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4 比例应用题.学生版
有理数应用题经典30题(学生版)

有理数应用题经典30题(学生版)一、题目:有理数应用题经典30题(学生版)1. 均匀缩小小明购买了一副长方形的相框,长和宽的比例是3:2。
如果将宽缩小10%,那么长也需要缩小多少才能保持原来的比例?解析:设原来宽为x,则长为1.5x。
缩小10%后的宽为0.9x,新的长应为1.5x*0.9=1.35x。
所以,长需要缩小15%。
2. 装满水壶一个16升的水壶和一个9升的水壶都是空的。
现在需要得到恰好4升的水,问如何操作才能实现?解析:首先,将9升水壶装满水,再倒入16升水壶中,此时9升水壶中剩余5升水。
然后,倒空16升水壶,将9升水壶中的5升水倒入16升水壶中。
最后,将9升水壶重新装满水,再倒入16升水壶中,此时16升水壶中已经有4升水。
3. 倒水比例小明用相同的速度向两个相同容积的杯子中倒水,第一个杯子先倒水,第二个杯子稍后开始倒水,小明一直保持恒定的速度进行倒水。
如果要使两个杯子中的水量一直保持比例3:5,那么第二个杯子开始倒水的时间点在第一个杯子开始倒水后的多久?解析:设第一个杯子开始倒水后经过t时间,第二个杯子开始倒水。
根据题意可得:水量比例=倒水时间比例。
即3/(3+t) = 5/t,解方程可得t=5/2,所以第二个杯子开始倒水的时间点在第一个杯子开始倒水后的2.5分钟。
4. 数字排列将1、2、3、4、5、6、7、8、9这九个数字分别填入以下的方框中,使得相邻的两个数字之和为偶数。
每个数字只能使用一次。
□□□□□□□□□解析:填入以下数字即可满足条件:1234567895. 数轴运动一只蚂蚁在数轴上从0点开始向右爬,并且每次只能移动1个单位。
如果这只蚂蚁每次以等概率向左或向右爬,那么在第5次移动后,它距离0点的期望距离是多少?解析:蚂蚁在第1次、第3次、第5次移动时一定是在偶数点上,而第2次、第4次移动时一定是在奇数点上。
所以在第5次移动后,它距离0点的期望距离为0。
6. 周长比较一个矩形的长和宽之比是3:2,另一个矩形的长和宽之比是2:3。
应用题第49讲_比例计算与列表分析(学生版)A4

应用题第49讲_比例计算与列表分析(学生版)//////////////////////////////////////////////////////////////////////////////////////////////////////////////////////////////////////////////////////////////////////////////////////////////////////////////// //////////////////////////////////////////////////////////////////////////////////////////////////////////////////////////////应用题第49讲_比例计算与列表分析1.将多组比例化成连比.2.设份数的方法解比例问题.3.找比例中的公共量与不变量.4.复杂问题列表分析求比例问题.重难点:化复合比及列表分析.题模一:比例计算例1.1.1学校组织体检,收费标准如下:老师每人3元,女生每人2元,男生每人1元.已知老师和女生的人数比为2:9,女生和男生的人数比为3:7,共收得体检费945元.那么老师,女生和男生分别有多少人?例1.1.2徐福记的巧克力糖每6块包成一小袋,水果糖每15块包成一大袋.现有巧克力糖和水果糖各若干袋,而且巧克力糖比水果糖多30袋.如果巧克力糖的总块数与水果糖的总块数之比为7:10,那么它们各有多少块?例1.1.3碧梨超市雇了一些卡车运输苹果、梨和香蕉,这三种水果的重量比是4:2:1.大型卡车专门运输苹果,中型卡车专门运输梨,小型卡车专门运输香蕉.这三种卡车的载重量之比是4:3:2.已知大型卡车比小型卡车多9辆,那一共雇了________辆中型卡车.例1.1.4一群人在两片草地上割草,大的一片草地比小的正好大1倍.他们先全体在大的一片草地干了半天,下午留下一半人在大草地上继续干,收工时正好把草割完;另一半人到小草地上干,收工时还余下一块,这块再用1人经1天也可割完.问:这群干活的人共有多少位?题模二:列表分析例1.2.1某俱乐部男,女会员的人数之比是3:2,分为甲,乙,丙三组.已知甲,乙,丙三组的人数比是10:8:7,甲组中男,女会员的人数之比是3:1,乙组中男,女会员的人数之比是5:3.求丙组中男,女会员人数之比.----1----////////////////////////////////////////////////////////////////////////////////////////////////////////////////////////////////////////////////////////////////////////////////////////////////////////////////应用题第49讲_比例计算与列表分析(学生版)例1.2.2某次数学竞赛设一、二、三等奖,已知:①甲、乙两校获一等奖人数比为1:2,且两校获奖总人数之比是5:4;②甲、乙两校获二等奖人数占两校获奖人数总和的13,其中乙校是甲校的3.5倍;③甲校三等奖获奖人数占该校获奖人数的45.请问:乙校获三等奖人数占该校获奖人数的__________?例1.2.3有两包糖,每包糖内装有奶糖,水果糖和巧克力糖.