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产品结构设计第三章拔模斜度

合集下载

拔模斜度计算公式

拔模斜度计算公式

拔模斜度计算公式
拔模斜度(TonnageAngle)是用来测量注塑件表面弯曲的一种测量方法。

它是用来衡量塑料件表面形状精度的重要指标,将涉及到内部及外缘几何公差的检测。

拔模斜度计算公式是一种用来测量注塑件表面形状的一种量化方法,其可以用来评估塑料件的表面形状精度。

这种斜度计算是通过三角函数进行测量的,它以角度度量表面弯曲。

拔模计算公式:
斜度= arcsin(参考点深度-基准点深度/中心点处到基准点的距离)
其中深度是指从表面整平部分开始到最低点的深度,参照点是指在表面斜面处取定量点,中心点是指从基准点到拔模设备中心点的距离。

拔模斜度计算公式的精确性至关重要,因为它与塑料件的质量直接相关,而不良的拔模斜度可能会导致表面粗糙或外观不佳。

因此,在使用该计算公式进行拔模斜度测量时,应该根据实际测量的结果进行计算,并且进行定期的检查和校准,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此外,还应该注意实际测量环境,包括环境温度、光照强度和湿度等条件。

拔模斜度计算公式也可以用于检查固定件尺寸的准确性,是固定件尺寸控制的重要工具之一。

使用这种公式,可以计算塑料件表面形状,并确定是否符合固定件尺寸要求。

如果测量结果低于或者
高于规定的尺寸要求,则可以通过观察表面形状,找出问题的原因,以及最终的解决方案。

因此,拔模斜度计算公式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工具,用于测量塑料件表面弯曲程度,也可以用于检查固定件尺寸的准确性,为塑料件生产提供重要参考。

拔模斜度和圆角

拔模斜度和圆角

1.拔模斜度:金属在力的作用下填充模膛,迫使模膛发生微量弹性变形,外力撤去后,模膛会反过来夹持锻件,且模膛和锻件存在摩擦,阻碍锻件出模。

是为了方便脱模而在模膛两侧设计的斜度。

2.圆角:增大锻件强度,使锻造时金属易于充满模膛,避免锻模上的内尖角处产生裂纹,减缓锻模外尖角处的磨损,从而提高锻模的使用寿命。

3.为什么曲柄压力机锻模是镶嵌式:曲柄压力机滑块运动速度低,打击力较小,工作平稳,装有顶出装置,上下模不打靠,打击过程中锻模承受过剩能量少,不须考虑锻模的承击面,采用模座加镶嵌式结构不须担心模具强度问题,而且采用镶嵌式结构,节约了大量模具钢,降低了模具制造成本;只需更换工步镶块,即可完成工步或终锻成型。

4.锤上模锻为整体式:打击力大,运动速度高,上下模打靠,难以设置顶出机构,需要考虑强度问题。

5.是否所有模型需要预锻型槽:不是,锻件力学性能和质量要求高。

形状复杂时可采用预锻。

因为预锻型槽有偏心力矩,造成偏心打击,使上下模错移,影响寿命。

设置预锻型槽,增加了锻模工序提高了成本。

对形状简单力学性能和质量要求不高的锻件不用设置。

6.闭式模锻变形过程:1基本成型阶段:金属基本充满模膛,变形力增加慢。

2充满阶段:是到金属完全充满模膛模膛。

变形力急剧增加,结束时是第一阶段的2到3倍。

3成型纵向飞边:胚料基本成为不变形刚性体,只有在足够的打击能量才能使端部的金属产生变形流动,形成纵向飞边。

7.锻件纤维组织是如何形成的?它对锻件性能有何影响?在锻造时,晶界过剩相的形态也要发生改变,氧化物等质硬而脆,很难变形,只能击碎,沿着主变形方向呈链状分布,硫化物有较好的塑性,可随晶粒一同变形,沿着主变形方向拉长连续分布。

