体罚犹如以刀斧攻玉,粗鲁野蛮,鲜有不碎者!”

A.一蹴而就B.一曝十寒

C.难免D.精雕细刻

解析C项,难免:不容易避免,免不了。此处应用“未免”,意思是对人对事的委婉批评。A项,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B项,一曝十寒:比喻学习或工作没有恒心。D项,精雕细刻:形容创作艺术品时的苦心刻画。也比喻认真细致地加工。

答案 C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5分)

A.1928年,他故地重游,于归国途中的11月6日,在轮船上写下了《再别康桥》。

B.几经周折,电台的同志才帮助出租车司机查找到了这只手提包的失主是第一热电厂的一名会计丢的。[来源]

C.艾青五岁时被领回自己家,但是在家里依然受歧视。[来源:学|科|网] D.由于读者的生活阅历有深有浅,文艺修养和鉴赏能力有高有低,所以有的读者可能会把《老马》一诗看成“写的就是一匹可怜的老马”。

解析B项句式杂糅。[来源]

答案 B

5.默写(5分)

(1)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2)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答案(1)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2)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精读[来源:学&科&网]

(一)阅读闻一多的《死水》,完成6~8题。

6.诗中的“破铜烂铁”变成了翡翠和桃花,“剩菜残羹”泛出了罗绮和云霞;死水变成了一沟绿酒在冒泡沫……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5分) 答:

答案用美的比喻来反衬绝顶的肮脏,目的是造成令人恶心的反面效果。

7.诗的首尾呼应,反复强调“这是一沟

绝望的死水”,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

答:

答案表达了诗人对丑恶现实的绝望、愤慨和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8.文中的“死水”有何象征意义?(5分)

答:

答案一沟死水象征了那个黏滞的流不动的、沤的发臭的、完全丧失生命力的社会现实,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旧中国的象征。

(二)阅读《再别康桥》中的两节,回答9~10题。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来源:学科网][来源]

波光里的艳影,[来源:学|科|网]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9.这两节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5分)

答:

答案运用了比喻、移就和拟人。移就是把用来形容甲事物的修饰语用来修饰乙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荡漾”本是描写水的,在这里却用来形容“艳影”。

10.你怎样理解“招摇”“甘心”二词?(5分)

答:

答案“招摇”写出康桥对

诗人的欢迎态度,“甘心”深刻地写出了诗人对康桥的永久眷念。

二、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11~12题。

发现

闻一多

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

鞭着时间的罡风①,擎一把火,

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

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

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

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

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

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

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来源]

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

【注】①罡(ɡānɡ)风:道家语,高空的风。又作“刚风”。

11.试将这首诗的内容跟课文《死水》作一番比较,看看有什么相同的和不相同的,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5分)

诗题“发现”有什么含义?诗人“发现”了什么?

答:

答案揭示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中国的黑暗现实。

12.诗人说:“我会见的是噩

梦,哪里是你?”又说:“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据此说说“噩梦”这个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答:

答案“噩梦”概括了当时所有的黑暗现实,表达了诗人悲痛欲绝的感情。

5中国现代诗歌五首

(时间:45分钟分值: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5分) A.荡漾(yànɡ)青荇(xìnɡ)笙箫(ēnɡ)长篙(hāo) B.沉淀(àn) 漫溯(sù) 罗绮(qǐ)饥馑(jǐn) C.憔悴(áo) 絮聒(xù) 监禁(ān) 棱角(lénɡ) D.桅船(wéi) 朝夕(āo) 灼热(ó) 弯曲(qū ) 解析A项,“篙”读ɡāo。 答案 A 2.依次填入下列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5分) ①揉碎在浮藻间,着彩虹似的梦。[来源:学_科_网] ②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着中国呀…… ③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 A.沉淀封锁摇摆 B.沉积封锁招摇[来源] C.沉淀封锁招摇 D.沉积笼罩招摇 解析沉淀:凝聚、积累,用来形容“梦”更加逼真,化无形为有形。沉积:重在聚积。封锁:用强力阻断和外界的联系。笼罩:遮盖。摇摆:摆动。招摇:故意张大声势引人注意,拟人化手法赋予青荇人格化。 答案 C 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5分) 如今,不少老师感慨孩子“不好教”,但这不足以成为体罚学生的理由。转化后进生不可能一蹴而就,如果我们心浮气躁,工作一曝十寒,教育必然没有效果。教育是门艺术,它讲求技巧,需要循循善诱。教育的过程,不是学生对教师的臣服,管理学生的办法就是扇耳光,这样的教育方式也难免太过拙劣。正如有网友指出的,“孩童如璞玉之未琢,治玉之道,在于顺其天然文理而精雕细刻,体罚犹如以刀斧攻玉,粗鲁野蛮,鲜有不碎者!”

