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书法上教案全(西泠印社)
西冷印社出版社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实验)教案完整版

第一课摹帖与临帖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写好毛笔字的意义和正确的学习方法。
2、掌握不同方位的占格及写法。
3、培养学生初步的书法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写法技巧、占格,并将它们写美观。
教学过程一、师讲解示范我国教育学家、文字学家、诗人郭沫若早就在1962年指出:“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
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
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断专行,是容易误事的。
”大书法家沈尹默说:“练字不但对身体有好处,而且可以养成善于观察、考虑、处理事务的敏锐和宁静的头脑。
”他们两位都是当代著名书法家,他们的话,是一生学字的经验总结,很有道理。
练一手潇洒漂亮的字,塑一张高素质第二脸孔;练一手潇洒漂亮的字,增一份赢得成功的自信。
你想用潇洒漂亮的字,来装点你美好的人生吗?那就赶快行动起来,坚持不懈,刻苦努力,“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相信你一定会取得成功的!二、根据教学经验,采用以下学习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1、临帖和摹帖临帖和摹帖是学习书法的必经之路,要坚定不移。
(1)摹帖是临摹的初级阶段,摹帖,就是把薄纸蒙在帖上,直接描画,如同描红,多摹几遍,有利于把握字形结构。
它有四种基本方法:一种是“仿影”,就是用透明的纸蒙在范本上,按照透现出来的字迹去摹写。
一次摹不象,再用纸蒙在字帖上摹它十次八次,直到对点画有所领悟为止。
一种是“描红”,就是将刷印出来的红字,用笔墨填满,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初学毛笔字的小学生。
一种是“单钩”,就是用透明的纸蒙在范本上,用笔勾出笔画的中锋行笔路线。
一种是“双钩”,就是用透明的纸蒙在范本上,用笔把字的外形轮廓勾勒出来。
线条必须勾在笔画边缘上。
(2)临帖就是看着字帖,照着去写,是临摹的高级阶段。
它有三种基本方法:一种是“对临格”,就是依据印有某种格子的字帖,在印有同样格子的纸上对照临写。
西泠印社 版四年级书法上册《第6课 左右对称》教学设计

左右对称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分辨出左右对称的字,掌握左右对称字的书写特点。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解、观看微课,尝试练习、小组讨论等方法,逐步学会书写“东、未、来、水”四个例字。
3.学会运用左右对称字的结构规律。
4.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力求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
教学重点:掌握左右对称字的书写特点,学会书写“东、未、来、水”四个例字。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运用左右对称字的结构规律。
教学准备:教师:1.笔、墨、纸、砚、毛毡2.视频展台、微课、PPT、板书条学生:.笔、墨、纸、砚、毛毡教学过程:一、课前活动1.师:孩子们,习字之前,让我们先活动活动筋骨,调整好状态,好吗?那就一起做做《写字操》吧!2.播放《写字操》视频,学生跟做。
(谢谢同学们!谢谢同学们送给老师最灿烂的笑容。
让我们带着这份好心情开始上课吧!)二、激趣导入1.双钩填写。
①出示P13“我来动笔”“夫、天、大”三字。
②师:我们先来做一组双钩练习。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13,拿出黑水笔,双钩下方“夫、天、大”这三个字中的空白笔画,钩完后想一想:你双钩的这些笔画都有什么特点?③生猜测(引导从笔画名称、笔画形态、笔画位置谈)④师小结:这些笔画都是撇和捺,都是撇细捺粗,撇捺的交叉点都在字的中上部分。
而且这些字都有一个共同的字形特点,叫——左右对称。
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三、认识新知1.质疑提问: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2.观察思考:是啊!什么样的字形特点叫“左右对称”?除了这些字,还有哪些字也是“左右对称”?出示自学提示:观察课文P13的“东”字,联系我们刚刚双钩过的“夫、天、大”三字,想一想:左右对称的字有什么字形特点呢?2.交流(相机点拨,贴板书条:撇捺舒展、中上交叉、左右呼应)3.师小结:独体字中,以中线为对称轴,左右两边互为对称的字,我们称它为左右对称的字形。
像“东”这样中间有竖或竖钩、左右有撇捺的,写的时候要注意撇捺舒展。
“夫、天、大”这三字的撇捺也一样要舒展。
四年级书法第六课 左右对称教学设计西泠印社

第六课左右对称
[教学目标]
1、掌握要使字左右对称的写字规律。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品质,规范书写的习惯及浓厚的写字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写字左右对称的要点和细节。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展示上节课同学们写得好的作业。
评论:好在哪里?(整齐平正)
2、出示小黑板: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字是否达到要求了?哪个好些?为什么?不太好看的字毛病在哪?
