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时间序列动态分析_以福州市为例

合集下载

基于生态足迹的福州仓山区生态安全评价

基于生态足迹的福州仓山区生态安全评价
薛若 晗 ( 闽江学 院地 理科 学系 , 福 建 福州 3 5 0 1 0 8 ) 摘 要 :以生 态足 迹 分析 方法 为基 础 ,利 用生 态 压 力指数 对 福 州市仓 山 区 2 0 1 0年 的 生 态安 全进 行 初
步研 究和评价。结果表 明,仓 山区 2 0 1 0年的生态足迹为 0 . 8 4 5 2 5 5 g h m ,生态压力指数为 2 . 6 9 3 。仓 山区 的人 口消 费需求超 过 了 自然生 态 系统 的承载 能 力 ,可持 续发 展 状 况不 容 乐观 ,生 态环境 处 于不安 全 状 态。
环境科学导刊
h t t p : / / h j k x d k . y i e s . o r g . c n 2 0 1 3 ,3 2( 1 )
C N 5 3— 1 2 0 5 / X I S S N 1 6 7 3 — 9 6 5 5
基 于 生 态足 迹 的 福 州仓 山 区 生 态安 全 评 价
土 地和 水域 面积 ,包括 建设 用地 和 吸收人类 活 动产
生态安全一般是指在外界不利 因素的作用下 , 人与 自 然不受损伤 、侵害或威胁 ,人类社会的生存 发展能够持续 ,自然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完整能够保
持 … 。近 年来 ,国 内外 学 者 一 直 在 研 究 衡 量 生 态
生的二氧化碳用地 ] 。各类土地类型的生态生产

8 2 一
基 于生 态足 迹 的福 州仓 山 区生 态安 全评 价 薛若 晗
为生物生产性土地类型 ;C i 为第 i 种商 品的人均消
费量 ; P 为第 i 种消费 商 品的平均生 产力 ;E Q 为第 种生物生产性土地的均衡 因子 。E C为 区域 总生态承载力 ;e c 为人 均生态 承载力 ; 为人均 实际占有 第 种生物 生产性土地 面积 ;

(自然地理学专业优秀论文)基于GIS和RS的福州市城区空间扩展及生态环境变化的动态监测与分析

(自然地理学专业优秀论文)基于GIS和RS的福州市城区空间扩展及生态环境变化的动态监测与分析

塑堡壁查堡主兰堡丝塞a生三兰!巡立窒翌篓!!§堑图3-31959~2003年的城区面积年变化由表3-2、圈3-3可看出福州市城区年均增长的面积和增长率都不断在提高。

1988年以后的年增长率比1988年以前快了将近2倍。

近三年福州市两拓的进程加快。

城区年增长面积增加的很快,由1988-2000年的4.0671kmZ/a增长到9,7385kmZ/a.城区面积扩展的速率还在提高。

3.3基于GIS的城区用地扩展的空间分析3.3.1建国以前福州城市的扩展分析福州城市的发展已具有2200多年的悠久历史.因“州北有福山”而得名福州,又因在900多年前就遍植榕树。

困得美称“榕城”。

古城乏内有屏山、于山、鸟山成品字形排列,三山之间乌塔、自塔耸立。

一条中轴线大街贯穿其间.因此,多以“三山、两塔、一条街”来概括古城格局。

福州位于我国东南沿海.襟江派海。

青山环抱,形势天成.造就了古城成长发育的天然条件.古城区先后经历了西汉冶城、西晋子城、唐代罗城、五代夹城、宋代的外城.明代的府城等发展阶段。

城区空间形态不断扩展变化。

由北向南,从中轴线向东西两个方向延伸发展(见图3—4)。

清道光二十三年(A.C1843年)七月,福州正式开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闽江下游商品经济得到发展,城市经济也逐渐向近代工业演变,福州港口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蚕丝、茶叶、洋米等逐渐成为福州港的重要进出口物资。