A.一蹴而就B.一曝十寒 C.难免D.精雕细刻 解析C项,难免:不容易避免,免不了。此处应用“未免”,意思是对人对事的委婉批评。A项,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B项,一曝十寒:比喻学习或工作没有恒心。D项,精雕细刻:形容创作艺术品时的苦心刻画。也比喻认真细致地加工。 答案 C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5分) A.1928年,他故地重游,于归国途中的11月6日,在轮船上写下了《再别康桥》。 B.几经周折,电台的同志才帮助出租车司机查找到了这只手提包的失主是第一热电厂的一名会计丢的。[来源] C.艾青五岁时被领回自己家,但是在家里依然受歧视。[来源:学|科|网] D.由于读者的生活阅历有深有浅,文艺修养和鉴赏能力有高有低,所以有的读者可能会把《老马》一诗看成“写的就是一匹可怜的老马”。 解析B项句式杂糅。[来源] 答案 B 5.默写(5分) (1)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2)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答案(1)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2)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精读[来源:学&科&网] (一)阅读闻一多的《死水》,完成6~8题。 6.诗中的“破铜烂铁”变成了翡翠和桃花,“剩菜残羹”泛出了罗绮和云霞;死水变成了一沟绿酒在冒泡沫……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5分) 答: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选修课《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设计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设计思路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教材,内容包括五个诗歌单元和五个散文单元,每个单元都把主题相同的诗歌和散文收集起来,且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每个单元都有一篇精读、几篇略读、一个思考和探究和一篇文章。尤其是文章,诗歌部分几篇文章下来,“如何鉴赏诗歌”已有了章法可循;散文部分的文章也是如此。 必修课中已学过几篇出自大家之手的现代诗歌和现代散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教材是在必修教材基础上的一种拓展和延伸,他应把学生在必修课上学的的知识和能力迁移到选修课中,使学生的鉴赏力和和审美力顺其自然合乎规律的发展。因此,我打算用学案教学法进行选修课的诗歌和散文教学。 下面先来谈一谈诗歌教学的学案: 一、挚情朗读 有位哲人说过“如果嚎叫就是诗,那么驴就是伟大的诗人”,可见,无论写诗还是读诗,都应该有真挚的情感在里面。 1、扫清字词障碍 2、培养学生初读感受 让学生谈一谈,读后作者写些什么,最打动你的是什么,为什么。 二、知人论世 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的中国,离学生并不遥远。诗歌是时代的最强音,了解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生平,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歌;选修课教材,每篇诗歌后面无论是精读还是略读都附有作者简介,其中介绍了作者的生平、简单事迹以及作品。可见,知人论世的重要,他是打开鉴赏诗歌大门的钥匙。三、抒发情感 学生在初读中,感受最深的就是作者通过语言所表达的感情,情感借助文字表达出来,品味语言就成为鉴赏诗歌的重要部分。 四、品味语言 诗歌中某些字的锤炼,某些意象的含蓄,某些修辞的运用,就能为语言增色,为诗歌添彩,为情感表达服务。 (可见,抒发情感和品味语言这两块密不可分,不分主次先后,同时进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每一课后都设有导读,学生借助导读内容,理解诗歌的内容会更容易,体味语言会更深刻,更容易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从而喜欢上现代诗歌。) 五、表达技巧 要想很在行地鉴赏诗歌作品,还要适当地把握诗歌的文体特征,探寻一些文学知识和鉴赏技巧。 表达技巧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修辞:比喻拟人等 表现手法:象征用典欲扬先抑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想象联想等

《现代诗二首》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1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 现代诗二首人教(部编版) 3 现代诗二首 【教学目标】 1.学会认“巢、苇、罗”等6个生字。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感受童年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3.反复朗读诗歌,说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4.通过诗文分析,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感受童年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教学难点】 反复朗读诗歌,说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图片导入,引起学生思索——夕阳西下,照红了江面,晚归的鸟儿低飞在江面之上。 归纳学生发言,引出所讲题目《秋晚的江上》。 二、初读诗歌 1.教师范读(注意语速、语气、语调) 强调字音---一巢(cháo) 2.学生齐诵读第一遍,读准字音。第二遍,感受诗歌内涵。 (1)自由朗读这首诗,要注意读准字音,读流利。 (2)指名朗读,尝试着读出诗的节奏。 在脑中构思一幅画面,画面上会出现什么景物?

