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不同类型区生态农业县建设的基本途径与典型模式

合集下载

经验汇编:各地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做法

经验汇编:各地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做法

经验汇编:各地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做法近年来,各地在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其推进生态农业建设的经验值得借鉴。

江苏省生态循环农业重点突出“一控两减三基本”,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力争到2020年末形成“农业产业布局合理、经营规模适度、资源利用方式集约、科技创新力强、面源污染可控”的可持续发展新格局,打造生态循环农业强省。

具体做法:一是开展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建设。

选择宜兴、丰县、沛县、张家港市等11个县(市、区)开展第一批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建设,制定实施《江苏省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建设方案》,开展循环农业示范项目建设。

二是制定各类条例法规规范全省生态农业循环工作。

制定《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江苏省长江水污染防治条例》《江苏省通榆河水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苏发〔2015〕30号)、《江苏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江苏省“十三五”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

三是及时开展全省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督查。

督查分市、县(市、区)自查和省农委组织抽查两个阶段进行。

市、县(市、区)自查工作由省辖市农业部门统一组织,对市本级及所辖县(市、区)开展全面检查。

省级对13个省辖市的有关县(市、区)进行重点抽查。

每个省辖市对所辖县(市、区)督查工作结束后向县级人民政府即时反馈意见和建议。

四是探索建立秸秆综合利用机制。

率先制定地方性法规,实施按量补助方式被农业部在全国推广,建立层级式秸秆收储利用体系,形成肥料化、能源化、饲料化、集料化和工业原料化为主的“五料化”利用途径,有效控制秸秆露天焚烧,秸秆综合利用率突破90%,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0个百分点。

五是综合推进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

较早在全国实施农村沼气工程、生产推广商品有机肥、推进规模化养殖场标准化建设,探索多种形式农牧结合模式,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89%,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我国十大生态农业模式

我国十大生态农业模式

我国十大生态农业模式我国的生态农业模式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和探索,逐渐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模式。

以下是我国十大生态农业模式的续篇,继续介绍我们国家的生态农业发展情况。

1.有机农业模式有机农业是一种基于生态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农业模式。

主要采用天然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手段,避免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有机农业注重土地保护和生态平衡,提供了优质的农产品,并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环保农业模式环保农业是一种重视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的农业模式。

通过合理利用资源、循环利用农业副产品和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环保农业可以减少土地和水源的污染,并且节约能源。

此外,环保农业模式还注重社会经济效益和农民的可持续发展。

3.农田生态系统模式农田生态系统模式是一种基于农田生态系统的农业模式。

它通过研究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优化土地利用,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恢复能力。

农田生态系统模式注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土壤健康,提高农田的生产力和农产品的质量。

4.地下水资源利用模式地下水资源利用模式是一种通过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的农业模式。

该模式主要包括提高农田灌溉效率、减少用水量和水资源保护等措施。

通过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可以提高农田的产量和质量,保护地下水资源。

5.新农村建设模式新农村建设模式是一种综合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模式。

新农村建设模式包括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农村产业和提供农民社会保障等措施。

这种模式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并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6.农产品品牌模式农产品品牌模式是一种通过塑造农产品品牌形象和提高农产品质量来推动农产品销售的农业模式。

通过建立农产品品牌,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

此外,农产品品牌模式还可以加强农民的经济地位和农产品的市场定位。

7.生态旅游农业模式生态旅游农业模式是一种将农业和旅游相结合的农业模式。

通过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和农业景观,开展农业观光和乡村旅游活动,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和改善农民生活。

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求,推动农村升级改造,新农村建设成为了当前发展的重要议题。

在新农村建设中,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阐述新农村建设中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优势与机遇。

一、农业现状和问题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农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一方面,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农民收入增长乏力;另一方面,农产品供给不稳定,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导致农产品质量抽样问题频发。

因此,解决这些问题迫在眉睫。

二、生态农业的意义和特点生态农业是一种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农业发展模式。

它强调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注重农业生产的环境友好性和生态效益。

相比传统农业,生态农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低污染、高效益、多样性等。

三、生态农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是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不可忽视。

首先,生态农业可以增加农民收入。

通过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农业科技,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其次,生态农业可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依托生态农业的模式,推动农田生态保护和恢复,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

最后,生态农业可以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生态农业注重生态系统的平衡,可以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四、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途径和实践要推动生态农业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途径和措施。

首先,加大生态农业科研力度,提升生态农业生产技术的水平。

其次,建立健全相关政策和法规,保障生态农业的发展环境。

同时,加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在推进农产品加工和销售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此外,培育专业的农业合作社,并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指导,提升农民的生态农业生产能力。

五、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机遇和挑战生态农业发展模式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一方面,生态农业与绿色生活理念的兴起相契合,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认同。

另一方面,农村土地资源有限,生态农业的规模化发展面临着一定的困难。

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

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

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经营模式,旨在最大限度地保护和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多样性。