使金属组织具有一定方向性。

金属纤维方向对锻件性能有较大影响。

合理的锻件设计应使最大载荷方向与金属纤维方向一致。

若锻件的主要工作应力是多向的,则应设法造成与其相应的多向金属纤维。

为此,必须将锻件材料的各向异性与零件外形联系起来考虑,选择恰当的分模面,保证锻件内部的金属纤维方向与主要工作应力一致。

结构设计规范

结构设计规范

塑胶件结构设计规范一.拔模1.前模面拔模斜度,光面1-1.5度,幼纹2-3度,依据蚀纹的实际要求确定拔模斜度(3-10度).2.后模面拔模斜度,为了防止产品嵌前模,可比原则比前模面小一度.3.骨位取0.25-1度,原则上骨位顶部厚度比底部小0.20mm, 如图4所示。

4.插穿位及枕位拔模斜度3度.图1 图2 拔模快速检索表二.止口及止骨,1.塑胶件因为缩水变形的影响,上下壳装配时会有段差,严重的会刮手, 做止口可以将这种影响降到最小,而且从外观看又是一条美工线。

一般止口尺寸做0.5*0.5(依壁厚而定), 如图3所示。

2.止骨最好上下壳互插,并且有挡骨限位,配合面拔模斜度2度,并倒R角, 如图3所示。

3.骨位厚度,一般为壁厚的0.4,最厚不大于壁厚的0.7, 如图4所示。

图3 图4三.螺柱连接1. 如结构允许,上下壳螺柱连接尽量采用插入限位式,如图5所示。

2.螺丝柱底孔直径D1(自攻牙)为螺丝公称直径的0.85,螺丝柱外径M1.2:D2=Φ2.2 M1.4:D2=Φ2.6 M1.7:D2=Φ3 M2.0:D2=Φ3.5 M2.3:D2=Φ4.0 M2.6:D2=Φ4.8 M3:D2=Φ5.5螺丝过孔D3大于螺丝公称直径+0.2,如图5所示。

3.为防止打螺丝时,柱子爆裂,1). 底孔做倒角;2). 底孔做沉孔;3)加加强肋,如图5所示。

4.为防止缩水,螺丝柱做火山口减胶,如图5所示。

5.橡胶垫高出骨位0.5mm, 如图5所示。

图5四.按键1.按键与壳的间隙单边0.10-0.20mm,如喷油电镀单边增加0.025mm,如其他特殊喷涂,似涂层厚度增加间隙, 如图6所示.2.按键弹片建议厚度为0.6-0.8mm,如电镀建议为0.6mm, 如图6所示.3.按键与轻触开关的间隙为0.10,且此部位原则上不能下顶针, 如图6所示.4.如是轻触开关,PCB高度定位误差控制在0.10以内, 如图6所示.5.建议设计回程0.30mm,以抵消PCB高度误差的影响, 如图6所示.6.建议原料用奇美757原料,不能用水口料.7.按键孔建议做台阶,一部份出前模,一部份出后模,如图6所示.图6五.扣位连接,上下壳适当扣位是必要的,可以减少上下壳离壳的不良,增加机器的抗跌落性能.出斜顶或行位请注意行程,以免干涉或是铲胶, 如图5所示。

拔模斜度

拔模斜度

拔模斜度:为便于拔模,塑件壁在出模方向上应具有倾斜角度α,其值以度数表示(参见表2-4)。

拔模斜度确定要点(1) 制品精度要求越高,拔模斜度应越小。

(2) 尺寸大的制品,应采用较小的拔模斜度。

(3) 制品形状复杂不易拔模的,应选用较大的斜度。

(4) 制品收缩率大,斜度也应加大。

(5) 增强塑料宜选大斜度,含有自润滑剂的塑料可用小斜度。

(6) 制品壁厚大,斜度也应大。

(7) 斜度的方向。

内孔以小端为准,满足图样尺寸要求,斜度向扩大方向取得;外形则以大端为准,满足图样要求,斜度向偏小方向取得。

一般情况下拔模斜度。

可不受制品公差带的限制,高精度塑件的拔模斜度则应当在公差带内。

拔模斜度α值可按表2-4选取。

由表中可以看出,塑料硬脆、刚性大的,拔模斜度要求大。

具备以下条件的型芯,可采用较小的拔模斜度: (1) 顶出时制品刚度足够。

(2) 制品与模具钢材表面的摩擦系数较低。

(3) 型芯表面的粗糙度值小,抛光方向又与制品的拔模方向—致。

(4) 制品收缩量小,滑动摩擦力小。

3.2 制品拔模斜度设计 1.箱体与盖类制品(图2-1)当H≤50mm时,S/H=1/30~1/50 当50<H≤100mm时,S/H≤1/60 2.格子板形制品(图2-2)当格子的间距P≤4mm时,拔模斜度α=1/10P。

