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四照阁联

合集下载

名胜古迹对联大全

名胜古迹对联大全

名胜古迹对联大全渡船桥的:南侧联:一线桥光通越水,半帆寒影带吴歌;北侧联:春入船唇流水绿,人归渡口夕阳红。

金鳌玉蝀白练桥的对联:南向题有“银潢作峤”四字,有联曰:玉宇琼楼天上下;方壶员峤水中央。

北向题有“紫海四澜”四字,有联曰:绣彀纹开环月珥;锦澜漪皱焕霞标。

颐和园中绣漪桥的对联:螺黛一丸,银盘浮碧岫;鳞纹千叠,璧月漾金波。

一楼一水一桥,千古文章千卷画;万国万商万旅,满城春色满湖诗。

贯通八百里重湖,浩渺今看联一线;翻遍几千年历史,巍峨那见有斯桥。

小江桥,桥洞圆,圆似镜,镜照山会两县;大善塔,塔顶尖,尖如笔,笔写五湖四海。

刘瑞清贯通八百里重湖,浩渺今看联一线;翻遍几千年历史,巍峨那见有斯桥。

王自成何须吕道士飞去飞来,桥架洞庭天,此景此情宜醉矣!难得范希文论先论后,政通华夏日,斯人斯世可归欤?赵石麟古郡展雄风,金桥飞越连三楚;洞庭添1、东关王家泾村大宴桥:(南)碧水腾蛟;(北)太乙生元。

2、东关王家泾村小宴桥:(南)紫薇拱照;(北)百福并臻。

3、道墟长溇村西安桥:茶山垂架笔花生;秀水绕桥天曲见。

佛山通济桥通七堡之游行,逸客寻春,任得渡头饮马济万人之来往,曲桥跨水,艳称村尾垂虹客从何来,到此地鉴观,莫作峰青江上人惟小坐,或有时领略,正当月照波心===宁波金银渡桥易渡为桥,跨过江津通两邑建亭立祠,座居旷野对双峰===宁波鄞镇渡桥湖北咸宁白沙河上游刘家桥水秀山青,古道萦纡墨第峰回路转,小桥飞跨刘家(刘邦之弟刘交的第六十代刘伯常所建,距今有450多年的历史)浙江婺源华古镇宋代彩虹桥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古县肇清华,看云影当空,与水平分秋一色浮筏泛碧漾,闻萧声何处,有风吹到约三更淳安县浪川乡芹川古村进德廊桥世外桃源,白叟黄童咸悦豫人间福地,青山绿水任徜徉湖南怀化凤凰虹桥,原名卧虹桥又称风雨楼,始建于明洪武七年.今宵皓月,谁在回龙潭上,华灯楼船,彩影荡漾,弦歌映山映水照眼春阳,廊桥正午时分,醉客雅旅,游侠高僧,靓景如梦如诗===当代凤凰籍画家黄永玉撰,其弟黄永前书凤凰重镇仰前贤屏南县长桥镇长桥村万安桥(又称长桥、龙江公济桥)楹联13副:虹桥垂两岸剑水隔中流佛光普照千家庆慈德遥开万户村地接东南通两邑桥横上下卧双虹桥拱双溪千秋渡烟迷四境万家春旧迹长留双镜水乘凉好憩万安桥千秋镜水游鱼甚万古虹桥德主广生,佐以寒暑灾祥之均调,而厥生不害功能造化,登诸仁寿之善地,而其化弥光浚县碧霞宫子孙殿松风水月,领物外之声容,渐忘世味仙露明珠,视壶中之色象,顿洗尘心浚县碧霞宫东客厅庙貌维新,表神功之滋大法坛永护,翊圣德以弥尊浚县碧霞宫四帅殿宣煦育之慈祥,功存保赤赞生灵之赫濯,威镇锄奸浚县碧霞宫四帅殿承坤顺于西,扶起极乐世界秉乾行于北,永护清净法门浚县碧霞宫四帅殿位列震方,偕巽风以宜施正教班居东面,秉乾秉坤,开天下群生化育床公床母,伺人间宜尔子孙浚县碧霞宫老母殿德主好生,尽斯人谁非孙子功存怀保,普天下莫不尊亲浚县碧霞宫妥圣坊本天地之大德以成能,生生不息运阴阳之枢机而育物,日日常新浚县碧霞宫眼光殿瘟岂妄加于人,惟作孽湿地造新城,一颗明珠辉辽北,家园开画境,十分春色赛江南。

描写钱塘湖的作文

描写钱塘湖的作文

描写钱塘湖的作文钱塘湖是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国东南部交通枢纽。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描写钱塘湖的作文,欢迎大家的阅读。

