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二学案 2.5 中国现代诗歌五首

合集下载

2018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2学案:第2单元 5 中国现代诗歌五首 含解析

2018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2学案:第2单元 5 中国现代诗歌五首 含解析

5中国现代诗歌五首本课话题——热爱生命朗读——课文中的名段热爱生命也许我瘦弱的身躯像攀附的葛藤,把握不住自己命运的前程,但请在凄风苦雨中听我的声音,仍在反复地低语:热爱生命。

也许经过人生激烈的搏斗后,我死得比那湖水还要平静。

那请去墓地寻找我的碑文,上面仍会刻着:热爱生命。

爱你的生活,即使它很贫穷。

你可能在一间简陋的房屋里经历一些愉快且奇妙的美好事情:落日从房屋的窗子反射回光线,它和从富人的宅院反射回的一样明亮;早春的时候积雪在门前融化,我只看见一个拥有宁静心灵的人心安理得地住在那里并且拥有令人鼓舞的思想,如同住在宫殿里一样。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叫黄美廉的女子,从小就患上了脑性麻痹症。

这种病的症状十分可怕。

医生根据她的情况,判定她活不过6岁。

在常人看来,她已失去了语言表达能力与正常的生活条件,但她却坚强地活了下来,而且靠顽强的意志和毅力,考上了美国著名的加州大学,并获得了艺术博士学位。

她靠手中的画笔,还有很好的听力,抒发着自己的情感。

在一次讲演会上,一位学生贸然地这样提问:“黄博士,你从小就长成这个样子,请问你怎么看你自己?你有过怨恨吗?”在场的人都暗暗责怪这个学生的不敬,但黄美廉却没有半点不高兴,她十分坦然地在黑板上写下了这么几行字:一、我好可爱;二、我的腿很长很美;三、爸爸妈妈那么爱我;四、我会画画,我会写稿;五、我有一只可爱的猫……最后,她以一句话作结论:我只看我所拥有的,不看我所没有的!读了上面的这个故事,我们都会深深地被黄美廉那种不向命运屈服、热爱生命的精神所感动。

不要抱怨命运对自己不公平,不要只看自己没有的,而要多看看自己所拥有的,我们就会感到:其实我们很富有。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做人也要像蜡烛一样,在有限的一生中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温暖。

——萧楚女生命,如果跟时代的崇高的责任联系在一起,你就会感到永垂不朽。

——车尔尼雪夫斯基生命如同寓言,其价值不在长短,而在内容。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诗歌5中国现代诗歌五首热爱生命教案2粤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诗歌5中国现代诗歌五首热爱生命教案2粤教版必修2

热爱生命一、课标解读1、课标内容解读:《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学习诗歌的要求是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感悟解读诗歌,培养学生读诗、品诗的悟性及能力,练习写自由体诗。

根据这一要求,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2、教材分析:《热爱生命》是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第5课的一首诗歌,也是高中阶段一首当代诗歌。

作者食指被称为新诗潮诗歌第一人,他的诗歌直接影响和推动了稍后出现的“朦胧诗”的创作潮流。

因此可将本诗的学习视为新诗特别是新时期诗歌的一个“例子”。

而且具有较强的思想性,课本即范例,本设计意在引导学生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感受诗歌的意象美,领悟诗人的情感美。

通过三个层次展开鉴赏:初读,整体感知。

品读,感受意象。

美读,体悟情感。

目的在于让学生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能将知识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因而指导学生学好本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此前,学生学习诗歌已经有了小学和初中三年的学习经验,上了高中后又掌握了不少的诗歌知识。