3、指名发言并归纳板书:左右对称一个字写得美观、端正,不仅要将笔画写得整齐平正,分配要匀称,而且笔画得左右对称。
二、指导书写。
1、学生看书。
2、理解“对称”。
3、师范例:“东”
〈1〉要点:字形较长,书写时横宜断,竖宜长,撇收捺放,左右对称。
〈2〉老师写:东
〈3〉学生试写。
4、讨论如何写好“东、未、来、水、木”这样的字。
5、讨论发言归纳:“未”横的间距均匀;示范:主“来”内外笔画间隔均匀;示范:回“水”左右笔画相称;示范:京“木”撇捺相称,下部笔画间隔均匀。
示范:奋
三、课堂练习:用铅笔或钢笔先双钩“夫”、“天”、“大”再填写所缺笔画。
1、同桌交流。
2、师指正存在的问题。
四、布置作业:
用铅笔或钢笔单钩摹写“水”,比较不同书法家是如何让字斜中求正的。
西泠印社 版四年级书法上册《第7课 单人旁与双人旁》教学设计

7、单人旁的写法和运用一、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单立人书写要领。
2.了解带有这个偏旁的一般书写规律。
3.写好例字“化、住”,要求写得正确、端正,结构比例恰当。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规范的书写“单立人”旁的左右结构的字。
教学难点是指导学生观察,并能领悟其特点和规律。
三、教学策略:激发兴趣,引导观察;示范讲解,反复练习;多元评价,体验成功;书法故事,审美熏陶。
四、教学方式:情景教学、微课、播放课件《米芾练捺的故事》。
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巡视用具摆放位置。
二、谜语导入,激发兴趣过渡:同学们,书法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书法天地,再次感受书法的魅力。
1、谜语引入:老师带来了一则谜语,看谁猜得又准又快:“有个汉字真奇妙,大家都很熟悉它;单个出现叫撇捺,成为部首称撇竖。
请你猜猜它是哪个偏旁呀?”学生回答谜底:“是人,是单人旁”。
2、汉字源流,感受魅力师:汉字“人”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字形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课件出示甲骨文(图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解说词:甲骨文的“人”,描绘的是一个人的侧影,他朝左站立,双手下垂,身子前倾。
这是金文、小篆的“人”、后来才逐渐变成一撇一捺,到了隶书就形成了现在“人”字的样子。
之后出现了行书。
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到现在的楷书,笔画越来越规范,字形越来越简单,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的聪明智慧。
后来又把“人”作为偏旁,与其它部件合在一起,组成了许多新字。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单人旁的写法和运用。
和老师一起写写课题。
(板书:7、单人旁)三、新知学习,掌握要领(一)学写单人旁1、读贴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5页,仔细观察单人旁的写法,想想怎样书写更漂亮。
生:单人旁先写撇,再写竖。
短撇长竖。
师:你真会读贴,单人旁的第一笔是短撇,第二笔是垂露竖,垂露竖从短撇的中部起笔,写得挺直有力。
四年级上册书法第九课:提土旁和石字旁教学设计 西泠印社

第九课:提土旁和石字旁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提土旁和石字旁这两个偏旁的书写要领;2.了解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的一般书写规律,并能在书写过程中尝试应用。
3.通过书写“坊、增、地、砌”等范字,写得正确、端正,比例恰当。
培养写字的兴趣与欣赏字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掌握两种偏旁的结构特点及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按照提土旁,石字旁的书写方法及与组合部件的搭配关系,写好例字。