生态农业模式与传统农业模式相比,更加注重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和资源的节约利用。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的介绍:一、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是生态农业的核心部分,它强调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合成化学肥料、农药和转基因技术。

有机农业通过土壤管理、种植旋转和天敌控制等技术手段实现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从而保护农田的生态环境。

有机农业还注重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水分保持和抗逆性,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二、农业保护地农业保护地是生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为了保护农业生态系统而保留的一片土地,其中包括河流、湖泊、沼泽地、森林等各种自然环境。

农业保护地通过维持和优化生态系统的自然过程、保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来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农业保护地的管理需要注意防止土壤侵蚀、水质污染、入侵物种等问题。

三、生物多样性保护四、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是生态农业模式中的一个关键因素。

生态农业通过减少水的使用量、改善灌溉系统、收集降雨水等方式,实现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此外,生态农业还注重保护水源、避免水体污染,并采取措施减少农业农药、肥料和其他化学物质对水质的影响。

五、循环农业循环农业是生态农业模式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循环农业通过最大限度地利用有机废物、农业副产品和动物粪便,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这包括建立农田和养殖场之间的有机废物交换系统,将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和粪便转化为有机肥料,提供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

总的来说,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通过采用上述方法和技术,实现了农业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它不仅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生态农业模式的应用有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改善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三种典型生态农业模式

三种典型生态农业模式

◆ 经济效益
1蔬菜增产 , . 如冬季黄瓜、茄子 1 平米 可增产 2~ 5公 斤 ,增 收 5— 6 元 ,年节省化肥开支约 2 0 0元; 2 温 室 育 猪 可提 前 1 5 0天 出 栏 ,降低成 本 4 0— 5 0元 ; 5 沼气点等年节 电 6 0元,节煤

农业模 式。
◆ 主要形式
“ 户建 一 口沼 气池 ,人均 年 出栏 2头猪 ,人均种好 一亩果” 。
◆ 经济效益
用沼液加 饲料 喂猪 ,猪 可提前 出栏 ,节省饲料 2 0 。( 转6页) % - 0 F


5 9

。I o
生活妙招
小窍 11 则 " 3 ]
1 吃 了 辣 的 东 西 , 感 觉 就 要被 辣 死 . 了 ,就 往嘴 里放上 少许 盐 ,含一下 . 吐掉 ,漱下 口,就 不辣了。 2 牙齿 黄 ,可 以把 花生 嚼碎 后含在 嘴 . 里 .并刷牙三分钟 ,很有效。 3 若有 小面 积皮肤 损伤或 者烧伤 、烫 . 伤 ,抹 上 少许 牙 膏 ,可 立 即 止 血 止

◆ 主要特点
以土地为 基础 ,以沼 气为纽 带 ,
◆ 现有规模
痛。
8 洗完脸 后 ,用手指 沾些 细盐 在鼻 头 . 两侧轻 轻按 摩 ,然后 再用 清水 冲洗 , 黑头和粉 刺就会 清除 干净 ,毛细 孔也 会 变小 。 9 刚刚被蚊 子 咬完 时,涂上 肥皂 就不 . 会痒 了。
1. 如果 嗓子、牙龈发炎 了,在晚上把 0
西 瓜切成 小块 .沾 着盐 吃 ,记 得 一定 4 经常装 茶 的杯 子里 面 留下难看 的茶 要 是晚上 ,当 时症 状就会 减 轻 ,第 二 . 渍.用牙膏洗之,非常干净。 天就好 了。 5 仰 头 点眼药水 时微微 张嘴 ,这样 眼 1. . 1吹风机对 着标 签吹 .等 吹到 商标 的 睛就不会乱 眨了。 胶 热 了.就 可 以很容 易的把标 签撕 下 6嘴里有溃疡 ,就用维生素c . 贴在溃疡 来。 处,等它溶化后溃疡基本就好 了。 1. 旅行 带衣服 时如果怕压起褶皱 ,可 2 7 眼睛进 了小灰 尘 ,闭上 眼睛用 力咳 以把每件衣服都 卷成卷 。 . 嗽几 下,灰尘就会 自己出来。 1. 时就 喝点醋 ,立杆见影。 打嗝 3

我国生态农业模式类型

我国生态农业模式类型

我国生态农业模式类型
它是一种根据生物种群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和生物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而合理组建的农业生态系统,使处于不同生态位置的生物种群在系统中各得其所,相得益彰,更加充分的利用太阳能、水分和矿物质营养元素,是在时间上多序列、空间上多层次的三维结构,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均佳。

具体有果林地立体间套模式、农田立体间套模式、水域立体养殖模式、农户庭院立体种养模式等。

一、食物链型
它是一种按照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规律而设计的一种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

系统中一个生产环节的产出是另一个生产环节的投入,使得系统中的废弃物多次循环利用,从而提高能量的转换率和资源利用率,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并有效防止农业废弃物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