因此,学生学习这篇《热爱生命》短小精悍,气势充沛,读起来琅琅上口,文句明白易懂,并不会感到特别的吃力。

但不少学生还未能有序系统地赏析现代诗歌,并形成自身读诗品诗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写自由体诗的兴趣和能力,把课内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针对这一现状,我们着眼于学生的实际,通过现代诗歌鉴赏的融合互动,培养学生鉴赏现代诗歌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诗人食指及其诗歌创作(2)学会通过诵读和对意象的把握和分析体会作者的感情(二)过程与方法(1)品读法,读中品,品中读,不断加深对作品内涵的把握理解(2)教师指导学生讨论诗歌意象蕴含的情感(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深化学生对生命的认识(2)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的感情,从而珍惜生命,美丽生命,让生命闪光四、教学重点1、品读语言,理解内涵2、学会通过对意象的把握和分析体会作者的感情3、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的感情,从而珍惜生命,美丽生命,让生命闪光五、教学难点:1、学会通过对意象的把握和分析体会作者的感情2、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的感情,从而珍惜生命,美丽生命,让生命闪光六、教学设想:由贝多芬与命运抗争事例引入——预习反馈,提出问题为何以食指为笔名——通过师生三读诗歌品味诗歌音韵美——品味诗歌意象美——知人论世:展示诗人坎坷人生路和写作背景,以此更为深入地理解诗歌的情感美——教师小结——聆听你的诗意:小小诗歌分享会——写一写:你认为热爱生命最好的方式是什么?——作业:课外拓展七、教学方法1、教学思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教师点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三维目标。

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2教学教案第二单元5中国现代诗歌五首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2教学教案第二单元5中国现代诗歌五首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教学设计课题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执教者
教材分析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是粤教版必修2第二单元(诗歌)要求精读的一首现代诗。

通过鲜明的景物意象和人物意象反映了战争阴影下人们的苦难与悲痛,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设计意图
为了寻找灵感,课前我认真学习了许多前辈的优质晒课。

我借鉴了广西桂平市浔州高中陈平老师①、陕西省宝鸡市石油中学王成老师②和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单凌老师③的教学设计,也现场观摩过湛江一中韦明珠老师及我校部分老师的授课。

在比较中,我发现:大部分老师把教学重点放在了赏析“苦难人民”的人物形象和与之相关的诗歌语言之上,于是我也“依样画葫芦”……然而,第一次执教后我心里空荡荡的,总觉得艾青还想跟我们传递一些别的什么情感。

当时,教室里只剩我一人,于是我把教案、教师用书、练习题等等都抛在一边,轻轻地、静静地读了一遍这首诗。

读完我闭上眼睛,诗歌最后留给我的不是人民的苦难像,而是一片茫茫大雪,大雪依旧料峭,可雪的尽头有温暖的微光……
之后的授课,我舍弃了许多技巧性的讲解,转为与学生的平等对话、自由朗诵、个人朗诵,并把重点放在最后一个诗节——我想通过艾青,告诉学生——苦难很强大,它能摧毁无数的人,但是却无法摧毁我们心中那十分微弱的“些许温暖”。

苦难虽在,希望永存。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把握诗歌“雪”这一古典意象,体会诗人描摹的
“风雪人物像”,把握诗人情感。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鉴赏现代诗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领悟诗人在寒冬大雪中想给予祖国些许“温暖”的希冀,了解当时中国人民蒙受的苦难以及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高中语文 5 中国现代诗歌五首学案 粤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 5 中国现代诗歌五首学案 粤教版必修2

中国现代诗歌五首一、积累运用(1~5题)(每题5分,共25分)1.下面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A、漫溯(sù)挫败(cuó)荡漾(yàng)污巷(xiàng)B、河畔(pàn)罗绮(qǐ)血痕(xuè)家畜(chù)C、发酵(xiào)桅杆(wéi)曲折(qū)泥泞(nìng)D、青荇(xìng)灼热(zhuò)漪沦(yī)监禁(jìn)【参考答案】(酵jiào发酵,又称"酵解"。

有机物由于酶或某些微生物(如真菌)的作用而分解,产生乳酸、酒精、二氧化碳等。

也泛指一般利用微生物制造工业原料或工业产品的过程。

)2.下列诗句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寻梦?撑一支长蒿,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B、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

C、中国的苦痛与灾难,象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慢长呀!D、也许我瘦弱的身躯像攀附的葛藤,把握不住自己命运的前程……【答案】C,像、漫;A,篙;B,锈。