教学准备:黑板、笔、练习纸、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课前:[1].写字常规[2].练字小窍门:看、想、写。
[3].出示课题一、学习石字旁和提土旁的写法(一)石字旁临写指导1.导入。
2.老师板书规范的王字旁写法,学生跟着老师用手临空和默临一次。
3.学生仔细写2个田字格,每个田字格写1个。
老师指导,强调书写姿势。
4.请同学之间互相评价,老师挑选两位学生习作,请学生评价,老师再作点评。
(二)范字临写指导1.多媒体分别出示四个汉字,每字书写两个。
(碱、砌、垢、碑)2.引导学生观察并得出石字旁汉字的结构特点。
3.老师多媒体书写指导“碑、砌”的书写,并强调要领。
4.师生评价。
(三)提土旁临写指导1.过渡:2.老师演示提土旁并讲解提土旁的写法。
学生跟着老师用手临空和默临一次。
3.学生仔细写老师指导,强调书写姿势。
4.请同学之间互相评价,老师挑选两位学生习作,请学生评价,老师再作点评。
(四)范字临写指导1.多媒体分别出示四个汉字,每字书写两个。
(地、塔、增、坊)2.引导学生观察并得出提土旁汉字的结构特点。
3.老师多媒体书写指导“地、坊”的书写,并强调要领。
地:左窄右宽。
竖画布白均匀,右部横折钩的起笔穿插到提土旁横的下面,折钩的横向右上斜且不宜太长,折内斜,也不宜太长;最后一笔竖弯钩的竖不宜长,弯钩要舒展。
4.师生评价(抽两三位同学习作,多媒体出示,学生评价,老师适时点拨)。
5.写好后,请与范字做比较,看看哪个字写得最满意,哪个写得不够好的请改正。
请你把最好的一个圈出来,和你同桌比一比,谁的更好。
西泠印社 版四年级书法上册《第4课 突出主笔》教学设计

第4课突出主笔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主笔与重心的关系,学会运用使字突出主笔的方法。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解、观察范字视屏、尝试练习等方法,逐步学会书写“中、下、手、寸”四个字。
3.书写时注意突出主笔。
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力求把字写的规范、端正、整洁。
幻灯片3教学分析1、教材教材编写分析《突出主笔》是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四课。
本课板块包括“要领图解、我来动笔、练一练、单钩比对”四部分,要求学生理解主笔与重心的关系,掌握使字突出主笔的方法,书写时注意突出主笔。
2、重点难点分析重点:使学生理解主笔与重心的的关系,书写时注意突出主笔。
难点:学会运用使字突出主笔的方法。
幻灯片4教具准备笔、墨、纸、砚、垫毡、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幻灯片5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用幻灯出示“半”,请学生说一说,这个字中最突出的笔画是什么?2.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半”字最突出的笔画是竖画,竖画是这个字的主笔。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独体字突出主笔的方法。
3.板书本课课题《突出主笔》4板书主笔的含义支撑整个字重心的一个或两个笔画。
幻灯片6二、学习新知1.学习突出主笔的方法。
(1)用幻灯出示“中”字,请学生观察、思考:这个字的主笔是什么?是怎么突出的?(2)教师总结:独体字往往笔画比较少,靠主要的一个或两个笔画来支撑整个字的重心,书写时必须突出主笔。
主笔写得端正粗壮,好像房屋的“柱”子,用来平衡重心。
“中”字的主笔是竖画,他是通过将竖画写得粗壮来突出的。
(3)教师示范书写“中”字,边写边解说改字的书写要点:“中”字上大下小,“口”呈扁状。
竖画居中,支撑全字。
幻灯片7(4)请学生尝试书写“中”字三遍,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自荐或教师选择一至三份学生作业,进行师生互动评价,重点引导学生对主笔是否突出进行评价,以加强认识。
2.双沟填写。
(1)教师出示“不、平、于”三字,请学生用钢笔或铅笔先双钩在填写图中空白笔画,并说说双钩的笔画各有什么特点。
四年级上册书法教案-9.提土旁与石字旁|西冷印社版

