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武都地质构造

合集下载

甘肃武都塘坝金矿区花岗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形成时代及构造环境研究

甘肃武都塘坝金矿区花岗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形成时代及构造环境研究
塘坝金矿床发现于 1987年,位于西秦岭金成矿 带南部文县—康县金锰成矿亚带的东段,阳山金矿床 分布于该带西段。最新的研究认为,阳山金矿床是与 花岗斑岩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6]。通过详细 的野外地质调查,发现塘坝金矿区出露的花岗斑岩与 金矿体在空间上关系密切。然而,至今对该矿床的研 究资料较 少,缺 乏 对 矿 区 花 岗 斑 岩 岩 石 地 球 化 学 特 征、成岩时代、构造背景、岩石成因的研究。本文对塘 坝金矿区花岗斑岩进行了 LA-ICP-MS锆石U-Pb
塘坝金矿床位于碧口地体北侧的勉略缝合带上, 即 南 秦 岭 地 块、松 潘—甘 孜 地 块 和 扬 子 板 块 交 汇 部 位[10](见图 1)。矿区南侧出露碧口地体,碧口地体 从北到南依次为关家沟组、横丹群、碧口群;此外,还 出露有志留系及泥盆系三河口组,少量石炭系及白垩 系地层。褶皱主要发育有关家沟背斜、月照背斜、周 家沟背斜等。断裂构造主构造线呈 NE向、近 NW 向 展布,矿 区 地 处 何 家 坝—梨 坪 断 裂 南 侧,文 县—康 县—略阳断裂北侧。区域内中性、中酸性侵入岩脉较 为发育,但无大规模岩体出露,多数沿区域断裂分布, 在空间上与成矿作用关系密切。
以杂砂岩成分为主的沉积岩部分熔融形成花岗质岩浆在上升侵位过程中形成的,是一种典型的壳
源成因类型。塘坝金矿区花岗斑岩具有后碰撞岩浆岩特征,是印支期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碰撞导
致地壳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形成于挤压环境向伸展环境转化阶段。
关 键 词 : 花 岗 斑 岩 ;岩 石 地球 化 学 ; 年 代 学 ;构 造 环 境;塘坝金矿区;甘肃武都
中图分类号:TD11 P618.51 P588.12+1 文献标志码:A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文章编号:1001-1277(2019)08-0008-10

浅析甘肃陇南武都地段地质探究

浅析甘肃陇南武都地段地质探究

浅析甘肃陇南武都地段地质探究施小彬(甘肃省地质调查院,甘肃 兰州 730000)摘 要:武都位于甘肃地区的南部,横贯于秦岭和岷山的两大山系的支脉,在此地高山河谷、丘陵盆地等相互交错,气候属垂直分布,地理差异较为明显,曾被誉为“宝贝的复杂地带”。

本文浅析地段位于中国大陆中央造山带秦岭西段,跨秦岭造山带、勉略构造混杂岩带、松潘~甘孜造山带等一级构造单元。

本文就陇南地区区域地质特征进行简要分析,将其含有丰富的化学特征以及矿产资源进行说明,最终呼吁大家加强对矿产资源的管理和矿区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物理特征;化学特征;地质中图分类号:P3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9)23-0233-2On the geological exploration of Wudu District in Longnan, Gansu ProvinceSHI Xiao-bin(Gansu Geological Survey Institute,Lanzhou 730000,China)Abstract: Wudu is located in the south of Gansu Province. It is a branch of Qinling Mountain and Minshan Mountain system. In this area, mountains, valleys, hills and basins are interlaced. The climate is vertical distribution and the geographical difference is obvious. It was once known as the "precious complex area". In this paper, the location is located in the western Qinling of the Central Orogenic Belt of the Chinese continent, which is a first-class structural unit such as the trans Qinling orogenic belt, the MIANLUE tectonic melange belt and the Songpan Ganzi orogenic belt. This paper makes a brief analysis on the regional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ongnan area, explains its rich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ineral resources, and finally calls on everyone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mineral resources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mining area.Keywords: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geology1 区域地质测区地层分属于康县~略阳地层区,东昆仑-中、南秦岭地层区南秦岭地层分区徽县-成县地层小区。