3.下面四句诗中,诗歌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A、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B、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C、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D、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答案】D、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4.对《死水》一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A、全诗是一种隐喻。

它以一沟死水比喻那粘滞的不流动的,沤得发臭的,完全丧失了生命力的社会。

B、《死水》运用反讽的手法,用反语描写丑的事物,以极美的文词反衬绝顶的肮脏,造成反讽的效果,显示了否定批判丑恶现实的力度和深度。

C、《死水》的笔墨寓辛辣于细腻,诗人非常注重炼字。

例如“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的“织”字炼得好,油腻原本是杂乱无章地飘浮在水面上,而“织”是一种细致精心的动作,这使人联想到当时的社会,那些反动军阀、官僚、政客等怎样巧妙地打扮自己,使自己显得更美好。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精品学案:第二单元 第5课 中国现代诗歌五首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精品学案:第二单元 第5课 中国现代诗歌五首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精品学案第二单元第5课中国现代诗歌五首◎诗海拾贝赠卖松人于武陵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

欲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

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

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赏析】唐代的长安是高门贵族豪华竞逐的地方。

买花是当时贵族社会的一种风尚,但在待价而沽的浓香艳色中,居然连“瘦叶”“淡花”的松树也出现了。

于是诗人产生了感慨,叹息卖树人这种行为的不合时宜。

诗题为“赠卖松人”,是从卖松人这一角度来着笔,进而借题发挥,用委婉而多讽的语言寄托了自己的情愫。

这些富贵人家看惯了宠柳娇花,对松树的“瘦叶”“淡花”的外表,是不屑一顾的。

长安只能够欣赏妖艳的桃李,松树是没有人欣赏的。

诗人所讽喻的是:一切像松树似的正直而有才能的人,到长安来谋求出路是决不会得到这个朝廷掌权的人的重视的,因为他们所需要的是像桃李一样趋时媚俗的人。

这首诗对当时的社会是讽刺,对卖松人是晓谕,是劝告;而那种不希求荣利的心情,却是诗人的自喻。

,◎语林撷英闻一多名言1.青年盲目而又不盲目,在平时他不免盲目,但在非常时期他永远是不盲目的。

2.对奴隶,我们只当同情;对有反抗性的奴隶,尤当尊敬。

徐志摩名言1.萤火虫的光点虽然微弱,但亮着便是向黑暗挑战。

2.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如此而已。

3.此去清风白日,自由道风景好。

艾青名言1.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

2.即使我们只是一支蜡烛,也应该“蜡炬成灰泪始干”;即使我们只是一根火柴,也要在关键时刻有一次闪耀;即使我们死后尸骨都腐烂了,也要变成磷火在荒野中燃烧。

舒婷名言1.让我做个宁静的梦吧,不要离开我,那条很短很短的街,我们已经走了很长很长的岁月。

粤教版-语文-高一-2.5《中国现代诗歌五首》备课素材 粤教版必修2

粤教版-语文-高一-2.5《中国现代诗歌五首》备课素材 粤教版必修2

2.5 中国现代诗歌五首素材《死水》(新格律诗)写作背景在现代史的发展史上,还有另外一位主将——闻一多。

我们可能知道他拍案而起的故事,但另外,对于“新月派”,他也是一位不可或缺的核心人物。

他是我国新格律诗的探索者和创建者之一,他要求格律诗要有三美:音乐美(音节和旋律的美)、绘画美(词造的运用要体现中国象形文字的视觉美感)、建筑美(节的对称和句的整齐)。

他善于运用深沉的理智控制炽热的感情,用整饬的诗体规范丰富的内容。

我们不妨用他的诗集《死水》比喻他的创作:“‘死水’下潜伏着火山。

”对《死水》的写作时间和写作缘起也有不同的说法。

一般看法是,1922年闻一多赴美留学,他不堪忍受身为中国人受到的歧视,写过多篇爱国主义诗篇。

1926年他怀着对祖国的渴望和期望从美国归来,但北洋军阀统治下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令他极为失望,他痛呼:“我来了,我喊一声: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正是这种为现实所冷却了的爱和期望,奠定了本诗的情感根基。

