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积累与运用专题训练
云南中考语文总复习 语文知识积累与综合运用专题训练古诗文默写

专题训练(八) 古诗文默写◇理解型默写专项强化◇1.杜牧在《赤壁》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含蓄地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是: , 。
2.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一诗中,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恬淡闲适情趣的诗句是: , 。
3.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描写南山暮景自然意趣的诗句是: , 。
4.近年来,国家加快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步伐,努力实现百姓的“安居梦”。
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写的“, ”就体现了这种美好的愿望。
5.《天净沙·秋思》中表现天涯游子漂泊无依的愁苦之情的句子是: , 。
6.龚自珍在《己亥杂诗(其五)》中以“, ”寄寓了自己虽已辞官却仍心系国家前途命运的情志与追求。
7.孔子所说的“, ”体现了推己及人、为人着想的道德情怀,因此被镌刻于联合国总部,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黄金法则。
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两句表现出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9.有一种品质叫无私,有一种情感叫无悔。
把它化为形象的诗句,那便是李商隐《无题》中的“, ”。
10.人生路上难免遇到困难挫折,这时,我们总喜欢用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 ”来激励自己坚定地追求理想。
11.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句,以景写情,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 ”亦有此妙。
12.杜甫是大地诗人,且行且歌,把对大地山河的无限深情贯注于他的诗作之中,他在《望岳》中开篇的一问一答“? ”表达了对泰山的赞美之情。
13.古代文人墨客常借“酒”抒情言志,“,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借“酒”振奋精神,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乐观;“,”(《游山西村》)借“酒”写农家好客的习俗,赞美了农民的淳朴热情。
14.杜甫在《春望》中用“, ”写出了在战火不断的环境中想知道家中亲人的消息的迫切心情。
15.王维的《使至塞上》以传神的笔墨,刻画出奇特壮美的大漠景象的两句诗是: , 。
2022中考语文第一部分语言积累与运用专题训练二词语的理解与运用练本课件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4.(2021·陕西)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一代代建设者把青春播撒在祖国大地上,孕育出点染江山的葱茏绿意,换
来了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累累硕果,更____凸__显______(凸显 显耀 显明) 出生态文明理念的可贵。
(2)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向着更高远的目标迈进,我们仍然 需要始终保持__一__往__无__前____(一鼓作气 一意孤行 一往无前)的奋进姿 态。
A.攻坚克难 始终如一 永葆青春 一脉相承 B.攻坚克难 一如既往 历久弥新 薪火相传 C.殚精竭虑 始终如一 历久弥新 一脉相承 D.殚精竭虑 一如既往 永葆青春 薪火相传
6.(2021·盘锦)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如果把南方比作柔美的女子,吴侬软语低吟杨柳岸,那西北无疑就是雄壮 昂扬的大汉,啸傲的西风豪唱满江红,只是这铁骨之下________柔情。就 像这眼前的景色,不同于江南的烟雨蒙蒙,________ 有别于转侧的曲水流 觞。站在桥上迎风远眺,祁连山脉________,山顶是皑皑的白雪,脚下是 奔流的大河,抬头,蓝天白云澄澈明净,呼吸一口带着草木清香的空气, 一切烦忧会________ 一清。
代代新中国的建设者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而鞠躬尽瘁。回顾历史,不是为
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而是为了让红色基因(
)。激励青年一代为
实现伟大中国梦而(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前仆后继 赴汤蹈火 薪火相传 不懈奋斗 B.冲锋陷阵 呕心沥血 熠熠闪光 矢志不渝 C.冲锋陷阵 赴汤蹈火 熠熠闪光 不懈奋斗 D.前仆后继 呕心沥血 薪火相传 矢志不渝