描写钱塘湖的作文篇1现在,已经是春天了,我出来感受感受春天的气息。

走着走着,不知不觉走到了孤山,山上有个孤山寺,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咦?那是什么声音?定眼望去,原来是黄莺在叫。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争先恐后地,那场面好不热闹啊!那是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这种景象给人们带来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让我很是兴奋。

继续向前走,繁多而色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乱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小草啊!慢慢地长吧。

等你长高了,你就要把你的生机与顽强展现给人们。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看那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有山,有水,有鸟儿,有花,有草,让我怎么游览都游览不够,尤其是那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描写钱塘湖的作文篇2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诗是长庆三或四年春(823-824)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

提起西湖,人们就会联想到苏轼诗中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读了白居易这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宜笑的西施的面影,更加感到东坡这比喻的确切。

乐天在杭州时,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

这诗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

“孤山寺北贾亭西”。

孤山在后湖与外湖之间,峰峦耸立,上有孤山寺,是湖中登览胜地,也是全湖一个特出的标志。

贾亭在当时也是西湖名胜。

有了第一句的叙述,这第二句的“水面”,自然指的是西湖湖面了。

秋冬水落,春水新涨,在水色天光的混茫中,太空里舒卷起重重叠叠的白云,和湖面上荡漾的波澜连成了一片,故曰“云脚低”。

杭州湖心亭对联

杭州湖心亭对联

杭州湖心亭对联
杭州湖心亭对联:
中央宛在
一半勾留
波涌湖光远
山催水色深
酌酒花应醉
弹琴鹤与听
春水绿浮珠一颗
夕阳红湿地三弓
到处溪山如旧识
此间风物属诗人
九面烟鬟杨柳外
四围山色雨晴中
四围轩窗宜小坐
一湖风月此平分
新水湖影双槛碧
旧山光映四围青
一片山光浮水国
十分明月到湖心
四季笙歌尚有穷民悲夜月
六桥花柳浑无隙地种桑麻
台榭漫芳塘柳浪莲房曲曲层层皆入画
烟霞笼别墅莺歌蛙鼓晴晴雨雨总宜人
亭立湖心俨西子载扁舟雅称雨奇晴好
度开水面恍东坡游赤壁偏宜月白风清
一碧浸孤亭看参差烟柳楼台绕岸几人沽酒去
明漪比西子有多少青红儿女停桡都学捧心来
双峰云起古寺钟声试把酒临流恰对着曲院风荷六桥烟柳三面山不一亭水绕倘倚栏凭吊犹想见旧时帝子何处人家。

与“孤山”有关的古诗

与“孤山”有关的古诗

与“孤山”有关的古诗:
1.《南乡子·风月似孤山》风月似孤山。

千树斜横
水一环。

天与清香心独领,怡颜。

冰雪中间屋数间。

庭户隔尘寰。

自有云封底用关。

却笑桃源深处隐,跻攀。

引得渔翁见不难。

2.《孤山》宋杨蟠袅袅云中路,沧浪四面开。


人吟不得,唤作小蓬莱。

3.《孤山》宋薛师石不到西湖今几时,十年双鬓
欲如丝。

难寻和靖题诗处,空见梅花成老枝。

4.《孤山》宋史弥宁孤山数幅古名画,著在暗香
疏影边。

不是逋仟有梅癖,梅花清韵似逋仟。

5.《孤山》宋张嵲日薄城烟湖面红,胜游常恨隔
崇墉。

不知纵櫂绝湖去,却听孤山打暮钟。

西泠印社调查研究报告

西泠印社调查研究报告

. . . .西泠印社调研报告摘要西泠印社是我的研究金石篆刻的学术团体,但其所在之处却是一座很有个性的园林。

西泠印社所在地形高低起伏,建筑与林木分布在山上山下。

本次综合实习,在西冷印社学习颇多。

本论文通过老师讲解,查询资料,主要对西泠印社的人文历史,空间布局,构景要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以文字,照片加分析图进行表达。

关键词:西冷印社人文历史空间布局构景要素一、西泠印社概况①西泠印社顺着孤山原有的地势而建,是优秀的山体庭院。

巧妙地在高低起伏的各个空间层次上布置建筑、植物、山石、水体等园林构景元素。

②运用了拟对称与轴线偏移的手法。

布局轻松,灵活,优秀的山水园林。

③采用少有的金石文化为主题。

包含多处明清古建筑遗址,园林精雅,景致幽绝,人文景观荟萃,摩崖题刻随处可见,“湖山最佳处”之誉。

图1西泠0印社平面图图2印社实景照图3山地园林图4轴线偏移图5金石篆刻1、区位分析西泠印社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景区西湖区孤山路3l号,东经120度8分,北纬30度15分,东邻孤山,南至白堤,北邻后孤山路,西近西泠桥。