格子C尺寸越大,拔模斜度越大。

当格子高度H超过8mm,拔模斜度不能取太大值时,可采用图(b)的形式,使一部分进入动模一侧,从而使拔模斜度满足要求。

3.带加强筋类制品(图2-3)A=(1.0~1.8)T mm;B=(0.5~0.7)T mm 4.底筋类制品(图2-4)A=(1.0~1.8)T mm;B=(0.5~0.7)T mm 5.凸台类制品(图2-5、表2-5)高凸台制品(H>30mm)的拔模斜度:型芯:型腔:型芯的拔模斜度应大于型腔。

6.最小拔模斜度(表2-6)拔模斜度影响制品的脱出情况。

如果拔模斜度很小,拔模阻力增大,顶出机构就会失去作用。

塑胶件拔模角度如何选择设计

塑胶件拔模角度如何选择设计

脱模角的大小是没有一定的准则,多数是凭经验和依照产品的深度来决定。

此外,成型的方式,壁厚和塑料的选择也在考虑之列。

一般来说,对模塑产品的任何一个侧面,都需有一定量的脱模斜度,以便产品从模具中顺利脱出。

塑件设计之拔模角度确定脱模斜度的大小一般以0.5°~1°居多。

具体选择脱模斜度注意以下几点:⑴、塑件表面是光面的,尺寸精度要求高的,收缩率小的,应选用较小的脱模斜度,如0.5°。

⑵、较高、较大的尺寸,根据实际计算取较小的脱模斜度。

⑶、塑件的收缩率大的,应选用较大的斜度值。

⑷、塑件壁厚较厚时,会使成型收缩增大,脱模斜度应采用较大的数值。

⑸、透明件脱模斜度应加大,以免引起划伤。

一般情况下,PS料脱模斜度应不少于2.5°~3°,ABS及PC料脱模斜度应不小于1.5°~2°。

⑹、带皮纹、喷砂等外观处理的塑件侧壁应根据具体情况取2°~5°的脱模斜度,视具体的皮纹深度而定。

皮纹深度越深,脱模斜度应越大。

⑺、结构设计成对插时,插穿面斜度一般为1°~3°。

⑻、取斜度的方向,一般内孔以小端为准,符合图样,斜度由扩大方向取得,外形以大端为准,符合图样,斜度由缩小方向取得。

⑼、一般情况下,脱模斜度不包括在塑件公差范围内。

⑽、外壳面脱模斜度大于等于3°。

除外壳面外,壳体其余特征的脱模斜度以1°为标准脱模斜度。

特别的也可以按照下面的原则来取:低于3mm高的加强筋的脱模斜度取0.5°,3~5mm取1°,其余取1.5°;低于3mm高的腔体的脱模斜度取0.5°,3~5mm取1°,其余取1.5°。

tpr拔模斜度

tpr拔模斜度

tpr拔模斜度TPR拔模斜度指的是塑料注塑件从模具中脱模的程度。

它是影响塑料件尺寸、表面质量、外观等方面的重要参数。

在塑料注塑过程中,脱模斜度可能会引起许多问题,如高端产品的凸起或缺陷。

因此,避免脱模斜度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TPR拔模斜度是通过测量注塑件顶部和底部的高度来确定的。

