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三章 第一节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习题1(无答案)(新版)沪科版

合集下载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第三章第一节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第三章第一节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三章声的世界第一节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内作业】(闯过这关,夯实基础)知识点一:声音的产生⒈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______。

2.下列关于声音产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悦耳动听的笛声是由笛管内的空气柱振动产生的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C、打锣时,要使锣停止发声,只须用手按住锣面就可以了。

D、没有物体的振动,也可能会有声音3.小孩用嘴巴把一个气球吹大,由于小孩用力太大,气球被吹破了,发出“嘭”的一个大响声,这响声是由于()A.球皮被吹大时振动发出响声B.吹气时球内空气振动发出响声C.破裂时球皮振动发出响声D.球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响声4.用锤敲锣,锣就发声,即使停止敲打,也觉得余音不断,如果用手掌按住锣面则声音立即消失,试解释这种现象。

知识点二:声音靠介质传播5.声音可以在_____ _______ _____传播,________不能传播声音。

6.如图(3-1-1):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钟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会有什么现象?原因是7.下列各项中不能传播声音的是()A.酒精B.岩石C.月球的上空D.空气8.运载多名航天员并实现太空行走的“神舟”七号飞船项目正在筹备过程中.航天员在飞船内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共同作业时,他们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原因是()A.太空中噪声太太 B.宇航服不能传递声音C.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D.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知识点三:声音的速度9.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空气中速度是_______,在水中速度比空气中快,大约是___,在钢铁中传播速度更快,速度可达_______。

10.小华把耳朵贴在很长的金属水管的一端,小明在另一端敲一下水管,小华能听到几次响声?()A.三次响声 B. 两次响声C. 一次响声D.听不到响声11.雷雨天,小明从看到闪电开始记时到听到雷声大约经过3秒钟,请你估算雷电处到小时的距离大约是()A、9×105kmB、1000mC、2000mD、10km12.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米/秒, 在钢铁中传播的速度是5200米/秒, 一个人用锤子敲击一下铁桥的一端而发出声音, 分别经过空气和铁桥, 传到另一端, 相差的时间为2秒, 则铁桥的长度约是_______米.知识点四:人听见声音的条件13.我们能听到物体发出声音,是因为()A.有发声体存在B.发声体在空气中振动。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三章第一节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练习题及答案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三章第一节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练习题及答案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三章第一节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练习题及答案基础训练一、填空题1.一切的发声体都在 。

2.声的传播需要 ,比如固体、液体和气体,声音在 中不能传播。

3.声以 形式传播着,我们把它叫 。

4.奥运会上,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中表演时,能听到岸上优美的音乐声,这说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

5.月球上的宇航员 直接对话(填“能”或“不能”),这是因为月球上 。

6.在鼓上放一些小纸屑,敲一下鼓面可听到鼓声,同时看到纸屑上下跳动,正在发声的音叉紧贴悬挂在线上的小球,会发现小球多次被弹开,这些现象都说明了 。

7.指出下列情况中声音是靠什么传播的:(1)耳朵贴在课桌上,可以听到放在课桌上的机械手表的滴答声,是 传播的。

(2)潜水员在水下听到岸边人的说话声,是 传播的。

(3)用拉紧的细线连接两个小纸盒制成的“土电话”进行对话,是 传播的。

8.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的大地震给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伤害,牵动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

地震后有些被埋在废墟下的人为了保存体力不是大声呼救而是用硬物敲击墙壁或管道,向营救人员求救,最后获得了生的机会。

用物理学知识解释他们是利用了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的原理,在他们的求救行为中发出的声音是由于用硬物敲击后墙壁或管道发 而产生的。

二、选择题9.在敲响大钟后,有同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止”,其原因是( )A .一定是大钟的回音B .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C .是因为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D .大钟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10.关于声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从水中传入空气中时,声速增大B .声音从水中传入空气中时,声速减小C .声音被墙壁反射回来,声速变大D .声音被墙壁反射回来,声速变小11.将耳朵贴在长340m 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则能听见( )A .两次响声,它们依次先后是由铁管、空气传来B .两次响声,它们依次先后是由空气、铁管传来C .无数次响声,声波在铁管内被管壁无数次反射D .无法判断提高训练一、填空题1.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可以注意到听到的声音逐渐变 (填“强”或“弱”),该实验说明了 。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三章第一节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后练习(无答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三章第一节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后练习(无答案)