西泠印社依山就势地展开景观序列,组成山下、山中、山顶以及后山四大景区,总占地面积7088.86平方米,建筑面积1749.77平方米。

图6位分析图2.历史沿革先秦时期:金石之风兴起金石之风最早可追朔到先秦时期的碑文,之后魏晋时期又出现帖文。

到唐宋时期,金石学已成为时尚潮流,相继出现欧阳修、吕大临、赵明诚等杰出金石学家。

1904年:金石鼎盛期在杭州的篆刻家王福庵、丁辅之、叶为铭、吴石潜等人结社于孤山南麓西泠桥畔,取名“西泠印社”。

当时清朝杭州府与钱塘县均以官府批文登记备案。

1933年:建设完成印社的园林建设全部完毕,社内环境幽雅,风景秀丽,楼台亭阁建筑精美,摩崖石刻星罗棋布,成为西湖园林的精华之处。

1983年:省级重点杭州市政府拨款资金15万元,请著名古建筑专家对印社景点全面修整,并立省级重点文保单位石牌.2006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石篆刻(西泠印社)"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5个高质量对联,对仗有一套,千年后让人竖起大拇指

5个高质量对联,对仗有一套,千年后让人竖起大拇指

5个高质量对联,对仗有一套,千年后让人竖起大拇指对联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历史上流传着大量好对联,值得后人细细品读。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喜欢对联的读书人。

记得关注一下我,和我一起来欣赏5个高质量对联,对仗有一套,千年后让人竖起大拇指。

第1副对联:借问行路人,四面云山谁作主;坐观垂钓者,五湖烟水独忘机。

这个对联是清代康熙年间才子赵执信所写。

赵执信是清代文坛盟主王士祯的甥婿,著有《谈龙录》等作品,水平相当厉害。

上面这对联是赵执信挂在自家的对联,用词相当典雅,同时又表达了自己的情怀操守。

整个读下来很有文采,非常厉害。

很明显,这个对联采取了集句的方式。

借问行路人,出自南北朝诗人曹景宗《光华殿侍宴赋竞病韵诗》:“借问行路人,何如霍去病?”四面云山谁作主,出自唐代诗人朱湾《寻隐者韦九山人于东溪草堂》:“四面云山谁作主,数家烟火自为邻。

”坐观垂钓者,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五湖烟水独忘机,出自唐代诗人温庭筠《利州南渡》:“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这个对联具有一种隐者之意,写景与抒情巧妙结合,虽然是借用古人名句,而能够自出机杼,形成了自己的意境,实在难能可贵。