为了适应商贸发展,19福建师大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福悄城京空阕扩最分辑闯江内港由洪山桥向下游迁移,在中洲岛附近的闽江两岸逐渐设置码头、建造仓储,闽江北岸台江区发展为新兴的商业中心.闽江南岸的仓山区也逐渐繁荣起来。

加上当时外国势力的介入,仓山一带辟为租界,仓山区逐渐成为教育文化、涉外政治中心。

当时福州城区的空间形态表现为老城区(今鼓楼区)居北,是福州市的政治中心,而台江区(连同仓山区的一部分)是福州市的商业中心,在这两个区之间以中亭街相连,在面上形同一个“哑铃”。

闽三角城市群生态安全动态评估

闽三角城市群生态安全动态评估

闽三角城市群生态安全动态评估赵烜;李岚彬;程煜;祁新华【期刊名称】《福建林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8)004【摘要】人口高度密集、经济社会发达的城市群可能诱发严重的生态安全问题,然而目前对闽三角这样的中小型城市群的生态安全研究成果相对较少.论文以闽三角城市群为例,将灰色系统理论与熵值赋权法相结合,采用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分析了闽三角城市群不同时期(2004、2010、2015年)生态安全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闽三角城市群生态安全状况在这一时期呈现出由较安全向较不安全转变的趋势,且内部差异明显;(2)厦门市生态安全综合指数(0.8948~0.7284)高于泉州市(0.4467~0.4442)与漳州市(0.6248~0.4518),处于较安全水平,而泉州市和漳州市生态安全水平均在良以下水平,生态安全形势严峻;(3)泉州市生态安全压力指数(0.5741~0.6046)、响应指数(0.5456~0.5948)表现出由较不安全水平转变为临界安全水平的态势,生态安全状况有好转趋势,状态指数(0.4945~0.4734)始终在较不安全水平;(4)漳州市生态安全压力指数(0.7549~0.5198)、状态指数(0.5325~0.4678)、响应指数(0.6620~0.6428),从2004—2015年逐渐降低,漳州市生态安全状况堪忧.【总页数】7页(P451-457)【作者】赵烜;李岚彬;程煜;祁新华【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建福州350007;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 福建福州350007;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 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建福州350007;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 福建福州350007;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建福州350007;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 福建福州35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26【相关文献】1.耦合生态系统服务供求关系的生态安全格局动态分析——以闽三角城市群为例[J], 黄智洵;王飞飞;曹文志2.基于生态足迹法的闽三角城市群生态安全评价 [J], 魏黎灵;李岚彬;林月;吴仪;祁新华3.闽三角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时空动态与情景模拟 [J], 税伟; 杜勇; 王亚楠; 杨海峰; 付银; 范冰雄; 黄梦圆4.闽三角城市群生态安全动态评估 [J], 赵烜; 李岚彬; 程煜; 祁新华5.闽三角城市群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及城镇扩展模拟 [J], 刘晓阳;曾坚;贾梦圆;张森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福建省空气质量状况及碳排放影响因素的统计建模分析

福建省空气质量状况及碳排放影响因素的统计建模分析

福建省空气质量状况及碳排放影响因素的统计建模分析福州大学黄河、郭媛、苏毅目录摘要 (2)关键词 (2)一、引言 (3)二、我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的聚类分析 (3)1、相关背景 (3)2、系统聚类分析 (4)三、福建省空气质量分析——以福州市为例 (8)1、相关背景 (8)2、福州市历年空气污染指数的简单描述性分析 (8)3、空气污染指数变化趋势描述 (10)4、空气质量级别分析 (12)四、福建省碳排放情况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14)1、相关背景 (14)2、福建省碳排放情况的统计分析 (15)五、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福建省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 (17)六、建议和总结 (22)参考文献 (24)福建省空气质量状况及碳排放影响因素的统计建模分析摘要:近年来,福建省推出建设海西城市,建设节能环保城市的政策,积极响应了国家“十一五”规划的“低碳”目标。