课题:3.1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过关】1.产生: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 停止,发声就停止,但传声并未停止.2.常见发声体的判断注:人的说话声是由________振动引起的(如右图所示)3.传播(1)条件: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 ______、________中传播. 声音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形式:声音在介质中以______的形式传播.即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传递能量.(3)声速的影响因素:①________: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v 固___v 液___v 气;②________:声速的大小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______m/s.(4)回声:①产生原因: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____________;②利用:回声测距离s =vt (t 为发出声音至接收到回声所用时间的一半);加强原声的效果.【基础过关】1. [ ] “五四”青年节期间,学校举办了以“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为主题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歌咏比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合唱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B. 合唱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C. 合唱声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 将音箱音量调大改变了合唱声的音色2. [ ] 在相同的条件下,声音在下列三种介质中传播速度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A. 铝、海水、空气B. 铝、空气、海水C. 空气 、铝、海水D. 空气、海水、铝3. [ ] 你有这样的体会吗?当你在旷野里大声唱歌时,不如在房间里大声唱歌听起来响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旷野里空气稀薄B. 在房间里原声和回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C. 房间里空气不流动D. 以上说法都不对4. [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教室里讲话时听不到回声是因为教室里没有回声B. 声音能够在任何物体中传播C.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D. 百米比赛时,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响时开始计时5. [ ] 如图,两个小纸盒、一根铜线做成的“土电话”表明A. 气体能够传声B. 固体能够传声C. 电流能够传声D. 只有纸盒能够传声6. [ ] 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① 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 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 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④ 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第三章第一节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答案与解析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第三章第一节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答案与解析

第三章第一节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答案与解析【课内作业】1.答案:振动2.答案:D (解析:振动与发声的关系是“有声音说明一定有振动,无振动一定没有声音”)3. 答案:D (解析:球破裂时,球内空气向外膨胀引起周围空气振动从而发出响声)4.答案: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发生的,发声体的振动停止,发声才停止,用锤敲锣,锣面因振动而发出声音,停止敲打,锣面仍在振动,因而能继续发出声音,所以听起来余音不断,如果用手掌按住锣面,锣面停止振动,声音也就立即消失。

解析:解答有关解释现象的问题应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是知识点,即牵涉了物理知识中的什么问题;二是围绕知识点结合题目中的物理事实就事论事分析讨论,正确回答本题的切入点是声音产生的原因――振动。

5. 答案:空气、液体、固体真空6. 答案:声音逐渐减弱,直至听不到。

原因是声音的传播靠介质,逐渐抽出空气,介质逐渐减少,最终完全消失,所以声音逐渐减弱至听不到。

7.答案: C (解析:固体、液体、、气体都是传播声音的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月球的上空是真空。

)8.答案:D 解析:飞船外是真空,由于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只能靠无线电进行通讯。

9.答案:340米/秒1500米/秒5200米/秒10. 答案:A 解析:声音分别通过钢铁、水、空气三种介质传播,先后传入人的耳朵。

11.答案:B 解析:估算S=vt=340米/秒×3秒=1020米12.答案:2340/5200/727.6L Lsm s m s L m=-∴=13.答案:D (提示:人耳听到声音需要三个条件:①发声体在振动;②有介质传播声音;③有良好的听觉器官)14.答案:B 解析:A说明固体能传播声音;C说明声音的响度大;D 说明在人耳处阻断声音的传播。