已知:①第一包糖的粒数是第二包糖的23;②在第一包糖中,奶糖占25%,在第二包糖中,水果糖占50%;③巧克力糖在第一包糖中所占的百分比是在第二包糖中所占的百分比的两倍.当两包糖混合在一起时,巧克力糖占28%.求第一包与第二包中水果糖占所有糖的百分比.随练1.1采购甲、乙、丙三种糖果,三种的购买总价比为1:2:3,而单价比为3:2:1,则所买数量比是_____:____:____.随练1.2某高速公路收费站对于过往车辆每辆收费标准是:大客车10元,小客车7元,小轿车5元.某日通过该收费站的大客车、小客车和小轿车数量之比为5:6:7,该日总共收费127000元.那该日收费站一共收了小轿车__________元.随练1.3买苹果、梨、桔子三种水果一共26斤,其中三种水果总价钱之比为1:2:3,单价之比是3:2:1.那么苹果一共买了几斤?随练 1.4已知甲,乙,丙三个班总人数的比为3:4:2,甲班男,女生的比为5:4,丙班男,女生的比为2:1,而且三个班所有男生和所有女生的比为13:14.请问:(1)乙班男,女生人数的比是___________.(2)如果甲班男生比乙班女生少12人,那么甲,乙,丙三个班各有___________人.随练1.5某俱乐部男、女会员的人数之比是3:2,分为甲、乙两组.已知甲、乙两组的人数比是8:7,甲组中男、女会员的人数之比是3:1.求乙组中男、女会员人数之比是__________.作业1一个长方形相邻两边分别增加各自的13和14,面积就比原来增加().A.112B.13C.23D.14作业2买苹果、梨、桔子三种水果一共21斤,其中三种水果总价钱之比为1:2:3,单价之比是2:1:3.那么苹果一共买了几斤?----2----//////////////////////////////////////////////////////////////////////////////////////////////////////////////////////////////////////////////////////////////////////////////////////////////////////////////////////////////////////////////////////////////////////////////////////////////////////////////////////////////////////////////---- 3 ---- 应用题第49讲_比例计算与列表分析(学生版)作业3唐老师给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每人发17张画片,小班每人发13张画片.已知大班人数是小班的35,小班比大班总共多发126张画片,则小班有_________人. 作业4圆珠笔和铅笔的价格比是4:3,20支圆珠笔和21支铅笔共用71.5元.问:圆珠笔的单价是每支___________元.作业5花店有玫瑰花、百合和康乃馨,一束玫瑰花有9支,一束百合有7支,一束康乃馨有6支.已知玫瑰花、百合与康乃馨的总支数之比为6:7:4,那玫瑰花、百合与康乃馨的束数比是_________?作业6某俱乐部男、女会员的人数之比是3:2,分为甲、乙两组.已知甲、乙两组的人数比是8:7,甲组中男、女会员的人数之比是5:3.求乙组中男、女会员人数之比是__________.作业7有个工厂有三个分厂,全厂男、女职工人数的比是9:5,三个分厂人数比是8:9:11,第一分厂男、女职工人数比为3:1,第二分厂男、女职工人数比是5:4,第三分厂男职工比女职工多150人.这个厂共有职工是__________人?作业8家禽里鸡、鸭、鹅三种家禽中的公禽和母禽数量之比是2:3,已知鸡、鸭、鹅数是之比是8:7:5,公、母鸡数量之比是1:3,公、母鸭数量之比是3:4.公、母鹅数量之比是__________.作业9某次数学竞赛设一、二、三等奖,已知:① 甲、乙两校获一等奖人数比为1:2,且两校获奖总人数之比是5:4;② 甲、乙两校获二等奖人数占两校获奖人数总和的12,其中甲校是乙校的3.5倍; ③ 甲校三等奖获奖人数占该校获奖人数的15. 请问:乙校获三等奖人数占该校获奖人数的__________?。
小学四年级比例练习题

小学四年级比例练习题1. 小明有6个苹果,小王有8个苹果。
他们两个人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解答:小明和小王一共有6+8=14个苹果。
2. 一根绳子长10米,小张用了2米,小明用了3米,还剩下多少米?解答:小张和小明一共用了2+3=5米,所以剩下的绳子长度为10-5=5米。
3. 小李有12个橙子,小红有8个橙子,小李有几倍于小红的橙子?解答:小李有12个橙子,小红有8个橙子,所以小李有12/8=1.5倍于小红的橙子。
4. 一桶水有20升,小明喝了4升后还剩下多少升?解答:小明喝了4升水,所以还剩下20-4=16升水。
5. 小华的身高是120厘米,小明的身高是130厘米,小华的身高是小明的几分之几?解答:小华的身高是120厘米,小明的身高是130厘米,所以小华的身高是120/130=0.9230769230769231或者约为0.9小明身高的几分之几。
6. 某班级的男生有30人,女生有20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倍?解答:某班级的男生有30人,女生有20人,所以男生人数是20/30=0.6666666666666666或者约为0.7女生人数的几倍。