为此,我们通过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深入探讨福州市空气质量状况、福建省的碳排放情况及福建省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等,最后我们深入剖析产生这些结论的原因以及提出可行性建议。

本文致力于对福建省整体环境情况的一个了解和对“低碳”的宣传,让福建省能在建设和谐海西城市中更好地发展。

本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福建省统计局和福建省环境保护局。

关键词:福建空气质量低碳统计模型建议Fujian Province's Air QualityAnd Carbon emission factors of Statistical modeling analysisAbstract:In recent years, Fujian Province, launched construction of Hercynian city, the city's policy of building energy saving, positive response to the national "Eleventh Five-Year Plan" of "low carbon" target. T o this end, we describe the analysis, cluster analysis, factor analysis and other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s to study the air quality in Fuzhou, Fujian Province, Fujian Province, carbon emissions and the impact of carbon emission factors, and finally generate our in-depth analysis of these reasons and conclusions put forward feasible suggestions. This paper is committed to the overall environmental situation of Fujian Province, one of understanding and the "low carbon" propaganda, so Fujian Hercynian in building a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better. This data comes mainly from the Fujian Province and Fujian Provinc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reau of Statistics.Key Words: Fujian Air Quality low-carbon Statistical model suggestion一、引言为了改善环境空气质量,防止生态破坏,创造清洁适宜的环境,保护人体健康,根据中国环境保护法规的要求,为掌握和评价空气质量状况和污染变化趋势,部分城市环境质量监测系统对国家空气质量标准中规定的几种常见污染物开始进行例行监测。

福州市2000-2004年的生态足迹分析与评价

福州市2000-2004年的生态足迹分析与评价

l 3 2 I 。 8 6 a ep t dy fo te y a 0 0 o 2 0 . 。 8 lI L 4 o h rs c i a v r m e r 2 0 t 0 4 h
维普资讯
第 3 卷第 3期 2 20 O7年 3月
环境科 学与管 理
ENVⅡ 1 0NMl 州 ^ . CⅡ I lI S CE AND NAGBMl
Vo. 2 i 3 N“ 3 Mn 砌
文章 编号 :63- 2 ( J7 0 08 0 17 1  ̄ 7o l3— 10— 5 J
c arig c p ct fF z o i da aye ntec a g h a tra d c u e c lgc o tr tr m e y a 2 0 l a c r n a a i o uh u ct a n lzd o h n ec a ce a s so e oo ia fop n o t e r 0 0 t y y yn h r n f l i f h o
o7 2 h 上升到 2 O - 7o a 0 4的 10 2 h 。根据 计算分析 结果 . . 94 a 有针对性地提 出了福 州市可持 续发展过程 中应 采取 的
措施 , 为生态城市的建设提供新思路和科 学 据。 依 关键 词 : 生态足迹 ; 生态承载力 ; 可持 续发展 ; 州市 福
19 h ,0 2年 l3 lh ,0 3年 13 2 h ,0 4年 14 0 h ; 35 a2 0 I50 20 a .8 l 2 0 a .86 人均 生 态承载 力依 次为 2 0 a 0O年 04 0 h ,0 1 。0 9 2 0 a 年 0 3 7 h 。0 2年 0 3 5 h ,03年 o3 0 h ,0 4年 o 3 8 h 。生态赤字呈逐 年增加 的趋势 , 2 0 . 9 3 2O a .9 7 2 0 a . 94 20 a .8 2 a 从 0 O年的

福州市生态足迹与承载力分析

福州市生态足迹与承载力分析

环境科学H A I X I A K E X U E 福州市生态足迹与承载力分析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汤丽娟[摘要]生态足迹方法作为一种度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生物物理评价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全球、国家、地区、城市、旅游业甚至是家庭消费等各个层面。