九提土旁与石字旁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初步掌握三点水的书写要领;通过试写,逐步写好提土旁和石字旁。
2 通过自主观察和讨论,了解带有提土旁和石字旁的字的一般书写规律。
3 能用正确的书写姿势,写好“地、塔、砌、碑”。
教学重难点:掌握提土旁与石字旁的书写要领。
观察、领悟含有提土旁和石字旁的字的结构特点和规律。
一、激趣导入1、猜字小游戏:书法是展示文字美的艺术,泼墨造物,笔下生花,今天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写字,分享美!瞧,老师带来一个朋友,大家来猜一猜,它是什么字?(生猜)(你很有观察力,你的小脑筋转的真快)是啊,这就是土字,从远古至今土字从甲骨文到金文到小篆隶书、楷书、行书,发生了这样的演变。
瞧这一橫代表土地,竖代表万物的生长,横竖间带给我们欣欣然的活力。
这是石字,它也经历了这样一个神奇的演变过程。
山崖下的原石,瞧它多么的形象。
2、今天我们的学习就和这两个字有关,土字变成偏旁叫做提土旁。
石字变成偏旁叫石字旁。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九课。
齐读课题。
生:提土旁与石字旁。
二、师:我们来看一看今天的学习目标吧。
(指名一生读,课件点红)1 认识提土旁和石字旁2 写好提土旁和石字旁3 书写含有提土旁和石字旁的字三、师:明确了学习目标,我们先来学习这两个偏旁吧!1学习提土旁:请大家仔细观察,如何把提土旁写正确写美观?1)看一看:宽窄(师引导:作为偏旁,我们看下提土旁的宽窄——提土旁整体较窄)那是不是注意了宽窄就可以把提土旁写好了呢?2)比一比:位置角度师引导:比一比,这两个字是否美观,你发现了什么?(提画偏左,角度较斜)2 学习石字旁:请大家仔细观察,如何把石字旁写正确美观?1)看一看:宽窄(作为偏旁,石字旁较窄)2)拼一拼:观察口部师引导:你会选哪个口部,为什么?看一看,你会把它拼在哪里?(口部偏左,上宽下窄)是的,因为它会让整个字更加平稳。
3刚才我们用看一看、比一比、拼一拼的方法学习了提土旁和石字旁的书写要领,下面请同学们举起小手书空,以掌代笔,和老师一起来写一写。
西泠印社出版社四年级上册第十五课《日字旁与目字旁》教案

教案:西泠印社出版社四年级上册第十五课《日字旁与目字旁》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日”字旁和“目”字旁的写法,并能正确书写。
2. 培养学生观察汉字结构的能力,提高书写水平。
3. 使学生了解“日”字旁和“目”字旁在组字中的应用,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二、教学内容1. “日”字旁和“目”字旁的写法。
2. “日”字旁和“目”字旁在组字中的应用。
3. 相关例字的临摹与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日”字旁和“目”字旁的写法,并能正确书写。
2. 教学难点:观察汉字结构,提高书写水平。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偏旁部首,为新课做好铺垫。
2. 讲解新课:(1)讲解“日”字旁的写法,让学生观察例字,了解“日”字旁在字中的位置和比例。
(2)讲解“目”字旁的写法,让学生观察例字,了解“目”字旁在字中的位置和比例。
(3)对比“日”字旁和“目”字旁的异同,引导学生发现两者在形状和笔画上的区别。
3. 示范与练习:(1)教师示范“日”字旁和“目”字旁的写法,学生跟随示范进行书写。
(2)学生自主练习书写“日”字旁和“目”字旁,教师巡回指导。
4. 组字练习:(1)教师展示含有“日”字旁和“目”字旁的例字,引导学生观察组字规律。
(2)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组字,教师点评并指导。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书写规范和观察汉字结构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书写“日”字旁和“目”字旁的例字。
2. 组字练习,要求至少写出5个含有“日”字旁和“目”字旁的汉字。