2023年中考语文广州专项训练:积累运用专项训练(含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广州专项训练-积累运用专项训练说明:满分120分。
训练用时90分钟。
第一组1.默写古诗文。
(共10分。
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1)欲济无舟楫,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2)_____________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3)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桢《赠从弟》(其二)](4)李白《行路难》(其一)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来比喻人生道路的艰难险阻和失意无奈。
(5)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孙权劝学》)(6)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每每想起小时候在村里上灯学,要挑了灯笼走去挑了灯笼走回的事,便深深感到chàng wǎng()。
(2)无论一生遭受多少kùn è()欺诈,请依然相信人类的光明大于暗影。
(3)以上是从各种艺术中xìn shǒu niān lái()的几个实例。
(4)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fù rú jiē zhī()的人物了。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没有现成的教科书,一切靠自己摸索。
B.他坚持传统文化与地方特色相结合,恪守工匠精神,把平凡的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中考语文 课外提升作业 积累与运用 语法与修辞

完全相同。
B.“一个人的心中如果没有爱的泉水,那么也就不会有人生的绿荫。”这
是递进关系的复句。
C.“这把锁锈死了”和“这把锁生锈了”中的“锈”字都是名词。
D.“为了更好迎接中考,她住在学校附近。”一句主干是“她住”。
3.下列语法知识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C)
A.然后翻开书,进入思想的丛林,我们会顿觉油墨的芬芳沁人心脾。(“翻
句话是假设关系的复句。)
4.下列关于语法或修辞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C)
A.“书法是中国的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句中的“艺术”
和“瑰宝”都是名词。
B.“许多学业上有成就的人,学习探索往往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句中
的“学习探索”和“废寝忘食”都是并列短语。
C.“《音乐之声》的女主角玛丽亚温柔得像绵羊一样。”这句话运用了夸
专题四 语法与修辞
1.(2021·鞍山)下列语法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D)
A.“老家的院子里有一棵苹果树,那高大的身躯铺设了一地绿荫。”本句中的
“高大”和“铺设”依次是形容词和动词。
B.“磨砺内心比粉饰外表要难得多,犹如水晶与玻璃的区别。”本句中“磨砺
内心”和“水晶与玻璃”依次是动宾短语和并列短语。
B.文中画线的“饱含真情”是动宾短语,“千疮百孔”是并列短语。
C.“不经意间的一件小事蕴含温暖”一句中,“不经意间”是定语。
D.“即使这个世界千疮百孔,也有人对你真心以待,给你无微不至的关
心”是条件关系复句。
张的修辞手法。
D.“他打算明天去黄冈”和“我真的还不清楚他的打算”中两个“打算”
的词性不同。
5.下列关于语法或修辞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C)
中考语文总复习积累与运用专题词语解释习题

专题三词语解释(时间:20分钟)1.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A.娉婷:形容女子的姿态美。
B.劝诫:劝告人改正缺点错误,警惕未来。
C.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D.言不及义:表达的意思不准确。
【解析】D.言不及义:只说些无聊的话,不涉及正经道理。
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 )A.鲜妍:鲜艳美丽。
B.傅彩:(给言辞)增添光彩。
C.风流人物:形容风度翩翩的人物。
D.荡然无存: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
【解析】C.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A.忧戚:忧伤。
B.惆怅:伤感,失意。
C.断章取义:不顾全篇文章的内容,而只根据需要,孤立地截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D.君子固穷:君子一般比较贫困。
【解析】D.君子固穷:君子能够不因贫困而改变操守。
4.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A.怡情:使心情愉快。
B.国殇:为国牺牲的人。