219529156_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水磨山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219529156_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水磨山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2023年 4月下 世界有色金属71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水磨山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刘海生(甘肃省地矿局第二勘查院,甘肃 兰州 730020)摘 要:水磨山金矿位于陇南市武都区五库乡一带。

本人在充分研究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近几年的勘查成果。

总结了金矿的矿体特征及找矿标志,认为其找矿前景乐观。

关键词:水磨山;金矿;地质特征;找矿标志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08-0071-3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ing criteria of Shuimoshan gold deposit in Wudu District,Longnan City, Gansu ProvinceLIU Hai-sheng(No.2 Geology and Exploration Team,Gansu Provincial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Lan Zhou 730020,China)Abstract: Shuimoshan Gold Mine is located in Wuku Township, Wudu District, Longnan City. On the basis of fully studying the work achievements of predecessors, I combine the exploration results of recent years. Summari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old deposits and their prospecting indicators, and believed that their prospecting prospects are optimistic.Keywords: Shuimo Mountain; gold min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Prospecting markers收稿日期:2023-02作者简介:刘海生,男,生于1988.9月,山东梁山人,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资源勘查工程。

南北构造带天水-武都强震区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结构

南北构造带天水-武都强震区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结构

南北构造带天水-武都强震区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结构南北构造带是中国地球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其中位于甘肃省的天水-武都强震区是南北构造带上的一个关键地区,也是我国地震灾害较为严重的区域之一。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结构是地震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于理解地震的发生机理和预测地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南北构造带天水-武都强震区的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结构进行简要介绍。

天水-武都强震区位于甘肃省中南部,北接秦岭中段,南连四川盆地,属于川滇地块和青藏高原之间的过渡地带。

该地区发生过多次大型地震,其中最为著名的是1976年7月28日发生的唐山大地震和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

与此同时,该地区也是川滇地块与华北克拉通之间密切交错的地区,既受到北方卓越构造带的影响,也受到青藏高原的挤压作用。

从地壳结构来看,天水-武都强震区主要分布在秦岭造山带和川滇造山带两个构造带上。

研究表明,秦岭造山带的地壳结构主要由被折叠和断裂变形的沉积层构成,分为外迭前地层、前富文-龙潭岩群和内迭后地层,其厚度在15~30千米之间。

川滇造山带的地壳结构更加复杂,由岩石圈和大量褶皱和断裂构建而成,厚度在50~60千米之间。

该地区的地壳厚度与低速带相对应,表明地壳的就位是由地幔的上升强制推动的结果。

从上地幔顶部结构来看,南北构造带天水-武都强震区的上地幔结构差异较大。

在川滇造山带的西部,存在厚度为40~50千米的大范围高速带,其上部存在一条“横向速度异常”带,表明造山过程中上地幔出现了明显的分层和流场变化。

南北构造带上的挤压和变形作用,使得地幔下部的低速带发展明显,而且从甘肃东南连通四川和贵州的低速带和亚低速带中也可看出,这些低速带的变化与川滇地块的挤压、变形关系密切。

综上所述,南北构造带天水-武都强震区的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结构存在着明显的地质构造差异,这种差异关系到地震的发生与演化,其研究可为地震灾害防治提供重要参考。

未来应加强该地区及其周边地区的地球物理观测和地质、地球化学研究,为更好地防范地震危害提供科学依据。

武山铜矿资源综合利用和找矿潜力研究

武山铜矿资源综合利用和找矿潜力研究

武山铜矿资源综合利用和找矿潜力研究武山铜矿资源位于中国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境内,是中国重要的铜矿资源之一。