7. 小明每天骑自行车上学,全程需要20分钟,小红每天步行上学,全程需要40分钟。
小明骑自行车相比于小红步行上学快多少?解答:小明每天骑自行车上学需要20分钟,小红每天步行上学需要40分钟,所以小明骑自行车快于小红步行(40-20)=20分钟。
8. 某班级的学生总人数是60人,其中男生有24人,女生有多少人?解答:某班级的学生总人数是60人,男生有24人,女生人数为60-24=36人。
9. 小明的书包里有红色、蓝色两种颜色的铅笔,红色铅笔有3支,蓝色铅笔有5支,红色铅笔相对于蓝色铅笔的比例是多少?解答:小明的书包里有红色、蓝色两种颜色的铅笔,红色铅笔有3支,蓝色铅笔有5支,所以红色铅笔相对于蓝色铅笔的比例是3/5。
10. 某小组有8个男生,4个女生,男生和女生的比例是多少?解答:某小组有8个男生,4个女生,男生和女生的比例是8/4=2∶1。
第六单元 正比例和反比例(学生版)(苏教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正比例和反比例知识点01:正比例1.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是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作成正比例关系。
2. 如果用字母x 和y 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 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可以表示为k xy(一定)。
3. 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的方法:先判断这两种量是不是相关联的量,再看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的比值是否一定,比值一定这两种量成正比例,反之,不成比例。
4. 正比例图像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
从图像中可以直观地看出两种量的变化情况,由一种量的值可以直接找到对应的另一种量的值.知识点02:反比例1.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是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作成反比例关系。
2.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一定),反比例关系可以表示为x×y=k(一定)。
3.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量成反比例的条件:(1)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
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2)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
考点01: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典例分析01】我们做过滴水实验,一个没有拧紧的水龙头的漏水情况如图。
(1)点A表示什么意思?水龙头6分钟漏水72毫升。
(2)如果用t表示时间,v表示漏水量,用式子表示它们的关系是,t和v是否成正比例?=12,成正比例。
(3)假设1个人每天喝水2升,一个月(30天计算)的漏水量可供这个人喝几天?【分析】(1)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漏水量,据此解答。
(2)从图像上可以看出,水龙头每分钟漏水12毫升,根据漏水量÷时间=每分钟漏水量写出关系式;再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
(3)先求出水龙头一个月的漏水量,再求可供这个人喝几天。
【解答】解:(1)点A表示水龙头6分钟漏水72毫升。
6-3-4 工程问题(二).学生版

1.熟练掌握工程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与一般解法;2. 工程问题中常出现单独做,几人合作或轮流做,分析时一定要学会分段处理;3. 根据题目中的实际情况能够正确进行单位“1”的统一和转换;4. 工程问题中的常见解题方法以及工程问题算术方法在其他类型题目中的应用.工程问题是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重点,是分数应用题的引申与补充,是培养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工具。
工程问题是把工作总量看成单位“1”的应用题,它具有抽象性,学生认知起来比较困难。
在教学中,让学生建立正确概念是解决工程应用题的关键。
一. 工程问题的基本概念定义 : 工程问题是指用分数来解答有关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之间相互关系的问题。