归鸟、夕阳、芦苇在什么季节、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什么景物? 秋天的晚上,在江面上,出现了归鸟、夕阳、芦苇 3.读这首诗,讨论诗意。 诗中写诗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时所看到的情景。这情景好比一幅画,但在画面上的事物是动的,而不是静的。作者把芦苇拟人化了,给全诗平添了一些情趣与生气。 小组讨论说一说,你方法看到了什么? 归巢的鸟、斜阳、白色的芦苇 4.欣赏《花牛歌》。这是一首赞美儿童的诗,边读边想,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出示《花牛歌》。 5.读这首诗,讨论诗意。 诗人描写了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也表现了归巢的鸟儿对自由的渴望、向往,对现实的抗争。 6.读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花牛在草地里睡觉。) 三、小结:秋晚的江上黄昏时的景色是美丽的,而《花牛歌》描写了作者童年时的乐趣。 【板书设计】 晚秋的江上:归鸟斜阳芦苇—美景花牛歌:睡觉有趣 【教学反思】 《现代诗二首》(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秋晚的江上》是近代诗人刘大白1923年的作品,这是一首描写秋天的新诗,归鸟低飞,残阳斜照,一派秋晚江上的景色。《花牛歌》是诗人徐志摩的作品,这首诗歌使我们体会到了童年时的乐趣。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像,让我们在诗的世界里享受着生活的乐趣诗歌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语感,其关键在于创设情景,在读中感悟现代诗歌的特点。今天这节课,我感到很欣慰,孩子们的发言并不是那么积极,但我分明感受了孩子们蠢蠢欲动的心灵,只是他们还有些含蓄。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 现代诗二首人教(部编版) 3 现代诗二首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简明教案(诗歌部分)

第一单元《生命的律动》——走进诗的世界 教学目标: 1、理解现代诗歌的基本特征 2、体会中国现代诗歌的生命律动 3、体会诗歌抒情主人公的人格魅力 4、理解中国现代诗歌的思维方式 教学方式: 1、自读品味法 2、导读提升法 3、讨论交流法 4、读写结合法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安排: 1、阅读讲解讨论《走进诗的世界》 2、诵读本单元所有课文 教学过程安排: 一、中国现代诗歌的基本特征 (一)外部特征 1、分行。 2、音乐性。 (二)内在特征 1、精美的语言 2、隽永的滋味 3、纯粹的情感

4、深刻的哲理 5、异常的美感 二、生命的律动——现代诗歌魅力探密 (一)反复诵读本单元各首诗歌 这些诗歌的创作年代比较久远,但至今都还有其独特的魅力,独特的价值。要求静心诵读,进入诗歌的世界,体会诗歌的意韵,读出滋味。 要求先不看导读分析文字。 (二)品读现代诗歌的方法 诵读——直觉,混沌(写什么——怎么写——写得怎么样) 初解——表层意义、字面意义 深入——知人论世、技法应用与目的 咀嚼——深层寄寓(滋味、情感、哲理、美感) (三)结合导读分析文字,从语言(技法)、滋味、情感、哲理、美感等角度中,选择一两个方面进行思考和交流。 1、要求:

⑴自主式的思考(即要求读出自己的感觉,品出自己的滋味,作出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⑵开放式的交流(即与同学、老师进行多向的交流探讨,) ⑶有条理的表达 2、课文解读 ⑴《天狗》 总体评价:这是中国最早的白话诗歌之一,顺应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激情。 最突出的特点:高度张扬的自我意识、激荡不已的激情(狂飙突进) 主要技法:化用民间传说、极度夸张 知人论世:由于处在白话文刚刚兴起的时期,又恰逢“新文化运动”,语言总体显得粗糙,也比较直露,滋味不够隽永,美感无从谈起。 ⑵《井》

十首中国现代诗歌

十首中国现代诗歌 这里所列影响最广的十首中国现代诗,包括诗的艺术价值、美学价值,一些影响虽大的概念诗、口号诗等不在其列,而一些诗好影响力不够的,也只能割爱。这十首诗,应该代表了中国现代诗歌的最高成就。 十、汪国真:热爱生命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一句话点评:曾经风靡一时的诗人,诗虽一般,但对安抚一些人的心灵起过很大的作用。影响力指数:★★★ 九、舒婷: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 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驱,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一句话点评:语言铿锵,直抒心臆,是极好的朗诵诗。 影响力指数:★★★★ 八、郑愁予:错误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蛰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一句话点评:意境优美深婉,中国现代抒情诗之绝唱。 影响力指数:★★★ 七、卞之琳: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一句话点评:含蓄隽永,优美如画,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影响力指数:★★★★ 六、北岛:回答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5中国现代诗歌五首