近年来,随着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的不断提升,武山铜矿资源综合利用和找矿潜力研究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武山铜矿资源的特点、综合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找矿潜力研究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武山铜矿资源的特点武山铜矿资源主要分布在武都、朱店和礼县三地,并且矿石品位高,矿体规模大,资源储量丰富。

武都矿床是中国西部最大的铜矿,探明储量达到1000万吨以上,品位在1%以上,是中国重要的铜矿矿床之一。

武山铜矿资源的地质构造复杂,矿体产状多样,矿石矿物组合多样,磨损性差,耐磨性好,可加工性能好,适合多种综合利用。

武山铜矿资源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和潜力。

二、武山铜矿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目前,武山铜矿资源主要以铜为主要产品进行开采和利用,但是其它有价值的矿产资源却没有得到有效的综合利用。

比如在铜矿矿石的选矿过程中,产生的尾矿中含有大量的锌、铅等有价值的金属元素,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这些有价值的元素未能得到有效的提取和利用。

在矿山附近地区存在大量的石英矿、硫化物矿等其它有价值的矿产资源,这些资源由于受到矿山开采和废渣堆放的影响,未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

武山铜矿资源的综合利用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利用武山的铜矿资源,不仅需要加强对已知矿体的开采,还需要进行深入的找矿工作,不断扩大资源储量和提高品位。

在这方面,武山铜矿资源的找矿潜力研究至关重要。

首先需要从地质勘探方面入手,对矿区的地质结构、矿床分布、矿体形态等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

通过地质物探和化探等手段,寻找未来资源的可能分布区域和位置。

其次需要加强矿床成因与找矿模型的研究,深入了解矿床的成因和形成规律,进一步完善找矿模型,提高找矿精准度。

还需要结合先进的遥感技术和地球化学技术,对潜在矿化区进行遥感勘查和地球化学测量,找寻隐藏的矿体和矿化带。

针对各种找矿方法进行综合应用,提高找矿效率。

甘肃省武都县地区物化探特征与成矿

甘肃省武都县地区物化探特征与成矿

甘肃省武都县地区物化探特征与成矿甘肃省武都县地区是地球物理勘探的重要区域之一,物化探在该地区的应用十分广泛。

本文将探讨甘肃省武都县地区物化探特征与成矿。

一、物化探特征(一)地质构造特征甘肃省武都县地区属于陆缘弧后盆地,区域构造较为复杂,受多次隆升、变质、断裂的影响。

其中,武都断裂是该地区的一大特征,该断裂带主要实现了华西地块与兰州地块之间的连接。

此外,该地区还存在南北走向的裂谷带,这些地质构造特征对物化探有着较大的影响。

(二)地震活动特征甘肃省武都县地区是典型的地震活动区域,地震活动频繁。

其中,1991年5月6日的7.0级地震就曾经发生在该地区。

地震活动对物化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检测结果的解释上,如何正确理解检测结果中的异常信息,避免误判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地下水特征甘肃省武都县地区是典型的岩溶地貌,地下水流动活跃。

硬岩区域主要以岩溶裂隙和节理为介质,软岩、土岩区域主要以孔隙和裂隙为介质。

在进行物化探时,需要充分考虑地下水的影响,避免局部异常数据被地下水淹没。

(四)矿产资源特征甘肃省武都县地区是富有矿产资源的地区,其中含有铁、铜、铝、煤、石灰石等多种矿物。

这些矿物对物化探有着较大的干扰,也为开发矿产资源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二、成矿特征(一)铜、铁矿成矿特征甘肃省武都县地区的铜、铁矿成矿作用较为显著,铜矿主要分布在兴隆山一带,铁矿主要分布在羊角沟和小河沟一带。