C.高谈阔论: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
D.浮光掠影:形容山水风光非常优美。
【解析】D.浮光掠影:形容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
5.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 )A.飘逸:漂浮,飘散。
B.诡谲:狡诈,狡黠。
C.理至易明:到了某个程度,自然而然地就明白了某些道理。
D.随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解析】C.理至易明:道理极容易明白。
6.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 )A.流盼:转动目光看。
B.伫立:长时间地站着。
C.强聒不舍:多次强调重要的事情或内容。
D.一意孤行:不听劝告,固执地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
【解析】C.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7.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A.睥睨:眯着眼睛看,形容轻蔑的样子。
B.摇曳:摇荡,晃动。
C.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D.自吹自擂: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
【解析】A.睥睨: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2023届中考语文专题练积累与运用(口语交际) 介绍类(含解析)

积累与运用(口语交际):介绍类(共20题)一、复合题(共20题)1. 阅读同学们整理的“走中轴”专题学习资料,按照要求完成第下列五小题。
(1) 阅读下面介绍“中轴线”的短文,完成下列三小题。
南起永定门、北至钟楼,全长达7.8 公里的北京中轴线是世界上现存最长、最完整的古代城市轴线,被誉为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作为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从永定门至天桥,道路东侧是天坛,西侧是先农坛,北端是天桥,这里体现的是皇家的祭祀文化,整体氛围肃穆宁静。
过了天桥,向北至正阳门这段路是著名的前门大街,也是前门商圈的中心。
在明代,前门大街的东侧是肉市、布巷子,西侧是珠宝市与粮食店街,相对永定门内的肃穆与宁静,这里①,热闹无比。
前门以北,在明清时期是中央衙署和皇城所在,而今是庄严的天安门广场和辉煌故宫。
作为政治和文化的中心,这里有经历六百余年风云变幻天安门,也有见证新中国成长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国家博物馆与毛主席纪念堂。
历史既在这里层积,又与现实融汇交集。
与天安门南北相对的是地安门,在地安门与鼓楼之间是兴建于大都时代的万宁桥,其下是通惠河,西北是建于唐朝的火神庙,西侧的是什刹海。
有人说,这一片地区蕴藏半部中国现代文学史,蔡元培、鲁迅、冰心、老舍、田间、郭沫若、萧军、杨沫、张中行、吴冠中……他们或者曾长久居住在此,或者曾短暂逗留于此,却都难以忘记这里的②。
i 给加点的字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做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脊梁(jǐ)氛围(fēn)“化”的第三笔和“万”的第三笔都是撇B.脊梁(jǐ)氛围(fèn)“化”的第四笔和“万”的第二笔都是撇C.脊梁(jí)氛围(fēn)“存”的第五笔和“涵”第五笔都是竖钩D.脊梁(jí)氛围(fèn)“存”的第六笔和“涵”第七笔都是竖钩ii 在文中横线①②处填入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①人声鼎沸②浮光掠影B.①人声鼎沸②天光云影C.①车水马龙②天光云影D.①车水马龙②浮光掠影iii 学生会开展“走中轴”活动,路线是从永定门到故宫。
最新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一积累与运用专题03蹭的辨析与修改专题训练

专题训练(三)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1.下面这段文字中画线处有语病,请进行修改。
共享单车是指企业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等地提供的自行车共享服务。
①它以解决群众短距离出行问题为目标,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市民的出行。
但随着车企的盲目扩张与市民新鲜度的降低,②共享单车乱停乱放、无序占用城市公共空间等乱象已经即将成为新的城市顽疾。
修改一修改二2.下面这段文字中三句话均有语病,请进行修改。
①建筑是多彩的画作,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是无声的诗歌。
②历经沧桑的漕运总督府,庄严肃穆的周恩纪念馆,修葺一新的关天培祠堂,这些鬼斧神工之作让人叹为观止。
③从这些建筑,使我们可以看到历史的印迹,领悟到人类的勤劳、智慧和对美的追求。