5.中国现代诗歌五首 ◎课前自主 【走进作者】 闻一多(1899~1946),现代诗人、学者,湖北人。他是“新月派”,的代表人物,我国新格律诗的探索者和创建者之一。代表作品:《七子之歌》、《醒呀》、《死水》。闻一多是我国新诗格律的最早探索者和创建者之一,他要求新格律诗心学而且有三美: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早年留学英国剑桥大学,其代表作是《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等。他的不少诗作,神秘、朦胧、感伤、的倾向明显,但也不乏语言清新、比喻贴切,具有轻柔明丽风格的佳作。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著有《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等。艾青诗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1941年诗人来到延安,从此诗风转向悲壮高昂。艾青是对中国新诗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 食指,本名郭路生,北京人,当代诗人。生于1948年,“文革”中因救出被围打的教师而遭受迫害。1968年到山西插队,70年进厂当工人,71年参军,73年复员,曾在北京光电技术研究所工作。代表作品:《热爱生命》《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等。 舒婷,当代女诗人,生于福建厦门。初中未毕业即“插队落户”。1969年开始写作,1979年在《诗刊》正式发表作品。现为中国作协理事;作协福建分会副主席,两次获全国性诗歌奖。1982年出版诗集《双桅船》和《舒婷、顾城抒情诗选》,1986年出版《会唱歌的鸢尾花》等。 【基本解读】 闻一多的《死水》写于1925年。怎样理解“死水”这一意象的寓意,不要强求统一。可以具体到一条臭水沟,也可以抽象到物极必反的哲理。象征的是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时期,抑或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的中国,还是表面极其繁荣的美国,甚至是整个世界,允许大家联想,允许大家见仁见智。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写于1928年,在第三次欧游归途中所作。1928年7月底的一天,徐志摩一个人悄悄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但他所熟悉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那里静静的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到了11月6日在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才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再别康桥》音节和谐、意境优美,备受读者们的青睐。 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抒写了残暴的侵略战争使中国人民蒙受的苦难以及诗人忧国忧民的沉重心情。

5、中国现代诗歌五首·教案

5、中国现代诗歌五首·教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了解闻一多及其诗作风格;了解徐志摩的生平及其诗作风格;了解艾青的生平简历及其诗作风格;了解食指的生平简历及其诗作风格;了解舒婷的诗作风格;了解朦胧诗。 2.技能目标 掌握象征手法的运用;把握诗歌意象,领会诗人情感;分析诗歌语言,了解诗歌风格;注重诵读,增进对诗人情感的把握和对诗歌主题的理解。 3.情感目标 体味闻一多爱国之情的痛苦与激愤;理解徐志摩对康桥的无尽的眷恋与赞美;体会艾青对苦难的中国的赤诚与悲哀;品味食指对生命的热爱;领会舒婷对海岸的思慕。 走向高考 引导学生自己去品味诗歌的内涵,鉴赏诗歌的艺术特点;引导学生从大处着眼,把握全诗的总体写作意图。 教学难点 通过对意象,意境的具体分析来帮助学生解读作品。 教具准备 多媒体、幻灯片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青年一般都喜欢文学作品,特别是诗。因为青年有朝气、有理想、富于热情、喜欢想像,所以有人说,诗是属于青年人的。也正因为如此,一代代诗人层层不穷,众多的流派异彩纷呈。特别是自“五四”前夕新诗诞生以来,通过诗人不断的探索、发展和创造,新诗这种全新的文学样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研习《死水》(新格律诗) 1、写作背景 在现代史的发展史上,还有另外一位主将——闻一多。

我们可能知道他拍案而起的故事,但另外,对于“新月派”,他也是一位不可或缺的核心人物。他是我国新格律诗的探索者和创建者之一,他要求格律诗要有三美:音乐美(音节和旋律的美)、绘画美(词造的运用要体现中国象形文字的视觉美感)、建筑美(节的对称和句的整齐)。他善于运用深沉的理智控制炽热的感情,用整饬的诗体规范丰富的内容。我们不妨用他的诗集《死水》比喻他的创作:“‘死水’下潜伏着火山。” 对《死水》的写作时间和写作缘起也有不同的说法。一般看法是,1922年闻一多赴美留学,他不堪忍受身为中国人受到的歧视,写过多篇爱国主义诗篇。1926年他怀着对祖国的渴望和期望从美国归来,但北洋军阀统治下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令他极为失望,他痛呼:“我来了,我喊一声: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正是这种为现实所冷却了的爱和期望,奠定了本诗的情感根基。 2、板书设计 死水丑恶无可救药彻底失望 翡翠、桃花、罗绮、云霞——静态描写 绿酒、珍珠(变成、咬破)——动态表现丽语写丑恶(反讽) 自吹自擂无耻吹捧——听觉感受 愤慨至极无情诅咒呼应首节 3、写作特色 ⑴寄托(隐喻)和象征 寄托:一沟死水—完全丧失生命力的社会现实—诗人对现实的坚决否定—鲜明的批判精神 象征:①美国社会;②北洋政府;③黑暗的中国现实。 ⑵反讽手法的运用 诗人借鉴西方现代派始祖之一的波德莱尔“以丑为美”的主张和技巧,营造出一种反讽的氛围来揭露、批判丑恶和肮脏。美与丑交织形成反差,造成新颖独特的表达效果。丑写得越美,越引人反感,使读者去反思诗人要表达的真情实感,增强了引人思考的魅力。