该地区矿床类型以层控矿床、似层控矿床为主,成因类型以热液矿床、沉积热液矿床为主。

物化探方法在铜、铁矿勘探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可以对矿体进行有效探测。

甘肃省武都县地区虽然是典型的岩溶地貌地区,但也有着较为丰富的发生煤矿的条件。

该地区主要煤炭资源分布在地层中段,煤炭类型以无烟煤、贫煤和气煤为主。

物化探方法在煤炭勘探中同样具有重要的地位,可以对煤炭矿体进行有效的探测。

黄铜矿是一种钨矿物,甘肃省武都县地区也有着较为丰富的黄铜矿资源。

黄铜矿主要分布在乔家岔、范家沟、公罗等地,成矿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和脉状矿床。

甘肃省武都县上坝里金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甘肃省武都县上坝里金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关键 词 : 金矿地 质特征 ; 矿床成 因; 武都 上坝里
中 图 分 类 号 :6 8 5 P 1.1
I号 金 矿 化 体 : F 由 4构 造 破 碎 带 控 制 。 由
l 研 究 区 地 质 概 况
研 究 区大 地 构 造 属 南秦 岭 印支 褶 皱带 南 部 , 扬 子 地块 西北 缘 。矿 区地层 主 要为 泥盆 系 中统三 河 口
庞亚 明
( 国建 筑 材 料 工 业 地 质 勘 查 中心 甘 肃 总 队 , 肃 天 水 7 10 ) 中 甘 4 00

要: 甘肃省 武都县上 坝里金 矿位于南秦岭印支褶皱带南部 。通过对 上坝里金 矿地质特 征的综合研究 , 本查明 基
了 I号 矿 体 的产 状 、 态 、 模 、 间 位 置及 展 布 特 征 、 石 的 矿 物成 分 、 构 、 造 , 石 的 类 型 ; 讨 了其 矿 床 成 因 形 规 空 矿 结 构 矿 探 类 型 为 构 造 蚀 变 岩 型金 矿 床 , 总 结 了 找 矿 标 志 。 并
第2 7卷 第 1 3蜮 1 年 ?月 01
甘肃 科技
Ga s c e c n c oo ) n u S in e a d Te hn l g
』2 7
Ⅳ0 1 .3
Z . 2 l 01
甘 肃 省 武 都 县 上 坝 里 金 矿 地 质 特 征 及 矿 床 成 因探 讨
I号矿 体含 矿岩 性为 构造 角砾 岩 。赋矿 围岩 为
片 理化 板岩 , 金矿 石 中的金 属矿 物主 要有黄 铁矿 、 含
毒砂、 辉锑 矿 、 磁铁 矿 , 石 矿物 有 石 英 、 解石 、 脉 方 斜 长石、 白云 石等 。薄 片鉴定 矿 石矿 物 中石英 、 长 石 斜 7 % , 铁矿 1 9 % , 砂 0 7 % , 铁 矿 2 8 % , 1 黄 .6 毒 .5 磁 .8 方 解石 、 白云石 2 . % 。 02

甘肃省武都县塘坝金矿地球物理特征与成矿浅析

甘肃省武都县塘坝金矿地球物理特征与成矿浅析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甘肃省武都县塘坝金矿地球物理特征与成矿浅析王晓军(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兰州矿产勘查院,甘肃 兰州 730046)摘 要:塘坝金矿属于甘肃省武都县管辖。

