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苏教版语文六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教学设计小草和大树 3.

合集下载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小草和大树》语文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小草和大树》语文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小草和大树》语文教案一、教材分析《小草和大树》为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是一篇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类文学作品。

本文旨在通过对小草和大树的生命故事的叙述,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与生命的力量,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课程目标1.了解文学作品《小草和大树》的主题和情节;2.理解和感受文学作品中的生命故事,并从中领悟人生道理;3.通过本文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4.培养学生乐观向上、勇敢面对生活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感受生命故事,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心;2.难点:让学生从生命故事中领悟人生道理。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通过感性活动导入课文内容,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一下当小草和大树成为朋友的情节会是什么样子。

教师可在黑板上画出一排小草和大树的图片,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由发挥这张画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步骤二:整体阅读整体朗读课文《小草和大树》,让学生自己感受这个故事中所蕴含的生命力量。

步骤三:课文解读1.分段阅读:将课文分为若干段进行阅读,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注重理解每一段内容。

2.生字词解释:辅助学生理解生词和生字词的含义,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3.段落分析:分析文章的段落结构和意义,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步骤四:深度理解1.语音语调学习:通过模仿教师的语音语调,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意象和情感交流:通过让学生想象自己是小草或大树,或者表演小草和大树的身份,从而体会生命故事之间的情感交流。

3.人生道理领悟:通过生命故事领悟人生道理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到对自己有启发的人生道理。

步骤五:小结归纳小草和大树的故事,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梳理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

五、教学须知1.教材准备:语文教材《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课文篇目《小草和大树》;2.辅助教具:黑板、彩笔、音频播放器、PPT等;3.注意事项: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尽量让学生发挥主动性,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活跃课堂气氛;防止教师片面讲解,应尝试让学生提问,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答案。

六年级语文《小草和大树》公开课教案

六年级语文《小草和大树》公开课教案

六年级语文《小草和大树》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小草和大树》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的情感。

学会使用相关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如词汇、语法、阅读理解、写作等。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

通过写作和表达,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之情。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课文《小草和大树》主要讲述了一棵小草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它始终不放弃,努力生长,最终成为了一棵大树的故事。

2.2 作者背景介绍作者的相关背景,如生平、创作风格等。

2.3 相关知识点介绍与课文相关的知识点,如植物的生长过程、大自然的生态平衡等。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课文《小草和大树》的主要内容、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的情感。

相关的语文知识和技能的运用。

3.2 教学难点对课文中的深刻含义和寓意的理解。

对相关知识点的运用和拓展。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问题或图片引入课文《小草和大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4.2 阅读理解分组阅读课文,让学生互相讨论并回答相关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手法。

4.3 写作与表达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小草成长的故事。

鼓励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评价标准对学生的阅读理解、写作和表达能力进行评价,包括内容、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等方面。

5.2 评价方法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写作作品来进行评价。

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等多种评价方式。

第六章:教学准备6.1 教材准备准备课文《小草和大树》的教材,包括课文文本和相关注释。

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PPT等。

6.2 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和相关知识点,准备好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

苏教国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小草和大树

苏教国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小草和大树

苏教国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小草和大树一、教学目标:本课程主要的教学目标是:1.学习诗歌《小草和大树》;2.认识平仄、押韵;3.掌握诗歌的朗诵技巧。

二、教学准备:1.课堂PPT、录音设备;2.教材《苏教国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3.课堂试讲录音。

(老师可提前录音,作为后续授课的参考)三、教学过程: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诗歌《小草和大树》的学习来帮助学生认识平仄、押韵,并且掌握相应的朗诵技巧,内容如下:3.1 自主学习(10分钟)这一部分,老师可以给学生播放《小草和大树》的录音,让学生自主朗诵,然后让学生利用课本和网络对生字和不懂的词汇进行查询,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3.2 诗歌分析(15分钟)通过分析诗歌的“平仄、押韵、韵脚”三个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诗歌的写作技巧,老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授课:3.2.1 平仄平仄是中国古代文学中音韵的长短的描述。

平文中的字都是平的,韵文中押韵的字必然为平或仄。

这次课程中,老师可以通过示范和让带头学生朗诵、模仿教学等方式让同学们了解平仄的概念。

3.2.2 押韵押韵是指诗句末尾的音节相同,并且在前面的音节不需一致。

诗歌《小草和大树》有很多押韵的词汇,“比比皆是”,老师可以提醒同学们在朗诵诗歌时注意押韵。

3.2.3 韵脚韵脚是指在以平仄相间的诗句中诗句末尾的平仄。

在教学中可以让同学们通过多次朗诵,模仿、感悟,更好地掌握。

3.3 合唱和分组朗诵(20分钟)通过前两个环节的学习,已经让同学们对《小草和大树》这首诗歌有了更深入和全面的认识,这一部分老师可以让全班一起合唱,同时也可以让同学们分组进行朗诵,并通过互相欣赏和评价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提高朗诵技巧。