中国现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_1

《中国现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 广州市第十六中学朱琳 / 刘虹 通过对意象,意境的具体分析来帮助学生解读诗歌。 第一课时 课间播放英国康桥配乐(肖邦小夜曲)图片,导入新课《再别康桥》 导入语:在这首宁静的肖邦小夜曲的牵引下,我们也撑一支长蒿,在诗的长河里漫溯,轻轻地走进康桥,轻轻地走进徐志摩,让我们一起解读《再别康桥》。 预测:“康桥”在什么地方?诗人为什么要离开“康桥”?他是在什么情况下,怀着什么样的心情离开“康桥”的?等学生自由读——推荐生读——听黄磊朗诵的《再别康桥》(《人间四月天》的图片,配以音乐)——全班诵读,以课件贯穿始终,集音乐、画画、相片、朗诵等视听手段为一体,充分感受诗歌的优美境界。 ——让学生把从学习诗的语言中理解领悟到的形象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训练诗歌语言的散文化。 过渡:诗人离开令他魂牵梦绕的“康桥”没有带走一片云彩,当诗人离开这个令他无限留恋的世界时,也没有带走“一片云彩”。1931年11月19日,年仅35岁的诗人徐志摩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噩耗传来,成千上万的年轻读者,一

边流着泪,一边背诵他的《再别康桥》,以寄托对这位年轻诗人的哀思。诗人离开这个世界70多年了,诗中精品《再别康桥》让人读后不忘,回味无穷,为什么?这都缘于它用美好的形式传递出永恒的主题:人们对美好的事物不再的追怀。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感受新月派诗人所追求的形式上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请班上朗诵好的同学示范读《再别康桥》,然后女同学读《死水》1~3小节,男同学读4、5小节,对比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⑴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 同:A,押韵 B、两首诗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异:《再》回环复沓,首尾两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⑵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有色彩的词语。 ⑶建筑美,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 第二课时 导入:刘勰曾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本单元只是一个窗口,目的是将我们的目光牵引向浩淼的诗的海洋。现在让我们沿着诗的发展脉络漫溯……(用幻灯片投出中国新诗发展脉络。) 只有懂得生命的重要,才能真正珍惜和热爱自己的生命,

中国现代诗歌精选

中国现代诗歌精选 十首最值得阅读的现代诗: 一、余光中的《等你, 在雨中》: 等你, 在雨中, 在造虹的雨中 蝉声沉落, 蛙声升起 一池的红莲如红焰, 在雨中 你来不来都一样, 竟感觉 每朵莲都像你 尤其隔着黄昏, 隔着这样的细雨 永恒, 刹那, 刹那, 永恒 等你, 在时间之外在时间之内, 等你, 在刹那, 在永恒 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里, 此刻 如果你的清芬 在我的鼻孔, 我会说, 小情人 诺, 这只手应该采莲, 在吴宫 这只手应该 摇一柄桂浆, 在木兰舟中 一颗星悬在科学馆的飞檐 耳坠子一般的悬着 瑞士表说都七点了忽然你走来 步雨后的红莲, 翩翩, 你走来 像一首小令 从一则爱情的典故里你走来 从姜白石的词里, 有韵地, 你走来 看过好多关于这首诗的评论,印象最深的是一篇关于科学馆和瑞士表那阕如何精彩的 文字,说是古典与现代结合云云,不过,个人认为,这两个意象的出现也许就是这首诗唯一的败笔,西装和瓜皮帽的搭配让人看着怎么也不舒服。 二、林徽音的《笑》: 笑的是她的眼睛,口唇, 和唇边浑圆的漩涡。 艳丽如同露珠,

朵朵的笑向 贝齿的闪光里躲。 那是笑——神的笑,美的笑: 水的映影,风的轻歌。 笑的是她惺松的鬈发, 散乱的挨着她耳朵。 轻软如同花影, 痒痒的甜蜜 涌进了你的心窝。 那是笑——诗的笑,画的笑: 云的留痕,浪的柔波。 据说徐志摩就是因为爱慕这位才女才开始写诗的,不过,林徽音最后却选择了梁思成,后来很多人知道这个名字也是因为这个典故。我想,一个能写出这样作品的名字是不需要借助典故来记忆的。 三、废名的《星》: 满天的星, 颗颗说是永远的春花。 东墙上海棠花影, 簇簇说是永远的秋月。 清晨醒来是冬夜梦中的事了。 昨夜夜半的星, 清洁真如明丽的网, 疏而不失, 春花秋月也都是的, 子非鱼安知鱼。 冯文柄把他酷爱的老庄融入诗中,作品中到处流淌着思想。那些所谓的哲理诗和他相比,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 四、卞之琳的《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在所有以断章为题的作品中,这个是最有名的了。不过,很多权威评论家的解释却是作者本人不能苟同的。 五、郑愁予的《错误》: 我打江南走过