15.答案:0.1秒0.1秒16.答案:3045米解析:此题是一个利用回声测距离的问题。

需运用公式v=s/t和V水= 1450米/秒进行计算。

而声音传播一个来回共用时间4.2秒,单程只用时间2.1秒,这一点尤为注意。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练习题(无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练习题(无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练习题(无答案)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练习一、单选题1.我们能听到声音的范围主要取决于声音的( )A. 音色B. 响度C. 频率D. 振幅2.两个航天员在空间站外一同工作时,需要借助通讯设备交谈.关于他们不能直接对话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航天员之间距离太B. 空间站外是真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 空间站外噪声太大D. 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的空间中传播3.下表是某些介质中的声速,根据表中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介质声速/(m⋅s−1)介质声速/(m⋅s−1)水(5℃)1450冰3230水(15℃)1470软橡胶(常温)40至50水(20℃)1480软木500海水(25℃)1531铁(棒)5200A. 声速大小跟温度无关B. 真空中声速是340m/sC. 声速大小可能跟介质种类有关D. 固体中的声速一定大于液体中的声速4.如图所示,玻璃缸的水中有金鱼,在鱼缸旁边拍掌,金鱼立即受惊,这时鱼接收到声波的主要途径是( )1/ 4A. 鱼缸→空气→水→鱼B. 空气→水→鱼C. 鱼缸→水→鱼D. 水→鱼5.下列物体不是声源的是( )A. 敲响的音叉B. 运转的马达C. 张紧的橡皮筋D. 演奏的手风琴6.如图所示的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小宇同学诊断疾病,下列关于医生听到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医生是声源,传声介质主要是胶管B. 小宇是声源,传声介质主要是胶管C. 医生是声源,传声介质主要是管内的空气D. 小宇是声源,传声介质主要是管内的空气7.当你自己在嚼饼干时,会感到声音大的烦人,但是在你旁边的人却感觉不到多么大的声音,这是主要是因为( )A. 饼干太干了B. 旁边的人离你太远了C. 自己嚼饼干的位置离耳朵近D. 你自己嚼饼干的声音是通过头部的骨骼传导过来的8.动物活动时常常忘不了竖起耳朵,并且不断转动着头部,这是因为( )A. 向其它动物示威B. 判断声源的方向C. 动物的一种习惯D. 赶小虫9.我们在小教室里讲话听不到回声是因为( )A. 不能产生回声B. 小房子无法传播声音C. 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差太短D. 声音容易散开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练习题(无答案)10.当回声与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间隔大于0.1秒时,人耳才能把回声与原声区分开。

八年级物理全册3_1科学探讨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3_1科学探讨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沪科版

3.1 科学探讨: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夯实基础1、为探讨声的产生条件是什么,有人建议以下几个实验方案,你以为能说明问题的实验是()A 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B.拨动吉他的琴弦发作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C.吹响小号后,按不同的键使其发出不同的声音D.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2、能说明液体能够传播声音的现象是( )A.在岸上的人听见河水流动的声音B.枕着牛箭筒睡在地上的士兵,能听到夜袭仇敌的马蹄声C.咱们能听到波浪拍击礁石的声音D.潜水员能听到岸上的发言声3、关于声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C.真空也能传声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xl08m/s4、发生灾难时,被困在建筑废墟中的人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式是敲击铁制的管道,这种做法是利用铁管能( )A、传声B、传热C、响度D、通风5、用手按在自行车的铃上,不管如何使劲敲打,铃声也可不能发出清脆的声音,这是因为()。

A、手按在铃上,声音传不出来B、手按在铃上,铃全然不振动C、手按在铃上,阻碍了铃的正常振动D、手按在铃上,周围没有了介质二、实验设计6、敲桌子时能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设计一实验证明桌子发声时也在振动。

(1)所需的器材:(2)实验与分析:7、假设不警惕把气球弄破,它会发出“啪”的响声,这是因为气球的气是使劲吹进去或用打气筒压进去的,即气球里充满了紧缩气体,当球破裂时,球内的紧缩气体的体积会突然迅速膨胀,从而引发周围空气的急剧振动,因此发出“啪”的声音。

类似的发声现象还有很多,诸如:例1:;例2:。

三、中考链接8、太阳上面不时刻刻都在进行猛烈的大爆炸,可是咱们却丝毫听不到这庞大的爆炸声,其缘故是()A、太阳离咱们太远了B、真空不能传声C、咱们平常没有注意听D、以上答案都不对9、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泡沫塑料球,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使音叉的振动时刻延长C.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看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参考答案一、夯实基础1、【答案】B【解析】A、铃声减小是因为抽去了钟罩内的空气,当钟罩内为真空时,那么听不见铃声.说明真空不能传声.不合题意。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三章 第一节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练习 (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三章 第一节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练习 (新版)沪科版