四、课后作业通过本次课程学习,同学们对诗歌的认知得到了提高,老师可以给他们一些课后作业,例如:1.课后复习诗歌,熟记朗诵技巧;2.分组进行小组诵读比赛,比较分数,发掘不足;3.收集更多的经典诗歌,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创作古诗,并在下节课上展示。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小草和大树》语文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小草和大树》语文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小草和大树》语文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为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小草和大树》。

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小草和大树》,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书写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文章内容,感悟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生态环保意识。

2.教学难点:通过本课故事内容,理解现代城市发展中所带来的生态危机,提高环保意识。

四、教学环节1. 课前准备教师要在课前准备好教案、教学课件和板书等教学工具。

2. 导入新课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班级周边的种植绿化等环境,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进而引入本次学习内容。

3. 教学内容讲解和分析通过阅读教材中《小草和大树》的故事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现代城市发展中的危机,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4. 关键词理解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让学生掌握文章中所涉及到的一些重要的关键词,例如:生态、环保、大气、温室效应等概念的理解。

5. 合作探究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已经准备好的教材中的练习和任务,强化他们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6. 课后小结通过学生自我总结和课堂讨论,让学生深刻体会和吸收文章中内容并对此进行回顾和总结。

五、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阅读完本课后,总结文章的主题和意义,并书写一篇100字以上的读后感。

2.布置学生每周的环保任务,例如:在学校内进行垃圾分类等行为,激发学生对环保的重视。

六、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分为课堂讨论和书面测试两种形式。

其中,课堂讨论可以重点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书面测试的主要重点是考察学生的书写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苏教小学语文六上《9小草和大树》word教案 (3)

苏教小学语文六上《9小草和大树》word教案 (3)

《小草和大树》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才智的人,才有可能拥有精彩的人生的道理教学重点:结合课文感悟主人公的吃苦耐劳、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性格。

教学难点:抓住细节描写,体会主人公热爱学习、坚韧不拔的性格。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一、简介人物,激发学习兴趣1、夏洛蒂·勃朗特出生于英国北部,父亲是当地圣公会的一个穷牧师,母亲是家庭主妇。

夏洛蒂·勃朗特排行第三,有两个姐姐、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

两个妹妹,即艾米莉·勃朗特和安妮·勃朗特,也是著名作家,因而在英国文学史上常有“勃朗特三姐妹”之称。

2、她们是如何取得巨大成就的呢?3、齐读课题,想一想:为什么以“小草和大树”为题呢?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提出自读要求2、检查自读情况,指名分段读课文。

思考:文中几次提到“小草和大树”?请把相关的语句画下来,联系上下文,仔细琢磨。

(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

)过渡:这棵小草是如何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的?让我们一起去探索。

三、默读课文,感悟形象1、出示句子: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

(1)、读句子(2)、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她和仙人掌的命运有什么相同?2、交流:仙人掌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中,仍然可以生存。

夏洛蒂遭遇到不幸,最终还是成功了。

四、研读探究,感悟精神(一)、了解命运的艰辛,走进不屈的灵魂1、生活艰辛却充满希望思考:面对“母亲早逝、家境贫寒、无钱读书”的艰难现状,夏洛蒂是怎么做的?(承担责任、艰难谋生、不放弃学习、坚持写作尝试)以此感受夏洛蒂对坎坷命运的抗争。

从夏洛蒂面对艰辛生活的态度,你体会到了什么?通过朗读有关句子,抓住关键词让学生体会到夏洛蒂姐妹童年所承受的生活上的重担,同时感受他们在极度困难的生活中坚持学习和写作的精神。

苏教国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小草和大树

苏教国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小草和大树

苏教国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小草和大树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3、理解课文,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的人才可能拥有精彩人生。

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1、齐读课题学生交流对大树和小草的认识。

课文所写的夏洛蒂.勃朗特成材的故事为什么要以“小草和大树”为题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交流理解。

二、自读课文:1、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三、检查自学情况1、检查词语:指名读生字,找出生字所在的词以及新词。