3. 预习下一课内容。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书写过程中的错误,及时纠正,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3. 课后要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为下一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中的示范与练习环节详细补充和说明:在教学过程中的示范与练习环节,教师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示范的重要性示范是书法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到汉字的结构、笔画的书写顺序和书写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摹帖与临帖[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写好毛笔字的意义和正确的学习方法。
2、掌握不同方位的占格及写法。
3、培养学生初步的书法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写法技巧、占格,并将它们写美观。
[教学过程]一、师讲解示范我国教育学家、文字学家、诗人郭沫若早就在1962年指出:“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
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
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断专行,是容易误事的。
”大书法家沈尹默说:“练字不但对身体有好处,而且可以养成善于观察、考虑、处理事务的敏锐和宁静的头脑。
”他们两位都是当代著名书法家,他们的话,是一生学字的经验总结,很有道理。
练一手潇洒漂亮的字,塑一张高素质第二脸孔;练一手潇洒漂亮的字,增一份赢得成功的自信。
你想用潇洒漂亮的字,来装点你美好的人生吗?那就赶快行动起来,坚持不懈,刻苦努力,“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相信你一定会取得成功的!二、根据教学经验,采用以下学习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1、临帖和摹帖临帖和摹帖是学习书法的必经之路,要坚定不移。
(1)摹帖是临摹的初级阶段,摹帖,就是把薄纸蒙在帖上,直接描画,如同描红,多摹几遍,有利于把握字形结构。
它有四种基本方法:一种是“仿影”,就是用透明的纸蒙在范本上,按照透现出来的字迹去摹写。
一次摹不象,再用纸蒙在字帖上摹它十次八次,直到对点画有所领悟为止。
一种是“描红”,就是将刷印出来的红字,用笔墨填满,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初学毛笔字的小学生。
一种是“单钩”,就是用透明的纸蒙在范本上,用笔勾出笔画的中锋行笔路线。
一种是“双钩”,就是用透明的纸蒙在范本上,用笔把字的外形轮廓勾勒出来。
线条必须勾在笔画边缘上。
(2)临帖就是看着字帖,照着去写,是临摹的高级阶段。
它有三种基本方法:一种是“对临格”,就是依据印有某种格子的字帖,在印有同样格子的纸上对照临写。
一种是“去临格”,就是不用格子,对着字帖直接临写,比对格临要难。
去格临写时,先仔细看清楚字的结构和笔画特点,再整个字临写,不要看一笔写一笔。
一种是“背临”,就是不对照字帖,全凭记忆书写。
经常背临可以增强记忆力,加深对字帖的理解,使字帖上的字烂熟于心。
2、临帖的要求临帖要做到三要:一要眼到手到心到;二要少而精;三要不断比较。
眼到手到心到,是指临帖时思想高度集中,全神贯注,不仅用眼睛看,用手认真写,而且要开动脑筋,思考怎样临才能临得象。
少而精,是指每天规定五到十来个字,反复写,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尽量消化它,最好能掌握它;如果字一下子临得很多,往往会象抄书一样,印象不深。
不断比较,是指临了一遍后,把自己临的字同帖上的字进行比较,看那一笔写得好,那一笔写得不好。
字形结构是否摆稳,到底象不象;要找出差距看出缺点,从而加以改进。
临一遍,比较一遍,改进一遍;不断临,不断比较,不断改进,就会越写越象,越写越好了。
3、连续不断,持之以恒任何事情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练字也一样,写得太少,没有掌握,当然谈不上进步,而生硬机械地多写,疲倦了,效果也不好。