由于模具和注塑过程的不同,脱模斜度会有所不同。

通常,TPR拔模斜度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接受。

但是,如果超过了允许的范围,就需要采取措施纠正问题。

脱模斜度的原因通常是由于以下几个方面:1. 模具设计不合理如果模具的设计不合理,例如增加拔模力或更改模具角度,可能会导致脱模斜度问题。

2. 注塑参数设置错误注塑参数设置错误也可能导致脱模斜度。

例如,注塑温度过高或压力过低都可能导致脱模斜度。

3. 材料选择不当如果选择的注塑材料硬度不足或不够强度,也可能导致脱模斜度问题。

针对脱模斜度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改善模具设计通过合理的模具设计和调整模具角度,可以有效地减少脱模斜度问题。

2. 优化注塑参数设定正确的注塑参数设定可以减少脱模斜度,如调整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3. 更换合适的注塑材料如果选择硬度和强度适合的注塑材料,也能有效地减少脱模斜度问题。

4. 加强模具维护定期进行模具维护,及时更换模具配件,以确保模具的完好无损,有助于减少脱模斜度问题出现。

总之,TPR拔模斜度是影响塑料注塑产品品质的重要参数,我们在注塑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这样的问题出现。

通过合理的模具设计、调整注塑参数、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加强模具维护等多重手段,我们可以有效地控制脱模斜度问题,从而保证注塑产品的品质。

产品结构设计--拔模斜度

产品结构设计--拔模斜度

拔模斜度拔模斜度:为便于拔模,塑件壁在出模方向上应具有倾斜角度α,其值以度数表示(参见表2-4)。

拔模斜度确定要点(1) 制品精度要求越高,拔模斜度应越小。

(2) 尺寸大的制品,应采用较小的拔模斜度。

(3) 制品形状复杂不易拔模的,应选用较大的斜度。

(4) 制品收缩率大,斜度也应加大。

(5) 增强塑料宜选大斜度,含有自润滑剂的塑料可用小斜度。

(6) 制品壁厚大,斜度也应大。

(7) 斜度的方向。

内孔以小端为准,满足图样尺寸要求,斜度向扩大方向取得;外形则以大端为准,满足图样要求,斜度向偏小方向取得。

一般情况下拔模斜度。

可不受制品公差带的限制,高精度塑件的拔模斜度则应当在公差带内。

拔模斜度α值可按表2-4选取。

由表中可以看出,塑料硬脆、刚性大的,拔模斜度要求大。

具备以下条件的型芯,可采用较小的拔模斜度:(1) 顶出时制品刚度足够。

(2) 制品与模具钢材表面的摩擦系数较低。

(3) 型芯表面的粗糙度值小,抛光方向又与制品的拔模方向—致。

(4) 制品收缩量小,滑动摩擦力小。

3.2 制品拔模斜度设计1.箱体与盖类制品(图2-1)当H≤50mm时,S/H=1/30~1/50 当50<H≤100mm时,S/H≤1/60 2.格子板形制品(图2-2)当格子的间距P≤4mm时,拔模斜度α=1/10P。

格子C尺寸越大,拔模斜度越大。

当格子高度H超过8mm,拔模斜度不能取太大值时,可采用图(b)的形式,使一部分进入动模一侧,从而使拔模斜度满足要求。

3.带加强筋类制品(图2-3)A=(1.0~1.8)T mm;B=(0.5~0.7)T mm 4.底筋类制品(图2-4)A=(1.0~1.8)T mm;B=(0.5~0.7)T mm 5.凸台类制品(图2-5、表2-5)高凸台制品(H>30mm)的拔模斜度:型芯:型腔:型芯的拔模斜度应大于型腔。

6.最小拔模斜度(表2-6)拔模斜度影响制品的脱出情况。

如果拔模斜度很小,拔模阻力增大,顶出机构就会失去作用。

拔模斜度的尺寸标注

拔模斜度的尺寸标注

拔模斜度的尺寸标注(实用版)目录1.拔模斜度的概念2.拔模斜度的尺寸标注方法3.拔模斜度在注塑模具中的应用4.拔模斜度对注塑件质量的影响正文1.拔模斜度的概念拔模斜度,又称抽拔斜度,是在注塑模具设计中,为了方便模具的脱模而在模具的分型面上设置的一个斜度。