工作总量:一般抽象成单位“1”工作效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三个基本公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二、为了学好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必须做到以下几方面:① 具备整数应用题的解题能力,解决整数应用题的基本知识,如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广泛应用于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知识精讲 教学目标工程问题(二)② 在理解、掌握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前提下灵活运用;③ 学会画线段示意图.线段示意图能直观地揭示“量”与“百分率”之间的对应关系,发现量与百分率之间的隐蔽条件,可以帮助我们在复杂的条件与问题中理清思路,正确地进行分析、综合、判断和推理;④ 学会多角度、多侧面思考问题的方法.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变化多端,单靠统一的思路模式有时很难找到正确解题方法.因此,在解题过程中,要善于掌握对应、假设、转化等多种解题方法,不断地开拓解题思路.三、利用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如代换法、比例法、列表法、方程法等抛开“工作总量”和“时间”,抓住题目给出的工作效率之间的数量关系,转化出与所求相关的工作效率,最后再利用先前的假设“把整个工程看成一个单位”,求得问题答案.一般情况下,工程问题求的是时间.模块一、工程问题——变速问题 【例 1】 甲打一篇文稿,打完一半后吃晚饭,晚饭后每分钟比晚饭前多打32个字.前后共打50分钟,前25分钟比后25分钟少打640个字.文稿一共( )字.【例 2】 工厂生产一批产品,原计划15天完成,实际生产时改进了生产工艺,每天生产产品的数量比原计划每天生产产品数量的多10件,结果提前4天完成了生产任务,则这批产品有 件。
小学六年级比例应用题例题精选(二)十五道

比例应用题经典例题二1.甲、乙两班人数之比为2:3,新学期乙班新增2名学生,甲班人数没变,甲、乙两班人数之比变为5:8,那么甲班有名学生。
2.今年小明与小红的年龄比是3:5,3年后小明与小红的年龄比是5:8,那么小明今年岁。
3.两根粗细相同、材料相同的蜡烛,长度比为29:26,燃烧25分钟后,长度比变为11:9,那么较长的那根蜡烛还能燃烧分钟。
(填小数)4.阿瓜和阿呆的钱数比为2:3,阿呆给阿瓜60元后,阿瓜和阿呆的钱数比变为4:3,那么阿瓜原来有元钱。
5.姐姐和妹妹拥有的糖果数量比为3:2,姐姐给了妹妹22颗糖后,姐姐与妹妹的糖数比变为2:5,那么姐姐原来有颗糖。
6.一根冰糕售价3元,如果阿童木买这根冰糕,那么阿童木和机器猫剩余的钱数之比为2:5,如果机器猫买了这根冰糕,那么两人的剩余钱数之比为8:13,原来阿童木有元钱。
7.一瓶盐水,盐和水的重量比是1:24,如果再放入75克水,这时盐与水的重量比是1:27,原来瓶内盐水重克。
8.甲、乙两包糖果的重量比是3:1,如果从甲中取出25克放入乙,甲、乙的重量比变为7:5,那么两包糖果的重量和为克。
9.某小学男、女生人数比为16:13,有几名女生转学来到这所学校后,男、女生人数比变为6:5,这时全校共有学生880名,那么转学的女生共有名。
10.亮亮读一本书,已读和未读的页数比是1:5,如果再读30页,已读和未读的页数比为3:5,那么这本书共有页。
11.隔壁班的男、女生人数比为6:5,后来转走了5名男生,班上的男、女生人数比变成了1:1,那么班里一共有女生名。
12.姐姐和妹妹微信钱包里的钱数比为4:3,后来妹妹给姐姐发了两元红包后,姐姐和妹妹的钱数比变为了25:17,那么原来姐姐有元钱。
13.5年前,高高和思思的年龄比是3:4,3年后,高高和思思的年龄比变成了5:6,那么今年高高和思思的年龄和是岁。
14.一杯糖水,糖和水的重量比为1:5,加了100克水后,糖和水的重量比变成了1:10,现在这杯糖水的总重量为克。
比例尺应用题及答案

比例尺应用题及答案比例尺应用题及答案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
是小学数学必学内容,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比例尺应用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比例尺应用题及答案1应用题1、在一幅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图上,甲乙两地的距离是7.5厘米,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2、英华小学有一块长120米、宽80米的长方形操场,画在比例尺为1:4000的平面图上,长和宽各应画多少厘米?3、一个机器零件长5毫米,画在图纸上是4厘米,求这幅图纸的比例尺。