根据经验,楷书练字临帖,每天差不多要写二百多字,必须一次性连续不断写完。
这才能达到一定的量才有一定效果,较佳的量才能达到较佳的效果。
这也是锻炼毅力的好办法。
学习时要象蚯蚓钻进泥土里似的,一头钻进字帖里,专心致志。
每天抽一定时间临摹帖,滴水穿石,日久见功夫,辛勤耕耘,一定会有收获。
三、生模仿练习第二课独体字的结构[教学目标]1、了解独体字的不同结构特点及一般书写要求;2、掌握例字的结构特点及书写方法;3、进一步体会汉字结构造型的艺术美感,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例字间架结构的分析和书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1、师问:什么是独体字?(板书:独体字);师小结:独体字即单部位的字。
2、出示汉字(投影)——三、入、又、八、之、山、生师问:哪些是独体字?并说出它和合体字的区别;师小结:独体字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它不和其他结构单位发生搭配关系。
独体字笔画之间组合方式一般有相离、相接、相交三种。
二、分析例字师:独体字有不同的结构特点,他们的书写要求也不一样。
下面我们作具体分析。
1、出示投影——“三”、“入”、“又”字师析:“三”字三横相离;“入”字撇捺相接;“又”字横撇与捺相交。
生练:按要求作独体字结构练习。
(注意字的组合方式)同时请个别学生上黑板练习。
师纠正示范并小结:字型长的要注意横画拉开,写出宽度;字型短的则注意稍稍拉长。
2、出示投影——“事”字师析:“事”字横画较多,可适当写细些,竖钩中心可落在中竖线上。
生练:按要求作横画较多字练习。
(注意横画间的距离)同时请学生上黑板练习。
师纠正示范并小结:笔画多的字略细,笔画少的字略粗些。
3、出示投影——“八”、“之”、“山”、“生”字师析:“八”字撇长捺短;“之”字上密下疏;“山”字中竖最长,上下参差;“生”字三横左右参差,上短下长。
生练:按要求作笔画有长有短、有密有疏练习。
(注意欹中求稳,正中求动)同时请学生上黑板练习。
师纠正示范并小结:要注意字的重心平稳,平正的字要注意稳中求动感。
三、学生练习。
学生书写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独体字的一般结构特点和书写方法,以后碰到独体字,我们都可以充分分析其结构特点,然后按独体字的一般书写规律去写,就一定能写出漂亮的独体字来。
五、布置作业用铅笔或钢笔单钩摹写“年”,比较不同书法家是如何巧妙地处理笔画之间关系的。
第三课重心平稳[教学目标]1、掌握汉字书写中“重心平稳”这一规律,书写中注意写字“平稳”的要点和细节。
2、在练习中既体会这一规律又能兼顾整体。
3、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及对书法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书法的热爱。
[教学重点与难点] 写字“平稳”的要点和细节。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什么书写规律?怎样才能使汉字的比例适当呢?二、新课学习。
过渡:汉字不仅要各部分比例适当,还要做到重心平稳才美观。
(揭示课题,齐读)1、对比写两个“入”字,重心稳:“入”,反之“入”让学生感悟。
2、认读本课例字,慢读一遍,初步感知字形。
3、以“甫”字教学为例:〈1〉自己阅读领悟要求,对照例字体会后说说。
〈2〉指名写一个“甫”下面同时练习一个。
〈3〉点评学生板演,同桌依此互查互评。
4、用铅笔或钢笔先双钩“自”、“血”、“半”再填写所缺笔画。
5、以下的字“聿”、“重”、“而”、“丑”。
“聿”字竖画粗长重心稳;“重”字横画多间距匀称;“而”字横长竖短字宽扁;“丑”字中横舒展竖粗短。
可一齐指名书写,如一人写两个字,集中点评,全班每字各练写两个。
6、每个例字的最后一个字临摹一起进行,要求尽量不看要求,心领神会,熟练掌握“重心平稳”这一规律。
7、“重心平稳”练习。
〈1〉字居格中。
〈2〉字间距匀称(包括标点)。
〈3〉每个字的结构要注意。
〈4〉书写练习,教师辅导。
三、课堂书写展评。
1、同桌互评,将结构最好、整体最美的汉字记号,如“甫”互相比一比,谁写得好。
2、四人小组展评。
3、交流感受。
四、布置作业1、继续进行“重心平稳”练习。