写作特色⑴寄托(隐喻)和象征寄托:一沟死水—完全丧失生命力的社会现实—诗人对现实的坚决否定—鲜明的批判精神象征:①美国社会;②北洋政府;③黑暗的中国现实。

⑵反讽手法的运用诗人借鉴西方现代派始祖之一的波德莱尔“以丑为美”的主张和技巧,营造出一种反讽的氛围来揭露、批判丑恶和肮脏。

美与丑交织形成反差,造成新颖独特的表达效果。

丑写得越美,越引人反感,使读者去反思诗人要表达的真情实感,增强了引人思考的魅力。

⑶绘画美的语言色彩《死水》本来写的是一沟发臭的水,但所用的语言却有十分鲜明的色彩。

这些艳丽的色彩显示出的是油画般的“绘画美”。

延伸阅读《一句话》闻一多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这话叫我今天怎么说?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

高中语文5中国现代诗歌五首学案粤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5中国现代诗歌五首学案粤教版必修2

5 中国现代诗歌五首七子之歌闻一多邶有七子之母不安其室。

七子自怨自艾,冀以回其母心。

诗人作《凯风》以愍之。

吾国自尼布楚条约迄旅大之租让,先后丧失之土地,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臆其悲哀之情,盖有甚于《凯风》之七子,因择其与中华关系最亲切者七地,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怀祖国之哀忱,亦以励国人之奋兴云尔。

国疆崩丧,积日既久,国人视之漠然。

不见夫法兰西之Alsace Lorraine耶?“精诚所至,金石能开”。

诚如斯,中华“七子”之归来其在旦夕乎?澳门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香港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母亲!我要回来,母亲!台湾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威海卫再让我看守着中华最古的海,这边岸上原有圣人的丘陵在。

母亲,莫忘了我是防海的健将,我有一座刘公岛作我的盾牌。

快救我回来呀,时期已经到了。

我背后葬的尽是圣人的遗骸!母亲!我要回来,母亲!广州湾东海和广州是我的一双管钥,我是神州后门上的一把铁锁。

你为什么把我借给一个盗贼?母亲呀,你千万不该抛弃了我!母亲,让我快回到你的膝前来,我要紧紧地拥抱着你的脚踝。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九龙我的胞兄香港在诉他的苦痛,母亲呀,可记得你的幼女九龙?自从我下嫁给那镇海的魔王,我何曾有一天不在泪涛汹涌!母亲,我天天数着归宁的吉日,我只怕希望要变作一场空梦。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旅顺,大连我们是旅顺,大连,孪生的兄弟。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诗歌 5中国现代诗歌五首教案 粤教版必修2 教案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诗歌 5中国现代诗歌五首教案 粤教版必修2 教案

5.中国现代诗歌五首学案《再别康桥》教案教学目标:(1)生字词及诗歌的“三美”(2)形象思维在诗歌中的运用教学重点:诗歌的“三美”教学难点:形象思维在诗歌中的运用课型:新授课教法:师生互动,以引导为主教学过程:先检查预习作业生字词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戴望舒的《雨巷》,那么同学们,如果给你们一首诗歌,你会不会欣赏呢?(同学们哑了)。

其实讲《雨巷》时,我就已经告诉同学们了,那就是先找出意象,再由意象分析出意境,最后得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样的话,你的诗歌欣赏就学会了一半。

今天就让我们带着我们的收获,走近《再别康桥》。

我是不喜欢让同学们齐读的,因为那读不出文章的感情,同学们自由朗读《再别康桥》,体会作者的感情。

在上节课下课时,我留的作业里就有让同学们找出诗歌的意象,现在我检查。

在这首诗歌中都有哪能些意象呢?“我”“金柳”“云彩”“青荇”“潭”“青草”“星辉”“夏虫”“笙箫”同学们竞相回答。

最后我们共同得出结论:没有“笙箫”。

“笙箫”是对悄悄的比喻。

每一个意象在遇到“我”之后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你能想象得出吗?让我们以“……之美”为题,写出它们的意境。