修改一修改二修改三3.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画线句均有语病,请逐一进行修改。
(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①近期,各地博物馆游客猛增的原因是因为文化栏目《国家宝藏》的热播。
这档视听节目的兴起,让一些看似“高大上”的文化艺术,变得亲近可及。
②由此形成的互动,切准了人民的文化生活脉搏,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
4.下面这段文字中画线处有语病,请进行修改。
随着生产技术的日趋成熟,使无人机的造价大幅降低。
有资料表明,目前迷你无人机的制造成本已降低到三年前的十分之一左右,因此,这类曾经带有神秘色彩的无人机,已经成为集实用与娱乐功能于一体的高端玩具,进入了普通人的生活。
今天,只有你登录知名的电商平台,才可以搜索到各种型号的玩具无人机,其中数千元的就有GPS定位和图传功能,通过手机APP就能操控,航拍图像清晰,深受消费者青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5.[2018·鄂州模拟]下列两则广告语都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1)优质的服务使宴宾酒楼在开业不久就引起业界瞩目的重要原因。
修改意见(2)本产品具有抗紫外线、抗摩擦和防静电,能够满足室内外环境要求。
修改意见6.[2018·广州模拟]下面语段画线处都有语病,请根据提示加以改正。
中考语文积累与运用复习:仿写.对联.广告.标语专题训练

中考语文积累与运用复习:仿写.对联.广告.标语专题训练中考语文积累与运用复习:仿写.对联.广告.标语专题训练1.在横线上写一句话,使之与前后文构成结构一致、内容相关的排比句。
给予是一种幸福。
溪水的幸福,是能让鱼儿自由来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空的幸福,是能让鸟儿展翅翱翔。
2.仿照画线句子,在下面横线上写-句话,使之与前后文构成排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生宛如柔韧的丝线,终能使平凡的珍珠串成美丽的项链。
1.大地的幸福,是能让万物茁壮成长2.人生宛如漫长的河道,终能使细小的水流汇成汹涌的大江;人生宛如肥沃的土壤,终能使娇嫩的树苗长成茂密的森林3.参照例句,以"信念"开头仿写三句话。
例句:快乐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是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陶醉,是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欣喜。
信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追求,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誓言4.参考下面的例子,从"海、路、思、记、忘"中任选一字,根据其字形特点写一两句有意蕴的话。
示例:灯--黑暗中一丁点儿的火星,也可以点燃希望的明灯。
出--努力翻过一座山又一座山,就会找到出路。
示例:海--接纳每一滴水,成就了大海的辽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积累与运用语言的运用——标点符号1、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010·遵义中考)A.他抱着七、八本书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B.什么地方什么条件下可以找到什么样的银杏树?他了如指掌。
C.屈原、李白、杜甫等……,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D.我心中闪过一句诗:“家是一只船,在漂流中有了爱。
”2、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009·遵义中考)A. 人文的核心是“人”,以人为本,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
B. “快回来!”他一边追一边喊,“前面的路被堵上了!”C. 他教我写作,给我讲怎样选材?怎样构思?选择立意?怎样开头……D. 让每一位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我们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3、语言运用----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011·遵义中考模拟二)A、“汽车马上就要来了,”他提高音量说:“请大家做好准备。
”B、“到底交还是不交,林丹同学?”他极不耐烦地问。
C、遵义的山,巍巍的,有如一道屏障。
长长的,又如伸开的双臂。
D、这个小姑娘看上去十七、八岁,但却是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011·遵义中考模拟三)A、亚马孙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B、他的那双大头皮鞋真的“空前绝后”——前面露出脚趾头,后面露出后跟。
C、据调查,读过《红岩》和《铁道游击队》的学生寥寥无几。