该方法可定量地判断区域的发展是否处于生态承载力的范围之内,为评价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该文基于生态足迹的方法对福州市2007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福州市人均生态足迹为1.8314hm2,而人均生态承载力仅为0.4346hm2,生态赤字为1.3968hm2,其生态足迹是生态承载力的4.2倍。

六大土地类型中,耕地、草地、水域和化石燃料均为生态赤字,只有林地和建筑用地是生态盈余。

根据计算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福州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和未来生态足迹规划的建议,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新思想和科学依据。

[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可持续发展生态赤字生态盈余福州市生态足迹法是加拿大教授WiIIiam Rees和他的学生Wackernagel博士首先提出并于1996年完善的,它主要用于计算在一定的人口和经济规模条件下,维持资源消费和废弃物消纳所必需的生物生产面积。

生态足迹测量了人类维持一定消费水平所必需的生物生产面积,将其同国家或区域范围所能提供的生物生产面积(即生态空间)进行比较,作为判断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生产消费活动是否处于当地生态系统承载范围内提供定量的依据[1-2]。

本文基于生态足迹模型对福州市2007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计算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福州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和未来生态足迹规划的建议,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新思想和科学依据。

1生态足迹计算1.1生态足迹概念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也称“生态占用”。

是指特定数量人群按照某一种生活方式所消费的,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的,各种商品和服务功能,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需要环境(生态系统)吸纳,并以生物生产性土地(或水域)面积来表示的一种可操作的定量方法。

福州市森林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评估

福州市森林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评估

王克达,魏斌,常璐,等.福州市森林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 )评估[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22,53(6):759-767.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22,53(6):759-767Journal of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ttp ://DOI:10.3969/j.issn.1000-1700.2022.06.016收稿日期:2022-09-13基金项目:福州市生态系统价值核算科研服务资助项目([350100]HH[CS]2019001)第一作者:王克达(1992-),男,硕士研究生,从事森林经营、生态系统价值评估等研究,E-mail:****************通信作者:常璐(1992-),女,博士研究生,从事森林生态学研究,E-mail :*********************福州市森林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 )评估王克达1,魏斌1,常璐2(1.辽宁省林业发展服务中心,沈阳110031;2.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森林生态与管理重点实验室,沈阳110016)摘要: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以绿水青山为代表的高质量森林生态资产为人们的生活生产提供了必需的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产生了巨大的生态效益。

GEP 核算是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基础之一,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具体举措。

鉴于此,研究并建立科学、可行的森林生态系统评估指标体系,客观、科学地评估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于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合理配置资源、促进将环境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正确处理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福州市森林生态系统2015年和2018年两期数据,建立了森林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体系,从空间和时间上对比分析了福州市森林生态系统生产总值。

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福州市森林生态系统生产总值为4678.31亿元,生态产品供给服务价值为69.87亿元,生态调节服务价值为4608.44亿元。

福州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其动态变化分析

福州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其动态变化分析

水 网密 度指数 - ( A × 河 流 长度 / 区域 面积 +A l a k × 湖库 ( 近 海 )面积/ 区域 面积 +A 。 × 水资 源量/ 区域 面积 ) / 3 式 中 :A -一 河流 长度 的归一 化 系数 ;A l a k — — 湖库面 积 的 归一化 系数 ;A — —水 资源 量的 归一 化系数 。
表1 生 物 丰度 指数 分权 重
2 0 1 3年第 6期 ( 总第 7 8期 )
1 3
福 州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 其动态变化分析
2 . 2 . 1 . 2 植被 覆盖指 数 植被 覆盖 指数 的分权 重见表 2 。 植 被 覆盖指 数 =A ×( 0 . 3 8 x 林 地 面积 +0 . 3 4 x 草地 面积
2 . 2 . 1 . 4土 地退化 指数 土地退 化指 数分权 重见表 3 。