“我”与“云彩”作别。

我有哪些动作,心理?“轻轻地来”“轻轻的走”“轻轻的招手”为什么要“轻轻的”?“因为他脚疼!”我们的同学这样回答。

同学们哄堂大笑。

“那他应该是走得慢,而不应该是轻。

再想想?”“因为他不舍!”有一个同学终于回答了出来。

“是啊,因为他不舍得离开康桥,同学们看电视,当一个人将要离开自己住的地方的时候,他们都是轻轻地背起背包,轻轻的带**。

”三个“轻轻”,包含了作者对康桥的无限眷恋之情,所以这幅图画就有一种“不舍之美。

”“我”与“金柳”。

“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个很好理解了。

在清清地康河边上,一株柳树在阳光的映照下,发射出金黄色的光芒,像新娘子一般漂亮,“新郎是谁?”“是夕阳”。

“错啦,是徐志摩”是啊,在我的眼中,金柳就像新娘,而“我”就是新郎,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啊?“喜悦,兴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中国现代诗歌五首1.了解闻一多的生平及其诗作风格,了解徐志摩的生平及其诗作风格,了解艾青的生平及其诗作风格,了解食指的生平及其诗作风格,了解舒婷的生平及诗作风格。

2.掌握象征手法的运用;把握诗歌意象,领会诗人情感;分析诗歌语言,了解诗歌风格;注重诵读,增进对诗人情感的把握和对诗歌主题的理解。

3.体味闻一多爱国之情的痛苦与激愤,理解徐志摩对康桥的无尽眷恋与赞美,体会艾青对苦难中国的赤诚与悲哀,品味食指对生命的热爱,领会舒婷对海岸的思慕。

1.连线作者(1)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新诗集《红烛》《死水》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

他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他一身正气,曾为抗战蓄髯八年。

1946年夏在昆明遇刺身亡。

(2)徐志摩(1896—1931),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

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

其诗歌有较高的艺术性:形象性强,比喻贴切,音节和谐,语言清丽,形式多样。

主要作品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是中国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1931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

(3)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

艾青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被誉为中国诗坛的“泰斗”和“王子”。

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向太阳》《归来的歌》等。

(4)食指,生于1948年,原名郭路生,著名诗人,被称为新诗潮诗歌第一人。

他的很多诗歌创作于“文革”期间,具有质朴的风格。

其诗歌创作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早期作品广泛传诵于插队知青和都市青年中。

20世纪80年代后逐渐引起诗界重视,20世纪90年代后其创作成就得到公认。

主要作品有《相信未来》《海洋三部曲》《鱼儿三部曲》《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等。

(5)舒婷,生于1952年,原名龚佩瑜,福建厦门人。

1969年开始创作,1979年公开发表作品。

主要作品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

其作品已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境外出版5个语种的诗集单译本。

2.探寻背景《死水》作于1925年,此时,闻一多刚从美国留学归来,目睹国内“死水”般的现实,十分失望。

在国外的时候,诗人曾热情地讴歌“如花的祖国”(《忆菊》),而现实却完全是另一回事。

当时,军阀统治下的中国腐败破落、满目疮痍。

这一切令诗人痛苦不堪,他时刻在心底叫喊着: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据说,直接引发诗人的灵感并写下《死水》的,是这样一件事:在北京二龙路一带,诗人看到了一沟臭水,由此联想到中国的现实,眼前具体的景象与心中忧愤激昂的诗情联系在一起,于是就写下了《死水》一诗。

《再别康桥》康桥,即英国剑桥大学所在地。

1920年10月至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

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

他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吸烟与文化》)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

11月6日,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发表于1938年1月出版的《七月》第一辑第二期上。

“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空前高涨。

同时,艾青也敏感地“在战争中看到了阴影,看见了危机”,“看见了汪精卫的动作与表情,与一个像发自播音筒里的没有生命的语言,他的那颗被包裹在肋骨里的、早已腐烂了的心”。