具体有种植业内部物质循环利用模式、养殖业内部物质循环利用模式、种养加工三结合的物质循环利用模式等。

二、综合型
它是时空结构型和食物链型的有机结合,使系统中的物质得以高效生产和多次利用,是一种适度投入、高产出、少废物、无污染、高效益的模式类型。

20世纪初以来,为了克服常规农业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许多国家发展了多种农业方式以期替代常规农业,如生态农业、生物农业、有机农业等,其生产的食品称为自然食品、有机食品和生态食品等。

尽管叫法不同,但宗旨和目的均是指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按照农业生态系统内物种共生、物质循环、能量多层次利用的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相结合,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及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则,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全面规划,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持续发展,达到生态和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和三个效益的统一。

生态农业的认识讲解

生态农业的认识讲解
生物与环境是生态环境的两类组分,也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只有 在适宜的生态环境中生存,生物才可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获得最佳 生产力及效益。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作用与环境,对生态环境有 一定的改造能力, 体种植与立体养殖技术 这种立体种养技术通过协调作物与作物之间,作物与动物之间,以及生 物 与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充分利用互补机制并最大限度避免竞争,使 各种作物、 动物能适得其所,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及生产效率。这类模 式在我国农区相当 普遍,尤其是光、热、水资源条件较好、生产水平较 高的地区更是类型多样, 成为解决人多地少、增产增收的主要途径。
主要内容
1、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 2、生态农业技术 3、生态农业典型模式
1、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
人们经常提到,必须要运用生态学原理合理利用资源。生态农业 建设依据 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整体效应原理 这是根据系统论观点,即整体功能大于个体功能之和的原理,对整个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利用系统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及 反馈机制进 行调控,从而提高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及其稳定性。 农业生态系统是由 生物及环境组成的复杂网络系统,由许许多多不同层 次的子系统构成,系统的 层次间也存在密切联系,这种联系是通过物质 循环、能量转换、价值转移和信 息传递来实现的,合理的结构将能提高 系统整体功能和效率。农业生态系统包 括农、林、牧、副、渔等若干系 统,种植业系统又包括作物布局、种植方式等。
北方的“四位一体”模式运行图
1、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
(五) 生物与环境相协调原理 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
动而 形成的统一整体。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系统结构与功能相协调,系 统内生物与 环境相和谐,生物亚系统内各组分间的共生、竞争、捕食等 关系相辅相成,使 系统内有机体或子系统大大节约物质和能量,以减小 风险,获得最大的整体功能效益。

我国生态农业的模式

我国生态农业的模式

我国生态农业的模式1.“基塘”农业模式:珠江三角洲中部一些低洼地区,常年积水不退。

当地的人们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在低洼易涝区挖地成塘,堆泥成基,塘中养鱼,基上种植桑树、甘蔗、果树和花卉,以塘泥作桑、蔗、果树的肥料,桑叶养蚕,蚕粪、桑叶、蔗叶作鱼饵,塘基互养,形成水陆互养的基塘农业人工生态系统。

2.“台田—鱼塘”模式:黄淮海平原低湿地区,地势低平,渍涝严重。

科技工作者“因洼制宜”,摸索出了低湿地的治理模式:挖鱼塘,在水中养鱼养鸭,栽种水生经济作物;筑台田、在田地里种植糖、果、棉和饲料作物,饲养禽畜。

这种模式,使台田、鱼塘相互促进,立体开发、综合利用。

3.“立体农业”模式:在地形变化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的地区,人们充分利用这种“立体气候”资源,合理布局农,林、牧、副、渔业的农业生产方式。

例如,浙江南部出现了在河谷底部的溪流、水库里养鱼、鸭,谷底平地种粮食,从山麓到山顶分别种植亚热带果树、毛竹、茶叶和发展用材林的经营方式。

这种布局,既发展了生产,又保持了农±,使山区农业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4.北京“留民营”模式:北京大兴县留民营村以秸秆、米糠、麸皮等作饲料搞饲养,牲畜粪便和部分秸秆送入沼气池,产生的沼气作生活燃料,沼气池的废渣送回鱼塘,或者送至农田……这样既提高经济效益,又增加农田有机质的含量,实现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经营、清洁化生产的良性循环。

5.“果园农业”模式:以果、瓜、豆、菇为主体,种养结合,多层次利用土地空间。

例如,葡萄园内套种大豆、黄瓜并养蜂,可以明显提高产量。

因为豆科作物的根系、枯枝落叶,根瘤菌和含氮的化合物留在土壤中,能提高土壤肥力,黄瓜苗会分泌葫芦素C、九碳链等化学物质,对葡萄常见病虫有抑制作用,而蜜蜂授粉则能显著提高产量。

6.“水田农业”模式:广西与浙江中南部等地区形成的稻一萍一鱼共生模式,即在水田中起垄,垄上种稻,垄下水中养萍养鱼,形成立体农渔业生态结构。

7.“庭院经济”模式:利用庭院零星土地、阳台、屋顶进行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工业的综合经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