+O . 4 × ( 1 0 0 -A c o D  ̄ C O D  ̄放量 / 区域 年均降 雨量 ) +O . 2 × ( 1 0 0
■ 幽
环 境 科研
H A I X I A K E X U E
福州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其动态变化分析
1 . 福 州市环境监测站 2 . 福建省环境监 测中心站 翁笑艳 郑洪萍
[ 摘要 ] 该 文依 据 国家环 保部 颁 发 的 《 生 态环境 状 况评 价技 术规 范 ( 试 行 )》 ,对 福 州市 生态环 境 质量 及其 动态 变化进 行 了 分析 与评价 。结 果表 明,2 0 0 8 年~2 O 1 1 年 ,福 州市辖 区生 态环境状 况指 数 ( E I )在7 4 ~7 6 之 间,生态环 境质 量居于优 、良水平 。
1 研 究 区概 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7211214作者简介:张 军(1982-),男,山东长清人,福建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第26卷 第2期2008年4月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S henyang Norm al U niversity (N atural Science )V ol 126,N o.2Apr.2008文章编号:1673-5862(2008)02-0229-04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时间序列动态分析以福州市为例张 军,刘淑苹,梁发超(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福州 350007)摘 要:根据压力2状态2响应模型构建了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该评价指标包括3个子系统共23个指标,并应用熵权法对各指标赋权,对福州市1996~2005年的城市生态安全进行了时间序列动态分析・通过时间序列的分析得出近十年福州市在发展过程中城市生态安全状况的发展趋势,即整体安全水平在不断提高,但生态压力也在不断加大・评价结果与福州市近十年的实际情况相吻合,表明该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关 键 词:生态安全;压力2状态2响应模型;福州中图分类号:X 826 文献标识码:A0 引 言城市是地区或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是人口高度集聚的生态系统[1]・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加剧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胁迫而导致严重的人类生存危机,如严重的城市污染、自然资源的耗竭与短缺以及城市人口导致的住房紧张、交通拥挤、教育与卫生条件滞后等大量的社会问题,从而促使人们开始关注城市生态安全问题・城市生态安全是指一个城市生态环境支撑条件以及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对其生存和发展造成威胁,即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能够满足其持续生存和发展的要求[2]・同时城市生态系统相对于自然生态系统具有高能耗物耗、高环境污染、低自然资源储备的特点,具有一定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3]・因此,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注重生态安全方面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福州城市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从时间尺度(1996~2005年)上对城市生态安全进行评估和动态分析,以期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指导・1 城市生态安全的评价方法1.1 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的建立20世纪80年代末,经济合作和开发组织(OECD )与联合国规划署(UN EP )共同提出了环境指标的P 2S 2R 概念模型,即压力(pressure )2状态(state )2响应(response )模型[4],在P 2S 2R 框架中某一类环境问题可以由3个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的指标类型来表达:压力指标表示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负荷;状态指标表征环境质量、自然资源与生态系统的支撑能力;响应指标表征人类面临问题所采取的对策与措施・本文以此模型为基础,根据指标选择的科学性、目的性、实用性的原则,以及数据的可获取性,并借鉴相关领域的研究[1,5],构建了资源环境压力、环境状态、人文环境响应模型的指标体系・1)资源环境压力指标:人口自然增长率(‰)、市区人口密度(人/km 2)、人均G DP (万元/人)、城市化率(%)、建成区面积(km 2)、全年供水总量(t )、工业废水排放总量(t )、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亿m 3)、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t )・2)资源环境状态指标:园林绿化面积(km 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量(t)、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全市环境噪声平均值、环境噪声达标面积(km2)・3)人文环境响应:第三产业占G DP比重(%)、环保投入占G DP比重(%)、三废综合利用占G DP 比重(%)、科研费用占G DP比重(%)、每百人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册)、每万人拥有高等院校在校生人数(人)、教育费用占G DP比重(%)・1.2 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1.2.1 数据的标准化评价某城市m年的生态安全状况,评价指标包括n个指标,构建评价系统的原始矩阵X=x11x12 (x1)nx21x22…x2n…………x m1x m2x m3x m n=[X ij]m