于是,在1937年12月28日夜晚,艾青写下了本诗。

《热爱生命》 写于十年动乱结束后不久的1979年,堪称《相信未来》的姊妹篇。

它们影响了整整一代人,当年的许多知青,在生活极其艰难和理想接近破灭时,正是《相信未来》和《热爱生命》鼓励他们顽强地活下去。

《双桅船》 写于1979年,这一时期,刚刚经历了十年“文革”的一代青年,还难以准确地给自己的未来和前途定位,思想仍然处于迷茫中。

当时很少有人敢大胆地说出自己内心最真实、最隐蔽的思想。

这首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的。

1.识字注音(1)重点字漪.沦( ) 残羹.( ) 翡.翠( ) 罗绮.( ) 青荇.( ) 发酵.( ) 长篙.( ) 漫溯.( ) 絮聒.( ) 憔悴.( ) 后裔.( ) 暴戾.( ) 蜷.伏( ) 啮.啃( ) 饥馑.( ) 葛.藤( ) 荆棘.( ) 桅.船( ) (2)多音字⎩⎪⎨⎪⎧ 颤.抖( )颤.栗( ) ⎩⎪⎨⎪⎧ 泥.泞( )拘泥.( ) ⎩⎪⎨⎪⎧装载.( )刊载.( ) 2.辨字组词⎩⎪⎨⎪⎧ 酵( )哮( ) ⎩⎪⎨⎪⎧偻( )镂( ) ⎩⎪⎨⎪⎧ 斓( )谰( )澜( ) ⎩⎪⎨⎪⎧ 篙( )蒿( )嵩( )3.词语释义(1)罗绮:有花纹或图案的丝织品。

(2)漫溯:逆着水流的方向走。

(3)暴戾:粗暴乖张,残酷凶恶。

(4)啮啃:用牙咬或啃。

(5)崎岖:形容山路不平,也比喻处境艰难。

(6)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7)漪沦:水上的波纹。

(8)剩菜残羹:吃剩的食物。

比喻弃余无用之物。

(9)蓬发垢面:头发蓬乱,脸上很脏。

旧时形容贫苦人生活条件很坏的样子。

也泛指没有修饰。

(10)凄风苦雨:形容天气恶劣。

后用来比喻境遇悲惨凄凉。

凄风,寒冷的风;苦雨,久下成灾的雨。

4.词义辨析(1)寂寞·寂静辨析:寂寞:孤单冷清,侧重于形容人的情绪。

寂静:没有声音,很静,侧重于无声的状态。

判断正误:①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鸠说过:“读书,就等于把生命中的寂寞..时光换成享受的时刻。