第2副对联:池内荷花,和尚采来何处戴;寺中柿子,士人拿去自家尝。

这是一个谐音妙音。

上联“荷”、“和”与“何”谐音,相当有难度。

而下联同样有三字谐音,分别是“寺”、“士”与“柿”。

能够对出这样的下联,委实不容易。

另外,我还看到另一个版本的上联,乃是“河里荷花,和尚摘去何人戴。

”这个上联用了4个谐音字,谁能够对出下联呢?请高手赐教哦。

第3副对联:鸟识元机,衔得春来花上弄;鱼穿地脉,挹将月向水边吞。

这个对联的作者是南宋大儒朱熹。

朱熹这个人,有的人很崇拜,有的人很非议。

但不管怎么说,朱熹的思想影响深远,乃是古人心目中的重量级人物。

朱熹不以文学而出名,但他写对联也颇有水平。

就像朱熹不以写诗闻名,但他那首《春日》竟可流传千古。

北京陶然亭名胜古迹对联

北京陶然亭名胜古迹对联

北京陶然亭名胜古迹对联北京名胜古迹寺庙对联,都是陶然亭的一共20副,希望大家喜欢。

破除相思鹅儿酒 (钱?笺?)——北京陶然亭(5)妆点新闻燕子钱窗前绿树分禅榻——北京陶然亭(1)城外青山到酒杯万荷倒影月痕绿——北京陶然亭(2)一雨洗秋山骨青其他下联云里帝城双凤阙北京陶然亭(3)雨中春树万人家凭高喜见诸天日——北京陶然亭(4)(登高喜见诸天月?)入座微闻百合香喜得故园桑落酒——北京陶然亭(6)陶然共醉菊花杯载酒重来问旧游几辈青云几辈黄土——北京陶然亭(7)拈花一笑看今日满城风雨满城江湖客醉共陶然四面凉风吹酒醒——蔡锦泉题北京陶然亭人生行乐尔百年几日得身闲穿狄小车疑泛艇——曹学闵题北京陶然亭山林高阁当登山果然城市有山林除即故乡无此好——江峰青题北京陶然亭难得酒杯浇块垒酿成危局待谁支果然城市有山林除却故乡无此好——江峰青题北京陶然亭(此联看似随意写来但却是匠心独运,诚属更多>>难得酒杯浇块磊酿成危局待谁支爽气抱城来拄笏看山宜此地——卢禅普题北京陶然亭绿阴生昼静凭栏觅句几闲人爽气抱城来拄笏香山宜此地——卢禅普题北京陶然亭绿荫生昼静凭栏觅句几闲人五明招得薰风爽——乾隆题北京北海延南薰亭七宝修成璧月清菱花晓映雕栏日——乾隆题北京颐和园万寿山谐趣园引镜亭莲叶香含玉沼波积素坠枝全作雨——乾隆题北京中南海流杯亭悬流落涧半成冰云移溪树侵书幌——清·爱新觉罗·玄烨题北京颐和园谐趣园饮绿亭(谐趣园系北京更多>>风送岩泉润墨池似闻陶令开三径——清·林则徐题北京陶然亭来与弥陀共一龛烟笼古寺无人到——清·翁方纲题北京陶然亭树倚深堂有月来长戈满地一亭独幽客子河梁携手去——阮崇德题北京陶然亭把酒问天陶然共醉西山秋色上衣来。

著名景点楹联

著名景点楹联

著名景点楹联
著名景点楹联举例如下:
武汉黄鹤楼联: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二水汇百川支派,古今无尽大江流。

滕王阁联:隔岸眺仙踪,问楼头黄鹤;天际白云,可被大江留住。

绕栏寻胜迹,看树外烟波,洲边芳草,都凭杰阁收来。

苏州拙政园联: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题济南大明湖: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泰山岱庙联:揽月居然凌上界;揌云便要洒齐州。

黄山玉屏楼联:远山收入画,回首白云低;离阁逼云霄,举头红日近。

趵突泉联:画阁镜中看,幻作神仙福地;飞泉云外听,写成山水清音。

成都武侯祠联: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泰山南天门: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南岳衡山南天门对联:门可通天,仰观碧落星辰近;路承绝顶,俯瞰翠微峦屿低。

滁州醉翁亭: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此外,还有“辽海吞边月,长城锁乱山”等著名景点对联。

如果想要获取更多景点的对联内容,建议查阅旅游网站或咨询当地旅行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8杭州西湖文化景观 · 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159◆◆◆西湖亭阁孤山四照阁创建于北宋初年,后倾圮。

西泠印社同人重新
建造,于民国三年(1914年)落成,有一副楹联道:
面面有情,环水抱山山抱水;
心心相印,因人传地地传人。

上款题:“甲寅夏日游西泠印社四照阁,因缀小语补隙。


下款署:“墨君女史叶翰仙撰,织云女史孙锦书。


北宋诗人郑獬《登四照阁》诗云:“湖山天下之绝境,群
山绕湖千百重。

碧笋四插明镜绿,此阁正落明镜中。

当轩不
置窗与槛,湖山山翠还相通。

”西泠印社同人汪承启作《四照
阁记》,说明印社重建四照阁仍然保持它原先的特点,不设窗
门,因而“天景呈露:左眺平湖之秋月;右挹曲院之风荷。


峰夏云,排闼送青;两湖春涨,拍岸澄碧”。

上述楹联之出句,
即赞四照阁地理环境绝佳,西湖环抱孤山,绕湖群山又环抱西
湖,湖光山色在四照阁各方“澄碧”、“送青”,显得面面有情。

下联独出心杼,“心心相印”本佛家语,意思说“彼此契合,心
意相投”,在此喻印社同仁同心同德,使印社传名,又印社育
人,印以胜地而传,胜地又以印社闻名。

这里的“印”字,一语
双关,既指心心印照,又暗喻印社、印人之印。

从字面看,出句
和对语中,又都包含着叠字和上下辘轳相衔的特色,宛若缀玉
联珠,晶莹压目。

此联为女史所撰,女史所书,尤称佳话。

现四照阁在西泠印社山顶,明窗四照,遥对外湖三岛。

阁中悬“四照
阁”匾额,为西泠印社顾问、著名书画家谢稚柳所题。

孤山四照阁联Xihu Tingge ◆◆◆
四照阁 胡展 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