2、找一些名言进行课外练习。
3、用铅笔或钢笔单钩摹写“而”,比较不同书法家是如何让笔画参差匀距的。
第四课突出主笔[教学目标]1、掌握在写字时,应使各结构“突出主笔”的写字规律。
2、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养成他们良好的观察事物的心理品质。
3、培养学生对书法的热爱,提高他们对书法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写字主笔突出的要点和细节。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以小故事导入新课。
问:如果一个人头大身子小或头小身子大,他走在大街上,你是不是第一眼就看到他?(想笑)为什么想笑呢?(突出主笔,也就是突出重点)2、小结:我们写字也是一样的道理。
如果一个字的各结构突出主笔,那么写出来就很醒目。
如:“中”竖画居中,支撑全字。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如何将一个字突出主笔。
板书:突出主笔二、指导写字。
1、出示贴有字卡的小黑板让学生细致观察,想:这些字的结构有什么特点以及在写它们时应注意什么?下半手寸2、看教材3、指名回答并归纳:“下”字竖画粗壮略偏左;“半”字左右对称长挺;“手”字钩画长略偏右;“寸”字竖钩粗壮居右边。
三、随轻音乐,学生将以上的字各写两个。
四、课堂练习。
用铅笔或钢笔先双钩“不”、“平”、“于”再填写所缺笔画。
1、生读帖。
2、生试写。
3、同桌交流。
五、布置作业:用铅笔或钢笔单钩摹写“中”,比较不同书法家是怎样突出主笔的。
第五课斜中求正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指导学生学会分析字的结构,决定写法,知道中国汉字在书写上的变化。
2教会学生正确书写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培养一定的临写技巧。
4让学生在写字的过程中感受文字的形体美,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
重难:1把学过的写字方法进行灵活的运用自己判断字的写法。
2培养学生对写字的兴趣。
教学过程:1课件出小《写字歌》,学牛齐读。
2让这首《写字歌》伴我们走进今天的写字课吧。
出示课题:斜中求正3我们首先来欣赏以下几幅书法作品,老师配乐指导欣赏。
4我们中国的汉字书巧大多如《写字歌》中所说要讲究横平竖直,但有少数的汉字为了力求字形的美观,看上去更端正,显得更有活力,有此笔画在书写的时候要作适当的倾斜。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像这样的类汉字吧。
5 出示题和学习内容:学生仔细观察这几个字哪些笔画作了倾斜。
师用手势注明6课件出示第一个“力”:《1》老师想先来评评这个字,课件出示评价标准;《2 》师再出示问题“力”学生评价,生上台用手指正。
《3》你们能' 写好这个字吗?师课件出示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的指导,师范写,讲明书写要领。
生完成试写两个,配乐书写。
《4》师巡视指导,相机纠正。
《5》视频展示学生作品,老师评价并给写得好的字画星。
《6》生完成“描写”和“临巧”。
《7》生给自己写得好的字画星星,只要做到了倾斜都可以。
7同时出示“心”和问题“心”:《1》指名学生评评这两个字。
《2》老师范写讲明书斜写要领。
《3》学生试写两个,配乐。
《4》视频展示学生作品,要求学牛术评评。
《5》生完成“描写”和“临写”。
《6》生给自己写得满意的字面星星8同上方法学习“戊”和问题“ 戊”。
9师总结以上三个字的学习后同时出示“ 户、乃、我”:《1》指名学牛上台评评好在哪里。
《2》出示问题字另指名分析问题在哪里。
《3》生完成试写,师展小评价。
《4》完成“描写”和“临写”。
《5》同位互评。
第六课左右对称[教学目标]1、掌握要使字左右对称的写字规律。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品质,规范书写的习惯及浓厚的写字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写字左右对称的要点和细节。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