第一节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选择题1.如图6-K-1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靠近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当它们接触时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

这样做是为了( )图6-K-1A.将音叉的振动时间延迟B.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C.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D.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2.《掩耳盗铃》(如图6-K-2所示)的寓言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在学习了声音的有关知识后,同学们对于故事中反映的有关声音的知识产生了激烈的争论,下列是一些同学的观点,你认为这些观点中正确的是链接例1易错警示( )图6-K-2A.正在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B.物体振动停止后还会发出很弱的声音C.振动停止,物体发出的声音也停止传播D.我们能听到声音,说明发声体还在振动3.在相同的条件下,声音在下列三种介质中传播速度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链接例3方法指导( )A.铝、海水、空气 B.铝、空气、海水C.空气、铝、海水 D.空气、海水、铝4. 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B.传播声音的介质有气体、液体、固体,真空不能传声C.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D.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5.当我们在山谷中大声呼喊时,往往会重复听到自己的呼喊声,这是由于( )A.山谷中有磁场,能将呼喊声录制再播放B.有很多人在模仿我们呼喊C.呼喊声在山谷中不断反射,经不同时间回到我们耳中D.山谷中有不同的介质传播声音,使呼喊声以不同的速度传到我们耳中6.小钢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小芳在另一端击打铁管,小钢先后听到两次响声,由表可知链接例3方法指导( )A.先听到的是由空气传来的响声B.先听到的是由铁管传来的响声C.声音在空气中比在铁中传播得快D.一个是原声,另一个回声7.在探究人耳怎样听到声音时,可以用肥皂膜模拟人耳的鼓膜。

如图6-K-3所示,当喇叭发声时,肥皂膜将( )图6-K-3A.振动B.静止不动C.一直向右运动D.一直向左运动二、填空题8.2017·哈尔滨端午节赛龙舟时,龙舟上发出的阵阵鼓声是由于鼓面的________产生的;鼓声通过________传到观众处。

八年级物理全册 3.1 科学探究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习题课

八年级物理全册 3.1 科学探究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习题课
第三章 声的世界
第一节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二
一、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 物体振动 产生的。
一二
二、声音的传播
1.条件 (1)声音可以在 空气 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 中传播。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它可以在固体 、液体 和 气体中传播。 2.人听到声音 (1)人耳的结构(如图所示)
听觉神经 耳蜗
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意指 停止振动时,不再产生声音,但并不表示声音消失,原来发出的声音可 以继续传播。(2)发声体一定在振动,但物体振动却不一定发声,例如 物体在真空中振动,就不能发出声音。(3)正在发声的物体叫作声源。
【例题】如图所示,将一只响铃的手机放入密闭的玻璃罩内,可 清楚地听到铃声。
答案:(1)逐渐减小 (2)否 (3)重又听到铃声 (4)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一二三
一、声音的产生
1.关于声音的发生,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我们听到声音,说明物体一定在振动 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振动停止,声音也停止 D.振动停止,发声还将继续一段时间
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这个现象说明

关闭
硬纸片中的喇叭发声时,会引起硬纸片振动,从而会引起台上小人的振动,这就是我们看 到的台上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的原因。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关闭
解析 答案
一二三
二、声音的传播
4.声音从水中传到空气中,它的传播速度的大小将( )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如何变化不能确定
关闭
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A 选项正确;声音本身是一种波,看不到、摸 不着,B 选项正确;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本身具有能量,C 选项正确;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 中传播最快,在空气中传播最慢,D 选项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习题:
1、小明做的读书笔记有些遗漏,请你把它填上
(1)上体育课时,老师吹口哨声是由于空气的,如果这时空气温度是15 ℃,则口哨声传播速度是 m / s 。

(2)人们在岸上行走会吓跑水中的鱼,鱼听到的声音是由进行传播的;月球上是的,传播声音。

(3)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也停止;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介质常分为,和三类。