拔模斜度可以使模具在开模时,注塑件与模具之间产生一定的分离力,从而实现顺利脱模。

2.拔模斜度的尺寸标注方法在注塑模具设计中,拔模斜度的尺寸标注非常重要。

一般情况下,拔模斜度的尺寸标注采用以下方法:(1)在模具的分型面上直接标注拔模斜度的角度值。

(2)在模具的分型面上标注拔模斜度的起点和终点,通过这两点计算出拔模斜度的尺寸。

(3)在模具的分型面上标注拔模斜度的终点,以及从起点到终点的距离。

通过这两者计算出拔模斜度的尺寸。

3.拔模斜度在注塑模具中的应用拔模斜度在注塑模具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注塑件的脱模性。

通过设置拔模斜度,可以使模具在开模时产生一定的分离力,从而降低注塑件与模具之间的摩擦力,实现顺利脱模。

(2)减少注塑件的变形。

在注塑过程中,注塑件受到的压力和温度较高,容易发生变形。

通过设置拔模斜度,可以降低注塑件在模具中的应力集中,从而减少变形。

(3)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拔模斜度可以减少模具在注塑过程中的磨损,从而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4.拔模斜度对注塑件质量的影响拔模斜度对注塑件质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影响注塑件的表面质量。

如果拔模斜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导致注塑件表面出现明显的痕迹,影响表面质量。

(2)影响注塑件的尺寸精度。

拔模斜度的不合理设置会导致注塑件在脱模过程中产生变形,从而影响尺寸精度。

(3)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

拔模斜度的不合理设置会加速模具的磨损,从而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拔模斜度在注塑模具设计中起着关键作用。

合理的拔模斜度设置可以提高注塑件的脱模性、减少变形,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拔模斜度
基本设计守则
塑胶产品在设计上通常会为了能够轻易的使产品由模具脱离岀来而需要在边缘的内侧和外侧各设有一个倾斜角为出模角。

若然产品附有垂直外壁并且与开模方向相同的话,则模具在塑料成型後需要很大的开模力才能打开,而且,在模具开启後,产品脱离模具的过程亦相信十分困难。

要是该产品在产品设汁的过程上已预留岀模角及所有接触产品的模具零件在加工过程当中经过高度抛光的话,脱模就变成轻而易举的事情。

因此,岀模角的考虑在产品设汁的过程是不可或缺的,因注塑件冷却收缩後多附在凸模上,为了使产品壁厚平均及防止产品在开模後附在较热的凹模上,出模角对应於凹模及凸模是应该相等的。

不过,在特殊情况下若然要求产品於开模後附在凹模的话,可将相接凹模部份的出模角尽量减少,或刻意在凹模加上适量的倒扣位。

岀模角的大小是没有一肚的准则,多数是凭经验和依照产品的深度来决泄。

此外,成型的方式,壁厚和塑料的选择也在考虑之列。

一般来说,高度抛光的外壁可使用1/8度或1/4 度的出模角。

深入或附有织纹的产品要求出模角作相应的增加,习惯上每O.O25m m深的织纹,便需要额外1度的出模角。

岀模角度与单边间隙和边位深度之关系表,列出出模角度与单边间隙的关系,可作为塞考之用。

此外,当产品需要长而深的筋及较小的岀模角时,顶针的设计须有特别的处理,见对深而长加强筋的顶针设计图。

出模角度与单边间隙和边位深度之关系表
拔模斜度:为便于拔模,塑件壁在岀模方向上应具有倾斜角度(】,其值以度数表示(参见表2-4 )o
3. 1拔模斜度确定要点
(1)制品精度要求越高,拔模斜度应越小。