4、一幅地图的线段比例尺是:04080120160千米,甲乙两城在这幅地图上相距18厘米,两城间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丙丁两城相距660千米,在这幅地图上两城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厘米。
5、某建筑工地挖一个长方形的地基,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2000的平面图上,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这块地基的面积是多少?6、在比例尺是1:25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城之间的距离是7.2厘米。
一辆汽车从甲城到乙城,每小时行80千米,需要多少小时?7、一种精密零件,画在图上是12厘米,而实际的长度是3毫米。
求这幅图的比例尺。
8、在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3.6厘米。
如果汽车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于上午8时整从甲地开出,走完这段路程,到达乙地时是什么时间?9、在比例尺是1: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济南到青岛的距离是4厘米。
在比例尺是1:8000000的地图上,济南到青岛的距离是多少厘米?10、在一幅比例尺为1:500的平面图上量得一间长方形教室的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
(1)求这间教室的图上面积与实际面积。
(2)写出图上面积和实际面积的比。
并与比例尺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答案1、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7.5*3000000=22500000cm=225Km2、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长=120*100*(1/4000)=3cm图上宽=8*100*(1/4000)=2cm3、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4cm/5mm=4/0.5=8:14、先求出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40*1000*100)=1:4000000地图上相距18厘米的两城间的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18/(1:4000000)=72000000cm=720Km丙丁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660*1000*100*(1:4000000)=16.5cm以下几题的公式省略,只写计算过程和结果5、实际长=6*2000=12000cm=120m实际宽=4*2000=8000=80m实际面积=实际长*实际宽=120*80=9600m26、甲乙两城的实际距离=7.2*2500000=18000000cm=180Km 时间=180/80=2.25h7、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2cm/3mm=12/(0.3)=40:18、甲乙两地实际距离=3.6*2000000=7200000cm=72km时间=72/30=2.4h=2小时24分钟,到达乙地时间是10时24分,即上午10:249、济南到青岛的实际距离=4*12000000=48000000=480km,在1:8000000的图上的'图上距离是48000000/8000000=6cm10、实际长=3*500=1500cm=15m实际宽=2*500=1000cm=10m(1)图上面积=3*2=6cm2实际面积=15*10=150m2(2)图上面积/实际面积=6cm2/150m2=6cm2/(150*10000cm2)=1/250000=(1/500)2发现图上面积/实际面积=比例尺的平方。
2019年比例应用题学生版.doc

1、比例的基本性质2、熟练掌握比例式的恒等变形及连比问题3、能够进行各种条件下比例的转化,有目的的转化;4、单位“1”变化的比例问题5、方程解比例应用题比例与百分数作为一种数学工具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处理多组数量关系非常有用,这一部分内容也是小升初考试的重要内容.通过本讲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有:一、比和比例的性质性质:若a: b=c :d ,则a×d = b×c ;(即外项积等于内项积) 正比例:如果a÷b=k(k 为常数),则称a 、b 成正比; 反比例:如果a×b=k(k 为常数),则称a 、b 成反比.