”在中国古代,人们将读书看成是一种优雅的人生姿态,视为雅事乐事。

()②天空微微阴沉,四川省人民医院第一住院部前的广场上一片寂静..,数百名医务工作者自发地来到这里,向青海玉树地震遇难同胞献上哀思。

()(2)沉淀·沉积辨析:沉淀:指难溶解的固体物质从溶液中析出,比喻凝聚、积累。

沉积:指固体物质沉淀堆积起来,比喻沉淀、积聚。

判断正误:①不要以预算的高低来作为选择装修公司的标准,首先考虑的应该是品牌,因为只有经过一定时间沉淀..的品牌才能保证质量与服务。

()②近年研究表明,铜在脑中某些部位沉积..,可导致脑萎缩、灰质和白质退行性改变、神经元减少,最后发展为老年性痴呆。

()(3)天涯海角·天南地北辨析:二者都有“相隔极远”的意思。

“天涯海角”还形容极远的地方。

“天南地北”还形容说话漫无边际。

判断正误:①哪怕你走到天涯海角....,魂牵梦萦的还是对故乡的牵念。

()②两个人一见面异常高兴,天南地北....地说了好半天。

()1.《死水》一诗中,作者笔下的死水有什么特点?死水里有什么?作者对这一潭死水的评价是什么?用原诗中的话回答。

2.《再别康桥》中,第二至六小节写康桥寻梦,用了哪些景物?又是怎样表现这种意境的?3.诗人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起笔,引出了几幅“痛苦与灾难”的画面?4.《热爱生命》中作者给了我们怎样的人生启示?5.如何理解“昨天刚刚和你告别/今天你又在这里/明天我们将在另一个纬度相遇”?答案:基础导练1.(1)yīɡēnɡfěi qǐxìnɡjiàoɡāo sùɡuōcuìyìlìquán nièjǐnɡéjíwéi(2)chàn/zhàn ní/nìzài/zǎi2.发酵/咆哮佝偻/镂刻斑斓/谰言/波澜竹篙/艾蒿/嵩山4.(1)①√②√(2)①√②√(3)①√②√要点导读1.提示:①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②破铜烂铁,剩菜残羹,油腻霉菌,白沫花蚊青蛙。

③“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2.提示:诗人描写“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榆阴下的一潭”这些美妙的景物,运用比喻手法,化无生命的景物为有生命的活体,将金柳比喻为“夕阳中的新娘”,将清澈的潭水喻为“天上虹”,将青荇比拟为“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如“天上虹”般的潭水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成了“彩虹似的梦”。

这些景物寄寓着作者对康桥的无限留恋之情。

3.提示:画面一(3):冒雪赶车的农夫,“刻满了痛苦的皱纹的脸”。

(“你要到哪儿去呢?”——无家可归)画面二(6~7):乌篷船里的少妇“垂着头”“蓬发垢面”,家被烧、夫离去。

(陷入“死亡的恐怖”里担忧恐惧)画面三(8):家中年老的母亲“蜷伏在不是自己的家里”“像异邦人”。

(“不知明天”如何)画面四(10):拥挤绝望的垦殖者失去了“家畜”和“田地”,“颤抖着”两臂向天乞援。

4.提示:诗人以异乎寻常的坚毅和刚强、执著和热烈,以一种近于悲壮的口吻告诉我们,不管人生多么艰辛,不论命运多么坎坷,都必须愈挫愈勇,坚韧不拔,百折不回,忍辱负重,向命运挑战,实现生命的价值。

5.提示:人生的追求就是如此:一个理想实现后,新的更高的理想又充满诱惑地向你招手。

“不怕天涯海角”“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生命之树常绿,对理想的追求不懈,这就是该诗所表现出的积极的人生态度,也反映出觉醒的一代青年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

1.诗人是如何描写“死水”的?2.谈谈你对“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这句话的理解。

3.《再别康桥》中一句“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在你的理解中,“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4.《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中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两句在诗中反复出现了四次,请从篇章结构这个角度说一说这两句诗在全篇中的作用。

5.《热爱生命》一诗中运用了很多带有痛苦和悲哀色彩的客观意象,从文中找出5个这样的意象,并分析这些意象对主题表达的作用。

6.对《双桅船》中的主要意象进行解读。

《热爱生命》一诗中运用了很多带有痛苦和悲哀色彩的客观意象,意在表明生活的艰难,命运的坎坷。

但诗人以无比的坚毅和刚强,以近乎悲壮的口吻告诉我们,不管多艰难,我们都应该向命运挑战,实现人生的价值。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忽视生命、残害生命的现象屡屡发生,请结合自己的认识和有关的生活现象,谈一谈你对“热爱生命,实现人生价值”的认识。

《死水》(1)寄托(隐喻)和象征手法的运用。

作者以新颖恰切的比喻破题,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比作“一沟绝望的死水”,它滞塞,污秽,毫无生气,肮脏不堪。

作者还故意用“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绿酒”“珍珠”等美好的形象,来反衬铜绿、铁锈、油腻、白沫等丑恶的事物,目的是揭露旧中国表面的繁荣下腐朽肮脏的本质。

(2)反讽手法的运用。

诗人借鉴西方现代派始祖之一波德莱尔“以丑为美”的主张和技巧,营造出一种反讽的氛围来揭露、批判丑恶和肮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