(2)尺寸大的制品,应采用较小的拔模斜度。

(3)制品形状复杂不易拔模的,应选用较大的斜度。

(4)制品收缩率大,斜度也应加大。

(5)增强塑料宜选大斜度,含有自润滑剂的塑料可用小斜度。

(6)制品壁厚大,斜度也应大。

(7)斜度的方向。

内孔以小端为准,满足图样尺寸要求,斜度向扩大方向取得;外形则以大端为准,满足图样要求,斜度向偏小方向取得。

一般情况下拔模斜度。

可不受制品公差带的限制,高精度塑件的拔模斜度则应当在公差带内。

拔模斜度值可按表24选取。

由表中可以看岀,塑料硬脆、刚性大的,拔模斜度要求大。

具备以下条件的型芯,可采用较小的拔模斜度:
(1)顶出时制品刚度足够。

(2)制品与模具钢材表面的摩擦系数较低。

(3)型芯表而的粗糙度值小,抛光方向又与制品的拔模方向一致。

(4)制品收缩量小,滑动摩擦力小。

不同材料的设计要点
ABS
—般应用边0.5。

至1°就足够。

有时因为抛光纹路与出模方向相同,出模角可接近至零。

有纹路的侧面需每深0.025mm (0.001 in)增加1°岀模角。

正确的出模角可向蚀纹供应商取得。

LCP
因为液晶共聚物有高的模数和低的延展性,倒扣的设计应要避免。

在所有的筋、壁边、支柱等凸出膠位以上的地方均要有最小0.2-0.50的出模角。

若壁边比较深或没有磨光表而和有蚀纹等则有需要加额外的0.5-1.5。

以上。

PBT
若部件表面光洁度好,需要1/2°最小的脱模角。

经蚀纹处理过的表面,每增加0.03mm (0.001 in)深度就需要加大1°脱模角。

PC
脱模角是在部件的任何一边或凸起的地方要有的,包括上模和下模的地方。

一般光滑的表而1.5°至2。

已很足够,然而有蚀纹的表面是要求额外的脱模角,以每深0.25mm (0.001 in)增加1°脱模角。

PET
塑胶成品的筋,支柱边壁、流道壁等,如苴脱模角能够达到0.5°就已经足够。

PS
0.5°的脱模角是极细的,1°的脱模角是标准方法,太小的脱模角会使部件难于脱离模腔。

无论如何,任何的脱模角总比无角度为佳。

若部件有蚀纹的话,如皮革纹的深度,每深0.025mm就多加1°脱模角。

3. 2制品拔模斜度设计
1.箱体与盖类制品(图2・1)
IS 24箱体类制品
当 HW50mm 时,S/H= 1/30-1/50 当 50VHW100mm 时,S/HW1/60
2. 格子板形制品(图2-2)
,1 r# I
图2・2格子板形制品
当格子的间距PW4mm 时,拔模斜度a =l/10Po 格子C 尺寸越大,拔模斜度越大。

当格子髙度H 超过8mm,拔模斜度不能取太大值时,可采用图(b)的形式,使一部 分进入动模一侧,从而使拔模斜度满足要求。

3・带加强筋类制品(图2・3)
图2・3加强肋类制品
a = arctg —_— = arctg(\ / 500 〜1 / 200) 2H
A=(1.0-1.8)T mm : B=(0.5~0.7)T mm 4・底筋类制品(
图24)
b)
a)
图2・4底肋类制品
A=( 1 ・0~ 1.8)T mm ; B=(O.5~O.7)T mm 5.凸台类制品(图2・5、表2・5)
D-D'
a = arctg % = arctg(\/ 30 ~ 1 / 20)
高凸台制品(H>30mm)的拔模斜度:
型芯:a = arctg —―— = arctg (1/50~ 1/30)
2H D_D
型腔:a = arctg --------- =arctg(\ /100 ~ 1 / 50)
2H 型芯的拔模斜度应大于型腔。

6.最小拔模斜度(表2-6)
拔模斜度影响制品的脱岀情况。

如果拔模斜度很小,拔模阻力增大,顶出机构就会失去 作用。

在一般情况下,不能小于最小拔模斜度.以防止制品留模。

6長小脱模斜度
頊 目
最小脱模斜度/ C) .目
最小脫模斜度/ (•) 般惰况
特殊悄况
i 般情况
特殊情况

3 2 格子、孔 5
4 取横斜度不能太大时 1/2 1/4 皮革纹
6
4
突出部位肋
5
4
4一3
2H
= “dg(l/150~ 1/100)
T
0.5-0.3

3.5
D
7
7
8
6
6.5
7
t 7/2 或 1.0-1.5
d
2.6 d'
2.3
图2・5凸台类制品
表2・5凸台尺寸(用于3mm 自攻螺纹)
(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