二、主要比例转化实例 ①x ay b= ⇒ y b x a =; x ya b =; a b x y=; ②x a y b = ⇒ mx a my b =; x may mb=(其中0m ≠); ③ x a y b = ⇒ x a x y a b =++; x y a bx a --=; x y a b x y a b++=-- ;知识点拨教学目标6-2-4比例应用题④x a y b=,y c z d = ⇒ x a cz b d =;::::x y z ac bc bd =; ⑤ x 的c a 等于y 的d b ,则x 是y 的ad bc ,y 是x 的bc ad.三、按比例分配与和差关系⑴按比例分配例如:将x 个物体按照:a b 的比例分配给甲、乙两个人,那么实际上甲、乙两个人各自分配到的物体数量与x 的比分别为():a a b +和():b a b +,所以甲分配到ax a b +个,乙分配到bxa b+个.⑵已知两组物体的数量比和数量差,求各个类别数量的问题例如:两个类别A 、B ,元素的数量比为:a b (这里a b >),数量差为x ,那么A 的元素数量为ax a b -,B 的元素数量为bxa b-,所以解题的关键是求出()a b -与a 或b 的比值.四、比例题目常用解题方式和思路解答分数应用题关键是正确理解、运用单位“l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比例的基本性质2、熟练掌握比例式的恒等变形及连比问题3、能够进行各种条件下比例的转化,有目的的转化;4、单位“1”变化的比例问题5、方程解比例应用题比例与百分数作为一种数学工具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处理多组数量关系非常有用,这一部分内容也是小升初考试的重要内容.通过本讲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有:一、比和比例的性质性质1:若a: b=c :d ,则(a + c):(b + d)= a :b=c :d ; 性质2:若a: b=c :d ,则(a - c):(b - d)= a :b=c :d ;性质3:若a: b=c :d ,则(a +x c):(b +x d)=a :b=c :d ;(x 为常数) 性质4:若a: b=c :d ,则a×d = b×c ;(即外项积等于内项积) 正比例:如果a÷b=k(k 为常数),则称a 、b 成正比; 反比例:如果a×b=k(k 为常数),则称a 、b 成反比.二、主要比例转化实例 ①x a y b = ⇒y b x a =; x ya b =; a b x y =; ②x a y b = ⇒ mx a my b =; x may mb=(其中0m ≠); ③ x a y b = ⇒ x a x y a b =++; x y a bx a --=; x y a b x y a b ++=-- ;④x a y b=,y c z d = ⇒ x a cz b d =;::::x y z ac bc bd =;⑤ x 的c a 等于y 的d b ,则x 是y 的ad bc ,y 是x 的bc ad.三、按比例分配与和差关系知识点拨教学目标6-2-4比例应用题例如:将x 个物体按照:a b 的比例分配给甲、乙两个人,那么实际上甲、乙两个人各自分配到的物体数量与x 的比分别为():a a b +和():b a b +,所以甲分配到ax a b +个,乙分配到bxa b+个.⑵已知两组物体的数量比和数量差,求各个类别数量的问题例如:两个类别A 、B ,元素的数量比为:a b (这里a b >),数量差为x ,那么A 的元素数量为ax a b -,B 的元素数量为bx a b -,所以解题的关键是求出()a b -与a 或b 的比值.四、比例题目常用解题方式和思路解答分数应用题关键是正确理解、运用单位“l ”。
题中如果有几个不同的单位“1”,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将不同的单位“1”,转化成统一的单位“1”,使数量关系简单化,达到解决问题的效果。
在解答分数应用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 题中有几种数量相比较时,要选择与各个已知条件关系密切、便于直接解答的数量为单位“1”。
2. 若题中数量发生变化的,一般要选择不变量为单位“1”。
3. 应用正、反比例性质解答应用题时要注意题中某一数量是否一定,然后再确定是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
找出这些具体数量相对应的分率与其他具体数量之间的正、反比例关系,就能找到更好、更巧的解法。
4. 题中有明显的等量关系,也可以用方程的方法去解。
5. 赋值解比例问题6.模块一、比例转化【例 1】 已知甲、乙、丙三个数,甲等于乙、丙两数和的13,乙等于甲、丙两数和的12,丙等于甲、乙两数和的57,求::甲乙丙.【例 2】 已知甲、乙、丙三个数,甲的一半等于乙的2倍也等于丙的23,那么甲的23、乙的2倍、丙的一半这三个数的比为多少?例题精讲【巩固】 甲、乙、丙三个数,已知():4:3+=甲乙丙,:2:7=乙丙,求::甲乙丙。