n・由于各指标的量纲不统一,没有可比性,对于同一指标,尽管可以根据实测数据的大小来判断其对环境影响的程度,但也因缺少一个可作比较的环境标准而无法较确切地反映其对环境的影响[6]・因此,必须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此处采用线性插值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1)对效益型指标:y ij=(X ij-max x j)/(max x j-max x j);2)对成本型指标:y ij=1-(X ij-min x j)/(max x j-min x j)式中,max x j min x j分别表示第j个指标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则标准化后的矩阵为:Y=(y ij)m×n・1.2.2 指标权重的确定运用客观赋权的熵权法确定城市生态安全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权重・该方法是一种在综合考虑各因素所提供信息量基础上,计算一个综合指标的数学方法・作为客观的一种综合评价方法,其主要是根据各指标传递给决策者的信息量来确定权重・根据信息论的基本原理,信息是系统有序程度的度量・因此,可用系统熵来反映其提供给决策者的信息量大小,系统熵的值可通过熵权法得到・具体计算过程台下:第一、计算第j项指标的信息熵e j=-k6m i=1f ij ln f ij式中,f ij=y ij6m i=1y ij,k=1/ln m(假定:当f ij=0时,f ij ln f ij=0)・第二、确定各指标的熵权w j=(1-e j)6n j=1(1-e j)1.2.3 综合评价指标的确定城市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指数为:S i=6m i=1w j y ij・S i用来表述评价对象现状与目标的符合程度和向目标接近的速度,指数越接近1,就越安全,越接近0,就越不安全[729]・1.3 数据来源与计算结果根据1996~2005年的《城市统计年鉴》和《福州统计年鉴》,以及“十五”福建社会发展回顾的资料,整理得到福州市近十年的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的历史数据・按照上述的城市生态安全评价的方法,计算得到福州市的城市生态安全的资源环境压力、环境状态、人文环境响应指数以及生态安全的综合评价指数(表1、图1)・032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26卷表1 福州市1996~2005年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结果年 份资源环境压力指数资源环境状态指数人文环境响应指数综合评价指数19960.22060.02050.18340.404019970.21760.03040.09460.342619980.18560.06390.07160.321119990.16670.10320.08170.351620000.16200.09240.08360.338020010.15610.16030.10970.426120020.18120.20700.11370.501920030.13370.27080.12940.533920040.15780.24010.14380.541620050.10370.29150.18540.5806图1 福州市1996~2005年生态安全状况变化2 福州市生态安全分析福州市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福建省的东部、闽江下游,介于北纬25°15′~26°29′,东经118°8′~120°30′;濒临东海,与台湾省隔海相望,总面积11968km 2;地貌属典型的河口盆地,城区位于盆地中央,四周群山环抱;其气候具有南、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的特征,光热资源丰富,全年平均气温15~20℃,年降水量1000~2100mm ・福州市为福建省会所在地,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该市在注重经济建设发展的同时,非常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于2004年被国家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但福州市的经济活动已经远远超出了其自身的生态承载力的范围[7]・通过表1、图1所给出的福州市近十年的各指标指数的变化情况,对福州市的生态安全状况及其原因进行分析:资源环境压力指数(该指标数越小表明压力越大)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从1996年的012206下降到2005年011037),表明福州市近年来给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主要是因为福州市城市化水平较高(2005年为5415%),大部分地区也正处于快速的城镇化过程中,从而造成市区人口密度(1996年的1339人/km 2增加到2005年的1682人/km 2)的不断加大,以及三废排放量的不断增加(如工业废气的排放量从1996年的256亿m 3增加到2005年的886198亿m 3,工业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从1996年的019万t 增加到2005年的136132万t ),同时城镇化过程中污染防治的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从而促使了城市生态环境所承受的压力不断加大・资源环境状态指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从1996年的010205上升到2005年的012915),表明状态在不断好转,是因为“九五”以及“十五”期间,在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下,福州市的园林绿化面积增加了217倍,建成区的绿化覆盖率增加了12182%,各种污染物的排放达标率也得到大幅提高(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从1996年的4817%提高到2005年的96182%),2000年福州市还建立了垃圾无害化处理场,从而大大改善了福州市的生态环境质量・人文响应状态指数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1996~1998年快速下降阶段(从011834下降到010716),原因是由于三废综合利用率的不断下降(从1996年的97%突降到1998年的25%),而其他的人文响应指标的数值都处在一个水平状态,从而使该阶段快速下降・132第2期 张 