说说对词语的理解。

齐读词语。

嗷嗷待哺要强好胜节衣缩食脱颖而出寥寥无几惴惴不安孜孜不倦大名鼎鼎2、读后交流不理解的问题:四、理清课文层次,分段。

1、默读课文。

2、给课文分段,说说段意。

一(1节):概述了《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是以为在逆境中成材的典范。

二(2-4):讲述了生活在极度贫困家庭的夏洛蒂.勃朗特坚持学习、写作,不断遭受着打击与失败。

三(5-7):讲述了夏洛蒂.勃朗特姐妹经过慎重思考,从写诗改为写小说,争分夺秒、孜孜不倦终获成功。

五、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第二课时一、复习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二、学习第一大段1、默读,文中把夏洛蒂.勃朗特比作什么?2、认识仙人掌花吗?生活在怎样的环境里?(感受到主人翁不屈的精神和在恶劣环境中茁壮成长的顽强生命力。

)三、学习第二大段读第二自然段1、朗读课文,说说主人公遭遇到了怎样的家庭不幸?2、面对这些不幸,主人翁是怎样艰难谋生的?用笔把表现主人翁艰难谋生的词语画下来,多读几遍,交流感受,体会其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物性格。

1)抓“洗衣,烧饭、缝缝补补、拾柴、捡破烂”等一连串生活细节体会主人翁为生活而奔波而忙碌的形象,感受主人翁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性格。

2)抓“再艰苦再劳累,都不肯放弃学习,上不起学,在家里跟父亲读书”等细节体会主人翁热爱学习、要强毫升的性格。

公开课教案六年级上册语文小草和大树 .doc

公开课教案六年级上册语文小草和大树 .doc

9、《小草和大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词语。

3、理解课文,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的人才可能拥有精彩人生。

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词语。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的人才可能拥有精彩人生。

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在大自然中,小草是矮小柔弱的,大树呢?如果让你选择,你愿意做小草还是参天大树?2、自然界中的小草,有一天会长成大树吗?3、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题目就是小草和大树,这是一篇写植物的文章吗?那是些什么的?4、好,在研究课文中的小草和大树前,老师要检查你们的预习情况。

二、字词教学。

1、全班读课文,教师边听边正音。

2、出示本课生字词:堪称逆境撇下前辈狭窄权衡毅力钢铁陡峭荆棘铅笔罕见训诫陈腐提携驰骋3、生读。

4、教师重点指导:撇的字音。

狭、毅、铅的字形。

5、出示:嗷嗷待哺要强好胜节衣缩食脱颖而出寥寥无几惴惴不安孜孜不倦大名鼎鼎先正音,再拓展几个AABC式的词。

三、梳理课文内容。

在检查预习情况之前,我们知道自然界中的小草是不会长成大树的,我们的课题虽然是小草和大树,其实是写人的。

1、下面就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在课文出现的人物中,思考:小草和大树分别指的是谁?2、为什么成名前的夏洛蒂姐妹是小草?成名后的夏洛蒂姐妹是大树?(从人物的身份、地位方面启发学生。

)3、自然界中的小草不能长成大树,课文中的却能长成呢?请大家再次认真阅读全文,弄清楚夏洛蒂姐妹取得成功所经历的每一步过程,请同学们拿出笔在书上写批注。

4、生回答师板书。

5、根据板书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找出文中出现的小草和大树。

1、除了课题,“小草和大树”在文中出现过几次?划出来读一读。

2、小草要想成为大树,必须具备什么?我们下节课来分析。

板书:生活艰辛一一不放弃求助遭训一一不怕击小草出版失败一一不退缩大树创作艰难一一不虚度教学反思:《小草和大树》这篇课文叙写了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幼年的不幸遭遇、初期的创作活动受到打击、后来的奋发努力、终于成功地创作《简.爱》的艰难历程,赞颂了逆境成才的奋斗精神,给读者以巨大的鼓舞和深刻的启迪。

202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

202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

202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202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所谓教案,简单地说,就是老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

我们作为教师要做好教案工作,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小草和大树》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放大镜等工具对植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并用图和文字进行记录。

2、能分析出某一种植物的典型特点或特征(包括形状、颜色、气味等)。

3、能够归纳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共同特征。

4、能根据植物的不同点,采用一定的标准,对植物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与其他同学交流,找出比较合理的分类方法。

科学知识目标:1、能通过观察,发现一些植物的主要特征。

2、能举例说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特点。

3、能感受到地球上的植物种类很丰富。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地球上的第个角落都有生命的踪迹。

它们有的高耸入去,有的体不盈尺;有的剽悍凶猛,有的柔弱温顺;有的重达数百吨,有的小到用肉眼难以发现……生命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各种各样的生物吧!首先我们先说说植物,在地球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有些植物覆盖在陆地表面,有些生活在海洋、湖泊、河流和池塘中。