【例 3】 如下图所示,圆B 与圆C 的面积之和等于圆A 面积的45,且圆A 中的阴影部分面积占圆A 面积的16,圆B 的阴影部分面积占圆B 面积的15,圆C 的阴影部分面积占圆C面积的13.求圆A 、圆B 、圆C 的面积之比.【巩固】 右图是一个园林的规划图,其中,正方形的43是草地;圆的76是竹林;竹林比草地多占地450平方米. 问:水池占多少平方米?【例 4】 某俱乐部男、女会员的人数之比是3:2,分为甲、乙、丙三组.已知甲、乙、丙三组的人数比是10:8:7,甲组中男、女会员的人数之比是3:1,乙组中男、女会员的人数之比是5:3.求丙组中男、女会员人数之比.【巩固】一项公路的修建工程被平均分成两份承包给甲、乙个工程队建设,两个工程队建设了相同多的一段时间后,分别剩下60%、40%的任务没有完成,已知两个工程队的工作效率(建设速度)之比3:1,求这两个工程队原先承包的修建公路长度之比.的路程,而乙比甲的【巩固】(2008年清华附中考题)甲、乙两个工人上班,甲比乙多走15,甲、乙的速度比是.时间少111【例5】某团体有100名会员,男女会员人数之比是14:11,会员分成三组,甲组人数与乙、丙两组人数之和一样多,各组男女会员人数之比依次为12:13、5:3、2:1,那么丙组有多少名男会员?【例6】(2007年华杯赛总决赛)A、B、C三项工程的工作量之比为1:2:3,由甲、乙、丙三队分别承担.三个工程队同时开工,若干天后,甲完成的工作量是乙未完成的工作量的二分之一,乙完成的工作量是丙未完成的工作量的三分之一,丙完成的工作量等于甲未完成的工作量,则甲、乙、丙队的工作效率的比是多少?【巩固】某次数学竞赛设一、二、三等奖.已知:①甲、乙两校获一等奖的人数相等;②甲校获一等奖的人数占该校获奖总人数的百分数与乙校相应的百分数的比为5:6;③甲、乙两校获二等奖的人数总和占两校获奖人数总和的20%;④甲校获三等奖的人数占该校获奖人数的50%;⑤甲校获二等奖的人数是乙校获二等奖人数的4.5倍.那么,乙校获一等奖的人数占该校获奖总人数的百分数等于多少?【例7】①某校毕业生共有9个班,每班人数相等.②已知一班的男生人数比二、三班两个班的女生总数多1;③四、五、六班三个班的女生总数比七、八、九班三个班的男生总数多1.那么该校毕业生中男、女生人数比是多少?模块二、按比例分配与和差关系(一)量倍对应【例8】一些苹果平均分给甲、乙两班的学生,甲班比乙班多分到16个,而甲、乙两班的人数比为13:11,求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巩固】小新、小志、小刚三人拥有的藏书数量之比为3:4:6,三人一共藏书52本,求他们三人各自的藏书数量.【巩固】在抗洪救灾区活动中,甲、乙、丙三人一共捐了80元.已知甲比丙多捐18元,甲、乙所捐资的和与乙、丙所捐资的和之比是10:7,则甲捐元,乙捐元,丙捐元.【巩固】甲、乙两个班共种树若干棵,已知甲班种的棵数的14等于乙班种的棵数的15,且乙班比甲班多种树24棵,甲、乙两个班各种树多少棵?【巩固】有120个皮球,分给两个班使用,一班分到的13与二班分到的12相等,求两个班各分到多少皮球?【例9】一班和二班的人数之比是8:7,如果将一班的8名同学调到二班去,则一班和二班的人数比变为4:5.求原来两班的人数.【例10】幼儿园大班和中班共有32名男生,18名女生.已知大班男生数与女生数的比为5:3,中班男生数与女生数的比为2:1,那么大班有女生多少名?【巩固】参加植树的同学共有720人,已知六年级与五年级人数的比是3:2,六年级比四年级多80人,三个年级参加植树的各有多少人?【巩固】圆珠笔和铅笔的价格比是4:3,20支圆珠笔和21支铅笔共用71.5元.问圆珠笔的单价是每支多少元?【例11】甲、乙两只蚂蚁同时从A点出发,沿长方形的边爬去,结果在距B点2厘米的C点相遇,已知乙蚂蚁的速度是甲的1.2倍,求这个长方形的周长.CB【巩固】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开出,甲车的速度是50千米/小时,乙车的速度是40千米/小时,当甲车驶过A、B距离的13多50千米时与乙车相遇,A、B两地相距千米.【例12】甲乙两车分别从 A, 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出发时,甲、乙的速度比是5∶4,相遇后,甲的速度减少20%,乙的速度增加20%,这样,当甲到达B地时,乙离A地还有10千米.问: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例13】师徒二人加工一批零件,师傅加工一个零件用9分钟,徒弟加工一个零件用15分钟.完成任务时,师傅比徒弟多加工100个零件,求师傅和徒弟一共加工了多少个零件?【巩固】师徒二人共加工零件400个,师傅加工一个零件用9分钟,徒弟加工一个零件用15分钟.完成任务时,师傅比徒弟多加工多少个零件?【例14】A、B、C三个水桶的总容积是1440公升,如果A、B两桶装满水,C桶是空的;若将A桶水的全部和B桶水的15,或将B桶水的全部和A桶水的13倒入C桶,C桶都恰好装满.求A、B、C三个水桶容积各是多少公升?【巩固】加工某种零件,甲3分钟加工1个,乙3.5分钟加工1个,丙4分钟加工1个.现在三人在同样的时间内一共加工3650个零件.问:甲、乙、丙三人各加工多少个零件?【巩固】学而思学校四五六年级共有615名学生,已知六年级学生的12,等于五年级学生的25,等于四年级学生的37。