中国现代诗歌五首 教案教学设计

中国现代诗歌五首教案教学设计第5课中国现代诗歌五首 1、抓住关键词语,理清各首诗思路,熟读成诵;了解 诗歌的写作背景,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2、通过诵读吟咏,品味诗歌语言,发挥联想和想像的 作用,感受诗歌涌动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 3、通过分析诗歌意象,理解诗歌中创造的形象,感受 诗中营造的意境。 【自学引领】 培养纯正的文学兴趣,就要从诗开始,诗是要读的,同 学们在翻开这课书时,请放开你的喉咙,大声地读出诗人真 挚的情感。 1、《死水》 1922年,闻一多赴美留学。在美国,他遭受了一个中国人在外国的种种歧视,1926年,诗人怀着对祖国的渴念和美好愿望回到祖国,然而眼前的一切却使他深深失望,他感到 痛苦、愤懑,渴望这一切都将毁灭,让祖国变成一个“美好 的存在”。在这种感情的驱使下,他创造了一系列丑恶的意象,以讽刺的基调贯穿全诗,这就是《死水》。朗读时要注 意这种讽刺是带有深恶痛绝的感情的,不可流于轻浮。 《死水》是新体格律诗,它的格律继承了旧体诗词的某 些写法,以四行为一节,朗读时要按定型的“四步音”来读,

例如: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论 2、《再别康桥》 他悄悄地来,又悄悄的去了,短暂而毁誉参半的35个 春秋如划过天际的流星,在新诗史上创造了迷人的奇观,他 走时没有带走人间的一片云彩,却留下了永远的《再别康桥》,他就是徐志摩。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初,徐志摩在英国剑桥大学度过一段 难忘的日子,在临别伦敦的前夕,在一个美丽的黄昏,他来 到剑桥大学碧波荡漾的康河里泛舟,在康桥上漫步,他流连 忘返,如醉如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蛰伏 在他心中诗人的天命,于是吟成这首《再别康桥》。 读这首诗时,你的心会与诗人一起飞翔在剑桥柔美的康 河岸边,在一咏三叹中,那错落有致的诗行会在你的心中如 音乐般,如流水般荡漾开来,尽情地在那徐行缓步的韵律中 体会诗歌的美吧! 3、《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这位诗人手中始终高擎着“火把”,为我们送来“黎明 的通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他高歌“大堰河,是 我的保姆”;他是地主的后代,但始终站“在浪尖上”,唱 着“光明的赞歌”;他像一块“礁石”,向当时以及多年以

《中国现代诗歌五首》_模板

《中国现代诗歌五首》_模板 《中国现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 广大附中王振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五四”以后中国新诗的发展脉络及相关知识;了解五首现代诗歌表现出的不同形式、情感和思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品味诗歌的语言,揣摩诗歌的意象,感受作者的情感,领悟诗歌的风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歌的音韵美、形式美、情感美,感受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1、吟诵诗歌,品味语言; 2、把握意象,体验情感。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诗歌的一般特征 同学们从小学甚至更早,就开始学习诗歌,那么诗歌有哪些特点呢? 二、学习诗歌的基本规律 你以前是怎么学习诗歌的呢? 三、简述诗歌发展的历程 主要是“五四”以后中国新诗的发展脉络及相关知识。 四、古典诗歌与现代诗歌的区别 主要是外形式的不同。 五、布置作业: 1、朗诵五首诗歌,注意停顿、重音、语速、语调的处理。 2、分别找一找五首诗里所用到的意象。 3、查阅资料,读一读五位诗人其它的作品,比如闻一多的《红烛》、徐志摩的《偶然》、艾青的《我爱这土地》、食指的《相信未来》、舒婷的《致橡树》等。 ★注意: 重点是让学生明确朗诵的要求和意象的概念。 1、掌握诗歌的基本特征; 2、体会诗歌的朗诵技巧;掌握意象的概念。 3、了解诗歌发展的基本情况;

4、了解古典诗歌与现代诗歌的区别; 5、课外拓展阅读。 第二、三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课题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诗歌的一些基础知识,这节课我们将以《再别康桥》为例,具体分析如何鉴赏一首诗。 创新作文教学设计方案:怎样写“虚” 作者:肥西县上派中心校-姚中应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学会写“虚”的意义。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掌握抒情、议论的写虚能力。 【教学难点】在一篇文章中,灵活运用写“虚”。 【教学方法】研究性学习。 【教学安排】教学过程分为a.进入情境、b.实践体验c.表达交流、d.研究学习总结及再创造依次进行的四个阶段,a b一课时c.为一课时,d.一课时。总计三课时。提前一周布置任务,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践体验。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Ⅰ.第一阶段进入情境 教师: ㈠将学生划分成八个组。 ㈡向学生公布研究专题“怎样写虚”,讲明研究内容和范围,激励学生研究探讨。 ㈢介绍研究方法:阅读写作单元,借阅有关记叙文的抒情、议论方面写作知识的书籍,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开讨论会。走进社会,深入生活。看哪些人、事、物、景能触动自己的情和意,自己对哪些事有或深或浅的认识,并与同学、父母、老师交流,随时记录写作知识、研究问题和体会。 Ⅱ.第二阶段实践体验 任务: A.学生: ㈠阅读教材“写作单元善于写虚”思考下列问题: 1.学会写虚有什么意义? 明确:写作中记“实”是一种能力,写“虚”也是一种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可能是一种更为重要的能力。因为人是有感情的,对外界的人、事、物、景总有自己的感情和看法,而作文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检测我们对外界的人、事、物、景的情感、态度和看法,将这些情感、态度和看法写下来,就是我们所说的写“虚”。所以学会写“虚”是非常重要的。 2.什么是写“虚”? 明确:写“虚”是相对写“实”而言的,它是作者主观的情和意,是作者对人、事、物、景等外物触动而由自身所产生的感情和想法。 3.记“虚”有哪两种能力? 明确:抒情和议论。