2、甲在铁水管的一端敲一下,乙把耳朵贴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三下响声,这三下响声传播的介质依次是:()
A、铁、空气、水
B、铁、水、空气
C、水、空气、铁
D、空气、水、铁
3、下列四种环境不能传声的是:()
A、有浓雾的早晨
B、冰天雪地的北极
C、宇航员走出飞船进入太空
D、潜水员潜入海水中
4、停止敲锣后,仍能听到一段余音,这是因为:()
A、虽然锣面振动停止了,但仍能发声
B、锣面继续振动了一段时间
C、声音传到人耳需要一段时间
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5、三位同学在铁路边议论,用哪种方法尽早听到远在视野外的火车开过来的声音(

A、在路基上,全神贯注,侧耳细听
B、趴在路基上,把耳朵紧贴在枕木上听
C、趴在铁轨上,把耳朵紧贴在铁轨上听
D、三种办法都不行。

6、某人面对山崖大喊一声,1.2s后听到自己的回声,则此人与山崖之间的距离为()
A、204m
B、408m
C、340m
D、170m
1、如图1,把振动的音叉移近一个用细绳吊着的很轻的塑料球,
的通过传给。

在这个
2、不同物质对声音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声音通过时,__传播最快,传播最慢。

3、看家的狗睡眠时把耳朵贴在地上,是为了能听到远处来人的脚步声,这是由于
的原因。

4、漫步花丛中,我们能听到蜜蜂的嗡嗡声,这是由于蜜蜂翅膀的 产生的。

5、在月球上,宇航员不能直接交谈,是因为 。

6、闹钟放在玻璃罩内,当抽气机开动时,将听见
,这是因
为 。

思考:
1、你试试能用哪些方法使下面的这些物体发声?
一根棉线或者橡皮筋 ;
一个酒杯 ;
一个笔帽 ; 它们在发声时的共同之处是 。

通过上述探究,现在我知道了:声音是 产生的。

2、把一盆清水摆放在桌上,用两石块在水中互相撞击,将耳朵贴近盆边,听到水里石
块相击的声音了吗?想想声音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 。

3、找一根长木棍,一位同学用针尖轻轻地刮木棍的一头(图1.1-2),
刮木棍的沙沙声连他自己都听不清。

另一位同学在木棍的另一头,把耳朵紧
贴木棍,却能听到他拍来的“电报”。

想想声音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
的? 。

4、设计一个方案来证明发声体正在振动。

(所选器材最少为最佳)
解答:
1.一架飞机的飞行速度是声速的两倍,在6000m 高空水平飞行.当你在地面上听到飞机
在头顶上方的轰鸣声时,飞机已飞到前方多远的地方(水平距离)?
2.拿一面锣来,将它敲响。

用力按住锣面,锣声消失了。

怎样解释这个现象?
3.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
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地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

沈括的这段记载有何科学道理?
[探究性学习]
科学探究的第一个环节是提出问题。

本节探究点拨中指出:“注意从日常生活、自然现
象或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注意准确表述这些问题,还应学习寻找问题中的矛盾。

”下面
的几个问题,符合探究点拨中的哪一点?
(1)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里。

松涛、鸟语、流水潺潺……让人心旷神怡;轰鸣、嚎叫、图3.1-2
图3.1-3
电锯“吱吱”……让人心烦意乱。

你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声音又是如何传到我们耳朵里的呢?
这是从、提出问题的。

(2)学校即将召开春季运动会。

初二(3)班的李老师和本班四位参加4X100m接力赛跑的同学到运动场进行赛前训练。

训练了一会儿,同学们开始讨论:甲、乙两同学都认为丁同学跑步途中的速度越来越慢;丁同学则认为甲、乙的观察都不准确,他感觉自己跑步的速度是越来越快。

李老师看同学们争论起来,笑了笑说:“同学们,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你们提出了一个关于速度是否变化的问题。

接下来,大家议一议,你们应该如何收集证据,证明自己或别人的看法是否正确”。

李老师是提出问题的。

(3)编钟演奏的乐曲为什么悦耳动听,木棍敲石头的声音为什么不好听?除了响度和音调的区别之外,各种声音还有什么不同呢?
这是在发现并提出问题的。

(4)你能提出一个探究性的问题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