D、他总是认真观察:哪天桃花开了?哪天柳絮飞了?哪天布谷鸟叫了?5、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011·遵义中考模拟四)A、“哎呀,真是漂亮极端。
”老师说:“我十分满意!”B、什么时候才能把这件事处理好,我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C、照这样的速度前进,我们至少还需要三、四个小时才能到达。
D、望着这一切,我不禁感叹道:“真美啊!九寨沟的山水。
”6、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011·遵义中考模拟五)A、我们听说古代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B、清朝禁烟英雄林则徐有这样的两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C、观照心泉,让思想走向深刻,走向纯净;倾听心泉,让生活愈加鲜活,愈加丰盈。
D、当路过一个围墙时,有个同学突然大喊:“看,石榴!又红又大的石榴”!7、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010·遵义中考模拟一)A、中国环保组织、媒体、企业等共同呼吁:中国应申办2012“后哥本哈根”会议。
B、他不得不认真思考企业的生产力为什么会滑坡?怎样才能扩大产品销路?C、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要靠理论来指导。
D、在另一领域中,人却超越了自然力,如飞机、火箭、电视、计算机……等。
8、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010·遵义中考模拟二)A、花园里的花可多了,什么海棠呀、玫瑰呀、米兰呀……五颜六色,挺吸引人的。
B、“谢谢你,”李老师说:“车快来了吧?”C、有的同志喜欢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
”D、哪里是山,哪里是房屋,哪里是菜园,我终于分辨出来了。
9、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010·遵义中考模拟三)A、“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同学们。
”班主任严肃地说。
B、“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句话,说明了文采的重要性。
C、美国的纽约、洛杉矶、日本的东京、中国的北京、上海,都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城市。
D、张老师是开玩笑随便说说的呢?还是真想那样做?10、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010·遵义中考模拟四)A、优秀的文化是可以给人们带来幸福与快乐,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所以说,优秀的文化应该做到全民参与,全民共享,全民受益。
B、1919年5月4日前夕,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批判传统纯正的中国文化,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
C、在此新年之际请不要吝啬祝福的话,让我们一起将祝福的话写出来,分享出。
赶快行动起来吧,朋友。
你的祝福语是对亲人、朋友最大的鼓励。
D、在广州的花市上,牡丹、吊钟、水仙、梅花、菊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11、语言运用——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010·遵义中考模拟五)A、王老师走进教室,问道:“作业写完了吗?同学们。
”B、我们可以把书分成为两大类:一类是有智慧的,一类是无智慧的。
C、中国语言文字不仅仅是汉语汉字,还有藏语文、蒙语文、维吾尔语文……等。
D、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参考答案:1、D 2、B 3、B 4、D 5、B 6、D 7、A 8、D 9、B 10、D 11、D语言运用——补写(仿写)1、语言运用——根据语境,与下面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009·遵义中考) 坦然是失意后的乐观,是平淡中的自信。
许多事的得失成败我们不可预料,我们只需尽量去做,求得一份付出之后的坦然和快乐。
请记住: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A. 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优雅。
B. 没有大海的壮阔,但要有小溪的优雅。
C. 没有小溪的优雅,但要有大海的壮阔。
D. 没有小溪的优雅,可以有大海的壮阔。
2、语言运用——根据语境,与下面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010·遵义中考) 生活如歌,宽容是曲,和曲而歌,方知歌之动听;,,,;生活如海,宽容作舟,泛舟于海,方知海之宽阔。
A.生活如山,宽容为径,登山循径,方知山之高大。
B.生活如山,循径登山,宽容为径,方知山之高大。
C.生活如山,宽容为径,循径登山,方知山之高大。
D.生活似山,宽容为径,登山循径,方知山之高大。