5.中国现代诗歌五首

5.中国现代诗歌五首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现当代诗歌的发展历程,了解其中有代表性的诗歌流派及代表诗人的风格。 2.指导学生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提高审美趣味 A.加强学生的朗诵指导,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B.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从诗歌的意象以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C.品味语言,感悟新诗的独特风格,强调对诗歌的感知、体悟和理解,强调自我理解与发现。 3.通过课内学习、欣赏,及课外写读书笔记,充分体会现代诗歌韵味。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自己去品味诗歌的内涵,鉴赏诗歌的艺术特点。 2.引导学生从大处着眼,把握全诗的总体写作意图。 教学难点 通过对意象,意境的具体分析来帮助学生解读诗歌。 教学课时 2课时 〔《死》《再》1课时 《雪》《热》《双》1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诵、讨论为主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预习安排 1.同学们自己查找资料,了解《死水》《再别康桥》的作者,作好读书笔记。 2.印发人教版读本的《我所知道的康桥》一文。 【二】导入新课 课间播放英国康桥配乐〔肖邦小夜曲〕图片,导入新课《再别康桥》 导入语:在这首宁静的肖邦小夜曲的牵引下,我们也撑一支长蒿,在诗的长河里漫溯,轻轻地走进康桥,轻轻地走进徐志摩,让我们一起解读《再别康桥》。 【三】整体感知 〔一〕出示课题和作者后设问:第一次见到“再别康桥”这一标题会产生哪些疑问? 预测:“康桥”在什么地方?诗人为什么要离开“康桥”?他是在什么情况下,怀着什么样的心情离开“康桥”的?等 〔二〕分层次朗读诗歌 学生自由读——推荐生读——听黄磊朗诵的《再别康桥》〔《人间四月天》的图片,配以音乐〕——全班诵读,以课件贯穿始终,集音乐、画画、相片、朗诵等视听手段为一体,充分感受诗歌的优美境界。

中国现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

《中国现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 广大附中王振华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诗歌的一般特征 同学们从小学甚至更早,就开始学习诗歌,那么诗歌有哪些特点呢? 二、学习诗歌的基本规律 你以前是怎么学习诗歌的呢? 三、简述诗歌发展的历程 主要是“五四”以后中国新诗的发展脉络及相关知识。 四、古典诗歌与现代诗歌的区别 五、布置作业: 1、朗诵五首诗歌,注意停顿、重音、语速、语调的处理。 2、分别找一找五首诗里所用到的意象。 3、查阅资料,读一读五位诗人其它的作品,比如闻一多的《红烛》、徐志摩的《偶然》、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食指的《相信未来》、舒婷的《致橡树》等。 第二、三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课题 二、检查朗诵 三、把握意象 四、体验情感 《再别康桥》表达出诗人欢喜还是哀伤?飘逸洒脱还是依依不舍? 五、总结方法 吟诵诗歌,品味语言;把握意象,体验情感。 六、鉴赏实践 1、分组鉴赏其他的四首诗《死水》《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热爱生命》《双桅船》; 2、点评 七、拓展迁移

1、这些诗歌中有哪些句子引起了的你共鸣? 2、有没有你喜欢的其它的诗歌? 收藏到《《中国现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相关阅读《中国现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中国现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25词五首(人教版九年级上教案)古代诗歌五首《诗五首》古代诗歌五首诗五首古代诗歌五首《教案》《古代诗歌五首》教案《归园田居》等诗五首《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古代诗歌五首》教案设计诗词五首(次北固山下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歌五首教案下页更精彩12345下一页《《中国现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网友交流语文教案高一语文教案收藏到下载打印