迄今为止。

人们已经知道的植物大约有30万种。

今天我们就研究十分普通的植物——小草和大树。

二、新授1、比较小草和树(1)让学生分别列举自己见过的一些小草和大树的名称,谈谈自己是怎样区分大树和小草的。

(2)带领学生在学校内或学校附近观察认识的小草(蟋蟀草、狗尾草、芦苇……)和大树(桃树、杨树、梧桐树……),并及时记录它们的特征。

收集一些小草带回教室。

(3)分小组交流自己的记录,并且概括小草的相同特点和大树的共同特点。

(4)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页的内容,了解植物可以根据茎的特点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5)看第4页的插图,说说图中的植物哪些属于草本植物哪些属于木本植物重点指导香蕉这种植物的分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朗读这两个自然段,体会夏洛蒂的坚强性格。
(3)结合反思权衡,开拓新路的情节,理解感悟主人公不服输的性格。
(4)结合孜孜不倦、敲开文学圣殿的大门的有关情节,理解感悟主人公为改变命运所表现出来的勤奋和坚强毅力。
3.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感受主人公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取得成功的喜悦。
二、回归整体、感悟成功
(1)朗读第三、四自然段,思考:在写作的道路上,夏洛蒂遇到了哪些挫折?
(2)仔细读读第三自然段,夏洛蒂向骚塞请教前后的心情各是怎样的?
(3)指导有感情朗读这两个自然段,体会夏洛蒂的坚强性格。
(3)面对这些沉重的打击,夏洛蒂服输了吗?你从那里看出来?
(4)夏洛蒂有没有通过写小说实现自己的理想,敲开幸运之门呢?她是如何敲开的?
难点:
理解勃朗特姐妹经历的逆境与不屈的奋斗,体会她们顽强不屈的精神和胃理想而奋斗的坚强意志。




投影、录音
勃朗特姐妹的故事。




搜集勃朗特姐妹的故事,准备故事交流。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一、抓住重点,感悟形象。
1、结合家庭不幸、艰难谋生的情节,理解感悟主人翁的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热爱学习、要强好胜、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性格。
(1)朗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说说主人公遭遇了怎样的家庭不幸。
(2)用笔把表现主人公艰难谋生的词句画下来,反复朗读。
交流感受,体会其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物性格。
2.结合立志写作、遭遇打击的情节,理解感悟主人公百折不挠的性格。
(1)朗读第三、四自然段,交流感受。在写作的道路上,夏洛蒂遇到的挫折。
(2)重点阅读第三自然段,体会夏洛蒂向骚塞请教前后不同的心情。
1.交流对课题“小草和大树”的理解。
2.回顾课文,整体把握“小草”成长为“大树”的艰辛历程,交流夏洛蒂取得成功的人生启示。
三、故事交流、加深体会
交流课前搜集的勃朗特姐妹的故事,加深对人物精神的感悟。
一、抓住重点,感悟形象。
1.(1)朗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说说主公遭遇了怎样的家庭不幸。
(2)面对这些不幸,主人公是怎样艰难谋生的呢?用笔把表现主人公艰难谋生的词句画下来,多读几遍,交流感受,体会其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物性格。
教学内容
小草和大树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2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的人才可能拥有精彩的人生。





重点:
结合家庭不幸、艰难谋生的情节,理解感悟主人翁的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热爱学习、要强好胜、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性格。
抓住“洗衣、、烧饭、缝缝补补、拾柴、捡破烂”等词体会主人公为生活而忙碌奔波的形象,感受主人公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人物性格。
抓住生活“再艰苦再劳累,……跟父亲读书”等细节体会主人公热爱学习、要强好胜的性格。
抓住“始终没有停止过写作尝试,……幸运之门”等细节,体会主人公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性格。
2.结合立志写作、遭遇打击的情节,理解感悟主人公百折不挠的性格。
三、故事交流、加深体会
交流课前搜集的勃朗特姐妹的故事,加深对人物精神的感悟。




课堂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3、4、5题。
课后作业:
小练笔:勃朗特姐妹的成功经历对你有什么启示?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写写自己的感受。
3.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感受主人公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取得成功的喜悦。
二、回归整体、感悟成功
1.交流对课题“小草和大树”的理解,领会题目通过鲜明对比抓住读者、发人深思的艺术,进一步体会主人公与命运和世俗偏见抗争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追求理想的性格。
2.回顾课文整体把握“小草”成长为“大树”的艰辛历程,交流夏洛蒂取得成功的人生启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