3、语言运用——填入横线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011·遵义中考模拟五)雁阵之美,在于它能给现实生活提供哲思。
有研究表明,雁阵飞行的速度能比单雁提高22%,因为飞行中雁的两翼可形成一个相对的真空状态;头雁没有真空,无法讨巧,但却是不停轮换的。
,这确是值得作为思想群体的人类深思。
A、为了团队共同的目标勇于牺牲自我B、雁阵里每一个成员能配合得如此之好C、人类与我们的大自然应怎样和谐相处D、任何团队总有一个精明的领导者4、语言运用——根据语境,与下面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011·遵义中考模拟四)学好语文的关键是要有很强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
在这一点上,李丹和王小虎两位同学各有所长:,。
A、李丹的记忆能力比王小虎强,但李丹的理解能力没有王小虎强。
B、王小虎的记忆能田径没有李丹好,但他的理解能力比李丹好。
C、李丹的记忆能力比王小虎强,王小虎的理解能力比李丹强。
D、王小虎的记忆能力没有李丹好,李丹的理解能力没有王小虎好。
5、语言运用——根据语境,与下面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011·遵义中考模拟三)贵州的黄果树瀑布宽约三十米,从九十米的层崖之巅猛扑下来,喷出如雹急雨,发出轰然巨响,。
A、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把它称为天下第一瀑。
B、因而明代地理学家答徐霞客称之为天下第一瀑。
C、被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称为天下第一瀑。
D、把它称为天下第一瀑的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
6、语言运用——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011·遵义中考模拟二)认真阅读的结果,不但随时会发现晶莹的宝石,。
于是收取那些值得取的,排除那些无足取的,自己才会渐渐地成长起来。
A、而且随时会发现粗劣的瓦砾。
B、还会发现价值连城的钻石。
C、还常常会发现粗糙的砂砾。
D、而且不免会发现令人遗憾的败笔。
7、语言运用——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句式最合乎...语境的一项是(2011·遵义中考模拟一)在工厂里,他是有名的技术革新能手,,今年他又创造出了新成绩。
A、去年工人们选他为劳动模范B、去年他被工人们选为劳动模范C、去年工人们把他选为劳动模范D、去年工人们把“劳动模范”的称号给了他8、语言运用——根据语境,与下面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010·遵义中考模拟二)风卷着雪花,狂暴地扫荡着山野、村庄,,把破屋子上的茅草大把大把地撕下来向空中扬去,把冷森森的雪花撒进人家的屋子里……A、摇撼着古树的躯干,撞开了人家的门窗B、摇撼着古树的躯干,人家的门窗被撞开了C、古树的躯干被摇撼着,人家的门窗被撞开了D、古权的躯干被摇撼着,把人家的门窗撞开了9、语言运用——根据语境,与下面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010·遵义中考模拟三)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
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
A、如果你是一个小孩,就应该一心读书。
B、如果你是一朵鲜花,就装点一分春色。
C、如果你是一座高山,就树立一座丰碑。
D、如果你是一条大河,就荡涤一切尘埃。
10、语方运用——与下面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2010·遵义中考模拟四)这是一片冲淘过的秋天,这是一条幽静的山谷,这是一处返璞归真的休闲去处。
你要住在溪边,;,可观石上生云;你要住在林间,可听月下虫鸣鸟吟;你要住在村头,田园牧歌就不再是画儿上的风景……A、看得见水中腾雾;你要是住在崖下B、可看见水中腾雾;你要住在崖下C、可看水中腾雾;你要住在崖下D、看水中腾雾;住在崖下11、语言运用——填入下列横线上的两句话,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010·遵义中考模拟五)北朝的碑刻达到了空前进的繁盛,地上有碑铭、摩崖、造像记、刻经;地下则埋有众多墓志。
,在书法史上放出了灿烂的光辉。
A、它们上面的文字丰富多彩,格调虽雅而形质朴茂B、它们上面的文字丰富多彩,格调既雅而又形质朴茂C、它们丰富多彩,格调虽雅而形质朴茂D、它们丰富多彩,格调既雅而又形质朴茂参考答案:1、A 2、C 3、B 4、C 5、C 6、A 7、B 8、A 9、B 10、C 11、B语言运用——缩写(扩写)1、语言运用——扩写句子“春风吹拂着水面”,恰当的一项是()A.绵绵的春风轻柔地吹拂着宁静的水面。
B.瑟瑟的春风轻轻地吹拂着静静的水面。
C.柔柔的春风轻柔地吹拂着宁静的水面。
D.柔和的春风轻轻地吹拂着静静的水面。
2、语言运用——提取下面句子的主要信息,正确..的一项是(2010·遵义中考) 年老的母亲欣慰地看到使人陶醉的绚丽灿烂的秋色和令人兴奋的欣欣向荣的景象让很久没有回家的儿子忍不住哼起了那久违的家乡小调。
A.灿烂的秋色和欣欣向荣的景象让儿子哼起了久违的家乡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