军等: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时间序列动态分析以福州市为例232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26卷1998~2005年期间处在缓慢上升阶段,是由于福州市的环境污染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大,如城市基础设施与各个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的投资额度(从1996~2005年分别增加了5619%、3811%)・同时福州市开始致力于营造人居环境,并开始把创建“卫生模范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目标,从而使人文响应状态较稳定的呈上升趋势・从综合评价指数的发展趋势来看,从1996年的014040到2005年的015806,福州市生态安全状况再不断提高・但福州市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指数的平均值仅为014341,最大值也只有015806,从数值上来看与理想安全综合评价指数1之间的距离还很大,福州市的生态安全状况还较差・因此,福州市在今后的发展中还应通过自身资源、环境状况的保护与合理开发来提高自身生态系统的支撑能力;加大科技投入水平,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制定必要的法律、法规政策;从而实现城市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 结 语根据P2S2R概念模型,建立的城市生态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对各指标赋权,对城市生态安全进行时间序列动态分析,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很多评价指标没有统一标准的问题,并能够得到多年来各个指数的一个发展趋势,为制定今后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提供依据・在多指标的定量评价中,最为重要的是确定各指标权重,它将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目前,评价指标的权重一般都是根据评价者的主观认识来确定的・本文运用客观赋权的熵权法为指标赋权,从而克服了人为主观性对评价过程的干扰・当然在城市生态安全评价中,利用熵权法赋权还需要较多年份的数据,指标选区的科学性也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参考文献:[1]谢花林,李 波.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0(5):7052709.[2]贾良清,欧阳志云.城市生态安全评价研究[J].生态环境,2004,13(4):5922596.[3]周文华,王如松.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方法研究2以北京市为例[J].生态学杂志,2005,24(7):8482852.[4]张坤民,温宗国.生态城市评估与指标体系[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729.[5]龚建周,夏北成.城市生态安全评价及部分城市生态安全态势比较[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6(3):1162119.[6]高长波,韦朝海,陈新庚.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时间序列动态分析2以广东省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6):1052107.[7]张卫民.基于熵值法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072115.[8]乔家君.改进的熵值法在河南省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中的应用[J].资源科学,2002,26(1):1132118.[9]郭显光.改进的熵值法及其在经济效益评价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8(12):982102.[10]黄梅玲.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福州市可持续发展探讨[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7,26(1):67270.Study on U rban Ecological Security Assessment inFuzhou city:Time Series AnalysisZHA N G J un,L IU S hu2pi ng,L IA N G Fa2chao(School of G eographical Science,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350007,China)Abstract:On the basis of Pressure2State2Response model,an assessment indicator of urban ecological security was put out, which include3subsystems and23items.Taking Fuzhou city as a study case the authors made a time series analysis from1996 to2005by using entropy weight.Then,through this method,got a developed tendency about urban ecological security in recent decade,which show that the ecological pressure become tenser,and the whole levels tend to increase continually.The results of the assessment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s,which indicate that the analytical method was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K ey w ords:eco2security;P2S2R model;Fuzho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