中国现代诗歌五首

第5课中国现代诗歌五首 1、抓住关键词语,理清各首诗思路,熟读成诵;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2、通过诵读吟咏,品味诗歌语言,发挥联想和想像的作用,感受诗歌涌动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 3、通过分析诗歌意象,理解诗歌中创造的形象,感受诗中营造的意境。 【自学引领】 培养纯正的文学兴趣,就要从诗开始,诗是要读的,同学们在翻开这课书时,请放开你的喉咙,大声地读出诗人真挚的情感。 1、《死水》 1922年,闻一多赴美留学。在美国,他遭受了一个中国人在外国的种种歧视,1926年,诗人怀着对祖国的渴念和美好愿望回到祖国,然而眼前的一切却使他深深失望,他感到痛苦、愤懑,渴望这一切都将毁灭,让祖国变成一个“美好的存在”。在这种感情的驱使下,他创造了一系列丑恶的意象,以讽刺的基调贯穿全诗,这就是《死水》。朗读时要注意这种讽刺是带有深恶痛绝的感情的,不可流于轻浮。 《死水》是新体格律诗,它的格律继承了旧体诗词的某些写法,以四行为一节,朗读时要按定型的“四步音”来读,例如: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论 2、《再别康桥》 他悄悄地来,又悄悄的去了,短暂而毁誉参半的35个春秋如划过天际的流星,在新诗史上创造了迷人的奇观,他走时没有带走人间的一片云彩,却留下了永远的《再别康桥》,他就是徐志摩。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初,徐志摩在英国剑桥大学度过一段难忘的日子,在临别伦敦的前夕,在一个美丽的黄昏,他来到剑桥大学碧波荡漾的康河里泛舟,在康桥上漫步,他流连忘返,如醉如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蛰伏在他心中诗人的天命,于是吟成这首《再别康桥》。 读这首诗时,你的心会与诗人一起飞翔在剑桥柔美的康河岸边,在一咏三叹中,那错落有致的诗行会在你的心中如音乐般,如流水般荡漾开来,尽情地在那徐行缓步的韵律中体会诗歌的美吧! 3、《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这位诗人手中始终高擎着“火把”,为我们送来“黎明的通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他高歌“大堰河,是我的保姆”;他是地主的后代,但始终站“在浪尖上”,唱着“光明的赞歌”;他像一块“礁石”,向当时以及多年以后蜂拥而来的人群传达着诗歌的力量,他就是艾青,一位始终为大地和人民歌唱的赤子。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不久,艾青离开杭州任教的中学,带着颗深沉热爱这土地的火热的心来到当时抗战的中心武汉,然而他看到的却是官僚的腐败,人民的困苦,黑暗的一切让诗人感受到胜利将是无比艰辛的,这种沉重、忧郁的情感化作诗行,化作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朗读时请注意体味诗人的这种情感。 4、《热爱生命》 “食指,是一个圣徒,在所有人的语言都被统一在最高指示下的时候,他喊出了自己的语言。”写于1968年的《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是最早揭示“由狂热迷信到冷静的批判与反思的社会情绪”的作品之一。“文革”爆发的时候他是北京56中学的一个高中学生,在那腥风血雨、人妖颠倒的动乱年代里,诗人劝告人们要《相信未来》,坚信人们对于“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一定会给予客观、公正的评定”。他为世界保留了良知和尊严,他为那个

高一语文中国现代诗歌五首

5.中国现代诗歌五首 原创学案联系方式:6408812@https://www.360docs.net/doc/0511625083.html, ◎课前自主 【走进作者】 闻一多(1899~1946),现代诗人、学者,湖北人。他是“新月派”,的代表人物,我国新格律诗的探索者和创建者之一。代表作品:《七子之歌》、《醒呀》、《死水》。闻一多是我国新诗格律的最早探索者和创建者之一,他要求新格律诗心学而且有三美: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早年留学英国剑桥大学,其代表作是《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等。他的不少诗作,神秘、朦胧、感伤、的倾向明显,但也不乏语言清新、比喻贴切,具有轻柔明丽风格的佳作。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著有《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等。艾青诗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1941年诗人来到延安,从此诗风转向悲壮高昂。艾青是对中国新诗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 食指,本名郭路生,北京人,当代诗人。生于1948年,“文革”中因救出被围打的教师而遭受迫害。1968年到山西插队,70年进厂当工人,71年参军,73年复员,曾在北京光电技术研究所工作。代表作品:《热爱生命》《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等。 舒婷,当代女诗人,生于福建厦门。初中未毕业即“插队落户”。1969年开始写作,1979年在《诗刊》正式发表作品。现为中国作协理事;作协福建分会副主席,两次获全国性诗歌奖。1982年出版诗集《双桅船》和《舒婷、顾城抒情诗选》,1986年出版《会唱歌的鸢尾花》等。 【基本解读】 闻一多的《死水》写于1925年。怎样理解“死水”这一意象的寓意,不要强求统一。可以具体到一条臭水沟,也可以抽象到物极必反的哲理。象征的是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时期,抑或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的中国,还是表面极其繁荣的美国,甚至是整个世界,允许大家联想,允许大家见仁见智。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写于1928年,在第三次欧游归途中所作。1928年7月底的一天,徐志摩一个人悄悄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但他所熟悉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那里静静的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到了11月6日在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才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再别康桥》音节和谐、意境优美,备受读者们的青睐。 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抒写了残暴的侵略战争使中国人民蒙受的苦难以及诗人忧国忧民的沉重心情。 食指《热爱生命》这首诗写于十年动乱结束后不久的1979年,堪称是《相信未来》的姊妹篇。它们影响了整个一代人,当年的许多知青,在生活极其艰难和理想接近破灭时,正是《相信未来》和《热爱生命》鼓励他们顽强地活下去。诗人以异乎寻常的坚毅和刚强、执着和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