这三个年级各有多少名学生学生?【例15】一块长方形铁板,宽是长的45.从宽边截去21厘米,长边截去35%以后,得到一块正方形铁板.问原来长方形铁板的长是多少厘米?【巩固】一个正方形的一边减少20%,另一边增加2米,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正方形面积相等.原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米?【例16】一把小刀售价3元.如果小明买了这把小刀,那么小明与小强剩余的钱数之比是2:5;如果小强买了这把小刀,那么两人剩余的钱数之比变为8:13.小明原来有多少钱?【巩固】(2009年十三分小升初入学测试题)甲、乙两人原有的钱数之比为6:5,后来甲又得到180元,乙又得到30元,这时甲、乙钱数之比为18:11,求原来两人的钱数之和为多少?【巩固】甲本月收入的钱数是乙收入的58,甲本月支出的钱数是乙支出的34,甲节余240元,乙节余480元.甲本月收入多少元?【例17】(2008年西城实验考题)一项机械加工作业,用4台A型机床,5天可以完成;用4台A型机床和2台B型机床3天可以完成;用3台B型机床和9台C型机床,2天可以完成,若3种机床各取一台工作5天后,剩下A、C型机床继续工作,还需要______ 天可以完成作业.【例18】动物园门票大人20元,小孩10元.六一儿童节那天,儿童免票,结果与前一天相比,大人增加了60%,儿童增加了90%,共增加了2100人,但门票收入与前一天相同.六一儿童节这天共有多少人入园?【例19】(2008年武汉市外国语学校小升初数学卷)某水果批发市场存放的苹果与桃子的吨数的比是1:2,第一天售出苹果的20%,售出桃子的吨数与所剩桃子的吨数的比是1:3;,第二天售出苹果18吨,桃子12吨,这样一来,所剩苹果的吨数是所剩桃子吨数的415问原有苹果和桃子各有多少吨?(二)利用不变量统一份数72cm,求这个长【例20】有一个长方体,长和宽的比是2:1,宽与高的比是3:2.表面积为2方体的体积.【巩固】有一个长方体,长与宽的比是2:1,宽与高的比是3:2.已知这个长方体的全部棱长之和是220厘米,求这个长方体的体积.【例21】(2009年第七届“希望杯”二试六年级)某高速公路收费站对于过往车辆收费标准是:大型车30元,中型车15元,小型车10元.一天,通过该收费站的大型车和中型车数量之比是5:6,中型车与小型车之比是4:11,小型车的通行费总数比大型车多270元.(1)这天通过收费站的大型车、中型车、小型车各有多少辆?(2)这天的收费总数是多少元?【例22】6枚壹分硬币摞在一起与5枚贰分硬币摞在一起一样高,4枚壹分硬币摞在一起与3枚伍分硬币摞在一起一样高.用壹分、贰分、伍分硬币各摞成一个圆柱体,并且三个圆柱体一样高,共用了124枚硬币,问:这些硬币的币值为多少元?【例23】(2007年二中考题)某工地用3种型号的卡车运送土方.已知甲、乙、丙三种卡车载重量之比为10:7:6,速度比为6:8:9,运送土方的路程之比为15:14:14,三种车的辆数之比为10:5:7.工程开始时,乙、丙两种车全部投入运输,但甲种车只有一半投入,直到10天后,另一半甲种车才投入工作,一共干了25天完成任务.那么,甲种车完成的工作量与总工作量之比是多少?【例24】(2008年第13届华杯赛初赛)将一堆糖果全部分给甲、乙、丙三个小朋友.原计划甲、乙、丙三人所得糖果数的比为5:4:3.实际上,甲、乙、丙三人所得糖果数的比为7:6:5,其中有一位小朋友比原计划多得了15块糖果.那么这位小朋友是(填“甲”、“乙”或“丙”),他实际所得的糖果数为块.【巩固】 有一堆糖果,其中奶糖占45%,再放人16块水果糖后,奶糖就只占25%那么,这堆糖果中有奶糖多少块?【巩固】 今年儿子的年龄是父亲年龄的14,15年后,儿子的年龄是父亲年龄的511.今年儿子多少岁?【例 25】 一个周长是56厘米的大长方形,按图⑴与图⑵所示意那样,划分为四个小长方形.在图⑴中小长方形面积的比是:1:2A B =,:1:2B C =.而在图⑵中相应的比例是':'1:3A B =,':'1:3B C =.又知长方形'D 的宽减去D 的宽所得到的差与'D 的长减去D 的长所得到差之比为1:3.求大长方形的面积.D C B A ⑵D'C'B'A'【例 26】 (2008年101中学试题)北京中学生运动会男女运动员比例为19:12,组委会决定增加女子艺术体操项目,这样男女运动员比例变为20:13;后来又决定增加男子象棋项目,男女比例变为30:19,已知男子象棋项目运动员比女子艺术体操运动员多15人,则总运动员人数为多少?【巩固】袋子里红球与白球的数量之比是19:13.放入若干只红球后,红球与白球数量之比变为5:3;再放入若干只白球后,红球与白球数量之比变为13:11.已知放入的红球比白球少80只.那么原来袋子里共有只球.【巩固】一堆围棋子有黑白两种颜色,拿走15枚白棋子后,黑子与白子的个数之比为2:1;再拿走45枚黑棋子后,黑子与白子的个数比为1:5,求开始时黑棋子与白棋子各有多少枚?【例27】(2008年西城实验考题)有若干个突击队参加某工地会战,已知每个突击队人数相同,而且每个队的女队员的人数是该队的男队员的7,以后上级从第一突击队调走18了该队的一半队员,而且全是男队员,于是工地上的全体女队员的人数是剩下的全体男队员的8,问开始共有多少支突击队参加会战?17(三)利用等量关系列方程解比例【例28】某学校入学考试,参加的男生与女生人数之比是4:3.结果录取91人,其中男生与女生人数之比是8:5.未被录取的学生中,男生与女生人数之比是3:4.问报考的共有多少人?【例29】有甲、乙两块含铜率不同的合金,甲块重6千克,乙块重4千克,现在从甲、乙两块合金上各切下重量相等的一部分,将甲块上切下的部分与乙块的剩余的部分一起熔炼,再将乙块上切下的部分与甲块的剩余的部分一起熔炼,得到的两块新合金的含铜率相同,求切下的重量为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