文章通过对该地区地球物理特征进行系统研究,认真分析该地区点发特征,总结了其与成矿之间的关键。

希望对该地区寻找此类型矿床提供指导性建议。

关键词:塘坝;地球物理特征;成矿中图分类号:P6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9)03-0096-2Geo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etallogenic analysis of tangba gold deposit in wudu county gansu provinceWANG Xiao-jun(Lanzhou mineral exploration institute,gansu nonferrous metal geological exploration bureau, Lanzhou 730046,China)Abstract: Tangba gold mine belongs to the jurisdiction of wudu county,gansu province.This paper makes a systematic study of the geo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area,analyzes the spot occurrenc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area.It is hoped to provide some guidance for this type of deposit in this area.Keywords: tangba;geophysical characteristics;mineralization1区域地质研究区位于南秦岭印支褶皱带南部,地质上被誉为“金三角”地带,南秦岭加里东~印支褶皱带南缘,文~康~略阳断裂带北侧,石鸡坝~里马关~黑谭寺断裂带南侧,武都弧东段,白龙江复式背斜,周家沟~塘坝次级复式背斜向西倾伏端,属迭部~武都成矿带东段,区域出露地层区域内主要出露元古界碧口群地层、下泥盆统桥头组(D1q)、屯寨组(D1t)、羊汤寨组屯寨组(D1y)及少量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地层等,为一套浅海相碳酸盐岩,碎屑岩类,侵入岩主要以花岗斑岩脉为主,是寻找微细浸染型金矿的最佳赋矿层位[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都区在大的地貌单元上处于西秦岭西段侵蚀—剥蚀构造山地,受区域构造控制的山体总走向是东西向,总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最高峰擂鼓山海拔3600m,最低裕河曲家庵海拔660m。

总的地形特点是沟谷发育、切割强烈、地表起伏大、山势陡峻、相对高差大(相对高差1000~1500m),坡度大。

区内主要地貌类型包括侵蚀堆积河谷、侵蚀构造高中山和侵蚀构造溶蚀丛峰中山出露的地层主要有志留系、泥盆系、二迭系、三迭系、侏罗系、第三系等前第四系和第四系。

第四系地层主要包括中上更新统冲洪积物,上更新统风成黄土,全新统冲洪积物、残坡积物和泥石流堆积物。

中上更新统冲洪积物(Qal-pl2+3):分布于白龙江河谷Ⅲ~Ⅷ级阶地.下部为青灰色砂砾卵石层,分选磨圆较好,一般粒径5~10cm,砾卵石成份多为灰绿色变质砂岩、杂质砾岩,厚50m左右,上部为褐红色黄土状粉土,块状致密,富含蜗牛化石,层厚20~30m,二元结构明显。

上更新统风成黄土(Qel3):披覆于梁峁、斜坡及夷平面上,岩性为浅黄色黄土状粉土,疏松具大孔隙和垂直节理,富含虫孔及植物根系,层厚一般为5~15m,局部>20m。

全新统冲洪积物(Qal-pl4):分布于河漫滩、Ⅰ、Ⅱ级阶地及沟谷中.岩性为砂砾卵石层、碎块石层.砂砾卵石层和碎石层松散无胶结,以卵石、碎石为主,部分地段有巨大漂砾.分选中度~无分选,磨圆度次圆~棱角状。

粒径和物质
成分随基岩岩性变化而变化,粒径沟谷中最大1m左右,河谷中最大2~3m,成分为灰岩、石英岩、砂岩等。

全新统残坡积物(Qel-dl4):分布于各沟谷两侧的山坡或沟底,岩性与母岩一致,粒径2~10cm,厚度变化较大,北部山区比南部山区厚。

全新统泥石流堆积物(Qset4):分布于各沟道沟口及沟道中,岩性为碎块石、砂及粘土,碎块石成份为千枚岩、板岩、砂岩和灰岩等.分选性、磨圆度差,粒径变化大.堆积厚度变化与沟谷汇水面积成正比,一般<40m,沟口堆积形态为扇形—锥形。

在构造单元上,武都位于西秦岭纬向构造带和武都“山”字型构造体系的复合部位,纬向构造由北向南主要有成县—徽县谈家庄断裂带和康县—略阳断裂带组成。

切割了第三系、泥盆系、石炭系、侏罗系等地层。

武都“山”字型构造的前弧部分位于池坝—桔柑之间,由一系列向南凸出的弧形断裂和复合式向斜组成,切割了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迭系、侏罗系及第三系地层。

第四纪以来构造运动以升降为主,形成高山、深谷地貌,堆积了河谷Ⅴ~Ⅷ级阶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